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残游记》叙事的功能模式-情节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0/25/wKhkGGasZPiAM1g4AAJdhHcJZhk014.jpg)
![论《老残游记》叙事的功能模式-情节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0/25/wKhkGGasZPiAM1g4AAJdhHcJZhk0142.jpg)
![论《老残游记》叙事的功能模式-情节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0/25/wKhkGGasZPiAM1g4AAJdhHcJZhk0143.jpg)
![论《老残游记》叙事的功能模式-情节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0/25/wKhkGGasZPiAM1g4AAJdhHcJZhk0144.jpg)
![论《老残游记》叙事的功能模式-情节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0/25/wKhkGGasZPiAM1g4AAJdhHcJZhk01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老残游记》叙事的功能模式情节
论文导读::老残游记》以“老残“在山东的游历为主线。小说作为一种叙事艺术除了其自身的结构规范和认同外。情节模式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叙事形式。情节曲折离奇”一直是中国古典小说首要的艺术追求。
论文关键词:《老残游记》,叙事,模式,情节
引言:“模式”通常意味着对一种规范的确立和对常态的认同。小说作为一种叙事艺术除了其自身的结构规范和认同外,还拥有作者对其创作意图、人生经验的艺术表达模式即叙事的功能模式。徐岱先生在《小说叙事学》中把小说存在的功能模式主要分为情节、情态、情调等三种模式。【1】《老残游记》作为一个叙事文本历来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这不仅因为它作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同时,从叙事学上讲,《老残游记》也体现了在晚清“西学东渐”思潮影响下小说艺术的革命。下面我们主要从小说叙事的功能模式来分析《老残游记》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技巧的继承与创新。一情节模式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叙事形式,它直接沿袭宋元的“讲史”、“说话”。“情节曲折离奇”一直是中国古典小说首要的艺术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故事的错综复杂是小说的艺术重心乃至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常借助于情节而展示,而绝少现代性格小说那样作专门的刻画。《水浒传》里“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为形象逼真地展示这些“同而不同有辨”的英雄豪杰的性情气质,作者没有运用现代小说那种心理分析的表现手法,而是借助一个个生动的情节来展现。如为表现军师吴用的足智多谋而安排了脍炙人口的智取生辰纲的情节,武松的无畏勇猛则通过景阳冈打虎表现的淋漓尽致……《水浒传》几乎每个章回每个情节的设置莫不彰显了“写一百八个人,真是一百八样”的人物性格写法。情节模式作为中国古代章回体小说主要叙事的功能模式,陈平原先生将其归结为“史传”传统和“诗骚”传统的合力作用,并认为“史传”之影响于中国小说,大体上表现为补正史之阙的写作目的、实录的春秋笔法,以及纪传体的叙事技巧。【2】《老残游记》以“老残“在山东的游历为主线,描绘出一幅晚清社会黑暗的场景图情节,从余家冤案、王家冤案、魏家冤案,刘鹗借助“老残”的视点,目睹了一幕幕“正史”不载的社会现实,因此整部小说正是通过小人物写大时代的结构技巧达到了补正史之阙的写作目的。小说借鉴史家笔法,详写事件的前因后果,就事论事,用普通老百姓的悲惨遭遇来反映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如小说第十六回,老残通过清官刚弼草菅人命揭露了清官之恶。鲁迅对此,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有一段评说“其记刚弼误认魏氏父女为谋毙一家十三命重犯,魏氏仆行贿求免,而刚弼即以此证实之,则摘发所谓清官者之可恨,或尤甚于脏官,言人所未尝言,虽作者亦甚自憙,以为‘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何以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自所见,不知凡几矣。”【3】刘鹗曾自矜地说过这样一段话“清官可恨……自《老残游记》始”,对此,后来学者多有存疑,我们按下不表,单就对“清官之恶”的揭露实比以往作品中对清官一致的褒扬要客观的多。刘鹗这种撷取社会现实、以游记为体例,纪实的笔法实乃“体例无须谨严,记载不厌琐细,既可避文网之制裁,亦足以补官书阙漏”的野史补了正史之阙。《老残游记》叙事的情节模式不仅注重内容上对“史传”纪实思想的继承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沿袭古典小说的回目和套语的使用。全书包括初集二十回,二集九回和外编卷一,几乎每个回目都为对称形式。