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临夏地区夏河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是在适宜条件下,使用不同浓度的异丙草胺培养24h后,测定的玉米氧气生成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图中氧气生成速率可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实验直接获得B.当异丙草胺浓度为50mg·L-1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在实验过程中,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可用于细胞分裂等活动D.与异丙草胺浓度为30mg·L-1相比,处于10mg·L-1的玉米长势更好2.如图为某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部分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组织切片来源于卵巢B.甲细胞中有2套遗传信息C.丙细胞基因型为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D.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为甲→丙→乙3.2019年底武汉出现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该病患者肺功能受损引起血氧饱和度下降,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乏力、浑身酸痛等症状。SARS-CoV-2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RNA组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导致呼吸急促,以补偿机体缺氧B.患者治愈后,机体产生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有对SARS-CoV-2免疫的能力C.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能使SARS-CoV-2的蛋白质外壳变性,从而失去感染力D.患者发热时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衡4.下列关于人体内分泌系统说法错误的是()A.人的内分泌系统包括分散在体内的一些无管腺和细胞B.在体液的刺激下内分泌细胞才能分泌激素C.下丘脑不属于内分泌腺D.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直接分泌到体液5.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需要O2参与的是过程③④⑤B.导致过程④⑤差异的原因是糖源是否充足C.过程②④所需要的最适温度相同D.过程①②在酵母菌细胞中的场所相同6.在圣露西亚岛有两种植物靠一种蜂鸟传粉。一种植物的花蕊蜜管直而短,另一种则弯而深。雌鸟的长鸟喙适于在弯曲的长筒状花蕊蜜管中采蜜,雄鸟短鸟喙适于在短小笔直的花蕊蜜管中采蜜。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雌雄蜂鸟在不同植物上采蜜缓解了雌雄蜂鸟间的种内斗争B.两种植物花蕊蜜管形态的差异是因蜂鸟采蜜导致的变异C.花蕊蜜管形态与鸟喙长度相适应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蜂鸟的性别比例和种群密度会影响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牛的毛色与真黑素(黑色)和褐黑素(栗色)有关。如图表示牛黑色素细胞中正常基因E控制这两种色素合成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中色素的形成过程说明了基因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酪氨酸酶的合成还需要基因D和F,但两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未知。F与f基因共同存在时,酪氨酸酶的合成量有所下降,表现为栗色;个体缺少酪氨酸酶时表现为白色。①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____________定律,该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选择基因型为DdFf和ddFf的两头牛进行杂交得,再让中的黑色牛和栗色牛杂交,则白色牛中的杂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②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让基因型分别为DdFf和ddff的公牛、母牛交配,预测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某研究小组从牛的瘤胃中采集样本,进行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实验基本步骤如下:(1)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含有_____,因此,配制培养基时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尿素会被分解成________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2)配制培养基时,需添加琼脂,琼脂起_____作用;培养基中添加_____作为指示剂,可使目标菌落的周围产生红色环带。(3)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然后将1mL瘤胃样液稀释1111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1.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49、47和45。据此可得出每升瘤胃样液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活菌数为_____,理论上,统计的菌落数往往_______________(低、等、高)于接种的实际活菌数目。9.(10分)稻瘟病是水稻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为达到防治目的,科研人员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稻瘟病水稻品种。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RT-PCR技术以抗稻瘟病基因的RNA为模板扩增出cDNA。在PCR过程中,两个引物是_____酶的结合位点;用cDNA单链与该抗性水稻植株的单链DNA进行分子杂交,可能出现游离的单链区,其原因是_____。(2)利用RT-PCR技术扩增基因时,设计两种引物的碱基序列的主要依据是_____,为了便于扩增后的X基因与质粒连接,常在两条引物上设计加入不同的限制酶酶切位点,主要目的是_____。(3)基因工程中,将重组质粒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导入动物受精卵采用的方法是_____。(4)若要检测抗稻瘟病基因是否翻译出相应蛋白质,可采用的分子水平的检测方法是_____。10.(10分)马尾松是一种常见的森林乔木,马尾松毛虫是马尾松的常见害虫,研究小组研究了取食不同受害程度的马尾松对马尾松毛虫死亡率的影响,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马尾松的种群密度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相对于灌木植物,调查马尾松的种群密度时应适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缩小”)取样面积,常见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果表明一定的受害程度内随受害程度的增加马尾松毛虫的死亡率增加,原因是马尾松受害后能产生影响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一类物质,这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信息,该实例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3)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当马尾松的受害程度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无法有效的抑制马尾松毛虫的生长发育,从而可能导致生态系统遭受破坏,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染色体外DNA:癌基因的载体人类DNA通常形成长而扭曲的双螺旋结构,其中大约30亿个碱基对组成了23对染色体,并奇迹般地挤进每个平均直径只有6微米的细胞核中。在真核生物中,正常的DNA被紧紧包裹在蛋白质复合物中。为了读取DNA的遗传指令,细胞依靠酶和复杂的“机械”来切割和移动碎片,一次只能读取一部分,就像是阅读一个半开的卷轴。过去,科学家们大多是依靠基因测序,来研究肿瘤细胞DNA里的癌基因。最近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研究表明,在人类肿瘤细胞中发现大量如“甜甜圈”般的环状染色体外DNA(ecDNA,如图中黑色箭头所指位置)。