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进步,即在政府慢慢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 B.明、清 C.隋、唐 D.宋、元2.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方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汉朝的内朝B.宋朝的通判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3.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者莫如今日。”这反映出明末内阁A.限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4.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惩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意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意品德5.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本质上A.确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确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6.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最终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晰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说明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7.南开高校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学会会长李治安先生说:“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这表明A.行省具有二元化特点B.行省是临时性机构C.行省不是地方政府D.行省与郡县无异8.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心集权 B.都顺应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C.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加强了统治 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9.“九卿”是秦朝在中心设置的官职,其中奉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主管宫廷警卫,少府主管皇室财政,宗正主管皇室事务,卫尉主管宫门屯卫。这些举措体现的核心政治理念是A.分权制衡B.教化至上C.天下为公D.天下为家10.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B.中心集权尚未形成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11.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探讨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随葬品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的。材料反映出的西周时期的主要特点是A.贵族阶层生活腐化奢侈 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调深厚C.西周社会贫富差距明显D.西周统治集团内等级严格12.有学者说:“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A.都实行王位世袭制 B.都由部落联盟发展而来C.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 D.都由部落联盟首领担当最高统治者13.汉文帝时期颁布《酎金律》,规定在祭祀天地、社稷、宗庙时,诸候们要捐献确定数量的黄金。在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祭祀宗庙时,汉武帝借口诸侯贡献的黄金不合要求而“夺爵者百六人”。这体现了A.推恩令实施效果明显 B.汉文帝时期已经起先削藩C.铸币权渐渐收归中心 D.汉武帝时朝廷权威得到加强14.以下是我国古代三个不同时期的“中心机构示意图”。对以下三幅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三幅图呈现的都是中心官制 B.目的都是为加强中心对地方的管理C.图1至图3呈现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D.图3反映的是宋代的中心官制15.隋唐三省六部制示意图中,→表示上下隶属关系,⇨表示政令下达程序。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B.C.D.16.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出倡议:“有钱的出钱,有枪的出枪,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假如我们四万万同胞有统一的国防政府作领导,有统一的抗日联军作先锋……确定能战胜内受人民抗拒和外受列强敌视的日本帝国主义!”该倡议A.标记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表明日本已进入全面侵华阶段C.促进了抗日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涨 D.是各阶级团结合作的详细政策17.“此战是一个主动进攻的战役,使日本在华北的主要铁路、马路受到广泛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政’‘以战养战’等阴谋安排”。此战是A.太原会战B.淞沪会战C.百团大战D.武汉会战18.黄遵宪是一位对我国近代文学产生很大影响的爱国诗人。他的《怨平壤》《东沟行》《哀旅顺》《哭威海》与下列哪次斗争有关A.鸦片斗争 B.其次次鸦片斗争 C.甲午中日斗争D.八国联军侵华斗争19.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遭遇列强侵略的屈辱史,又是一部官民奋起反抗的抗争史。下列侵略与抗争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A.鸦片斗争——三元里抗英 B.其次次鸦片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C.甲午中日斗争——反割台斗争 D.列强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20.“熬炼成一只不行战胜的力气。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段歌词描述的是A.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B.长征时期红军的艰苦斗争C.抗日斗争时期八路军的英勇抗战D.解放斗争时期的淮海战役21.中日甲午斗争后,中国某地区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反对割地议和。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当地军民奋起抗拒,与日军血战五个月。这一历史事务是A.黄海海战B.淞沪会战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枣宜会战22.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3.1937年7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完全的问题。……此事发展的结果,不仅是中国存亡的问题,而将是世界人类祸福之所系。”这说明卢沟桥事变A.推动国民党响应共产党 B.是全面抗战起先的标记C.标记着正式对日本宣战 D.