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鼓楼区格致中学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福州格致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卷
高二语文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研究人类科学的人如若只能_____________,最多也不过一些西洋的政治学、经济学,既不合时宜,又常多短缺。实用物质科学的人如若只知___,最多也不过摹成一些欧式的工厂商店,重演出悲剧,肥寡不肥众。日本便是这样,它古代模拟到一点中国的文化,有了它的文字、美术,近代模拟到一点西方的文化,有了它的社会实业:它只是国家中的画匠。我们这有几千年物质文化的国家不该如此。我们应该贯进物质文明的内心,搜出各根底原理,观察它们是怎样配合的,怎样变化的,再追求这些原理之中有哪些应当铲除。
1.(3分)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亦步亦趋贩进萧规曹随B.马首是瞻贩进邯郸学步
C.亦步亦趋引进邯郸学步D.马首是瞻引进萧规曹随
2.(3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处是()
日本便是这样,它古代模拟到一点中国的文化,①有了它的文字、美术,②近代模拟到一点西方的文化,③有了它的社会实业:④它只是国家中的画匠。
A.①B.②C.③D.④
3.(3分)请指出文中加点词语“如此"的含义。不超过15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5分)
“研学”和“旅行"是研学旅行的两大基本要素,__①__,更不可失衡。如果忽视“研学”,就会成为游而不学;如果舍弃“旅行”,就会与常规课堂教育无异。而仅仅从时间上平等分配,也不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必须要在课程设置时,切实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做到“寓学于游”。
研学旅行要在研学内容设置方面加入自主、开放、动态元素,研学活动的设置不宜严苛刻板,__②__。让学生能够自主安排多样化体验,自主获得游学经验,为学生更好地实现动态获取知识经验留下必要的空间。
无论是何种内容的研学旅行,对学生来说,__③__像观赏自然景观、考察历史文化古迹、品鉴语言文化、体验职业生活等,都是学生在真实、复杂、多元的情境中展开的。将研学旅行情景记忆与课堂知识运用结合,必将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研学旅行功效。
4.(9分)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5.(6分)学校打算组织高二学生开展“绍兴兰亭文化研学旅行”,请结合上述材料,为该活动写一段推介词。要求∶句式整齐,不超过45个字。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39分)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6.(6分)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选文描绘了哪一幅秋景图?
7.(6分)文中为什么没有选取“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
的钟声"等风景名胜,而是选择了那些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来描写?
8.(6分)作者为什么说“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1分)
材料―: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书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读书,是承继文化的重要方式;书店,是传播文化的重要空间。很多人的知识启蒙和思想共鸣,通常会与一两本书有关,往往从家门口的书店开始。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读书方式,阅读习惯有了很大改变,实体书店的发展受到不小冲击。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数字化阅读呈快速发展趋势,纸质阅读呈放缓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老牌实体书店纷纷走上了转型的必由之路。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与源泉,裹足不前就会被市场淘汰。实体书店或引进时尚的设计理念与元素,打造“高颜值"书店,成为“打卡圣地”;或在原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通过“书店+"等方式打造复合式文化平台;或积极进军社区、乡镇等薄弱地带。在拥抱新技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实体书店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变革与创新贯穿始终。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为实体书店转型发展创造新机遇。2016年,中宣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其中明确了推动全民阅读、营造“书香中国”等具体举措;2018年,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免征增值税政策进一步延续。这些都为实体书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当前,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持续增加。“碎片化"的网络阅读不可能满足所有公众的需求,文化氛围的熏陶是实体书店的独特优势。《2018-2019中国书店产业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图书销售网点同比增长4.3%,从业人员同比增长5.5%。一大批特色书店在各大城市兴起,规模不减反增。
