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1224-2013 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性能验收试验规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32/06/wKhkGWasPt6AN9U2AAC5-QUIERo722.jpg)
![DL∕T 1224-2013 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性能验收试验规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32/06/wKhkGWasPt6AN9U2AAC5-QUIERo7222.jpg)
![DL∕T 1224-2013 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性能验收试验规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32/06/wKhkGWasPt6AN9U2AAC5-QUIERo7223.jpg)
![DL∕T 1224-2013 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性能验收试验规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32/06/wKhkGWasPt6AN9U2AAC5-QUIERo7224.jpg)
![DL∕T 1224-2013 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性能验收试验规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32/06/wKhkGWasPt6AN9U2AAC5-QUIERo72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I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符号 24指导原则 55仪表和测量方法 6计算和结果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ASMEPTC46—1996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ASMEPTC46—1996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附录C(资料性附录)无补燃的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试验算例 附录D(资料性附录)不确定度分析 附录E(资料性附录)进口空气条件 Ⅱ ——改正了ASMEPTC46中图4.5中公式错误(见图7);——删除了ASMEPTC46中的图5.1~图5.3,修改为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形式的试验边界图附录H和附录I;Ⅲ1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性能验收试验规程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624(所有部分)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用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测量充满圆管的流体流量(ISO5167(所有部分):2003,IDT)GB/T4993镍铬-铜镍(康铜)热电偶丝GB/T8117.1—2008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第1部分:方法A—大型凝汽式汽轮机高准确度试验(IEC60953—1:1990,IDT)ISO6976:1995天然气热值、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计算方法(Naturalgaspowercircuits)ASMEPTC6.2—2004联合循环汽轮机性能试验规程(SteamturbinesincombinedcyclesASMEPTC6Report—1985汽轮机性能试验测量不确定度计算指南(GuidASMEPTC12.4汽水分离再热ASMEPTC19.1测量不确定度(ASMEPTC19.3温度测量(TemperASMEPTC22-2005燃气轮机性能试验规程(Performancetestcodeongasturbines)ASMEMFC-3M—1989采用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测量流过管道的流体流量(MeasurementofASTMD4809用弹式量热计测定液烃燃料燃烧热的试验方法(Standardtestmethodforheatof23.1术语所有的外部参数值,即在试验边界之外用于修正试验结果的参数,包括规定的辅助输入热量和输系统误差的数值估计,按照系统误差的95%置信区来估算。