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社会结构变迁视域中的社会发展
内容摘要:
社会结构的本质是历史时间,社会结构变迁乃是历史时间的流动。在历史时间中不存在着永恒不变的历史单元。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来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中有着具体而丰富的表现形态,作为中国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具体化地表现为对历史前进承担着不同角色的社会成员。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急剧发生的时代,这个主体被化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抽象的社会基本矛盾并不能引导社会发展具体问题的解决,对处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而言,社会基本矛盾往往表现为现在经济体制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形态,在中国现阶段则表现为体制转型的具体运作。
关
键
词: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发展
社会结构变迁的发展寓意,乃是由于当代社会发展给予我们的启迪,它是社会发展哲学的一个新的研究视域。在当代,发展呈现着变加速运动的态势,而不再以固定的节奏行进在历史的序列中。此种现象强有力地冲击着社会结构的惯性,使社会结构日益清晰地在人们面前现出其“庐山真面目”。这标志着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理解历史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应当而且可以做出这种尝试:透视社会结构变迁,探索历史发展的内在理念,揭示发展的深刻寓意,以社会结构变迁作为把握历史、走进历史的一个重要向度。
一、社会结构与社会结构变迁的本质内涵
何谓社会结构变迁?这一范畴降生于人们恍若隔世般的当代社会剧变的历史直觉中。由于对此概念的查审尚未确立理解的公分母,有的习惯于用直观表象的认知形式来理解概念的内涵,把社会结构变迁的本质当作社会生活方式的指标性转变;或把社会结构变迁仅仅表述为社会剧变现象的种种罗列;还有的人对概念的反思剥离了概念的普遍性(即思想),把认识驻足于某一门类经验知识或实证科学中。应当指出,用属性或外延来说明概念的本质的确十分必要。尽管从社会学、经济学角度来展示社会结构变迁的特征无疑为我们理解当代社会发展的意义域提供了诸多信息。然而,我们在这里所要提出的社会结构变迁问题却是一种哲学的反思形式。
(一)社会结构
首先,社会结构是人的社会性存在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结构”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生活过程中产生的”。[1](P71)人们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所从事的实践活动,既是实践不断发生的过程,又是人的历史通过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的过程,因而“从一定个人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结构”便是实践的与历史的统一。同时,人不仅与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们发生联系而形成广泛的“社会关系”,使交互作用现实地发生;而且与他人历史活动的创造物(观念的或实物的,过去的或现在的)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使交互作用借以超越外在时空而内在关联地联系在一起,使得“共时性”存在获得超越外在时空的历史意义。
其次,社会结构是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内在统一。共时性是指处于相互作用中的一种状态,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从语言学的角度揭示了结构的共时性特征,他认为“体系”(索绪尔没有用过结构这个术语)的规律在历史的每一时刻“都取决于语言的共时性”。[2](P53)有一些学者是从结构与历史关系的角度来论述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的。皮亚杰把这种统一理解为结构的历史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戈德利埃则认为结构分析应与历史性的发生转换作用紧密地联系起来。这说结构是状态(共时性)也是过程(历时性)。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结构结构”,并阐述了结构对过程的制约作用,他认为,“物质生产方式”这种以现实的联系为基础的结构性存在物(即共时性状态)对以“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为内容的“过程”(既历史或历时性)具有制约作用。[3](P32)这表明社会结构作为共时性与历时性统一的思想已经充分地体现在马克思的思想中。事实上,所谓“共时性”的含义实质上就是“在交互作用中”,所谓“历时性”则是交互作用状态的“过程性绵延”。这样,在“交互作用”中也就是在“过程性绵延”中,而“过程性绵延”内在地就是一个“交互作用”。
再次,社会结构的本质是历史时间。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之关键在于其中的“时”,“时”在这里是一个最本质的范畴,笔者将其理解为“历史时间”之“时”。“时”是结构,它所反映的是人类在历史活动中的相互关系,是体现社会历史过程质向变化状态的内在尺度,时间“决定着构成经验并与生命组织息息相关的种种要素”。[4](P318)康德认为,“时间是不能独自被知觉的”,在时间中“而且作为它的确定”,“前后相继或同时并存性才能被表现”。[5](P222)这就明确地指明了时间作为结构性状态存在着的事物内在相互作用的本质内涵。在人类历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时”的观念被人们当作历史转折的内容和发展的节奏予以把握。信奉神性观念的使历史过程受到宗教思想的摆布,各种礼节仪式所体现的准则成为决定主体活动节奏的唯一尺度。狄尔泰把历史时间归属于人类的内部经验,用人的“感知”、“体验”取代时间的客观质料。[6](P69-70)哲学家斯宾格勒把历史过程的时间等同于命运的概念,“历史时间”被解释为“容器”和“命运”,“时间”和“命运”“不能”“自生活经验中分离出来”,“直觉地使用”它们将触及到“生命本身”“最深刻的深度”。[7](P275)撇开其中的主观形式或具体内容,上述见解都以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社会结构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统一的本质内容。
(二)社会结构变迁
社会结构的本质是历史时间,社会结构变迁乃是历史时间的流动。在历史时间不中不存在着永恒不变的历史单元,黑格尔曾通过对“现实性”与“现存性”两个范畴的辩证思考阐述了这个道理。社会结构这一在历法时间中仿佛持续存在着的单元,便处于历史时间所把握的流变转化状态之中。