值得注意的是,书店的核心是书籍,对象是读者。在书店转型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吸睛”“圈粉"人气”,而忽略图书质量和服务,可谓本末倒置。那会导致能读的书越来越少,杂货商品越来越多;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游玩的人越来越多;读书活动越来越少,商业性活动越来越多。
时代在变迁,科技在进步。变的是书店的形式,不变的是人们从阅读中获取精神慰藉
的需求。“腹有诗书气自华"依旧是很多人的信念与追求。相较以前,读者越来越重视阅读时的体验。无论是老牌书店还是新兴特色书店,能否在满足读者日益精品化、差异化的阅读需求上做到极致,形成自己的读者群,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发展前景,毕竟书店既需要用“面子”吸引人,更需要靠“里子"留住人。
(摘编自史志鹏《实体书店转型要“面子”也要“里子"》)
材料二:
用“扩张速度惊人”来形容近年实体书店创办热潮,并不夸张。越来越多“最美"高颜值”“豪华"实体书店在全国涌现,其中有书店甚至成了网红景点和打卡地标。
“网红效应”对于书店是把双刃剑,若不够红,书店客流与业绩会受到影响;但若是过于网红,又往往被火爆所累,造成客流过剩,有丧失专业性的风险。不难发现,如今大多新开的书店都讲究空间美学,追求店面的“高颜值”,卖咖啡、卖文创、办读书活动,多管齐下,这对经营来说无可厚非。但有出版界人士提醒,如果读者走进书店只为了拍照或喝咖啡,那么书店存在的意义何在?书店沦为“背景板”,所谓人文情怀也不过是空话了。
“在一些投资人看来,开实体书店等于开免税的咖啡馆、饭馆,且书店规模越大,装修越漂亮,减免房租就越多,得到的补贴也越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书店经营者说,这是引发实体书店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未必能契合普通读者诉求,不少读者更需要深入社区的中小书店,而非大卖场的豪华摆设。同时网红书店固然吸引一大批读者前往线下实体店观摩、阅读,但是网红书店的常客通常就是网友,或者由网友介绍来的读者,至于线下的吸引力则相当有限。
(摘编自许旸《如何回归阅读初心,安放好书店的灵魂》)
材料三:
对网红书店的争议,从传统的视角来看,并不太让人意外。一方面,网红书店只要不是喧宾夺主,为了确保书店能够有起码的盈利空间,开展一些复合型经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不应该被苛责。毕竟,对书店而言,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另一方面,一些书店出售周边文创产品,定期组织线下读书沙龙、专家学者讲坛,抑或是像日本一些书店那样举行亲子阅读活动等,让书店从单纯的卖书变成一种以读书为纽带的线下社交场所,这其实是一种对书店功能的延伸和拓展,一定程度上也是在重新定义“阅读”。这是过去的书店所不具有的。
事实上,在讲究吸引力和体验感的时代,一家书店人气的多寡,除了书籍本身的质量,也与阅读氛围的营造有关,而这也是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城最大的区别之一,二者竞争“顾
客”,靠价格战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把阅读体验感和仪式感做到极致,才是正确的方向。
实体书店最红火的年代,恰恰也是信息相对匮乏的年代,人们接收的信息大多都来自书本。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阅读和接收信息的方式也在被前所未有地重塑,所以,我们不能要求书店也必须保持“传统”的味道,还停留在记忆中的样子。作为书店生态多元化的一种体现,网红书店更有利于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也唯有此才能真正给社会创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空间,同时也为实体书店赢得生存空间。
(摘编自朱昌俊《注重阅读仪式感“高颜值"网红书店胜出实属必然》)
9.(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普及后,中国数字化阅读发展迅速,纸质阅读放缓,实体书店发展受到冲击,不得不走网红路线。
B.2018年中国图书销售网点和从业人员同比增长,原因是实体书店能营造网络阅读不能提供的阅读氛围。
C.新型书店为增加书店颜值,都讲究空间美学,这对经营者来说无可厚非,但易导致书店沦为打卡拍照的“背景板”。
D.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阅读和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为书店生态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0.(3分)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体书店转型过程中,变革与创新贯穿始终,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如材料二中提到书店“卖咖啡、卖文创"等。
B.实体书店以高颜值,独特的设计吸引人们去打卡,并提供休闲方式,有的书店发展为网红景点、打卡圣地。
C.在实体书店创办热潮中,一些书店追求规模大,装修漂亮,但不少读者仍然选择去社区的中小书店。
D.为了能在与网上书城的“价格战”中占优势,实体书店重新定义“阅读”,将书店打造成以读书为纽带的社交场所。
11.(3分)下列说法中,可以支撑材料一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对于读者来说,书店不仅是文化体验的场所,更是一座城市的“灯塔”,是广大读者的心灵“栖息地"
B.实体书店复苏明显,但整个行业的经营状况没有出现根本性好转,主要原因在于其商业模式的落后。
