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317-2010 继电保护设备标准化设计规范_第1页
DL∕T 317-2010 继电保护设备标准化设计规范_第2页
DL∕T 317-2010 继电保护设备标准化设计规范_第3页
DL∕T 317-2010 继电保护设备标准化设计规范_第4页
DL∕T 317-2010 继电保护设备标准化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案号:31147-2011国家能源局发布I I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14一般规定 15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设计规范 66变压器保护及辅助装置设计规范 7高抗保护设计规范 8母线保护设计规范 9母联(分段)保护及辅助装置设计规范 4110对相关设备及回路的要求 43附录A(资料性附录)线路保护装置定值清单标准格式 44附录B(资料性附录)3/2断路器接线的断路器保护装置定值清单标准格式 附录C(资料性附录)过电压及远方跳闸保护装置定值清单标准格式 56附录D(资料性附录)短引线保护装置定值清单标准格式 58附录E(资料性附录)变压器保护装置定值清单标准格式 附录F(资料性附录)高抗保护装置定值清单标准格式 附录G(资料性附录)母线保护装置定值清单标准格式 附录H(资料性附录)母联(分段)保护装置定值清单标准格式 附录I(资料性附录)保护输出报告标准格式 附录J(资料性附录)变压器保护跳闸矩阵表 81I1继电保护设备标准化设计规范本标准规定了220kV及以上电厨的线路、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母线和母联(分段)保护及辅助装置的技术原则和设计准则本标准适用于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母线和母联(分段)及相关设备继电保护装置和回路的设计工作。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相应保护设计工作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往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用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4285继组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598.300=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GB/T15145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22386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GB/T22386—2008,IEC6025524:2001,IDT)DL/T670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3总则3.1为了规范20及以上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原测配置原则、组牌(相)方案、端子排设计、压板设置和回路设计,特制定本标准。3.2应优先通过继电果护装置自身实观相关保护功能,尽可能减少外部输入量,以降低对相关回路和3.3应优化回路设计,在确保可靠实现继电保护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屏(柜)内装置间以及屏(柜)间的连线。3.4继电保护双重化包括保护装置的双重化以及与保护配合回路(包括通道)的双重化,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装置及其回路之间应完全独立,不应有直接的电气联系。