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研究报告-部分_第1页
天然气研究报告-部分_第2页
天然气研究报告-部分_第3页
天然气研究报告-部分_第4页
天然气研究报告-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掌控资讯决胜未来中国产业研究院咨询电话:(010)62910803传真:(010)62918769网址:天然气发展规划HYPERLINK第四部分重点地区与热点问题分析 4HYPERLINK第十一章重点地区分析 4HYPERLINK第一节新疆天然气 4HYPERLINK一、新疆天然气资源分析 4HYPERLINK二、新疆天然气供需情况 4HYPERLINK三、新疆天然气中远期供气发展规划 5HYPERLINK四、新疆在中国能源规划中的战略地位 6HYPERLINK第二节四川地区 7HYPERLINK一、四川天然气资源分析 7HYPERLINK二、四川省天然气供需情况 8HYPERLINK三、四川天然气中远期供气发展规划 11HYPERLINK第三节陕西天然气 12HYPERLINK一、陕西天然气资源分析 12HYPERLINK三、陕西天然气中远期供气发展规划 14HYPERLINK第十二章天然气水合物 14HYPERLINK第一节天然气水合物的实质与利用价值 14HYPERLINK第二节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理分布 15HYPERLINK第三节天然气水合物的发展状况 16HYPERLINK第四节天然气水合物的应用对世界能源格局的巨大影响 16HYPERLINK第五部分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8HYPERLINK第十三章天然气资源对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影响 18HYPERLINK第一节中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及储量情况 18HYPERLINK第二节中国天然气资源勘探及开采情况 19HYPERLINK第三节当前已经勘明的主要地区分析 19HYPERLINK一、鄂尔多斯盆地 19HYPERLINK二、四川盆地 20HYPERLINK三、塔里木盆地 20HYPERLINK四、柴达木盆地 21HYPERLINK五、莺歌海-琼东南盆地 21HYPERLINK六、东海 21HYPERLINK七、南海 22HYPERLINK第四节尚待重点勘探地区分析 22HYPERLINK第五节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的开采 23HYPERLINK第六节天然气资源对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影响 23HYPERLINK第十四章国家政策环境 26HYPERLINK第一节天然气产业政策 26HYPERLINK二、天然气勘探、开发和运输政策 28HYPERLINK第二节进口政策 30HYPERLINK第三节环保政策 31HYPERLINK第十五章下游行业的需求对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影响 32HYPERLINK第一节城市燃气行业的发展对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影响 32HYPERLINK一、城市燃气燃料消费结构 32HYPERLINK二、天然气与煤气、液化石油气的优劣势比较分析 33HYPERLINK三、天然气对煤气(一氧化碳)、液化石油气替代的必然性及替代进度 34HYPERLINK四、城市燃气行业的发展及对天然气的需求量预测 35HYPERLINK4.12011-2015年城市燃气行业的发展及对天然气的需求量预测 35HYPERLINK4.22016-2020年城市燃气行业的发展及对天然气的需求量预测 35HYPERLINK第二节交通行业的发展对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影响 35HYPERLINK一、2006-2010年中国天然气在交通行业的消费量分析 35HYPERLINK二、天然气汽车的发展现状 36HYPERLINK三、天然气与汽油、柴油作为动力的优缺点分析 38HYPERLINK四、天然气能否在轿车中普及 38HYPERLINK五、中国交通行业对天然气的需求量预测 39HYPERLINK5.12011-2015年中国交通行业对天然气的需求量预测 39HYPERLINK5.22016-2020年中国交通行业对天然气的需求量预测 39HYPERLINK第三节化工原料 40HYPERLINK一、2006-2010年中国天然气在化工行业的消费量分析 40HYPERLINK二、天然气在化工领域的应用情况 41HYPERLINK2.1合成氨 41HYPERLINK2.2制造甲醇 41HYPERLINK2.3其他 42HYPERLINK三、中国化工行业对天然气的需求量预测 42HYPERLINK3.12011-2015年中国化工行业对天然气的需求量预测 42HYPERLINK3.22016-2020年中国化工行业对天然气的需求量预测 43HYPERLINK第四节天然气发电 44HYPERLINK一、2006-2010年中国电力生产天然气消费量分析 44HYPERLINK二、中国电源结构分析 44HYPERLINK三、天然气在中国电源结构中比例很低的原因分析 45HYPERLINK四、我国中长期电源结构规划 46HYPERLINK五、我国天然气发电发展预测 55HYPERLINK5.12011-2015年我国天然气发电发展预测 55HYPERLINK5.22016-2020年我国天然气发电发展预测 56HYPERLINK第五节工业燃料用气 56HYPERLINK一、2006-2010年我国工业燃料用天然气消费量分析 56HYPERLINK二、我国工业燃料用天然气需求量预测 56HYPERLINK2.12011-2015年我国工业燃料用天然气需求量预测 56HYPERLINK2.22016-2020年我国工业燃料用天然气需求量预测 57HYPERLINK第十六章能源替代品对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影响 58HYPERLINK第一节中国能源供需形势分析 58HYPERLINK一、中国能源储量及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58HYPERLINK二、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成为我国能源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58HYPERLINK三、天然气在中国能源中的重要地位 60HYPERLINK第二节石油行业发展对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影响 61HYPERLINK第三节煤炭(含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对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影响 61HYPERLINK第十八章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国外天然气企业分析 62HYPERLINK第一节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 62HYPERLINK一、公司概况 62HYPERLINK二、公司在华天然气领域合作与经营情况 63HYPERLINK三、公司在华经营天然气的优势分析 64HYPERLINK四、公司在华天然气发展战略分析 64HYPERLINK第二节马来西亚天然气公司 65HYPERLINK一、公司概况 65HYPERLINK二、公司在华天然气领域合作与经营情况 65HYPERLINK三、公司在华经营天然气的优势分析 66HYPERLINK四、公司在华天然气发展战略分析 66HYPERLINK第三节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 66HYPERLINK一、公司概况 66HYPERLINK二、公司在华天然气领域合作与经营情况 67HYPERLINK三、公司在华经营天然气的优势分析 67HYPERLINK四、公司在华天然气发展战略分析 67HYPERLINK第四节卡塔尔国有天然气公司 69HYPERLINK一、公司概况 69HYPERLINK二、公司在华天然气领域合作与经营情况 69HYPERLINK三、公司在华经营天然气的优势分析 70HYPERLINK四、公司在华天然气发展战略分析 70HYPERLINK第五节法国道达尔公司 70HYPERLINK一、公司概况 70HYPERLINK二、公司在华天然气领域合作与经营情况 71HYPERLINK三、公司在华经营天然气的优势分析 72HYPERLINK四、公司在华天然气发展战略分析 72HYPERLINK第六节美国雪佛龙公司 73HYPERLINK一、公司概况 73HYPERLINK二、公司在华天然气领域合作与经营情况 73HYPERLINK三、公司在华经营天然气的优势分析 74HYPERLINK四、公司在华天然气发展战略分析 74HYPERLINK第十九章中外天然气企业比较分析 74HYPERLINK第一节实力比较分析 74HYPERLINK第二节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74HYPERLINK第三节发展战略比较分析 75HYPERLINK图表1新疆天然气产量 5HYPERLINK图表2新疆天然气输出 6HYPERLINK图表3四川天然气产量图 9HYPERLINK图表4四川天然气消费结构图 12HYPERLINK图表5世界能源构成 17HYPERLINK图表6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19HYPERLINK图表72000年以来天然气消费结构 33HYPERLINK图表8天然气、煤气、石油气比较 34HYPERLINK图表9四川化工天然气消费情况 42HYPERLINK图表10预测2015年我国天然气需求 43HYPERLINK图表11我国能源结构 44第四部分重点地区与热点问题分析第十一章重点地区分析第一节新疆天然气一、新疆天然气资源分析新疆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准葛尔、塔里木、吐哈三大盆地天然气储量达10.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总量的34%,已累计探明的储量达8807亿立方米。其中吐哈油田868亿立方米,准葛尔油田1770亿立方米。据业内人士透露,近年来新疆油气资源开发呈“井喷”式增长,在塔里木盆地先后发现一批大中型天然气田,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7241.34亿立方米,可以向“西气东输”管道年供气200亿立方米,稳定供气20年。