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地理《地球运动》二轮复习选择专练_第1页
2023届高三地理《地球运动》二轮复习选择专练_第2页
2023届高三地理《地球运动》二轮复习选择专练_第3页
2023届高三地理《地球运动》二轮复习选择专练_第4页
2023届高三地理《地球运动》二轮复习选择专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44页地球综合一、单选题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C.非阴影部分为5日DNO为晨线此时北京时间为()A7日12时 B.6日12时 C.6日24时 D.5日12时下图表示我国东部某地(30°N,110°E)某座小山峰的等高线示意图,甲、乙坡坡度都为30°,分析完成下列各题。不考虑天气因素,甲处一年中正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值出现在()A.6月初B9月下旬 C.12月底D.3月初甲、乙两处都有高为30米的古树,春分时北京时间12:40,两古树日影长()A.甲为15米、乙为15米B甲为15米、乙为30米C.甲为30米、乙为30米D.甲为30米、乙为15米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若在甲处有一天然港湾,则该港湾的气候特征()A.全年温和多雨B雨热不同期C.雨热同期D.一月份寒冷干燥若甲港的对面驶来一艘轮船,当地地方时为15时其桅杆上的旗帜的影子朝向()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家住南京(118°46′E,32°03′N)的小明每天早晨沿着玄武湖边绿道(如下图)跑步锻炼。他从A地出发,按照顺时针方向的线路绕湖一圈。据此完成下题。某日小明出发时观测到太阳刚好从正东方的湖面升起,他看了一下手表,下列时间最接近的是()A.5时30分 B.6时00分C6时07分 D.6时12分湖面的漂浮物在风和湖岸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地运动聚焦,形成“漂浮体”。在一年中下列地点看到“漂浮体”的机率最大的是()A.A地附近 BB地附近C.C地附近 D.D地附近阿图什天门(39°39’N,75°31’E)位于新疆阿图什市与乌恰县交界处,这个由灰黄色的砾岩形成的天然石拱门呈"∩"字型,宽约100米,高457米,是地球上最高的天然石拱门,干燥的空气在狭窄的山脊间快速流动,侵蚀着岩壁,形成了风的通道,图为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阿图什天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在图所示时刻,拍摄者位于太阳的什么方位,以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东北该地与北京昼长相当B东南该地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小于47.5°C.东北此季节索马里半岛东面海域渔业资源丰富D.东南阿图什天门的影子方位变化角度小于180°米粉的生产工序主要有浸泡、蒸煮、打揉、压条,经数日晒制而成。福建沿海某村生产的米粉口感独特,畅销国内外。下图示意该村局部等高线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正常年份,该村最适合晒米粉的月份是()A.1月 B.4月 C.8月 D11月晴朗的下午,下列四个地点中最适合晒米粉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近年来该村米粉生产企业到广东、江苏等地设厂,这有利于()A.获取优质原料 B提高市场竞争力C.增强集聚效应 D.降低劳动力成本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下题。关于图中地理事物叙述错误的是()A.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西半球B.此时甲地地方时是6点C.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11小时D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西经30°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面(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A.10° B.21° C.49° D69°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当地时间2016年8月5日20时在里约热内卢(43°11′W,22°54′S)马拉卡纳体育场盛大开幕。下图为奥运会开幕时某区域晨昏线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M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Q地的经度为()A.25°EB165°W C.60°WD.75°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Q地方时为0时B奥运会期间P点昼渐长C.此日Q点正处于极昼D.此日里约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45°北京(40°N)某高中学校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小组的三位同学,在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内容时,对观察到的事象用不同形式做了记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明日记中的那天所在的月份可能是()A.1月 B.3月 C5月 D.11月小华进行的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A.春分日 B秋分日 C.夏至日 D.冬至日小强拍摄照片的时间可能是()A.5:00 B10:00 C.14:00 D.18:00我国某地一同学每天放学路上,习惯性地观察天空中的太阳。下图示意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17:30(北京时间)经过P点时,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a、b位置。图中MN代表南北方向,PQ垂直于MN。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该同学所处的省区可能是()A.甘肃 B.江西C山东 D.贵州该同学看到太阳位于a位置,四个月后位于b位置,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为()A.一直向南 B.一直向北 C.先向南,再向北 D先向北,再向南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二至日(北半球)昼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四地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丁、乙、甲、丙C.乙、甲、丁、丙 D.丙、丁、甲、乙若丁地经度为90°W,当丁地昼长为A时,该地日出时的北京时间为()A23:30 B.24C.14:30 D.12每年5月28日日落时,阳光洒满曼哈顿所有近东西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悬日”景象。(左图为曼哈顿街道示意图,右图拍摄于左图M地)。5月28日傍晚,站在十字街口,若想看到悬在街道尽头的落日应面向()A.东北 B.东南C西北 D.西南下列时间到达曼哈顿的游客,有可能在日出时看到“曼哈顿悬日”的是()A1月18日 B.7月12日 C.10月10日 D.12月17日下面图1示意某地区某时刻的气压形势分布图,图2是图1中40°纬线穿越的河段的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下列对图中所示河流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水系发达,支流众多B.有结冰期,并且有凌汛现象C先自南向北流,后自东北向西南流D.补给类型多样,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当图示河流入海水量达到一年当中最大时()A.自转线速度:⑤>② B.自转角速度:⑤<②C.白昼时长:⑤>② D正午太阳高度:⑤<②在图1所示天气系统控制下,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受暖气团影响 B.②地正值降水天气C.③地受暖气团影响 D.④地正值晴朗天气下列关于图2中河流的剖面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河流出现于岩石丙形成之前B.岩浆侵入活动发生在岩石乙形成后C.岩石乙比岩石甲更易受侵蚀D.岩石戊形成年代比岩石丁早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A.0°~20°NB.0°~20°SC20°N~23°26′ND.20°S~23°26′S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B.北温带范围变小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D.启东南北楼间距应适当扩大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如图甲)。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切点的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下面的时间段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A.春分→清明 B.小暑→大暑 C.霜降→立冬 D小寒→大寒在下列各组节气中,成都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A.清明、雨水 B.立冬、立秋 C小雪、大寒 D.雨水、处暑图乙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可能正确的是()A.①表示大雪 B②表示立冬 C.③表示秋分 D.④表示小暑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进行划分的,它能反映季节变化(图1)。2017年9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进入“白露”后,晚上会感到一丝丝凉意。图2为某区域该日某时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1、图2,回答下面各题。