3.5本标准典型一次主接线方式如下,其他情况可参照执行a)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保护、过电压及远方跳闸保护、断路器保护和短引线保护适用于3/2断路器接线,220kV电压等级线路保护适用于双母线接线;b)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高压侧为3/2断路器接线、中压侧为双母双分段接线、低压侧为单母线接线,变压器为分相自耦变压器、低压侧设总断路器;220kV电压等级变压器高中压侧为双母线接线、低压侧为双分支单母分段接线,变压器为三绕组变压器;c)高压并联电抗器(简称高抗)接于线路侧。3.6本标准强调了线路、变压器、高抗、母线和母联(分段)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的原则和重点要求,但并未涵盖相应保护及辅助装置的全部技术要求,以上保护装置还应符合GB/T14285、GB/T14598.300、GB/T15145、DL/T670等相关标准的规定。4一般规定4.1保护装置的通用要求4.1.1保护装置开关量输入定义采用正逻辑,即触点闭合为“1”,触点断开为“0”。开关量输入“1”24.1.4保护装置的测量范围下限为0.05Iy,上限为(20~40)Is,在此范围内保护装置的测量精度均需3时,宜整屏(柜)退出。三相跳闸(永跳)命令。4a)与测控配合;g)保护分相跳闸(2组);h)保护三相跳闸输入(2组:启动重合闸、启动失灵);j)保护三相跳闸输入(2组:不启动重合1)防跳回路;4.2.9电压切换箱(插件)的要求:a)直流电源段(ZD);b)强电开入段(QD);c)对时段(OD);5d)弱电开入段(RD);f)出口负段(KD);h)集中备用段(1BD)。a)交流电压段(UD);b)交流电流段(ID);c)信号段(XD);d)遥信段(YD);e)录波段(LD);Cf)网络通信段(TDsg)交流电源段(bh)集中备用段表一保护及辅助装置编号原则屏(柜)端子排编号1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执、高抗保护、母线保护2线路独立后备保护(可选)3断路器保护(带重合闸45变压器(高抗)非电量保护6交流电压切换箱7母联(分段)保护8过电压及远方跳闸保护9短引线保护65.1.13/2断路器接线除常规距离保护I段外,为快速切除中长线路出口短路故障,应有反映近端故障的保护功71单相重合闸2三相重合闸3禁止重合闸4停用重合闸闭锁重合闸,并沟通三跳注1:“停用重合闸”软压板、硬压板和控制字三者为“注2:线路保护装置内的重合闸置“停用重合闸”时,不输出三相跳闸(永跳)触点置内部设置跳开相“有无电流”的电流判别元件,其电流门槛值为保护装置的最小精确工作电流83/2断路器接线当线路或元件退出5.3.1线路纵联距离方向)保护装置b)相间和接地距常保护;1)第一组电流Ia1、b、Ic13Io₁,第二组电流I2、Ib₂、I、3Jo₂;3)通道异常告警(如3dB或载波机告警);6)其他保护停信;7)解除闭锁;8)主保护(纵联保护)投/退;9)保护检修状态投/退;911)低气压闭锁重合闸(断路器未储能闭锁重合闸);12)分相跳闸位置触点TWJa、TWJb、TW13)信号复归。1)分相跳闸(6组+1组备用);2)三相跳闸(2组:永跳);3)重合闸或分相合闸(2组);4)发信(单触点1组);5)远传1(2组);6)远传2(2组)。1)保护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2)重合闸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3)通道告警信号(2组:2组不保持);4)保护运行异常信号(含TA断线、TV断线等,2组:至少1组不保持);5)保护装置故障告警信号(2组:至少1组不保持)。e)三相不一致保护(可选)。