参考ASMEPTC19.1中的定义。在性能试验的过程中,燃料热值的变化不超过1%,认为该燃料有一致性。在规定运行方式下离开试验边界的试验净功率,并将其修正到规定的基准参考条件和规定的辅助误差(测量,仪表,随机,采样,偏差,精度)error(measurement,elemental,random,sampling,净功率netpower带走排入汽轮机凝汽器的热量的冷库。对冷却塔、河流、湖泊或海洋的冷却系统,冷源是水;对随机误差的数值估计,可通过重复测量值的分散度来计算。通常由一组试验数据的平均值的标准3h比焓m质量流量P输出功率4表1(续)Q带有“meas”或“cor”下标时,指燃料的输入热量,否则指其他热源的热量q热值,低位热值或高位热值1温度℃ap、加性能老化对功率和热耗率的乘法修正系数修正到基准输出热量下的输入热量和功率的加法修正量修正到基准发电机功率因数下的输入热量和功率的加法修正量修正到基准锅炉排污量下的输入热量和功率的加法修正量修正到基准辅助输入热量下的输入热量和功率的加法修正量修正到基准冷源空气条件下的输入热量和功率的加法修正量修正到基准循环水温度下的输入热量和功率的加法修正量修正到基准凝汽器压力下的输入热量和功率的加法修正量修正到基准辅机功率下的输入热量和功率的加法修正量修正到基准进口环境温度下的输入热量、功率和热耗率的乘法修正系数修正到基准进口大气压力下的输入热量、功率和热耗率的乘法修正系数修正到基准进口大气湿度下的输入热量、功率和热耗率的乘法修正系数修正到基准燃料温度下的输入热量,功率和热耗率的乘法修正系数修正到基准燃料成分下的输入热量、功率和热耗率的乘法修正系数注:某些变量的符号和下标在正文中直接给5wb:湿球。--—所有输入的能量; 余热锅炉余热锅炉烟气进口空气燃料6对气态和液态燃料的机组,主要输入热量的确定方法取决于实际燃料和机组类型。大部分情况所有热值的基准应一致(或者全部采用低位热值,或者全部采用高位热值),且所有的修正曲线和热平应测量硫吸附剂或其他化学添加剂的特性、成分和数量,因为它们会影响热耗率或净功率的修7的试验边界来确定。根据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试验边界,注意机岛与炉岛之间的试验边界,见图1。下面这些能量流都应测量或确定,但不限于此:a)进入机岛部分的能量流1)高压主蒸汽能量流;2)热再热蒸汽能量流;3)低压混合蒸汽能量流。b)流出机岛部分的能量流1)高压缸排汽蒸汽能量流;2)凝结水能量流。c)余热锅炉烟气能量流一类参数主要有:各压力等级的蒸汽压力、温度和流量;余热锅炉入口烟气压力、温度和流量,出口温度。为了减少不确定度,各压力等级蒸汽流量应采用测量水侧的流量来确定,进而计算蒸汽流量。高压缸排汽流量也应考虑高压缸轴封泄漏量。水侧流量主要需要测量高压给水、中压给水和低压凝水的流量,测量方法见5.4.1。对于燃机排气流量的确定,一般不宜采用直接测量方法(直接测量烟气流速方法或测量空气流量方法),宜采用ASMEPTC4.4方法,即通过烟气侧进出余热锅炉的烟气比焓和汽水侧进出余热锅炉的汽、水流量和汽、水比焓,并考虑余热锅炉的散热损失,通过余热锅炉热平衡计算燃机排气流量。计算方法参见ASMEPTC4.4。余热锅炉排烟温度测量方法见。4.1.3修正系数的运用对本标准所描述的机组的试验计算结果,需要使用加法和乘法系数来修正试验的输入热量和输出功率。通用公式如下:另一种修正后热耗率的定义是:上面通用公式形式可用来表达对测量性能的各种修正,并通过数学解耦以便能对各修正变量单独地使用。修正量或修正系数也可根据需要来确定,如热电联产机组中过程抽汽流量的改变等允许运行操作影响因素的修正,以及进入设备的环境温度变化等不可控外部因素的修正等。同样,第6章中允许本标准的使用者在试验后选取适当的试验数据,利用热平衡计算程序来计算,只需运行一次热平衡计算程序就能得到修正后的性能。虽然考虑了所有偏离基准参考条件的参数修正,但本标准仍有可能未列出一些未预见的影响机组8如果蒸汽或电力用户不足以消耗所提供的蒸汽或电能,应采取其他措施使试验值维持在表3的范编号电气流量压力温度1用于试验测量的永久性机组仪表××X×2传压管和接头b×XX×3位置改变X××4测量回路改变dX××5适用性×X××6可访问性XX××7环境影响XXX×8数量hXX9测量回路管线布置×××备用测量能力XX××安装时间×9表2(续)编号电气流量压力温度上下游直管段长度×X×水柱检查"XX凝结罐°X×热示踪P××注:×表示应注意的测量参数,空格表示不需考虑的测量参数。b传压管和接头。用于一类一级参数测量的临时性试验仪表的传压管、温度套管、流量测量管段和电气测量接头需满足第5章中对测量仪表的要求,这些都宜在设计阶段予以考位置改变。在机组设计和施工阶段,若有管道中的素都宜在合同和规程限定的范围内标明和复查,例如在系统管道上的移动流量装置d测量回路改变。例如重新敷设的凝结回路。适用性。测量最符合试验热力过程的值。注意所记录的值是瞬时值还是平的能力。