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丰雅源给能器G
炼焦车间热工区标准化作业指导
编制:刘军丁海峰胡裕文
审核:_____________
审知匕:_______________
编号:_____________
二。---年七月
宁夏宝丰能源集团
焦化厂炼焦车间热工作业指导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规范了焦炉热工系统的职责、工作内容、操作方法、设备维护、安全生产要点、
确保焦炭均匀成熟。
适用于炼铁分公司煤焦化分厂热工作业区和炼焦作业区热工组
2引用标准和术语
焦炉技术规程
焦化安全规程
术语
•加热制度是指在调火工作中所要控制或调节的温度和压力制度。包括结焦时间、
标准温度、煤气流量、烟道吸力、蓄热室顶部吸力、看火孔压力、空气口开度、空
气过剩系数、孔板直径、集气管压力等。
•乱笺指因各种原因而产生一个或儿个延迟推焦的炉号,这样就造成乱笺。
•K1:标志着推焦计划表中计划结焦时间与规定结焦时间相吻合的情况,计算公
式如下:K,=M-A,/M
式中M——班计划推焦炉数
A)——计划与规定结焦时间相差±5分钟以上的炉数。
•K2:用以评定班按推焦计划实际执行的情况,计算公式如下:
式如下:K2=N-A2/N
式中N——班实际推焦炉数
A2——超过计划推焦时间±5分钟的炉数
•K3:用以评价焦化厂在遵守规定的结焦时间方面的管理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K3=K1xK2
3职责
3.1执行热工系统的加热制度。
3.2负责炉温调节工作,并配合进行煤气置换及停送煤气工作。
3.3编排、填写推焦计划。
3.4负责交换机的操作,在机、焦侧烟道检查煤气、废气行程、风门盖板、链条、
花杆及所使用煤气、废气设备的检查、维护、调节。
3.5负责地下室水泵抽水工作。
3.6维护调整好护炉铁件。
3.7负责焦炉炉柱曲度和炉体膨胀的测量和炉柱的更换。
3.8负责各大小弹簧的测调、清扫、加油。
3.9负责炉顶纵横拉条的检查、调节和更换。
3.10炉体的热补与冷修。
3.11做好各类灰、砖及材料工具的保管。
3.12维护保养各种设备和仪表,负责操作现场设备环境卫生清扫。
3.13控制危险点源。
3.14负责记录和计算加热制度数据。
4工作程序及要求
4.1作业前准备
4.1.1提前15分钟到岗,劳保用品穿戴整齐(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程序》
Q/BG-568-2004)严禁穿含化纤制品的劳保用品及内衣。参加班前会,班长确认到岗
人员的精神状态,听取作业长、班长传达生产情况及布置本班的工作和安全注意事
项。
4.1.2向交班者询问上班生产情况,检查设备、安全、卫生、工具等,查看记录。
a)检查上班填写的交接班记录,检查本班排的计划。包括出炉数、检修时间、
预定结焦时间、乱笺号、上班推焦计划完成情况,有无延长结焦时间和出
炉。
b)检查直行温度的安定系数,加热制度有无变化。
c)与交班者共同下地卜室检查加减考克关闭及设备情况。
d)与交班人员共同进行最后一个交换
e)检查水封满流情况
(1)检查交换机运转情况
(2)检查交换程序
(3)检查煤气、废气行程系统
(4)检查交换机运转情况
(5)检查交换程序
(6)检查煤气、废气行程系统
D检查交换时间,有无漏交换现象
g)检查设备、安全、卫生、工具等,查看记录。
4.1.3提前半小时,打扫卫生,擦洗设备
4.2作业工具的准备
序
工具和设备称适用阶段
号
1红外线测温仪测温时用,即直行、横排、炉头、蓄顶、焦饼、炉顶空间温度、
冷却温度、炉墙温度(测量阶段使用)
2斜型微压计测炉顶看火孔压力、蓄顶吸力、炭化室底部压力、五点压力、
蓄热室阻力(测量阶段使用)
3U型压力计显示测量煤气主管、横管压力、烟道吸力(测量阶段使用)
4万用表测炉顶空间温度用(测量阶段使用)
5热电偶测炉顶空间温度用(测量阶段使用)
6管钳更换孔板用及维修喷浆机、喷补机
7扳手更换孔板及开关加减考克用及调节大小弹簧、维修喷浆机、喷
补机
8游标卡尺测量孔板直径及测量横拉条直径
9卷尺测量坨高调行程(处理阶段使用)
10榔头修理蛇架、置换煤气及维修喷浆机、喷补机,砌筑修补炉体
12手电筒照明
13co报警仪煤气区域作业
14钢钎通卜喷管
15水银温度计测量烟道温度
16撬棒处理卡尼
17钢板尺测量炉柱曲度、弹簧吨位
18线锤测量上升管、抵抗墙,操作台支柱倾斜度
19喷浆机砖煤气道灌浆
20半干法喷补机喷补炭化室
21铁铲抹补炭化室炉墙
22瓦刀砌筑修补
23泥桶抹补、灌浆、装泥料
24大铲翻修炉体
25刷子刷蓄热室封墙、两叉部、废气蛇
26手钳维修喷浆机、喷补机
27锯弓维修喷浆机、喷补机
28剪刀修补人力车、剪石棉布
29铁皮剪刀剪铁皮
30钢钎取放灯头砖
31风镐拆卸炉门衬砖
4.3工作流程
______4
测量、检查调节、处理记录
工序名称工作内容
测量、检查测量各项数据,巡检现场,对炉体各部位进行检查。
调节、处理分析原因、判断处理部位、对检查处的部位进行处理。
记录将测量数据、处理的情况做以记录。
4.3.1测量、检查
温度的测量
•直行温度的测量:
a)每次测温前对表,并调整好测温仪的测温日期和时间,不准调节发射率和补偿
温度
b)直行温度测量焦炉的标准火道:机侧第8#火道和焦侧第25#火道。
