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评估与对策分析_第1页
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评估与对策分析_第2页
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评估与对策分析_第3页
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评估与对策分析_第4页
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评估与对策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评估与对策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风险评估办法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和应对措施。结果:针对各项风险深入分析,主要由患者本身、护理人员疏漏、客观条件简陋等方面造成,为改善护理效果,降低风险,可通过制定良好的科室护理制度,合理安排护理人员调休时间及各项人、物力资源,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结论:通过分析临床上潜在风险及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护理;风险评估;措施心血管内科患者主要以老年人群为主,由于自身原因及疾病特点,极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加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对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针对护理风险因素探讨应对措施,评价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0例,女40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73.56±6.21)岁。每位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调查。排除标准:意识模糊、精神病患者、痴呆、人格障碍者。高血压性心脏病50例,急性心肌梗死35例,心力衰竭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5例,主动脉夹层5例。1.2护理风险评估方法1.2.1建立护理风险小组为更好的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组建护理安全小组,以科室组长为总管理者,护士长为总指挥,将不同病房的护理责任分派到各个护理人员。进行为期1周的培训工作,熟练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发现护理风险,讨论应对措施。1.2.2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由管床护士或值班护士对患者进行入院首次风险评估,首次评估后3d内由管床护理或责任组长再次评估,确定是否需要修改首次评估结果。1.2.3护理单元风险评估由护士长于每周周末根据护理单元风险评估系统进行评估。

风险分析2.1患者自身因素老年患者本身体能就处于下滑状态,各项生理功能无论是自我修复还是接受治疗的效果都要弱于年轻力壮者。患心血管疾病更对其自身免疫力、循环系统等机能损伤严重。有报道称,围术期老年患者在合并有多种并发症时,死亡率>5%,复发率>50%。这些风险均提高护理难度。另外,对于长期患病以及治愈率较低的患者,其精神状态往往较差,容易患上忧郁症,对治疗效果不抱希望,甚至自暴自弃,无视医生嘱咐,恶性循环。2.2治疗因素除了患者自身问题,治疗过程中,多种药物的辅佐用、配伍毒性、手术风险都有一定风险。首先,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较多且复杂,因此服用的药物配伍复杂,有时甚至都无法预测到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并且,为了控制病情,有些药物需要长期服用,对肾功能、肝功能都有很大损伤。并且,患者是否遵医嘱按时定量服药亦是较为棘手的问题。平时输液过程中,输液速度可能造成心动过速、静脉滞留针晃动、滑落亦是风险之一。对于相关器械,如除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等,存在超负荷使用、维护不及时等问题,再加上平时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对插座电线等细节问题忽视,都造成一定风险。2.3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基础知识不扎实,操作技能不熟练时,不仅对护理工作有消极影响,对患者及家属的心情亦是一种负担。如平时护理人员查房疏漏,输液失误,忘记叮嘱患者遵医嘱服药、围手术期饮食注意事项等。这些因素均可能耽误患者病情的好转,甚至干扰治疗。另外,有些护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问表现冷淡或者不耐烦,亦有可能降低护患之间的信任感,医疗纠纷增多。2.4环境因素病房灯光不足、地面不平或太滑、通道有障碍物、病房家具有棱角等,也容易造成跌倒等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讨论护理风险管理是对现有或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及处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对潜在护理风险的预防和对已发生护理风险的管理两个方面,对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是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对确保患者健康及医疗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后的科学、有效管理,可进一步降低患者投诉率及医护纠纷的发生率。针对护理评估风险采取针对性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包括:(1)完善病区安全管理制度、反向查对制度、住院患者安全评估报告制度等护理管理制度,建立以护士长、区域组长、部分带教老师及2~3名护士代表为核心成员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管理小组主要负责监督各护理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2)加强对护士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及综合护理技能的培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养及专科技能,强化护理服务意识,重视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问题,提高护士对心血管内科各种医疗器械正确使用能力,增强护士的责任感,明确自己的权益和义务。(3)指导护士通过关注患者主诉、全面分析患者情况识别护理风险,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4)规范心内科医疗器械的管理,规范药品的使用及管理,严格落实心内科药品使用及管理规范。(5)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确保护理记录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客观性。另外,结果显示,与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前比较,实施针对性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是比较容易发生护理风险的科室,特别是老年人群更容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采用相关护理风险评估工具对护理风险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是确保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的有效手段。【参考文献】[1]史冬梅,田金萍,许艳玲,等.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4,40(20):2519-2520.[2]陈花棉.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