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PAGEPAGE2测量专项施工方案中建海昱智造园4栋厂房测量专项施工方案中建海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23年09目录TOC\o"1-2"\h\z\u11856一、编制依据 37221二、工程概况 310282(一)基本概况 37755(二)分部分项工程概况 38087三、施工部署 47066(一)、测量管理组织及程序 426383(二)测量工作要求 418596(三)测量人员配置及测量仪器工具 54274四、测量主要工作内容及方法: 62066(一)测量总体流程: 612677(二)具体测量方法: 6194301、建立施工测量小组 6103122、建立健全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63803、对施工测量记录、计算的基本要求 761474、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7262285、建立施工控制网 771046、施工放样 11220017、高程放样 1195508、建筑物及施工设施沉降观测 13227449、轴线投测方法 141818810、基坑检测方案 152276511、±0.00以上施工测量 1826883五、仪器的保养及使用 205638六、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2211227七、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 2313743八、内业成果 244207九、测量安全措施 24一、编制依据(一)现场资料、图纸文件1、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图纸3、业主移交场地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水准基点正式版文件资料(二)国家、行业规范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1、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B11/T339-2020)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9022-2003)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5)二、工程概况(一)基本概况项目概况一览表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中建海昱智造园5栋厂房2工程性质厂房建筑3工程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龙眼工业区C区地块4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32747.46m²5建设单位广东海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6勘察单位广东永基建筑基础股份有限公司7设计单位广东博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8监理单位中海监理有限公司9施工单位中建海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测量基准要求:我部在业主移交正式基准点后,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二级基准点、甚至三级基准点的布置,布置原则如下:1)覆盖整个施工平面,根据施工工作面开展及主体结构的推进,合理布点,既要满足前期土方开挖、基坑支护测量要求,又要保证基础工程、地下室工程及上部主体结构施工测量的需要;2)各个基准点测量定点时,应能形成闭合测量网,且返测无误;3)对于测量基准点应做好保护措施,确保不被后期施工覆盖或损坏。3、对于业主移交正式测量基准点后,我部测量组内部交底情况:业主工程师现场指认基准点,交付给我部测量主管后,测量主管第一时间对内部测量队员做好交底,根据移交资料,明确基准点位置及坐标高程移交数据,测量主管在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个测量员做好测量基准点交底,确保知悉测量项情况,保证后期各项施工测量放线无误。三、施工部署(一)、测量管理组织及程序1、一级测量:一级测量为场区控制网测量,总承包管理级,由测量主管负责,建立和管理场区测量控制网,负责整个建筑群体的定位和高程控制。2、二级测量:二级为建筑物定位测量,由总包负责进行建筑物的平面定位,建立和管理建筑物的测量控制网,组织实施建筑施工面放样测量、负责建立建筑物楼层定位主控轴线和高程基点埋设,对各分部分项工程测量放样的检查复核,负责建筑物变形测量,负责测量资料收集整理。测量员负责检查复核测量放样成果,上报监理。3、三级测量:三级为施工放线测量,在测量主管指导下,测量员根据二级控制测量点经复核无误后,进行建筑物楼层轴线测放和高程基点引测。负责建筑物内各定位角点、轴线、桩位、墙体、柱、预埋件、地坪、装饰装修线等测量放线,负责编制建筑物施工放样资料数据。