c)四班每班测量直行温度两次,相隔时间为4小时进行测量。白班每月不定期抽
测。
d)在交换后十分钟开始测量,测量下降气流的标准火道,测灯头砖与鼻梁砖间处
温度,测量路线从焦测交换机端开始,由机侧另一端返回,全过程时间为6分
钟,两个交换测完全炉温度。
e)在测量时,燃烧室看火孔盖应随测随开(一次不应打开3个以上),测完立即盖
好。
f)每分钟内应测量相同数目的火道(7—8个)每次为5〜6分钟。
g)测量温度应按冷却温度校正值和高温计校正值,换算为交换后20秒的温度
h)如在测量时,遇见加煤或冒烟,不能测出温度时,在全部测完后。补测未测出
的温度,并按测量时间换算为交换后20秒的温度。
i)分别计算出机侧、焦侧的平均温度,并将记录抄写到记录本上,同时计算测温
火道平均温度的均匀系数(K均)和安定系数(K安)。
j)焦炉沿纵长方向各燃烧室昼夜平均温度的均匀性,用均匀系数K均表示
1<均=(M—A机)+(M—A焦)/2M
式中:K均——炼焦炉测温火道平均温度的均匀系数。
M——炼焦炉燃烧室数目(不包括修理炉与缓冲炉)。
A机、焦——机焦测温火道与全炉机焦测温火道平均温度相差20C以
上的火道数,边燃烧室相差±30℃。
k)直行温度的均匀系数用K均来表示。直行温度的稳定性是直行温度平均值与规
定的标准温度相比不得超过±7℃,超过的±7℃的为不合格,直行平均温度的
稳定系数用K安来表示。
1<安=[2?4—(A机+A焦)]/2N
式中:K安——炼焦炉测温火道平均温度的稳定系数。
N——昼夜全炉温次数
A机、焦——分别表示各次测温机焦侧平均温度与标准温度相差±7C
以上的次数。
1)本班应由一个人测量,避免视差。
m)控制要求:K均NO.90;K安20.90
n)录入:将红外线测温仪所测的直行温度数据输入机算机保存在焦炉直行记录中
o)连接串口线与软件系统设置的串口号相对应。
P)启动软件,单击开始'程序'焦炉温度管理系统'焦炉库管理系统。
q)先将红外线测温仪电源关闭,把串口连线一端插入高温计上的RS232CK口,另
一端连好在计算机的串口上,选择炉号打开高温计电源,接“MODE”将状态
指示调到“TOPC",按“ENT”键,当“嘀嘀”声音停止后,关闭电源,拔掉
高温计串口线。
r)输入数据时当前序号应大于测量数据量,单击直行温度输入窗口的“保存”按
钮。
•横排温度的测量:
a)在交换后十分钟开始测量下降气流的火道灯头破与鼻梁砖间处的温度。
b)单号燃烧室由机侧往焦侧测量,双号燃烧室由焦侧往机测测量。
c)每分钟内应测量同数目的火道(7〜8个),每次测6排燃烧室。
d)在测量时,燃烧室看火孔盖应随测随开(一次不应打开三个以上)测完立即
盖好。
e)测得的温度,应输入计算机内,测量后,作出每排燃烧室,十排燃烧室和全
炉燃烧室的曲线,并分别计算横排温度系数K横。
K横=28—W/28式中:
24一第三火道至第30火道的火道数。
W一第三火道至第30火道的各个火道温度越过规定(与标准线比,单排土
20℃,十排±10℃,全炉±7℃)的不合格数。
f)实测温度曲线与标准线(根据机焦标准温度差画出)相比,如有单
排超出±20℃,十排超出土10℃,全炉超出7c的必须及时进行检
查调节与处理。
g)从机侧第3火道至焦侧第30火道的温度曲线应接近于直线。
h)控制要求:K横>0.9
i)录入同直行温度方法一致
•边火道(炉头温度)温度的测量
a)在交换后5分钟开始测量下降气流的火道灯头砖与鼻梁砖间处的温度
b)测量时,应靠近交换机的一端开始,按顺序进行,每次只测一侧的单号或
双号,每侧在交换内测完。
c)每分钟应测量相同数目的火道(7〜8个)
d)在测量时,燃烧室看火孔盖应随测随开(一次不应打开三个以上)测完立
即盖好。
e)将测量结果输入计算机。
D单个炉头温度与同侧标准温度之差应不超过±50℃,边燃烧室不超过60C,
有超过的必须进行处理并计算K头。
g)K头=(M—B机)+(M-B焦)/2M式中:
h)M--全炉燃烧室数。(不包括修理炉如缓冲炉)
i)B机、B焦一-分别代表机焦测量边火道温度与全炉机焦侧标准温度相差
(50℃)(端炉60℃)以上的燃烧室数。
j)一般情况下,必须保持边火道温度不低于(1100℃)
k)控制要求:K头20.95
1)录入同直行温度方法一致
•蓄热室顶部温度的测量:
a)测量地点应是蓄热室最高温度点
b)焦炉煤气加热时测量上升气流的蓄热室,在交换后立即开始,测完后立即
盖好盖子。(高炉煤气加热时测量下降气流,换向前10分钟开始测量)
c)测量时,应由交换机端开始,按顺序进行,每次只测一侧的单号或双号,
每侧在两个交换内测完。
d)测得的温度若有超过(I320C或低于900C)的应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e)将测的结果输入计算机,同时分别计算出机侧、焦侧的平均值。
f)录入同直行温度方法一致
•小烟道温度的测量:
a)工作前检查好,(500℃)水银温度计22支,用木塞(或石棉绳)固定不使
其脱落,并保持温度计插入深度200〜300mm。
b)交换后立即将温度计按顺序插入下降气流两叉部的测温孔内。
c)当发现有下火时,不要插温度计,应找出原因,处理解决。
d)交换前十分钟,按插入的顺序读出温度数,读数准确迅速,读数时不要将温
度计全部拔出,记录者准确的将温度记录下来。
e)温度计取出后,必须将测温孔盖好。
f)每侧分两次测完,并将记录输入计算机中。如温度超过450C应查找原因,
进行处理。
•炉顶空间温度的测量
a)当结焦时间达2/3时的前一个小时(在正常的结焦情况下)将机、焦侧的装
