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综合检测题13_第1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综合检测题13_第2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综合检测题13_第3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综合检测题13_第4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综合检测题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间:45分钟分值:45分)一、基础巩固(16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A.必以长安君为质B.愿为市鞍马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D.为曹操所困解析:选D。例句和D项均为“被”。A.作为;B.介词,替,给;C.介词,替,给。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A.使使以闻大王 B.箕踞以骂曰C.皆白衣冠以送之 D.太子迟之解析:选B。例句与B项都是名词作状语。A.使动用法;C.名词用作动词;D.意动用法。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B.eq\b\lc\{\rc\(\a\vs4\al\co1(可以解燕国之患,庖丁为文惠君解牛))C.eq\b\lc\{\rc\(\a\vs4\al\co1(荆轲顾笑武阳,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D.eq\b\lc\{\rc\(\a\vs4\al\co1(秦王惊,自引而起,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解析:选C。“顾”都解释为“回头看”。A.亲:动词,亲近,接近;副词,亲自。B.解:动词,解除,解救;动词,用刀剖开动物的肢体。D.引:动词,身体向上起;动词,举起。4.下列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秦王还柱而走②图穷而匕首见③而乃以手共搏之④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解析:选C。①连词,表修饰关系;②连词,表承接关系;③④均为介词,用,拿。5.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解析:选D。D项为被动句,其他三项为定语后置句。6.情景式默写。(6分,每句1分)(1)表现同仇敌忾的画面: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2)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义无反顾精神: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4)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5)通过音乐渲染慷慨激愤氛围:复为慷慨羽声。(6)表现荆轲刺秦失败后,对秦王的影响是:秦王目眩良久。二、阅读提升(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委肉当馁虎之蹊,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谋。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太子丹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选自《战国策》)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亡:逃亡B.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灭口:杀死C.太子避席而请曰避:离开D.却行为道,跪而拂席却:后退解析:选B。B.“灭口”意为“消除借口”。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B.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C.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D.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解析:选A。可通过句中的文言虚词来断句。比如“矣”“也”,可作为切分的依据。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鞫武认为燕国在西边与韩、赵、魏三国结盟,在南边与齐国和楚国联合,在北边与匈奴单于结交,然后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B.太子知道有位田光先生,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因此就请他并和他商量国家大事。C.樊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了他,并拒绝了太傅将他送往匈奴的主张。D.面对强大的秦国,燕太子希望太傅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太傅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觉得自己已老,无能为力,就向太子推荐了荆轲。解析:选B。B.不是太子知道,而是鞫武认为。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4分)译文:(2)是委肉当馁虎之蹊,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谋。(6分)译文: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中的关键词语有“奈何”“见陵”“逆”,第(2)句中的关键词语有“蹊”“振”“虽”。答案:(1)何必因为被凌辱的怨恨而去触犯秦王呢?(2)这就是所说的把肉扔在饿虎出没的小路上,祸患一定无法挽救了!即使有像管仲、晏婴那样的谋士,也不能为您出谋划策。燕太子丹被质押在秦国,逃回燕国,眼看秦国就要灭掉六国,秦兵已经逼近易水,害怕亡国之祸就要降临燕国。太子丹为此而担忧,对他的太傅鞫武说:“燕国和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太傅能为国家出谋划策。”鞫武回答说:“秦国占领的土地遍布天下,如果秦国出兵胁迫韩、魏、赵三国,那么易水以北的燕国土地未必能保得住。何必因为被凌辱的怨恨而去触犯秦王呢?”太子丹说:“这样,那该用什么办法呢?”太傅说:“请让我深入考虑考虑。”过了一些日子,樊於期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了他。太傅鞫武劝他说:“您不能收留他!秦王暴虐无道,一直怨恨燕国,本来就很让人害怕了,更何况又听说樊将军躲在我们这里呢!这就是所说的把肉扔在饿虎出没的小路上,祸患一定无法挽救了!即使有像管仲、晏婴那样的谋士,也不能为您出谋划策。希望太子赶快送樊将军到匈奴去,以便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并且向西与韩、赵、魏三国结盟,南边与齐国和楚国联合,北边与匈奴单于结交,这样才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太子丹说:“太傅的计划要实现所需的时间太久,我心里忧闷烦乱,恐怕等不及了。而且不只是这样,樊将军在诸侯中走投无路,投靠到我这里来,我总不能因为受到强秦的胁迫,便抛弃我所同情的朋友,把他推到匈奴去,现在是我拼命的时候了。希望太傅重新考虑。”鞫武说:“燕国有位田光先生,他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可以和他商量。”太子说:“希望通过太傅结交田先生,可以吗?”鞫武说:“可以。”鞫武出来去见田光说:“太子想跟先生商量国家大事。”田光说:“遵命。”于是就去拜见太子丹。太子跪拜上前迎接,很恭敬地退着走为田光引路,跪着把坐席擦干净。田光坐好以后,看左右没有人,太子便离开座位,毕恭毕敬地请教说:“燕国和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先生能够想想办法!”田光说:“我听说,千里马精力旺盛的时候,一日可行千里,到它精力衰退的时候,劣马也可以跑在它前面。现在太子听到的是我精力旺盛的情况,却不了解现在我精力已经消耗完了。即使如此,我不能因为精力已经消亡就耽误国家的大事。我的好朋友荆轲可以担当这个使命。”太子说:“希望能够通过先生结交荆轲,可以吗?”田光说:“可以。”三、语言表达(10分)11.“荆轲刺秦王”发生于公元前227年。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当时的秦国记者,请用一句话简要报道此事(不超过15个字)。(3分)公元前227年××月××日,解析:要注意审题,题干中明确要求是以“秦国记者”的身份报道此事,就得站在秦国人的立场上。感情色彩处理要妥当。答案:谋刺我王之燕匪被当场斩杀(或:燕国刺客荆轲被击毙于咸阳宫)12.《我们的荆轲》是莫言的话剧作品,它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解读那段历史。在你眼中,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简练的语言来评价他。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90个字。(3分)答:解析:本题以莫言的话剧引题,意在引导我们评价荆轲时不要拘泥于书本,要提出自己的见解。答案:(示例1)批评——荆轲看重义气,有血气之勇,但缺少政治眼光,不懂得秦国统一天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想依靠个人的力量,借助恐怖手段,刺杀秦王,保全燕国,这在政治上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在行动上也是注定要失败的。(示例2)赞赏——荆轲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英勇气概,不畏强暴、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顽强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学习。13.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选择一位名人另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4分)荆轲失败了,然而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他反抗强秦的壮烈行动,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反抗强权推翻黑暗统治而英勇斗争。答:答案:(示例)屈原自杀了,然而我们不能以他的选择来否定他,他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