(二)测量工作要求1、在业主单位交付基准点之后,我部应根据基准点坐标,现场复核基准点能否形成闭合反测无误。2、现场测量工作前,先检查仪器的良好情况,架设仪器时要做到精确仔细,并且要对站点和后视点进行复核检查。3、做好测量资料,主要有:定位放线记录、标高引测、垂直度观测记录、沉降观测记录。4、加强对测量仪器保养工作,测量仪器专人专用。,5、坚持测量复核制度,对所有已完的测量工作要进行仔细复查,复核无误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6、施工安全,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施工现场人不能离开仪器,严禁非测量人员随意动用测量仪器;遵守公司各项安全规章制度。7、施工控制点的编号、保护和复查。(三)测量人员配置及测量仪器工具1、测量人员安排我部测量组配置测量主管1人,测量员4人,配合工2人。2、仪器和工具的配置仪器名称数量精度备注全站仪2台2秒级配套2台棱镜、机座、脚架、棱镜站杆光学经纬仪2台2秒级脚架自动安平水准仪6台DS1级配1毫米制5m铝合金伸缩塔尺自动安平水准仪2台S2级各配5毫米制5m铝合金伸缩塔尺钢卷尺(50m)10把一级测量专用品对讲机10对5公里测量专用品激光垂准仪2台白天射程≥150m其它工具小卷尺、线坠、麻线、排笔、红铅笔、墨线、红油漆等四、测量主要工作内容及方法:(一)测量总体流程:1、基础工程:测绘院提供平面控制点→施工口至轴线测引→验线→砼垫层标高抄测→验槽→基坑标高抄测→桩、降水、护坡及土方开挖→放基槽边线砌砖胎膜→报监理验收→底板防水及保护层→基础底边线放样→监理报验→地下结构底板上放线→底板施工标高控制→监理报验→地下室结构地下室工程:顶板放线→监理报验→竖向结构施工→建筑一米线标高抄测→标高报验→横向结构标高控制→横向结构施工地上主体工程:顶板放线→监理报验→竖向刚劲绑扎→抄测结构一米标高→模板及砼工程→在固定钢筋上测量上一层结构一米控制标高(二)具体测量方法:1、建立施工测量小组建立施工测量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定位放线、标高传递、变形观测等施工测量工作。人员由我部专业测量人员组成,项目测量主管任组长。要求施工测量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学习测量规范,熟悉设计文件,掌握施工计划,结合现场条件,精心放样,并随时检查、校核,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2、建立健全施工测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施工测量管理制度,是搞好施工测量和提高施工质量的前提和保障。管理制度包括:(1施工测量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2各级岗位责任制度及职责分工。(3测量成果及资料的管理制度。(4自检复线及验线制度。(5仪器校检及维护保管制度。(6仪器操作及安全作业制度。3、对施工测量记录、计算的基本要求1)对施工测量记录的要求:(1)测量记录应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2)记录应使用规定表格,表中项目要记录完整。(3)记录应在现场随测随记,不准转抄。(4)记录中数字的取位应一致,并反映观测精度。(5)应现场勾绘记录中的草图,并标注清楚、详细。(6)测量中的各种记录、计算手薄应妥善保管,工程结束后统归档。2)对施工测量计算的要求(1)施工测量的各种计算应依据可靠,方法正确,计算有序,步步校核,结果可靠。(2)在计算之前应对各种外业记录、计算进行检核,严防测错、记错或超限出现。(3)计算中应做到步步校核,校核的方法可采用复算校核、对算校核、总和校核、几何条件校核和改变计算方法校核。(4)计算中的数字取位,应与观测精度相适应,并遵守数字的“四舍、六入、逢五单进双不进”的取舍原则。4、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在施工准备阶段,测量人员要严格审查图纸,掌握工程建设的规模、要求,以及与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关系,施工前认真察看和复核由设计单位移交的测量控制点点位、数据。在已有控制点的基础上,要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对桩标不稳定,被移动或测量精度不符合要求的按施工测量要求进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测定,并制订严密的施工测量方案,确定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建立施工控制网。2)对使用的测量仪器进行全面的检修、检定,包括经纬仪、水准仪、塔尺、钢卷尺等。3)根据施工方案,计算测量放样数据,并进行校核。4)准备测量放线用的工具,包括:钢卷尺、木桩、铁钉、锤、红蓝铅笔、线板、锯、对讲机、油漆、毛笔等。5、建立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是为本工程施工放样而建立的,按三角网平面控制测量三等技术指标确定。