机械制造行业质量记录模板样表_第1页
机械制造行业质量记录模板样表_第2页
机械制造行业质量记录模板样表_第3页
机械制造行业质量记录模板样表_第4页
机械制造行业质量记录模板样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站辅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PAGE受控文件分类管制表表码:编号:序号文件类别文件编号编制审核批准备注1质量手册SC001体系部管理者代表总经理2程序文件CX001-CX022相关部门部门经理管理者代表3通用管理文件GL001-GL999体系部部门经理管理者代表4技术标准JB001-JB999技术部部门经理技术副总/总工3采购物资技术要求CG001-JY999技术部主管工程师部门经理4检验作业指导书JY001-JY999质检部主管工程师部门经理5工艺规范GY001-GY999工程部主管工程师部门经理6设备操作规程CZ001-CZ999工程部主管工程师部门经理7校准作业指导书JZ001-CZ999质检部主管工程师部门经理8组织机构图ZZ001行政部管理者代表总经理9质量计划ZL001体系部部门管理管理者代表10培训计划PX001-PX999行政部部门管理总经理11总装图纸另行规定技术部主管工程师技术副总/总工12其它图纸另行规定技术部主管工程师部门经理13部门专用文件部门代号加流水号相关部门部门主管部门经理14外来文件WL001-WL999部门经理确认后使用············编制:日期:批准:日期:受控文件清单编号:ZX-BG-01序号:01文件级别文件类型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备注一级001质量管理手册ZX/QMS–1/0一二级程序文件202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ZX/COP-1一203质量记录控制程序ZX/COP-2一204信息沟通控制程序ZX/COP-3一205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ZX/COP-4一206设施设备管理控制程序ZX/COP-5一207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ZX/COP-6一208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ZX/COP-7一209采购及物资管理控制程序ZX/COP-8一210生产过程控制程序ZX/COP-9一211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ZX/COP-10一212质量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ZX/COP-11一213ZX/COP-12一214改进及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ZX/COP-13一受控文件清单编号:ZX-BG-01序号:02文件级别文件类型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备注三级管理制度301技术资料管理制度302技术资料图纸发放流程303岗位工作标准304机动设备保养规程305设备保养项目、周期及保养方法306采购管理制度307仓库管理制度308技术资料管理制度319技术资料图纸发放流程320岗位工作标准321机动设备保养规程322设备保养项目、周期及保养方法323采购管理制度324仓库管理制度受控文件清单编号:ZX-BG-01序号:03文件级别文件类型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备注三级工序工艺守则401划线工艺守则ZX/WI-GY-011402放样、下料工艺守则ZX/WI-GY-021403铆工划线工艺守则ZX/WI-GY-031404矫正工艺守则ZX/WI-GY-041405剪切工艺守则ZX/WI-GY-051406焊缝返修工艺守则ZX/WI-GY-061407手工电弧焊工艺守则ZX/WI-GY-071408手工气割工艺守则ZX/WI-GY-081419煤油渗漏工艺守则ZX/WI-GY-091受控文件清单编号:ZX-BG-01序号:04文件级别文件类型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备注三级设备操作规程501普通桥梁或起重机操作规程ZX/WI-CZ-01502弓形锯床操作规程ZX/WI-CZ-02503普通车床操作规程ZX/WI-CZ-03504铣床操作规程ZX/WI-CZ-04505刨床操作规程ZX/WI-CZ-05506摇臂钻床操作规程ZX/WI-CZ-06507剪板机操作规程ZX/WI-CZ-07508交、直流焊机操作规程ZX/WI-CZ-08519钳工装配操作规程ZX/WI-CZ-09520插床操作规程ZX/WI-CZ-10521磨床操作规程ZX/WI-CZ-11522立车操作规程ZX/WI-CZ-12523电工岗位技术指引ZX/WI-CZ-13524Ф10、Ф20、Ф30卷板机操作规程ZX/WI-CZ-14525磨擦压力机操作规程ZX/WI-CZ-15受控文件清单编号:ZX-BG-01序号:05文件级别文件类型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备注三级技术文件601设计手册(一)602设计手册(二)603设计手册(三)604设计手册(四)605产品图纸汇编(一)606产品图纸汇编(二)607产品图纸汇编(三)608产品图纸汇编(四)检验标准701702703704705外来文件清单编号:ZX-BG-02序号:01序号文件名称编号版本备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1998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5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0管理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管理标准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GB/T19004-2000管理标准文件更改记录表编号:ZX-BG-03序号:文件名称编号版本更改位置及原因:更改后内容:受此影响引起的其它更改文件名称:申请人:日期:审批意见:签名:日期:图纸最新状况一览表表码:编号:序号图纸名称编号版本试制S版A0版A1版A2版A3版······1√23√√(A)·········√(A)(B)填写:日期:注7:图纸的最新状部,以版本加更改标记表示。