如第一回题目为“土布制水历年成患风能鼓浪到处可危”,第二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没美人绝调”……而每回篇末都有类似“究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种故设悬念,典型的说书人腔调实难脱离章回体小说的樊篱论文开题报告。金圣叹在《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三》中谈到了古代小说家创作的准则:“字有字法,句有句法情节,章有章法,部有部法”,一直延续到刘鹗时代,小说家们仍注重“章法”和“部法”。刘鹗自为《老残游记》作评:“历来文章家每序一大事,必夹序数小事,点缀其间,以歇目力,而纾文气。此卷序贾、魏一大案,热闹极矣,中间应插序一段冷淡事,坊合成法”。这种“闲笔”作为叙事艺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情节小说中不仅可以调整叙事节奏而且可以增强叙述的情趣,从而增加叙事的真实感和诗意感。【4】刘鹗深得此“章法”,在主要情节之外,增添了大量风物人情从而拓展了整部小说的意境。由此看来,《老残游记》一方面既继承了传统情节小说的写作模式,另一方也没有唯情节是从。二徐岱先生在《小说叙事学》中认为,小说的情态模式也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谋篇布局。【5】由于人物的活动往往会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因此它与情节模式常难以界定。但在情节模式中叙事主体所关注的主要是故事本身的情节发展,以及故事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使读者紧紧关注故事的发展;而在情态模式中叙事主体始终着重于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心态的分析,此时情节的设置以更好的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服务。对于《老残游记》这个具体的文本,根据我们上面分析,尽管小说以情节取胜,但由于这部小说采用的是第三人称限知叙事【6】,基本上是以老残的视角来审视周围的一切,因此必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性。同时,小说中设置的大量故事情节我们完全可以看作是对老残这个半官半隐、半士半医德多重角色的描绘。如小说第六回“万家流血顶染猩红,一席谈心辩生狐白”老残目睹玉贤德苛政后愤然题诗于墙上,诗罢,见屋外大雪天里饥寒的麻雀不由想到玉贤治下的百姓“于饥寒之外,又多一层惧怕,岂不比这鸟雀还要苦吗?”想到这里不觉流下泪来。这里真切地刻画出一个士大夫对误国误民官吏的痛恨和对下层人民悲惨处境的哀痛。第二回写老残初到济南纵情山水,赏美人小曲俨然一个封建文人形象;同时,他对治理黄河水道的专业论述让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经世致用”的老残;自己同情妓女“二翠”的遭遇的同时又洁身自好,真不失为一个正统的封建文人。刘鹗从多方面多角度丰富了老残这个艺术形象,设置不同的故事情节对其进行刻画。可以说,他不仅是作者理想人物的化身,而且是作为一个实在的个体而存在。《〈老残游记〉自评》中作者对老残角色的定位为“举世皆病,又举世皆睡情节,真正无下手处,摇串铃先醒其睡,无论何等病症,非先醒无法医治,具菩萨心,得异人口诀,铃而日串,则盼望同志相助,心苦情切。”此外,刘鹗为笔下主人公取号为“补残”,即含有补救残局的意思。由此,我们不妨认为整部小说,从故事的设置到老残游历场景的描绘都是作者的“良苦用心”,意在塑造老残作为一个封建正统文人所具有的一切品德和性情。从此意义上讲,《老残游记》可以看作情节小说和性格小说的融合,但它与现代小说的情节性格模式仍有很大的区别。首先从故事叙述的线索上讲,它基本是单线形式展开,作品以老残的整个游历过程为主线进行,其故事的发生,情节的设置基本都是围绕老残的活动进行的。(即使小说写申子平夜访桃花山,在雪夜与玉姑、黄老子谈道赏乐时,老残缺席不在场,但我们可以将申子平视为老残隐形的在场)相较现代小说多重故事线索的铺展,这种单一的故事情节必将影响整部小说事件的开展和人物性格的展现。【7】其次,以人物为中心并不等于以性格为中心。从心理学上讲,性格是指个性中较为稳定并起核心作用的那些心理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个体的精神气质和情节构型。现代小说叙事的情态模式在人物的刻画上更多侧重于对人物的精神分析,如王蒙的《春之声》完全采用意识流的表现技巧。而在中国古典小说则更多的是生动的情节描写和细节的处理来彰显人物的性格。如《水浒传》第二十二回与第四十二回分别武松打虎和李逵杀虎,写法却不相同,在武松是急中见智,在李逵是急中见胆。用金圣叹的话说:“写武松打虎纯是精细,写李逵杀虎纯是大胆。”从这些富有特征性的细节表现使得故事人物的不同情性跃然纸上。同时,《老残游记》里对老残虽也有心理描写,但绝不能把它等同于现代小说的心理分析。伍尔夫在《墙上的斑点》笔下的主人公纯是放纵自己的意识,漫无边际;老残的内心活动则完全是由景即情的单线联想。叙事文本中老残三次流泪皆是由眼前景想到眼前事,始终未脱离主人公的生活场景。可见,在叙事的情态模式上,中国古代小说与现代小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老残游记》作为转型期的“新小说”更倾向于传统情态模式的表达。三情调常和人的情感体验相联系,在小说中,作者常把情感的抒发作为作品的主旨。陈平原先生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谈到:“‘诗骚’之影响于中国小说情节,则主要体现在突出作家的主观情绪,于叙事中着重言志抒情”【8】为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感,中国古典小说家们常在结构上引大量诗词入小说,内容上注重挖掘生活的情趣和对景物细致的描绘来增强作品的情调。