图1

图2由图1可知,下列两个节气中,淮安正午太阳高度与日出方位相同的是()A.立秋

秋分 B.小寒

小雪 C小满

大暑 D.白露

寒露由图2判断,“露从今夜白”这种地理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北京 B西安 C.郑州 D.东京位于杭州市郊区的张女士,在国庆节这一天的8时(北京时间)走进菜市场的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这一天()A.甲大门下午阳光直接照射强度大 B.乙大门上午可能被阳光直接照射C.张女士走进的可能是丙大门 D张女士走进的可能是丁大门这天张女士所走进的大门,刚好不能被阳光照射到的北京时间约为()A.10:00 B.12:00 C14:00 D.16:00下图中O点为极点,实线AB为某一纬线,虚线AC为晨昏线,两线相切于A点,A点与C点经度相差60°。读图完成下列小题。C点的地方时可能是()A.2时 B.6时 C.10时 D16时如果在某时段内OA距离不断缩短,且AC为晨线,该时段()①适合到北极地区进行科考

②天山牧民在云杉林以下的牧场放牧③南极大陆终日斜阳

④开普敦温和湿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442千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若AM为晨线,则此时节()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枚草枯黄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若观测到M地日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A68°N,110°E B.67°N,110°E C.66°N,130°E D.67°N,130°E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下图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A. B.C. D读东半球部分图,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C地的昼长为8小时,回答下列各题。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A.23°26′S,0°B23°26′S,20°WC.23°26′N,160°ED.23°26′N,180°此刻国际标准时间为()A.0时 B.12时 C13时20分 D.10时40分此刻全球两个日期的范围比是()A1∶17 B.4∶5 C.8∶9 D.10∶17读“地球上极昼边界纬度随时间的移动路径(箭头)图”,回答下列各题a是二分二至中的()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b纬线的纬度是()A.0° B.23°26′ C66°34′ D.90°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当北京时间6时时,太阳运动至③点(当日太阳高度最大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θ为40°。回答下列小题。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依次为()A.②→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①C.②→①→④→③→② D.①→④→③→②→①该地的地理坐标是()A.(70°S,30°E) B.(70°N,30°E)C.(70°S,150°W) D(70°N,150°W)读地球日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由图判断此日在()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若此刻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80°,则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为()A(0°,0°) B.(0°,90°E) C.(0°,90°W) D.(23.5°S,0°)图a为位于合肥市(32°N,117°E)的要素大市场的照片,图b示意该大楼周边街道。该大楼在业内通常称为倒金字塔形状,从顶层到低层层叠有致,每层间面积均相应依次递减,外观呈现向内收缩30度左右的倾斜面。因为倾斜度的关系能完成适时阳光遮挡,从而自动为下一楼层形成一个人造阴影,避免强光直射办公室。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图a

图b该大楼一年中正午全部处于阴影中的时间最接近()A.3个月 B.4个月 C6个月 D.9个月图a中汽车正在靠要素大市场一侧行驶,影子在车的右后方,则该照片可能是在何地何时拍摄的()A.扬子江路8:00 B.扬子江路18:30C徽州大道10:00 D.徽州大道14:00植物的生长具有趋光性,光照条件较好的一侧生长较好。图为某同学在我国西北某地旅游时所拍摄的一张相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拍摄者位于树的()A.东方B.北方C.南方D西方拍摄时,该地的地方时可能是()A.4:00 B9:30 C.16:30 D.19:00所示地区为完整的夜半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下列关于图中标注的四个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X,Y,P三点的太阳高度不相同B.Y,P两点的地方时相同C.X,Y两点的地方时相同D该日A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此时,下列说法最有可能的是()A.春江水暖鸭先知B科考人员在北极地区进行科考活动C.延安果园硕果累累D.我国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下图3中甲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某同学拍摄的太阳照片,据此回答若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最合适的地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若图乙是某同学在图甲中②处考察所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时当地时间最不可能是()A.5:30 B.6:30 C17:30 D.18:30某摄影爱好者于2015年11月22日在自家阳台(30°N,120°E)拍摄日出照片,当太阳刚升上塔楼的塔尖时,正好拍摄到了下面的照片,并取名为“宝塔明珠”。完成下题。如果该摄影爱好者还想在同一位置拍摄到相同日照的“宝塔明珠”,拍摄的时间应是()2015年12月22日 B2016年1月21日C.2016年3月21日 D.2016年5月22日据所学知识推断,该摄影爱好者的家位于塔楼的()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下图中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分析回答下列题。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A.(20°N,60°W) B.(20°N,120°E) C.(20°S,60°W) D(20°S,120°E)此时,北京时间为()A.6点 B12点 C.18点 D.0点该季节()A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B.山东地区高温多雨C.塔里木河进入丰水期 D.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图为“中纬某区域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该区域位于南半球B该区域昼短夜长C.图中河段有凌汛现象D.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据图判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巴西高原草木一片枯黄B.石家庄多受东南风影响C长江河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较大值D.中国长城站可能出现极昼现象下图为a和b两地同一日期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X,Y分别为两地该日最大太阳高度,据此回答下题若X=75°,则Y必定为()A.0°B.15° C30°D.45°a地最有可能位于()A.马来群岛B印度洋C.南美大陆D.太平洋若b地位于南半球,则此时()A.长江入海径流量大最大B咸宁温泉旅游正值旺季C.非洲草原动物向北迁徙D.北冰洋海水盐度比较低日晷,是使用太阳的位置来测量时间的一种设备,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日晷依晷面所放位置、摆放角度、使用地区的不同,日晷可分成地平式、赤道式、子午式、卯酉式、立晷等多种,但其设计原理都是相同(即指针指向北极星或相反方向),下图为日晷示意图,回答下题。日晷在使用中受到的限制因素是()A.纬度 B.季节 C天气 D.地形北京大学校园内的日晷指针投影运行的方向是()A顺时针 B.逆时针C.因季节而异 D.正午晷针指向正北图中a、b为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回答若m为北京时间8:40,且a、b两条曲线分别为Q,P两地某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则()A.Q地昼长小于12小时B.P地该日正午旗杆影长为零C.Q地一定位于北半球DP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若a、b两曲线分别为X,Y两地某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则()A.X,Y两地纬度值相同B.X,Y两地昼长相同CX,Y两地处在同一经线上D.X,Y两地太阳高度相同若a、b两曲线分别为Z地一年内两天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则()A.Z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B.Z地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C.Z地可能位于拉丁美洲 DZ地可能位于印度2016年3月23日当地时间20:30~21:30,全球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座城市陆续熄灯1小时,参加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读下图,完成下题。当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为()A.23日20:30 B23日10:30C.24日20:30 D.24日10:30当图中“今天”为3月23日时()A没有城镇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B.大多城镇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C.仅少数城镇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D.所有城镇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位于三个不同地区学校的学生,在网上合作设计了一个测量“立杆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于6月22日,各自在当地正午前后,测量1米高立杆的影子长度,所得数据制成图10。读图完成下题。甲、乙、丙三地该日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当乙地测得该日杆影最短时,丙地所在时区的区时是()A.5时 B.7时 C.17时 D19时

