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开学摸底考(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高三语文开学摸底考(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高三语文开学摸底考(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高三语文开学摸底考(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高三语文开学摸底考(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统编版)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传统的意义大小是由后人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决定的,认识和理解达到哪里,传统的意义才能到达那里。只有不断“激活”传统,使之成为后人创新的“源头活水”,才有资格如屈原般无所愧怍地吟唱“帝高阳之苗裔兮”。“意法论”就是一个值得“激活”的文学批评传统,它可以成为我们今天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意法”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出现在明代,而从创作论转移到批评论,则到清初才出现。文学作品中的“意”就是由所指代表的内容,而“法”就是由能指代表的形态。在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是结合在一起的。就创作而言,诗人要透过“法”以完美地呈现“意”;就批评而言,读者要从“能指”把握其“所指”。它强调不可以将内容和形式强行割裂,反对完全以内容为评判作品优劣的主要依据,而将形式的功能视为若有若无,这就是“意法论”的基本含义。虽然这一概念出现得较晚,但蕴含了这一意涵的不同表述可谓由来已久。这样一个概念意味着什么呢?它至少意味着“意”和“法”,或者说内容和形式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对于今天的大部分人来说,经过百年以来现代学者的层累涂刷,其心目中对中国文学批评的认识恐怕不出以下印象:要么是“言志”“载道”等空洞的判断,要么是“神韵”“肌理”等含混的名词,再不就是如王夫之的价值观:“情为至,文次之,法为下。”但王夫之的话有其特别的针对,即反对法则主义,并非一概否定“法”的作用。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当时王室藏书分作“六略”,也就是六类,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五类都是根据其“说什么”也就是其内容划分,唯独“诗赋略”是根据其“怎么说”也就是其形式划分:不仅如此,赋类之中的屈原赋、陆贾赋、孙卿赋和杂赋,也还是从如何结撰成篇的视角所作的区分。中国目录学史上首次对文学作品的分类,无论是整体分类还是细部分类,形式的重要性已经有所显现。齐梁时代的刘峻,将文学作品分作“形文”“声文”和“情文”,而区分“文”与“非文”的标准是“形”(俪对)和“声”(音律),是文学形式的因素。至于“载道”的意思,其含义不是对于“技”的否定,而是一种提升。如果我们再重新检讨《尚书·尧典》中“诗言志”的提出,或许也能得到新的认识。“诗言志”谓诗歌“说什么”,而从“歌永言”到“无相夺伦”都是“怎么说”,“神人以和”“百兽率舞”则是音乐的效果,这些都取决于音乐表现上的“和谐”,感动人神百兽的秘诀是在“怎么说”。这么看来,强调“说什么”的“言志”“载道”,其实也包含了对于“怎么说”的高度重视。在这样的总体脉络中,“意法论”强调内容和形式的同等重要,就很容易得到理解了。(张伯伟《意法论:中国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有删改)材料二:“意法论”的提出者是清初杜诗学者陈之壎。其《杜工部七言律诗注·注杜律凡例》云:诗,意与法相为表里,得意可以合法,持法可以测意。故诗解不合意与法者,虽名公钜手,沿袭千年,必为辨正。“意法论”是指诗意与诗法并重,两者互为表里,体现作品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与前代学者运用“以意逆志”法时特别强调读者之“意”的主体性原则不同,清代学者有意识地把“以意逆志”法纳入到文本的“意”与“法”--即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进行探计。陈计《戏》之德此书,谓其长处即在“能以意递志”。从之塘注社《几例》来看,他认为要达到理解诗“意”《亦即作者之“怎”》。必须从诗“法”入手,二者“相为表里”,如果缺少了任何一方,不但不能得作者之意,亦不能得作者之法,并且坚信这是杜诗解意最为重要的原则。以“意法”进行“诗解”是陈之壎《社工部七首诗律注》遵塘的主要原则,卷一《题张氏隐居》注云: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曲。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麇鹿游。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前四句教入山之情与景,后四句写张隐之高,章法井然。曰“润道馀寒”,曰“石门斜日”,虽公自述所历所到,而山居幽渺,便为下“杏迷”二字地。“乘兴”二字,蒙首二句来,“香迷”二字,梦次二句来,木句,蒙“不贪”二句来,意法层次如此。陈之壎着眼于此诗的章法意:此诗从总体上看为四句分截,前四句叙入山情景,后四句赞张氏品格之高。从畑处看,第七句以“乘兴”“杳然”分别照应首联和领联,木旬则与联关合。由诗法入手将诗中的层次缕清后,诗意便自然显示无遗,之壎将此称之为“意法”。由以上例子不难看出,之壎解诗的关注点在于“章法意法”之间的浑然一体:章法、联法层次的丰富性与诗人感情的曲折变化相一致。这与其《注杜律凡例》中所说的“意与法相为表里,得意可以合法持法可以测意”这一诗学阐释的方法是一致的。(刘重喜《杜诗学视角下清初学者“意法论”诗学理论和方法》,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统的意义取决于后人对它的认识和理解,而不仅仅是传统本身。B.激活传统,使之有利于创新,是我们为自身传统而自豪的必要条件。C.明代及以前“意法论”不是一个批评概念,但此意涵在汉代前已存在。D.现代学者认为,中国文学批评存在空洞、含混、反对法则主义等特点。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提及中国目录学史上对文学作品的分类,意在证明古人意识到作品形式的重要性。B.材料一头为,“意法论”这一概念意味着古代“说什么”和“怎么说”具有同等重要性。C.清代学者将“以意逆志”提升到新阶段,强调读者“意”的主体性和“法”形式性互为表里。D.材料二陈之壎解诗的着眼点与其提出的诗学阐释的方法是一致的,都强调诗意和诗法并重。3.下列选项中的文本阐释没有运用材料中所说的“意法论”的方法的一项是(3分)A.解读《答司马谏议书》时,要注意王安石的回信之所以简短有力,不仅因为北宋积贫积弱、改革势在必行,还因为变法得到皇帝支持,王安石信心十足,将反对派视为保守、苟且、不恤国事。B.解读《陈情表》时,要结合作者从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感、“本图仕宦”的心理,对朝廷知遇之恩的感念为行文思路,以及“圣朝”“伪朝”“贱俘”“至陋”的语言,可以解读李密的心曲。C.《蜀相》从首联开始就不断蓄势,服务于主题:对诸葛亮的景仰缅怀和事业未竟的痛惜之情。例如,用“丞相”而非“蜀相”,表示尊敬,“寻”字表明专程探访,遣词用字均为主题服务。D.解读《谏逐客书》时,要注意文章在回顾历史时强调外来人才的贡献,而写当代时则强调外来之物的优点,这种“互文”结构不仅论证了“逐客”之非,也有利于避免秦王的猜忌。4.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及“意法论”,请分析二者在侧重点上有哪些不同。(4分)5.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意法论”对你的阅读与写作各有哪些启示。(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静物池莉塔克拉玛干沙溪是美丽而安详的,下午三点的阳光光线已经比较柔和,微风中的沙漠以一种流线型的柔弱无骨的姿态静静躺在阳光下,这就是历史有时候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某种状态。它容易使人们在无意之中深信不疑地接受它。于是,在这个美丽而安详的下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车队没有停下。九辆大卡车一辆接一辆地从江安身边开了过去。江安吹着愉快的口哨钻进车厢底下修理他出了一点小毛病的大卡车。江安一直都吹着愉快的口哨。江安以擅长吹口哨讲故事射击而闻名。在愉快的口哨声中,江安没用多少时间就把车修好了。在踩着油门一气追赶了两个小时之后,富有经验的江安悚然一惊,他误入歧途了。江安环顾四周:茫茫沙漠。茫茫沙漠上只有一滴缓缓下坠的如血夕阳和一辆大卡车。江安顿时感到了由沙漠的美丽安详中渗透出来的恐怖。人的视野是有限的,就在江安的视野边缘,有一片茂密的胡杨林,这里栖息着一群正处在动荡时期的狼。狼也许来,也许不来。狼是另一个世界,就像树木、花鸟、虫鱼一样,与人不在同一个语境。在江安误入歧途的最初一刻,狼就知道了。第一个决定是头狼王做出的。年迈的王只稳健的说了一句话:不宜出击!如果这群狼里头没有出类拔萃的芎,江安这次的误入歧途将有惊无险。芎是一只到了该做头狼的年纪而没得到机会的空怀壮志的狼。当王话音一落,芎就大声说:为什么不出击?王依然沉默着,大家都以为君命难收,却不料王突然说话了。王说:好,芎讲得好,现在我命令你带领十八头身强力壮的狼立刻出击!整个胡杨林欢声雷动。江安结束了几分钟的犹豫,发动了车,掉了头,踏上了归途。如果他像来的时候一样两个小时开足马力奔驰,那么他的命运将不会因为这次误入歧途而有所改变,但是又一个对于司机来说不算什么意外的意外发生了:车突然熄了火。江安一看是没油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有什么不得了的。江安拎起一只油桶就要下车去汲油。就在这一刻,狼群赶到了。江安一开车门,芎身先士卒猛扑上去。江安急退,但芎已经撕下了江安的半只裤腿。狼!江安跌坐在驾驶室里。江安驾驶的是性能优良的军用大卡车,宽敞的驾驶室里有一支“七九”步枪,有一百发子弹,有一箱干粮,有够喝三天的水,作为男子汉的江安有三大特长闻名车队:吹口哨、讲故事、射击。