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

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四单元比例

第五单元确定位置

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第七单元总复习

1.数与代数

2.图形与几何

3.统计与可能性

4.制订旅游计划

5.绘制平面图

教学计划

1、学生基本情况:人,占%,优秀/人,占/%,班平均分,其

它情况:

六(5)班共有48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的知识、

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

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

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

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

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

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教育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经常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成

为“四有新人"。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优秀率达到,班平均达到(小学对

优秀率,班平均不提目标要求)

(3)基本技能:

动手操作能力

应用分析能力

(4)单元考试7次

(5)作业批改:详批/次,略批/次,查/次(详、略主要指作文

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

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

1、扇形统计图2、圆柱和圆锥3、解决问题的策略4、比例

5、确定位置6、正比例和反比例7、总复习

4、教研教改自学活动及主要措施:

(1)教研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2)参与集体备课7次,相互听课20节,上研究课课题解决问题

的策略

(3)帮助/老师提高教学水平或接受能力老师/指导,或与/老师

相互帮助。

(4)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提高40分钟课堂效益

面向全体学生,加强个别辅导

教学进度和重大活动安排表

学年度

*ma

3彷AAM.

19

1*ft”■9

1・住*・■g

6“次”0於

”收*国的管由s

ft"tit.

T9

■♦世©■$

Vd比例•以W.WI1

M本比例更以此例9

II・与代物s

U入用““儿力9

I)3幢法44生性g

M9

ta徐令复习3

•ag

17爆门・同4・7

口・本・依g

全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含知识基础、技能发展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

等)。本班六(5)班共有48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

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

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总的来

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

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

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

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内容简析(含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教育因素、重难点分

析、各部分内容间关系等)。

全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扇形统计图、圆柱和圆锥、解决问题的策略、

比例、确定位置、正比例和反比例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

习。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

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

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

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

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

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

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

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

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

育。

教学重点: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

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

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

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

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

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

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

会应用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

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

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

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

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

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

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

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

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进一步用

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实践

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2.数学思考方面

(1)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增强

数感。

(2)发展统计观念,发展思维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3.解决问题方面

(1)进一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

样性。

(2)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3)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

单实际问题的水平,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

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情感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

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

习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

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达成措施:、教学目标与达成措施。1.为学生提供现实而有趣的学习素

材,创设生动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突出学生的探索活动。

2.重视数学应用,设计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不同层次的问题,增

强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单元大看台:

扇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的。内容主要有:扇形统计图的认识、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的比较。在“扇形统计图的认识”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表示数

据、分析数据的能力,体会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

数量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在练习课的教学中,让学生通

过观察、比较、分析三种统计图,理解它们各自的作用,能初步根据实

际情况选用不同的统计图。

全面析学情:

六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思维能力从直观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具备分析数

据的能力。学生在中年级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以及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这为学生学习、分析扇形统计图,理解条形统

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各自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

统计图打下了知识基础。除此之外,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自主意识已萌

芽,他们喜欢对教师提供的图表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

的想法,这一点恰好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心理基础。

提炼目标点:

知识技能:

认识扇形统计图,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

据的特点,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作用。

数学思考:

经历数据的分析探究过程,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含量的数学信息,发

展数据分析的观念。

问题解决:

通过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认识到三种不同统计图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

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解题。

情感态度:

结合具体的情境,用统计图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统计

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课时巧划分:

1.扇形统计图〃〃〃〃"""""〃〃〃〃〃""1课时

2.统计图的比较1课时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课题:扇形统计图第1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

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教学重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发现蕴含的数学信息,并能对所得的信息进

行分析。教学难点:在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其描述数

据的特点。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它们

各有什么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

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种统计图一一扇形统计图。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展示教材第1页例lo

介绍:用一个圆形来表示整体,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部分,这样的统

计图我们就称它为扇形统计图。

师(指着任意小部分提问):说说这一部分表示什么?

提问:"平原12.0%”表示什么?

生:平原面积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2.0%。

2.你还能从扇形统计图中了解到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集体汇报。

汇报预测:(1)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到整个圆表示我国陆地的总

面积。

(2)每个扇形分别表示各种地形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3)山地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3.3%,丘陵面积最小,占总面积的

教师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征: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

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3.计算每种地形的面积。

提出要求,用计算器算出每种地形的面积,填入下表。

地影山地丘段离卓

面枳/万平方「泉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计算结果,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

说说从统计图中你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

让学生明白中国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珍惜土地,珍惜资源

的教育。

2.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1题。

要求:说出小华家两天消费的各类食物所占的百分比。

交流:哪天的食物搭配比较合理?