f可访问性。要求有便于仪表检查、校验以及临时仪表的安装和拆除的可接近仪表的方仪表的电磁感应最小、振动和冲击最小、测量回路最短,确保仪表回路和数据采集系统的正确接h为减少不确定度和防止意外的数据采集故障,考虑用于同一位置上的仪表和测量接口的数量。例如,测量关键温度时,可在同一点使用两个或多个热电偶。i为减少测量误差采用合理的仪表回路管线布置。注意事项在本标准第5章中叙述。如果使用仪用互感器,宜使用合适的导线尺寸以减少压降,在使用三相功率表时宜有中线。i备用测量能力。允许对测量值的验证,包括对试验测点故障的预案,宜确定一个独立的测量设备用于试验仪表k流量测量元件的安装应考虑酸洗和蒸汽吹扫的时间。比如:不宜在酸洗和蒸汽吹扫之前安装校验过的流量测量元件。1流量测量元件的上下游有一定长度的直管段以减少不确定度。由于上下游直管段长度影响测量的不确定度,因此长度宜越长越好。m为获得精确的测量值要进行水柱修正。流量测量取压口之间的高度差将改变在零流量下测得的差压值。流量测P热示踪安装确认。为防止凝结水沸腾,宜根据制造厂的指导进行热示踪水柱检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设备的进口空气条件与在要求的运行模式下燃气轮机最大允许偏差相同。如基本负荷条件下,允许偏差随燃气轮机类型而不同空气冷却热交换器在试验边界内见附录E:进口空气条件试验边界为:①循环水冷却;②凝汽器压力允许偏差相当于凝汽器压力变化引起可计算的汽轮机输出功率的变化的限制。随汽轮机类型而不同表3(续)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流量:最小的过程热流量F(min)为基准过程热流量的函数,b如果R₆≤0.30,如果Rb>0.30,热流量:过程蒸汽焓,参照ISO或绝对温度如适用,允许偏差相当于减温器下游焓值的10%气态,液态燃料:燃料分析结果(热值,成与燃气轮机的允许偏差相同,随燃气轮机类型不同电气参数:功率因数,功率,频率轮机而不同aFb:基准过程热流量,kgh或kW(t);F(min):试验期间最小的过程热流量,kg/h或kW(t);Rb=PE/(Pp+PE),无量纲;Pp:基准热平衡下机组的净输出功率,kW(e):PE:基准热平衡下过程热流量的等效热功当量,kW(t):Pms:主蒸汽压力,MPa;6只有当热平衡计算需要的蒸汽循环性能(如汽轮机通流系数)能够确定时,最小过程热流量可使用较小值。4.2.4试验方案方法文件中还应有推导过程,或计算和换算数据时用到的算法、常数、换算系数、校验曲线、偏移修改试验要求和试验设备。宜从预备性试验结果的计算和检查中发现测量数据在质量和数量上的问1)设备运行和控制方式;2)系统配置,包括所要求的过程抽汽量;4)现有燃料的可用性和辅助燃料的一致性没有超出允许的燃料化验结果的范围(采用试验前的化验值);5)机组在修正曲线、算法或程序规定的范围内运行;6)设备在允许的范围内运行;7)对一组试验,完成试验重复性要求的内部调整。当试验负责人认为完成一个试验所应满足的条件(4.4.4和4.4.5)都已满足时,可以正常结束试受机组运行方式的影响。如果试验要求在规生产过程的能量(过程抽汽和凝结水)应尽可能控制稳定。如果用户不能满足稳定性和数量指标设备运行至少99.9%的非电力内部能耗都要考虑,并列出规定的运行方式。至少99%的电力辅助设备耗动用设备(如备用泵)运行。间歇性非电力内部能耗和辅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机组应在试验计划中规定的排放限值下运行。排放物宜由经过校验的设备来监视,但本标准并不要求排放物试验作为全厂性能试验的一部分。可使用正常的监测设备来监测排放试验前各方宜就试验开始之前允许进行的调整达成一致意试验前典型的调整包括对异常控制的调整或仪表的校准,对当前运行条件下机组性能的优化。允许对怀疑的仪表或测量回路进行再校验。允许对设备和机组性能进行微调和优化。也允许为避免或最在试验测量期间允许进行的调整有:异常控制的调整,保证设备安全和维持稳定运行的调整。试不允许任何导致设备参数超出制造厂家的运行设计值、安全限值或规定运行范围的调整。在试验一个试验应有足够长的持续时间,以使试验数据能正确反映出机组的平均效率和性能,其中还应考虑由控制、燃料和特定机组的运行特性等引起的测量参数的偏差。表4中给出了推荐的试验持续时间。试验负责人和参加试验的各方可决定是否需要延长试验时间。表4中所列的推荐时间通常取决于连续数据采集系统。是否有必要延长试验时间,获得足够数量的测量参数样本以达到要求的不确定度,取决于参加试验的人员数量和数据采集的方法。如果需要使用逐点切换测量,则试验时间的长度表4典型的试验前状态稳定时间和推荐的最短试验持续时间单位:h机组类型稳定时间试验持续时间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11一次测量试验是机组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的一组完整的测量结果。一个试验是指一次测量试验或虽然不要求进行重复的一系列测量试验,但应该认识到这种重复测量试验的好处。进行多个测量c)验证试验结果的重复性。