2)远传13)远传2;4)主保护(纵联保护)投/退;5)保护检修状态投/退;6)闭锁重合闸(或“停用重合闸”);7)低气压闭锁重合闸(断路器未储能闭锁重合闸);8)分相跳闸位置触点TWJa、TWJb、TWJc(对于3/2断路器接线,应为两台断路器TWJ按9)信号复归。1)分相跳闸(6组+1组备用);2)三相跳闸(2组:永跳);3)重合闸或分相合闸(2组);4)远传1(2组);5)远传2(2组)。1)保护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2)重合闸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3)通道告警信号(2组:2组不保持);4)保护运行异常信号(含TA断线、TV断线、差流异常等,2组:至少1组不保持);5)保护装置故障告警信号(2组:至少1组不保持)。b)三相不一致保护(可选);c)充电过流保护(2段过流+1段零序电流);1)充电过流保护投/退;2)保护检修状态投/退;3)跳闸位置触点TWJa、TWJb、TWJc;5)保护三相跳闸输入;6)闭锁重合闸(或“停用重合闸”);7)低气压闭锁重合闸(断路器未储能闭锁重合闸);8)按相重合闸投/退;9)平行线分相跳闸信号2Ta、2Tb、2Tc;11)信号复归。1)分相跳闸(2组);2)三相跳闸(2组);3)失灵保护出口(10组+2组备用);4)重合闸或分相合闸(2组);5)沟通三跳出口(4组)。1)保护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2)重合闸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3)保护运行异常信号(含TA断线、TV断线等,2组:至少1组不保持);4)保护装置故障告警信号(2组:至少1组不保持)。2)远方跳闸保护投/退;3)三相跳闸位置;5)通道故障;1)保护跳闸(4组);2)过电压启动远方跳闸(4组)。1)保护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2)保护运行异常信号(2组:至少1组不保持);3)保护装置故障告警信号(2组:至少1组不保持)。1)第一组电流Ia₁、Ib₁、Ic₁;2)第二组电流Ia₂、b₂、Ic₂。1)保护投/退(三相隔离开关位置串联);2)保护检修状态投/退3)信号复归。保护跳闸(4组为组8用)。1)保护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2)保护运行字常信号(2组:至少1组不保持);3)保护装量故章告警信号(2组:至少1组不保持)。5.4组屏(柜)原则及方案5.4.13/2断路器按线面屏(柜00线路、过电压及远方跳闸保护组屏(柜)方案如下b)线路保护2屏(柜):主保护、后备保护2+(过电压及远方跳闸保护2)。a)断路器保护按断路器套配置,独立组屏(柜);b)短引线保护宜按串集中组展(柜)。断路器保护及短引线保护组屏(柜)方案如下:a)断路器保护屏(柜):断路器保护装置1台+分相操作箱或断路器操作继电器接口;b)短引线保护屏(柜):短引线保护装置4台。两面屏(柜)方案如下:a)线路保护1屏(柜):线路保护、重合闸1+分相操作箱1或断路器操作继电器接口1+电压切换箱1+(过电压及远方跳闸保护1);b)线路保护2屏(柜):线路保护、重合闸2+(分相操作箱2或断路器操作继电器接口2)+电压切换箱2+(过电压及远方跳闸保护2)。三面屏(柜)方案如下:a)线路保护1屏(柜):线路保护、重合闸1+电压切换箱1+(过电压及远方跳闸保护1);b)线路保护2屏(柜):线路保护、重合闸2+电压切换箱2+(过电压及远方跳闸保护2);5.5保护屏(柜)端子排设计5.5.13/2断路器接线线路、过电压及远方跳闸保护1(2)屏(柜),端子排按下列要求设计:1)直流电源段(ZD):本屏(柜)所有装置直流电源均取自该段;4)弱电开入段(RD):按装置分为9RD、1RD、2RD;5)出口段(CD):按装置分为9CD、1CD、2CD;6)集中备用段(1BD)。1)交流电压段(UD):外部输入电压为UD,各保护装置输入电压分别为9UD、1UD、2)交流电流段(ID):按装置分为9ID、1ID、2ID。3)信号段(XD):按装置分为9XD、1XD、2XD。