煤孔盖,更换为带有孔的盖子,孔中心必须对准炭化室中心。更换时先将上升
管翻板关上,上升管盖打开,并检查有无堵眼现象。插入1.2m热电偶,高于焦
饼100mm以上处(不要碰到焦饼)。然后将炉盖与铁管接触处封严(缠上石棉
绳,并抹上煤泥浆),管的顶部用铁盖盖好,再盖上上升管盖,打开翻板。
c)到结焦2/3时,用万用表直接测量温度,读数即为炉顶空间温度,然后关上
翻板,打开上升管盖,拔出热电偶,换上原来的装煤孔盖,盖上上升管盖,打
开翻板,记录下来。
d)将记录数据记录,在正常结焦情况下炉顶空间温度应保持在800±30ro
•焦饼中心温度测量
a)从机焦两侧装煤孔沿炭化室中心垂直插入(5700mm、4200mm、2100mm)
不同长度的钢管测量,钢管直径50〜60mm,从炉顶面至距炭化室底600mm,
从炉顶面至距焦线下600mm以及这两点中间一点。管要垂直并且清洁,管端缩
口焊成尖端不能漏气。
b)测量时选择加热正常的炉号,打开上升管盖,在装煤孔中测量煤线,换上特
制的装煤孔盖,将准备好的钢管插入其中,要求所有的钢管均垂直地位于炭化
室中心线上。
c)通常,推焦前4小时开始测量,每小时测量一次,距推焦前2小时,每0.5
小时测一次,推焦前30分钟测量最后一次。最后一次测量的两侧中部两点温度
的平均值即为焦饼中心温度。并求出两侧焦饼上下温度差。
•炭化室墙面温度的测量:
a)与机焦侧出炉工,及推焦车司机联系好,不要往炉内扔尾焦及回送余煤。
b)当焦碳推出在机焦两侧炉门对好后,上升管盖打开时,把装煤孔盖全部盖上,
从焦侧第一装煤孔开始,打开一个装煤孔盖,迅速用高温计测量炭化室墙面的
温度,测完后随即把加煤孔盖盖好,再把第二加煤孔盖打开测炭化室墙面温度,
以下依次进行。
c)测量地点:给每个装煤孔,在两面炉墙,按炉墙高度测量三个地点。
①从炭化室底算起,从第三层或第二层砖处。
②相当于焦线下第六层砖。
③上述两点的中间位置。
d)测量的顺序是从上向下测,上中下三点成一线,注意不要测有石墨的地方。
e)测出的温度应算出同一墙面上的,按各装煤孔的上中下平均温度,上下温度
差,并记录。
•换向期间温度冷却温度的测量:
a)选择相邻的温度正常的九个燃烧室进行测量
b)温度的下降值的测量分别在机、焦侧标准火道进行
0每个换向期,每个人只测量一个火道的温度下降值
d)在燃烧停止后(交换考克关闭)约相当于换向开始后20秒,立即测量笫一
次温度,40秒测量第二次温度,以后在该火道内,每隔一分钟测量•次,直到
29分为止。(换向周期30分钟)
e)火道看火孔盖测完后盖好,只准在测量时打开。
f)在测量期间严格保持加热制度不变,推焦正常。
g)测量后计算出9个燃烧室的每分钟平均温度及每一分钟的平均温度,与20
秒时平均温度之差,即从交换后到该分钟的温度下降值,并画出冷却温度曲线。
h)标准火道的温度,应根据该炉所测的冷却温度的下降值进行校正。
压力的测量
上升及下降气流蓄热室顶部的吸力的测量
a)准备好斜型微压祖-一台。12.5mmX30m长胶皮管一根,800~1000mm乳胶
管两根。
b)选择横排温度,空气过剩系数较好,吸力稳定,且在炉子中间部位及有关
炭化室其装煤时间在三小时以上的两个相邻的蓄热室为标准号。
c)测量前将微压计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找好,并调正高度,使酒精或水的位置
在刻度OPa处。
d)测量时间加热制度应保持稳定,并尽可能在检修时间测,以免受推焦装煤
的影响(在刮风下雨期间不测)
e)测前将进风门、小铁板及翻板检查一遍,使符合原有规定尺寸。
f)在开始测吸力前',应校正标准蓄热室,使两个标准蓄热室吸力绝对值相接
近,尤其注意机焦侧的上升、下降蓄热室顶部吸力差应相等
g)将微压计的负端接入标准蓄热室,正端与胶皮管的一端相连,胶皮管的另
一端插入被测蓄热室测压管上,所测值就是与标准蓄热室的差值。插管必
须严密,测完后堵好。
h)交换后5分钟开始测量,一个交换内测完一侧的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与标
准的蓄热室吸力,交换时斜型表应关闭。
i)两个交换把一侧的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的吸力全部测完,下一次测另一侧。
j)每个蓄热室顶部吸力与标准蓄热室顶部吸力比较,规定在上升气流时不得
超过±2Pa,下降气流时不得超过±3Pa,但个别号可根据情况决定。在调
节时,应参照温度变化的情况,考虑上升与下降之间相邻号蓄热室之间的
吸力互相影响关系,调节后应普遍测量或抽测一次;调节下降时,可调废
气瓣下的翻板,调节上升气流时调进风门小铁板。
k)当结焦时间改变,标准温度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改变进风门的开度,和
分配烟道吸力以保持蓄顶的稳定。
1)全炉吸力过大或过小时,可变动分烟道吸力,进风门小铁板
m)翻板开关要保持灵活,并留有调节余地。
n)在吸力测完后,应准确记录翻板开度,进风门的大小及加热制度。
•蓄热室阻力的测量:
a)按测蓄顶吸力的要求,将斜型微压计等工具准备好。
b)将正端插入烟道测压孔处,将负端插入同号蓄顶测压孔处,垂直于气流的方向
同时插入,插管必须严密,读出压差,即为该蓄热室的阻力,然后拔出正端管,
读蓄顶吸力。
c)交换后5分钟开始测量,测量每个煤气蓄热室和空气蓄热室上升气流和下降气
