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咨询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_第1页
论心理咨询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_第2页
论心理咨询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_第3页
论心理咨询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_第4页
论心理咨询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心理咨询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与联系日益受到广大一线辅导员及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将两者有机结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心理咨询;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人们的利益需求趋于多元化,价值观念出现碰撞与交融。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洪流的冲击。大学生思想状况亦日趋多元化,同时心理压力增大,心理遇到困扰和冲突也在所难免。近年来,大学生心理疾病比例增高、高校极端事件有所增加。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不单纯是政治问题、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相当多的是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问题。大学生的许多问题不仅需要通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还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咨询学知识的运用,充分发挥心理咨询技术的积极作用,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1案例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促进商学院学生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在郑州大学学生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筹备建立了“郑州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基地”。依托基地的建立,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辅导员老师开展心理咨询基本技能培训,广大辅导员老师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将心理咨询技术运用与学生工作中去,收到较好的效果。

2案例过程

赵某,女,21岁,汉族,大学三年级学生,学生干部,成绩优秀连年获得奖学金,家庭经济情况较贫困。该生于期末考试前三周向辅导员老师提出请假回家,并强烈要求为其办理缓考手续。称国庆节放假后逐渐出现无法专心学习,对自己越来越失望,临近考试更加焦虑不安,食欲下降,失眠,故不愿参加期末考试,要求回家休息。辅导员老师在安抚学生情绪的同时,对其进行思想教育,鼓励她坚强面对困难,认真学习,战胜困难战胜自己。但效果并不明显,通过进一步深入交谈,并结合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辅导员老师逐步意识到该生并不是简单的面对困难不能迎头而上的问题,而是出现了心理问题。通过科学的诊断,将其判定为可疑性焦虑症。经过长达7次的心理咨询,运用科学的咨询技术——系统脱敏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不但有效的缓解了该生考试焦虑的问题,使该生能够如期顺利参加期末,而且使其对大学生活有了更理性更客观的认识,学习生活有了新的动力。

该生起初并非因为心理困扰而来求助,但在交谈过程中老师发现该生的问题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能够得到更好更彻底地解决,在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初步原因后建议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学生同意后咨询正式建立,师生关系转换为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关系。

根据主诉,求助者9月份开学以来感到学习、生活状态大不如前,时常出现情绪波动,有时伤心、自责、厌学,曾尝试向朋友、家人倾诉,有一定的效果,但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状态时好时坏。进入期末复习阶段,焦虑、抑郁加重,感到无法承受。随着相互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咨询过程的深入,我发现求助者焦虑的根源似乎来自其对大学学习方式、大学学习意义的认识存在偏差。因此,在整个咨询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系统脱敏疗法缓解不良情绪,另一方面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重建认知。

该生出生于省内以农业生产为支柱的中等城市某县,父母均是农民,主要社会关系也都以务农为生。家中兄妹四人,排行第三,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大姐在当地师范学院读大专,二姐南下打工,弟弟尚在读初中。因为是早产儿,小时候身体素质不好,经常生病,后开始有意练习长跑,身体素质得以提高,生病减少,意志也得到了磨练。父母虽然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由于从小乖巧懂事,成绩优异,也一直是父母的骄傲,在姐弟几个中最受疼爱。是全村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逐渐成为家中的主心骨。父亲兄妹四个,与伯伯叔叔家关系一般,姑姑远嫁,多年来联系不多。考上大学后,高额学费让家人犯愁,邻居均慷慨相助,而伯伯叔叔却不管不问,甚至连句道喜的话都没有,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心里憋着一股劲,一定要学出个样子给父母争口气。