杭州(30º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下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下题。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A.23°26ˊ B.36°34ˊ C53°26ˊ D.66°34ˊ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短的日期是()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下图为某日甲、乙、丙、丁四地太阳位于正北或正南方时太阳高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甲、乙、丙、丁四地中()A.甲在北极点上 B.乙在北极圈上C.丙在北回归线上 D丁在南温带甲地太阳高度的年内最大值为()A33°26' B.90° C.60° D.46°52'下图中的圆表示某一纬线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题。若A地的经度为20°W,则B地的经度为()A.170°E B170°WC.130°E D.130°W若AOB所对应的非阴影部分为今天,阴影部分为昨天,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OA所在经线为0°B.OB为晨线C.OB所在经线为180°DOA的地方时为10时圭表(如图)是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直立的标杆为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刻板为圭。用其测量正午表影长度,可确定节气、划分季节和制定历法等。据《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日冬至,八尺之修,日中而景丈三尺;日夏至,八尺之景,修径尺五寸(tan31.6°≈0.62;tan79.4°≈5.3;tan58°≈1.6)。据此完成下列小题。《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述的圭表,其位置可能接近()A.广东省广州市(23°06′N) B.江西省南昌市(28°40′N)C河南省开封市(34°35′N) D.辽宁省沈阳市(41°48′N)若当地“八尺之修,日中而景五尺”,则适逢的民族节日是()A.汉族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B傣族泼水节(公历清明节前后)C.苗族龙舟节(农历五月下旬)D.鄂伦春族篝火节(公历六月下旬)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完成下列各题:甲地的时间为()A3时B.9时C.12时D.15时北京时间为()A.6日8时 B7日8时C.6日20时 D.7日20时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外圆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北京时间18:40时,太阳位于P点。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理坐标(20°E,40°N)B.此日昼短夜长C.P点时太阳位于正北方D.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该地该日日出时,最有可能处于一天中气温最高的地点(假设都为晴天)是()A.加尔各答(88°E,22°N) B东京(140°E,36°N)C.里约热内卢(41°W,22°S) D.温哥华(124°W,49°N)

下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A.位于南半球B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C.沿岸海域有寒流经过D.图中河谷横剖面从中心向两侧岩层越来越新乙河流域内()A.河流有凌汛现象发生 B.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C.Q湖南侧深度变化大于北侧 DQ湖最大湖面b出现在冬季2016年10月下旬上午10时(北京时间),张亮在华北地区某市一公园内游玩,下图中的甲图为公园内十字路口附近的导游图,乙图为张亮拍摄于此路口的照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据图推测张亮去往甲图中厕所的最近路线应选择乙图中的()A.A线路