本工程的放样,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通常首先建立施工控制网,由施工控制网放样本工程的桩位,再根据桩位的几何关系,由主轴线放样出辅助轴线,最后放样出建筑物的细部位置。采用这样的放样程序,能保证放样的各元素间的几何关系,保证整个工程和各建筑物的整体性和流畅性。按照勘察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和测图控制网中新设置的基线桩、水准标点以及重要标志的保护桩,进行三角控制网的复测,并根据建筑结构的精度要求和施工方案,补充加密施工所需要的各种标桩,建立满足施工要求的平面和高程施工测量控制网,并进行平差计算。1)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面控制网是工程场区内桩位施工定位的基本依据。施工控制网点应位置恰当,坚固稳定,使用方便,便于保存且密度也应较大,以便使用时有灵活选择的余地。根据本工程特点及施工现场条件,并充分考虑施工的顺序、施工的方法以及施工场地的布置情况,本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网布设为小三角控制网,并根据工程对控制点位埋设的要求,在张骞大道与文化路轴线衔接处两端分别埋设控制点,以便准确地标定工程的位置,减少放样测量的误差。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应严格按照工程的性质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建立相应等级的施工控制网,并进行平差计算以满足工程限差的要求,保证工程质量。(2)为了能使三角点长期保存和使用,首先应根据总平面图进行选点设计,然后到实地核对并修改落实点位。(3)小三角点之间应保证通视良好,便于埋设标志和观测作业,并应考虑便于加密和扩展。(4)小三角点选定后,应埋设永久性标石一块,顶面需平整,且标志明显,并刻凿点号。标石埋设方法如图所示。三角控制点埋设(5)为保证角度观测的质量,要选择较好的天气和成像良好的时间进行。观测前应检查目标是否偏心,经纬仪要精确对中、整平。(6)小三角网的角度观测应采用回测法,其测回数及测量限差应符合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2)建立施工高程控制网±0.000点由建设单位确定,并确定为固定标高,同时利用水准点为高程控制依据,并在现场四周不宜破坏的地方设立半准永久性水准点,从而形成闭合的水准测量控制网,并经常校核。(1)基准点和施工水准点的埋设形式:采用混凝土标石。水准基点详图(2)水准测量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a、测量前应检校好仪器及塔尺;b、应在坚实地面上设站和选定转点,并尽可能使前后视距相等;c、视线长度一般在50m以内,视线高度高于地面一般不小于0.3,瞄准和读数时,要仔细对光,消除视差;d、读数前应严格检查管水准气泡居中,读数后应及时检查气泡位置,读数不要漏掉数或零;e、标尺要严格扶直,仪器搬站时,前视尺垫不能动,但可以将标尺取下,待下站观测时,再将标尺放上;f、观测时间应选在成像清晰稳定时,中午温度高、折光强时不宜观测,阳光较强时应使用测伞;g、观测时做到仪器、标尺、测站、线路、人员五固定且遵循“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h、在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i、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施进方向,均应为旋进。6、施工放样在进行放样之前,测量人员首先要熟悉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图和细部结构设计图,根据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以控制网作为放样依据,找出主要轴线和主要点的设计位置,以及各部分间的几何关系,再结合现场条件与控制点的分布,研究并采用适宜的放样方法。7、高程放样1)应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放样高程应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放样高程时,首先应将高程控制点以必要的精度引测到施工区域,建立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的密度应保证只架设一次仪器就可以放样出所需要的高程。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放样设计高程的方法如图1-4所示:图1-4高程放样图图中HA为已知水准点的高程,a为已知点上水准尺的读数,仪器的视线高Hi=HA+a。若待放样点的设计高程为H,则可计算出待放样点上水准尺的读数b=Hi-H,然后中下移动水准尺使仪器照准B尺上的读数为b,并将其零点标定出来,此点即为设计高程的放样点。当HB>Hi时,根据现场条件,可将尺子倒立,使视线对准B尺上的读数b,这时尺子零点的高程即为待放样点的高程。