流的压差数,两个交换测完一侧。
d)每次测完,铁管胶管拔出后,必须盖好堵好。
e)测量完毕应将蓄热室顶部吸力、压差、翻板开度、进风门的大小及加热制度准
确的记入记录本ho
•炭化室底部压力的测量
a)事先将吸气主管正下方炭化室炉门上的测压孔透好。
b)当出完焦关上炉门,在加煤前,将2.5mmXI200mm的末端堵有石棉绳
的铁管,平斜的插入,使铁管靠近炉墙,但不能碰上,铁管头漏出炉外的
150mm,用手把住,不使铁管被煤压倒,待要平煤时方准放手
c)当炭化室与集气管接通时,用金属针将管内的石棉绳通掉并将铁管用乳胶
管与压力表正端相连,然后进行第一次炭化室底部煤气压力的测量,每次
测量炭化室底部压力的同时把集气管压力记下来。
d)以后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次,直至焦碳成熟,炭化室与集气管隔断为止,每
次测量前应用金属钎子透通管子直至冒出黄烟。
e)测量时用斜型微压计,压力计应固定在一个位置上。
f)若不需要了解结焦时间内炭化室底部压力变化全过程而只用来确定集气管
压力时,只需在出焦前半小时开始测量,这时必须与上升管工联系好,不
要打开上升管盖,当集气管压力等于规定压力时,与炉顶联系,上下同时
读数,连测三次,求平均值。当炭化室底部压力低于5Pa时,把集气管的
压力比原来提高一些,当炭化室底部压力高于5Pa较大时,把集气管压力
适当降低一些,每次变更时必须与炉顶联系,上下同时读数,连测三次求
平均值。
g)根据测的结果,在集气管与炭化室切断之前,做一次最后的校对,然后将
铁管拔出,炉门测压孔堵好。
•看火孔压力的测量
b)根据需要测代表全炉的看火孔压力时,测7号、22号立火道的上升气流,
若要了解一个燃烧室的看火孔压力分布,则测该燃烧室的所有看火孔在上
升气流时的压力。
c)测量时用斜型微压计一台,612.5mmX30m长胶皮管一根,150mm圆盘两
个(类似看火孔盖)用612.5mm的铁管焊上,铁管长度1000mm,孔内径
10mm
d)交换后3分钟,将正端管插入炉组中心的标准燃烧室的焦侧25号立火道的
上升气流看火孔内。将负端管依次插入各燃烧室的上升气流25#立火道,记
录各相对压力,焦侧测完后看标准管的绝对值,然后同样的办法测机测8
号立火道的上升气流,看火孔压力,在两个交换内测完全炉。
e)如测一个燃烧室的看火孔压力与全炉方法相同。
D测量应在不出炉或检修时间内进行。
g)测量时要有专人拿皮管,以免胶皮管被炉盖烫坏。
h)测量时要稳定总吸力和流量及集气管压力。
i)测完后根据记录,超过标准的进行检查,找出原因进行处理
•五点压力的测量
a)“五点压力”,即指炉顶看火孔压力,上升气流时煤气,空气蓄热室顶部压
力和废气盘压力,下降气流时煤气、空气蓄热室顶部和废气盘压力。
b)测量前先准备斜管微压计三台,其量程为一5〜15毫米水柱,15米长的胶
皮管2根,5米长的胶皮管3根,带有看火孔铁盖的铁管一根,管长为150
毫米。测压管分别与3台斜管微压计的上端用胶皮管连接,其中两台的下
端用胶皮管与50毫米的铁管连接,将其中的一台作为标准,以此来校正另
外两台斜管微压计,作出误差的数值。然后将三台都进行严密性实验,直
至不漏气为止。选一吸力正常,温度较好,结焦时间在装媒4小时时的炉
号,做为测五点压力的炉号。假定为28号,把下端不带胶皮管,上端带铁
盖的微压计放在炉顶,做为测量看火孔压力的仪表,把其余两台放在蓄热
室走台上。交换后将炉顶测压计的150毫米铁管插入28号燃烧室上升气流
标准火道看火孔,把蓄热室顶部测压管接入28号空气蓄热室和28号煤气
蓄热室上部测压孔,同时又将小烟道测压管分别接入29空气、29煤气废气
盘两叉处,然后读数。读完后即将小烟道测压管取出再一次进行读数,并
读出炉顶看火孔的压力。接着测相邻29煤气、29空气蓄热室上部测压孔与
废气盘处的压力,将这些测值作出记录。同时记录下当时炭化时间、煤气
压力、28号横墙温度。测量时应注意:禁止变动加热制度;各台表读数一
定要同时进行;炉顶用的吸力表放在凳子上,并随时对好零点。
推焦计划的编排
•检查推焦计划:
a)根据推焦循环表检查本班的推焦计戈U。
b)检查装煤时间、结焦时间及乱笺号。
•编排推焦计划:
a)按循环推焦图表,编排好下一班的推焦计划。
b)对乱笺的炉号,可采取适当延长或缩短结焦时间的方法顺笺,一是向前提,
即每次出炉时,将乱笺的炉号向前提4炉,以求逐渐达到其在顺序中的原
来位置,这种方法不损失炉数,但调整较慢。二是向后丢,即在该炉号出
炉时不出,使其向后丢,逐渐调整至原来位置,这样调整快,但损失炉数,
一般延迟10以上可采取向后丢炉数的办法调整,但延长的结焦时间不应超
过规定结焦时间的1/4。应注意防止高温事故。确认计划编排正确后,在计
算机输入并打印。(推焦计划记录)。
向调度及值班长报告KI、K2、K3及炉温数据。
交换煤空气、废气
•步骤:关煤气——交换空气、废气——开煤气
•目的:切断煤气后,在没有煤气流通的情况下缓慢地交换空气、废气的流通方向,
可避免未燃烧的煤气进入烟道而产生爆炸气体,空气、废气正常流通后再向燃烧系
统送入煤气,避免产生气流的紊乱甚至产生爆炸气体混合物。
a)(1)自动交换,将转换开关扳到自动位置,当有交换信号,电铃发出预备交
换信号,信号完毕后,自动进行交换;(2)手动操作将转换开关扳到手动位
置,交换时按动手按钮,即可进行正、反交换,交换过程结束方可离开;(3)
无论自动和手动换向,操作人员必须站在操作台旁,手扶开关,并注意换向
机换向程序。