科学家们指出,ecDNA是一种特殊的环状结构,看起来有点像细菌里的质粒DNA。这类独立于染色体存在的环状DNA在表达上并不怎么受限,很容易就能启动转录和翻译程序。在人类健康的细胞中几乎看不到ecDNA的痕迹,而在将近一半的人类癌细胞中,都可以观察到它,且其上普遍带有癌基因。ecDNA上的癌基因和染色体DNA上的癌基因都会被转录,从而推动癌症病情的发展。但由于两类癌基因所在的位置不同,发挥的作用也无法等同。当癌细胞发生分裂时,这些ecDNA被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这导致某些子代癌细胞中可能有许多ecDNA,细胞中的癌基因也就更多,这样的细胞也会更具危害;而另一些子代癌细胞中可能没有ecDNA。癌细胞能够熟练地使用ecDNA,启动大量癌基因表达,帮助它们快速生长,并对环境快速做出反应,产生耐药性。研究还发现,ecDNA改变了与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方式,从而促进了癌细胞的侵袭性,并在肿瘤快速变异和抵御威胁(如化疗、放疗和其他治疗)的能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相比起染色体上的癌基因,ecDNA上的癌基因有更强的力量,推动癌症病情进一步发展。(1)请写出构成DNA的4种基本结构单位的名称_____________。(2)真核细胞依靠酶来读取DNA上的遗传指令,此时需要酶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以下选项前字母)a.解旋酶b.DNA聚合酶c.DNA连接酶d.RNA聚合酶(3)依据所学知识和本文信息,指出人类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内DNA的异同_________________。(4)根据文中信息,解释同一个肿瘤细胞群体中,不同细胞携带ecDNA的数量不同的原因_________。(5)依据所学知识和本文信息,提出1种治疗癌症的可能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氧气消耗速率可代表呼吸作用速率;氧气生成速率代表总光合作用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详解】A、在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是氧气释放速率,还应在黑暗条件下测得氧气消耗速率,二者相加才可获得氧气生成速率,A错误;B、根据曲线图可知,当异丙草胺浓度为50mg.·L-1时,玉米的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B错误;C、在实验过程中,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不能为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D、玉米的长势取决于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一呼吸速率,与异丙草胺浓度为30mg·L-1相比,处于10mg·L-1的玉米长势更好,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与应用,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2、B【解析】
分析图: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象表明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详解】A、据图中乙细胞可知,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该动物为雌性动物,且进行减数分裂,该组织切片来源于卵巢,A正确;B、甲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4套遗传信息,B错误;C、丙细胞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所以其基因型为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C正确;D、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为甲→丙→乙,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D【解析】
当体温升高时,机体产热大于散热;当持续高温时,机体产热等于散热;当体温下降时,机体产热小于散热。【详解】A、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机体为补偿缺氧就加快呼吸及血循环,可使人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的现象,A正确;B、治愈后的机体在一段时间内含有可特异性识别SARS-CoV-2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保持对SARS-CoV-2免疫的能力,B正确;C、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能使SARS-CoV-2的蛋白质外壳变性,破坏病毒的结构,从而失去感染力,C正确;D、患者发热时,机体产热、散热均增加,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通过对SARS-CoV-2的分析,主要考查机体免疫调节和体温调节,题干较新颖,考查内容较基础。4、B【解析】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功能调节系统,在体液调节中起主要作用,它与神经系统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体内各种生理功能。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组成。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高效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叫激素。激素的作用广泛而复杂,调节机体物质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促进机体生长发言,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详解】A、人的内分泌系统包括分散在体内的一些无管腺和细胞,A正确;B、内分泌细胞在体液或神经的刺激下会分泌激素,B错误;C、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兼有内分泌作用,不是内分泌细胞集中的区域,所以不属于内分泌腺,C正确;D、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直接分泌到体液,D正确。故选B。5、C【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其中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为酒精发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④⑤均为醋酸发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详解】A、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需要氧气的参与;过程④⑤都是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的过程,也需要氧气的参与,A正确;B、过程④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⑤是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B正确;C、过程②④分别是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过程,需要的温度不同,C错误;D、过程①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②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原理以及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详细过程,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进而结合选项分析答题。6、B【解析】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3、种群的数量特征(核心问题):
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详解】食物来源有别,可以很好缓解种内个体间因争夺食物的斗争。题干信息告知同种雌雄蜂鸟采蜜不同植物,食物来源不同,可缓解种内斗争,A正确;甲乙两种植物花蕊蜜管形态的差异是突变导致的,但这种突变不是采蜜导致的,采蜜只能对其进行选择,B错误;根据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现存的生物之间的适应关系是共同进化的结果,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即花蕊蜜管形态与鸟喙长度相适应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C正确;蜂鸟采蜜的同时会帮助植物传粉,不同性别蜂鸟采蜜不同植物,所以蜂鸟的性别比例及其种群密度对于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会有影响,D正确。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和种间关系,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共同进化的含义;识记种间关系,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答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基因的自由组合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2栗色:白色=1:1或全为白色【解析】