中国赢得国际社会怜悯24.20世纪30年头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的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快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B.局部侵华,东北沦陷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5.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行当,真是令人惊异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行歼灭的。”他所评价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第II卷(非选择题)二、主观题(本题共1道小题,,共25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斗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赐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情庆祝。——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终成功》材料二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确定优势使成功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确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全部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H•米歇尔《其次次世界大战》(下册)材料三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举出日本在侵华斗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的典型例证。(9分)(2)据材料二及所学学问,分析日本战败缘由有哪些?(9分)(3)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头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斗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7分)历史试卷答案1——5BDCDB6——10CADDB11——15DCDBB16——20CCCBC21——25CABBB26.(1)细菌战、毒气战、南京大屠杀、强征劳工和慰安妇等。(1点3分,共9分)(2)美国海军的确定优势;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作用;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等。(1点3分,共9分)(3)中日甲午斗争中国战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气壮大,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抗日斗争的成功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念,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1点4分,2点7分)本题考查抗日斗争成功的缘由及其影响。(1)结合所学史实回答即可,诸如细菌战、毒气战、南京大屠杀等。(2)从材料我们可以归纳出美国因素(海军、原子弹)、苏联因素、综合因素等,材料明显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即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关键作用。(3)主要理解日本两次侵华斗争对于中国历史进程客观上的推动作用,这两次斗争分别是中日甲午斗争和抗日斗争。

试卷答案1.B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实行三公九卿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元代设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因此秦汉、隋唐、宋元时期君权、相权,互为节制,故A、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应解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君权战胜相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解答本题须要驾驭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的详细措施和影响,相识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与之相背离的朝代”。2.D【详解】本题考查了清代的军机处。依据所学内容可知,汉朝的内朝由汉武帝设置,拥有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权,往往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故解除A项;宋朝的通判是牵制分割地方长官权力的官职,故解除B项;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顾问询问机构,具有票拟权,故解除C项;清朝的军机处只能跪录皇帝旨意,所以梁启超所描述的机构是清朝的军机处,故选D。3.C【分析】试题分析:由材料“柄用专者莫如今日”可知,明朝内阁的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但是国家决策权依旧是驾驭在皇帝手中,所以解除A,答案选C。内阁是皇帝位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它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心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更不行能专权超过汉唐宰相,所以BD说法有误,解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名师点睛】明朝内阁制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内阁制度随着皇权的高度强化而建立,权利的来源,由君主所授予,对君权的制约作用有限。在永乐朝以后,内阁权力加强。中晚明的历史可以看出,只要内阁中人才济济,皇帝不能再胡来。明朝时,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4.D题中材料指出选官标准中片面注意言辞刀笔(语言、文章)的而不注意品德(道德)的弊端是害已害民,即D项所述。5.B【详解】司马迁认为秦王朝废除了分封避开了诸侯相互征战的出现,事实上是确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故选B项,解除C项;司马迁确定的是郡县制,不是秦统一的意义,更没有将郡县制与分封制进行比较,解除AD项。故选B。6.C明恩溥的这段记述表明白科举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众多学子穷其一生去参与科举考试,这里面不仅仅是用追求功名利禄可以来说明学子动机的,还有的就是他们天生具有的忍耐品质,正是这种品质,促使他们孜孜不倦的去参与科举,这反映了古代学子的价值追求,故选C。A项表述错在“批判”这个词语,作者的看法更多的是一种困惑或者怀疑,而不是批判。B项的愚昧无知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来。题干只是表明科举制对人的精神和身体摧残,而不是说明其失去选拔人才的功能,解除D。