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_第1页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_第2页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_第3页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_第4页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对脑梗死患者实行临床路径后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否提高。方法:选取自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0例)实行脑梗死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而对照组(40例)实行常规脑梗死护理方法。结果: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巴氏评分)、住院天数、护理满意程度来进行比较评估。实验组的巴氏评分在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天数少、护理满意程度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对脑梗患者所使用的临床路径方法在对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方式。【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脑梗死;生活质量;应用效果脑梗死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相应的缺血部位就会出现缺血、坏死或脑软化,最终导致神经功障碍的综合征[1]。脑卒中比较隐匿,脑梗死最终导致的病死残疾率相对而言比较高,产生的后遗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谓的临床护理路径是依据标准护理计划,根据某一特定的患者量身定制的住院护理模式,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护理模式[2]。这种护理模式的可以避免常规护理模式的缺点。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自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脑梗死患者80例。在这80例患者中男性56例,年龄在40-75岁,平均年龄(54.6±3.2)岁,病程在1-4年平均病程(2.4±0.5)年。女性24例,年龄在45-70岁,平均年龄(52.5±2.4)岁,病程在1-3年,平均病程(1.6±0.4)年。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CT、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患者,排除其他疾病,并且患者均无严重肝肾疾病。1.2方法1.2.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脑梗死护理。1.2.2实验组脑梗死患者经临床治疗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从患者与元到出院为横轴,从患者的入院检查、用药、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家人及自身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神经功能的恢复、出院后家庭护理方法为纵轴制定患者自身的临床护理路径。详见表1。表1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入院时间内容第1天入院介绍:向患者介绍科主任、护士长、管床大夫、管床护士;患者签署入院同意书、入院须知;对患者的目前病情告知本人及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生活习惯的指导,戒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第2天完善相关检查;与患者进行沟通,做好患者的心理教育,降低患者的焦虑。第3天多与患者及其家人进行沟通,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可能并发的后遗症,让患者及其家人充分了解该疾病第4、5天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是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方式、药物使用、药物的剂量、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第6、7天对患者的肢体语言恢复进行锻炼。在进行锻炼时家人陪护,用以在病人出院后家人可以给与正确的指导。出院前2天对患者及其家人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积极运动。并告知患者在出现什么情况下应及时就诊、复查。出院当天详细告知患者出院时药物服用情况,告知患者积极进行神经功能锻炼。定时复诊。1.3评价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采用巴氏评分进行对比。分别统计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的住院天数,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患者出院时统计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1.4统计学方法:将两组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P<0.05时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2.1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巴氏评分标准来进行对比评估。在患者治疗前两组的巴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评分分别为(75.56±8.2)、(61.78±7.1),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两组的巴氏评分对比组别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51.54±4.9475.56±8.2对照组50.78±4.5661.78±7.1P值P>0.05P<0.052.2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程度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住院天数、护理满意程度的方面对比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表3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护理满意程度对比组别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实验组15.3±2.189.2%对照组24.3±2.570.9%P值P<0.05P<0.05

讨论临床护理路径是在美国流行起来的一型新型护理模式,它包含了医院的管理学、整体护理、按照患者的量身定制的一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的住院天数、护理满意都起这重要作用[3]。临床上所使用的常规护理模式有很大的弊端,患者并不能得到系统的有关脑梗死的相关知识,不能得到健康的生活指导。而临床护理路径就避免了这种缺点,让患者和家人共同了解该疾病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式、神经功能的恢复,这些不光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以降低家人的压力。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的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所使用的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患者与医护的沟通,让患者充分参加到临床治疗中来,了解疾病的进展、下一步治疗、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产生的危害,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与家人的积极性,在家人的帮助下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的恢复。从护士本身来讲这种模式可以让护理人员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护理工作,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事故,帮助患者渡过难关,提高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所使用的临床护理路径在生活质量与住院天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模式,所以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值得推广与应用。参考文献[1]张泽峰,王金荣,曹秋芳.136例晕厥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