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1-2022学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1-2022学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1-2022学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1-2022学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1-2022学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中子数为72B.质子数为72C.电子数为53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铼(Re)可用于制造卫星和火箭的外壳。其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铼的制取过程如下:从冶炼辉钼矿的烟道尘中获得Re2O7,与KCl反应得到高铼酸钾(KReO4),再与氢气反应制得铼:2KReO4+7H2=====2Re+2KOH+6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一个铼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75C.Re2O7读作七氧化二铼D.KReO4与氢气制取铼的反应为置换反应3.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A.烧碱Na2CO3B.小苏打NaHCO3C.熟石灰CaOD.水银Ag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D.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5.氰氨化钙(CaCN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制备CaCN2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有害的气体产物 B.反应后气体质量减少C.X的化学式为HCNO D.X溶液的pH<76.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值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食品胃液人体血液肥皂水洗涤剂pH0.8﹣157.35﹣7.4510.212.2A.人体血液呈酸性B.用NaOH可以治疗胃酸过多C.洗涤剂比肥皂水的碱性强D.肥皂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7.某同学为使过滤操作能自动添加液体,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自动加液过滤器”。倒置的烧瓶中盛放待过滤的液体,当漏斗中的液体减少时,烧瓶中的液体会从“液体流出管”流入漏斗而不会从漏斗中溢出。为使液体顺利流下,需插入“空气导入管”与大气相通。下列“空气导入管”及“液体流出管”安装正确的是()A. B.C. D.8.在实验室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下列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固定装置时,先放酒精灯,后固定试管B.先装入高锰酸钾,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加热时,先对准药品集中加热,后移动酒精灯加热D.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火焰,后将导管移出水面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相同的球表示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原子数量可能改变B.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C.该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D.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10.对下列事故处理错误的是A.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B.当酒精洒在桌面上并着火燃烧时,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需将中毒人员立即转移到通风地方进行救治D.浓H2SO4不慎沾在皮肤上,应该立即用浓NaOH溶液处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如图为锶(Sr)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①锶元素处于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期,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化学反应中锶原子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粒子符号)。.(2)“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①由图1可知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中,生成的乙、丙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图2是将稀硫酸与烧杯中Fe、Cu两种金属相混合过程中的微观变化情况。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被氧化,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被还原则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人们从盐湖中捞得的碱会含有少量的NaCl。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aCl的Na2CO3固体25.0g,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8.8gCO2气体。试计算:(1)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反应中消耗盐酸的总质量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表中空格②内的元素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表中1至18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表中17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铝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14.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P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把t2℃时等质量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t2℃时,将90g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得到A物质的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常温下,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能与盐酸等酸反应生成氢气。在一次实验中,甲同学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猜想假设)该气体可能是氧气或氢气,理由是_____。(实验探究)甲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将燃烧的木条放在导管口a处,观察到_____,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得出结论)铝、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Na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交流讨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有欠缺,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_____。(学以致用)用一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密封振荡,观察到易拉罐先变瘪,后又鼓起,请解释原因_____。16.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中的一种。小强和小华同学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A酸B碱C盐(查阅资料)Ⅰ.Na2CO3和NaHCO3溶液都呈碱性。Ⅱ.测定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溶解度g361092159.6(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探究)(1)小强用pH计测得该溶液样品的pH=12.5,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2)小强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他又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1.取样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该瓶试剂为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2.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_______溶液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A、中子数=1﹣53=72,故正确.B、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所以质子数是53,故错误.C、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电子数,故电子数是53,故正确.D、质子数是53,中子数是72,两者之和是1,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新信息为载体来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学生应学会对新信息的选择使用;同时应熟记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D【解析】

A、铼的偏旁是“钅”,说明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正确;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铼原子中含有75个质子,故核外电子数为75,正确;C、Re2O7读作七氧化二铼,正确;D、该反应中有三种产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故选D。3、B【解析】

A、烧碱是氢氧化钠:NaOH;故选项错误;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NaHCO3;故选项正确;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Ca(OH)2;故选项错误;D、水银是汞:Hg;故选项错误;故选:B。4、C【解析】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例如硫酸钾,属于盐,故A错误;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或氧化铁,有单质生成但不是置换反应,故B错误;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金属腐蚀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故D错误。点睛∶氧化物是一种特殊的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5、D【解析】