4)遥信段(YD):按装置分为9YD、1YD、2YD。5)录波段(LD):按装置分为9LD、1LD、2LD。6)网络通信段(TD):网络通信、打印接线和IRIG-B(DC)时码对时。7)交流电源段(JD)。8)集中备用段(2BD)。断路器保护屏(柜),端子排按下列要求设计:a)背面左侧端子排,自上而下依次排列。1)直流电源段(ZD):本屏(柜)所有装置直流电源均取自该段。2)强电开入段(4Q1D):接收合闸、第一套保护跳闸、重合闸压力闭锁等开入信号;3)强电开入段(4Q2D):接收第二套保护跳闸等开入信号;4)出口段(4C1D):至断路器合闸线圈、第一组跳闸线圈;5)出口段(4C2D):至断路器第二组跳闸线圈;6)保护配合段(4P1D):与第一套保护配合;7)保护配合段(4P2D):与第二套保护配合;8)保护配合段(4P3D):与断路器保护配合;10)录波段(4LD):分相跳闸、三相跳闸、合闸等触点;11)集中备用段(1BD)。b)背面右侧端子排,自上而下依次排列。1)交流电压段(UD):外部输入电压为UD,保护装置输入电压为3UD。3)强电开入段(3QD);5)弱电开入段(3RD):断路器位置、闭锁重合闸、低气压闭锁重合闸(断路器未储能闭锁11)交流电源段(JD);12)集中备用段(2BD)。1)交流电流段(ID):3-10ID、4-10ID;2)直流电源段(3ZD):左侧保护直流电源;3)强电开入段(QD):3-10QD、4-10QD;9)网络通信段(TD):网络通信、打印接线和IRIG-B(DC)时码对时;10)集中备用段(1BD)。1)交流电流段(ID):1-10ID、2-10ID;2)直流电源段(1ZD):右侧保护直流电源;3)强电开入段(QD):1-10QD、2-10QD;9)交流电源段(JD);10)集中备用段(2BD)。1)直流电源段(ZD):本屏(柜)所有装置直流电源均取自该段;2)强电开入段(4QD):接收合闸、跳闸、重合闸压力闭锁等开入信号;3)出口段(4CD):至断路器跳、合闸线圈;4)保护配合段(4PD):与保护配合;5)信号段(11XD):通信接口信号;7)信号段(4XD):含控制回路断线、电源消失、保护跳闸、事故音响等;8)信号段(7XD):电压切换信号;14)集中备用段(1BD)。2)交流电压段(1UD):保护装置输入电压;3)交流电流段(1ID):保护装置输入电流;5)强电开入段(7QD):用于电压切换;6)对时段(OD):接收GPS硬触点对时;7)弱电开入段(11RD):用于通信接口;8)弱电开入段(1RD):用于保护;12)集中备用段(2BD)。1)直流电源段(ZD):本屏(柜)所有装置直流电源均取自该段;2)强电开入段(7QD):用于电压切换;3)强电开入段(1QD):用于保护;4)对时段(OD):接收GPS硬触点对时;5)弱电开入段(11RD):用于通信接口;6)弱电开入段(1RD):用于保护;8)保护配合段(7PD):与母差、失灵保护配合;9)集中备用段(1BD)。2)交流电压段(1UD):保护装置输入电压;3)交流电流段(1ID):保护装置输入电流;4)信号段(7XD):电压切换信号;5)信号段(11XD):通信接口信号;8)录波段(11LD):通信接口录波;9)录波段(1LD):保护动作、重合闸动作;11)交流电源段(JD);12)集中备用段(2BD)。1)直流电源段(ZD):本屏(柜)所有装置直流电源均取自该段;2)强电开入段(4Q1D):接收合闸、第一套保护跳闸、重合闸压力闭锁等开入信号;3)强电开入段(4Q2D):接收第二套保护跳闸等开入信号;6)保护配合段(4P1D):与第一套保护配合;7)保护配合段(4P2D):与第二套保护配合;8)保护配合段(4P3D):与失灵保护配合;10)录波段(4LD):分相跳闸、三相跳闸、合闸等触点;11)集中备用段(1BD)。5.6.13/2断路器接线1)出口压板:线路保护跳闸、启动失灵(启动重合闸)压板分别按相设置(主、后备保护2)功能压板:纵联保护投/退、过电压保护投/退、远方跳闸保护投/退、保护检修状态3)备用压板。2)按钮:复归按钮、通道试验按钮等。2)操作箱出口压板:三相跳闸启动失灵压板;3)备用压板。