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_第1页
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_第2页
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_第3页
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_第4页
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过程性评价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35分钟65分)基础全面练1.(3分)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解析】选B。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A错误;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制作各类工具,已经学会打制石器,B正确;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学会种植水稻,C错误;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D错误。【补偿训练】受到自然条件的极大限制,早期人类制造石器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从附近的河滩上或者从熟悉的岩石区捡拾石块,打制成合适的工具。由此可知()A.人类开始使用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提高了劳动效率C.人类尚不懂得制造工具D.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解析】选A。材料“从附近的河滩上或者从熟悉的岩石区捡拾石块,打制成合适的工具”反映的是旧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打制石器,故选A。2.(3分)如图是1973年出土于河姆渡遗址的猪纹陶钵,这是一件典型的盛食器。该器具最有可能盛放()A.小麦 B.稻米 C.大豆 D.玉米【解析】选B。河姆渡遗址处于中国长江流域,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所以该器具最有可能盛放稻米,B正确;小麦的原产地是西亚,且小麦多种植于中国北方地区,排除A;大豆主要种植在中国北方地区,与材料不符,排除C;玉米是明朝时期才引入我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3.(3分)与下图叙述的特征相符的是()·距今约7000—5000年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出土了大量彩绘陶器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C.龙山文化 D.河姆渡文化【解析】选A。距今约7000—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了仰韶文化时期,其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故选A。4.(3分)下图是发现于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它应属于()A.旧石器时代 B.“万邦”时代C.奴隶制国家 D.封建制国家【解析】选B。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陶寺遗址是“万邦”时代的典型代表,故选B;旧石器时代没有阶级分化,排除A;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夏朝,排除C;封建制国家具备完整的国家形态,而不是国家的初始形态,排除D。5.(3分)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B.可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直观想象D.证明了中国历史上炎帝真实存在【解析】选A。远古时期传说中的炎帝发明农耕方法和农具。这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A正确;传说可以作为原始农耕出现的间接证据,而考古发掘的实物可以作为直接证据,排除B;神话传说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排除C;神话传说需要与其他证据互证才可以证实炎帝真实存在,排除D。6.(3分)(2024·惠州高一检测)据下表中的记载,可以认定的是()记载出处禹授益……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战国策》益让帝禹之子启《史记》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孟子》A.禅让制得以完善 B.嫡长子继承制确立C.家天下局面开启 D.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解析】选C。三则材料都强调了启继承了禹的王位,只是方式上的差异,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家天下局面开启,C正确;《战国策》认为启通过武力手段夺取天下,不属于禅让,排除A;嫡长子继承制与西周的宗法制有关,排除B;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排除D。7.(3分)(2024·南昌高一检测)传世文献记载,夏朝的国家特征尚不明显。而商朝商王之下除有尹或相外,另外还设有四类职官,一是王事职官系统,如宰、小臣;二是神事职官系统,如巫、祝、卜、史等;三是民事职官系统,如管理耕作的小籍臣,管理手工业的司工;四是军事职官系统,如多马、多亚、多射、卫、犬、戍等。这表明商朝()A.官僚政治体制成熟B.国家机器相对完善C.中央集权制初步建立D.族权与政权相结合【解析】选B。秦朝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排除A;根据材料“而商朝商王之下除有尹或相外,另外还设有四类职官,一是王事职官系统,如宰、小臣;二是神事职官系统,如巫、祝、卜、史等;三是民事职官系统,如管理耕作的小籍臣,管理手工业的司工;四是军事职官系统,如多马、多亚、多射、卫、犬、戍等”分析可知,材料可以看出商朝官僚体系相比夏朝更加完善,国家机器相对完善,正确;中央集权制是秦朝建立的,排除C;族权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8.(3分)商朝是依靠一系列武力征服而建立起来的。在长期的征战过程中,由于战争和新建国家管理职能的需要,商朝的统治者创立了()A.禅让制 B.内外服制C.宗法制 D.分封制【解析】选B。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故选B;禅让制是夏朝以前的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制度,排除A、C、D。9.(3分)商朝在中央专设司土一职,主要负责划分土地种类、审定税赋等级。由此可知,商代()A.小农经济得到了发展B.重视对农业的管理C.确立了重农抑商政策D.农业经济高度发达【解析】选B。商朝设立司土一职,负责划分土地种类、审定税赋等级,这表明商朝重视对农业的管理,B正确;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排除A;商代尚未确立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商朝设立司土一职并不能证明商代农业经济高度发达,排除D。10.(3分)2024年2月26日,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全景式展示了商代的伟大成就。这一时期()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出现了成熟的文字C.确立嫡长子继承制 D.青铜农具广泛使用【解析】选B。甲骨文是商代出现的一种成熟的文字,故选B。A发生在夏朝;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是西周的宗法制;商周时期青铜农具极少,排除A、C、D。11.(3分)下表为《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表,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晋成王弟叔虞卫武王弟康叔鲁武王弟周公旦齐功臣姜尚宋殷商后代微子燕武王弟召公A.