引导学生从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营养均衡等方面进行分析。

3.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2题。

让学生观察拼盘图,并根据“花生米大约占果盘的20%〃估计其他几种干

果大约占百分之几。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统计图一一扇形统计图,我

们知道了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

系。

五、课堂作业

《补》

课题:统计图的比较第1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比较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

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对各种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

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体会三种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教学重点:对比各种统计图,并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

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各种统计图的作用,体会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扇形统计图,说一说它有什么特点?在生活中哪

些地方运用到扇形统计图?

学生回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举例。

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我们认识的三种统计图。

二、交流共享

1.出示例2:为了了解六年级一班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小宇收

集了这个班阅读课外书的有关数据,分别制成了下面三幅统计图。

(1)出示教材第2页例2中的扇形统计图。

说说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哪个方面的具体情况。

学生思考后回答:六年级一班同学阅读课外书的种类和所占的百分数。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还知道些什么?

(2)出示教材第2页例2中的折线统计图。

说说折线统计图反映的是什么情况?

学生进行分析:六年级一班同学不同月份阅读课外书的数量。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还能看出什么?

(3)出示教材第3页例2中的条形统计图。

说说这个统计图反映的又是什么情况呢?

学生观察、分析:六年级一班同学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时间。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还了解了什么?

2.综合分析,讨论交流。

提问: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六年级一班同学比较喜欢哪一种课外书?从

哪幅统计图能看出下半年各月阅读本数的变化情况?从哪幅统计图能

看出阅读课外书时间的多少?

学生看图回答。

追问:怎样根据需要选择统计图?与同学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结果进行小结:

每一种统计图都有它本身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统计图:要想

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扇形统计图。要

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

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

(1)观察讨论。

提问:各统计图分别统计的是哪些方面的内容?

生:条形统计图是统计2012年李大伯家各项收入的情况,扇形统计图

统计的是2012年李大伯家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之几,折线统计图

统计的是2012年李大伯家每年收入的变化情况。

(2)讨论交流:从三种统计图中你可以了解到什么信息?

(3)回答"练一练”的问题。

(4)说一说,回答上面的问题时,你分别观察了哪幅统计图?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题。

(1)分析:第一个统计表,反映的是「6年级视力不良人数占总人数

的百分比。从这个表中,我们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视力不良的比率也

在增高。所以我们应该用折线统计图。

学生根据分析在教材上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分析:这个统计表主要统计的是学生左右眼视力情况的具体人数,所以

该选择用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生独立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师点评学生的完成情况,并适时提醒学生要保护视力。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

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

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

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全单元编排五道例题、四个练习,把内容分成四段教学。依次是圆柱与

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在单元结束时,

还安排了整理与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

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

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

题。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

断、推理能力。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

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建议: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具体实物,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展

数学

活动。

2、充分关注猜想和估计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精心设计探索圆柱和圆

锥体积公式的活动线索。

3、重视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

系,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工课时

2.圆柱的表面积2课时

3.圆柱的体积3课时

4.圆锥的体积〃〃〃〃〃〃〃〃〃〃〃〃〃〃〃〃〃〃〃〃〃〃〃2课时

5.整理与练习2课时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第1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

2.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IWJ。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

教学准备:课件,圆柱圆锥形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1的情境图。

提问: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下圆柱和圆锥。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圆柱

1.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结合实例和平面图介绍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2.探究圆柱的侧面和底面。

分组活动,互相交流。(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

摸一摸:圆柱的侧面有什么特点?上下底呢?

想一想: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你怎样证明这两个底面大小的关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庭而偶而

2个完全相同的典•个曲面

3.探究圆柱的高。

出示高度不同的两个圆柱。

(1)利用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使学生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

间的距离叫作高。

(2)让学生找一找圆柱的高,然后教师出示圆柱的立体图形。教师先

画出一条高,再让学生画高。

提问:刚才大家从不同位置画了高,说明高有多少条?

学生思考回答:高有无数条。

(二)认识圆锥

1.出示教材上的情境图。

介绍:像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圆锥?

请学生从课前准备的物体中挑出圆锥体学具。

2.认识圆锥的特征。

(1)看一看,摸一摸。

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

(2)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圆锥:1个圆和一个顶点1个曲面

3.圆锥高的认识。

(1)让学生独立思考以下问题:

提问:圆锥的高在哪里?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

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

(2)师生归纳总结: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

锥只

有一条高。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0页"练一练〃。

(1)让学生各自从教材提供的图片中找出圆柱和圆锥。

(2)交流说一说挑选的理由。

小结:圆柱是由上下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圆锥是由一

个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题。

标出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学生自己先独立标出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以及圆锥的底面、高和顶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中讲解。

注意: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只有一条,即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

离。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圆柱的表面积(1)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并

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2.探究计算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和表面积。

3.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