1)出口压板:保护跳闸、启动失灵压板分别按相设置(主、后备保护共用压板,压板接至1CD),设置一副重合闸出口压板;线路保护远传输出、过电压跳闸、过电压远跳3)备用压板。1)出口压板三相跳闸启动失灵压板;2)备用再板。b)保护室光配线柜至通信机房光配线柜采用单模光缆。光缆敷设3条(2条主用,1条备用)。b)通信接口装置采用1U标准机箱,高为1U(约44.45mm)、宽为19英寸(482.6mm)、深小于c)同一线路的两套保护的通信接口装置宜安装在不同屏(柜)上。d)统一屏(柜)尺寸、统一布置。初次安装的屏(柜)应方便后续通信接口装置安装,满足后续安装的装置只配接电源线和尾纤的要求。每一屏(柜)应能安装8台装置。6.1.1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保护¹a)配置纵差保护或分相差动保护,若仅配置分相差动保护,在低压侧有外附TA时,需配置不需b)为提高切除自耦变压器内部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可靠性,可配置由高中压和公共绕组TA构成a)带偏移特性的阻抗保护。指向变压器的阻抗不伸出中压侧母线,作为变压器部分绕组故障的后备保护,指向母线的阻抗作为本侧母线故障的后备保护。设置一段两时限,第一时限跳开b)复合电压(简称复压)闭锁过流保护,延时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c)零序电流(方向)保护,保护为二段式。一段带方向,方向指向母线,延时跳开本侧断路d)过激磁保护。保护应能实现定时限告警和反时限特性功能,反时限曲线应与变压器过激磁特e)高压侧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后跳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功能。高压侧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触点开a)带偏移特性的阻抗保护。指向变压器的阻抗不伸出高压侧母线,作为变压器部分绕组故障的后备保护,指向母线的阻抗作为本侧母线故障的后备保护。设置一段四时限,第一时限跳开c)零序电流(方向)保护,保护为二段式。一段带b)零序电流(方向)保护。保护为二段式,第一段带方向,方向可整定,设两个时限。第二段c)零序电流(方向)保护。保护为二段式,第一段带方向,方向可整定,设两个时限。第二段b)复压闭锁过流保护。设一段三时限,第一时限跳开本分支分段,第二时限跳开本分支断路b)定时限告警功能;b)高(中)压侧复压元件由各侧电压经“或门”构成;低压侧复压元件取本侧(或本分支)电c)具有TA断线告警功能。本侧TA断线后,该侧复压闭锁过流(方向)保护,退出方向元件,c)作用于跳间的年电量保护,启动功率应大于5W,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c)“电压压板投入表示本侧(或本分支)电压投入,电压压板”退出表示本侧(或本分支)1)高压侧边断路器电流Ihalhb₁、Ihc₁;2)高压侧中断路器电流Ina₂、Iab2、e₂3)中压侧断路器电流Ima、、Imc;4)低压侧外附TA电流I、、5)低压侧三角内部套管(绕组)电流Ira、Ib、Ic;6)公共绕组电流Ia、Igb、Igc;3)低压侧电压Ua、Ub、Ujc。1)主保护(包括差动速断、纵差、分侧差动、分相差动、低压侧小区差动、故障分量差2)高压侧后备保护投/退;3)高压侧电压投/退;4)中压侧后备保护投/退;5)中压侧电压投/退;6)低压侧后备保护投/退;7)低压侧电压投/退;8)公共绕组后备保护投/退。1)高压侧失灵保护开入;2)变压器中压侧断路器失灵保护开入;3)信号复归;4)检修状态投/退。1)跳高压侧边断路器(1组);2)跳高压侧中断路器(1组);3)跳中压侧断路器(1组);4)跳中压侧母联(1组);5)跳中压侧分段1(1组);6)跳中压侧分段2(1组);7)跳低压侧断路器(1组)。1)启动边断路器失灵保护(1组);2)启动中断路器失灵保护(1组)。1)启动失灵保护(1组);2)解除失灵保护电压闭锁(1组)。跳闸备用(4组)。