二、新疆天然气供需情况新疆是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国家坚持对新疆油气大勘探、大开发和大投入的方针,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资源开发带动新疆经济快速发展,造福新疆各族人民。2008年,新疆原油产量达2722万吨,成为国家第二大原油产区;天然气产量240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一位。从2005年开始,新疆天然气产量已连续3年保持全国第一。2007年,新疆通过输气管道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输气137亿立方米,外输气量位居全国第一,保证了东部12个省份2亿多名居民的正常用气,比西气东输工程设计年输气量高出17亿立方米。随着新疆石油、天然气的开发以及中国与西亚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合作,新疆的管道运输建设快速发展,2008年以来新疆拥有各类油气输送管道4000多公里,基本形成了北疆、南疆、东疆油气管网的框架。近年来,依托煤炭资源进行的煤电煤化工产业在新疆快速兴起。能源及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了新疆经济发展对能源和石化产品的需求,而且有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了服务业的增长,对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升级、解决就业以及推动城市化进程等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12月“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商业运营以来,新疆天然气产量迅速攀升,2005年产气106亿方,2006年为164亿方,2007年实现212亿方,连续三年保持中国第一,也使新疆成为中国第一个天然气年产量超过二百亿方的省区。与此同时,新疆天然气外输量也不断增长,2005年实现对外输送天然气44亿方,2006年达到99亿方,2007年猛增至137亿方,同样连续三年居中国第一。图表SEQ图表\*ARABIC1新疆天然气产量图表SEQ图表\*ARABIC2新疆天然气输出三、新疆天然气中远期供气发展规划新疆油田企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疆已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4万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国务院为推动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决定在新疆先进行资源税费改革,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中央投资继续向新疆倾斜,“十二五”期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比“十一五”期间翻一番多;逐步放宽天然气利用政策,增加当地利用天然气规模等。2010年是中国新疆天然气产业处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关键一年;2010年同样是新疆天然气企业极力加大开发市场的关键一年;2010年也是中国新疆天然气产业步入“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首先,原油和天然气资源税试点,对石油石化业绩直接影响较小,中石油在新疆的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占公司总产量的10%,中石化在新疆的资产相对较少。在原油价格70美元/桶的情况下,从量征收的资源税比例为5%,对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盈利影响比较小。其次,鼓励新疆天然气产业发展,放宽天然气使用政策将对节能减排以及刺激新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四、新疆在中国能源规划中的战略地位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经济发展经历的四次飞跃,无一不与国土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息息相关。作为我国国土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国土资源丰富,资源优势显著。新疆国土资源厅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对土地和矿产资源的调查摸底。10年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新疆矿产资源勘查投入,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的积极性,地质勘查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渠道多样化的格局基本形成。2000年-2009年,全区累计投入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资金94.49亿元,2009年达到42.53亿元,与2000年相比增长近30倍。特别是2008年7月11日,国土资源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加快开展新疆公益性地质调查和重要矿产勘查协议》(下称“358”项目)以来,新疆矿产资源勘查及开发迎来了一个新高潮。全区探明煤炭资源储量大幅度增加,为“西煤东运”煤炭基地和伊犁煤电煤化工基地建设奠定了资源基础。铁、铜、镍、铅锌、金等优势矿产的深部找矿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新疆矿产资源勘查10年来的成果,可以用以下数字说明——新发现重要矿产地144处,11种主要矿种保有资源储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与1999年相比,煤新增1263.4亿吨,增长131.8%,铁新增3.6亿吨,增长45%;铜新增36万吨,增长16.2%;铅新增34.5万吨,增长48.2%,锌新增107.6万吨,增长80.1%;镍新增30.6万吨,增长34.1%;钨新增13.8万吨;锡新增7.1万吨,增加71倍;金新增储量20.5吨,增长21.3%;钾盐新增9088.9万吨,增加159倍;钠硝石新增6164.7万吨。新疆正在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战略基地。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新疆探明资源储量的97种(亚种131种)矿产资源,有8种居全国首位,41种居前10位,23种居西北地区首位。发现矿产地(点)5000余处。石油、天然气预测资源量分别占全国陆上资源量的30%和34%;煤炭预测资源量占全国的40%以上,铁以及铜、镍、铅、锌等有色金属的预测总量也居全国前列,钾盐、钠硝石等非金属矿藏也很丰富。第二节四川地区一、四川天然气资源分析四川盆地是我国最早开发使用天然气的地区,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及消费市场之—。2008年,四川盆地生产天然气达177亿立方米,占全国的23.3%;消费天然气17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26%;天然气在—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14%,远高于全国3.5%的平均水平。川渝两地60%的工业产值与天然气直接相关,950多万户居民使用天然气,天然气在四川盆地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改善方面作用巨大。但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极大地影响到产销平衡,给天然气营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四川盆地天然气市场特征、营销形势的分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相应的营销战略措施,以期促进天然气市场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四川盆地天然气销售市场是在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目前,该地区已经形成了连接四川盆地各城镇和用户的环形输气干线及众多支线管网,形成了覆盖川渝各行业的用户体系,建成了各种独具特色的以天然气为原料、燃料的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四川盆地天然气市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天然气资源丰富,资源序列现状好四川盆地可供勘探的面积18万平方千米,总资源量7.2万亿立方米。截至2008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由于其产销量占四川盆地的80%以上,能代表四川盆地市场的基本隋况,因此下文主要采用西南油气田的相关数据)累计获探明储量1.14万亿立方米,剩余控制储量2385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为4369亿立方米,储采比29:1。天然气资源序列好。2000年以来,天然气储量与产量快速增长。2.建成了产输销一体化的营销系统截至2008年,西南油气田有生产井1400余口,净化厂12座,集输气管线1.63万千米,其中连接气田与四川盆地各城镇和用户的环形输气干线7000千米,年输气能力200亿立方米,天然气市场遍布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六个省市。3.天然气气化率高除四川的甘孜、阿坝、凉山及重庆的个别区县外,天然气消费区域涵盖了川渝地区主要行政市(区、县)。四川省使用天然气的市(区、县)达到了118个,占122个行政市(区、县)的96.7%;重庆市40个行政市(区、县)有38个使用了天然气,气化覆盖率达95%。川渝地区天然气行政区域气化率在国内首屈一指。4.天然气用户涉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据四川统计局统计,在四川物资生产部门的65个行业中有52个行业(80%)使用天然气;非物质生产部门的26个行业中有22个(85%)使用天然气。凡是耗气量大的行业和企业,基本上都是各地的重点行业和企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优势产业。