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词语解说与实词辨析题解题技巧突破_第1页
04词语解说与实词辨析题解题技巧突破_第2页
04词语解说与实词辨析题解题技巧突破_第3页
04词语解说与实词辨析题解题技巧突破_第4页
04词语解说与实词辨析题解题技巧突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词语解说与实词辨析混搭题解题技巧突破教学目标掌握古代文化常识题解题的技巧与方法教学重点比较近5年文化常识题的考题变化,注重教材知识积累教学难点掌握答题方法,熟练运用整理积累的知识解答此类题目教学过程一题型考向1.比较历年文化常识题型考向变化【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新高考1卷)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与《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的“贵”用法相同。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的“迨”字意思相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和词类活用、判断偏义复词的能力。A.正确。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贵,以……为贵,意动用法。句意:皇帝赞许李陵的豪情壮志,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不以难得稀有的财货为贵。B.正确。父母,可偏指父或母;/属性词,血统最接近的。句意:李陵侍奉父母很孝顺。/我有一个亲哥哥。C.错误。相同,都是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他之所以没有死节。/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D.正确。都是“等到”。句意:等到后来李广利征讨匈奴。/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故选C。(2024年新高考2卷)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燕,同“宴”,指宴饮,成语有“新婚燕尔”,其中的“燕”字意思与此相同。B.怪,以……为怪,意动用法,与《师说》中“不耻相师”的“耻”用法相同。C.为寿,向尊长敬酒并祝长寿,《鸿门宴》“沛公奉卮酒为寿”的礼仪与此相同。D.式,同“轼”,指扶轼,与《周亚夫军细柳》“改容式车”的“式”意思相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错误。同“宴”,宴饮/同“宴”,安乐,欢乐。句意:等到安闲的时候,设置酒宴。/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辞。形容新婚时的欢乐。B.正确。怪,以……为怪,意动用法/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句意:皇上感到奇怪。/不以互相学习为耻。C.正确。向尊长敬酒并祝长寿。句意:四个人敬酒祝福已毕。/刘邦献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D.正确。同“轼”,车前横木。此用为动词,古人立而乘车,低头扶轼以表敬意的礼节。句意:魏文侯从段干木居住的里巷经过,手扶车轼表示敬意。/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2024年全国甲卷)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藉,凭借、借助,与《陈涉世家》中“藉第令毋斩”的“藉”意思相同。B.即,即使,与《桃花源记》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即”意思不同。C.固,固然,与《赤壁赋》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固”意思相同。D.但,只是,与《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但”意思相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错误。两个“藉”意思不同。“藉”,凭借、借助;/即使。句意:正是想借助众人的力量成就大业。/即使仅能免于斩刑。B.正确。即,即使;/立即。句意:即使在颠沛流离、无立足之地时。/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C.正确。句意:这固然是几人的忠义。/(曹孟德)固然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D.正确。句意:只是所托非人罢了。/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2023年高考真题】(2023年新高考1卷)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11.B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B项,“与⋯⋯中的‘劝’词义不相同”错误,“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是“鼓励、劝勉”的意思,和文中的“劝”词义相同。D项,现代汉语中“诬蔑之辞”指以捏造事实来诋毁别人名誉的话。(2023年新高考2卷)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温和。B.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C.