江安可是当过兵见过血的人。一场人与狼的战争开始了。这时夕阳已经坠落,晚霞红了大半个沙漠。枪响了,连着两响。随着划破沙漠寂静的突兀而尖厉的枪声,两只威风赫赫的老狼倒下了。狼群在一瞬间惊慌失措,四下逃窜。第一个回合,江安赢了。狼群消失后,江安发现月亮正在升起。月光很亮,它使沙漠像湖水一样平坦和波光粼粼,也使两只死狼的毛皮看上去油光水滑。江安笑了,他又有一个人生故事可讲了,江安点燃一支香烟,慢慢地吸着。他打算抽完这支烟就去加油。烟只抽了一半,狼就回来了,这一次江安认出了芎,芎神色悲壮地走在狼群最前面。江安以人类的思维方式推断芎是炮灰,而真正的当权者一定是他身后的肥狼,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江安决定先解决肥胖的老狼。枪响了,狼群踌躇,老狼的死无人过问,狼们都跟着芎前进。江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芎是狼们的头!江安悔之晚矣,他找不到芎了。芎已经通过一批老狼的死观察到江安的射击是有死角的,所以它冲到了驾驶室的踏板下面。芎在这里指挥狼群一次又一次地冲撞两边的车门。老狼们的遇难使芎万分高兴,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头狼王波被剪除羽翼之后的孤独和衰弱。狼们在一个一个地倒下去,可它们又成群结队地涌现出来。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的时候,江安惊呆了。这一夜他打死了五十只狼,现在五十只死狼只剩下一堆残尸败骨,而活狼却差不多有上百只。上百只狼错错落落蹲在卡车周围,它们看上去几乎是文质彬彬的。江安好半晌才想过来:狼们在利用他!战斗了一整夜的江安放下了枪。江安开始记日记,江安开始把食物分成小块小块的,很珍惜地吃。江安开始把尿液存留起来以备后用。江安开始做一系列进行持久战的准备工作,他的脸上再也没有一丝笑容。第三天,狼群有增无减。第四天,狼群有增无减,达到两百五十多头。江安的子弹只剩十发了,他困顿不堪,饥渴交加。芎钻出他的藏身之处,在不远的沙丘上蹲着,与江安遥遥相对。这场战斗洗礼了它,它没有想到自己的智慧会在与王和人的较量中被发挥得如此辉煌。这无边无际的神秘莫测的大沙漠,哪里是人逞强的地方?江安只想打死芎,江安已经明白所有的狼都是乌合之众,唯有芎是精英。是芎在和他斗智。如果他死,必死于芎之口,江安想:我一定要留颗子弹给芎!一再撞击车门的几只猖狂的狼消耗掉了江安的最后几颗子弹,它们已经撞松了车门。这是第九天呢还是第十天?江安举起了电工刀。江安渴极了也困极了,但江安还是举起了电工刀。雪亮的刀锋在阳光下像宝石一样光芒四射,芎看见了,站立起来,抖了抖身上的毛,从容不迫地向江安走过来。江安笑了。这也是一个晚霞漫天的黄昏,狼藉满地的战场突然十分静寂。芎和江安是在长久的对视之后猛然扑向对方的。紧接着,那柄雪亮的电工刀闪电一样划破了沙漠红色的天空。【说明】这篇小说取材四十多年前发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次事故。事故是在半年之后被另一辆迷途的车发现的。驾驶室里有一小堆人骨和一本日记,日记里把一只狼称作芎。(原载《长城》1994年第6期,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茫茫大漠与视野的极限处一滴红日,这样一个经典组合的意象本身就蕴藏了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人性在这样的时空下主人公产生的渺小无力感必然导致他的失败。B.小说采用江安和芎的双向视角,表现人和自然万物不在一个语境,人自视为万物之主,称狼为狼。而在狼的语境中,狼才是万物之主。C.小说表现了狼的世界的权力斗争,塑造了芎的鲜明形象,它借狼压人,又借人杀狼,可谓一箭双雕。芎也在追逐它的野心和梦想。D.从第一回合江安志得意满的胜利,到第二回合江安误判导致的失败,直到最后江安与芎的殊死搏斗,作者将狼与人的战斗表现得跌宕起伏。7.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狼也许来,也许不来”可见故事发生不发生是偶然的,但是偶然的发生了就变成必然的无法逆转的历史。B.阳光下五十只死狼只剩下一堆堆残尸败骨,场景触目惊心,可见在狼的世界通行的是“弱肉强食”的自然生存法则。C.即使历史的发生现场是激烈的战场,只要时间流逝,一切斗争都变成静止的残骸。这些静物向人们提示着历史的结果。D.作者站在人的立场想象狼生活的自然世界,表现狼与以江安为代表的人类的斗争,但作者的这种努力也只能是徒然的“一家之言”。8.小说的奇幻之处在于表现狼群时的拟人化手法,但最后的说明又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你如何理解这种矛盾?(6分)9.请分析小说以“静物”为题的丰富意蕴。(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周显王七年,秦献公薨,子孝公立。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八年,孝公令国中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卫公孙鞅①闻是令下,乃西入秦。公孙鞅者,卫之庶孙也,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病,魏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王嘿然。公叔曰:“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召鞅谢曰:“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必速行矣!”鞅曰:“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卒不去。王出,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卫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十年,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昔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秦孝公,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注:①公孙鞅(约前390—前338):卫国人。公孙氏,名鞅,亦称卫鞅。秦孝公初年任左庶长,实行变法。十年因功升大良造。十二年进一步变法。十八年统一度量衡制。二十二年大破魏军,因功受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十五邑,号为商君,因称商鞅。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B.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C.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D.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刑名指战国时以管仲、商鞅、申不害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B.中庶子,官名。战国时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之臣。秦、汉为太子侍从官。历代沿置。C.“公叔召鞅谢曰”中“谢”指道歉,与《鸿门宴》中“乃令张良留谢”的“谢”相同。D.黥,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刘邦的大将英布曾因犯罪被黥面。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孝公即位后想让秦国强大起来,他下令谁能让秦国强盛,就赐予高官与封地,公孙鞅在这样的情况下西行来到秦国。B.公孙鞅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深知公孙鞅的才干,但还未来得及向魏惠王推荐公孙鞅,就重病不起,以致魏王错失良才。C.卫鞅在秦国施行新法十年,秦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D.司马光列举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秦孝公在乱世守信的实例,目的是劝告当时的统治者治国要讲究诚信。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小题4分)(1)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2)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14.商鞅如何解决变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请结合文章第三自然段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南梁诗,完成15-16小题。从军行刘孝仪冠军①亲挟射,长平②自合围。木落雕弓燥,气秋征马肥。贤王皆屈膝,幕府复申威。何谓从军乐?往返速如飞!【注】①冠军:诸军之首,这里指汉名将霍去病。②长平:指大将军卫青。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起笔即将读者带入一场出击敌虏的宏伟战事之中,笔力劲健,辞意畅足,令人感到快意振奋。B.开篇两句重点描写两位神勇过人的汉将形象,三、四句则展现的是一幅万千汉骑军容壮盛的图景。C.诗人分咏敌我景象,叙我军则语带夸耀之气,述敌虏则笔含嘲讽之意,笔法颇具映衬之妙。D.结尾“往返速如飞”既是对前句设问的回答,又表达出了将士们渴望战争结束,迅速返家的急切心情。16.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何谓从军乐”中“乐”的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不言其志,而是描述了一幅与冠者、童子一起“,”,吟咏归家的郊游图景,含蓄地表达出“礼治”的社会理想。(2)杜牧《阿房宫赋》中“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写出阿房宫的壮观,苏轼《赤壁赋》中以“,”来写曹操军容之盛,与此手法类似。(3)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儿时的我脑子里是有(