BB线路

C.C线路

D.D线路此时()A.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与4月下旬基本相同B.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变化趋势与2月下旬基本相同C张亮远在美国纽约上学(74°W)的姐姐正在上晚自习D.全球与北京在同一天的地区占全球的二分之一某城市(46°N,127.5°E)公司办公楼周围有四处露天停车位(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月某日天气晴好,胡先生8点(北京时间)将车停到当日蔽荫条件最好的停车位,办公楼刚好为汽车挡住阳光,为确保在胡先生16点下班前爱车不被阳光暴晒,他应该()A.下班前不必移车位B.最迟15:30前要移车位C最迟15点前要移车位D.最迟14:30前要移车位下列节日中,阳光照射办公楼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A.劳动节 B儿童节 C.建军节 D.国庆节2015年某日,一人于图中甲地观测日食现象。(注: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此时,北京时间最可能为()A3月20日16时 B.6月23日12时 C.9月24日8时 D.12月20日4时甲地观测日食的朝向为()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右图为某时刻昼半球图,图中圆M与圆N平行。据此回答问题。圆M可能表示()A.纬线圈 B.经线圈C.晨昏线 D等太阳高度线经过圆N圆心的甲、乙两点()A.经度一定相等B.纬度一定相等C.地方时一定相等D地球自转线速度一定相等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据此回答22-25题。此时北京时间为()A.7时 B.15时C17时 D.21时若①、②两点经度相同,②、③两点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A.①<③ B.①=②C.②=③ D①>②此时()A.PM为昏线,PN为晨线B.新一天的范围约占1/8C新一天的范围约占7/8 D.全球昼夜平分读图,某经线上有一点M,虚线为过M点地面垂直线,L1、L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当角α、β之差小于6°时,M点的纬度范围是()A3°N~3°SB.6°N~17.5°NC.3°N~17.5°N或3°S~17.5°SD.17.5°S~23.5°S或17.5°N~23.5°N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8小题,共128.0分)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C.非阴影部分为5日 D.NO为晨线此时北京时间为()A.7日12时 B.6日12时 C.6日24时 D.5日12时【答案】【小题1】D【小题2】A【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仔细阅读图示,结合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对问题进行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已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可知P、Q点所在经线为180°经线或0时所在经线。MON为晨昏线,故P点所在经线恰好为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所以可知P点所在经线为0时所在经线。所以Q点所在经线为180°经线,B错误。P点所在经线为0时所在经线,所以MPN所在为夜弧,图示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判断图示为南半球,故图示南极地区出现极夜,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A错误。顺着自转方向经过OM即将有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故判断OM为昏线,NO为晨线,D正确。P点所在经线为0时所在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地球沿顺时针运动,所以非阴影部分为7日,C错误。故选D。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熟练掌握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上题可知,P点所在经线为为0时所在经线,Q点所在经线为180°经线,P、Q之间经度差120°,故P点所在经线为60°W,即60°W的地方时是0点。由上题可知,非阴影部分是7日,所以60°W的地方时是7日0点。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7日12时。所以A正确。故选A。下图表示我国东部某地(30°N,110°E)某座小山峰的等高线示意图,甲、乙坡坡度都为30°,分析完成下列各题。不考虑天气因素,甲处一年中正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值出现在A.6月初 B.9月下旬 C.12月底 D.3月初甲、乙两处都有高为30米的古树,春分时北京时间12:40,两古树日影长A.甲为15米、乙为15米 B.甲为15米、乙为30米C.甲为30米、乙为30米 D.甲为30米、乙为15米【答案】【小题1】B【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甲处一年中正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值出现在甲处太阳高度角最大时,该地坡度为30°,即当该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0°时,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90°-纬差,该地位于30°N,故太阳直射赤道时,甲处一年中正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值,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前后,选项中B选项符合。故选B。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可计算该地(110°E)的地方时是12:00,即正午时刻,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90°-(30°-0°)=60°,古树高为30米,太阳从正南方高空照射,甲、乙坡坡度都为30°,根据三角关系计算可知,甲树日影长=30米Xsin30°=15米,同理可计算出,乙树影长为30米。B对,ACD错。故选B。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若在甲处有一天然港湾,则该港湾的气候特征()A.全年温和多雨 B.雨热不同期C.雨热同期 D.一月份寒冷干燥若甲港的对面驶来一艘轮船,当地地方时为15时其桅杆上的旗帜的影子朝向()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答案】【小题1】B【小题2】A【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根据图中等温线和海陆分布可知,最冷月时,根据海陆热力差异,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因此陆地等温线向温度高的方向凸出,海洋相反,图中陆地是向北凸出,说明越向北气温越高,那么该地为南半球,甲位于30°S到40°S之间的大陆西岸,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B对,ACD错。故选B。本题考查太阳及影子朝向的判读。由上题分析可知,甲港位于南半球30°S-40°S的大陆西岸,当地地方时为15时即当地的下午,太阳位于当地的西北方上空,故其桅杆上的旗帜的影子朝向东南方,A对,BCD错。故选A。家住南京(118°46′E,32°03′N)的小明每天早晨沿着玄武湖边绿道(如下图)跑步锻炼。他从A地出发,按照顺时针方向的线路绕湖一圈。据此完成下题。某日小明出发时观测到太阳刚好从正东方的湖面升起,他看了一下手表,下列时间最接近的是A.5时30分 B.6时00分 C.6时07分 D.6时12分湖面的漂浮物在风和湖岸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地运动聚焦,形成“漂浮体”。在一年中下列地点看到“漂浮体”的机率最大的是A.A地附近 B.B地附近 C.C地附近 D.D地附近【答案】【小题1】C【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南京日出时间。当太阳从正东方升起的时候,说明太阳直射赤道,当地地方时为6:00。因为当地经度为118°