2)用悬挂钢尺或三角高程放样的方法放样高程悬挂钢尺法,所采用的钢尺应经过检定并有其尺长改正方程式,施测时应记录气温并对钢尺施加标准拉力。如图1-5所示:A为已知水准点,钢尺悬挂完毕,置镜于I1点,观测A点的水准尺读数a,再观测钢尺上的读数c;将仪器转移到I2点,先观测钢尺读数d,再观测B点的水准尺读数b,则B点高程为:HB=HA—b+a+(d—c)每一悬挂钢尺水准测量应进行4测回观测,测回间较差应小于Δ=4MD。图1-5悬挂钢尺放样高程图8、建筑物及施工设施沉降观测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的要求与规定,该工程在建筑物角点,大转角处及沿周边外墙每隔15~20米处均设置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的标志如下:根据施工图的要求进行布置。沉降观测钉根据施工图要求埋设在建筑物混凝土柱子(墙板)内,其周围设钢板加以防护,以防止被冲撞。沉降观测工作做到“四定”。即使用固定的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塔尺;使用固定的水准点;按固定的方法和路线进行观测。沉降观测应在早晨进行,采用光学测微法测量。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观测结果应及时整理成果,并绘制沉降观测曲线图。沉降观测点设置稳固后及时进行首次测定,主体结构(含地下室)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每月观测一次,直到竣工移交甲方。竣工后的检测由业主负责,竣工后第一年观测至少4次,第二年不少于2次,以后一年一次,在移交甲方前及时按要求提供建筑物平面图,沉降观测记录和观测点以及沉量曲线图等成果。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应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荷重增加情况等决定。注意事项:检查仪器的正确性,按操作规程作业;做好测设平面控制点的原始记录,绘制成果图;加强自检、互检、复检;测量控制点成果图发至各有关部门;爱护仪器,注意安全,明确责任。9、轴线投测方法1)首先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坑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当基坑开挖到接近坑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坑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并打控制桩指导开挖。2)待垫层、防水层、保护层完成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模板支好后,应用经纬仪架检查上口的位置。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4mm。对电梯井位的平面控制,在测量放线中是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在电梯井位附近设置纵、横控制轴线各一条,确保电梯井平面位置的正确性。竖向投测前,应对钢板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激光准直仪,先在底层基点处架设激光准直仪,调校到准直状态后,打开激光电源,然后在楼板开口处用接收靶接收。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可见光光斑直径,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准直仪,这样在接收靶处就可见到一个同心圆(光环),取其圆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并将接收靶固定。同样的办法投测下一个点,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4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3)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施工中,每当柱(剪力墙)浇筑成形拆掉模板后,应在柱(剪力墙)侧平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并在墙柱侧面抄测出建筑层标高+1000线,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4)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10、基坑检测方案1.监测目的确保裕和豪庭居住小区基坑工程的稳定、安全性。确保施工影响区域内的已有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稳定,为控制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供判断数据。