重复性不好可能是由试验方法变化(试验变化)引起的,也可能是由试验设备的实际性能变化(过程变化)引起的。案例1不重叠案例2完全重叠案例3XL试验期间采集的有效读数所产生的总的不确定度应满足表5的要求。理想情况下宜至少采集304.5计算和结果报告宜对试验期间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查,如果有不符合试验稳定性要求的值,应将其全部或部分删如果在试验进行中或计算过程中发现严重影响试验结果的一致性问题,则该试验宜视为全部无为了提供符合实际限制条件下达到最高准确度水平的试验,制定了详细的测量方法和程序。任何与本标准要求的偏差都可能引起不确定度的增加,从而超出了本标准可接受的最大不确定度表5给出的值不是一个目标值。本标准的主要原则是获得试验各方最关注的可达到的最低不确定机组类型修正后热耗率修正后净功率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带或不带补燃的燃气轮机和汽轮机的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验结果影响不超过0.05%的修正项目。同时试验前的不确定度分析还宜用来确定每个测量点通常所有用于测量一类(一级和二级)参数的仪表,宜对照可追溯的标准来校验,如国家标准以用于测量一类(一级和二级)参数的仪表校验条件a)一类一级参数。测量一类一级参数的仪表的校验点数宜至少比校验拟合曲线的阶次数多两仪表的滞后现象明显小于所要求的准确度,则只需在单方向上逼近校验点(上行或下行)c)二类参数。测量二类参数的仪表能采用在同一地点用双重或多重测点的参数测量值进行检所有测量一类(一级和二级)参数的试验仪表应在试验前进行校验、b)具有多重测点的地方,宜对校验漂移进行分析,以确定这些仪表中哪次校验(首次校验或复校)的结果比较一致。所有用于测量一类(一级和二级)参数的仪表都宜进行回路校验。回路校验使用信号调制设备米 只有当现场仪表(包括信号调制设备)能证明满足总不确定度的要求时,才能使用现场设备测量有一类(一级和二级)参数都宜采用多重仪表测量。因为流量元件和电气测量设备采用多重仪表,费准确度要求测量一类一级参数宜采用0.1级准确度的压力变送器,且在校验范围内的总不确定度不超过测量一类二级参数宜采用0.25级准确度的压力变送器,且在校验范围内的总不确定度不超过1)将被校验仪表与一台可以精确产生所要求的真空的设备相连,这个设备能2)使用抽真空设备在一个腔室内产生和保持某一真空,被校仪器和校验标准仪都与腔室相1)两台高准确度静重计;2)一台静重计和一台分压器组件;3)一台静重计和一台标准差压计。准确度静重计与仪表的高压侧相连进行校验。如果不加静压,除非仪表有内部补偿可以消除这种影传压管内的水柱是液体或水。液体在传压管内形成一个静压头,这个静压头应从仪表读数中扣或放出蒸汽(蒸汽管),以清除传压管内的沉淀和碎屑。仪表安装后,应有充足的时间让传压管内充满图3五阀组示意图g——当地重力加速度(≈9.80665),m/s²。因为温度测量技术日新月异,对于那些现在还没有使用或还不十分可靠的仪表,本标准不限制使所有温度仪表的信号线宜有接地屏蔽以消除附近电气设备的感应电流的影响。所有信号线在布置时应远离可产生电动势的设备,如电动机、发电机、电气管道、配电盘等。5.3.2不确定度要求测量一类一级参数的仪表在温度低于93℃时,其偏差不确定度不应超过±0.3℃,温度高于93℃玻璃管温度计比较多地用在测点较少、读数次数有限、读数频率较低的场合,这类测量一般由人玻璃管温度计刻度需要在测量准确度以内。这类温度计对于其所插入到工质中的距离(插入深度)非常敏感。其插入深度宜与在校验过程中的插入深度保持相同,否则宜依据ASMEPTC19.3对深度进行修正由热电偶的电势计算温度时宜采用1993年NIST(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175号专文的用E型(铬镍一康铜)热电偶,因为此范围内E型热电偶的电动势分度值最高。测量一类一级参数宜使用四线制铂热电阻温度计,如图4所示。如果能够证明准确度满足要求,回路回路从电阻值计算温度宜采用NIST专文126第6.1节IPTS68(国际实用温标)中的公式,热电阻温半导体温度计由类似陶瓷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该材料的作用类似热敏可变电阻,但与热电阻温度一类参数温度测量仪表在校验时将其与一个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校验介质中,然后将介质的温度调整至所要校验的点上,使介质的温度保持恒定,标准温度计的波动不能超过其准确度要求。从标准温度计和所校仪表温度的信号或读数得出所校仪表的温度偏差,更详细的校验方法的论述见GB/T套管安装深度宜穿过被测流体的层流边界区。套管宜安装在流体被充分混合、没有温度递减的地对有高准确度测量要求的参数测点,本标准建议将暴露在管道或容器外的套管部分与设备本身一测量减温后蒸汽的温度时,套管安装位置应仔细选择,可将套管安装布置在减温水喷水注入点后如果流体的压力较低,则既能将温度测量元件直接装入管道或容器内来测量,也可使用“通流式利用一个中空形的压紧接头,可将温度测量设备直接放置在流体中。