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姜堰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姜堰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姜堰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姜堰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为拓展学生思维,某中学开展了“思维导图主题命名”活动。如下图最恰当的“主题”是(

A.中国近代沦为殖民地的过程B.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C.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加剧D.中国近代主动开放的过程

2、2011年夏天,失而复得的国宝——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下图)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那么导致兽首失散的罪魁祸首是(

A.英法联军B.英国C.俄国D.日本

3、1974年,在江阴长泾河畔,村民陆续发现6块刻有“皇清旌恤阵亡常胜军弁勇之墓”字样的墓碑,碑上刻有“同治三年二月初六,发逆(注:指太平军)复窜,是军(注:指“常胜军”)奉调截剿,二十四日全队八百人覆没”。这6块墓碑与当年上海外白渡桥堍的“常胜军”阵亡名单碑相互印证,成为“常胜军”兵败华士的历史见证。为纪念此事,江阴人民政府于1985年建立了太平军丰功碑亭(如图)。下列选项与上述史料描述最贴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B.太平军彻底打败了英法联军C.太平军英勇抗击侵略者D.太平军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4、下图名为《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其反映了19世纪末的哪一现象(

A.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B.甲午中日战争C.义和团运动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下列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的口号是(

)A.扶清B.自强C.平均地权D.灭洋

6、“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你认为把皇帝拉下马的是(

)A.

B.

C.

D.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此处“历史”应指(

)A.1840~1949年B.1840~1919年C.1919~1945年D.1919~1949年

8、下列措施中哪一项不属于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实施的?A.临时政府设在南京B.清帝必须退位C.新任大总统到南京就职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这里的“启蒙之水”是指(

)A.变法图强B.马克思主义C.民主科学D.师夷长技

10、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在“天安门”先后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武昌起义、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开国大典C.五四运动、中共成立D.开国大典、五四运动

11、下列内容是八年级同学刘向明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的笔记:①“打倒列强,除军阀”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B.土地制度C.抗击外来侵略D.推翻国民政府

12、这是一个跌宕起伏的年份。上半年,千军竞发,万众欢腾,许多工人、农民第一次发现命运和生活原来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但顷刻之间,所有的恐惧和黑暗又变本加厉地回到身边,表面上开始走向统一的中国,实为破裂了。基于这一变化,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迅速A.与国民党合作B.发动南昌起义C.召开遵义会议D.进行战略转移

13、“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该诗描绘的“遵城举会”的重大成果是()A.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C.同意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4、1936年两位爱国将领在《对时局的宣言》中说:“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蒋委员长介公受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警察枪杀爱国幼童……学良等……不忍坐视……”由此可见,他们发动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是(

)A.国民政府的妥协投降B.反动军警镇压了学生运动C.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D.奉命“围剿”红军的失利

15、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下列事件最符合设立国家公祭日要求的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南京大屠杀D.徐州会战

16、抗战时期,由于缺少空中支持和大炮的掩护,在山区根据地的共产党游击队采取打了就跑的方式:破坏桥梁和公路,骚扰日本军队。这段材料反映了(

)A.反攻阶段的中国军民全力反攻B.敌后战场的游击战C.相持阶段的国民政府消极抗日D.正面战场的阵地战

17、制作读书摘要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摘要(如图)旨在强调(

)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领导百团大战……

发动大生产运动……

召开中共七大……A.中国共产党是团结抗日的中流砥柱B.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保证C.民族团结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D.敌后抗日根据场地始终是抗日前线

18、抗日战争中,国民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说明(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C.国民党一直坚持积极抗战到底D.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19、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与此漫画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东北易帜B.抗日战争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

20、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关于土地方面的重要文件是()A.《土地法》B.《中国土地法大纲》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D.《中国土地改革法》

21、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革。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沙厂、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

”道路(

)A.君主立宪B.自强求富C.民主共和D.实业救国

22、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难以看到A.西式洋楼里,摩登女郎正陪洋人吃西餐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C.身着中山装的男士参加集体婚礼D.拖着长辫的年轻男子跪拜老爷二、综合题

23、歌曲的创作常常和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1)歌曲中决定“除军阀”的是哪一政府?材料二:唱尽东北血泪史——《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2)歌曲中“脱离了我的家乡”发生在哪一事件之后?张学良“脱离了我的家乡”后,于1936年发动了一个重大事变,针对这一事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怎样的解决办法?材料三:长征精神代代传——《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歌曲中的红军为什么要进行“远征”?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材料四:歌声响彻共和国——《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4)歌曲《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是谁?抗战中中华民族血肉筑长城,团结抗战建立的统一战线叫什么?材料五:向着全国的解放——《解放军进行曲》“我们是人民的武装,从无畏惧……听!革命歌声多嘹亮!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着最后的胜利,向着全国的解放!……”

(5)歌曲中“解放的战场”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标志是什么?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天朝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材料二

洋务军事企业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的种类。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积极意义。

25、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漫画《时局图》(原图为1898年谢缵泰所绘)材料三:“这个条约使清政府感激涕零,愿意从此更忠顺不贰地做列强的孝子贤孙;而列强由此就更直接地成为清政府的监护人。各国使团成为中国实际上的太上政府,凌驾于‘禁城’中的朝廷之上。”——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请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