b)每30分钟换一次向,按00分钟,30分钟进行交换。
c)交换机行程限位不能过劲或不到位
d)在交换时不能离开交换机或未交换完就遛烟道,禁止煤气废气同时交换或不
交换煤气即进行废气交换。
e)禁止煤气行程过中点不停,严禁交换到中间位置停止。
f)交换机系统检修完毕,应先用人工交换,无故障再使用电动交换
g)当交换完成行程达到规定标记,交换机停止运行,开始溜烟道。
h)遛烟道必须佩带CO报警仪,应从机侧开始,从焦侧返回,巡视检查以下项目
并使其正常,处理不了,应及时向焦炉中控工汇报:
(1)上升气流废气盘进风门开度,小铁板位置,废气坨的严密度
(2)下降气流进风门的严密度,废气花提起的高度
(3)小链有无拉断,脱扣,废气盘翻板扳把位置有无异常。
(4)行程拉杆的松紧,地下室考克有无着火等异常现象。
(5)机、焦侧煤气压力,分烟道吸力“U”管压力是否正常。
(6)遛烟道时,注意检查蓄热室顶部,钢柱后有无着火现象,地下室有
无煤气泄漏,废气盘有无下火现象,如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7)检查水封满流情况
j)在每次交换完正向后,正确填写煤气流量、主管压力、机焦侧高炉煤气压
力、烟道温度、吸力、集气管压力、温度、回炉煤气温度和预热后温度、
蓄热室温度等。(焦炉煤气加热制度记录)
k)随时注意煤气压力变化,煤气主管压力不得低于500Pa,注意煤气温度保持
在规定范围并进行调节,焦炉煤气温度夏季保持在45-50℃,冬季保持在
50-55℃o(开关预热器蒸气阀门进行调节)
I)稳定保持并调节烟道吸力、煤气流量,使之保持在设定数值范围左右。
m)根据焦炉温度高低,增减煤气流量,烟道吸力并在记录上如实填写增减的
数量、时间和原因
n)煤气总压力下降时,高炉煤气低于2000Pa时、焦炉煤气低于3500Pa时,
及时报告焦炉中控工和调度室,并做出正确的处理,注明不正常期间流量
压力的变化情况
o)对于当班发生事,必须记载发生时间及处理经过
P)交班前,计算记录上有关数据,向作业长、厂调报告数据。
铁件的测量
•炉柱曲度的测量
a)用三线法测量,在焦炉的机焦两侧,沿着钢柱的上、中、下三点拉上三条直
径为1—1.5mm的钢丝水平线,钢丝固定在抵抗墙的专用测线架上(三点为
上横铁、卜横铁、篦子砖),检查线架上刻印至抵抗墙的距离是否有变化。
b)钢丝必须绷紧,不得与任何东西接触。
c)每根钢柱的立bq值应永远在固定点测量。
d)保持板具放平,读取炉柱正面到钢线位置,并参照上次所测数据测量和记
录。
e)如钢柱上有加强板时,应将加强板厚度加入a,b,c值内。
f)测完后应拆除钢线,放下线架。
g)用此测量方法分别测量机、焦侧三线处。
h)允许钢柱最大曲度为50mm。
i)整理数据,计算机、焦侧各炉柱曲度,并作好《焦炉炉柱曲度测量记录》。
j)计算公式:A=(a-b)+(c-a)L/E
其中:A一钢柱曲度
a一钢柱到第一水平线的距离(mm)。
b--钢柱到第二水平线的距离(mm)。
c-一钢柱到第三水平线的距离(mm)。
L一第一条水平线到第二条水平线的距离(mm)。
E—第一条水平线到第三条水平线的距离(mm)。
•炉体膨胀测量
a)沿机、焦侧拉三条水平线,一线为上横铁处,二线为下横铁处,三线为蔑
子砖处,各条水平线固定在南、北抵抗墙的测线架上。
b)测量要求与测量方法和测量钢柱曲度一样。
c)每次测量在同一固定点上,测量水平线到保护板之间的距离。
d)测量时与上次记录进行对照,误差较大时应重测。
e)正常生产时,炉体伸长量每年不应超过10mm,炉体年伸长率小于0.04%。
f)测量完,作好《焦炉炉体膨胀测量记录》。
g)计算方法L=L机+L焦
式中:L表示同一标高炉体总的膨胀值,即与冷炉原值炉长之差)。
L机表示同一标高机侧炉体膨胀值。
L焦表示同一标高焦侧炉体膨胀值。
L炉体伸长盘=(L上横铁+L下横铁)/2
•上、下部大弹簧测调
a)上、下大弹簧测点处应无障碍物,并固定不变。
b)用板尺平测,所测数据记录。
c)查表换算为压力负荷,对照炉柱曲度和负荷规定进行松紧螺帽,对松紧弹
簧作好《焦炉上部弹簧测量记录》、《焦炉下部弹簧测量记录》。
d)清扫弹簧并给丝扣加油,检查弹簧的弹性强度
e)更换上下弹簧组时,必须采取用直径①16的钢丝绳,绑在机焦侧的炉柱上,
再用15吨链式起重机拉紧钢丝绳,以保证在更换时钢柱不往外移。
f)调节上部大弹簧:用自制扳手调节,拉不动时,用640mm麻绳绑在大扳手
的扳吧处,站在二层平台用力均匀的拉,扶扳手的人应站在大车平台处,
如拉不动时,须将丝杆处的油污用钢刷刷净,加油再调节,如还拉不动,
更换拉条。
g)调节下部大弹簧:用自制的大扳手或套筒调整,负荷较重时,用加力杠调
节,并定期加油,如还拉不动,更换拉条。
•炉柱与保护板间缝隙测量
a)将塞尺塞入篦子砖处的保护板与炉柱缝隙中。
b)测量数据可用塞尺测量得出,并作好《铁件综合记录》。
•抵抗墙、作业台支柱、上升管垂直度测量
固定点应选在上部。
a)测量点为上、中、下三点(测量上升管为上、下两点)。
b)测量时应采用悬锤线法。
c)将测量结果记录在《铁件综合记录》。
•炉顶横拉条测量
a)拆除横拉条盖砖,清除拉条沟内填料
b)用测温仪、游标卡尺测量温度直径。
c)将所测数据作好《焦炉炉顶横拉条测量记录》。
炉体检查
•炉顶区检查
检查部位检查项目处理方法
装煤口装煤口倾斜、变形、断裂、凸起情况见4.3.2炉体维修
桥管承接插桥管承接插口冒烟、漏气情况•炉顶区部分
□
