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1603-2016 奥氏体不锈钢锅炉管内壁喷丸层质量检验及验收技术条件_第1页
DL∕T 1603-2016 奥氏体不锈钢锅炉管内壁喷丸层质量检验及验收技术条件_第2页
DL∕T 1603-2016 奥氏体不锈钢锅炉管内壁喷丸层质量检验及验收技术条件_第3页
DL∕T 1603-2016 奥氏体不锈钢锅炉管内壁喷丸层质量检验及验收技术条件_第4页
DL∕T 1603-2016 奥氏体不锈钢锅炉管内壁喷丸层质量检验及验收技术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08-16发布2016-12-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 Ⅱ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 25试样的选取和试样制备 26检验项目及方法 27验收技术条件 48质量检验报告 4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奥氏体不锈钢锅炉管牌号与其他相近牌号对照表 5附录B(资料性附录)奥氏体不锈钢锅炉管内壁喷丸层典型显微组织形貌 6附录C(资料性附录)奥氏体不锈钢锅炉管内壁喷丸层表面漏喷区域典型宏观形貌特征 9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碎化晶层brokengrainlayer25.1.1同一钢管厂生产的相同牌号、相同规格的锅炉管,采用相同喷丸工艺时每100根抽检1根管样,不足100根的抽检1根,取样长度不少于100mm。1)草酸水溶液电解腐蚀:水100mL+草酸2)王水侵蚀:盐酸30mL+硝酸10mL。3b)依据GB/T13298,在金相显微镜下,先采用50倍或100倍放大倍数观察整个截面喷丸层的显微组织,找出喷丸层深度较小的区域,然后用200倍放大倍数在该区域选3个~5个视场进行有效喷丸层深度测量(见图1),最后取其测量平均值作为该管样的有b)显微硬度的检测方法按照GB/T4340.1,采用维氏显微硬度计,试验载荷为1.96N,加载时间表面的距离(d₁)应不小于压痕对角线长的2倍,两3b)依据GB/T13298,在金相显微镜下,先采用50倍或100倍放大倍数观察整个截面喷丸层的显微组织,找出喷丸层深度较小的区域,然后用200倍放大倍数在该区域选3个~5个视场进行有效喷丸层深度测量(见图1),最后取其测量平均值作为该管样的有效喷丸层深度。测c)正常喷丸层的显微组织从内壁表面向基体依次为碎化晶层、多滑移层和单滑移层。正常喷丸层、欠喷区和漏喷区的典型显微组织形貌参见附录B。a)显微硬度曲线法测得的有效喷丸层深度规定为从喷丸层表面沿垂直方向测量到比基体显微硬度增加100HV的硬化层距离。b)显微硬度的检测方法按照GB/T4340.1,采用维氏显微硬度计,试验载荷为1.96N,加载时间为10s~15s。当硬度压痕尺寸与硬化层的深度不匹配时,双方协议也可采用其他试验载荷进c)检测部位应选在金相试样上喷丸层厚度较小的区域或者双方协议商定的部位。d)喷丸层显微硬度的测点分布参照GB/T9451,显微硬度的测量应在宽度(W)为0.5mm的区域内并与表面垂直的两条或多条平行线上进行(见图2)。最靠近表面的硬度压痕中心与试样表面的距离(d₁)应不小于压痕对角线长的2倍,两相邻压痕中心间的距离(s)应不小于压图2喷丸层显微硬度压痕位置示意图4Y显微硬度值(Y显微硬度值(HV)基体硬度值5(资料性附录)表A.1列出了常用奥氏体不锈钢锅炉管牌号与其他相近牌号的对照。1234567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