接头的尺寸要合适以便能固定在仪表上,推荐使用塑料或特氟隆的套简,这样仪表容易移动并能在其他任何地方使用。仪表应穿过流体的层流区,但应注意不要插入过深使流速改变而引起仪表振动。如果流体是天然气或丙烷等有测量烟道内流体的温度需要多个测点,以减少温度梯度的不确定度的影响。通常烟道内压力都很可由试验确定要求的测点数量,或根据所要测量的横截面上的温度变化量以及所允许的平均温度值的最大不确定度的经验值确定。总的平均温度的不确定度受单个仪表的不确定度、参与平均值计算的点数、温度梯度以及读数波动的影响。实践上试验各方宜在温度和流速尽可能均匀的位置上设置测塞子图6“通流式测温袋”示意图 对圆形烟道,测点可安装在两个互成90°角的烟道径向上,如图7所示。同时图中还给出了测点对方形或矩形烟道,宜采用同样的概念确定测点位置。在一个长方形流道上布置温度测点,宜考干球温度是机组设备进口处空气的静态温度,温度传感器应避续稳定的空气流过感应元件。虽然并不要求,但仍可使用下述机械抽吸式干湿球温度计。如果使用这种干湿球温度计,就不宜在感应元件上放置布条(像测量湿球温度时的要求)。如果流过感应元件的空环境空气湿度可由测量的绝热湿球温度、露点温度或相对湿度来确定。测量湿度的仪表应靠近测a)湿球温度。热力学上的湿球温度是指空气被绝热冷却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湿球温度能由合适的机械抽吸式干湿球温度计的测量值推导出来。干过程,但也是一个与湿球感应元件同时有热量和质量交换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干湿球对湿度小于15%的场合使用。在允许使用的范围内,一个设计好的干湿球温度计导出的湿球温度的不确定度约为±0.14℃(基于该温度传感器的不确定度为±0.08℃)。使用机械抽吸式1)感应元件宜避免阳光直射,并避开其他任何与干球温度不同的物体表面。如果测点暴露2)感应元件宜悬吊在气流中,并且不能与遮光板壁面接触;4)空气流过感应元件的速度宜保持在4.1m/s~6.1m/s之间;5)流过感应元件周围的空气不宜被风扇的电机或其他热源加热。b)冷却镜式露点湿度表。露点温度是湿空气在某一环境压力和比湿度下的饱和温度。冷却镜类型和设计的不同而变化。通常相对湿度在0%~90%之间时,不确定度大约为整个量程的1%~2%。测量高于90%的相对湿度时,不确定度更大。这类仪表的精确性依赖于校验的正量计)等应在满足上述要求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如果能证明质量流量总的不确定度不超过±0.8%,也下面给出了使用法兰取压的孔板测量天然气燃料流量的计算过程。孔板测量装置的布置应满足β——孔径比(=d/D),无量纲; tf使用条件时燃料的温度,℃;c)天然气密度的计算。天然气流动时的密度计算为Zfuel天然气的压缩系数,无量纲(见AGAReportNo.8);R天然气气体常数(=8314.51/Mgas);Mgas—天然气分子量,kg/kmol;K——等熵系数,1.3。e)流出系数。流出系数反映了实际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流量的关系。Rep与管道直径对应的雷诺数,无量纲。当50.8mm<D<58.6mm时,参见ASMEMFC-3M。f)雷诺数用涡轮式流量计测量天然气燃料流量可以使用涡轮式流量计代替孔板来测量气体流量,涡轮式流量计测量的是实际的体积流量。涡轮式流量计由轴旋转圈数来显示流量,通过一系列齿轮传动装置对旋转轴转速的调整可使计数器显示出每单位时间的实际体积流量。涡轮式质量流量计算公式为由计算机打印输出或流量计算器显示的没有给出中间结果和计算用数据的质量流量是不可接受采样(每次试验至少三个样品),并单独化验出每个样品的热还是样品送至实验室化验,气体分析依据ASTMD194本条款给出了功率测量的要求和指导。范围包括多相(三相)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测量。通常多相测量有净功率或全厂功率的测量、发电机输出(毛功率)的直接测量和大型机组辅助设备的耗功(如锅炉给水泵驱动设备)等。d)对于一个非接地Y形接法发电机的三线制系统输出功率场合,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应使用图8三线制动率测量系统W总无功功率。式中:P功率因数;WA-B——AB相的有功功率; CB两种四线制电力系统如图9所示。下面分别叙述各种四线制的电力系统:三台功率表或一台三相电能表连接该处。三台功率表或一台三相电能表连接该处A相B相P——功率因数;有四种电气测量设备可用来测量电能:①功率表;②电能表;③无功表;④无功电能表。可使测量一类二级参数的表计其不确定度可不大于读数的0.5%;对测量二类参数的功率表没有准确度要平均有功功率(kW)。测量净有功功率或毛有功功率等一类一级参数时,电能表的不确定度不应大于读数的0.2%;测量验期间的平均无功功率(kvar)。围内的若干功率点上(至少5个)来进行校验比较。