a)保护动作(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b)过负荷(2组:至少1组不保持);d)保护装置故障告警(2组:至少1组不保持)。1)本体重瓦斯;2)本体压力释放;3)冷却器全停;4)本体轻瓦斯;5)本体油位异常;6)本体油面温度1;7)本体油面温度2;8)本体绕组温度1;9)本体绕组温度2;10)有载调压重瓦斯(可选);11)有载调压压力释放(可选);12)有载调压轻瓦斯(可选);13)有载调压油位异常(可选);14)有载调压油面温度1(可选);15)有载调压油面温度2(可选);16)有载调压绕组温度1(可选);17)有载调压绕组温度2(可选)。1)信号复归;2)检修状态投/退。1)跳高压侧边断路器(2组);2)跳高压侧中断路器(2组);3)跳中压侧断路器(2组);4)跳低压侧断路器(2组)。跳闸备用(4组)。a)非电量保护动作(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b)保护运行异常信号(2组:至少1组不保持);c)保护装置故障告警(2组:至少1组不保持)。6.3.3220kV电压等级变压器保护装置¹1)高压侧电流Iha、Ib、Ihe;2)高压侧零序电流Iho;3)高压侧间隙电流Ij4)中压侧电流ImasImb、Imc;6)中压侧间隙电流Imj;8)低压2分支电流Ia₂、Ib₂、Ic2;9)低压侧电抗器前TA电流Ia、Ib、Ie(可选)。3)低压1分支电压Uat、Ub₁、U₄4)低压2分支电压Ua₂、Uo、Uc₂。1)主保护(含差动速谢、纵差、故障分量差动)投/退;2)高压侧后备保护投退;3)高压侧电压投退;4)中压侧后备保护投/退;5)中压侧电压投退;6)低压1分支后备保护投/退;8)低压2分支后备保护投/退;9)低压2分支电压投/退;10)低压侧电抗器后备保护投/退(可选)11)低压分支复压闭锁过流保护投退(可选);12)低压2分支复压闭锁过流保护投退(可选)。1)变压器高庄侧断路器失灵保护开入,2)信号复归3)检修状态投退1)跳高压侧断路器(1组);2)跳高压侧母联(1组);3)跳中压侧断路器(1组);4)跳中压侧母联(1组);05)跳低压1分支(1组);6)跳低压1分支分段(1组);7)跳低压2分支(1组);8)跳低压2分支分段(1组);9)闭锁中压侧备自投(1组);10)闭锁低压1分支备自投(1组);11)闭锁低压2分支备自投(1组)。1)启动失灵保护(1组);2)解除失灵保护电压闭锁(1组)。a)保护动作(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d)保护装置故障告警(2组:至少1组不保持)。1)跳高压侧断路器(2组);2)跳中压侧断路器(1组);3)跳低压1分支断路器(1组);4)跳低压2分支断路器(1组)。跳闸备用(4组)。a)非电量保护动作(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b)保护运行异常信号(2组:至少1组不保持);c)保护装置故障告警(2组:至少1组不保持)。6.4变压器保护及辅助装置组屏(柜)方案6.4.1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保护及辅助装置组屏(柜)方案¹a)变压器保护1屏(柜):变压器保护1(+中压侧电压切换箱1);6.4.2220kV电压等级变压器保护及辅助装置组屏(柜a)变压器保护1屏(柜):变压器保护1+高、中压侧电压切换箱1;b)变压器保护2屏(柜):变压器保护2+高、中压侧电压切换箱2;c)变压器辅助屏(柜):非电量保护+高压侧、中压侧、低压1分支和2分支操作箱。6.5变压器保护及辅助装置屏(柜)端子排设计保护1(2)屏(柜),端子排按下列要求设计;1)直流电源段(ZD):本屏(柜)所有装置直流电源均取自该段;2)强电开入段(7QD):用于电压切换;3)强电开入段(1QD):高压侧失灵保护开入,变压器中压侧断路器失灵保护开入;5)弱电开入段(1RD):用于保护;6)出口正段(1CD):保护出口回路正端;7)出口负段(1KD):保护出口回路负端;8)信号段(7XD):电压切换信号;11)录波段(1LD):保护动作信号;12)网络通信段(TD):网络通信、打印接线和IRIG-B(DC)时码对时;13)集中备用段(1BD)。