)的:水生桥,桥生水;无桥之水和无水之桥,皆为残疾。二者,天然即(

),仿佛唇齿,仿佛伴侣。也可以说,水是桥的魂曲,桥是水的情书。这(

)的姻缘,不仅是我稚时的天真,也是几千年的风物常态。《说文》云:桥,水梁也。一句话奠定了桥和水的组合关系。先人搭桥,最早以木,故落“乔”音。山涧遇一独木,即显示此处并非(

)。桥是不脱水的,一定要以水为床,一定要娶水才行。这部爱情,这门婚事,又是怎么散伙的呢?桥之背叛,还是水的嫌弃?我想,更多还是水的早逝吧。许多古老的桥仍在,以碑的名义,曝晒于滩壁。而水已遥远,像传说,像呜咽的风。桥,不再波粼荡漾,不再烟笼袅袅,不再青苔漉染,不再垂柳映月。剩下的,是皴裂的沧桑,是枯石的寂寞,是风化的煎熬,更是鳏寡孤独。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定势

耳鬓厮磨

天造地设

空谷足音B.定式

耳鬓厮磨

天造地设

人迹罕至C.定势

水乳交融

琴瑟和谐

空谷足音D.定式

水乳交融

琴瑟和谐

人迹罕至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剩下的,是枯石的寂寞,是鳏夫寡娘,还是皴裂的沧桑,是风化的煎熬。B.剩下的,是皴裂的沧桑,是风化的煎熬,是枯石的寂寞。犹如鳏寡孤独。C.剩下的,是风化的煎熬,是枯石的寂寞,是鳏寡孤独,更是皴裂的沧桑。D.剩下的,是枯石的寂寞,是风化的煎熬,是皴裂的沧桑。犹如鳏夫寡娘。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你能想象吗?平时看上去似乎很安静的植物,除了能聊天外,(