及时为基坑施工提供反馈信息,通过测量数据的分析,掌握围护结构稳定性的变化规律,随时根据监测资料调整施工程序,消除安全隐患,是工程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2.监测项目1)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2)坡体深层水平位移观测3)对施工场地内边坡、道路及周边建筑物进行巡视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边坡有无塌陷、裂缝及滑移。②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有无差异。③基坑开挖有无超深开挖。④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是否有超载情况。⑤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表有无裂缝出现。3.测点布置1)基准点:为进行变形测量而布设的稳定点,需长期保存的基准点,应设在基坑开挖变形影响范围以外,通视条件良好并便于保存的稳定位置。对于本工程,在距基坑边缘以西50m外的泰元大街路边,设置了三个位移观测基准点。2)工作基点:为直接观测变形点,在距基坑边缘以西30m外的办公区的建筑物上设置了一个水准观测基准点。3)观测点: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观测点设置间距不大于25m,水平位移观测点同时作为垂直位移的观测点。观测点采用钢钉设置在基坑边的返坡上。在基坑每侧的中心处布置测斜管,共设四个。测斜管应保持垂直,并使一对测斜管的定向槽与基坑边线垂直。4.监测方法及观测精度1)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①初始值:基坑工程监测工作的准备工作应在基坑开挖前完成。应在至少连续三次测得的数值基本一致后,才能将其确定为该项目的初始值。②坡顶垂直位移及保留办公室沉降观测:观测仪器采用DSZ1水准仪+五米水准标尺。采用二级水准测量进行观测,其精度指标为: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附合闭合差≤±0.3mm(n为测站点)。③坡顶水平位移:采用GTS-332N全站仪建立坐标系统,通过直接观测点位坐标值来确定水平位移。观测点坐标中误差不大于±1.0mm。④地下水位变化:本项目地勘报告显示,基础埋深均在地下水位以上5m左右,结合易县地区地下水位年变化范围在1m左右,可以不考虑地下水对基坑开挖及支护的影响,也不考虑地下室抗浮问题。⑤坡体深层水平位移:在坡顶外土体中预埋测斜管,观测前测定管顶水平位移,然后以测斜管上部管口为相对基准点用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侧向位移。观测点精度不低于1mm。2)观测要求:同一项目每次观测时,宜符合下列要求:①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②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③固定观测人员。5.监测频度1)坡顶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开挖前3步深度在5m以内,可每2d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5m以下及基坑开挖完成后一周内,每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基底后一周后无明显位移时,可适当延长观测周期,每5~10d观测一次。2)坡顶垂直位移及建筑物沉降观测:在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每天观测一次。筏板混凝土浇筑完成10d以后,可每2~3d观测一次,直至地下室顶板完工。此后可每周观测一次至回填土完工。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一步加强监测,缩短监测时间间隔,加密观测次数,并及时向施工、监理和设计人员报告监测结果:①监测项目的监测值达到报警标准;②监测项目的监测值变化量较大或速率加快;③基坑及周围环境中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线出现泄漏;④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加大;⑤临近的建筑物或地面突然出现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4)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6.监控报警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控报警值以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值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不应超过设计限制。