其中,天然气工业用户数量多、规模大,几乎涉及四川盆地所有重要工业企业。四川和重庆工业产值的60%左右与天然气直接相关,由西南油气田直接供气的工业用户达320多户,并建成了独具特色的以天然气为原料、燃料的工业基地。5.形成了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城市燃气产业西南油气田的天然气直供430多家城市燃气公司,间接供居民用户850多万户,2008年城市燃气用气量达到48.08亿立方米,占外销量的34.2%。城市燃气的稳定供给对天然气生产企业来说是—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天然气营销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城市居民用户的用气,维护社会稳定。6.形成了全国最大的CNG汽车用户群川渝地区是全国最早发展压缩天然气(CNG)为汽车燃料的地区。1989年,四川南充建设了全国第一座CNG(压缩天然气)充气站;目前,CNG加气站已在川渝地区星罗棋布,总数近300座,使用天然气做燃料的汽车达14万辆以上。2008年CNG用气量达到11.77亿立方米,占外销量的8.4%。在CNG汽车中,一半是出租车和公交车,—旦供气出现问题,很容易引起社会矛盾。因此,天然气营销应对这个行业特别关注。从以上市场基本特征看,四川盆地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天然气市场产业链,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天然气市场。二、四川省天然气供需情况2008年,四川盆地生产天然气达177亿立方米,占全国的23.3%,07年是163亿立方米。到2010年,四川的每年天然气产量将接近500-600亿立方米。该地区也将是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2006年该地区的天然气产量大约为150亿立方米。预计202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为2500亿-3000亿立方米,而2008年,中国油气企业天然气生产总量不到800亿立方米,我国天然气市场仍存在较大缺口,四川天然气工业正面临着发展的黄金时期。四川油气田2005年天然气产量超过120亿立方米,相当于970多万吨原油,逼近1000万吨级大油气田。业内人士分析,06年,四川油气田的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将更大,天然气产量可望再上新台阶。图表SEQ图表\*ARABIC3四川天然气产量图当前,四川盆地天然气受到国家监管政策、油价上涨、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形势严峻,但同时也存在机遇。1.四川盆地天然气市场将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个别年份可能出现供过于求根据四川盆地天然气产量规划,预计到2015年,四川盆地天然气产量将达到420亿立方米,商品量将达到360亿立方米,其中西南油气田产量300亿立方米,商品量268亿立方米。“十二五”期间四川盆地天然气产量的快速增长将给市场营销带来机遇,但同时,天然气需求也将快速增长。在不考虑经济危机及天然气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的情况下2015年西南油气田供区范围内的市场需求将达到305亿立方米,供需缺口为37亿立方米。具体来说:1)化肥用户属于国家《天然气利用政策》限制类项目,其价格承受力有限,用户用气将有增有减,预计用气量将维持2008年的水平。2)城市燃气及CNG将快速增长,根据近几年的增长情况分析,预计年增长在5亿立方米左右。3)工业用户将随着产量增长迅速发展,目前川渝两地正在建设各类工业园区近100个,大多数需要天然气,预计到2015年,工业用气将达到137亿立方米,比2008年增加102亿立方米。4)按照中国石油与用户签订的照付不议合同,2015年两湖地区的天然气需求为33亿立方米。尽管天然气市场总体态势是供不应求,但个别年份仍可能出现供过于求。主要原因包括:1)随着中国石油龙岗气田、川东北高含硫气田的陆续投产,以及中国石化普光气田的投产,天然气产量将迅速增长,2015年将在目前基础上翻一番,造成供需不匹配。2)随着天然气价格逐步与国际接轨,部分高耗能企业会退出市场。3)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企业,如一些小化肥、小甲醇企业等,因经营困难而破产。2.现行天然气价格过低,且价格形成机制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川渝地区现行天然气价格机制及价格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业生产、稳定了城市燃气,促进了社会和谐。但随着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的增加和国际油价、国内替代能源价格的增长,现行天然气价格机制不合理且价格水平偏低逐渐显现。价格偏低不仅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也影响天然气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生产企业加快勘探开发的积极性。(1)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格还没有形成一个合理有效且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价格形成机制,从而造成许多矛盾。一是价格没有与可替代能源挂钩。近年来,原油等可替代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而天然气价格基本不动,极大地影响了天然气的供求平衡。西南油气田2008年天然气平均出厂价为0.89元/立方米(不含税),不及原油价格的20%,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过低的天然气价格助推天然气需求迅猛增长。例如,许多地方利用低价天然气招商引资,建成一批不符合《天然气利用政策》的项目,人为增加供求矛盾,致使项目建成后无气可用,设备闲置,浪费资源。由于天然气与成品油价格的巨大落差,诱发了运输车辆油改气的浪潮。在冬季用气高峰,加气站经常出现私家车辆与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排长队加气现象,影响到社会稳定与和谐。2000年以来,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9.5%,8年的增量超过了之前的50年,增长不可谓不快,但川渝地区天然气需求量年均25%的增幅远远超过了产量的增长速度,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缺口逐年加大。二是没有合理的价格调整周期。天然气价格多年不变,加上价格偏低,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2)天然气价格结构不尽合理目前国家天然气出厂价分为化肥、直供工业、城市燃气等几种价格,不同价格之间差异较大,国家对化肥和城市燃气采用低价,对工业用气采取较高的价格。这种价格机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与天然气消费市场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燃气公司无序发展工业用户。由于工业用气价格高于城市燃气0.355元/立方米,造成一些工业用户到各燃气公司申请用气,各地燃气公司为了自身利益,盲目开发大批工业用户。2006年四川盆地整个城市燃气行业增加了7.87亿立方米的用气量,同比增长20.53%;2007年增加了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7%;2008年又增长了5.8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68%。城市燃气无序发展工业用气,造成结算价格降低,国有资产流失;冬春用气高峰季节,这些工业用户不能很好地配合民用气调峰,造成新的矛盾;影响居民的正常用气,尤其是每天三次用气高峰期间。2)效益好、对国家贡献大的天然气用户不能发展。2008年,低价格的化肥用气量达到38.4亿立方米,占外销量的27.2%。化肥厂在占用大量清洁、廉价和高效的天然气的同时,生产的产品大量用于出口,造成国家财富的流失。许多需要用气的能够为国家创造大量财富的项目却用不上气。例如,川渝地区已建成的一些冶金、多晶硅等附加值较高的项目目前尚未用气。(3)没有天然气调峰价格机制,造成峰谷差难以解决城市燃气用气存在明显的季节波动,冬夏季相差较大,较大的季节调峰需求和储气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加重了天然气生产企业的负担。由于现行天然气价格没有考虑供气不均衡的问题,没有区分调峰价和均衡用气价格,在用气高峰的时段,营销部门只能采取强行压减部分可停气的用户来解决问题。3.储气设施缺乏,天然气销售企业应急能力和调峰能力较差首先,四川盆地生产企业没有储气库,难以解决季节调峰问题。目前,在冬春季城市燃气需求大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压减可停气的化肥、工业用户来保证城市燃气的需要。随着城市燃气规模的逐步扩大,需要停气配合的调峰量越来越大,而能配合的化肥、工业用户又有限。其次,绝大多数城市燃气公司无调峰设施,即使有也难以解决其自身日调峰的要求。据统计,目前西南油气田城市燃气用户日峰谷差超过1000万立方米/日,这些峰谷差全靠生产企业管网来承担。随着市场的发展,这些管网负荷日益加重,难以承担本该由燃气公司承担的日调峰责任。4.天然气销售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虽然从2000年以来,四川盆地天然气销售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目前仍存在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首先,不合理的需求未得到完全抑制。其次,化肥用户仍占较高比例。这部分用户由于目前享受国家规定的低价格,—旦价格与工业价格接轨,许多用户可能破产,影响市场的稳定。最后,一些化工项目效益低下导致停厂,影响市场平稳供气。三、四川天然气中远期供气发展规划四川天然气极为丰富,总资源量为7.1851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川南片区、川西北片区、川中片区、川东北片区。四川作为油气储量大省,早已吸引国内几大石油巨头进入。近几年,四川的大型气田与日俱增,储量更是成倍增长。四川天然气消费中,城市燃气占40.8%(其中CNG汽车7%)、工业燃料18.3%、发电1.8%、化工39.1%。四川省天然气化工产业结构中合成氨占87%,甲醇12%,其余产品用气1%。