上升管底座上升管底座的泥土剥落、冒烟、着火情
况
看火孔底座看火孔底座松动、断裂及漏火情况
加煤口底部加煤口底部砖的剥蚀
砖
炉顶面炉顶砖缝窜漏情况
炉顶砌砖炉顶砌砖是否松劲、漏气、着火
•炉台区检查
检查部位检查项目处理方法
炉墙是否有变形,孔穴、裂纹、凹凸、漏缝、
烧熔、剥落石墨等现象
炭化室底部炭化室底部的磨损情况
炭化室上部炭化室上部抹泥剥落情况
见4.3.2炉体维修
炉门下部砌砖炉门下部砌砖是否完整
•炉台部分
操作台轨道根部操作台轨道根部是否严密
台面砖台面砖是否完整
焦炉间台、操作平焦炉间台、操作平台是否破损
台
•蓄热室、地下室区检查
检查部位检查项目处理方法
砖煤气道砖煤气道是否窜漏
两叉部两叉部是否严密见4.3.2炉体维修
测温孔、测压孔测温孔、测压孔是否完好•蓄热室、地下室部分
封墙封墙是否倾斜、漏气
废气盘废气盘保温层是否剥落
格子砖格子砖是否有堵塞、倒垮
4.3.2调节、处理
a)对炉体温度、压力进行调整处理《焦炉炉温处理记录》)。温度调节手段是
根据测得温度情况调节煤气流量、烟道吸力。如果大部分燃烧室火焰有黑
烟,燃烧不完全时,要检查燃烧系统吸压力有无变化,处理方法是降低煤
气流量,增加烟道吸力,如果大部分燃烧室火焰白亮、短小则处理方法反
之。
b)个别燃烧室冒烟、冒火,应检查空气盖板的起落、卡铭、炉墙壁的串漏。
0个别燃烧室吸力大、火焰短或不燃烧,应检查废气盘翻板、空气口调节板、
加减、交换旋塞、砖煤气道的串漏或堵塞。
d)同一火道连续两次测温相差40℃必须复测,平均温度与标准温度比超过土
rc,要及时查找原因,应采取开关考克、更换孔板清扫支管、孔板、下喷
管、斜道来解决;如全炉温度偏高或偏低则要增减全炉煤气空气供给量;
由了在结焦过程温度波动产生误差,影响炉温均匀性,所以当昼夜平均温
度超过±20℃,连续两天的必须处理。
e)用关加减考克的办法调节炉温时,对所关炉号、关闭时间及关闭原因,必
须记录,交班时交代。
f)关闭加减考克时间超过2小时;也要减少该炉号的空气量和吸力,在记录
上写明原因。
g)高温产生原因:(1)煤气量过多;(2)孔板安装不牢掉落:(3)吸力过大,
火焰在底部燃烧;(4)更换大孔板时忘将孔板装入;(5)结焦时间过长或
装煤不满
处理方法:
(1)立即测量火道温度及横墙温度处于高温时立即关加减考克,或换小孔板
(2)个别火道高温时立即插铁丝于小孔板中(焦炉煤气加热)
h)低温产生原因:(1)煤气或空气量少;(2)孔板堵塞或孔板直径较小;(3)
卡尼;(4)考克未开正;
处理方法:
(1)及时调节煤气流量、吸力,处理卡枪、孔板堵塞,将考克开正。
i)煤气、废气行程测量调节,作好记录《焦炉花杆高度记录》)废气蛇杆高度
200±3,,如超过范围,则适当增加或减少链条长度。
炉体维修
•炉顶区部分
a)更换装煤孔座
(1)在结焦末期进行、打开该炉室上升管盖,关上桥管翻板,再打开炉盖拿掉
装煤孔座。
(2)将炉口旧砖清扫干净、摆正装煤孔座、底部抹泥,不许漏浆。
(3)待泥稍干后,灌浆,浆凝固后,上部抹泥要压平、压实、压光。
(4)工作完毕后,盖上炉盖,灌浆,打开桥管翻板,关上上升管盖,如暂不出
焦,将炉口封严。
(5)更换装煤口而专,其标高要低于炉顶表面10mm"20mmo
b)更换看火孔铁座
(1)取出看火孔座,将周围泥料清扫干净,铁座稍凉后,放入水中冷却。
(2)将铁圈周围绕上沾有水玻璃泥料的石棉绳,铁圈放正。
(3)砌好后,及时将座周围泥料压实、压光。
(4)防止泥浆掉入斜道。
(5)更换看火孔砖,内错台看火孔不大于10mm。
c)密封上升管根部
(1)用风管将上升管根部清扫干净,用水润湿周围。
(2)用浸透粘土和水玻璃的石棉绳塞入上升管根部。
(3)在石棉绳上抹好泥料,压平、压实。
d)密闭桥管接头
(1)先清净旧填充物,塞入沾有水玻璃的石棉绳,用钎子打实、压严。
(2)石棉绳上留20mm—30mm,灌入掺有精矿粉的石油沥青,达到不跑煤气为准。
e)翻修小炉头
(1)拆除旧砖,抠出炉框与碳化室炉头砖间石棉绳,并用压缩空气清扫干净
(2)塞入直径36mm浸有泥浆和水玻璃的石棉绳,塞紧,用泥料抹平。
(3)重新砌石专,小炉头砖应稍低于炉顶,砌后应进行勾缝。
(4)翻修炉头,其标高低于炉顶表面10mm—20mm。
f)炉顶表面缝灌浆
(1)用风管吹净砖缝内杂物。
(2)灌浆前,打开看火孔盖,注意观察,以防浆漏入火道中。
(3)采用间隙式灌浆,以达到砖缝饱满。
g)拉条沟修理及盖砖修理
(1)在更换拉条前,先拆拉条沟的盖板砖,松动拉条沟填充物
(2)铁件工抽出拉条后,用风管吹净沟内杂物、砖缝灌浆
(3)拉条装入后砌断热砖
h)取放灯头砖
(1)取放灯头砖应在下降气流时进行,首先观察灯头是否好取,然后放下钎子,
尽快把钎子放入灯头内,用力将灯头提上来,如钎子卡在灯头内,不要用力过
猛,以防将浇红铁链拉断
(2)放灯头砖时,首先将已准备好的灯头沾好泥浆,套在钎子上迅速放下去,
对准灯口,放好灯头砖,放时要稳、准、快
•炉台区
a)炭化室炉墙的喷补(喷浆机)
(1)喷浆前将炉墙上的浮石墨清扫干净
(2)喷浆时风压保护在0.15MPa—0.2Mpa,喷嘴距炉墙150mm—250mm,角度为
30-45°o
(3)破损严重部位喷完一次泥浆后,要进行二次喷补,泥料厚度不应超过5—10mm
(4)喷补时每层泥料不宜过厚,只有前一层加热到赤色后,才能进行喷补新泥料层。
b)炉头抹补
(1)提前打开上升管盖,推焦前40—50分钟,摘开炉门,清掉炉肩尾焦
(2)用铁铲子将炉肩缝的石墨刷干净,喷浆