46’E,比120°E靠西,时间比北京时间晚7分钟,所以此时北京时间为6时07分,C对,ABD错。故选C。本题考查风向图的判读。根据风向图可知,该地盛行风向是东南风,在风力作用下,漂浮物向西北方向移动,集聚在B地附近,B对,ACD错。故选B。阿图什天门(39°39’N,75°31’E)位于新疆阿图什市与乌恰县交界处,这个由灰黄色的砾岩形成的天然石拱门呈"∩"字型,宽约100米,高457米,是地球上最高的天然石拱门,干燥的空气在狭窄的山脊间快速流动,侵蚀着岩壁,形成了风的通道,图为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阿图什天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下列地理事物成因与阿图什天门类似的是()A.喀斯特地貌 B.丹霞地貌 C.雅丹地貌 D.风积地貌在图所示时刻,拍摄者位于太阳的什么方位,以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东北该地与北京昼长相当B.东南该地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小于47.5°C.东北此季节索马里半岛东面海域渔业资源丰富D.东南阿图什天门的影子方位变化角度小于180°【答案】【小题1】C【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风力侵蚀地貌。由题干“干燥的空气在狭窄的山脊间快速流动,侵蚀着岩壁”可知,阿图什天门主要是由于风力侵蚀导致的。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A错误。丹霞地貌是流水作用形成的,B错误。雅丹地貌是干旱地区风蚀形成的,C正确。风积地貌属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D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太阳的方位的判断。图中时间是“5月1日21:20(北京时间)”,阿图什天门位于东五区,北京时间位于东八区,两地相差3小时,且西部时间迟,所以阿图什天门地方时为:5月1日21:20-3=5月1日18:20。5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阿图什天门时地方时为18:20,太阳位于西北方,则拍摄者与太阳的方位相反,位于东南方,故AC错。由于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天门山影长变化大于180°,D错误。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为:H=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为减,冬半年为加。该地位于中纬度地区,所以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为:H夏至日-H冬至日,计算为:23°26′+23°26′=46°52′,B正确。故选B。下图为手机软件Yahooweather的截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较短时段C.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在扩大D.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较长的时段【答案】【小题1】B【小题2】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时间的计算及太直射点的位置。图中显示,此时北京的时间为9:00,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由此可知120°E地方时为9:00,则太阳直射点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为165°E(时间差3小时,经度差45°,12:00所在的地点在120°E的东边),为西半球(160°E向东~180°向东~20°W);图中显示太阳7:09日出,17:38日落,则该地昼长为10小时27分,即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综上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日北京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7:09和17:36,则该地昼长为10小时27分,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冬季,地球公转速度较快(1月初最快),故A对;此时太阳位于南半球,且靠近南回归线,故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较长时段,故B错;题目分析仅知道太阳直射南半球,无法得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故无法判断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是否在扩大,故C错;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的较短的时段,故D错。故选A。米粉的生产工序主要有浸泡、蒸煮、打揉、压条,经数日晒制而成。福建沿海某村生产的米粉口感独特,畅销国内外。下图示意该村局部等高线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正常年份,该村最适合晒米粉的月份是()A.1月 B.4月 C.8月 D.11月晴朗的下午,下列四个地点中最适合晒米粉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近年来该村米粉生产企业到广东、江苏等地设厂,这有利于()A.获取优质原料 B.提高市场竞争力C.增强集聚效应 D.降低劳动力成本【答案】【小题1】D【小题2】C【小题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晒米粉应该选择降水量小、气温高的月份。福建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且夏秋季节多台风,所以正常年份,该村最适合晒米粉的月份是秋末的11月份。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读图结合上题分析,晒剬时间在11月份,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晴朗的下午,太阳位于西南方,位于山的西南坡丙地,光照充足,是四个地点中最适合晒米粉的地方,C对。甲位于西北方向,只有北半球夏半年,下午阳光才能照到,A错。丁和乙处西侧均有山脊阻挡,BD错。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福建沿海某村生产的米粉口感独特,畅销国内外,近年来该村米粉生产企业到广东、江苏等地设厂,这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而广东、江苏在原料方面不具有优势,A错、B对。工业分散到广东和江苏不能增强集聚效应,C错。广东、江苏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高,D错。故选B。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下题。关于图中地理事物叙述错误的是A.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西半球B.此时甲地地方时是6点C.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11小时D.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西经30°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面(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A.10° B.21° C.49° D.69°【答案】【小题1】D【小题2】D【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经20度向东至东经160度为东半球,由图可知,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西半球,A正确;由图可知甲地在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甲地经度为30°W),地方时为6点,B正确;由甲地经度为30°W,地方时为6点,可推知乙地西经22.5度的地方时为6:30(即乙地日出时间),由日出时间=12-1/2昼长可知,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11小时,C正确;由图可知,西经20度为6点,那么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12点)为东经60度,D错误。故选D。本题考查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其应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与直射点的纬度值相等,故该日太阳直射10°N;根据图所示,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夹角应与当地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即:H=90°-纬度差=90°-(31°-10°)=69°,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某次中雨过后,我国江南某地的小军来到图示河段垂钓。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漫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露水面。据此完成下题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堤坝修建后沙洲发育速度加快B.河中沙洲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C.堤坝上游河段北侧河水较南侧深D.河流冬季有结冰期,但结冰期较短本次垂钓,钓钩最适宜投放于()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图中堤坝修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蓄洪 B.灌溉 C.发电 D.排洪【答案】【小题1】C【小题2】B【小题3】B【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的相关知识点。堤坝位于沙洲的上游,修建后,导致下游泥沙减少,沙洲发育速度减慢,A错误;河中沙洲主要受流水堆积作用形成,B错;根据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堤坝上游河段北侧被侵蚀强,北侧河水较南侧深,C对;该河流位于我国江南地区,属于南方,河流没有结冰期,D错。故选C。本题考查流水作用与地貌及读图分析能力。据图可知,乙处位于沙洲的背水处,受水流扰动小,因此河水相对清澈。而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故B正确;其它甲丙丁均位于沙洲两侧及前方,为水流必经之地,水流速度快,不易垂钓,故ACD均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河流堤坝的作用及读图分析能力。据题干知,该地是江南水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建堤坝主要是为了防洪、灌溉。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当地时间2016年8月5日20时在里约热内卢(43°11′W,22°54′S)马拉卡纳体育场盛大开幕。下图为奥运会开幕时某区域晨昏线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M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Q地的经度为()A.25°E B.165°W C.60°W D.75°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Q地方时为0时 B.奥运会期间P点昼渐长C.此日Q点正处于极昼 D.此日里约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45°【答案】【小题1】B【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经度的计算。读图可知,Q所在经线平分昼半球,对应地方时为12时,此时,里约热内卢(43°11′47″W,22°54′30″S)马拉卡纳体育场所在时区为西三区,当地时间为2016年8月5日20时,西三区的区时为20时,Q所在经线对应地方时为12时,两地差8个小时,且位于西三区的西侧,所以Q地位于西十一区,Q地的经度为165°W,B正确,ACD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带来的地理现象。Q所在经线平分白昼,对应地方时为12时,A错误;奥运会于2016年8月5日20时举行,随时间推移,太阳直射点南移,P点白昼逐渐变长,B正确;据图可知,此日Q点昼长为0小时,正处于极夜,C错误;图中78°S出现极夜,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90°-78°=12°N,根据太阳高度角公式,此日南半球为冬半年,里约的正午太阳高度H=90°-(12°+22°54′),约为55°,D错误。故选B。北京(40°N)某高中学校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小组的三位同学,在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内容时,对观察到的事象用不同形式做了记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明日记中的那天所在的月份可能是A.1月 B.3月 C.5月 D.11月小华进行的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A.春分日 B.秋分日 C.夏至日 D.冬至日小强拍摄照片的时间可能是A.5:00 B.10:00 C.14:00 D.18:00【答案】【小题1】C【小题2】B【小题3】B【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京(40°N)某高中学校,小明日记中的那天当地时间18时太阳在西面山顶消失,说明此时并未真正日落,说明北京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最符合题意的是5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北京位于北纬40°,二分日其正午太阳高度角H=90°-纬度差=50°,同理计算出夏至日H=90°-纬度差=83°26',冬至日H=16°34',由春分到夏至,H由50°增至83°26',夏至至秋分至冬至H又由83°26'降至16°34'。由表格信息可推出应该是秋分前后时间段测量的太阳高度,B正确,ACD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影子方向及太阳的视运动。小强向东拍摄照片,照片中树影朝向西北,说明太阳位于东南天空,应该是当地上午的时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一次中雨过后,家住南昌的小军来到附近河流垂钓。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漫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露水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该河流A.堤坝的西侧较东侧容易垮塌 B.河中沙洲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C.堤坝上游东侧河水较西侧深 D.丁处河水较丙处浑浊本次垂钓,钓钩最适宜投放于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答案】【小题1】A【小题2】C【解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在平直的河道,流水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顺着河流流动方向的右岸(即西侧)更容易被侵蚀,河水较深、流速较快,所以堤坝的西侧更易发生垮塌,A对;河中的沙洲主要受流水沉积作用形成,B错;西侧河岸更容易受到侵蚀,东岸沉积,所以东侧河水应该相对较浅,C错;弯曲河道处,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丁处位于河流的凹岸,流速较快,侵蚀作用显著,河流含沙量较大,河水比较浑浊,丙处水流速度慢,泥沙堆积,河水比较清澈,D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河流在河道弯曲处的作用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图示甲和丁位于河流弯道的凹岸,水流速度较快,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河水比较浑浊,故甲和丁处不宜投放钓钩,AD错;图示乙处位于河道的凸岸,水流速度较慢,泥沙沉积,河水浅,不适合垂钓,B错;丙处位于沙洲的背水处,受水流扰动小,泥沙堆积多,饵料丰富,河水相对清澈,易于观察浮漂,且河水比乙处深,所以本次垂钓,钓钩最适宜投放于丙处,C对。故选C。北京(40°N)某高中学校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小组的三位同学,在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内容时,对观察到的事象用不同形式做了记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明日记中的那天所在的月份可能是()A.1月 B.3月 C.5月 D.11月小华进行的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A.春分日 B.秋分日 C.夏至日 D.冬至日小强拍摄照片的时间可能是()A.6:00 B.10:00 C.14:00 D.18:00【答案】【小题1】C【小题2】B【小题3】B【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京(40°N)某高中学校,小明日记中的那天当地时间18时太阳在西面山顶消失,说明此时并未真正日落,说明北京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最符合题意的是5月,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北京位于北纬40度,二分日其正午太阳高度角H=90°-纬差=50°度,同理计算出夏至日H=90°度-纬差=83°26',冬至日H=16°34',由春分到夏至,H由50°增至83°26',夏至至秋分至冬至H又由83°26'降至16°34'。由表格信息可推出应该是秋分前后时间段测量的太阳高度,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影子方向,太阳的视运动。小强向东拍摄照片,照片中树影朝向西北,说明太阳位于东南天空,应该是当地上午的时间。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我国某地一同学每天放学路上,习惯性地观察天空中的太阳。下图示意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17:30(北京时间)经过P点时,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a、b位置。图中MN代表南北方向,PQ垂直于MN。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该同学所处的省区可能是()A.甘肃 B.江西 C.山东 D.贵州该同学看到太阳位于a位置,四个月后位于b位置,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为()A.一直向南 B.一直向北 C.先向南,再向北 D.先向北,再向南【答案】【小题1】C【小题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日落方位。由图可知MN为南北方向,与MN垂直的PQ为东西方向,所以日落a位置位于此同学的正西方。只有二分日时才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日落时当地地方时是18:00,北京时间是17:30,所以当地的经度是120°+(18:00-17:30)÷4=127.5°E,所以该地应当位于东经120°以东地区,而甘肃、江西和贵州均位于东经120°经线以西,只有山东符合,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太阳位于a位置时,该地为二分日,b位置时昼长夜短,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而从a(二分日)到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需要3个月的时间,所以四个月后位于b位置,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为先向北,再向南,故选D。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二至日(北半球)昼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四地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丁、乙、甲、丙C.乙、甲、丁、丙 D.丙、丁、甲、乙若丁地经度为90°W,当丁地昼长为A时,该地日出时的北京时间为()A.23:30 B.24 C.14:30 D.12【答案】【小题1】B【小题2】A【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由图可知,甲、丙两地地冬至日昼长较长,即两地位于南半球,且丙地白昼较甲地长,即丙地纬度较甲地高,位置靠南;乙、丁两地夏至日白昼时间较长,即两地位于北半球,且丁地白昼时间较乙地长,即丁地纬度较乙地高,位置靠北,则四地位置由北到南排列为丁—乙—甲—丙,B正确。故选B。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题意,最小昼长应等于该地最小夜长,故A应是5小时,日出时间=12-昼长/2=9:30,若丁地经度为90°W,日出时的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9:30+210°/15°=23:30。故选A。每年5月28日日落时,阳光洒满曼哈顿所有近东西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悬日”景象。(左图为曼哈顿街道示意图,右图拍摄于左图M地)。回答下列小题。5月28日傍晚,站在十字街口,若想看到悬在街道尽头的落日应面向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下列时间到达曼哈顿的游客,有可能在日出时看到“曼哈顿悬日”的是A.1月18日 B.7月12日 C.10月10日 D.12月17日【答案】【小题1】C【小题2】A【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点。5月28日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若出现“曼哈顿悬日”景观,则街道走向应于日落方向平行,故街道为西北—东南走向。