)。如小麦一旦感知到相邻的不同植物达到一定的密度,威胁自己的水分和养分吸收,它就会开始大量分泌一种物质,抑制其生长,就像是①;反之,则和。②,有亲缘关系的水稻种植在一起,根系会尽量小心翼翼地避开彼此,最大程度减少竞争;非亲非故的水稻种植在一起则相反,它们的根系会扎得更深,极力侵入和挤压对方的生存空间,抑制对方生长。科学家用确凿的证据表明,植物也有③,并具备相应的辨识能力,对内相互协调,对外扩张领土。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还能通过感知邻居发出的信号来决定是战是和B.还能辨识不同植物从而及时调整自己C.相邻植物的不同情况还会影响它的生长D.还能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来改变自己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古时候有个出外经商的人,十分怀念远在家乡的妻子,妻子也非常怀念他,两人不断写信遥寄相思。不料有一次丈夫实在无暇写信,便急中生智,把一张白纸当作信笺寄了回去。他的妻子极富想象力,见到白纸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并且立即写诗回赠。诗曰:“碧纱窗下启君封,尺纸从头彻尾空。想是郎君怀别恨,相思尽在不言中。”丈夫见到这首诗,也感动得掉下了眼泪。请注意,丈夫的家书上空空如也,而妻子却从中读出了丈夫刻骨铭心的别恨与相思,真可谓无中生有。如此看来,“无”和“有”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绝然对立。因为“无”和“有”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无论是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还是学习、生活、生产、为官、经商等等都需要思考“无”和“有”的问题。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对“无和有”的感悟与思考。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统编版)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传统的意义大小是由后人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决定的,认识和理解达到哪里,传统的意义才能到达那里。只有不断“激活”传统,使之成为后人创新的“源头活水”,才有资格如屈原般无所愧怍地吟唱“帝高阳之苗裔兮”。“意法论”就是一个值得“激活”的文学批评传统,它可以成为我们今天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意法”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出现在明代,而从创作论转移到批评论,则到清初才出现。文学作品中的“意”就是由所指代表的内容,而“法”就是由能指代表的形态。在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是结合在一起的。就创作而言,诗人要透过“法”以完美地呈现“意”;就批评而言,读者要从“能指”把握其“所指”。它强调不可以将内容和形式强行割裂,反对完全以内容为评判作品优劣的主要依据,而将形式的功能视为若有若无,这就是“意法论”的基本含义。虽然这一概念出现得较晚,但蕴含了这一意涵的不同表述可谓由来已久。这样一个概念意味着什么呢?它至少意味着“意”和“法”,或者说内容和形式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对于今天的大部分人来说,经过百年以来现代学者的层累涂刷,其心目中对中国文学批评的认识恐怕不出以下印象:要么是“言志”“载道”等空洞的判断,要么是“神韵”“肌理”等含混的名词,再不就是如王夫之的价值观:“情为至,文次之,法为下。”但王夫之的话有其特别的针对,即反对法则主义,并非一概否定“法”的作用。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当时王室藏书分作“六略”,也就是六类,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五类都是根据其“说什么”也就是其内容划分,唯独“诗赋略”是根据其“怎么说”也就是其形式划分:不仅如此,赋类之中的屈原赋、陆贾赋、孙卿赋和杂赋,也还是从如何结撰成篇的视角所作的区分。中国目录学史上首次对文学作品的分类,无论是整体分类还是细部分类,形式的重要性已经有所显现。齐梁时代的刘峻,将文学作品分作“形文”“声文”和“情文”,而区分“文”与“非文”的标准是“形”(俪对)和“声”(音律),是文学形式的因素。至于“载道”的意思,其含义不是对于“技”的否定,而是一种提升。如果我们再重新检讨《尚书·尧典》中“诗言志”的提出,或许也能得到新的认识。“诗言志”谓诗歌“说什么”,而从“歌永言”到“无相夺伦”都是“怎么说”,“神人以和”“百兽率舞”则是音乐的效果,这些都取决于音乐表现上的“和谐”,感动人神百兽的秘诀是在“怎么说”。这么看来,强调“说什么”的“言志”“载道”,其实也包含了对于“怎么说”的高度重视。在这样的总体脉络中,“意法论”强调内容和形式的同等重要,就很容易得到理解了。(张伯伟《意法论:中国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有删改)材料二:“意法论”的提出者是清初杜诗学者陈之壎。其《杜工部七言律诗注·注杜律凡例》云:诗,意与法相为表里,得意可以合法,持法可以测意。故诗解不合意与法者,虽名公钜手,沿袭千年,必为辨正。“意法论”是指诗意与诗法并重,两者互为表里,体现作品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与前代学者运用“以意逆志”法时特别强调读者之“意”的主体性原则不同,清代学者有意识地把“以意逆志”法纳入到文本的“意”与“法”--即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进行探计。陈计《戏》之德此书,谓其长处即在“能以意递志”。从之塘注社《几例》来看,他认为要达到理解诗“意”《亦即作者之“怎”》。必须从诗“法”入手,二者“相为表里”,如果缺少了任何一方,不但不能得作者之意,亦不能得作者之法,并且坚信这是杜诗解意最为重要的原则。以“意法”进行“诗解”是陈之壎《社工部七首诗律注》遵塘的主要原则,卷一《题张氏隐居》注云: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曲。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麇鹿游。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前四句教入山之情与景,后四句写张隐之高,章法井然。曰“润道馀寒”,曰“石门斜日”,虽公自述所历所到,而山居幽渺,便为下“杏迷”二字地。“乘兴”二字,蒙首二句来,“香迷”二字,梦次二句来,木句,蒙“不贪”二句来,意法层次如此。陈之壎着眼于此诗的章法意:此诗从总体上看为四句分截,前四句叙入山情景,后四句赞张氏品格之高。从畑处看,第七句以“乘兴”“杳然”分别照应首联和领联,木旬则与联关合。由诗法入手将诗中的层次缕清后,诗意便自然显示无遗,之壎将此称之为“意法”。由以上例子不难看出,之壎解诗的关注点在于“章法意法”之间的浑然一体:章法、联法层次的丰富性与诗人感情的曲折变化相一致。这与其《注杜律凡例》中所说的“意与法相为表里,得意可以合法持法可以测意”这一诗学阐释的方法是一致的。(刘重喜《杜诗学视角下清初学者“意法论”诗学理论和方法》,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统的意义取决于后人对它的认识和理解,而不仅仅是传统本身。B.激活传统,使之有利于创新,是我们为自身传统而自豪的必要条件。C.明代及以前“意法论”不是一个批评概念,但此意涵在汉代前已存在。D.现代学者认为,中国文学批评存在空洞、含混、反对法则主义等特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现代学者认为……反对法则主义等特点”错误。由原文“对于今天的大部分人来说,经过百年以来现代学者的层累涂刷,其心目中对中国文学批评的认识恐怕不出以下印象:要么是‘言志’‘载道’等空洞的判断,要么是‘神韵’‘肌理’等含混的名词,再不就是如王夫之的价值观:‘情为至,文次之,法为下。’但王夫之的话有其特别的针对,即反对法则主义,并非一概否定‘法’的作用”可知,原文主语是大部分人,不是现代学者;且“反对法则主义”是王夫之的态度,不是现代学者的主张。故选D。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提及中国目录学史上对文学作品的分类,意在证明古人意识到作品形式的重要性。B.材料一头为,“意法论”这一概念意味着古代“说什么”和“怎么说”具有同等重要性。C.清代学者将“以意逆志”提升到新阶段,强调读者“意”的主体性和“法”形式性互为表里。D.材料二陈之壎解诗的着眼点与其提出的诗学阐释的方法是一致的,都强调诗意和诗法并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强调读者‘意’的主体性和‘法’形式性互为表里”错误。与前代学者运用“以意逆志”法时特别强调读者之“意”的主体性原则不同,清代学者有意识地把“以意逆志”法纳入到文本的“意”与“法”——即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进行探讨。故选C。3.下列选项中的文本阐释没有运用材料中所说的“意法论”的方法的一项是(3分)A.解读《答司马谏议书》时,要注意王安石的回信之所以简短有力,不仅因为北宋积贫积弱、改革势在必行,还因为变法得到皇帝支持,王安石信心十足,将反对派视为保守、苟且、不恤国事。B.解读《陈情表》时,要结合作者从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感、“本图仕宦”的心理,对朝廷知遇之恩的感念为行文思路,以及“圣朝”“伪朝”“贱俘”“至陋”的语言,可以解读李密的心曲。C.《蜀相》从首联开始就不断蓄势,服务于主题:对诸葛亮的景仰缅怀和事业未竟的痛惜之情。例如,用“丞相”而非“蜀相”,表示尊敬,“寻”字表明专程探访,遣词用字均为主题服务。D.