图表SEQ图表\*ARABIC4四川天然气消费结构图目前四川是国内上游油气勘探最热点地区,石油巨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已经在那个地区展开勘探开发竞赛,而主战场就是地下5000米深的天然气储气层。四川盆地尽管油层异常复杂,但这个地区大量存在的中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有着产生、储集和封闭油气的良好条件。看似勘探比较成熟的四川盆地近十余年来仍有众多新发现,这充分说明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是丰富的,进一步勘探大有可为。在四川盆地,除了高含硫气田勘探开发潜力大,中含硫气田也可能会有大的发现。如果在高含硫或中含硫天然气田开发上取得突破,将大大加快四川盆地天然气能源基地建设。预计202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为2500亿-3000亿立方米,而2009年,中国油气企业天然气生产总量仅830亿立方米,我国天然气市场仍存在较大缺口,四川天然气工业正面临着发展的黄金时期。第三节陕西天然气一、陕西天然气资源分析陕西有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天然气探明储量7474亿立方米,是全国天然气富产地之一。在陕甘宁盆地中部5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是目前中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气源中心主储区位于陕西靖边、横山两县。二、陕西天然气供需情况由于天然气行业属于公用事业,目前国家对天然气销售和输送仍然实行价格管制: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国家发改委制定,陕西省境内的长输管道管输价格和城市输配价格由陕西省物价局制订,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缺乏定价权。尽管陕西省物价局对管输价格进行了数次调整。调整后各地区管输价格有升有降,但总体变化不大。尽管管输价格可能随着管道建设成本等的提高而有所调整,但考虑到公用事业的行业属性,预计未来管输价格将保持相对稳定。在这一背景下,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来的盈利增长主要动力将来自输气量增长,包括的现有管道输气量增长(内涵增长),以及管道延伸带来的新增市场输气量增长(外延增长)。陕西省是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由于产地与消费地相近,天然气运输成本较低,终端价格相对较低。但目前在陕西省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仍占据绝对优势。这主要是由于陕西省煤炭资源相当丰富,且价格更加低廉。以西安地区为例。天然气、电、原油、无烟煤的热值价格比为100:100.53:162:33,煤炭的价格优势非常显著。尽管如此,由于煤的环境污染大,基于环保考虑,西安等城市已发布行政命令,限制煤的使用。而天然气作为清洁而丰富的替代能源,具有巨大的消费增长空间。从全国范围看,尽管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能源巨头均有自己的管道运输业务,是全国市场的主要经营主体,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上述三大巨头均未进入陕西省市场。而且由于区域市场分割、自然垄断等原因,其进入陕西省天然气长输管道业务市场比较困难。陕西省政府已明确表示,由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陕西省境内天然气长输管道的规划、建设和运营,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陕西省内区域垄断的地位暂难撼动。目前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仍然依赖于长庆油田这一单一气源。长庆油田是全国五大气田之一,陕西省是其主要气源地。从过去几年看,随着下游天然气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长庆油田对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供气量也逐年递增。尽管长庆油田除了向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供气外,还承担了向京、津、冀、蒙、晋、宁等6省市供气的任务,但从过去几年的合同供气量和实际供气量的对比看,合同完成率逐年提高。而从未来长庆油田可供气量来看,目前供气量占长庆油田探明储量的比重不到3%,这给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充足的气源保证。除了长庆油田气源外,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多元化气源渠道。2007年11月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的西气东输二线可研汇报会上,将陕西省统一纳入西气东输二线供气省份,并安排对陕西省2010年至2015年的分配气量。而陕西省方面已指示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衔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途经陕西省分输站的具体设置。2008年2月西气东输二线已举行了开工仪式,尽管工程进展、具体供气时间和供气量目前仍具有一定不确定性,但西气东输二线气源可作为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来气源的重要补充。另外,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期气源还包括陕西省韩城煤层气源、富县和尚塬气源。其中陕西省韩城市含气区块面积约567平方公里,预计煤层气资源总量约670亿立方米。为积极开发和利用煤层气资源,提高后备资源接替和保障能力,2008年2月20日,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与该区块的资源开采单位龙门汇成投资有限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陕西省韩城地区煤层气开发利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煤层气开发利用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三、陕西天然气中远期供气发展规划近年来,陕西省在天然气开发利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促进了天然气利用的快速发展。目前,陕西省天然气长输管道达到1551公里,输气能力达到40亿立方米,通气县区达到73个,占全省比重68%;用气区域也从以前的3市10个区县(市)发展到现在的9市54个区县(市),使500多万城镇居民用上了天然气这一纯净、环保、方便的新型能源。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陕西省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加快陕西省城镇居民生活燃料结构调整步伐,省政府提出了2012年全省提前实现气化的目标,并加快了管网建设进度与投资力度。在2001年陕西省政府有关部门编制的《陕西省天然气输送管道30年规划》中,确定用30年时间建成基本覆盖全省的天然气管网,实现气化全省的目标。近年来,陕西天然气股份公司新建的宝鸡——汉中、泾阳——虢镇、韩城——商洛等10余条天然气长输管线已经组织实施,管道总长达1291.69公里,总投资32.18亿元;使全省气化的目标由原规划的2030年提前到2013年,提前17年实现气化全省的目标,即气化人口1100万人,占全省城镇人口约60%。陕西天然气消费市场呈现出非常强的区域化特征,全省天然气消费主要集中在西安、咸阳两地。陕西天然气资源虽然丰富,伴随着中国天然气整体的生产总量不大的问题,陕西省天然气供给紧张的矛盾也比较突出,尤其是到了冬季用气高峰,与其他地区一样仍然难解“气短”之忧:化工企业减负荷生产,汽车加气难以保障。同时陕西天然气相关产业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资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陕西省积极加快天然气推广普及步伐。2010年3月,陕南第一条天然气输气长输管线——宝鸡至汉中管道通气点火,标志着“气化陕西”工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至此,陕西省天然气长输管道总里程达到1550公里。第十二章天然气水合物第一节天然气水合物的实质与利用价值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GasHydrate,简称GasHydrate)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象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天然气水合物是20世纪科学考察中发现的一种新的矿产资源。它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点火即可燃烧,有“可燃水”、“气冰”、“固体瓦斯”之称,被誉为21世纪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型高效能源,其成分与人们平时所使用的天然气成分相近,但更为纯净,开采时只需将固体的“天然气水合物”升温减压就可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天然气水合物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据了解,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是现有天然气、石油储量的两倍,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美国、日本等国均已经在各自海域发现并开采出天然气水合物,据测算,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为700亿吨油当量,约相当我国目前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二分之一。第二节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理分布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在标准状况下,一单位体积的气水合物分解最多可产生164单位体积的甲烷气体,因而其是一种重要的潜在未来资源。