(3)泥料自下而上进行抹补,要抹平、压实、压光、再喷一次浆
(4)炉门下部剩泥及焦炭清扫干净,对上炉门,盖上上升管盖
c)修补炭化室墙砖
(1)焦炭推出后砌上封墙,用耙子将残余焦炭扒出,用风将炉底焦末吹净
(2)将掺有骨料磷酸灰浆倒入凹陷处,用专用工具压平、压实
(3)当炉砖厚小于40mm,应将废石专铲掉,重新砌砖,新旧砖接茬要平,不许有反
茬
(4)对上炉门烧5—10分钟再装煤
d)修补炭化室墙洞
(1)翻修条件:当炭化室墙已穿洞,不能加热,墙砖碎裂,凹陷40—50mm或凸出
20—25廊时,应进行修补
a.1—3,26—28火道补洞
b.于上一循环通知生产班将机侧或焦侧炭化室内装一半煤。
c.提前8小时装盲板进行局部降温(一般修1眼装1一4眼盲板,修2眼装1—6
眼盲板,修3眼装1—8眼盲板)
d.装煤12小时后,打开上升管盖,关上翻板,摘下炉门,将焦炭扒出露出洞,其
深度超出洞300—350mm
e.推入假封墙,其位置在翻修处里边300mm,将周围用石棉绳或泥封严或用保温砖
砌封墙,外贴硅酸铝棉毡,拆除旧墙前,先将斜道用石棉堵住,由下至上拆除旧
墙,但不能用力过猛,以免震动其它未损部位
f.将立火道内杂物清净,斜道通透
g.如洞面积较大,应用支撑,以防倒塌,翻修前将硅砖预热到40℃-50℃,补洞
面积在1m,以上,修补完后应用支撑器顶住损坏面,防止在烘炉过程中新砌墙面
变形
h.补洞应灰浆饱满,进行二次勾缝,补完之后进行喷浆
i.修补完之后对上炉门烧20分钟再推焦
j.补洞原则上当天完成,面积较大当天完不成时,经领导批准才能顺延,但必须有
保温措施
(2)当炉墙损坏不能用热修时,经有关部门批准进行冷修
(3)炉墙洞超过火眼位置应采取半炉降温大修
e)修补操作台
(1)把修补处用风管清扫干净,用水润湿,将水泥抹严、压实
(2)等水泥稍干后压光,要养护好,条件允许应先用草垫或别的物品盖上
f)斜道喷补
(1)用焦炉煤气时,于上升气流时进行,若一个交换完不成时通知关闭该号煤气考
克
(2)拆封墙顶部大石专,在格子砖上部插入薄铁板,将喷咀对准斜道漏缝喷补
(3)喷补时注意不要把泥浆喷到格子砖和斜道口上
(4)喷浆完毕,拿出铁板,砌好封墙
g)喷补小烟道
(1)喷补空气蓄热室的小烟道时在上升气流时,喷补煤气蓄热室时在下降气流时进
行
(2)风压控制在0.IMpa—0.15Mpa,不得将泥浆喷到格子砖篦子砖上
h)凉焦台补板砖
每周检查一次,发现凹凸及断裂现象要及时更换或处理,对现场工作要做好清
扫工作
i)扒砌小炉头砖
(1)提前准备好各类灰、砖及材料工具。
(2)将确定维修的小炉头号,通知推焦车司机或拦焦车司机。在检修时间将车停
在待修炉号前,热修瓦工站在大车或拦焦车的操作平台上进行操作时必须系
好安全带,严禁车辆行走。
(3)扒除小炉头,用风管清扫,然后灌浆。扒砖时专人监护,下面不得有人。
(4)重新砌筑小炉头,要求灰浆饱满,完后勾缝、刷浆。
(5)在拆除旧砖及砌筑新砖的过程中,要注意下面不能随意向下扔东西。
(6)翻修炉头标高要低于炉顶表面10---20mmo
(7)清理工作现场。
j)砌筑抵抗墙封墙操作
(1)提前准备好各类材料,通知当班作业长及司机,防止车辆撞伤,现场有专人
监护。
(2)搭脚手架要牢靠,要与炉体连接固定,防止倒架。
(3)扒封墙要自上而下扒,要防止砖热烫人,旧砖不要随意扔。
(4)砌封墙要灰浆饱满,砖要勾缝。砌筑到两米要系安全带。
(5)工作完后,拆除脚手架,清扫现场。
k)更换炉门衬砖
(1)用风镐拆掉旧砖,风镐接头要牢固,防止脱落伤人。
(2)拆旧砖时,要防止旧砖掉下砸脚,防止拆换下来的石专烫人。
(3)砌筑时,要先灌浆,再砌筑,砖要砌牢。
(4)操作时,不得开起卷扬机。
(5)清扫工作现场卫生。
•蓄热室、地下室区
a)蓄热室封墙修补
(1)如有小缝,应进行表面勾缝或刷浆
(2)大砖或封墙损坏严重时,要拆除重砌,更换大砖要在下降气流时进行
(3)翻修外部封墙时,应将内部封墙细致勾缝
b)两叉部与小烟道接口的抹补
(1)外部有小缝要及时密封,采用勾缝刷浆方法
(2)当修补连接口时,应把旧泥料和石棉绳铲除,用沾有粘土水玻璃的石棉绳塞紧
缝隙,再用泥料封严,抹平并刷泳
c)更换测压孔
(1)取下旧测压孔,将砖周围清净,将新测压孔缠好石棉绳,沾好泥浆,按好找正,
四周用泥浆密封好
d)喷浆机喷补砖煤气道
(1)关闭加减考克:在下降气流时进行,将两丝堵卸下
(2)用钎子通透砖煤气道,用玻璃片挡住砖煤气道口,观察是否畅通及漏气地点,
用破布将小支管堵死
(3)用布将喷浆管缠好,插入砖煤气道,并向下用力拉紧
(4)开始向上压浆并记数,压力不要太大,估计浆过窜漏地点即可,注意不要把浆
喷入火道内
(5)浆压满后,余浆由喷浆管放浆孔流下。注意余浆流出量,防止浆向其它地方漏。
(6)喷补完后将砖煤气道用铁钎子通透,观察通畅情况。
(7)取下破布拧上立管堵,开正加减考克恢复正常加热。
(8)上炉顶打开看火眼,观察火焰燃烧情况。
泥料配置
a)磷酸——粘土质泥料的配置
喷补料的含水量一般为30%——40%,而抹补料为17%左右。磷酸在粘土火泥中
的配入量是:每100kg喷补料加入相对密度为1.25——L3的正磷酸水溶液(既正
磷酸加水稀释)37——42kg;每100kg抹补料加入相对密度1.3——1.4的正磷酸溶
液26kg。
在配置泥料时,为使磷酸与泥料充分作用,并排出所产生的气体,泥料搅拌均
匀后应停留一天才能使用。
b)粘土喷补料,一般由20%的生料与80%的熟料配合而成的。
c)抹补用泥料的配比
用80%粒度小于3mm的粘土熟料与20%的粘土生料配成的。