计算每个点上被校表和标准表的差值,并应用到试校验电能表时,对标准功率表的输出的测量宜保持较高的频率,以减少校验期间的随机误差,这样校验的总的不确定度将维持在所要求的水平上。将输出的平均值乘以校验的持续时间得出的结果与功率表宜在试验状态的频率下校验,即不要将60Hz状态下校验的结果,用于50Hz的设备上。校验无功功率表和无功电能表应采用一台标准无功电能表或功率表,以及一台高准确度相角测量设备。用来同时给标准表和被校表提供功率的设备,还应具有移相功能,以产生不同的稳定的功率因使用标准无功表时,校验过程与上述功率表的校验过程相同。使用标准功率表和相位仪时,宜同功率表宜在试验状态的频率下校验,即不要将60Hz状态下校验的结果,用于50Hz的设备上。以减少校验期间的随机误差,这样校验的总的不确定度将维持在所要求的水平上。将输出的平均值乘仪用互感器包括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测量导体与基准点之间的电压,电流互感电压互感器既可测量相间的电压,也可测量相与中线间的电压。电压互感器用来将线电压或一次侧电压(一般为高压)转换成低电压或二次侧电压以保证测量安全(典型的是相—相电压120V,相一电压互感器有几种不同的准确度等级。对一类一级和二级的参数或二类参数,应使用偏差不确定度为±0.3%的电压互感器,在测量一类一级参数时,应对电压互感器在其额定负载运行范围内的变比电流互感器测量给定相的相电流。电流互感器用来将线电流或一次侧电流(一般为高电流)转换电流互感器有几种不同的准确度等级。当功率测量为一类一级和二级参数或二类参数时,应使用系统不确定度为±0.3%的电流互感器;当功率测量为一类一级参数时,应对电流互感器在其额定负载平均功率或总能量的计算方法宜依据ANSI/IEEE120中规定的测量系统的类型来确定。对一类一级参数来讲,应依据ANSI/IEEE120的规定,对功率的测量值进行仪用互感器变比和相角误差的统还宜能够计算每个仪表的标准方差和方差系数,宜具有从平均值中找出并删除不合理的数据的功每个测量回路都应设计成可以单独地进行校验的回路,如果在仪表安装过程中某个地方出现问b)通常机组测量系统没有自动校验值修正功能,有些仪表如热电偶的输出就不能进行修正,因c)有些机组系统不允许仪表信号在信号处理之前进行显示或储存,应能检查出信号在处理过程d)分散控制系统一般只报告那些超出设定阈限的参数值的改变,这时应将阈值调节到足够小,6.1基本公式基本性能公式(1)~(4)对本标准中范围的机组类型均适用。或修正量而分别设定为1或0。式(23)表述了在开关站测量的机组净功率,线损部分不在试验边界内时可不计,但当需要考虑线损的情况时,线损将包括在式(23)中。值上,那么公式(19)、(21)或(22)将随机组类型的不同而简化。循环机组,公式(19)和(22)可简化为 2pc,dsign=[moe(h-he)]sin的总和为△(或W₁)。U空气补水余热锅炉返回燃料古余热锅炉0士对于额定测量净功率和额定修正后净功率这类需要设置功率的试验,由于6.3.4中所描述的原因,测量功率不可能与所要求的功率完全相等,因此要进行修正。这些修正应同时考虑输出功率和输入热量两方面,即将测量功率修正到与所希望设置的值相同的同时,还应考虑与其相随的输入热量的改变。根据进口温度修正系数(a、f或β₁),进口压力修正系数(a、左或βz)和进口湿度修正系数(a、f3或β₃)对机组性能进行修正。在试验边界上的燃气轮机压气机进口处的空气压力和湿度宜在任何调节设备上游(如预热器等)处的燃料供应温度与基准参考温度不同时,应对性能产生的影的基本性能公式进行调整。对冷却塔进口参数与压气机进口参数之间的差别能使用AsA或asA再给出修正。温度相等,那么对燃气轮机压气机有最大影响的进口温度点进行测量通常是合理的。在试验准备阶敏感系数,来验证假设的合理性。比较冷却塔进口和燃机压气机进口处之间的真实温度差别的影响影响大于0.1%,则应进行△₅A(或①5A)的修正计算。经验表明,蒸发冷却器投运情况下的试验可导致错误的、非重复性的结果。当蒸发冷却器投运对湿度为80%。Pcor,colerIs——蒸发冷却器投运时,根据公式(1)得出的修正到基准冷却器进口温度和湿度下蒸发冷却器切除时,根据公式(1)得出的修正到基准冷却器进口温度和湿度下或Qcor,colers=蒸发冷却器投运时,修正到基准冷却器进口温度和湿度下的热耗蒸发冷却器切除时,修正到基准冷却器进口温度和湿度下的热耗蒸发冷却器热耗率和输入热量的修正系数,用来将蒸发冷却器切对输入热量的加法修正对功率的加法修正ab需要修正的项目运行条件或不可控制的外部条件输出热量(运行的)由输出热量和能级来计算,如过程抽汽的蒸汽流量和焓等发电机功率因数(运行的)锅炉排污量与设计值不同(运行的)有时会隔离排污,结果可以更精确地修正到设计排污量下辅助输入热量(外部的)典型的是过程抽汽的回水温度或补水温度冷却塔或空冷式热交换器的进口环境参数(外部的)对某些联合循环机组,可能基于燃机的进口参数循环水温度与设计值不同(外部的)如果冷却塔或空冷式凝汽器在试验边界之外,则需要使用凝汽器压力(外部的)如果整个冷源系统在试验边界之外辅助负荷,热力的和电力的(运行辅助负荷修正,通常只针对汽轮机机组;(2)对波动或偏离设计辅助负荷的补偿如果试验要求是在规定功率下运行而测量的功率与此不同,或规定运行方式试验中运行方式与要求略有不同时(运行的)(1)试验在修正后功率下进行时,测量功率与目标功率存在的微小偏差;(2)阀点运行时,要求状态与实际状态有微小偏差时需要考虑对一个给定的加法修正下标i(i为1~6),通常△或w之一将被用在联合循环机组的性能修正中,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同时使用可能意味着对一个给定条件进行了两次修正。