本基坑坡顶水平位移报警值设为25mm,水平位移速率报警值设为连续三日大于2mm/d。周围建筑物报警值以累计变形量、变形速率、差异变形量并结合裂缝观测确定。本基坑周围建筑物沉降报警值设为15mm,倾斜报警值设为10mm,倾斜速率报警值设为连续三日大于1mm/d。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报警:周围建筑物砌体部分出现宽度大于1.5mm的变形裂缝;附近地面出现宽度大于10mm的裂缝;7.数据记录、处理及监测成果1)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观测记录表中。记录表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擦去或涂改,原始记录不得转抄。2)观测结果超过限差时,应进行重测。3)对各周期的观测数据及时处理,选取与实际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的参考系进行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4)对变形的分析应将变形大小和变形速率结合起来,考察其发展的趋势,并做出预报。5)提交当日报表及监测报告。报表中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标题应标明监测内容、测试日期与时间、报告编号等。测试数据和成果应提供测点编号、初始值、本次测试值、较上次测试的增量值、变化速率等。对监测值的发展及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评述,当接近报警值时应及时通报现场经理、施工人员,提请有关部门关注。监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工程概况,监测目的;②监测项目,测点(图表)位置;③采用的仪器型号、规格和标定资料;④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异常情况原因分析;⑤监测值全时程变化曲线;⑥超前预报效果评述;⑦监测结果评述。11、±0.00以上施工测量建筑物施工时测量主要工作就控制竖向偏差,也就是说如何将地下基础轴线控制点精确地向地上各层引测的问题,具体引测方法步骤:1)平面轴线控制点引测方法分别置电子经纬仪于地下轴线控制点,经严格整平对中后,利用铅直法通过+1层以上各层200×200mm预留洞,将基础的矩形控制点投于+1层以上板上,然后移经纬仪于该层,置仪器于板上的基点上,观测四个内角和丈量四条边长,达到精度后,在混凝土面上投点,进行细部放样。2)+1层以上各层标高控制测量方法:为保证提高各层标高施测精度,+1层以上各层标高测量由-1层(顶板)二个水准点引测。(1)高差的测量:由-1层水准点向上通过+1层以上各层中心预留洞垂直向上引测混凝土表面(侧面)丈量高度,并在所丈量处划标记,做为立塔尺的依据,该点标记高程。(2)测量高差的校核置水准仪于N层混凝土面上,在基点塔尺读数,测二点的视线高程之差不超过5mm时丈量合格,否则,重新丈量,直到合格为止。(3)+1层以上各层标高测量:在标高测量之前应了解所测层混凝土面结构标高,然后根据水准仪二点视线平面高程在钢筋上测+1m标高红漆为记。(4)高程的传递:a.钢卷尺垂直丈量法用水准仪将底层一米标高线联测至可向上(下)层直接丈量的竖直墙面或柱面,用钢卷尺沿墙面或柱面直接向上(下)拉至某一层,量取两层之间的设计标高差,得到该层的一米标高线(离该层地板的设计结构标高的高差为

1.000m)。然后再在该层上用水准仪测设一米标高线于需要设置之处,以便于该层各种建筑结构物的设计标高的测设。b.全站仪天顶测距法高层建筑中的垂准孔(或电梯井等)为光电测距提供了一条从底层至顶层的垂直通,在底层架设全站仪,将望远镜指向天顶,在各层的垂直通道上安置反射棱镜,即可得到仪器轴的垂直距离,加仪器高,减棱镜常数,即可得到高差,在用水准仪测设该层一米标高线。3)减少误差的方法:误差的产生主要是:仪器误差、观测量者器官鉴别能力,观测的外界影响等。仪器误差尽量完善观测方法(正倒镜观测),仪器要定期检查校正保持良好状态,除固定专人观测外,观测者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提高观测精度,外界影响误差,在投点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外界影响,提高观测精度。(1)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2)由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误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4)标高标识结构主体标高标识:用水准仪依据高程控制桩基准点,在墙板或柱外侧准确地测设起始标高线(本层结构标高+1.00m标高线),各层的标高线均由此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室内标高控制:主体结构模板及支撑系统拆除后,在砌体工程开始之前,及时引测标高控制线(本层建筑标高+1000线)至各结构侧面上。仪器的保养及使用一、仪器设备常规管理1.测量主管应建立健全测量仪器设备台帐,完善仪器档案。2.