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课时随堂作业题10_第1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课时随堂作业题10_第2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课时随堂作业题10_第3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课时随堂作业题10_第4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课时随堂作业题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从盟友到对手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对国际局势和人类社会发展影响深远。下列为新的世界格局奠定了框架的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B.美苏争霸C.杜鲁门主义D.雅尔塔体系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故答案为D。2.二战结束后,致使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关系变为战后敌对关系的因素不包括()A.苏联实力不断增强,它与美国的矛盾激化B.美国企图称霸世界C.美苏两国共同的敌人垮台D.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答案:D解析: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共同的敌人垮台,合作基础消失;美国企图称霸世界,而苏联由于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家利益上与美国的矛盾激化,故A、B、C三项是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关系变为战后敌对关系的原因。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不是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关系变为战后敌对关系的原因。故本题答案为D。3.“冷战”把大半个世界都绑在了它的战车上,那么启动“战车”引擎的是()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北约”的建立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答案:A解析:“引擎”指发动机,启动“引擎”意味着“冷战”之车处于待发状态,即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故选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也是“冷战”的表现,C项不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亦不正确。4.基辛格说:“杜鲁门主义象征着一个分水岭,因为一旦美国打出道德大旗,斯大林熟谙的现实政治就永远终结,讨价还价争取互惠让步已经不复可能。”之所以说“杜鲁门主义象征着一个分水岭”是因为杜鲁门主义()A.标志着“冷战”的开始B.加剧了“冷战”的程度C.揭开了“冷战”的序幕D.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答案:A解析: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故A项正确;“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故C项错误;B项说法不符合题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华约”的成立,D项错误。知识点二美苏“冷战”5.下列国家不会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的是()A.英国B.法国C.波兰D.意大利答案:C解析: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最初曾考虑给予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以相同的援助,条件是苏联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并允许西方势力进入苏联的势力范围。后来苏联及东欧国家拒绝了“马歇尔计划”。波兰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故选C。6.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发表声明说:“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的“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表现为()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D.推行杜鲁门主义答案:B解析:二战后美国积极推行马歇尔计划,以控制欧洲对抗苏联,马歇尔计划本来还想拉拢东欧各国但被拒绝。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以经济方式向东欧……渗透”可判断这指的是马歇尔计划,B项正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军事政治集团,故A项错误;杜鲁门主义是“冷战”中政治方面的表现,故D项错误;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等国成立的以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的组织,故C项错误。7.2015年2月6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强烈批评了俄罗斯对国际法的无视与践踏,并表示北约本无意同俄罗斯为敌,是俄罗斯的一系列行为促使北约加强防务合作。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北约”()A.是一个军事政治集团B.主要是为了防备俄罗斯的扩张C.有利于美国加强对西欧的控制D.它是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工具答案:A解析:“北约”是一个由美、英、法等国成立的针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A项正确,B项错误;“北约”的成立有利于美国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同时也是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工具,但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D项排除。8.某条约有如下内容:“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该条约的缔结标志着()A.军事集团“北约”建立B.“冷战”正式开始C.两极格局正式形成D.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答案:C解析:针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故C项正确。知识点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9.杜鲁门主义提出之后,美苏两国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开展“冷战”对抗。下列国家中最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的是()A.德国B.朝鲜C.古巴D.越南答案:A解析:二战一结束,德国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由于不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1949年在美苏的支持下分别成立了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西德和东德,德国被一分为二。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从时间上看,德国最早,故答案为A。10.《西方文明简史》中写道:“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内战中的胜利创立了一个新的共产党政权,同时加剧了美国对共产主义蔓延的恐惧。此后不久,又一事件将冷战拖入世界范围的争斗,最终导致全球军事同盟对峙局面的形成。”“又一事件”是指()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朝鲜战争C.古巴导弹危机D.北约建立答案:B解析:“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内战中的胜利创立了一个新的共产党政权”是指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根据“此后不久”可排除A、D两项,因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开始于1948年,北约的建立是在1949年4月,时间不符;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故B项正确;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2年,故C项错误。11.那场冲突虽然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宣告结束,但它对各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普遍的震撼,引起了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现,当事国在冲突前后所作出的决定,都是由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而误入歧途。“那场冲突”是指()A.古巴导弹危机B.越南战争C.朝鲜战争D.柏林危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宣告结束”“引起了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等不难得出,材料中的“冲突”指的是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而引发的古巴导弹危机。故答案为A。12.下列关于越南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美国利用法国撤出越南之机,乘虚而入B.美国军队输掉战争C.导致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D.导致苏联军事实力赶上美国答案:D解析:使苏联军事实力赶上美国的原因在于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力发展重工业,从而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改变了苏联在美苏争霸中的地位,形成了苏攻美守的局面。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1946年3月5日演说材料二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重大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美国国会的演说材料三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材料一中丘吉尔所说的“铁幕”是怎样降落的?为什么说这些国家“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2)材料二中杜鲁门所说的“两种生活方式”指什么?丘吉尔和杜鲁门的演说在观点上有何相同点?(3)为“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重大举措的本质目的是什么?