全球蕴藏的常规石油天然气资源消耗巨大,预计在四五十年之后就会枯竭。能源危机让人们忧心忡忡,而可燃冰就像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珍宝,它年复一年地积累,形成延伸数千乃至数万里的矿床。仅仅是现在探明的可燃冰储量,就比全世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加起来的储量还要多几倍。科学家的评价结果表明,仅仅在海底区域,可燃冰的分布面积就达40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1/4。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可燃冰分布区多达116处,其矿层之厚、规模之大,是常规天然气田无法相比的。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的储量至少够人类使用1000年。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作为21世纪的重要后续能源,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及海底工程设施的灾害影响,正日益引起科学家们和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随后的大洋钻探计划(ODP)在世界各大洋与海域有计划地进行了大量的深海钻探和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勘查,在多处海底直接或间接地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世界上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已发现的主要分布区是大西洋海域的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美东部陆缘、非洲西部陆缘和美国东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台等,西太平洋海域的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千岛海沟、冲绳海槽、日本海、四国海槽、日本南海海槽、苏拉威西海和新西兰北部海域等,东太平洋海域的中美洲海槽、加利福尼亚滨外和秘鲁海槽等,印度洋的阿曼海湾,南极的罗斯海和威德尔海,北极的巴伦支海和波弗特海,以及大陆内的黑海与里海等。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英、德、加、日等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巨资相继开展了本土和国际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研究和评价工作,同时美、日、加、印度等国已经制定了勘查和开发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计划。特别是日本和印度,在勘查和开发天然气水合物的能力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2009年9月中国地质部门公布,在青藏高原发现了一种名为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的环保新能源,预计十年左右能投入使用。这是中国首次在陆域上发现可燃冰,使中国成为加拿大、美国之后,在陆域上通过国家计划钻探发现可燃冰的第三个国家。初略的估算,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第三节天然气水合物的发展状况1960年,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了可燃冰,并于1969年投入开发;美国于1969年开始实施可燃冰调查,1998年把可燃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能源列入国家级长远计划;日本开始关注可燃冰是在1992年;完成周边海域的可燃冰调查与评价。但最先挖出可燃冰的是德国。2000年开始,可燃冰的研究与勘探进入高峰期,世界上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其中以美国的计划最为完善——总统科学技术委员会建议研究开发可燃冰,参、众两院有许多人提出议案,支持可燃冰开发研究。美国每年用于可燃冰研究的财政拨款达上千万美元。为开发这种新能源,国际上成立了由19个国家参与的地层深处海洋地质取样研究联合机构,有50个科技人员驾驶着一艘装备有先进实验设施的轮船从美国东海岸出发进行海底可燃冰勘探。这艘可燃冰勘探专用轮船的7层船舱都装备着先进的实验设备,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一艘能从深海下岩石中取样的轮船,船上装备有能用于研究沉积层学、古人种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实验设备。这艘专用轮船由得克萨斯州A·M大学主管,英、德、法、日、澳、美科学基金会及欧洲联合科学基金会为其提供经济援助。第四节天然气水合物的应用对世界能源格局的巨大影响天然气水合物是全球第二大碳储库,仅次于碳酸盐岩,其蕴藏的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据保守估算,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所含天然气的总资源量约为(1.8~2.1)×1016m3,其热当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热当量的2倍,也就是说,水合物中碳的总量(约为11×1018g)是地球已知化石燃料中碳总量的两倍。即使是针对某一个国家,其海域水合物资源量也是巨大的。例如,美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有5663亿立方米,其蕴藏的天然气资源量约有92万亿立方米,可以满足美国未来数百年的需要。

与常规石油和天然气比较,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埋藏较浅,有利于商业开发。在深海,水合物矿藏赋存于海底以下0~1500米的沉积层中,而且多数赋存于自表层向下厚数百米(500~800米)的沉积层中;在加拿大西北Mackenzie三角洲永冻土带,水合物矿藏赋存于810.1~1102.3米处,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厚111米。天然气水合物矿层一般厚数十厘米至数百米,分布面积数万到数十万平方公里,单个海域水合物中天然气的资源量可达数万至数百万亿立方米,规模之大,是其它常规天然气气藏无法比拟的。这里可以略举几个例子。美国东部大陆边缘有一个30海里×100海里的布莱克海台,其水合物蕴藏的天然气资源量非常巨大,相当于约180亿吨油当量,按美国目前年消耗量计算,能够满足美国未来105年的需要;美国南、北卡罗莱纳州岸外还有两个海域,面积相当于罗得岛州,水合物蕴藏的天然气估计有1300万亿立方英尺,相当于美国1989年天然气消耗量的70倍还多。加拿大Vancouver岛大陆坡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也十分丰富,其蕴藏的天然气估计约10万亿立方米,按加拿大目前年消耗量计算,可满足加拿大未来200年的需要;加拿大西海岸胡安-德夫卡洋中脊陆坡区也蕴藏着丰富的水合物资源,其储量是美国布莱克海台的10倍。日本静冈县御前崎近海水合物蕴藏的天然气储量达7.4万亿立方米,可满足日本未来140年的需要。世界的平均能源消费构成是:石油40%、煤炭25%、天然气25%、核电和水电约10%.可见,限于天然气的开发与运输成本,目前天然气在能源格局中占的比重还次于煤炭。随着煤炭日益增大的消耗量,解决21世纪能源需求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紧迫。开发利用新的清洁能源,降低能源使用与技术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高效、清洁的天然气水合物应成为重要的后续能源。图表SEQ图表\*ARABIC5世界能源构成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原油占总原油量的近80%,还可使用40年。随着人口增长和GDP的增加,能源消耗量会不断的扩大,同时要降低CO2排放对大气造成破坏性的影响,这样在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就会降低煤炭的使用份额和提高天然气的使用率。预计20年之后天然气将跃居一次性能源的首位,本世纪中叶天然气水合物将成为第一种最为普及的能源燃料。

目前全世界探明的油气总储量与估算的天然气水合物最低资源量基本持平,由此可见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是相当可观的,哪怕只有1%~2%总资源量是经济可采储量,它也将成为一种巨大的能源来源。仅我国的南海陆坡区59万km2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总资源量就达845亿吨油当量[12],其资源总量大约是全国石油与天然气总资源量的1/2(全国石油资源量1072.7亿t,天然气资源量45.58万亿m3)[13]。美国能源部估计,仅美国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达2830~8490万亿m3[14]。