仪器使用前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仪器的操作必须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程。非测量人员不得私自操作仪器。3.各种光电类、激光类仪器必须定期由测量负责人送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检定。检定周期不宜超过规定时间,以保证测量精度。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签定、校正不到出厂精度、超过检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4.禁止随意拆卸仪器,若发生故障,立即停止使用,切勿私自维修,必须当天向测量主管说明情况并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5.仪器原则上不准外借,外单位来借仪器需经上级领导批准。二、仪器的使用管理1.仪器的开箱(1)仪器箱应平放在地面上或其他平台上才能开箱,不要托在手上或抱在怀里开箱,以免不小心将仪器箱摔坏。(2)开箱后未取出仪器前,应注意仪器的安放位置和方向,以免用毕后装箱时,因安放位置不正确而损伤仪器。(3)仪器在取出前一定要先松开制动螺旋,以免取出仪器时因强行扭转而损坏制动、微动装置,甚至损坏轴系。(4)从仪器箱取出仪器后,要随即将仪器箱盖好,以免沙土、杂草进入箱内。仪器箱不能承重,因此,禁止坐、蹬仪器箱。2.仪器的安装(1)伸缩式三脚架的三条腿抽出的长度要适中,三条腿抽出后要把固定螺旋拧紧,防止因螺旋未拧紧使脚架自行收缩而损坏仪器,亦不可用力过猛而造成螺旋滑丝。(2)架设仪器脚架时,三条腿分开的跨度要适中(60cm左右较适宜)。太拢不稳定则容易被碰倒;分得太开则容易滑倒,都会造成事故。若在斜坡地上架设仪器脚架,应使两条腿在坡下(可稍放长),一条腿在坡上(可稍缩短),这样安放比较稳当。若在光滑地面上架设仪器脚架,要采取安全措施(如用小细绳将三脚架连接起来),防止仪器脚架打滑(测量完毕后,退回仪器脚架腿,拧紧固定螺旋)。(3)将仪器的三脚架在地面上安置稳妥,架头大致水平(安置全站仪的脚架时,架头的中央圆孔应大致与地面测站对中),若地面为泥土地面,应将脚架尖踩入土中,以防仪器下沉。在冬季测量时,应注意冻土融化对仪器脚架的影响,应随时进行检查,若超限必须重新架仪器后方可进行测量。(4)从仪器箱取出仪器时,应一手握住照准部支架,另一手扶住基座部分,然后将仪器轻轻安放到三脚架头上。一手仍握住照准部支架,另一手将中心连接螺旋旋入基座底板的连接孔内旋紧。预防因忘记拧上中心连接螺旋或拧得不紧而摔坏仪器。3.仪器的使用(1)在任何时候,仪器旁必须有人看管。在行车公路中设测站时,应安置醒目的防车标志。在测站上,观测人员不能离开仪器,同时避免测站周围不安全因素(或其它施工的影响)给测量人员及仪器带来的安全隐患。(2)在野外观测时,应该撑伞防止烈日暴晒和严防雨淋(包括仪器箱等)。(3)取仪器和使用仪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触摸仪器的目镜和物镜,以免玷污镜头,影响成像质量;如遇目镜,物镜蒙上水气而影响观测(在冬季较常见),应稍等一会或用纸片扇风使水气蒸发;如镜头有灰尘应用仪器箱中的软毛刷拂去或用镜头纸轻轻擦去。严禁用手指或手帕等物擦拭,以免损坏镜头上的药膜。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套上物镜盖。(4)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然后平稳转动。使用微动螺旋时,应先旋紧制动螺旋。(5)微动螺旋和脚螺旋一般不要旋到顶端,宜使用中段螺纹。使用各种螺旋不要用力过大或动作太猛,应用力均匀,以免损伤螺纹。4.仪器的装箱(1)仪器使用完后,应及时清除仪器上的灰尘和仪器箱,脚架上的泥土,套上物镜盖。并应先松开各制动螺旋,将脚螺旋旋至中段大致同高的地方,再一手握住照准部支架,另一手将中心连接螺旋旋开,双手将仪器取下放箱。(2)仪器装箱时,使仪器就位正确,试关箱盖确认放妥后,再略微拧紧各制动螺旋,防止仪器在箱内自由转动而损坏某些部件。检查仪器箱内的附件是否缺少,然后关箱上锁。若箱盖合不上口,说明仪器位置未放置正确或未将脚螺旋旋至中段,应重放,切不可强压箱盖,以免压坏仪器。5.仪器的搬运、搬迁(1)仪器搬运前,清点所有的仪器和工具,防止丢失。并应检查仪器箱是否锁好,搬运仪器工具时,应轻拿轻放,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乘坐汽车必要时将仪器抱在怀中。(2)远距离迁站或通过行走不便的地区时,必须将仪器装箱后再迁站。近距离且平坦地区迁站时,可将仪器连同脚架一同搬迁,其方法是:先检查连接螺旋是否旋紧,然后松开各制动螺旋使仪器保持初始位置(全站仪望远镜物镜对向度盘中心,水准仪物镜向后),再收拢三脚架,左手托住仪器的支架或基座于胸前,右手抱住脚架放在肋下,稳步行走。严禁斜扛仪器,以防碰摔。6.测量工具的使用(1)钢尺使用时,应避免打结,扭曲,防止行人踩踏和车辆碾压,以免钢尺折断。携尺前进时,应将尺身离地提起,不得在地面上拖曳,以防钢尺尺面刻划磨损。钢尺用毕后,应将其擦净并涂油防锈。钢尺收卷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