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总结_第1页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总结_第2页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总结_第3页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总结_第4页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总结

/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特征

(D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2)由于运动的速度方向总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又由于曲线运动

的轨迹是曲线,所以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即使其速度大

小保持恒定,由于其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说: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

运动。

(3)由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至少其方向总是不断变

化的,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中速度必不为零,所受到的合外

力必不为零,必定有加速度。(注意:合外力为零只有两种状态:

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一定变化,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反之,

亦谋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从动力学角度看: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

同一条直线上。

(2)从运动学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

一条直线上。4

,曲线运动

3.匀变速运动:力一

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的运动。

也可以说是:合外力不变的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

句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运动一热湾f.与减法直线运动

(F.不变且不为拿)匀变速峋线运动(平抛运动)

物体的运动田,

麦加迪直战运动

变加速运动(非句变速运动)国事

I(F。变化)

受加速曲线运动

4.曲线运动的合力、轨迹、速度之间的关系

(1)轨迹特点:轨迹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之间,且向合力方向

一侧弯曲。

(2)合力的效果: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F2改变速度的大小,沿

径向的分力匕改变速度的方向。

①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增大。

②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减小。

③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

(举例:匀速圆周运动)

/小船渡河

例1:一艘小船在200m宽的河中横渡到对岸,已知水流速度是

3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m/s,

求:(1)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时间是

多少?船经过的位移多大?

(2)欲使航行位移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位移是多少?

渡河时间多长?

船渡河时间:主要看小船垂直于河岸的分速度,如果小船垂直

于河岸没有分速度,则不能渡河。

dd%cos8

COfiO

1,船COS。"船

(此时0=0°,即船头的方向应该垂直于河岸)

解:(1)结论: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头的方向应该垂直

于河岸。

渡河的最短时间为:

合速度为:

22

合位移为:x=y]xAB+XBC=m+("水,)2

或者x合

小船渡河

(2)分析:

怎样渡河:船头与河岸成e向上游航行。最短位移为:Xa=d

合速度为:%=对应的时间为:'=汇

例2:一艘小船在200m宽的河中横渡到对岸,已知水流速度是5m/s,

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4m/s,求:

(1)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时间是多少?船

经过的位移多大?

(2)欲使航行位移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位移是多少?渡河

时间多长?

解:(1)结论: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头的方向应该垂直于河岸。

渡河的最短时间为/1nm=—­合速度为:1,合=#船2+i,水2

合位移为:£=JX/+*BC~~+(V水/')2或者

/平抛运动基本规律

9

1.速度:<合速度:v+V

Ji

方向:tan(9=

X=

VQt

2.位移<合位移:“合=

y?1af

方向:tana=--°

X2v0

3.时间由:广得t=(由下落的高度y决定)

4.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

在竖直方向上都成立。

5.tan<9=2tana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位移与水平方向夹

角正切值的2倍。

6.平抛物体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方向延长线

的交点到抛出点的距离都等于水平位移的一半。(A是0B的中点)。

/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质点通过的圆弧长跟所用时间的比值。

As27r

v=—=a>r=——丫=2九升=2元17r单位:米/秒,m/s

A/T

2.角速度:质点所在的半径转过的角度跟所用时间的比值。

G>==——=2TTf=27rn单位:弧度/秒,rad/s

△tT

3.周期: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

7=生二女单位:秒,5

V(0

4.频率:单位时间内完成圆周运动的圈数。

/=-单位:赫兹,Hz

5.转速: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

K单位:转/秒,I7S〃=/(条件是转速n的单位必须为转筋)

6.向心加速度:

a=L=arr==(半=(2〃f)2r

7.向心力:

1月224T

F=ma=m一=mco~r=〃?加,=m(——)~2r=f)“y

绳模型

1.“绳模型”如上图所示,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

点情况。(注意:绳对小球只能产生拉力)

(1)小球能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绳子和轨道对小球刚好没有力的

作用

mg==>1'临界

A

UNJ蕊(当时,绳对球产生

(2)小球能过最高点条件:

拉力,轨道对球产生压力)

<阿(实际上球还没有到最高点时,就

(3)不能过最高点条件:/

脱离了轨道)

2.“杆模型”,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

(注意:轻杆和细线不同,轻杆对小球既能产生拉力,又能产生推

力。)

I

(1)小球能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v=0,F=mg(F为支持力)

(2)当时,砸博大而减小,且mg>F>0(F为支持力)

(3)当y时,F=0

(4)当e场时,尸随扰曾大而增大,且F>0(F为拉力)

/万有引力定律

1.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

方的比值是一个常量。

7”

亍=卜(K值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

2.万有引力定律:

产万=G•竿

(1)赤道上万有引力:玛=〃?g+%=〃?g+加%

(g和,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2)两极上的万有引力其|二〃陪

3.忽略地球自转,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mg=>GM=gR2(黄金代换)

4.距离地球表面高为h的重力加速度

GM/n,,/n-\2一,GM

---------2=mg=>GM=g(R+h)=>g=---------r

(R+h)(及+//)

/万有引力定律

5.中心天体质・的计算:

方法1:GM=gR2=>M=^~(已知R和g)

G

=匣="=业(已知卫星的V与r)

方法2:v

VrG

方法3:co=(已知卫星的少与r)

Vr3G

叵生?(已知卫星的周期T与r)

方法4:T

VGMGT2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