世界上一些主要的石油消费大国的油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有些国家从长远的能源战略考滤把清洁的、高能量密度的、资源量巨大的天然气水合物作为解决本国能源危机的后备资源。所以,天然气水合物被公认为21世纪最具开发潜力的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已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共同关注的新能源热点。第五部分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十三章天然气资源对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影响第一节中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及储量情况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63.36亿立方米,可采储量为38.69亿立方米,资源探明率仅为11.34%,尚有待探明资源量近50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陆上西部的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柴达木、准噶尔盆地,东部的松辽、渤海湾盆地,以及东部近海海域的渤海、东海和莺—琼盆地,目前这9个盆地远景资源量达46万亿立方米,占全国资源总量的8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的国家之一,是天然气资源大国。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评价成果,我国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35.03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22.03万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储量主要集中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柴达术、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等9个盆地,平均探明程度为9.64%.第二节中国天然气资源勘探及开采情况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约占70%.石油约占20%,天然气约占3.4%,天然气比例远远低于世界24%的平均水平。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200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为8512亿立方米。全球排名第七。从这几年的情况看起来。年均增长28%左右,是全球天然气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到2009年天然气累积探明储量6.42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是392万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3.2万亿立方米,中国天然气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根据预测,中国常规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有30万亿立方米,可开采22万立方米,还有大量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所以中国天然气资源情况良好。图表SEQ图表\*ARABIC6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第三节当前已经勘明的主要地区分析一、鄂尔多斯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为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其天然气、煤层气、煤炭三种资源探明储量均居全国首位,石油资源居全国第四位。此外,还含有水资源、地热、岩盐、水泥灰岩、天然碱、铝土矿、油页岩、褐铁矿等其他矿产资源。盆地具有地域面积大、资源分布广、能源矿种齐全、资源潜力大、储量规模大等特点。盆地内石油总资源量约为86亿吨,主要分布于盆地南部1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其中陕西占总储量78.7%,甘肃占总储量19.2%,宁夏占总储量2.1%。天然气总资源量约11万亿立方米,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大气田就有5个。埋深2000米以内的煤炭总资源量约为4万亿吨;埋深1500米以内的煤炭资源量达到2.4万亿吨。盆地内分布7个含煤区,隶属的5个省区均有分布。在煤层埋深2000米以内煤层气资源量约11万亿立方米;埋深1500米以内煤层气资源量约8万亿立方米。铀矿预测资源量约86万吨,中国已探明的铀矿床即在此。“盆地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探明储量分别占全国近6%、13%和20%,对保障中国能源需求、加强战略能源储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鹿爱莉说。交通、水、电等条件的逐渐完善,为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提供了越来越广泛的空间。据了解,盆地区域内已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水运、空运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主要铁路包括包神铁路、陇海铁路、神黄铁路、神延铁路等,形成四方交接、纵横贯通的格局。其中,神黄线、京包线、陇海线和包神线是煤炭东向运输的主要依靠。此外,中卫—太原线、西安—南京线正处于规划论证当中。铁路网及区内公路、水运建设的不断发展,为鄂尔多斯盆地的能源输出提供了便利。盆地原油外输管线主要有靖咸线、马惠宁线、中银线以及附属支线网络。已建成天然气输送管道陕京一线、靖边—西安、靖边—银川线,此外还包括西气东输、长—呼管线、陕京二线、靖边—西安复线等在建和拟建项目。盆地地下水资源较丰富,且水质良好,基本可满足各种用水要求。盆地内完成装机容量约2000万千瓦,生产煤炭和石油仅占五省区发电量的1.2%,能源开发所需电源基本可以满足。二、四川盆地四川盆地的面积26万余平方公里,占四川省面积的46%。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北近秦岭,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盆地北缘米仓山,南缘大娄山,东缘巫山,西缘邛崃山,西北边缘龙门山,东北边缘大巴山,西南边缘大凉山,东南边缘相望于武陵山。这里的岩石,主要由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我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称。四川盆地底部面积约16万多平方公里,按其地理差异,又可分为盆西平原、盆中丘陵和盆东平行岭谷三部分。四川盆地有煤、铁、天然气、石油、盐、芒硝、石膏、磷、铝、硫、铜、锰、金、石墨、汞等矿产资源,其中天然气、芒硝为中国之冠,并有中国重要的锶矿。川东北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富集区之一,川中和南充等地盐岩矿储量很大。四川盆地天然气总资源量为71851亿m3,约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的19%。四川盆地也是全国天然气重点产区之一,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24.7%,到2010年四川盆地天然气外输量达到120亿m3。三、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北、西、南为天山、帕米尔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环绕。大体呈菱形,海拔1000米左右,西部海拔1000米以上,东部罗布泊降到780米。面积530000平方公里。

由于“塔里木盆地中蕴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分别约占全国油气资源蕴藏量的六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特别是白垩纪地层中蕴藏最丰。可见,塔里木盆地具备撞击巨坑的第六大特征——古地表上的生物圈庞大遗迹层。盆地在资源分布上具有富含气的特征。气源对比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目前发现的天然气主要源自上述3套重要的烃源岩。盆地内广泛发育的5套区域盖层是形成大型、特大型天然气藏的必要条件。因此,从生成和保存两方面说明塔里木是一个富含天然气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探明天然气储量1092.36×108m3、凝析油3845.3×104t(塔指探区)。这说明塔里木盆地除了富含原油外,同时也是一个富含天然气的叠合、复合盆地。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进展,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以下简称塔指)探区内共探明天然气储量1092.36×108m3,凝析油3845.3×104t。这说明塔里木盆地除了富含原油外,同时也是一个富含天然气的叠合、复合盆地。四、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盆地略呈三角形,为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不仅是盐的世界,而且还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如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等都很有名。所以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柴达木盆地为高原型盆地,地处青海省西北部,介于东经90°16′—99°16′、北纬35°00′—39°20′之间。盆地略呈三角形,北西西-南东东方向延伸,东西长约800KM,南北宽约300KM,面积257768平方公里,为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壁纸(20张)盆地西高东低,西宽东窄。四周高山环绕,南面是昆仑山脉,北面是祁连山脉,西北是阿尔金山脉,东为日月山,为封闭的内陆盆地。处于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山脉和高原形成的月牙形山谷中,盆地内有盐水湖5000多个,最大的要数面积1600平方公里的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不仅是盐的世界,而且还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如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等都很有名。所以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五、莺歌海-琼东南盆地莺歌海盆地面积约58590平方公里,水深大部分小于100米,沉积厚度达9000米左右。莺歌海盆地是南海北部大陆架的一个新生代沉积盆地,它的形成是因为南海海盆的拉张在海盆北缘产生一些基底大断裂,在早第三纪形成了一系列箕状断陷,组成了莺歌海盆地。