d)配合泥料用的水,工具应清洁,泥料的桶有盖,焦粉等杂物不能混入泥料。
4.3.3记录
每测量完毕后,填写测量记录。
编号记录名称
焦炉看火孔压力记录
焦炉小烟道温度记录
焦炉蓄热室阻力记录
焦炉风门开度记录
焦炉燃烧系统五点压力记录
焦炉横管压力记录
焦炉顶空间温度记录
焦炉蓄热室顶部吸力记录
焦炉焦饼中心温度记录
焦炉横排记录
焦炉炉头温度
焦炉蓄热室顶部温度测量记录
焦炉冷却温度测量记录
焦炉炭化室底部压力测量记录
焦炉直行记录
推焦计划记录
焦炉煤气加热制度记录
焦炉炉柱曲度测量记录
焦炉炉体膨胀测量记录
焦炉上部弹簧测量记录
焦炉下部弹簧测量记录
焦炉炉顶横拉条测量记录
铁件综合记录
焦炉燃烧室立火道喷补记录
焦炉炭化室、墙面检查修理记录
焦炉炉顶灌浆记录
焦炉看火孔检查记录
焦炉小炉头检查记录
焦炉蓄热室封墙检查记录
焦炉废气诧检查记录
4.4技术要求
4.4.1制定合理的加热制度,并加以调控,确保焦炭成熟,挥发份不大于1.9%。
4.4.2看火孔压力保持在0〜5Pa范围,蓄顶吸力下降气流蓄热室与标准蓄热室比不
得超过±3Pa,上升不得超过±2Pa。
4.4.3燃烧室所有立火道底部温度在换向后20秒不得高1450℃,不得低于1100℃,,
4.4.4小烟道温度不得高于450℃,不得低于200c。
4.4.5机、焦分烟道温度不得高于400co
4.4.6空气过剩系数焦煤加热在1.15—1.25的标准值范围内,高煤加热在1.15—1.2
的标准值范围内。
4.4.7蓄热室温度不得超过1250℃,不得低于900℃。
4.4.8焦饼中心温度(出炉前半小时)应达到950c〜1050℃。
4.4.9炉顶空间温度在结焦时间三分之二时应为800±30℃o
4.4.10在结焦末期(推焦前30分钟)在集气管正下方的炭化室低部压力不得小于
5Pa。
4.4.11煤气主管压力不得低于500Pa,小于时,应紧急停止加热,并通知调度。
4.4.12停止加热和置换煤气时,严禁推焦。
4.1.13.1炉体年伸长量:WIOmm。
4.4.14.2炉柱平均曲度:W20mm
4.4.15.3上部大弹簧吨位:14—16.5to下部大弹簧吨位10—12.5to
4.4.16.4小弹簧吨位一线:1.5±0.2t,二线2.0±0.2t,三线1.5±0.2t,四
线1.5±0.2t,小炉柱上下弹簧为1.0±0.2t。
4.5危险源点及安全措施
序作业过程危害安全控制措施
号
烫伤1、测温操作时站在上风侧,避免看火孔
气流烫伤
烧伤2、在测量炉头温度时,集气管压力波
摔伤动大或烟大、火大地区时,停止测温稳
定后再测。
3、测量焦饼中心温度时,固定焦饼中
心管子的铁丝及钢丝绳要牢固、可靠,
拨起管子时应缓慢进行、不应用力过
猛,放管子时松钢丝绳的人应靠近煤车
道轨处缓慢进行,放管子的人应靠近上
升管处缓慢后退,严禁用身体和手触碰
1.炉顶操作(直行、拔出得焦饼测量管。
4、任何时候不准踩装煤孔盖。
横排、炉头、炉顶
5、不准在上升管根逗留。
空间、焦饼中心、6、要注意打开的装煤口,操作者应站
在上风侧。
测量炭化室墙面、冷却
017、在炉顶修补、灌浆及更换装煤孔座
检查温度、看火孔压力、时,要站在上风侧并注意行走的煤车。
8、密封桥管承插口工作:
维护炭底压力、横拉条、
①用钎子打实桥管承插口填充物时,人
上升管垂直度)员合理站位、要站稳。
②不要在已打开盖的上升管的附近工
炉顶区炉体检查维
作,和白班、四班上升管工联系好,避
护免被突然打开的上升管烧伤。
③浇沥青时,注意下方是否有人,在放
精矿粉时,周围的人员要避开,避免沥
青溅起烫人。
9、炉顶操作时禁止踩到装煤孔盖,
10、不准在上升管根部逗留。
11、更换上升管时,必须迅速将风管插
入上升管底部,防止热气流窜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彩钢棚钢结构材料质量检测合同3篇
- 2025年度年度财务报表编制保密合作协议3篇
- 年度非开挖导向钻机铺管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恒大地产商业地产租赁及产权变更代理合同样本3篇
- 2025厂长任期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创业园区租赁合同参考模板(含孵化服务)3篇
- 2025年度瓷砖批发市场入驻经营合同4篇
- 2025年蔬菜运输合同含蔬菜品牌推广效果评估条款2篇
- 2025年度豪华品牌4S店新车销售与服务保障合同3篇
- 2025年LED广告屏租赁与品牌推广服务合同模板3篇
- GB/T 37238-2018篡改(污损)文件鉴定技术规范
-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简介(湘教版)
- 河道治理工程监理通知单、回复单范本
- 超分子化学简介课件
- 高二下学期英语阅读提升练习(一)
- 易制爆化学品合法用途说明
- 【PPT】压力性损伤预防敷料选择和剪裁技巧
- 大气喜庆迎新元旦晚会PPT背景
- DB13(J)∕T 242-2019 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应用技术规程
- 心电图中的pan-tompkins算法介绍
- 羊绒性能对织物起球的影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