若想看到悬在街道尽头的落日应面向西北方向。故选C。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点。5月28日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若出现“曼哈顿悬日”景观,则街道走向应于日落方向平行,故街道为西北—东南走向。所以观赏日出悬日现象要面向东南,日出东南的季节为冬半年;5月28日距夏至日6月22日约26天,可以观赏到日落悬日,那么面向东南观赏日出悬日要在距冬至日12月22日约26天左右的日子,大致日期是1月8日或11月27日,故选A。下面图1示意某地区某时刻的气压形势分布图,图2是图1中40°纬线穿越的河段的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下列对图中所示河流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水系发达,支流众多B.有结冰期,并且有凌汛现象C.先自南向北流,后自东北向西南流D.补给类型多样,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当图示河流入海水量达到一年当中最大时()A.自转线速度:⑤>② B.自转角速度:⑤<②C.白昼时长:⑤>② D.正午太阳高度:⑤<②在图1所示天气系统控制下,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受暖气团影响 B.②地正值降水天气C.③地受暖气团影响 D.④地正值晴朗天气下列关于图2中河流的剖面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河流出现于岩石丙形成之前B.岩浆侵入活动发生在岩石乙形成后C.岩石乙比岩石甲更易受侵蚀D.岩石戊形成年代比岩石丁早【答案】【小题1】C【小题2】D【小题3】A【小题4】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据图推断,该河流上游地形不复杂,因此支流较少,A错误;该河流被40°纬线穿越的河段主要由南流向北,结合右图西岸侵蚀,东岸堆积,可知该地为南半球,故此河流大部分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可推知无结冰期,无凌汛,B错误;该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是大气降水,D错误;结合纬线的方向以及河流发源于山脉的情况可知,该河流先自南向北流,后自东北向西南流,C正确。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特点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由上题可知,该地为南半球,因此自转线速度为⑤<②,A错误;自转角速度为⑤=②,B错误;该地主要是地中海气候,当图示河流入海水量达到一年当中最大时,为当地冬季,即7月份左右,越往北昼越长,因此白昼时长为⑤<②,C错误;此时直射在北半球,故正午太阳高度为⑤<②,D正确。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锋面与气旋的知识及联系。图中的天气系统为南半球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以南绘制风向主要为南风,因此是冷空气主动入侵北部,③④受到了冷气团的控制,槽线北侧的①②受暖气团控制,因此在槽线附近形成了冷锋,冷锋锋后会产生阴雨、大风等天气,故③④正值降水天气,①②位于冷锋锋前,天气晴朗。综上所述,A正确。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的塑造。由图2可知,岩石乙被岩浆侵入,故岩浆侵入活动发生在岩石乙形成后,B正确;由图可知河流的西岸岩石乙比岩石甲更易受侵蚀,C正确;岩石戊虽然也是岩浆岩,但其被岩石丁侵入,故岩石戊形成年代比岩石丁早,D正确;岩石丙被河流侵蚀,因此河流出现于岩石丙形成之后,A错误。A符合题意。故选A。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浙江省境内的首例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继江山市江郎山后,省内的第二处世界遗产。下图为2015年2月6日摄影师在西湖拍摄到的日出景象。太阳从城隍阁正后方升起,金色的阳光勾勒出阁的形状,投向湖面,呈现出非常优美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题。拍摄该日出照片时,摄影师位于城隍阁的什么方向()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下列日期中,在同一地点也可能拍到上图所示日出景观的是()A.5月6日 B.8月5日 C.11月7日 D.12月22日【答案】【小题1】D【小题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日出方位。熟练掌握不同时期内的日出方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时,太阳从东北升起,冬至日时,太阳从东南升起,春分和秋分从正东升起。2015年2月6日太阳升起的方向大约位于东南方。拍照的方向应和日出的方向相反,日出东南,故摄影师位于城隍阁西北。ABC错,D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熟练掌握日出方位和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的变化。2015年2月6日摄影师在西湖拍摄到的日出景象,目前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下一次太阳直射该点的位置应关于夏至日(6月22日)对称,2月6日至6月22日约相隔近5个月,下一次太阳直射该点的位置是夏至日5个月后,也即5个月后,在同一地点可能拍到与2月6日相同方位的日出景观,经过计算应是11月7日左右。故C正确,ABD错。故选C。“一线天”是我国名山奇峰中常有的石景,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