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都是南海北部大陆架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它们的大地构造背景与国际上深水低位扇体内油气勘探成功的许多盆地非常相似,而且经过几十年的勘探也证明了其油气勘探前景。已经在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发现了气田。目前在莺歌海盆地已找到3个气田和一批含气构造,探明地质储量1600×108km3。六、东海东海盆地是我国近海一个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有一批有利圈闭有待钻探,勘探潜力很大。西湖凹陷被认为是东海盆地中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而且目前勘探程度最高,至今约20年的勘探历史,已钻井28口,并获得约1500亿方的天然气探明加控制储量。西湖凹陷的天然气预测资源量l万亿~2万亿方,目前发现程度仅为15%~7.5%。除天然气之外,西湖凹陷还有原油的预测资源量12亿吨,目前探明加控制储量仅为4000万吨,发现程度仅为3%,勘探潜力非常大。此外,在台北凹陷已发现的丽水36—1气田,潜力也不可忽视。中国海油09年在东海海域投入勘探资金3—4亿元,几乎接近前20年自营勘探投资的总和。计划安排要钻5口探井或评价井,作二维地震5000公里,如果有新的发现,将作三维地震800~1000平方公里,投资还会增加。从现在到2010年,将在东海海域部署55口评价井和20口探井及一系列物探工作量,完成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2700亿方的目标,使东海天然气年产量从现在的4亿方增至100亿方,以满足上海及江苏、浙江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需求。东海天然气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油气田联合开发,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离市场近,输气距离短,工程建设周期短,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较低的成本满足市场等等。加快东海天然气勘探开发,在满足华东地区供气总量和时间方面以及实现双气源供应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都将对“西气东输工程”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七、南海南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北接中国广东、广西,属中国海南省管辖。南缘曾母暗沙为中国领海的最南端。东面和南面分别隔菲律宾群岛和大巽他群岛与太平洋、印度洋为邻,西临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面积350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212米。在南海海域,近海油气田的开发已具一定规模,其中有涠洲油田、东方气田、崖城气田、文昌油田群、惠州油田、流花油田以及陆丰油田和西江油田等等,但更为广阔的南海深水海域仍尚待开发当中。南海占中国海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吨,被外界称为“第二个波斯湾”。

目前,渤海油田和南海东部油田已经成为中国海上两大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

\第四节尚待重点勘探地区分析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主要集中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穷东海和渤海湾等9个盆地,平均探明程度为15%。待探明天然气可采资源也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等9个盆地,待探明天然气可采资源量占全国的76.0%,其他盆地仅占24%。这其中又以塔里木盆地的待探明天然气可采资源最为丰富,达到5.2915×1012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28.3%;四川‘鄂尔多斯和东海陆架盆地待探明天然气可采资源量占全国的比例也超过了10%。第五节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的开采常规与非常规是一种学术上的严格区分。实际上,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常规天然气指比较传统的从油田和天然气田中生产出来、用油气生成理论解释的天然气。天然气包含的范围很大,像煤层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无机气和浅层生物气,包括天然气水合物(我们常说的“可燃冰”)等等,只是由于人类目前的认识程度和开采技术还没有达到常规天然气的高度,所以,被人们称为非常规天然气。据初步估算,我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十分可观,约为200万亿立方米至380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10倍左右,开发潜力十分惊人。我国拥有丰富的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充分地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天然气需求缺口的问题,包括煤层气和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非常规天然气的特性有:一是分子结构简单,80%至99%是甲烷;二是热值高,减少了高碳排放,可以取得低污染或无污染的效果。如果说煤炭是高碳,石油是中碳,那么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就是最现实的低碳资源。如此优良的特性,使我们看到了非常规天然气广阔的发展前景。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我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大规模、集约化开发利用的产业集群。随着我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利用技术日益娴熟,开采条件将日趋成熟。第六节天然气资源对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影响近年来,利用天然气洁净能源已被社会广泛认同。“十一五”以来,随着西气东输等骨干管道的建成,我国天然气消费迅猛增长,天然气需求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天然气利用还存在较大差距,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当前石油消费成本快速上升以及国民经济对煤炭有着过高依赖程度的条件下,发展天然气产业,改善能源供需结构,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可喜的是,随着促进产能建设和合理需求形成的多元化产业政策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天然气产业正逐步走上正轨,有望迎来希望的曙光。资源基础雄厚一是常规天然气资源具有相对优势。从总量看,我国堪称天然气资源大国。根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数据,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达到35万亿立方米的规模,该结果较第二轮油气资源评价数据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可采资源量达到了22万亿立方米。全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含南海)天然气地质资源探明程度仅为10%,与国内石油资源探明程度30%以及世界石油探明程度50%的水平相比,我国天然气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同世界上一些天然气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尚处于蓬勃发展的青年期。近年中石化在川西地区发现的普光气田和中石油发现的龙岗气田就是我国天然气资源基础雄厚结论的有力佐证。这两处气田的发现将在我国天然气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二是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前景可期,煤层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的战略地位日益提升。根据最新一轮资源评估结果,中国埋深2000米的煤层气资源量与陆上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相当。中国的煤层气资源不仅在总量上占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在区域分布、埋藏深度等方面也比较有利于规模开发。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开发虽尚未形成规模,但科学考察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前景值得期待。近年在中国南海发现大规模天然气水合物无疑是一条鼓舞人心的消息。管网建设承上启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能源生产结构的调整,我国的天然气管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西气东输、忠武线、涩宁兰线、陕京一线和二线等管线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川气东送、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覆盖全国的天然气管网将逐步形成。近年来为推进我国天然气产业快速协调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天然气管网布局及“十一五”发展规划》。按照此规划,在“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将基本形成覆盖全国的天然气基干管网,规划建设天然气管道大约1.6万公里,到2010年中国天然气管道总长将达到4.4万公里。