解读《谏逐客书》时,要注意文章在回顾历史时强调外来人才的贡献,而写当代时则强调外来之物的优点,这种“互文”结构不仅论证了“逐客”之非,也有利于避免秦王的猜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讨论的是形式与背景的关系,不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故选A。4.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及“意法论”,请分析二者在侧重点上有哪些不同。(4分)【答案】①材料一侧重介绍“意法论”的发展历程,得出其在文学批评上的意义;②材料二侧重介绍“意法论”的提出者清代的陈之燻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结合“‘意法论’就是一个值得‘激活’的文学批评传统,它可以成为我们今天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意法’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出现在明代,而从创作论转移到批评论,则到清初才出现”可知,材料一侧重介绍“意法论”的发展历程,得出其在文学批评上的意义;结合“‘意法论’的提出者是清初杜诗学者陈之壎”“以‘意法’进行‘诗解’是陈之壎《社工部七首诗律注》遵塘的主要原则”可知,材料二侧重介绍“意法论”的提出者清代的陈之燻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5.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意法论”对你的阅读与写作各有哪些启示。(4分)【答案】①阅读时要从“能指”把握其“所指”,不能只关注写了什么,还要研究作者采用怎样的形式来表现“所指”,通过形式更好地理解内容和主题;②写作时要通过“法”以完美地呈现“意”,选择最贴切的语言、最合适的结构以更完美地表现写作目的,作品内容与形式互为表里,体现的一致性。(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结合“就批评而言,读者要从‘能指’把握其‘所指’。它强调不可以将内容和形式强行割裂,反对完全以内容为评判作品优劣的主要依据,而将形式的功能视为若有若无”可知,阅读时要从“能指”把握其“所指”,不能只关注写了什么,还要研究作者采用怎样的形式来表现“所指”,通过形式更好地理解内容和主题;结合“‘意法论’是指诗意与诗法并重,两者互为表里,体现作品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他认为要达到理解诗‘意’《亦即作者之‘怎’》。必须从诗‘法’入手,二者‘相为表里’,如果缺少了任何一方,不但不能得作者之意,亦不能得作者之法,并且坚信这是杜诗解意最为重要的原则”可知,写作时要通过“法”以完美地呈现“意”,选择最贴切的语言、最合适的结构以更完美地表现写作目的,作品内容与形式互为表里,体现的一致性。(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静物池莉塔克拉玛干沙溪是美丽而安详的,下午三点的阳光光线已经比较柔和,微风中的沙漠以一种流线型的柔弱无骨的姿态静静躺在阳光下,这就是历史有时候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某种状态。它容易使人们在无意之中深信不疑地接受它。于是,在这个美丽而安详的下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车队没有停下。九辆大卡车一辆接一辆地从江安身边开了过去。江安吹着愉快的口哨钻进车厢底下修理他出了一点小毛病的大卡车。江安一直都吹着愉快的口哨。江安以擅长吹口哨讲故事射击而闻名。在愉快的口哨声中,江安没用多少时间就把车修好了。在踩着油门一气追赶了两个小时之后,富有经验的江安悚然一惊,他误入歧途了。江安环顾四周:茫茫沙漠。茫茫沙漠上只有一滴缓缓下坠的如血夕阳和一辆大卡车。江安顿时感到了由沙漠的美丽安详中渗透出来的恐怖。人的视野是有限的,就在江安的视野边缘,有一片茂密的胡杨林,这里栖息着一群正处在动荡时期的狼。狼也许来,也许不来。狼是另一个世界,就像树木、花鸟、虫鱼一样,与人不在同一个语境。在江安误入歧途的最初一刻,狼就知道了。第一个决定是头狼王做出的。年迈的王只稳健的说了一句话:不宜出击!如果这群狼里头没有出类拔萃的芎,江安这次的误入歧途将有惊无险。芎是一只到了该做头狼的年纪而没得到机会的空怀壮志的狼。当王话音一落,芎就大声说:为什么不出击?王依然沉默着,大家都以为君命难收,却不料王突然说话了。王说:好,芎讲得好,现在我命令你带领十八头身强力壮的狼立刻出击!整个胡杨林欢声雷动。江安结束了几分钟的犹豫,发动了车,掉了头,踏上了归途。如果他像来的时候一样两个小时开足马力奔驰,那么他的命运将不会因为这次误入歧途而有所改变,但是又一个对于司机来说不算什么意外的意外发生了:车突然熄了火。江安一看是没油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有什么不得了的。江安拎起一只油桶就要下车去汲油。就在这一刻,狼群赶到了。江安一开车门,芎身先士卒猛扑上去。江安急退,但芎已经撕下了江安的半只裤腿。狼!江安跌坐在驾驶室里。江安驾驶的是性能优良的军用大卡车,宽敞的驾驶室里有一支“七九”步枪,有一百发子弹,有一箱干粮,有够喝三天的水,作为男子汉的江安有三大特长闻名车队:吹口哨、讲故事、射击。江安可是当过兵见过血的人。一场人与狼的战争开始了。这时夕阳已经坠落,晚霞红了大半个沙漠。枪响了,连着两响。随着划破沙漠寂静的突兀而尖厉的枪声,两只威风赫赫的老狼倒下了。狼群在一瞬间惊慌失措,四下逃窜。第一个回合,江安赢了。狼群消失后,江安发现月亮正在升起。月光很亮,它使沙漠像湖水一样平坦和波光粼粼,也使两只死狼的毛皮看上去油光水滑。江安笑了,他又有一个人生故事可讲了,江安点燃一支香烟,慢慢地吸着。他打算抽完这支烟就去加油。烟只抽了一半,狼就回来了,这一次江安认出了芎,芎神色悲壮地走在狼群最前面。江安以人类的思维方式推断芎是炮灰,而真正的当权者一定是他身后的肥狼,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江安决定先解决肥胖的老狼。枪响了,狼群踌躇,老狼的死无人过问,狼们都跟着芎前进。江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芎是狼们的头!江安悔之晚矣,他找不到芎了。芎已经通过一批老狼的死观察到江安的射击是有死角的,所以它冲到了驾驶室的踏板下面。芎在这里指挥狼群一次又一次地冲撞两边的车门。老狼们的遇难使芎万分高兴,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头狼王波被剪除羽翼之后的孤独和衰弱。狼们在一个一个地倒下去,可它们又成群结队地涌现出来。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的时候,江安惊呆了。这一夜他打死了五十只狼,现在五十只死狼只剩下一堆残尸败骨,而活狼却差不多有上百只。上百只狼错错落落蹲在卡车周围,它们看上去几乎是文质彬彬的。江安好半晌才想过来:狼们在利用他!战斗了一整夜的江安放下了枪。江安开始记日记,江安开始把食物分成小块小块的,很珍惜地吃。江安开始把尿液存留起来以备后用。江安开始做一系列进行持久战的准备工作,他的脸上再也没有一丝笑容。第三天,狼群有增无减。第四天,狼群有增无减,达到两百五十多头。江安的子弹只剩十发了,他困顿不堪,饥渴交加。芎钻出他的藏身之处,在不远的沙丘上蹲着,与江安遥遥相对。这场战斗洗礼了它,它没有想到自己的智慧会在与王和人的较量中被发挥得如此辉煌。这无边无际的神秘莫测的大沙漠,哪里是人逞强的地方?江安只想打死芎,江安已经明白所有的狼都是乌合之众,唯有芎是精英。是芎在和他斗智。如果他死,必死于芎之口,江安想:我一定要留颗子弹给芎!一再撞击车门的几只猖狂的狼消耗掉了江安的最后几颗子弹,它们已经撞松了车门。这是第九天呢还是第十天?江安举起了电工刀。江安渴极了也困极了,但江安还是举起了电工刀。雪亮的刀锋在阳光下像宝石一样光芒四射,芎看见了,站立起来,抖了抖身上的毛,从容不迫地向江安走过来。江安笑了。这也是一个晚霞漫天的黄昏,狼藉满地的战场突然十分静寂。芎和江安是在长久的对视之后猛然扑向对方的。紧接着,那柄雪亮的电工刀闪电一样划破了沙漠红色的天空。【说明】这篇小说取材四十多年前发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次事故。事故是在半年之后被另一辆迷途的车发现的。驾驶室里有一小堆人骨和一本日记,日记里把一只狼称作芎。(原载《长城》1994年第6期,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茫茫大漠与视野的极限处一滴红日,这样一个经典组合的意象本身就蕴藏了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人性在这样的时空下主人公产生的渺小无力感必然导致他的失败。B.小说采用江安和芎的双向视角,表现人和自然万物不在一个语境,人自视为万物之主,称狼为狼。而在狼的语境中,狼才是万物之主。C.小说表现了狼的世界的权力斗争,塑造了芎的鲜明形象,它借狼压人,又借人杀狼,可谓一箭双雕。芎也在追逐它的野心和梦想。D.从第一回合江安志得意满的胜利,到第二回合江安误判导致的失败,直到最后江安与芎的殊死搏斗,作者将狼与人的战斗表现得跌宕起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鉴赏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A.“在这样的时空下主人公产生的渺小无力感必然导致他的失败”说法错误,主人公始终保持着战斗的状态,不失人的尊严。故选A。7.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狼也许来,也许不来”可见故事发生不发生是偶然的,但是偶然的发生了就变成必然的无法逆转的历史。B.阳光下五十只死狼只剩下一堆堆残尸败骨,场景触目惊心,可见在狼的世界通行的是“弱肉强食”的自然生存法则。C.即使历史的发生现场是激烈的战场,只要时间流逝,一切斗争都变成静止的残骸。这些静物向人们提示着历史的结果。D.作者站在人的立场想象狼生活的自然世界,表现狼与以江安为代表的人类的斗争,但作者的这种努力也只能是徒然的“一家之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站在人的立场”“徒然的”错误。