大学二年级下半学期,专业课中开设了双语教学,期末考试时也要求用英语作答,感觉压力增大,但并无大碍。升入三年级之后,专业课程任务加重,担心自己成绩下滑,上课时开始精力不集中。对个别任课老师教学方式不认同,开始有逃课的想法。因为一直是好学生,对自己不专心听讲、想要逃课的想法始终无法容忍,自觉自己开始堕落,对不起父母,陷入深深的自责。变得敏感、爱哭,工作上和同伴、同学发生摩擦,对自己越来越失望。期间曾尝试向朋友、家人倾诉,有一定的效果,但没过多久又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在刚刚结束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中,求助者没能发挥出自己期望的水平,对自己更感失望,对期末考试越发焦虑,有时甚至对课本、教室出现恐惧,睡眠质量严重下降。面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更感手足无措,加之家中经济条件不好,每年争取获得奖学金对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顺利完成学业至关重要。综合该生各方面情况,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在于对考试焦虑症状的缓解。显然,单纯的说服教育、关怀帮助不能短时间的解决问题,更谈不上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采用心理学上常用的系统脱敏法对抗该生的焦虑症状。其基本步骤是:第一步:教该生掌握放松技巧;第二步:把引起焦虑的情境划分等级;第三步:让该生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经反复练习,使该生对过去引起焦虑的情境逐渐脱敏。经过连续两周,每周一次,每次近一小时的训练,该生从开始的提到考试就感到不适,逐渐能够到教室自习,最终如期出现在考场上,并圆满地完成了所有课程的考试。与此同时,该生的情绪也平静了很多,不再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也不再时常哭泣了。

为了从根源上彻底解决该生的思想问题,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该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第一,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上课不认真听讲是不可饶恕的过错;即使老师讲得不好也必须坐在最前排认真听讲,否则就无法完成学业。由此带来深深的自责和对自己的失望,进而出现抑郁表现;第二,过于争强好胜:“不蒸馒头争口气”——伯伯叔叔对自己的疏忽让人无法原谅,一定要取得优异的成绩,找到体面的工作,让他们后悔当初对自己的怠慢。长期存在这种思想使得她思想包袱日益沉重。为了从本质上解决问题,老师又运用心理咨询中的合理情绪疗法对她进行帮助,以期改变其思维方式中的缺陷,以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

所谓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Therapy(简称RET)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属于认知治疗中的一种,该理论认为使人难过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于它自己的欲望和评价时,便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惑。它的基本人性观认为人既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富有竞争精神。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对这一事件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合理情绪疗法认为A并不是引起C的直接原因,B才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情绪困扰和行为不良都来自个体的不合理信念。这种不合理信念有三个特征:即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只有通过与这些不合理信念辨论、疏导、最后改变才能达到治疗目的。辅导员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又一次和赵某谈心,和该生一起找出本案中的“ABC”,通过辩论、疏导,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并以寒假作业的方式指导该生利用假期时间多读些书,看看前辈、成功人士是如何看待大学教育的,写出读书心得,开学后又与其一起讨论读书心得,引导她理性客观看待大学中的学习方式,鼓励她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树立明确的目标,从而达到改变情绪和行为的目的。

3案例成效

通过7次咨询,该生的考试焦虑症状消失,对学习、对工作又重新有了动力,自我评价更加客观,能够理性地看待大学学习方式和中学时的不同,不再苛求自己,上课时的注意力反而更加集中了。在和亲戚的关系上也开始试着谅解、宽容。懂得了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能为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而生活的道理。

4案例反思

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但却又面对着同一作用客体的内在不可分离的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这说明两个学科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关联,具有两极相通的可能。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者如果能够恰当合理的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技术,势必能够促进工作的深入开展。毕竟许多思想问题的根源很可能是心理障碍所致,而一些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也可能有思想道德的因素。以本案为例,学生向辅导员寻求帮助的目的很明确:办理缓考手续,避免参加期末考试。如果尽做思想工作,鼓励学生战胜困难、挑战自我,想必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其严重的情绪困扰;即使能够说服学生坐进考场,复习效果是否理想,能否保证学生在考场上不出现大的情绪起伏,是否会因为考试失利而带来更为严重的心理障碍等都未可知。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应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补充作用,自觉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用丰富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思想意识,从而有效地促使青年大学生人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