前已述及,社会结构是由人们的社会实践所派生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发生着物质形态的交互作用,而且发生着观念形态的交互作用。这些交互作用是一种超越外在时空条件的作用,尽管外在的时空将人类文明分割成为业已完成的或行将到来的或正在创造着的不同部分,但它们都在统一的、反映着质性内容的历史尺度下统统被整合为同一历史时间中的交互作用的存在,构成为社会结构的形态。譬如说,某种观念形态,或某种具体的文明创造的历史活动,虽然可以在纪元年代上形成发生于距离我们21世纪相隔许久的一个时段上,然而,倘若它们依然在作用上影响着或在内容上体现着我们21世纪的文明创造的实践活动,那么这种观念形态或具体的文明创造的历史活动,便在历史的坐标上与我们共处于历史时间的相同阶段上,因而也便我们共处于同一种社会结构之中。社会结构变迁实质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由于不断的历史创造活动改变着交互作用的存在状态,使交互作用状态处在绵延着的历史时间发生质向转变。社会结构在自身的这种共时性交互作用中,其内部诸构成要素的状态及诸要素间的结合方式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结构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这种转变是一种交互作用的过程,因为变化而使这种交互作用的过程成为绵延着的把握状态转变的内在尺度。从而,共时性的结构实质上也就是绵延性的状态。这样,共时性的结构便处于流变转化状态之中,结构性交互作用状态便由于交互作用的内在性冲突超越了结构这种静态的外在形式而转化为内在质性的过程性流变转化状态。这样,社会结构便由于人们实践活动不断赋予历史时间以新质的方式发生着变迁,社会结构也便体现在历史时间的变化之中。
以往由于人们尚未形成对社会结构变迁的自觉意识,因而不能以对社会结构变迁的考察微观地透视社会以历史转折形态发展的内在机制。在古代,人们的活动过多地受到自然节律的调控,人的能动自觉作用还没有凸现出来,缓慢的历史节奏使得人们难以发现人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发展的内在运作。自然节律交替变化使他们感到社会结构变迁就是随着昼夜或季节更替的一种简单的循环。如在《易经》中,古代学者认为有限并重复出现的事物构成要素“组成的不同结构”是“首尾相接的圆圈”,“结构流转和形式变化的无穷”决定了“事物种类的无穷”,“一切新事物都是在这种循环结构的变动中产生”[8](P23)。中国封建时代严格说来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人们在血缘家庭的形式下从事自给自足的生产,“活动”被限定在“纲常”伦理规范之内,历史的变化发展,取决于帝王的“心术”之“正”与“斜”,社会结构变迁等于思想着重强调,社会发展问题被经院哲学地排斥在“天理即道德”的抽象论证之外。柏拉图虽然认为社会是由人的需要构成的功能互补的整体,但社会结构变迁在他那里不过是一种“理念”。孟子关于“劳心者”与“劳力者”固定不变的社会分层观念;亚里士多德关于城邦社会由“农民”、“工匠”、“商人”、“佣工”、“武士”、“祭司”、“富人”、“行政人员”和“司法人员”9部分人构成的不变的社会结构;孔德关于“神学阶段”和“实证阶段”的社会发展观,等等,都没有意识到实践这个社会结构变迁的内在机制。近代的康有为、严复等人受到西方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试图以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方式实现其“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大同”理想,将社会结构变迁把握在一种理性观念之中。孟德斯鸠从法的演变说明人类社会的演变,这个看法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关于社会是永恒不变的社会模式。这种对社会结构变迁的理解还是一种外在的观念。
“我们对于时间的自觉性则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促使我们寻找标志新的社会意识出现的某些象征性的时刻。”[9](P378)由于社会结构变迁的本质是历史时间的变化,因此我们要从历史时间本身入手探究社会结构变迁问题。历史时间是一种内在于历史过程的质性范畴,它是由历史过程中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状态转换所规定的。鉴于历史存在着不为外在时空所分割的内在质性,证明历史时间只有“此刻”一种“度量”;同时,由于相互作用随机地发生于无始无序的无限的状态中。历史时间变化主要呈现着以下几种形态:道德,历史时间的变化是内在的。因为历史的发展变化是以质性转变为特征的,它表现事物在过程性中不断被赋予新质,所发生的变化是诸因素交互作用中因素本身及其作用形态的变化,因而这一切变化都发生在事物之内,变化也不是机械性的而是内在的作用。其次,历史时间的变化是整合过程。这是因为历史时间的变化总是以历史发展再现出新的向度为标志。新的向度意味着历史过程中处于相互作用状态的诸要素被重新选择,其存在方式被重新构造。从而,社会结构变迁在历史时间的变化中发生,而历史时间的流变则是通过社会发展的外在形态表现出来的。
二、当代社会发展的本质特征
马恩曾把历史发展的轨迹概括为民族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1](P88)世界历史也是社会结构变迁的历史时间尺度,因为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正是在这个尺度上投射着其发展在世界历史意义上的水平。当代人类活动日益呈现着整体行动的显著特征,社会结构变迁日益明显地呈现着向经济、政治、文化三个维度发展的态势,并以此衡量任何一个民族中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贡献。
(一)经济全球化定位民族生产方式
马克思曾说,在机器大工业和国际贸易面前,一切国家和民族都不可避免地从狭隘的地域性历史走向世界性历史。经济全球化定位着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民族生产方式,使民族的经济以其独特的形态纳入到全球经济总格局之中,按照“一统”的模态重构本民族的经济结构。民族经的前途在于突破地域性的局限实现向世界经济的跨跃,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于其包容着民族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空间。世界经济大潮正在推动各民族经济迈向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民族经济历史地以其独特的形态纳入到全球经济总格局。在全球化背景下,生产力与交往方式呈现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矛盾统一,开放的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原本存在于民族内部生产力与交往方式的矛盾运动由此越出民族的界限而在开放的世界系统内运作。一国生产力的发展、交往方式的变革既取决于本国生产力与交往方式的矛盾运动,又取决于其他国家生产力与交往方式的矛盾运动。全球化引发和驱动的普遍交往实践“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1](P86)一个民族内部的结构性变革不仅决于本民族的生产力发展,而且取决于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力和交往发展状况。在全球化条件下商品、资金、科技、人才等在世界市场的竞争,要求各民族必须遵守国际交往的规则。这些规则既是人类关注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交往实践得以继续扩展的条件。因此,只有具备各民族和世界的双重视野,在顺应全球化历史潮流的同时,坚持历史主体选择性原则,才能在世界性的交往中把握本民族历史嬗变之契机。民族经济的发展既要在宏观上着眼于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又要在微观上立足于这种趋势确定自身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使民族经济以自己的特色在全球化经济发展体系中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