诸侯权利与义务相结合B.以维护礼乐秩序为目的C.实现统治权的高度集中D.以王室为主要分封对象【解析】选D。据《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表中信息可知,分封的诸侯国的类型有亲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从数量上看,分封以同姓亲族为多,故选D;题中信息不能体现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排除A;分封的目的是巩固统治,而不是维护礼乐秩序,排除B;分封制下诸侯有很强的独立性,“实现统治权的高度集中”与史实不符,排除C。12.(3分)《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材料反映了商周时期()A.铁农具牛耕的使用B.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C.注重血缘的宗法制D.手工业经营基本方式【解析】选B。材料描述了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同养公田”体现了井田制下的经营方式,公田由得到份田的村社成员集体耕种,故选B;铁农具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材料未体现以血缘亲疏为核心的宗法制,也未涉及手工业经营方式,排除C、D。【深化点拨】正确认识井田制度(1)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2)其出现于商朝,西周时发展成熟,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促使井田制逐渐瓦解。综合应用练13.(3分)(2024·九省联考河南卷)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商族的始祖契是简狄吞食玄鸟卵而生,周族的始祖母姜嫄在野外践“巨人迹”感而生弃。这些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氏族公社的某些特征。下列文化中具有上述特征的是()A.龙山文化 B.良渚文化C.二里头文化 D.仰韶文化【解析】选D。据材料“简狄吞食玄鸟卵而生”“始祖母姜嫄在野外践‘巨人迹’感而生弃”可知,“玄鸟生商”“践足而孕”反映了此时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是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故选D;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属于父系氏族社会,排除A、B;二里头文化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此时人类已经进入阶级社会,与材料中的信息不符,排除C。【补偿训练】良渚遗址包括约30万平方米的宫城、300万平方米的内城、630万平方米的外城,以及十数座高、低水坝等,规模之宏大前所未见。此外,该遗址中制作大量珍贵玉、漆、象牙、陶器等所需的专业人员数量也很庞大。这主要反映出当时具备()A.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B.先进的手工业技术C.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D.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解析】选C。材料反映出当时早期国家已经出现,体现了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故A错误;材料不仅仅体现了先进的手工业技术,B表述不全面,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社会生产力的“发达”,故D错误。14.(3分)处于公元前2300年至前1900年之间的山西陶寺遗址,有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据此可知,当时()A.国家初始形态显现B.王位世袭制度确立C.部落联盟广泛存在D.贵族等级秩序形成【解析】选A。陶寺遗址中存在王墓、宫殿等代表政权的建筑,说明这一时期国家初始形态显现,A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王位继承方式的信息,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部落联盟的相关信息,排除C;仅从遗址中的发现,无法得出这一时期“贵族等级秩序形成”的结论,排除D。15.(3分)下表为《诗经》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诗经》()内容编目文王孙子,本(宗)支(子)百世《诗经·大雅·文王》大邦维屏,大宗维翰《诗经·大雅·板》此令(意即好或善)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变相为瘉(意即害)《诗经·小雅·角弓》A.深受宗法观念的影响B.主张削弱诸侯势力C.对诸侯争霸进行劝导D.主张约束民众行为【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诗经》宣扬宗族观念、大宗观念,提倡宗族内部兄弟和睦,由此可知其受宗法观念影响,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削弱诸侯势力,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宗族观念,与诸侯争霸无关,排除C;材料没有提及约束民众,排除D。16.(3分)商周时期,掌握神权的卜、巫同时又是重要的国家官员,他们可以通过卜筮来参与王朝的最高决策权,地位显赫。这表明商周时期()A.具有原始民主色彩B.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神权与政权相结合D.王权与神权矛盾尖锐【解析】选C。据题干“掌握神权的卜、巫同时又是重要的国家官员”可知,代表神权势力的卜、巫也是政府官员,表明神权与政权相结合,故选C;“原始民主色彩”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决策带有神秘色彩,排除A;“高度集中”不合史实,商周时期君主没有形成高度集中的权力,排除B;“矛盾尖锐”不合史实,应为“相互依存”,排除D。17.(3分)(2023·全国新课标卷)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A.氏族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解析】选C。新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引发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促使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C正确;氏族墓地的出现是氏族血缘观念的集中体现之一,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农业的产生意味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排除B;文字的使用不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主要表现,排除D。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汶口发掘的133座墓葬中,陪葬猪头的少者一二个,多者三五个,最多达14个。四川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葬中,有的墓没有随葬品,而有的墓随葬品却达58件之多,有座墓中死者还头枕一支大象牙。——吕克勤等《中国古代史》材料二二里头文化考古发现的农具主要是石器,其中石铲、石镰数量最多,另外还有蚌铲、骨铲和蚌镰等。木制的耜也是日常使用的农业工具。主要农作物仍然是在新石器时代基础上大量生产的粟、黍一类。这时,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马、牛、羊等,可谓“六畜俱全”了。——《寻夏记:二里头考古揭秘最早中国》(1)据材料一,说明大汶口文化遗址考古的史料价值。(8分)答案:(1)随葬品多少与种类的差异表明大汶口文化已产生了贫富分化和不平等现象,社会已经有了明显分化,部落中已产生了权贵阶层,也可能产生了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