分析题图:图中①表示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②表示M激素和细胞膜上M受体结合。分析题干信息:酪氨酸酶的合成还需要基因D和F,F与f基因共同存在时,表现为栗色,个体缺少酪氨酸酶时表现为白色。因此,黑色的基因型为D_FF,栗色的基因型为D_Ff,白色的基因型为dd_、D_ff。【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图中色素的形成过程说明了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①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让基因型为DdFf和ddFf的牛杂交,选择F1中的黑色牛(DdFF)和栗色牛(DdFf)杂交,F2白色牛(1/2ddFF、1/2ddFf)中的杂合子(ddFf)所占比例是1/2。②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让基因型DdFf和ddff的牛交配,如果D和F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DdFf(栗):ddff(白)=1:1;如果D和f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Ddff:ddFf=1:1,都表现为白色。【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中和图中信息判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有一定难度。8、脲酶(分解尿素的酶)氨(NH3)凝固剂酚红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2.7×118低【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等知识点。由于细菌分解在尿素的过程中合成脲酶,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会使培养基碱性增强,PH升高,所以可以用检测pH的变化的方法来判断尿素是否被分解,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尿素被分解后产生氨,PH升高,指示剂变红。【详解】(1)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含有脲酶(分解尿素的酶),因此,配制培养基时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尿素会被分解成氨(NH3)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2)配制培养基时,需添加琼脂,琼脂起凝固剂作用;培养基中添加酚红作为指示剂,可使目标菌落的周围产生红色环带。(3)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然后将1mL瘤胃样液稀释1111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1.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29、27和25,因此据此可得出每升瘤胃样液中分解尿素的(1L=1111mL)中的活菌数=(29+27+25)/3×1111×11×1111=2.7×118。由于每个菌落可能是一个或多个活菌增殖而来,统计的菌落数往往低于接种的实际活菌数目。【点睛】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有5类,分别是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及生长因子。9、热稳定DNA聚合DNA分子含有内含子非编码区等序列,mRNA分子中没有相应互补的碱基序列X基因两端的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使X基因能定向插入表达载体,减少自连农杆菌转化法显微注射法抗原-抗体杂交【解析】
1、有关PCR技术的相关知识:(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2)原理:DNA复制。(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4)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2、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在PCR过程中,两个引物是热稳定D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用cDNA单链与该抗性水稻植株的单链DNA进行分子杂交,由于DNA分子含有内含子、非编码区等序列,mRNA分子中没有相应互补的碱基序列,因此逆转录形成的cDNA中缺少该序列,所以出现游离的单链区。(2)用PCR技术扩增X基因时,设计两种引物的碱基序列的主要依据是X基因两端的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为了便于扩增后的X基因与质粒连接,常在两条引物上设计加入不同的限制酶酶切位点,主要目的是使X基因能定向插入表达载体,减少酶切产物自身环化。(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能在自然条件下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将质粒上的T-DNA转移到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这也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4)若要检测抗稻瘟病基因是否翻译出相应蛋白质,分子水平上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法进行检测。【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识记PCR技术的原理和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增大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化学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解析】
理清种群密度的调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等相关知识,据此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详解】(1)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要根据调查对象的植株大小选择恰当的样方面积,一般样方面积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因此相对于灌木植物,调查马尾松的种群密度时应适当增大取样面积。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马尾松受害后能产生影响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一类化学物质,分泌的化学物质传递的信息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该实例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作用。(3)当马尾松的受害程度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无法有效的抑制马尾松毛虫的生长发育,从而可能导致生态系统遭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硬件创新企业评审
- 国际工艺品设备租赁协议
- 通信设备运输招投标文件
- 会员消费IC卡积分规则
- 无人机驾驶员聘用合同范本
- 执行院务公开管理办法
- 铁路工程供货施工合同范本
- 金属材料采购授权委托书
- 通讯设备项目奖励政策
- 煤炭供应商运输合作协议
- 健身健美(课堂PPT)
- 钢筋统计表(插图有尺寸)
- (完整版)财务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人大版
-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培训系列教材(共44页).ppt
- 世界各地的新年习俗(课堂PPT)
- 锚索试验总结(共11页)
- 生物矿化与仿生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 人教版“课标”教材《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具体目标和要求
- JJF 1827-2020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校准规范
- 物业项目月度绩效考核表格
- 民法典关于物业管理的规定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