片善,文中指微小长处,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D.果,指实现、成为事实,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的“果”意思相同。【答案】C【解析】C项两个“片”都是指“微小、一点点、少”的意思。(2023年全国甲卷)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席薪枕块,文中指居丧时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块上,以表示悲伤哀苦之意。B.何怨,怨恨什么。“多歧路,今安在”中“安在”表示在哪里,两者结构相同。C.蔽,有涵盖、概括之义。文中“一言以蔽之”意思是用一句话来概括《诗经》。D.逆,意为揣度、预料。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寓逆旅”的“逆”意义相同。11.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B.“何怨”是宾语前置的用法,应为“怨何”。“安在”也是宾语前置,应为“在安”;“多歧路,今安在”句意“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二者的结构是相同的。C.正确。D.错误。《送东阳马生序》中“寓逆旅”的意思是“住在迎接客人的旅馆里”,“逆”的意思是“迎接”,和文中的“逆”意思不同。故选D。(2023年全国乙卷)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穷,指困窘、困厄,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穷冬烈风”的“穷”意思相同。B.出入,表示“大约”,与《愚公移山》中“出入之迂也”的“出入”意思不同。C.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时宰杀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祭,称为血食。D.绝世,指断绝了诸侯的世系传承,与成语“绝世无双”的“绝世”意思不同。11.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以及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意思相同”错误。“穷冬烈风”的“穷”意思是“深”,“穷冬”即“深冬”“隆冬”。句意:现在困窘逃亡,路过曹国。/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B.“出入之迂也”的“出入”,出来进去。句意:大约十年。/出来进去都要绕道。C.正确。D.“绝世无双”的“绝世”,冠绝当代。句意:这就是断绝后代的原因。/姿才超众,天下无与伦比。故选A。小结:20232024年国考卷词语解说的命题均与教材中常见实词合并混搭检测,且以教材实词为主,文化常识为辅,这样就避免了单纯的对死记硬背的考查,重点考查学生结合文本语境,正确推断词义的能力。2.所选实词和常识词,直接指向教材,而且明确的指向教材中的重点篇章,2023检测的的篇目有《兼爱》《桃花源记》《送东阳马生序》《愚公移山》《诗经》2024检测的篇目有《老子》《孔雀东南飞》《爱莲说》《项脊轩志》《师说》《鸿门宴》《陈涉世家》《桃花源记》《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这些均属于初高中教材文言文精读篇目,命题意图十分明显——紧扣教材,考题在教材外,答案在教材内!3.2021年之前,国考四套卷文化常识的考核都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近3年题型变化后,这些依然会考,只是更灵活,也零散,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即可作答。二方法诀窍诀窍1.紧扣教材,抓住重点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语文教材始终是我们展开复习的根本。立足教材、紧扣教材是我们高考取胜的不二法门。我们不妨高度关注教材中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初高中教材中所选课文的作家及作品介绍;②课文注释中的重要文化常识;③课文中涉及到的重要文化常识。总之,立足教材,抓住重点,随文复习,随文整理。诀窍2强化训练,整理笔记做好教材复习的同时,适量的试题训练也必不可少。练习不是做得多效果就一定好,做一定练习是为了了解命题的一般规律,明白其导向。在这一过程中,面对丰富博杂的文化常识,我们必须重视笔头的记载、笔记的整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不妨结合具体试题例句,把我们在强化训练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常识,及时归类整理到笔记本上,或及时整理制作成专题知识卡片,利用课余的零散时间随时随地加以记忆。诀窍3分门别类,把握实质我国古代文化常识博大精深,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给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带来了不小的阻碍。所以,我们的笔记整理工作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按照古代官职、人物称谓、科举制度、天文历法、礼仪知识等标准进行分类,将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或者,我们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把常识性知识列成一览表,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便于记忆;或者,我们还可以进行对比记忆,比如把表示官职提升与表示官职贬降的词语进行对比,表官职提升的词语有“升”“迁”“晋”“进”等,表官职贬降的词语有“谪放”“贬谪”“左迁”“迁谪”等,分组对比,巧妙记忆,印象会更加深刻。