而在小说中,当情调超出一般的艺术表现手法作为一种叙述的功能模式存在时,这不单是作者情感表达方式转变,更凸显了小说独特审美意境的营造。《老残游记》作为一部游记体小说,与以往的传统小说相比,其艺术表达上就有很大的“散文化”倾向,这种倾向正是小说情调模式的应用。在作品中明显表现为两点:1,注重对景物的描写。鲁迅先生评说它“叙景状物,时有可观”【9】。。胡适也说:“《老残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最大贡献却不在于作者的思想,而在于作者描写风景人物的能力”【10】。整部小说最突出的景物描写有济南千佛山、大明湖、四大名泉的胜景,雪月交辉下黄河夜景以及黄河冰塞的壮丽奇景等论文开题报告。其中一些写景文字脍炙人口,为后世反复引用。如作者对济南山水的评价:“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以往中国古典小说很少大段的景物描写,作家们常注重于故事情节的编织,而对故事发生的场景常常忽视;有的即使涉及到外部场景描写的,也常引用诗词或袭用套语,常常是陈词滥调,千篇一律。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却抛弃了这种“千人一面”的写法,采用清新活泼的白话语言,自己深入实地对景物进行细致、生动、形象的描绘。如小说第十二回写黄河冰塞那段文字:“只见那上流的冰还一块一块的漫漫价来,到此地,被前头的拦住,走不动就站住了。那后来的冰赶上他,只挤得嗤嗤价响。后冰被这溜水逼得紧了,就窜到前冰上头去。前冰被压就渐渐低下去了。”【11】“那两边平水上的冰,被当中乱冰挤破了,往岸上跑,那冰能挤到岸上有五六尺远。许多碎冰被挤的站起来,像个小插屏似的。”【12】刘鹗自己曾对这段景物描写评论道:“止水结冰是何情状?流水结冰是何情状?小何结冰是何情状?大河结冰是何情状?河南黄河结冰是何情状?山东黄河结冰是何情状?”可见,深入细致的景物描写是文本最大的亮点,读者也从读“情节”转为欣赏“细节”,并于对景物描绘的“细节”里领悟到作品的审美情趣。2,注重小说意境的营造。叶圣陶在谈到他对小说创作的艺术规律的认识时曾说道:“构成意境和塑造人物,可以说是小说的必要手段。意境不仅指一处深善的情旨,同时还要配合一个活生生的场面,使那情旨化为可以感的。”【13】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小说第八回至第十回通过对人物活动场景的诗意描写而使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优美的意境。如小说写申子平夜访桃花山,虽一路雪月之行艰难坎坷,但过后景色却令人回味,“山脚令人心旷神怡”,夜晚投宿的人家环境虽简陋,但却“异常幽秀”情节,屋子主人是个年轻的姑娘,相貌生得“端庄莹静,明媚娴雅”,晚饭“无非山蔬野菜,并无荤腥”却让人感到“清香满口”。待申子平酒足饭饱,抄完屏风上的诗,“回头看那月洞窗外,月色又清又白,映着那层层叠叠的山,一步高一步的上去,真是仙境,迥非凡俗。”此后,谈佛论道,弹琴鼓瑟,赏骊龙双珠。可以看出,这几回作者整个叙述层面完全以优美的自然景色和高雅的文人活动为主,为我们营造出了一派超然物外、旷达幽远的意境。在此,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情调模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情节模式和情态模式对作者情感表达的不足,而且使整个小说充满了审美的意境。结语:小说叙事的功能模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前面笔者主要运用了情节模式、情态模式、情调模式等功能模式展开了对小说《老残游记》的分析。笔者认为其作为新旧小说转型期的代表作品,在叙事的功能模式方面,既保留了传统情节小说的叙事模式,同时又注重以老残这个人物为中心的情态模式的突破,更为可贵的是小说大量优美细致的写景段落和对诗意意境的营造使小说更具情调。
参考文献:
[1][5]徐岱.小说叙事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42,253
[2][8]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99
[3][9]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296,211
[4]童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认知发展计划
- 团队文化塑造的重要性计划
- 学校社团工作计划鼓励学生写诗
- 2025年羧甲淀粉钠项目合作计划书
- 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课件与练习
- 制冷空调培训课件
- 强化废弃物管理推动生物降解
- 构建系统耦合度控制与优化机制
- 关于员工培训的会议纪要及培训计划
- 功能、使用与维护指南
- 双溪漂流可行性报告
- 采购流程各部门关系图
- 力士乐工程机械液压培训资料(共7篇)课件
- 英语单词词根
- 问题学生转化策略课件
- GMP附录计算机化系统整体及条款解读
- 村光伏发电申请书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特色疗法课件
- 施工现场专项消防安全检查表
- 如何当好学校的中层干部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三(下)模拟英语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