(二)政治多极化推动政府组织与政治理念变革
政治交往是人类实践的重要内容,政治文明的水平反映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近代,在世界政治格局结构性变迁的整合中,中国维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坚船利炮”和国内民主革命浪潮的两面夹击之下土崩瓦解,世界上其他一些民族也在经历相似的过程之后为世界政治格局所整合。政治文明现代化作为全球化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测度一个国家或社会向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融入度”的一项指标。西方工业文明和殖民主义的东进,打断了东亚各国政治上封闭式独立发展的历史传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大批新兴独立民族国家的建立开启了亚洲国家政治自主抉择发展的新纪元。经过明治维新,在变革传统的基础上完成了制度体制层面的转轨之后,日本便在不到三十年时间内崛起,成为与西方列强相匹敌的现代化工业强国。但由于明治维新保存了天皇制军国主义传统,结果军事扩张毁掉了日本早期的现代化成果。二战之后,经过彻底的民主化改造,扫除了经济方面的地主制、政治方面的天皇专权制、社会方面的父权家长制、思想方面的天皇神化等封建因素,最终完成了明治维新的资产阶级革命任务,从而为日本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推动力。全球化的政治实践也正在成为促进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实践逐渐迈出了自主融入全球化进程的步伐。中共十五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努力革除政经不分、高度集权、以党代政等体制性弊端,逐渐改革重人治、轻法制的人治政治体系,逐渐改变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失衡。加入WTO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强调“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10](P31)
(三)文化多元化发展导致传统在“断裂”中激变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深层的心理结构和价值取向,是以该民族在文化的实践活动为土壤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和地域特征。在全球化时代,民族的、地域的、本土的文化将走出原有的封闭状态而向世界文化开放。这种开放使民族文化始终面对着外来文化的冲击。面对外来文化,人们往往陷入“两难”困境:固守民族文化阵地以维护民族性特色,只能因循传统轨道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节奏;听任多元文化交融又不能保持民族文化的“纯粹性”,导致传统“断裂”、民族性失落。事实上,文化并非完全主观选择,文化的发展自有其内在的逻辑。在交融中发展、在传统的“断裂”中激变,乃是文化发展之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毋须忧虑所谓“民族性”的失落。真正的民族性是不会失落的,失落的只能是民族的“劣根性”。在全球化进程中,走向世界的民族本质上是走向世界的民族文化,而每一种走向世界的民族文化都面临着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挑战,因而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已成为全球化时代一个显著的特征。文化多元发展的状态,使得每一种文化必须既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内容又保持民族特色,而能够获得世界文化之殊荣的只能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一方面给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种种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在文化全球化融合的进程中获得了不断更新发展的机遇。处在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状态中的中国文化在同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传统观念在多元文化共存共荣、平等发展的环境中受到巨大冲击。这种状态改变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它使得原本应以历时的形态依次出现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及其基本的文化精神在中国的嬗变和演进,由于中国置身于开放的世界体系之中而转化为共时性的存在状态”。[11](P122)在处于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各民族共同汇成的全球化浪潮中,不仅存在着工业文明精神与农业文明精神、现代性文化精神与消解现代性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精神,而且还面临着生态危机、人口爆炸、能源枯竭等全球性问题的挑战。这些矛盾和挑战,需要各民族国家的共同合作才能予以解决,从而凸现了当代实践活动的世界性,凸现了当代实践主体的人类性。
三、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社会结构变迁解读
(一)社会发展主体由抽象的“人民群众”到具体社会阶层的发现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可是,在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中,这一原理的表现形态则是具体而丰富的。社会发展往往是通过不同时代的人们的具体的有异域性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而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则被具体化对历史前进承担着不同角色的社会成员。当代中国正是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探索,才得以发现自己时代的社会发展主体。这个主体分布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之中,在这一社会结构变迁急剧发生的时代,他们被分化为不同的阶层。