6带有下标7的加法修正一般应同时使用。W₇修正是对应于4,的输入热量的修正。对输入热量的乘法修正对功率的乘法修正对热耗率的乘法修正需要修正的项目运行条件或不可控制的外部条件环境温度修正(外部)在试验边界的设备进口处测量大气压力修正(外部)环境湿度修正(外部)供应燃料温度修正(外部)燃料实际成分与设计值不同的修正(外部)机组类型试验目的适用的性能试验公式试验目的类型联合循环(汽轮机与燃气轮机),不带补燃的余热锅炉机组在试验基本负荷运行方式下净功率,式(25)热耗率,式(26)规定运行方式联合循环(汽轮机与燃气轮机),带有补燃的余热锅炉基本负荷运行和外部补燃到所要求的机组输出功率水平,而不考虑进口空气温度净功率,式(27)热耗率,式(28)规定测量净功率效率上游干球温度℃上游相对湿度%下游干球温度℃下游相对湿度%下游湿球温度℃当联合循环机组的供货方式采用机岛部分(燃气轮机和汽轮机)和炉岛部分(余热锅炉)分别供对于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由于燃机、汽轮机和发生影响,以及余热锅炉烟气阻力还对燃气轮机出力产生影响等,因此应考虑机岛与炉岛之间相互影根据基本性能公式(19)和公式(22),修正后的整体性能公式简化为式中,测量的燃料输入热量由式(24)求出,各修正系数代表的含义与表6和表7相同。如果修机岛参数对余热锅炉各压力等级蒸汽参数影响的因素有:程见ASMEPTC4.4。meoon=mpGpiCeCL₃CpCp₅Ge₆CmGnCp₉1)高压蒸汽流量;3)低压混合蒸汽流量。1)高压蒸汽压力和温度;3)低压混合蒸汽压力和温度。o3o3IPIP2燃料空气8.1一般要求1)历史回顾;2)给出显示试验边界的热力系统图(对具体的机组类型和试验目的,参考附录中相应的试e)试验目的,见本标准第4章和第6章。8.4计算和结果a)根据试验目的和所适用的修正曲线列出使用的基本性能公式(为方便起见,这条可以与试验d).列出计算主要流量详细的计算过程,如果需要,还应包括中间结果(主要流量即燃料流量,e)详细计算燃料的特性密度和热值(列出用于详细计算过程中使用的成分特性值),热值应g)试验重复性的比较;c)每个测点的数据采集手段,例如是临时性数据采集系统打印输出,或是现场控制计算机打印8.7附录(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ASMEPTC46—1996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本标准与ASMEPTC46—1996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具体章条编号对照情况见表A.1。本标准章条编号对应ASMEPTC46—1996标准章条编号本标准章条编号对应ASMEPTC46—1996标准章条编号0—12786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G本标准章条编号技术性差异标准名称标准名称“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性能验收试验规程”替代“电站整体性能试验规程”本标准规定了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性能验收试验的试验标准删除了解释性说明按照GB/T1.1的要求1范围由“适用于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对多轴联合循环机组也可参考使用”替代为“适用于任何容量的机组”;删除1.1日的;将1.3试验不确定度内容移至本标准4,5,3.1中按照GB/T1.1的要求21)增加引用我国标准2)增加了引用国际先进标准1)我国已有类似标准,无需转化。加之我国试验仪表测量和试验均2)增加相关的引用方法,目前尚增加术语“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便于使用删除了ASMEPTC46中图3.1、图3.2、图3.3,修改为“典型的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试验边界图”(见图便于使用增加标准章条,增加了机组机岛和炉岛性能责任区分时所需的试验测量便于使用删除了ASMEPTC46表3.2中其他类型机组的内容不包括在本标准适用范围内将ASMEPTC46中1.3试验不确定度内容移至本条款中按照GB/T1.1的要求增加流动方向向下情况的修正公式便于使用修正ASMEPTC46中图4.5中公式错误参见ASMEPTC4-1998和ASME修改ASMEPTC46中公式(4.4.