C.实体书店面对互联网的冲击,不妨与网络书店“联姻”,这样能更好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D.实体书店只有调整经营方式,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将书店与图书馆结合,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12.(6分)请简要归纳材料一的论述层次。
13.(6分)当前一些实体书店选择走网红路线,对此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4分)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跨,者然向然,奏刀骋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繁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4.(3分)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不中音中:符合
B.技盖至此乎盖:同“盍”,何
C.因其固然因:趁着
D.善刀而藏之善:揩拭
15.(3分)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始臣之解牛之时异乎三子者之撰
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寄蜉蝣于天地
16.(3分)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庖丁解牛时的行为举止以及发出的声响合乎音律,富有节奏,故而引得文惠君对其技艺大加赞赏。
B.将庖丁与良庖、族庖更换刀具的频率进行对比,充分证明了庖丁“依乎天理"这一做法的正确性。
C.庖丁技艺虽已炉火纯青,但仍保持戒惧之心,这也是其刀解牛数千头仍完好如初的一个重要原因。
D.庄子借此文阐明了如下道理:人若想养生,必须对自己的身体结构充分了解,且使行为合乎“道”。
17.(5分)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四、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陇首
赵汝鐩
陇首多逢采桑女,荆钗蓬鬓短青裙。
斋钟①断寺鸡鸣午,吟杖穿山犬吠云。
避石牛从斜路转,作陂水自半溪分。
农家说县催科急,留我茅檐看引文②。
注:①斋钟:午时的钟声。②引文:官府派租单。
18.(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选取了典型细节,通过描写采桑女的头饰和衣着,表现了她们生活的辛劳和贫穷。
B.中间两联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交代了诗人行走山村的见闻,渲染乡村宁静的自然
氛围。
C.尾联从“我"的视角叙事,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委婉含蓄地揭示农家辛劳贫穷的缘由。
D.诗中对山乡风景和人物活动的描写,用语质朴,不事雕琢,也体现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19.(6分)此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名篇名句默写(6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词人思念家乡,以酒遣怀,然外患未平不得归家的两句是“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宫室依地而建、结构精巧工致的句子是“___,___"
六、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爱国运动,史称“五四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材料二: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
材料三:1979年初,邓小平同志强调:“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材料四: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同志同北大师生座谈时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
作为身处前所未有的时代、正值芳华的青年学子,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立足自身,联系现实,完成一篇以“青年学子该做什么样的奋斗者"为主题的演讲稿,在你所在的班上作一次演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
1.A2.B3.对西方的东西一味单纯地模仿。(或答“跟在西方国家后面亦步亦趋”。)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马首是瞻”比喻追随某人行动。语境中没有具体可追随的人,排除“马首是瞻”,应选“亦步亦趋”。
第二空:“贩进"通过贩卖的手段把知识或物品引进过来。“引进”带领入内或引入。从下文的“不合时宜"可以看出,这里应选“贩进”。
第三空:“萧规曹随"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语境中没有“丢掉原来的本事"的含义,排除“邯郸学步”,应选“萧规曹随"。
分析可知,A项词语全都恰当。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段第②处标点符合使用错误,上文有“它古代模拟到一点中国的文化”,下文有“近代模拟到一点西方的文化"。两句是并列关系,之间应使用分号。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理解“我们这有几千年物质文化的国家不该如此”中“如此”,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上文中说到日本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只是一味地模仿。因此,“如此”即:对西方的东西一味单纯地模仿。
4.①两者缺一不可
②专制封闭
③文化的学习5.