文件和资料发放清单序号文件编号分发号、文件发放部门与份数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总经理管理者代表体系部开发部采购部生产部工程部质检部仓库营销部行政部1管理评审程序PD560/PD001111111111112质量计划控制程序PD710/PD002111111111113合同审评控制程序PD720/PD0031111111114设计控制程序PD730/PD0041111111115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PD423/PD005111111111116采购控制程序PD740/PD00611111117顾客提供的产品控制程序PD750/PD00711111118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PD753/PD008111111119生产过程控制程序PD751A/PD009111131110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PD824/PD01011111131·········编制:日期:批准:日期:注1:以清单的形式,采用一一例举的方法规定每份文件的发放部门、份数及该部门固定的分发号;文件分发范围实例二分发范围GMWRSPRDSTPRMEQMWHSAAD部门11111111111份数注2:在第一份文件的封面或最后,直接规定该份文件的发放范围(部门代号\份数);省去一份质量记录表格,但范围更改时文件要跟随更改,略为不便。文件分发范围实例三文件和资料发放清单表码:编号:序号文件类别或名称文件编号分发号、文件发放部门与份数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总经理管理者代表体系部开发部采购部生产部工程部质检部仓库营销部行政部1质量手册QM001111111111112程序文件PD001/PD020111111111113采购物资技术要求CG***1114检验作业指导书JY***115工艺规格Gy***16设备操作规程CZ***1············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JY01013分析天平操作规程CZ00811············编制:日期:批准:日期:1.4外来文件确认印章文件编号确认日期确认签名“*”标记项不适用于本公司注4:对于各类直接引用的外来文件,可加盖此章,并在不适用于公司的部分(可用虚线圈住)标注“*”号。2007年公司质量目标及考核2008年2月质量目标应完成情况实际完成情况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产品完工交验一次合格率95%以上产品出厂应经过质检部门的专职检验,出厂合格率100%,杜绝不合格品放行出厂共生产产品a台套,出厂检验a台套,返工0台套,其中出厂检验一次合格率100%产品完工过程中各部门生产合格率每降低1%,否决责任部门5%的工资,否决生产部2%的工资。产品完工出厂交验一次不合格率每降低1%,生产部增加0。5%的工资。公司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来,最近三个月(一季度)产品完工出厂交验一次合格率为95。8%,产品不合格品率降低1。2%,相应部门、车间及个人均得到的加薪。顾客满意率≥90%每年对90%以上的顾客至少做一次满意率调查,满意率≥90%做了b次c个顾客的调查,满意率为92。6%。没按要求调查,否决责任部门全年0。6%的工资。满意率每降低1%,否决责任部门全年0。8%的工资。每失去一个顾客(不含非本公司责任造成的顾客损失),否决责任部门全年1%的工资。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来最近三个月(一季度),公司共发放《顾客满意度调查表》d张,回收e张,按相应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得顾客满意率为92。6%,超过公司目标值。质量目标计算方法产品完工交验一次合格品(台)①产品完工交验一次合格率=×100%产品出厂检验总量(台)②顾客满意率=产品质量得分×60%+交付质量得分×20%+售后服务质量得分×10%+包装质量得分×5%+价格得分×5%参加考核的人员备注2007年部门质量分目标及考核2008年2月18日部门质量分目标实际完成情况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供应部①物资供应及时率100%;共购物资23批,均能及时满足生产需要。每影响生产12小时扣部门工资200元。□超过分目标□达到分目标□低于分目标②采购产品批量合格率100%;入库23批采购产品,在使用中不存在批量不合格。在使用中每发现一次批量不合格扣部门工资500元。□超过分目标□达到分目标□低于分目标销售部①顾客意见处理率100%;共收集顾客意见12条全部得到及时处理。因部门原因造成不及时处理,每条扣部门工资50元。□超过分目标□达到分目标□低于分目标②顾客满意率≥90%。见《公司质量目标及考核》□超过分目标□达到分目标□低于分目标生产部/车间①设备使用完好率100%;共52台设备均能正常使用;发生故障3次均能及时排除。因设备故障每影响生产2小时扣部门工资200元。□超过分目标□达到分目标□低于分目标②工艺执行准确率100%;共调整工艺5次,均能正确执行。不正确执行工艺使产品不符合要求时每次按产品销售合同金额3%扣款。□超过分目标□达到分目标□低于分目标③产品库存质量损失为0。库存原料20批、包装材料2批、成品a台,无库存质量损失。因部门原因造成质量损失,根据损失的价值,每1000元扣部门工资50元。□超过分目标□达到分目标□低于分目标④产品加工过程中各工序产品合格≥98%。1。下料2。卷板3。拼装、铆接4。焊接5。组装6。