社会阶层是一个社会群体的概念,是在社会变迁中分化形成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阶层是不同社会经济地位、政治地位不同而发生分化的标志,反映着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现状。社会阶层的本质是指其活动状态颁布在特定历史时间阶段的群体,他们以自己的特定的历史活动以自己的生活风貌构造着历史的外观,表现着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具体社会阶层的发现,丰富了历史发展主体的内涵,使抽象的“人民群众”获得了具体的存在内容。具体社会阶层的确立,还蕴涵着人们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大,意味着社会发展有了更为宽广的舞台。单一的生产组织形式、分配方式为多元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多层次的分配方式所取代,意味着更多的自由职业、更多的个性空间和更为畅通的发展渠道。“在农业社会,农民阶级是基本的和主要的发展主体。在工业社会,工人阶级就成了主要的发展主体,而在知识化的社会里,知识分子以及掌握了高新科技知识的工人、农民就成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的主导的力量。可见,发展主体是一个历史概念,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历史的分析。”[12](P160)“人民群众”作为一个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内涵的历史概念,成为反映着社会发展水平状况的不同利益集团,他们的存在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使社会发展主体的丰富内涵被不断发展着的实践开掘出来,多种经济成份的蓬勃发展和多种所有制形式取得了存在的合法地位。当今时代,“人民群众”不再是铁板一块,而是被分割成为不同的利益集团。个人的主体性超越“人民群众”这个狭隘的生存空间,走向了社会阶层这个无比广阔的天地。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我们对发展主体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已经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我们已逐步意识到:历史的承担者和运作者是处在具体社会阶层中的社会大众,为了保障社会的健全发展我们必须全面地开放个人走向历史的通道,使“人民群众”在不同社会阶层的活动中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从毛泽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到邓小平关于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以“三个有利于”、“三个满意不满意”的历史活动依靠力量和评判尺度的确立,直至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宏观地界定了不同社会阶层在当代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历史使命。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待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就会发现,阶层结构的变化是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的最核心内容。这二十多年中,中国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这些转变最直接地体现在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变迁上。传统社会中处于最低阶层的农民大量向其他阶层流动和转移,意味着更多的人开始向上流动,这为社会中间层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条件。
(二)社会变革由“基本矛盾”抽象论证到体制转型具体运作
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来看,抽象的社会基本矛盾,并不能引导问题的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这是对宏观历史视野中的社会发展规律高度抽象的概括。而对处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而言,社会基本矛盾就表现为现存的经济体制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涉及到经济利益的冲突问题,汲及到代表各种经济成份的利益集团的合法性问题。利益主体多元化,传统的生产组织形式、分配方式等都面临着许多问题。
按照传统的社会主义观,一旦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那么这种制度便天然的具备着“非对抗性的社会基本矛盾”的优势,社会的发展便始终是一种和谐状态下预成的程序化过程。我们认为,只要建立了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一整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发展就能自然而然地“长入”共产主义社会。然而,现实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性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困惑和迷惘,并使我们陷入到许多难以澄清的理论和现实的问题之中。造成如此尴尬的境地的原因在于我们对唯物史观这种教条式的曲解完全是基于一种纯粹理论的抽象,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相对落后的基本国情,忽视了我们的社会主义缺乏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所积累的必要的条件。同时,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历史上还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都亟待实践回答和解决。然而,我们在未认真实践的情况下却先验地在头脑中构造了问题的答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存在根本的冲突,社会主义不需要通过变革的方式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在这种先入为主的概念预设下,我们的任务就是按照我们自己从经典文本中理解的社会主义蓝图进行社会主义实验,并用“实验数据”竭力地解释和论证文本。这种对经典结论的盲目崇拜把我们的思维长期束缚在“凡是”的框架之内而不敢越雷池半步,致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人们对前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终于冲破了以往对唯物史观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教条式理解,认识到历史主体在实践活动通过自觉认识能动调整生产关系实现社会发展的作用。被理性抽象地悬置于空中的“社会基本矛盾”终于回归其社会结构的现实寓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便显现为现实的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诸要素共时性交互作用。