绍兴兰亭文化研学旅行推介词
亲爱的同学们:
曲水流觞,见证古贤才情;清碧鹅池,溢满时光墨香。经典研学游学路,启航学子无涯路。
【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空,依据下文“更不可失衡"中的“更”得出上下句是递进语意,上文已明确研学旅行的两大要素,为此推出该要素是不能缺少的,更是不可失衡,所以此空可填:两者缺一不可。
第②空,文本上下是因果关系,“不宜严苛刻板"是对上文的课程设置应有的“自主、开放、动态元素”特点而提出的建议性结论,所以该句也紧接“不宜"的含义,结构可仿“不宜严苛刻板”,所以此空可填:专制封闭。
第③空,依据下文“像观赏自然景观、考察历史文化古迹、品鉴语言文化、体验职业生活"的举例得出,这是一个比喻句。另外,针对学生来说,自然是指知识文化的学习,所以此空可填:文化的学习。
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推介词的能力。
本题写推介词,其特点向人介绍某地、某事、某物,目的要使人喜欢。推介词应包括以下几点:
①明确所推之物。注意这是一次研学旅行,少不了介绍美丽景点,同时也要突出游学与研学的关系。自然写到“古韵兰亭”“曲水流觞"鹅池碑亭”“御碑亭"墨池”“王右军祠"等著名景点,或可联想我们所学的《兰亭集序》。
②向谁推介。题目有要求,高二学生,需注意书信格式,称呼要得体。
③任务要求。句式整齐,不超过45字,对考生语言做出考查,语言组织须凝练简洁。
6.作者笔下故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选文描绘了清晨静观图(小院赏秋图)。7.这些地方都是游人云集的热闹之处,与作者追求的清、静、悲凉的主观感情的基调完全不符,而这些寻常景物才能更准确地表现作者此时的心境,可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8.因为作者追求的是清、静、悲凉的境界,蓝色、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净,与作者此时的心态最相吻合。
【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景物形象能力。
根据“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可以概括出作者笔下故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
根据“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可以概括出选文描绘秋景图是“清晨小院赏秋图”,或“清晨静观图”,或“小院清秋图”,或“破院赏秋图"。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作者选材意图能力。
文章篇就说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也就是作者所写的故都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题目已经指出“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等是“风景名胜”,既然是“风景名胜”,就会游人如织,游人如织给人的感觉是吵闹的、拥挤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清、静、悲凉"的基调就不吻合了。所以虽然这些景物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
还有作者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故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而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寻常的景物之中。且这些寻常景物才能更准确地表现作者此时的心境。作者选用这些寻常的景物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境可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探究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
作者在文中描写故都的秋,是“清”“静"悲凉”的秋,作者笔下的景物也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客观再现,作者以情寓景,把自己的“主观色彩"融入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之中。作者认为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因为淡红是暖色调,与作者当时的心情、气质、审美追求都不符,因而他认为“最下”。作者笔下的故都秋景图选用的大多是些“冷色”,如青、蓝、灰、白等等,以此来显示深沉、淡泊的特征。若改用红、黄、橙等“暖色”,就破坏了主观色彩的协调和统一,冲淡了故都之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它是作家审美观点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冷寂之感。
9.D10.D11.A12.第一层阐明实体书店转型的必要性;第二层论述实体书店转型的措施;第三层论述实体书店转型的有利条件;第四层论述实体书店转型要注意的问题。13.示例一:赞同。①书店开展复合经营可以提高书店的吸引力。②书店注重阅读体验感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③书店生态多元化有利于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
示例二:不赞同。①书店片面追求网红效应会有丧失专业性的风险。②网红书店的高颜值并不贴近普通读者的日常生活。③网红书店对线下读者的吸引力有限。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项,“不得不走网红路线"错误,以偏概全。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实体书店或引进时尚的设计理念与元素,打造‘高颜值’书店,成为‘打卡圣地’;或在原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通过‘书店+’等方式打造复合式文化平台;或积极进军社区、乡镇等薄弱地带”,可知网红书店只是
其中的一种形式。
B项,“原因是实体书店能营造网络阅读不能提供的阅读氛围"错误,于文无据。根据材料一第四段“文化氛围的熏陶是实体书店的独特优势”,并不能支撑选项的观点。
C项,“但易导致书店沦为打卡拍照的‘背景板’"错误,说法太绝对。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但有出版界人士提醒……书店沦为‘背景板’,所谓人文情怀也不过是空话了”,可知这是某些出版界人士的担心。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