油漆因操作者自身原因造成质量损失,根据损失的价值,每1000元扣当事人工资50元。□超过分目标□达到分目标□低于分目标2007年部门质量分目标及考核2008年2月18日部门质量分目标实际完成情况考核办法考核结果质检部①产品检验及时率100%;已检原料f批、包装材料g批、半成品h批、成品i批,均及时准确地检验。发生一次不及时扣部门工资100元。□超过分目标□达到分目标□低于分目标②产品检验准确率99%;已检原料f批、包装材料g批、半成品h批、成品i批,均及时准确地检验。每出现一次检验结果与顾客不符时扣部门工资500元。□超过分目标□达到分目标□低于分目标办公室①培训计划完成率100%;计划培训3次,全部完成。一次没完成扣部门工资200元。□超过分目标□达到分目标□低于分目标②文件发放、更改及时准确率100%。各种质量记录、文件的存贮完好率98%、准确率95%发生一次不及时、不准确扣部门工资50元。□超过分目标□达到分目标□低于分目标技术部①产品图(含工艺文件、工模检具图纸)数据差错数为0公司自发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来,共完成产品生产a台套,共编制产品图j张,没发现产品图及相关数据差错。每发现产品图(含工艺编制)及数据差错一次扣部门工资200元□超过分目标□达到分目标□低于分目标②新产品设计准时率≥98%共设计新产品k台套,完成设计开发任务k次,均能及时准确地完成设计开发任务。1-延误(天数)/计划开发时间(天数)×100%□超过分目标□达到分目标□低于分目标③不合格品评审及时性≤1个工作日共对l件不合格品进行了技术评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审工作。不合格品评审每超时一个工作日扣部门工资50元□超过分目标□达到分目标□低于分目标④技术评审不当引起客户投诉或退货为0公司本年度尚无发生过质量事故和严重的顾客投诉。每发生客户退货或投诉次数一次,按合同损失金额的40%扣款。□超过分目标□达到分目标□低于分目标参加考核的人员备注管理评审计划编号:评审目的: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组织:主持:总经理出席: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评审时间、地点:2008年09月20日在公司会议室进行。评审内容:第一次内部审核结果。顾客的反馈,包括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结果。对内部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的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等。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改进的建议。评审准备工作要求:预定评审前七天,办公室负责根据评审内容要求,组织评审资料的收集。要求公司各部门准备参加评审会议的讨论提纲等必要的文件,评审资料由管理者代表确认。各部门请重点准备下述内容的汇报提纲:内审情况及不合格项的纠正情况;今年各部门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顾客反馈信息、市场分析及产品要求;供方产品质量情况;公司资源配置需求;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管理评审内容要求的其他相关事项。编制:审核:批准:日期:2008年09月10日期:2008年09月10日期:2008年09月10PAGE管理评审报告编号:评审目的: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组织:主持:总经理出席: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评审情况总结(可另加纸述):本公司各级管理人员于2008年09月20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各部门/人员就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各过程或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用客观实际或数字说明各种变化。内部审核的结论:本公司于2008.09.01进行了第1次内部质量审核,认为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客户投诉和退货情况:自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未发生客户投诉及退货事件。针对内部审核问题采取的预防措施:组织架构的运作完全正常,职责分配合理,满足目前的需要。资源配置基本合理,人员方面考虑配备专业专职人员。任职培训的开展是成功有效的。培训计划的执行力度需加强。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表现总体上可以接受。在现有的厂房条件之下,工厂的布局基本合理。在生产和检测以及目标管理方面采用了多种统计方法,统计技术的应用有了极大的进步,使用也合理。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满足客户要求。目前的检验标准和检验设备基本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目前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已经满足需要,在今后的体系运行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再考虑增加或修订相应的文件。管理评审报告编号:评审情况总结(续):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能够满足ISO9001:2000的要求且持续适用,不需增加新的指标。ISO9001:2000的进展情况基本按计划进行。