由CaCO3+2X═CaCN2+CO↑+H2↑+CO2↑可知,反应前后钙原子都是1个,氧原子都是3个,反应后碳原子是3个,反应前应该是3个,其中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后氮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后氢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X化学式是HCN。【详解】A、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只有一氧化碳为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故不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有害的气体产物,故选项错误;B、反应后气体质量增大,故选项错误;C、X的化学式为HCN,故选项错误;D、HCN的溶液显酸性,pH<7,故选项正确。故选D。6、C【解析】

A、血液中的pH大于7,故显碱性,故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是强碱,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C、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故洗涤剂比肥皂水的碱性强,故正确;D、肥皂水显碱性,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故错误。故选C。7、A【解析】

“自动加液过滤器”的工作原理为:过滤时,当液体由液体流出管进入漏斗且达到一定高度时,形成液封,液体将停止进入漏斗,随着过滤的进行漏斗内的液面下降,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液体继续进入漏斗,如此反复,能达到“自动过滤”的目的。所以“空气导入管”下口应在滤纸边沿下方;上口应在待过滤液液面上;过滤的原理是:待过滤的液体沿液体流出管流入漏斗,当漏斗里的液面封住“空气导入管”的管口,空气停止进入烧瓶,液体停止流入漏斗;随着过滤的进行,当漏斗里的液面降到空气导入管的下口以下时,空气又进入烧瓶,液体又流入漏斗,而“液体流出管”下端高于“空气导入管”,会造成液体滴下时液滴飞溅。综上所述并观察图形可知,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8、A【解析】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详解】A、固定装置时,应该从下而上,先放酒精灯,后固定试管,故A正确;B、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高锰酸钾,故B不正确;C、加热时,先移动酒精灯加热,后对准药品集中加热,故C不正确;D、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火焰,故D不正确。故选A。9、B【解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OCO+H2。【详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故A错误;B、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C错误;D、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分别是+1价和-2价,反应后分别是0价和-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B。【点睛】此类题目一般解法为: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10、D【解析】

A、大量水冲洗可稀释碱液,硼酸酸性不强,不会对人造成伤害但可综合碱液,A选项正确,不合题意;B、遇着火应冷静,酒精密度小于水,故不能用水灭火,可用湿抹布达到降低温度和隔绝空气灭火,B选项正确,不合题意;C、中毒时,需保证中毒人员和自身安全,原理一氧化碳浓度高的地方,转移到通风地方,C选项正确,不合题意;D、浓硫酸和浓氢氧化钠均有腐蚀性,且两者反应放热,按选项处理会造成更大伤害,故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五38失去Sr2+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2:1【解析】

(1)①图中锶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锶元素位于第五周期,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2+8+18+8+2=38;②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个,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离子,符号是Sr2+;(2)①根据题意,图①可表示为:;由图1可知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在反应中,生成的乙、丙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②铁的活动性比铜强,能和硫酸反应生成浅绿色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在铁与硫酸反应中,硫酸中的氢为+1价,变成单质氢气后为0价,化合价降低,所以硫酸是氧化剂。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84.8%.(2)200g.【解析】解:(1)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73

44x

y

8.8gx=21.2g,y=14.6g所以原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84.8%

(2)反应中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为:=200g答:(1)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84.8%;(2)反应中消耗盐酸总质量为200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N2Li、Be、Na、Mg、Al得到AlCl3A【解析】

(1)表中空格②内的元素是氮元素,氮元素形成的单质是氮气,每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因此氮气的化学式为N2;(2)表中1至18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Li、Be、Na、Mg、Al;(3)表中17号元素(氯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是﹣1,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是+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铝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铝,可以表示为AlCl3;(4)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14、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A饱和150【解析】

(1)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溶解度变化幅度大的析出晶体多;(3)据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分析解答。【详解】解:(1)P点t1℃时A、B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A的溶解度变化幅度大于B,所以把t2℃时等质量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A;(3)t2℃时A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90g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得到A物质的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是150g;故答案为(1)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2)A;(3)饱和;150。【点睛】明确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等知识,并能结合具体情景灵活分析解答相关问题。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反应物中含有氧元素、氢元素导出的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2Al+2NaOH+2H2O=2NaAlO2+3H2↑氢气和空气混合,达到氢气爆炸极限时,点燃会发生爆炸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气体被消耗,导致罐内气压减小;氢氧化钠溶液和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导致罐内气压增大【解析】

[猜想假设]该气体可能是氧气或氢气,理由是反应物中含有氧元素、氢元素;[实验探究]反应一段时间后,将燃烧的木条放在导管口a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