在记忆时,我们尤其要注意认真把握每个条目中的最基本的主干知识,它们既是考查的重点,也是理解复杂的古代文化现象的基础,是核心知识。例如人的称谓中关于“姓”“名”“字”“号”的基本知识就是如此。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解,还需要深入进去,把握其具体的内涵,而不能仅作肤浅的识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具体的文化概念。三文言词语题解题四步骤1.凭借积累直接判该方法主要依据平时各种知识的积累直接判定选项的正误。(1)联系生活常识和历史知识。如2023年全国乙卷中11题A项出自《送东阳马生序》的“穷冬烈风”一词,我们就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关于“穷冬烈风”的说法,判断穷冬是深冬之意。再如2021年全国甲卷中的“辎重”一词,也可以由《三国演义》等战争情节直接判断其准确性。(2)联系教材所学知识。初高中语文教材课下注释及附录文章中的专用词语、古今异义、文学知识等很多都属于古代文化常识。如2022年全国甲卷中,11题A、C、D选项中“约车”“孤”“阴”等字词的理解,分别与《鸿门宴》《赤壁赋》《岳阳楼记》的相同字词进行对比联系,可由教材所学知识直接进行判断。2.细剖词语巧推断试题中的文言词语可通过对构成此词语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的分析,或联系相关词语,剖析语素内涵,解读词义,借此推断题目的正误。如“黜陟”指官吏降免和升迁。联系“罢黜”一词,“黜”应指降职;结合“陟罚臧否”一词,“陟”应指升职。再如2021年全国甲卷中对“庙社”一词的考查,庙可指宗庙,社可指社稷,两词连用,在古代可用来借指国家朝廷。3.依托语境深推断揣摩文言词语的含义,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从文中搜索相关信息加以推断。如2023年全国乙卷“绝世”一词,指断绝了诸侯的世系传承,与成语“绝世无双”的“绝世”意思不同,选项正确。回到语境“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可以推断“绝世”指亡国,断绝了世系传承。再如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中“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变为勉强令人满意”,结合原文“封汉广平侯”可推断皇上对吴汉是满意的,选项错误。4.遇生判对灵活断因为高考题考查的大多是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所以一般不会把冷僻的专有名词作为错项设置,如果出现较生疏的古代文化知识,一般认为此项表述正确。如2023年全国乙卷中“血食”一词,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时宰杀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祭,称为血食。再如2018年全国Ⅰ卷中的“《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两项表述均正确。四即学即练·巩固提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2分)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节选自《战国策·秦策》)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大王之贤”与“尊贤而重士”(《过秦论》)两句中的“贤”含义相同。B.“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与“屋舍俨然”(《桃花源记》)两句中的“俨然”含义不同。C.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秦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D.“乃夜发书”与“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两句中的“发”含义不同。【解析】选A。A项,贤能/贤士,含义不同。B项,严肃的样子/整齐的样子;C项,正确;D项,打开/发出。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B.“引锥自刺其股”与“两股间脓血流离”(《促织》)两句中的“股”含义相同。C.“形容枯槁”与“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红楼梦》)两句中的“形容”含义相同。D.“臣请奏其效”与“吾家读书久不效”(《项脊轩志》)两句中的“效”含义不同。【解析】选D。A项,正确;B项,都是“大腿”的意思;C项,都是“形态容貌”的意思;D项,都是“功效”的意思,含义相同。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简练以为揣摩”中的“揣摩”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简练”和现代汉语意思不同。B.“资用乏绝”与“生生所资”(《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资”含义相同。C.“期年,揣摩成”与“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两句中的“期”含义相同。D.成语“前倨后卑”来源于“何前倨而后卑也”,也作前倨后恭,“倨”是傲慢的意思。【解析】选B。A项,“简练”文中是“挑选”的意思;现在是“简要,精练”的意思;B项,财物/供给;C项,都是“满一年”的意思;D项,正确。