【考点定位】科举制7.A试题分析:依据题目中的分析元代行省制“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依据分析得出元代行省制具备地方最高地方官府和朝廷派出机构的双重特性,这正是中国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专制表现,故A项正确;行省制是元代地方行政制度,而且是中国省制的开端,非临时机构,故B项错误;行省制是地方一级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行省与郡县均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两者所处时代不同,题目中并未提到郡县制,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化·行省制度8.D【详解】先秦时期的“封建政治”指分封制,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是一种贵族政治,而郡县制各级官吏由中心任命,有任期,属于官僚政治,故D正确;先秦时期的“封建政治”指分封制,依据所学学问,分封制中诸侯有相对独立的权力,不能加强中心集权,A错误;先秦时期的“封建政治”指分封制,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主的统治,不是封建统治,故B错误;联系所学学问可知,郡县制中各级官吏由中心任命,不是以血缘为纽带,C错误。9.D【详解】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秦朝中心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奉常属于九卿,掌宗庙礼仪,少府主管皇室财政,由此可知,九卿为国家和皇家服务,这体现了“国”与“家”同治,即天下为家,故D项正确;秦朝中心九卿既协作又相互牵制状态,不是分权制衡,解除A;材料属于秦朝中心官制,“教化至上”与题意不符,故解除B项;“天下为公”思想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而秦朝是王位世袭制,故解除C项。10.B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是主从关系,但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没有形成中心对地方干脆有效的限制,故B正确;封建等级是封建社会的特点,不符合分封制,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C解除;材料也无法体现政治与血缘相结合,故D解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11.D【详解】周代棺椁制度“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而且陪葬品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体现了西周统治集团内森严的等级,D正确;棺椁制度和陪葬品无法说明贵族阶层生活腐化,解除A;题干与宗法制无关,解除B;题干涉及的是统治阶层,并不能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经济分布状况,解除C。12.CA项的表述与夏朝建立前,部落联盟的政治权力的交接通常以禅让的方式实现的史实不符,故解除;B项的表述与公元前1600年,商汤带领着商部落灭掉夏朝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的史实不符,故解除;D项的表述与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家天下”的制度由此起先的史实不符,故解除;由题目中的信息“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可知此应为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带有深厚的部族色调,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的史实。故选C。13.B【详解】图示反映的是中心机构示意图,没有地方机构,所以目的不是加强中心对地方的管理,B符合题意;三幅图是中国古代秦朝、唐朝和北宋时期的中枢机构示意图,最高统治者和权力的核心都是皇帝,是对古代中心官制的描述,A不符合题意,解除;由图1中的三公可知是三公九卿制,到图2中的三省六部制,再到北宋时期的二府三司制,可知皇权不断强化,C不符合题意,解除;由图3中的“三司”、“参知政事”、“中书门下”和“枢密院”等可以知道,这是北宋时期的二府三司制,D不符合题意,解除。14.D【详解】本题考查西汉中心集权的加强。依据材料“汉武帝借口诸侯贡献的黄金不合要求而‘夺爵者百六人’”等信息可知,汉武帝的措施减弱了地方诸侯的势力,有利于加强朝廷权威,D项正确;推恩令下形成的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但材料并未涉及“推恩令”的内容,A项错误;西汉削藩起先于汉景帝时期,B项错误;贡献的黄金不等于是货币,无法得出铸币权渐渐收归中心的结论,C项错误。15.B【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隋唐时期中心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在皇帝之下设置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其中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核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为详细的执行机构,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解除。16.C【详解】依据材料“1935年”“有统一抗日联军作先锋”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倡议应当是“八一宣言”。“八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抗日救国,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这促进了抗日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涨,故C项正确;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心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心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合法地位的谈话,标记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解除A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是在1937年,解除B项;“八一宣言”只是发出合作抗日的号召,并没有提出促进各阶级各党派团结合作的详细政策,解除D项。17.C【分析】从材料中给出的关键信息:“主动进攻”、“华北”等,我们可以得知,这场战役是敌后战场的百团大战,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B、D选项都是正面战场的战役,都不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战役,故解除。点睛:解答本题关键就是提炼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材料中最关键的两个字就是“主动”。在抗日斗争中,中国军队主动打击日军的战役很少,取得很好效果的只有百团大战,由此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18.C试题分析: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学问获得有效信息的实力。由材料中“平壤、旅顺、威海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几个地点均与甲午中日斗争有关,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拒斗争·甲午中日斗争19.ACD【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鸦片斗争中,英国的侵略引起了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甲午中日斗争引发了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列强瓜分狂潮引起了义和团运动,ACD三项搭配正确;左宗棠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