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讲座_第1页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讲座_第2页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讲座_第3页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讲座_第4页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讲座杭州风帆中学潘建平问题的提出: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注目的社会问题,少年犯罪不仅人数增多,而且涉及面广,在全部犯罪人员中,青少年犯罪比例最高,据日本70年代的统计表明,14岁--20岁的违法犯罪青少年占全国青少年的1.36%,英国为3%,美国为5%,南朝鲜为2.2%。浙江的情况:浙江省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占全部犯罪嫌疑人的比重有所下降,从1988年的占74.8%(为最高纪录),降到1999年的占54%。14至17岁以下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占青少年犯罪嫌疑人总数的比例,也从1985年的29.3%下降到1999年的20%。

为什么要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一条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入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犯罪,制定本法。第二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增强求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

家庭、学校在预防方面: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第三十四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少年时期的心理特征:渴望独立的心理。

喜欢独立思考却又经验不足

情感强烈又不稳定。

逐渐成熟的性意识

有哪些心理驱使少年

走上犯罪道路呢?

逆反心理

模仿心理

意气心理

报复心理

利己心理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趋势: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方式团伙化青少年怎样走上犯罪道路?

1.从不良行为、恶作剧发展到违法犯罪;2.由单差生发展到道德、功课都差的双差生,进而结帮成伙或逃学逃夜,发展成违法犯罪行为;3.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而违法犯罪;4.从娇生惯养到称王称霸到行凶打人;5.从被歧视、虐待而行凶报复,或被遗弃而流落街头,被坏人教唆而犯罪;6.从小偷小摸发展到盗窃抢劫;7.模仿影视里的暴力和色情镜头,从好奇到偷尝禁果而违法犯罪,等等提示:应重点关注14岁孩子

从大量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来看,14岁的孩子(相当于初中二年级学生)是青少年犯罪的易发期。因而实施青少年犯罪预防的重点对象是初二学生。因为这个年龄段正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可塑性很强,又是人生观定型时期。学校应未雨绸缪,从初中一年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