作者努力摆脱人的单一立场,可以让人们正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更多面向,所以不是徒然的。故选D。8.小说的奇幻之处在于表现狼群时的拟人化手法,但最后的说明又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你如何理解这种矛盾?(6分)【答案】示例一:①表现狼群时的拟人化手法突破狼与人的界限,表现了狼内部的斗争;凸显了芎的凶狠和狡猾;强化了人与狼之间的矛盾冲突,丰富情节内容。②小说的真实性是对狼与人斗争的结果的尊重;这种真实凸显斗争的残酷性,从中仍然可见主人公的顽强斗争的生存意志,不失人的尊严;③合理安排“奇幻”和“真实”,可以艺术地再现人与自然丰富复杂的关系;摆脱人类对世界的自我中心式的认识方式,使读者从中受到启示。(每点2分)示例二:奇幻和真实在小说中同时出现并不矛盾。①小说表现狼群时的拟人化手法突破狼与人的界限,凸显了芎的凶狠和狡猾。“说明”的真实性在斗争的残酷中仍然可见主人公的顽强斗争的生存意志,不失人的尊严。②小说用拟人化手法表现狼的内部斗争,强化了人与狼之间的矛盾冲突,丰富情节内容。③小说合理安排“奇幻”和“真实”,艺术地再现人与自然丰富复杂的关系:摆脱人类对世界的自我中心式的认识方式,使读者从中受到启示。(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小说中的“奇幻”体现在对于狼群的描写。首先,最为突出的便是作者为狼取了名字,比如“芎”“头狼王波”,使狼具有了人一样的身份。其次,“年迈的王只稳健的说了一句话:不宜出击!”“当王话音一落,芎就大声说:为什么不出击?”“王说:好,芎讲得好,现在我命令你带领十八头身强力壮的狼立刻出击!”用语言描写展现狼群决定出征,使狼具有了人的意志。此外,“芎神色悲壮地走在狼群最前面”“这场战斗洗礼了它,它没有想到自己的智慧会在与王和人的较量中被发挥得如此辉煌”“从容不迫地向江安走过来”还赋予狼“芎”以人类的神态、心理与动作,体现了狼的情感。这一切,都不是真实可见的,而更多的是出于作者的想象,将狼抬到与人一样的地位,也充分强化了人与狼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现了这充分体现了小说的奇幻性,并凸显了对狼的赞美。小说的真实性主要是体现在文末的“【说明】这篇小说取材四十多年前发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次事故。事故是在半年之后被另一辆迷途的车发现的。驾驶室里有一小堆人骨和一本日记,日记里把一只狼称作芎”。从中我们看到了“芎”的来源,这说明日记的作者虽然命丧狼口,但仍然充分尊重这只充满智慧与勇气的狼,对于这只使自己丧失生命的狼,仍愿意尽情展现“他”的英勇风姿,这一方面是对狼与人斗争的结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从侧面烘托了日记主人的形象,说明他在斗争的残酷中仍然可见主人公的顽强斗争的生存意志,不失人的尊严。小说合理安排“奇幻”和“真实”,既没有完全以人类俯视动物的角度看待“狼”,也没有以失败者的角度看待“人”,而是艺术地再现人与自然丰富复杂的关系:摆脱人类对世界的自我中心式的认识方式,使读者从中受到启示。9.请分析小说以“静物”为题的丰富意蕴。(6分)【答案】①“静物”指最后被发现的遗留在沙漠上的军用卡车、人骨和日记本;②“静物”象征历史结果呈现出来的静止状态;③与“静物”一样的历史结果形成反差的是真实历史背后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以及人艰苦的生存斗争。(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的含义,多角度探究文章的深层意蕴的能力。首先,从“静物”一词的本意来理解,就要先找到文中能体现“静”这一状态的物体,结合原文“塔克拉玛干沙溪是美丽而安详的”“事故是在半年之后被另一辆迷途的车发现的。驾驶室里有一小堆人骨和一本日记”可以看出,这里的“静物”首先指最后被发现的遗留在沙漠上的军用卡车、人骨和日记本。其次,从原文“这就是历史有时候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某种状态。它容易使人们在无意之中深信不疑地接受它”可以看出,“静物”象征历史结果呈现出来的静止状态。结合全文,从“江安顿时感到了由沙漠的美丽安详中渗透出来的恐怖”开始,一直到“狼藉满地的战场突然十分静寂”,作者所描写的,完全是与“静”截然相反的“动”的状态。这里的“动”,是江安与芎以及狼群的战斗的动,更是人类与自然界的战斗的动的象征。人的缺陷、人的死都无损于人的尊严,生存斗争恢复了人与自然的“本来面目”,也彰显了人的力量。摆脱人的自大也不必然是渺小的。可见,作者在这里以“静物”为标题,其实是想反衬“动”,说明与“静物”一样的历史结果形成反差的是真实历史背后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以及人艰苦的生存斗争。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周显王七年,秦献公薨,子孝公立。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八年,孝公令国中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卫公孙鞅①闻是令下,乃西入秦。公孙鞅者,卫之庶孙也,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病,魏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王嘿然。公叔曰:“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召鞅谢曰:“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必速行矣!”鞅曰:“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卒不去。王出,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卫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十年,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昔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秦孝公,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注:①公孙鞅(约前390—前338):卫国人。公孙氏,名鞅,亦称卫鞅。秦孝公初年任左庶长,实行变法。十年因功升大良造。十二年进一步变法。十八年统一度量衡制。二十二年大破魏军,因功受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十五邑,号为商君,因称商鞅。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B.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C.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D.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不相信,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人能把它拿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动手去搬。“未布”前省略主语“令”,“令既具”“(令)未布”是两个主谓结构的完整句子,应在“未布”前断开,排除A;“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中,“于国都市南门”是“立”的后置状语,二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故选B。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刑名指战国时以管仲、商鞅、申不害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B.中庶子,官名。战国时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之臣。秦、汉为太子侍从官。历代沿置。C.“公叔召鞅谢曰”中“谢”指道歉,与《鸿门宴》中“乃令张良留谢”的“谢”相同。D.黥,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刘邦的大将英布曾因犯罪被黥面。【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C.“与《鸿门宴》中‘乃令张良留谢’的‘谢’相同”错。“公叔召鞅谢曰”中“谢”指道歉,句意:公叔痤又急忙召见公孙鞅道歉说。而“乃令张良留谢”的“谢”是辞谢的意思,句意:于是让张良留下了辞谢。两句中“谢”的含义不同。故选C。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孝公即位后想让秦国强大起来,他下令谁能让秦国强盛,就赐予高官与封地,公孙鞅在这样的情况下西行来到秦国。B.公孙鞅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深知公孙鞅的才干,但还未来得及向魏惠王推荐公孙鞅,就重病不起,以致魏王错失良才。C.卫鞅在秦国施行新法十年,秦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D.司马光列举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秦孝公在乱世守信的实例,目的是劝告当时的统治者治国要讲究诚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但还未来得及向魏惠王推荐公孙鞅,就重病不起,以致魏王错失良才”错。由原文“会病,魏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可知,公叔痤重病了之后,向魏惠王推荐了公孙鞅,只是最后魏惠王并未听从其建议重用公孙鞅。