本次管理评审会议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进行了讨论,认为:本公司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公司的质量活动在持续进行,自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的内部不符合都已经得到解决,公司的质量目标已经达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QMS文件基本符合本公司实际。本次管理评审确认: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满足ISO9001:2000标准的要求。本次管理评审的决定和措施:人力资源方面:专业专职人员的添置由办公室负责,从内部或外部选择合适的人选,上半年之前完成。加强培训计划的执行力度:由管理者代表负责按计划提示和跟进,各部门负责人也需重视和跟进,共同提高培训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的效果。编制:审批:日期:2008年09月10日期:2008年09月10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编号:编号2008-01地点会议室日期2008.09.20页数4目的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主持张道修记录乔光民项次会议内容摘要结论及决定/措施121内部/外部QMS审核的结论:1.1内部审核按照年度审核计划,2008.9.1进行了公司第1次内部质量审核。内审对ISO9001:2000的所有要求进行了系统的审核,认为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参见第1次内部质量审核资料)。1.2外部审核:本公司预计在10月份进行外部审核。2客户投诉和退货情况:自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尚未发生客户投诉。自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没有客户退货事件发生。结论:内部审核的结果表明,质量管理体系续有效。已按照ISO9001:2000要求建立基本质量体系,未完成部分由管理者代表专责跟进。结论:结合客户满意程度调查的结果,客户满意率达到。参与会议人员签名:第1页共4页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续)编号:项次会议内容摘要结论及决定/措施34563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责任分配是否满足目前的需要?公司自2008.6.1运行新的组织架构图(参见质量手册)。新组织架构对各管理人员的职责划分更明确,且包含了对未来的规划。4资源及其配置是否合理?4.1设备的资源:就目前情形看,现有的设备资源能够满足产品产量和质量的要求。4.2人力资源:就目前情况来看,管理人员基本可以满足需要5培训是否足够,是否达到预期效果?5.1自2008年6月以来,员工的任职培训已步入正轨,且培训的方法、内容和效果均取得很大的成效。5.2培训计划的执行方面存在问题,主要是一些培训不能按期进行。执行培训的责任人应采取主动,总经理也需要适时跟进,以确保培训如期进行。6供应商的表现:6.1供应商的交付:没有发生额外运费。准时交付的趋势亦较好。结论:组织架构的运作完全正常,满足目前的需要。结论:设备资源目前基本满足生产需要。结论:基本满足需要。结论:任职培训的开展是成功有效的,也要继续提高。培训计划的执行需加强:由总经理负责按计划提示和跟进,各部门负责人也需重视和跟进,共同提高培训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的效果。结论: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表现可以接受。第2页共4页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续)编号:JL-03-02项次会议内容摘要结论及决定/措施78910117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考虑到工艺的要求,以及对现有厂房的充分利用,目前的布局基本合理。8最终产品的质量能否满足客户的要求?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根据客户满意程度调查报告,客户对产品质量表示满意的占100%,可以认为最终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要求。9是否需要增加新的检验标准或检验设备?目前设备能够满足需要。10目前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满足需要,是否需要增加/修改新文件?目前的一、二级文件系统完全足够。三级文件也基本足够,在ISO9001:2000的运行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再考虑增加应用文件。1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否持续适用?是否需要增加新的指标?本公司公司近期的经营宗旨就是以质量和服务取信于顾客,所以本公司的质量方针是适用的。本公司的质量目标也是围绕着质量方针制定的,能够满足ISO9001:2000的要求。结论:在现有的厂房条件之下,工厂的布局基本合理。结论:最终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要求。结论:目前设备能够满足需要。结论:目前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满足需要。结论: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能够满足ISO9001:2000的要求且持续适用,不需增加新的指标。第3页共4页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续)编号:JL-03-02项次会议内容摘要结论及决定/措施1213141512经统计,本公司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100%。