9)便于使用删除ASMEPTC46中4.5.1“固态燃料的一致性”和4.5.3“固态燃料和灰的采样”标准章条本标准只适用于燃烧气态和液态燃料的机组删除常规火电机组(汽轮机组)的计算内容不包括在本标准适用范围内表B.1(续)本标准章条编号技术性差异删除ASMEPTC46中5.3.3“规定修正后净功率试验”标准章条组试验编辑修改了ASMEPTC46中图5.1~图5.3,将双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改为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便于使用增加性能老化修正系数验时的情况删除有关多台燃气轮机的电厂内容组试验删除ASMEPTC46中5.5.3“联合循环电厂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试验”的标准章条组试验7算和修正方法”的标准章条便于分设备性能责任划分附录1)删除了ASMEPTC46中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H和附录I;2)增加资料性附录“无补燃的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试验算例”,见附录C;3)增加资料性附录“不确定度分析”,见附录D:1996章条编号结构性差异对照”,附录A:5)增加了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ASMEPTC46-1996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见附录B1)不包括在本标准适用范围内;2)便于理解;3)便于理解;4)按照GB/T20000.2的要求编5)按照GB/T20000.2的要求编辑(资料性附录)试验对象是一台燃用天然气的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机组由一台燃气轮机、一台汽轮机、一台发电机和一台余热锅炉组成。机组带基本负荷运行方式运行,在设计保证条件下净功率为390.982MW,保证净热耗率(低位热值为基准)为6346.9kJ/kWh。系统示意图参见图13,保证条件和测量数据见表C.1。燃气轮机的排气进入一台无补燃三压再热型余热锅炉产生蒸汽。锅炉出口蒸汽参数分别为:高压蒸汽13.0MPa,566.0℃,266018kgh;热再热蒸汽3.1MPa,550.0℃,315565kg/h;低压混合蒸汽0.37MPa,240.0℃,47318kg/h。蒸汽进入一次中间再热凝汽式联合循环汽轮机做功,汽轮机由高中压燃料加热器由余热锅炉中压给水作为加热热源,燃气轮机入口无蒸发冷却器及蒸汽喷射装置。C.2试验边界描述如图13所示,整个机组基本上都包括在试验边界之内。在燃气轮机空气入口处和循环冷却水入口输出功率测量位于发电机输出端,发电机采用静态励磁,试验期间机组辅机功率由公用低压电源在机组天然气供应管道穿过试验边界处附近,进行燃料的流量测量和成分取样分析。在机岛和炉岛边界上的蒸汽、水管道处进行参数的测量,蒸汽流量由水侧来测量。C.3保证条件和测量结果单位保证条件测量数据环境温度℃大气压力环境相对湿度%天然气供应温度℃燃料气低位热值发电机功率因数循环水入口温度℃余热锅炉排污%00补水率%00发电机端输出功率发电机励磁机功率辅机耗功燃料气流量表C.2需要修正的项目修正项目修正量/系数修正项目修正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橡塑制品居间合作协议
- 海洋经济区综合开发框架协议
- 工程资质挂靠合作协议书范本
- 采沙场转让协议书范本
- 钢板桩租赁合同范本
- 甲乙丙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5年玉溪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试
- 社区活动中心地暖安装合同
- 2025年银川货运资格证考试题目答案
- 手房分期付款合同
- 科创板知识测评20个题目的答案
- 2023年湖北成人学位英语考试真题及答案
- 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黄相怀)课件
- NY∕T 4001-2021 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版)》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论
- 汉声数学图画电子版4册含妈妈手册文本不加密可版本-29.统计2500g早教
- 中国监察制度史
- 搬家公司简介(15个范本)
- 典范英语-2备课材料2a课件
- 抽水蓄能辅助洞室施工方案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7 Searching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