故选B。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小题4分)(1)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2)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答案】(1)卫鞅到了秦国后,通过宠臣景监来求见秦孝公,用自己富国强兵的方略游说秦孝公。(2)谈论高尚道德的人不迎合凡夫俗子,要建成大业的人不与众人商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既”,已经;“因”,介词,通过;“说以富国强兵之术”,状语后置,应为“以富国强兵之术说”。(每点1分,句意1分)(2)“至”,极;“成”,建立,建成;“不谋于众”,状语后置,应为“于众不谋”。(每点1分,句意1分)14.商鞅如何解决变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请结合文章第三自然段简要概括。(3分)【答案】①秦人不愿变法时,商鞅以理先说服秦孝公;②商鞅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在集市立木建信;③太子犯法,商鞅主张对太子师傅施刑,以此立威。(每点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原文“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公曰:‘善。’”可知,当商鞅遇到困难,秦人不愿变法时,他首先说服秦孝公,求得秦王的支持;由原文“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可知,商鞅在法令没有发布之前,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和政府,在国都集市南门立木悬赏,践行诺言,从而建立变法的信用基础;由原文“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可知,太子犯法后,为了变法得以顺利实施,商鞅建议惩罚太子的老师,向社会立威。参考译文:周显王七年,秦献公去世,其子即位为秦孝公。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整顿国家,修明政治,想让秦国强大起来。周显王八年,秦孝公在国内下令说:“现在宾客群臣中谁能献上奇计,让秦国强盛,我就封他为高官,给他封地。"卫国的公孙鞅听到这道命令,于是西行来到秦国。公孙鞅,是卫国宗族旁支后裔,喜好法家刑名之学。他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公叔痤深知他的才干,但还未来得及推荐。正赶上重病不起,魏惠王前来看望公叔痤,问道:“您如果不幸去世,国家大事如何来处置?”公叔痤说:“我手下任中庶子之职的公孙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国君把国家交给他来治理!”魏惠王听罢默然不语。公叔痤又说:“如果国君您不采纳我的建议而重用公孙鞅,那就要杀掉他,不要让他到别的国家去。”魏惠王许诺后告辞而去。公叔痤又急忙召见公孙鞅道歉说:“我必须先忠于君上,然后才能照顾属下,所以先建议惠王杀你,现在又告诉你。你赶快逃走吧!”公孙鞅摇头说:“国君不能听从你的意见来任用我,又怎么能听从你的意见来杀我呢?”到底没有出逃。魏惠王离开公叔痤,果然对左右近臣说:“公叔瘁病入膏盲,真是太可怜了。他先让我把国家交给公孙鞅去治理,一会儿又劝我杀了他,岂不是糊涂了吗?”通过宠臣景监来求见秦孝公,用自己富国强兵的方略游说秦孝公。孝公大喜过望,与他共商国家大事。周显王十年,公孙鞅想实行变法改革,秦国的贵族都不赞同。他对秦孝公说:“对下层人,不能和他们商议开创的计划,只能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利益。谈论高尚道德的人不迎合凡夫俗子,要建成大业的人不与众人商议。所以圣贤之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拘泥于旧传统。”秦孝公说:“说得好!”便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最终制定变法的法令。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难以确信,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人能把它拿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动手去搬。公孙鞅又说:“能拿过去的赏五十金!”于是有一个人拿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给他五十金。这时,公孙鞅才下令颁布变法法令。法令颁布一年后,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用千计算。这时太子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第二天,秦国人遵从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一片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治理得井井有条。臣司马光说:信誉,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靠信誉来保护。不讲信誉无法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便无法维持国家。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方邻国。当年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秦孝公,这四位君主的治国之道尚称不上完美,而公孙鞅可以说是过于刻薄了,但他们处于你攻我夺的战国乱世,天下尔虞我诈、斗智斗勇之时,尚且不敢忘记树立信誉以收服人民之心,又何况今日治理一统天下的当政者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南梁诗,完成15-16小题。从军行刘孝仪冠军①亲挟射,长平②自合围。木落雕弓燥,气秋征马肥。贤王皆屈膝,幕府复申威。何谓从军乐?往返速如飞!【注】①冠军:诸军之首,这里指汉名将霍去病。②长平:指大将军卫青。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起笔即将读者带入一场出击敌虏的宏伟战事之中,笔力劲健,辞意畅足,令人感到快意振奋。B.开篇两句重点描写两位神勇过人的汉将形象,三、四句则展现的是一幅万千汉骑军容壮盛的图景。C.诗人分咏敌我景象,叙我军则语带夸耀之气,述敌虏则笔含嘲讽之意,笔法颇具映衬之妙。D.结尾“往返速如飞”既是对前句设问的回答,又表达出了将士们渴望战争结束,迅速返家的急切心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表达出了将士们渴望战争结束,迅速返家的急切心情”错。“往返速如飞”表达的是将士们速战速决的从军之乐。故选D。16.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何谓从军乐”中“乐”的理解。(6分)【答案】①乐在将士骁勇善战:霍去病、卫青两位将领亲袭敌虏,可谓雄姿英发,勇武过人;将士们手控雕弓,足蹬壮骑,亦是轩昂骠勇,军容壮盛。②乐在装备弓强马壮:雕弓燥硬,强劲有力;征马健硕,纵横驰骋。③乐在敌虏屈膝投降:敌军迫于汉军的强大威势,即便是贵族贤王也只得屈膝投降;④乐在战事速决速胜:将士们痛快激战,往返如飞,战役胜得干脆利落。(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字词含义及诗歌情感的能力。诗歌首联以劲健的笔力,勾勒霍去病挟弓亲射敌虏的雄姿,随即续以卫青之师铁钳般“合围”单于的远镜头,在纵横千里的背景上,展示两支雄狮猛然直捣匈奴的雄奇景象。写得辞意畅足、振奋人心。此句之“乐”在将士骁勇善战:霍去病、卫青两位将领亲袭敌虏,可谓雄姿英发,勇武过人;接着是行进万千汉骑的雄壮军容,在落叶的萧萧声中、舒爽的秋空之下,展现了汉将士们手控雕弓、足蹬壮骑的轩昂骠勇之态,令人神往。此句之“乐”在将士们手控雕弓,足蹬壮骑,亦是轩昂骠勇,军容壮盛;颔联还写出装备的弓强马壮,此刻正值天高气爽的秋日,万木叶落,连勇士们手中的雕弓,也变得燥硬强劲;浩瀚辽远,正适合肥健的征马扬蹄而飞!以这样弓强马壮的雄狮横行塞外,又何敌不克、何城可挡?此句之“乐”在雕弓燥硬,强劲有力;颈联化出了一幕幕铁骑所向、敌虏纷纷溃降的镜头:这里是霍去病之师的斩将搴旗、长驱直入,直杀得敌虏闻风丧胆,连匈奴的左右贤王也战战兢兢屈膝求降;那边又传来大将军的胜利捷报,单于夜遁,汉师之幕府(将帅之外的营帐),声威震动匈奴上下。此句之“乐”在敌虏屈膝投降,敌军迫于汉军的强大威势,即便是贵族贤王也只得屈膝投降;最后写胜利凯旋的路上,刚刚经历了一场痛快激战的将士们,正雄赳赳回返边塞。在这样的时刻,谁要问他们“什么叫从军乐”?他们难道不会像诗中所说的那样,骄傲地回答:“参加这样往返如飞的胜利作战,就是从军者的最大快乐啊!”此句之“乐”在战事速决速胜,将士们痛快激战,往返如飞,战役胜得干脆利落。(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不言其志,而是描述了一幅与冠者、童子一起“,”,吟咏归家的郊游图景,含蓄地表达出“礼治”的社会理想。(2)杜牧《阿房宫赋》中“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写出阿房宫的壮观,苏轼《赤壁赋》中以“,”来写曹操军容之盛,与此手法类似。(3)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答案】浴乎沂风乎舞雩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每空1分)【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沂、舞雩、舳舻、旌、蔽、常、作、登。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儿时的我脑子里是有(