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军队在打击德国法西斯过程中进入东欧一些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在苏联的帮助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同点是都认为社会主义的威胁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自己必须承担起历史的“责任”,遏制共产主义。(3)为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美国实施“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目的是通过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稳定西欧资本主义秩序,从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表现。(2)材料二中朝鲜半岛分裂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二中“越战创伤”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对美国有何影响?(4)“冷战”之中为什么会爆发“热战”?答案:(1)欧洲“冷战”:北约与华约对抗;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对峙;西德与东德分立;杜鲁门主义与苏联争霸策略(或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亚洲热战: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后来,美苏分别支持建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3)指越南战争。越南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而苏联此时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了美国。(4)“冷战”开始后,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军事包围,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不惜以武力相威胁,从而形成了全面“冷战”之中局部热战的局面。

课后作业——提能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的“新敌人”是指()A.苏联B.德国C.美国D.法国答案:A2.某国领导人在演讲中呼吁:“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下列对该领导人所在国家及发出这一呼吁背景的推测较为合理的是()A.英国在世界上率先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B.苏联勃列日涅夫改革增强了其军事力量C.中国改革开放使其综合国力逐渐增强D.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力空前膨胀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反映了美国在二战后凭借其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对外推行霸权主义,D项正确。3.“两极格局”就是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在世界权力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位置,它们相互敌视、对峙,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下列不属于两极格局形成原因的是()A.历史文化的差异B.国家利益的冲突C.意识形态的对抗D.力量对比的变化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均推行霸权主义,双方因国家利益上的冲突,由战时合作走向对抗;美苏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也是两极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之抗衡的国家,因此美国视苏联为其称霸的障碍而采取对抗手段。因此B、C、D三项均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故答案为A项。4.近日西方媒体纷纷指责中国“黑客”攻击美、德、英等国的政府或军方网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这些言论是“冷战”思维的表现。“冷战”思维的核心内容是()A.打击B.遏制C.合作D.共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可结合“冷战”的概念来分析。具体见下图:5.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共产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威胁。它们是一对类似的魔鬼,各自都把对方当成一种巨大的威胁,必须以新的严正态度来对待。”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美对外政策的差异B.领导集团所采取的政策不同C.中美综合国力的差异D.受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答案:D解析:20世纪50年代世界处于两极格局对峙时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彼此仇视,所以出现“害怕外国‘共产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威胁”的现象。故本题选D。6.古巴导弹危机即将走进60个春秋。当年赫鲁晓夫曾向肯尼迪建议“我们同意从古巴撤出您认为是进攻性的手段……美国代表需要声明:美国方面考虑到苏联的安全和焦虑,将从土耳其撤出自己的这种手段。”这表明古巴导弹危机()A.发生时美苏两极格局尚未确立B.是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争锋C.由美国发起并以苏联妥协告终D.拉开了美苏双方“冷战”的序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巴导弹危机,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1962年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最后以苏联的退步告终。故选B。7.据史学家调查:从1949年起,联邦德国人均获得140马克的补助,而民主德国却人均负债2500马克。可能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因素是()A.参加“北约”和“华约”的时间不同B.联邦德国率先加入欧洲煤钢共同体C.两国处于“冷战”格局的战略地位不同D.两国对马歇尔计划的态度不同答案:D解析:“北约”和“华约”是二战后美苏主导下成立的军事政治集团,不涉及经济援助,故A项错误;欧洲煤钢共同体于1951年成立,这与题干中的时间“1949年起”不符,故B项错误;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被美苏视为“冷战”的前沿,故C项错误;二战后初期,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国家,联邦德国接受,而民主德国拒绝,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D项正确。8.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对峙近半个世纪,这()A.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B.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发生C.使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D.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机会答案:B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通过对知识的迁移运用来解决问题的题目。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中两大组织“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两大组织是美苏对峙在军事方面的产物,故本题就可以转化为冷战的影响是什么。正是由于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才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9.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可以反映出()A.冷战格局的扩展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美苏的直接对抗D.联合国势力的扩张答案:A解析:从图片上的南北军事分界线可知,它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的分裂与对峙,这是美苏冷战从欧洲扩展到亚洲的体现,A项与此相符。马歇尔计划推行于西欧,B项错误;此时直接交战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中朝军队,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且与史实不符。10.在两极格局时期,出现了多次“冷战”和“热战”。下列属于“冷战”范畴的是()A.雅尔塔会议B.朝鲜战争C.越南战争D.古巴导弹危机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冷战”和“热战”的真正含义。此处“冷战”是相对于“热战”而言的,是指美国、苏联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热战”,超出了“冷战”的范畴;雅尔塔会议召开时美苏两国还是战时同盟关系,“冷战”还没有开始。故本题选D。11.英国学者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令人耳目一新的。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时期的确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也的确出现了“长时期的和平”,这是因为美苏两国都不诉诸武力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故答案为D。12.古巴导弹危机后,国际关系趋于缓和。其原因不包括()A.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相对下降B.美国陷入越战不能自拔C.美国不承认苏联超级大国地位D.苏联军事力量有所发展答案:C解析:分析此时期的国际关系中主要国家的力量的变化情况,依据所学知识,美国受亚洲“热战”及本国经济危机的影响,在经济及军事实力上都有所削弱,同时苏联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综合各种因素可知A、B、D是正确的,C不能起到缓和国际关系的作用。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于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北大西洋公约》(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的什么政策?它说明了美国什么意图?(2)针对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答案:(1)反映了美国在战后初期的“冷战”或遏制政策。说明美国企图控制欧洲称霸世界。(2)1949年,苏联和东欧等国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它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说明美苏双方争夺的重点在欧洲。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情况呈现出一种迥然不同的格局。此种格局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出现了新倾向,美国抛弃了孤立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