传统的计划体制难以覆盖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而一个不具备完全信息功能的官僚机构也根本无法制定出一个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经济生活的经济计划。同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无法适应现实国情条件下不平衡发展状态的经济成份。如此状况,使得目前的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客观地需要在不断适应现实国情而在改革中自我完善。经过一段艰难曲折的探索,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终于启动,从而历史性地揭开中国社会发展走进世界历史的序幕。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巨大变革,不仅改变了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中的配置方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主要体现在单一的公有制向多重经济成份并存的结构性所有制的转变,从而使经济基础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在多重经济成份引起政府机构和职发生相应改变的同时,反映着多重经济成份的多元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还将从文化的深层影响着社会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无疑,这些变化又将成为体制转型运作重要的影响因素。
(三)对资本主义文明由抽象的排斥到具体的批判扬弃
毋庸置疑,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而言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所作的科学判断。在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上,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所取的是一种不加批判分析的排斥,认为凡是资本主义的都是丑恶的、腐朽的,都是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因而,关起门来搞建设,试图建设“纯粹的”社会主义。在政治上,总是高喊“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经济发展上“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对待资本主义的文明,则一概以腐朽文化加以拒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对丧失发展的历史机遇而痛定思痛,却把这种三十年来闭关锁国、自我封闭搞建设全盘归咎于帝国主义的封锁,两大阵营的对立这个客观原因,却未认真地反思我们僵化的思维方式造成我们不能以唯物史观的态度看待西方文明,不能辩证地把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为人类历史进程的阶段来对待,至今依然还在一定的程度上漠视资本主义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在心态上依然以我们自己对社会主义的狭隘理解来判断资本主义的东西。
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发生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风云变幻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平等竞争中历史地处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着的实践迫使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正面地回答资本主义文明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历史地位,否则就无法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东淄博市桓台县“服务基层人才专项”招募240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济宁鱼台县教育事业单位招聘174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济宁微山县人民医院招收第二批见习人员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济宁嘉祥县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类30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沂蒙建工集团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63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日照五莲县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选调5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德州德达地产集团选聘职业经理人4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德州夏津县事业单位综合类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89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医药工业设计院招考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临沂职业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20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职一年级家长会-共30张课件
- 高中物理-带电粒子在匀强组合场中的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买卖合同纠纷案民事判决书
- 中国近代人物研究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之安全技术分章习题通关宝典
- XX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工作指引手册(物业服务中心)
-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六批继续培养对象和第
- 游泳教练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PPT模板下载
- 食管癌的护理查房
- 【企业杜邦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6000字】
- 中考数学真题变式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