D项,“为了能在与网上书城的‘价格战’中占优势"错误,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三第二段“让书店从单纯的卖书变成一种以读书为纽带的线下社交场所,这其实是一种对书店功能的延伸和拓展,一定程度上也是在重新定义‘阅读’,这是过去的书店所不具有的”,可知这只是网红书店的新特点,而不是“为了能在与网上书城的‘价格战’中占优势"。
故选D。
11.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的分析理解能力。
结合材料一可知,其中心观点是:实体书店转型要“面子”也要“里子"。
A项,“书店不仅是文化体验场所,更是一座城市的‘灯塔’,是广大读者的心灵‘栖息地’”,符合题意。
B项,论述实体书店整个行业没有好转的原因。
C项,论述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联合发展的好处。
D项,D项,说法本身过于绝对。由文中“能否在满足读者日益精品化、差异化的阅读需求上做到极致,形成自己的读者群,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发展前景"等内容可知,实体书店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的方式非常多元,而不仅是选项中这种方式。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文段论述层次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概括出材料一中各段的大意,然后根据各段大意划分段落层次,最后归纳概括各层次的意思即可。由第一段“在这种背景下,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老牌实体书店纷纷走上了转型的必由之路”,可知论述实体书店转型的必要性;由第二段“实体书店或引进时尚的设计理念与元素,打造‘高颜值’书店,成为‘打卡圣地’;或在原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通过‘书店+’等方式打造复合式文化平台;或积极进军社区、乡镇等薄弱地带”,可知论述实体书店转型的具体措施;由第三段“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为实体书
店转型发展创造新机遇”、第四段“当前,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可知论述实体书店转型的有利条件;由第五段“值得注意的是,书店的核心是书籍,对象是读者”、第六段“毕竟书店既需要用‘面子’吸引人,更需要靠‘里子’留住人”,可知论述实体书店转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用关联词“首先……,然后……,接着……,最后……”将各层层意连接起来即可。
13.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本题有两问,首先要表明态度,然后从材料中选取观点来证明。三则材料都是针对“实体书店转型"进行阐述的,如选“赞同”,材料三中说,“确保书店能够有起码的盈利空间,开展一些复合型经营"一家书店人气的多寡,除了书籍本身的质量,也与阅读氛围的营造有关,而这也是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城最大的区别之一”“作为书店生态多元化的一种体现,网红书店更有利于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也唯有此才能真正给社会创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空间,同时也为实体书店赢得生存空间"根据这些关键句,组织答案即可。如选“反对”,材料二中说,“过于网红,又往往被火爆所累,造成客流过剩,有丧失专业性的风险"如今大多新开的书店都讲究空间美学,追求店面的‘高颜值’”“但未必能契合普通读者诉求,不少读者更需要深入社区的中小书店,而非大卖场的豪华摆设"但是网红书店的常客通常就是网友,或者由网友介绍来的读者,至于线下的吸引力则相当有限”,根据这些关键句,组织答案即可。
14.C15.C16.D17.臣下所注重探究的,是解牛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因:趁着"错误,“因”,顺着。句意:顺着它本来的结构。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始臣之解牛之时"的“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起初我宰牛的时候。
“异乎三子者之撰"的“之”,结构助词,的。句意:和他们三人(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不同。
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以”,介词,凭借。句意: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的“以”,动词,认为。句意:老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吝啬一头牛。
C.“而”,均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句意: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手
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
D.“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于”,介词,对于。句意:宽宽绰绰的样子,那么刀刃的运转必定有余地啊。
“寄蜉蝣于天地”的“于”,介词,在。句意:(我们)如同蜉蝣置身在广阔的天地中。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人若想养生,必须对自己的身体结构充分了解,且使行为合乎‘道’”错误,结合原文“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可知,牛无疑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为什么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轻松简单,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掌握了它的肌理。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肌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生活也一样,如果能透解了、领悟了生活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同时做事应处处小心,还要保持着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并且在懂得利用规律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像庖丁“所解数千牛矣”一样,不停地重复,终究会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