13ISO9001:2000的计划和进展情况目前的进展:一、二级文件已经完成和发布作业指导书已完成内审已经按期完成。管理评审亦已如期举行。其它需要讨论的事项:14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能否持续满足ISO9001:2000标准的要求?15预定下次管理评审的时间和计划:下次管理评审暂按计划定于2006年03月举行。结论:从上述的讨论,确定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能够持续满足ISO9001:2000的要求。第4页共4页2007年度公司培训计划序号培训项目(对象)、培训内容及要求责任部门责任人要求完成期限学时考核方式1新员工培训:a.上岗基础教育:公司概况,厂纪厂规,质量方针、目标,安全、质量意识、产品常识、相关法律常识及ISO9000基础知识;行政部培训师新员工入厂1个月内、其他所有员工2月份4小时现场提问b.岗前技能培训:所在岗位相关作业文件、注意事项(相关设备性能、操作过程),现场实际作业及出现紧急情况时应变的措施。各部门经理新员工入厂1个月内、老员工2月下旬1周实际操作2检验人员培训:统计技术(抽样方案)、检验基础知识、检验作业规程质检部质检工程师新员工入厂1个月内、老员工3月上旬4小时笔试3内审员培训:ISO9000知识、审核及审核技巧培训咨询公司咨询师3月下旬3天笔试4特殊工作人员培训:a.特殊工序、关键工序人员培训;生产部经理上岗前1周笔试b.驾驶员、计量员、电工、锅炉工、天车工外训主管单位5月上旬合格证书2007年度公司培训计划序号培训项目(对象)、培训内容及要求责任部门责任人要求完成期限学时考核方式5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行政部总经理5月中旬2小时心得报告6采购人员培训:采购物质技术要求、采购基础知识采购部经理5月下旬2小时现场提问7营销人员培训:成品相关知识、营销基础知识、如何为顾客服务销售部经理5月下旬2小时现场答辨8仓库人员培训:库存物质的质量特性、仓库管理基础知识仓库主管6月上旬2小时现场提问9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专业技术相关的新理论、新概念等开发部总工程师7月中旬2小时现场提问10转岗人员培训(同1b):各部门经理转岗1个月内1周实际操作11全体管理人员2000版ISO9000知识培训体系部管理者代表10月4小时笔试注:1.培训员工如能提供充分的书面证据(如学历证书、职称证书、科技成果等),经培训教师认可,可免去相应的培训内容。2.检验员、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操作人员必须在入厂1个月内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编制:日期:批准:日期:培训记录表表码:编号:培训时间2000—3—8培训主题培训教师培训专员培训地点小会议室新员工培训(上岗基础教育)培训方式集中上课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应到人员签到应到人员签到应到人员签到张三张三李四李四培训内容摘要:(包括使用的培训教材等)1.公司简介、厂纪厂规、产品常识;2.质量方针的含义,2000年公司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第2版);3.生产安全及消防安全知识(消防法);4.ISO9000基础知识及质量意识的培训(ISO9000基础知识培训教材);5.劳动法、产品质量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劳动法、质量法)。考核成绩:张三ISO9000基础知识笔试:85分其他内容:现场提问考核合格李四ISO9000基础知识笔试:88分其他内容:现场提问考核合格备注:培训记录表表码:编号:培训时间培训主题培训教师培训专员培训地点培训方式集中上课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应到人员签到应到人员签到应到人员签到培训内容摘要:(包括使用的培训教材等)考核成绩:备注:培训有效性评估表培训项目抽样检验标准培训对象全体检验员培训时间2007培训教师质检工程师培训简况(包括内容、教材、考核情况等):采用GB/T2828-2003进行培训,讲解了不合格的分类,AQL值、检验水平、检验批、检验严格度等的确定及抽样方案的检索等内容,共16人参加培训,笔试全部合格。培训课程本身的评估记录(包括教材、场地的准备,教学水平、方法、时间等):直接采用国标GB/T2828—2003进行培训,讲解的内容偏向概念的解释,理论性较强,部分学员反映如果多做一些练习及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讲解一些实用的内容,如怎样确定目前各类采购物资的AQL值等,效果会好一些。设定分值:10分评定分值:7分学员考核成绩评估记录(包括笔试、面试、现场提问、答辩等的评分或评级):总共16人参加考试,全部合格,平均分数为85分。设定分值:20分评定分值:17分学员实际操作能力评估记录(包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质检部经理反映: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所有检验员对一次抽样方案都能较熟练的运用,由于公司目前没有采用二次抽样进行检验,部分检验员对如何进行二次抽样不清楚,没有真正掌握培训的内容。设定分值:30分评定分值:25分工作绩评估记录(包括培训前后合格率、返工率、计划完成率、工作效率等的差异)根据质检工程师在审核检验员填写的检验记录过程中,进行的统计反映:因抽样错误导致的检验记录填写差错率99年上半年为2%,99年下半年为0.25%,可以看出培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设定分值:40分评定分值:36分其他方面补充记录:评估结论(包括总分及采取的相应措施):总分85分,培训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