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抑强秦”与“抑本其成败之迹”(《五代史伶官传序》)两句中的“抑”含义不同。B.山东,指崤山以东,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中的“山东”含义相同。C.“杜左右之口”与“杜耳恶闻”“防微杜渐”中的“杜”含义相同。D.亲戚,是古今异义词,与“悦亲戚之情话”(《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亲戚”含义不同。【解析】选D。A项,抑制/或者;B项,正确;C项,都是“堵塞”的意思;D项,含义相同。都是古今异义词,是“内外亲属,包括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的意思。【参考译文】苏秦起先主张连横劝秦惠王说:“凭着大王的贤明,士民的众多,车骑的充足,兵法的教习,可以兼并诸侯,独吞天下,称帝而加以治理。希望大王能对此稍许留意一下,我请求来实现这件事。”秦王回答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不能高飞上天,法令不完备的不能惩治犯人,道德不深厚的不能驱使百姓,政教不顺民心的不能烦劳大臣。现在您一本正经老远跑来在朝廷上开导我,我愿改日再听您的教诲。”劝说秦王的奏折多次呈上,而苏秦的主张仍未实行,黑貂皮大衣穿破了,几百两铜(战国时代黄金指铜)也用完了,钱财一点不剩,只得离开秦国,返回家乡,背着书箱,挑着行李,脸上又瘦又黑,一脸羞愧之色。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去做饭,父母不与他说话。苏秦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过错啊!”于是半夜找书,摆开几十只书箱,找到了姜太公的《阴符》兵书,埋头诵读,反复挑选其中重要的内容熟习研究体会。读到昏昏欲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跟。并自言自语地说:“哪有去游说国君,而不能让他拿出金玉锦绣,取得卿相之尊的人呢?”满一年,研究成功,说:“这下真的可以去游说当代国君了!”于是在宫殿之下游说赵王,拍着手掌侃侃而谈。赵王大喜,封苏秦为武安君。拜受相印,以兵车一百辆、锦绣一千匹、白璧一百对、黄金一万镒跟在他的后面,用来联合六国,瓦解连横,抑制强秦。在苏秦显赫尊荣之时,万镒的黄金为他所使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一路炫耀,崤山以东各国随风折服,从而使赵国的地位大大加重。况且那个苏秦,只不过是出于穷巷、窑门、桑户、棬枢之中的贫士罢了,但他横行于天下,在朝廷上劝说诸侯王,堵塞左右大臣的嘴巴,天下没有人能与他匹敌。苏秦将去游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听到消息,收拾房屋,打扫街道,设置音乐,准备酒席,到三十里外郊野去迎接。妻子不敢正面看他,侧着耳朵听他说话。嫂子像蛇一样在地上匍匐,再三再四地跪拜谢罪。苏秦问:“嫂子为什么过去那么趾高气扬,而现在又如此卑躬屈膝呢?”嫂子回答说:“因为你地位尊贵而且很有钱呀。”苏秦叹道:“唉,贫穷的时候父母不把我当儿子,富贵的时候连亲戚也畏惧。人活在世上,权势地位和荣华富贵,难道是可以忽视的吗?”(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言至公也。齐景公尝赏赐及后宫,文绣被台榭,菽粟食凫雁。出而见殣,谓晏子曰:“此何为而死?”晏子对曰:“此喂而死。”公曰:“嘻!寡人之无德也,何甚矣!”晏子对曰:“君之德着而彰,何为无德也?”景公曰:“何谓也?”对曰:“君之德及后宫与台榭,君之玩物,衣以文绣,君之凫雁,食以菽粟,君之营内自乐,延及后宫之族,何为其无德也?顾臣愿有请于君,由君之意,自乐之心,推而与百姓同之,则何殣之有?君不推此而苟营内好私使财货偏有所聚菽粟币帛腐于困府惠不遍加于百姓公心不周乎国则桀纣之所以亡也夫士民之所以叛,由偏之也。君如察臣婴之言,推君之盛德,公布之于天下,则汤武可为也,一殣何足恤哉?”子羔为卫政,刖人之足。卫之君臣乱,子羔走郭门,郭门闭,刖者守门,曰:“于彼有缺!”子羔曰:“君子不踰。”曰:“于彼有窦。”子羔曰:“君子不遂。”曰:“于此有室。”子羔入,追者罢。子羔将去,谓朋者曰:“吾不能亏损主之法令而亲刖子之足,吾在难中,此乃子之报怨时也,何故逃我?”刖者曰:“断足固我罪也,无可奈何。君之治臣也,倾侧法令,先后臣以法,欲臣之免于法也,臣知之。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君岂私臣哉?天生仁人之心,其固然也。此臣之所以脱君也。”孔子闻之,曰:“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公行之也,其子羔之谓欤?”(节选自《说苑·至公》)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菽粟食凫雁”与“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两句中的“食”字含义相同。B.“君之德着而彰”与“以彰其咎”(《出师表》)两句中的“彰”字含义相同。C.“子羔走郭门”与“七里之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两句中的“郭”字含义相同。D.“君愀然不乐”与“苏子愀然”(《赤壁赋》)两句中的“愀然”含义相同。【答案】B【解析】B项,“两句中的‘彰’字含义相同”表述错误。文中“君之德着而彰”意为“国君的德行十分明显”,此的“彰”是形容词,意为“显著的,明显的”;“以彰其咎”意为“来揭示他们的过失”,此处“彰”是动词,意为“发”。A项,“菽粟食凫雁”与“食之不能尽其材”两句中的“食”均读“sì”,意为“饲养,喂养”。C项,“子羔起门”与“七里之郭”两句中的“郭”均为名词,意为“外城”。D项,“君愀然不乐”与“苏子愀然”两句中的“愀均为形容词,意为“容色改变的样子”。(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