故选D。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好”,探究;“道”,规律;“进”,超过;“技”,技术。
参考译文: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臣下所注重探究的,是解牛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几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
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即使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18.C19.①对百姓生活充满同情。首联通过描写采桑女的头饰和衣着,表现了她们生活的辛劳和贫穷,颔联和颈联写作者行吟山中的悠闲与山间美丽景物,表面上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山村景物图,实质上运用反衬手法揭露宁静下农民生活的不宁静,表达对百姓生活的同情。
②对官府罪行的痛恨。尾联写百姓面对官府催缴赋税无处申诉、无处诉苦的悲惨生活状态。写出了官府催赋税之急,揭示苛捐杂税对农民的压榨,表达诗人对官府罪行的痛恨之情。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及艺术特点的能力。
C.“委婉含蓄”错误。应该是“直接"写的。尾联农家人告诉我,县府催租正急,怕我不相信,要我看那茅檐下官府的文书,却把我当客人热情挽留。写农家主要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写出他们面对官府催缴赋税无处申诉、无处诉苦的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的生活状态。
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山村风景令人愉悦。“斋钟断寺鸡鸣午,吟杖穿山犬吠云”,寺院里的午钟未响,近处却有雄鸡鸣昼。我扶杖穿山踏云,群犬亲热地伴我吟哦不休。“避石牛从斜路转,作陂水自半溪分”,有灵性的牛儿知道避石绕道,解事的溪水也晓得遇阻分流。“鸡鸣”“犬吠"日常之景,“牛”“溪"避让阻碍而行。颔、颈两联作者描写生活的悠闲、环境的安逸,描绘一幅宁静和谐的山村景物图。实际上是运用反衬手法,衬托百姓生活的不宁静,苛捐杂税已经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写出了诗人对百姓遭遇的同情。
首联通过穿着打扮来写采桑女,写出她们为生活所迫,穿着简陋无心装扮,是底层贫苦人家的姑娘。尾联写农家主要通过语言、动作描写,紧扣“说”“催"看”等词语分析,写出他们面对官府催缴赋税的无奈与悲伤。揭示苛捐杂税对底层的穷苦百姓的压榨,写出了作者对官府
罪行的憎恨之情。
20.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详解】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勒"扁”“匏樽"属”“钩心"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1.例文:
砥砺奋斗,不负芳华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砥砺奋斗,不负芳华。”
青春为何?“青春"是一个洋溢着活力的名词。“青”,给人以青绿、青萃之感;“春”,春天,一个生机盎然的季节。正处于青年时期、正青春的我们,就似化学反应中的活化分子,有着火一般的激情与永不停息的热情,那跳动的脉搏,奔腾的血液中无不彰显我们的能量与活力。
青春为何?青春,也是一段弥足珍贵而又飞逝的岁月。日本作家渡边和子曾言:“我看见那些岁月如何奔驰而过,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日子就在这春冬的交替更迭中悄然流逝,似掌中沙、梦中境。同样地,正值芳华的我们,也不会青春常驻。如何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绝代芳华,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奋斗!
1939年,毛泽东说:“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今人时常谈论价值,那么有价值的是什么?是财富?是健康?是亲情?诚然,这些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价值不菲,但是,依愚之见,最有价值的,莫过于一个人为了追寻他心中的价值而奋斗不止的过
程。而青春,正应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青春何为?奋斗!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安德烈纪德在《人间食粮》一书中写道:“你不知道,为了对生活发生兴趣,我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其实,不仅仅是生活,我们周遭的一切事物,其本质上都是物质,物质是乏味的、无趣的。于是自然地,一个人的内心的满足感以及幸福感将会直接取决于他为了使这些物质变得有趣、变得有意义付出了多少,换言之,他奋斗了多少,同理,青春也需要我们用矢志不渝的奋斗来为其增光添彩。
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诺贝尔奖的各奖项获奖人员依次揭晓。其中纵然有已逾高龄的日本科学家,可也不乏来自美国加州理工的年轻女科学家。一位女性,青春对她意味着什么,我想大家都明白。而唐娜斯崔克兰和阿诺德毅然将自己的宝贵年华投入到科学研究当中,为了全人类的福祉而奋斗,这样的青春,难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度废钢采购合同范例
- 消防水箱合同范例
- 浴场装修工装合同范例
- 清洁费合同范例
- 煤厂租赁出售合同范例
- 2024年度生物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合同
- 汽车质押担保合同范例
- 技术承揽合同范例
- 福建学校食堂承包合同范例
- 石材订购合同范例
- 5.5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到西安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 《ST欧浦大股东掏空行为案例研究》
- 医院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后)
- 【初中生物】第三章微生物检测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六年级数学上册 (基础版)第4章《比》单元培优拔高测评试题(学生版)(人教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 医科大学2024年12月肿瘤护理学作业考核试题答卷
- 2024水样采集与保存方法
-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二元思辨类作文思辨关系高阶思维
- 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