)的:水生桥,桥生水;无桥之水和无水之桥,皆为残疾。二者,天然即(

),仿佛唇齿,仿佛伴侣。也可以说,水是桥的魂曲,桥是水的情书。这(

)的姻缘,不仅是我稚时的天真,也是几千年的风物常态。《说文》云:桥,水梁也。一句话奠定了桥和水的组合关系。先人搭桥,最早以木,故落“乔”音。山涧遇一独木,即显示此处并非(

)。桥是不脱水的,一定要以水为床,一定要娶水才行。这部爱情,这门婚事,又是怎么散伙的呢?桥之背叛,还是水的嫌弃?我想,更多还是水的早逝吧。许多古老的桥仍在,以碑的名义,曝晒于滩壁。而水已遥远,像传说,像呜咽的风。桥,不再波粼荡漾,不再烟笼袅袅,不再青苔漉染,不再垂柳映月。剩下的,是皴裂的沧桑,是枯石的寂寞,是风化的煎熬,更是鳏寡孤独。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定势

耳鬓厮磨

天造地设

空谷足音B.定式

耳鬓厮磨

天造地设

人迹罕至C.定势

水乳交融

琴瑟和谐

空谷足音D.定式

水乳交融

琴瑟和谐

人迹罕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处,“定势”,确定的发展态势;“定式”,长期形成的固定的方式或格式。此处语境是指儿时的我脑子里是有长期形成的固定的方式的,所以应该用词语“定式”。第二空处,“耳鬓厮磨”,两人的耳朵和鬓发互相接触,形容亲密相处(多指小儿女);“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结合后面“仿佛唇齿,仿佛伴侣”可知,此处形容亲密相处,所以应该用成语“耳鬓厮磨”。第三空处,“天造地设”,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琴瑟和谐”,比喻融洽的感情(多用于夫妇)。此处形容“姻缘”,应该用成语“天造地设”。第四空处,“人迹罕至”,指荒凉偏僻,少有人到的地方;“空谷足音”,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此处语境是指此处并非是少有人到的地方,所以应该用成语“人迹罕至”。故选B。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剩下的,是枯石的寂寞,是鳏夫寡娘,还是皴裂的沧桑,是风化的煎熬。B.剩下的,是皴裂的沧桑,是风化的煎熬,是枯石的寂寞。犹如鳏寡孤独。C.剩下的,是风化的煎熬,是枯石的寂寞,是鳏寡孤独,更是皴裂的沧桑。D.剩下的,是枯石的寂寞,是风化的煎熬,是皴裂的沧桑。犹如鳏夫寡娘。【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剩下的,是皴裂的沧桑,是枯石的寂寞,是风化的煎熬,更是鳏寡孤独”为排比句,句子结构也该力求一致,“皴裂的沧桑”“枯石的寂寞”“风化的煎熬”均为偏正结构,而“鳏寡孤独”是并列结构,结构混乱,排除“是鳏寡孤独”与句中其他三个句式不同,排除A、C两项。“鳏寡孤独”中的“孤”是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者,“独”是指“老而无子”,上文一直将“桥”和“水”比作伴侣、夫妻,“鳏夫寡娘”(无妻子和无丈夫)与上文内容一致,合乎逻辑,排除B。此外,“枯石的寂寞”“风化的煎熬”“皴裂的沧桑”之间有递进之意,也能排除B项。故选D。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桥”和“水”的关系比喻成“爱情”“婚事”,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们之间的亲密、美妙的关系。(2分)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追问无水之桥的原因时,用“背叛”“嫌弃”将“桥”和“水”人格化,很形象地让人联想爱情、婚姻破灭的责任方,很有表现力。(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和相关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这部爱情,这门婚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本体为“桥”和“水”,喻体为“爱情”“婚事”,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桥”和“水”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又是怎么散伙的呢?桥之背叛,还是水的嫌弃”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用属于人的行为心理“背叛”“嫌弃”来表现“桥”和“水”的关系,亲切可感,富有表现力,追问无水之桥的原因,突出了相互间的不可或缺、相辅相成。结合上文“桥是不脱水的,一定要以水为床,一定要娶水才行”和下文“我想,更多还是水的早逝吧”可知,比喻加拟人修辞的运用,与上下文所用手法一致,语言风格一以贯之。(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你能想象吗?平时看上去似乎很安静的植物,除了能聊天外,(

)。如小麦一旦感知到相邻的不同植物达到一定的密度,威胁自己的水分和养分吸收,它就会开始大量分泌一种物质,抑制其生长,就像是①;反之,则和。②,有亲缘关系的水稻种植在一起,根系会尽量小心翼翼地避开彼此,最大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