得名;下图中的“一线天”一年中有两次2月21日和A日的清晨日出时,阳光能穿过夹缝照到“一线天”的尽头。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一线天”的走向为()A.东南-西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南北走向A日可能为()A.4月21

日 B.6月22日 C.8月23日 D.10月21日【答案】【小题1】A【小题2】D【解析】本题考查“一线天”的走向。2月21日,日出、日落方位为东南、西南。此日,阳光能穿过夹缝,说明一线天的方向与日出、日落方位相同,即东南—西北走向。故选A。本题考查日期的判读。A日与2月21日两天日出日落方位相同,则两者日期关于冬至日对称,可判断A日为10月21日,故D对。故选D。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浙江省境内的首例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继江山市江郎山后,省内的第二处世界遗产。下图为2015年2月6日摄影师在西湖拍摄到的日出景象。太阳从城隍阁正后方升起,金色的阳光勾勒出阁的形状,投向湖面,呈现出非常优美的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拍摄该日出照片时,摄影师位于城隍阁的什么方向()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下列日期中,在同一地点也可能拍到上图所示日出景观的是()A.5月6日 B.8月5日 C.11月7日 D.12月22日【答案】【小题1】D【小题2】C【解析】本题考查日出方位。熟练掌握不同时期内的日出方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时,太阳从东北升起,冬至日时,太阳从东南升起,春分和秋分从正东升起。2015年2月6日太阳升起的方向大约位于东南方。拍照的方向应和日出的方向相反,日出东南,故摄影师位于城隍阁西北。D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使全球各地日出(落)方位不断变化。2月6日在冬至日后约1个多月时间,要同一地点也可能拍到上图所示日出景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需要关于冬至日和2月6日对称,即在冬至日之前一个多月即可,即11月7日左右。故选C。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A.0°~20°N B.0°~20°SC.20°N~23°26′N D.20°S~23°26′S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启东南北楼间距应适当扩大【答案】【小题1】C【小题2】A【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若EF为赤道,与EF垂直的直线为地轴,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P点位于昏线上,70°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可判定直射点就在(90°-70°N)=20°N上;而此地只有太阳直射在20°N~23°26′N之间时,一直有极昼现象,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黄赤交角变化产生的影响。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黄道平面EF与地轴PO段夹角POF为(90°-20°)=70°,则黄赤交角为20°,黄赤交角变小,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范围缩小,即热带变小,北温带范围变大,寒带缩小,即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缩小,BC错误。黄赤交角变小,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范围缩小,太阳直射点最南界北移,福州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导致福州冬季均温升高,A正确;黄赤交角变小,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范围缩小,因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的晨昏圈的回归运动范围也变小,这会导致悉尼夏季的昼长变小,D错误。故选A。2013年6月空间站内进行首次太空授课。飞船绕地球运行周期是90分钟,图示时刻地球上180°经线正对近地点,飞船绕地球一周后,地球上正对远地点的经线度数是