干线建设的快速发展将对支线的建设形成推动。与此同时,煤层气管网建设工作也已启动。目前山西煤层气管道已在山西沁水正式开建。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沁水地区丰富的煤层气将源源不断地输入西气东输管道,与西部天然气混合后一起输送至华东地区。估计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我国的天然气管网建设还将有大发展。届时全国天然气管网将得到进一步完善,推动上下游协调发展,天然气供应的保障程度将随之提高。价格改革激活投资热情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高涨,2008年年中曾接近150美元/桶的历史最高水平。当前油价虽回落到60美元/桶左右,但不能由此就简单得出油价将低位运行的结论。国内外数家机构和组织长期以来一直跟踪分析国际油价,对未来的油价走势进行了大量预测,预测的结果虽不尽统一,但共同点是对油价高位运行均持肯定态度。实际上,通过分析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国际油价年均价格走势可以发现,油价变化如同物价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攀升是趋势。长期以来我国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呈不合理状态。国内原油、天然气和发电用煤之间的比价关系不尽合理,低于国际市场能源比价关系。与国外天然气价格绝对水平相比,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两公司的天然气平均出厂价格仅相当于美国天然气井口价格,以及日本、韩国、欧盟进口LNG到岸价的40%~45%。近年来,国家虽数次调整天然气价格,但国内天然气价格严重偏离其市场价值的现象并未得到有效缓解。伴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以及国内成品油价格的逐步接轨,国内天然气价格也必将水涨船高。天然气价格是影响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因素,天然气价格的接轨将改变现行天然气项目的经济评价机制,改善企业投入产出结构,此举对于提高天然气生产企业的积极性以及加大企业对天然气勘探的投资力度有着积极意义。据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向国务院上报了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将理顺天然气价格。合理的天然气价格机制将为国内的天然气勘探带来历史机遇,有助于推动天然气的勘探开发。需求创造市场力量从世界平均水平看,目前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了23%。比较而言,我国天然气工业起步相对较晚,消费水平较低。据国内的一些研究机构和专家估计,随着市场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开放程度的加强,同时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和落实,我国对清洁能源天然气的需求将与日俱增,到2020年需求量估计达到2100亿立方米/年,到2030年达到2380亿立方米/年,届时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有望超过10%。消费需求是产业产生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天然气需求量的迅速增长将导致我国天然气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数据显示,我国东北、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发达地区2005年的天然气需求量已高达600多亿立方米,国内天然气的产量远不能满足需求。据估计,到2015年和2030年,中国的天然气供需缺口将达到280亿立方米和1270亿立方米。天然气供不应求的格局将通过市场经济运行体系产生“倒逼”机制,为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强大的推动力。能源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当前国家已明确了未来我国能源政策的三大取向,即调整能源规划、完善法律法规和加强国际合作,新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激发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活力。就天然气产业发展而言,政策的基本着力点在于供需结构的调整。从发展形势看,以下几个方面估计是今后天然气产业政策的重要看点:鼓励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适当提高天然气投资在油气总投资中的比例;鼓励多渠道筹集天然气勘探、开发、管道运输及其利用项目的建设资金;对天然气项目在贷款等方面予以一定的优惠政策;在天然气价格、税收、环境保护和利用方面加强研究,制定有利于天然气工业发展的法规以更好地支持天然气工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除常规天然气外,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将受到更多的鼓励。作为常规天然气资源的重要补充,非常规天然气将在能源生产供应规划中被统筹兼顾。国家发展改革委去年出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除鼓励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以外,该文件将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勘探及开发列入鼓励类投资目录,还向人们传达了非常规能源将在今后几年得到信贷、税收等政策优惠的明确信息。当前,我国《天然气利用政策》已经出台,该政策体系就天然气的利用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和规定,对天然气利用的重点领域和非重点领域、鼓励领域和限制领域均作了详细说明,此举对于天然气需求结构的合理化将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助于全体国民形成健康的天然气消费理念。第十四章国家政策环境第一节天然气产业政策在“2011年度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并未公布天然气“十二五”规划的正式文本,但关于天然气“十二五”发展的几大目标却已基本确立。消费量年均增速25%以上据业内人士透露,2015年我国天然气供应结构初步定为国产1700亿立方米、净进口900亿立方米;此外,煤层气产量2015年将达到200亿立方米,而煤制天然气产量亦将达到300亿立方米。这意味着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目标初步定为2600亿立方米。中石油规划总院油气管道工程规划研究所一位副所长称,预计2015年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2000亿-2400亿立方米。而到2015年,国产天然气和进口气供应量将在2220亿-2400亿立方米,基本可以满足全国天然气市场的需要。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107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73%;其中,全年产量约950亿立方米,净进口122亿立方米。这意味着根据有关规划目标,未来五年内我国天然气消费量(指产量加上净进口量)的年均增速将达到25%以上。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产量年均增幅为13.74%,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在13%-15%的增长水平;然而,这相对国内消费年均25%的增幅依然相差甚远。“如要实现目标,还需配合充足的天然气气源供应和有竞争力的市场定价。”息旺能源分析师说,“通过‘进口大通道’、‘开发非常规天然气’等方式来增加天然气供应,是推进未来几年天然气市场发展的必经之路。”天然气价格调整步伐加快一直以来,低气价都是鼓励天然气下游市场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去年,我国天然气价改重新启动,各地气价纷纷上涨。专家认为,“十二五”期间天然气提价进程将对消费造成一定影响。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也表示,我国将继续通过调高气价来消除国内外天然气价格“倒挂”,并最终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随着国民消费能力的逐步提高,天然气提价还将继续。“因此,虽然从短期来看,天然气市场价格与替代能源相比仍然存在价差,但随着气价上调,替代优势逐渐减弱,最终将对天然气消费形成制约。”上述息旺能源分析师说。国内最主要的天然气生产商中石油集团宣布,“十二五”期间,天然气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翻一番,由目前的4%提高到8%以上。随着国家天然气价格调整步伐的加快,天然气行业将加速形成产销两旺、量价齐升的局面。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五年天然气消费增长和提价将继续,这对城市燃气公司构成利好。一旦天然气出厂价上涨能顺利传导至下游,则各地供气企业,如长春燃气、陕天然气等将获益匪浅。前者是吉林省最大的管道燃气生产企业,经营的管道燃气产品供应长春、延吉两市市区用户,公司市场占有率在80%以上;后者已覆盖人群达到600万,目前正在开发的陕南地区拥有相应的城市人口不下350万,在当地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作用更加突出,尤其是近年来民用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在助力节能减排的同时,也带来“气荒”等问题。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提出,“十二五”期间天然气产业还将有更大作为,但改革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仍需先行,同时还要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