A.157.5°W B.157.5°E C.22.5°W D.22.5°E【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根据题意,图示时刻地球上180°经线正对近地点,那么地球上与远地点正对的是0°经线,当飞船90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了22.5°,那么和远地点正对的是22.5°W。故选C。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如图甲)。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切点的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下面的时间段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A.春分→清明 B.小暑→大暑 C.霜降→立冬 D.小寒→大寒在下列各组节气中,成都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A.清明、雨水 B.立冬、立秋 C.小雪、大寒 D.雨水、处暑图乙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可能正确的是A.①表示大雪 B.②表示立冬 C.③表示秋分 D.④表示小暑【答案】【小题1】D【小题2】C【小题3】B【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从春分→清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A错;从小暑→大暑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B错;从霜降→立冬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C错;从小寒→大寒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D对。故选D。本题考查24节气,需要较好的读图分析能力。地球上的某一地一年中有两次昼夜长度相同的机会,这两次时间一般关于夏至日(冬至日)对称。由二十四节气分布可知,选项C正确。故选C。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反应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所以①表示二至日之后的第二个节气大寒或者是大暑,②表示二分日后的第三个节气立夏或者立冬;③表示二至日夏至或冬至;④表示二至日前的节气芒种或者大雪。故选B。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进行划分的,它能反映季节变化(图1)。2017年9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进入“白露”后,晚上会感到一丝丝凉意。图2为某区域该日某时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1、图2,回答下面各题。

图1

图2由图1可知,下列两个节气中,淮安正午太阳高度与日出方位相同的是()A.立秋

秋分 B.小寒

小雪 C.小满

大暑 D.白露

寒露由图2判断,“露从今夜白”这种地理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北京 B.西安 C.郑州 D.东京【答案】【小题1】C【小题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意义。淮安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和日出方位相同,说明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同一纬线上,节气应当与夏至和冬至对称,小满和大暑节气关于夏至对称,太阳直射纬线相同,淮安的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方位相同,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露的形成需要较大的昼夜温差,晴朗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大,清晨近地面的水汽易于凝结,形成晨露,图中北京正处于冷锋系统的控制之下,应表现为大风、阴雨天气。不易形成露;东京临海,受海洋水汽调节昼夜温差小,不易成露;郑州应位于暖气团控制下;而西安位于高压脊线附近,天气晴,通过该地风向判断受西北风影响温度会降低,形成晨露的机会最大。故选B。位于杭州市郊区的张女士,在国庆节这一天的8时(北京时间)走进菜市场的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这一天()A.甲大门下午阳光直接照射强度大 B.乙大门上午可能被阳光直接照射C.张女士走进的可能是丙大门 D.张女士走进的可能是丁大门这天张女士所走进的大门,刚好不能被阳光照射到的北京时间约为()A.10:00 B.12:00 C.14:00 D.16:00【答案】【小题1】D【小题2】C【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方位及影子问题。根据指向标推断出四个大门的基本朝向是:甲门朝向东北、乙门朝向西北、丙门朝向西南、丁门朝向东南;在国庆节,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该地早晨8:00(北京时间)时太阳大致位于东南方向,影子应该位于西北方向;由于进单位大门时,影子落在自己的正前方,所以该大门应该是东南门,即为丁大门,D正确,ABC错误。故选D。本题考查太阳方位及时间计算。当北京时间早晨8点时。由上题可知,李先生所走进的大门是丁门,当太阳转过大约90°后,光线开始照射丙门,丁门被大楼阻挡,结束阳光照射。由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15°/小时,太阳转过大约90°需要6个小时,所以结束阳光照射的时间大约为8时+6=14时,最接近的为14点,所以C正确,ABD正确,故选C。

下图中O点为极点,实线AB为某一纬线,虚线AC为晨昏线,两线相切于A点,A点与C点经度相差60°。读图完成下列小题。C点的地方时可能是()A.2时 B.6时 C.10时 D.16时如果在某时段内OA距离不断缩短,且AC为晨线,该时段()①适合到北极地区进行科考

②天山牧民在云杉林以下的牧场放牧③南极大陆终日斜阳

④开普敦温和湿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小题1】D【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及光照图的判读。图中A点是晨昏线和纬线的切点,则该点所在经线OA的地方时为12点或0点,C所在经线和OA相差60°,二者地方时相差4小时,即C点地方时比OA经线地方时早或晚4个小时,因此C点地方时可能为8点、16点、20点或4点,D对,ABC错。故选D。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及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若图中O为北极点,则此时北极圈内部分地区出现极昼,且极昼范围逐渐缩小,若图中O点为南极点,则此时南极圈内部分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且极夜范围逐渐减小,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到秋分日期间,故该时段北极附近出现极昼,适合到北极地区进行科考,①对;天山牧民在云杉林以下的牧场放牧是冬季,②错;此时南极附近出现极夜,③错;开普敦位于南半球,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④对。综上可知,B对,ACD错。故选B。

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442千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若AM为晨线,则此时节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枚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若观测到M地日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A.68°N,110°E B.67°N,110°E C.66°N,130°E D.67°N,130°E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下图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A. B.C. D.【答案】【小题1】C【小题2】A【小题3】D【解析】本题考查了晨昏线图的判读和地理现象的判断。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442千米,根据1个纬度差约为111千米,MN之间纬度差为22°,则M点纬度为68°N。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若AM为昏线,68°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位于22°N,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由此判断地理现象的正确性。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纷飞为北半球秋季,A错误;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为北半球春季,B错误;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为南半球冬季,C正确;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为北半球为冬季,所以D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上题可知,M地纬度为68°N;M地日影最短时刻为M地地方时12:00,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2:40,相差40分,即经度相差10°。北京时间指120°E的地方时,时间比M地早,所以M地经度为110°E。A正确,BCD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影子的朝向的判断。根据上一题的分析可知,M地纬度为68°N。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地方时为12时时太阳位于M地的正南方,影子朝向正北方,D项正确;夏至日时,M地发生极昼现象,地方时0时太阳从正北方升起,影子朝向正南方而非正北方,故A项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