1)交流电压段(UID):高压侧外部输入电压;2)交流电压段(7UD):中压侧外部输入电压及切换后电压;3)交流电压段(U3D):低压侧外部输入电压;4)交流电压段(1U1D):保护装置高压侧输入电压;5)交流电压段(1U2D):保护装置中压侧输入电压;6)交流电压段(1U3D):保护装置低压侧输入电压;9)交流电流段(1I3D):按低压侧外附Ia、Ib、c、n,低压侧三角内部套管(绕组)In、11)交流电源段(JD);12)集中备用段(2BD)。1)直流电源段(ZD):本屏(柜)所有装置直流电源均取自该段;2)强电开入段(2-4Q1D):低压侧接收合闸、第一套保护跳闸、非电量保护跳闸等开入4)出口段(2-4C1D):至低压侧断路器合闸线圈、第一组跳闸线圈;5)出口段(2-4C2D):至低压侧断路器第二组跳闸线圈;6)信号段(2-4XD):含低压侧控制回路断线、保护跳闸、事故音响等;7)强电开入段(1-4Q1D):中压侧接收合闸、第一套保护跳闸、非电量保护跳闸等开入9)出口段(1-4C1D):至中压侧断路器合闸线圈、第一组跳闸线圈;10)出口段(1-4C2D):至中压侧断路器第二组跳闸线圈;12)录波段(1-4LD):中压侧分相跳闸、三相跳闸等触点;13)集中备用段(1BD)。b)背面右侧端子排,自上而下依次排列。1)强电开入段(5QD):非电量保护装置直流电源;2)强电开入段(5FD):外部非电量开入;4)弱电开入段(5RD):用于非电量保护;6)出口负段(5KD):非电量保护出口回路负端;7)信号段(5XD):非电量保护动作、非电量保护运行异常、非电量装置故障告警等信8)遥信段(5YD):非电量保护动作、非电量保护运行异常、非电量装置故障告警等信10)网络通信段(TD):网络通信、打印接线和IRIG-B(DC)时码对时;11)交流电源段(JD);12)集中备用段(2BD)。6.5.2220kV电压等级变压器保护屏(柜)保护1(2)屏(柜),端子排按下列要求设计:1)直流电源段(ZD):本屏(柜)所有装置直流电源均取自该段;2)强电开入段(1-7QD):用于高压侧电压切换;3)强电开入段(2-7QD):用于中压侧电压切换;4)强电开入段(1QD):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失灵保护开入;6)弱电开入段(1RD):用于保护;7)出口正段(1CD):保护出口回路正端;8)出口负段(1KD):保护出口回路负端;9)信号段(1-7XD):高压侧电压切换信号;10)信号段(2-7XD):中压侧电压切换信号;11)信号段(1XD):保护动作、过负荷、保护运行异常、装置故障告警等信号;12)遥信段(1YD):保护动作、过负荷、保护运行异常、装置故障告警等信号;13)录波段(1LD):保护动作信号;14)网络通信段(TD):网络通信、打印接线和IRIG-B(DC)时码对时;15)集中备用段(1BD)。b)背面右侧端子排,自上而下依次排列。1)交流电压段(1-7UD):高压侧外部输入电压及切换后电压;2)交流电压段(2-7UD):中压侧外部输入电压及切换后电压;3)交流电压段(U3D):低压1分支外部输入电压;4)交流电压段(U4D):低压2分支外部输入电压;5)交流电压段(1UID):保护装置高压侧输入电压;6)交流电压段(1U2D):保护装置中压侧输入电压;7)交流电压段(1U3D):保护装置低压1分支输入电压;8)交流电压段(1U4D):保护装置低压2分支输入电压;9)交流电流段(IID):按高压侧Ia、I、Ihe、Im,高压侧零序Iho、Io,高压侧间隙14)集中备用段(2BD)。2)强电开入段44QD):3)出口段(44CD):至低压2分支断路器跳、合阅线圈;2)出口段(3-4CD):至低压1分支断路器跳、合闻线圈;3)保护配合段(3-4PD):与低压1分支备自投配合;5)强电开入段(5QD):非电量保护装置直流电源;6)强电开入段(5FD):外部非电量开入;7)对时段(OD):接收GPS硬触点对时;8)弱电开入段(5RD):用于非电量保护;11)信号段(5XD):非电量保护动作、非电量保护运行异常、非电量装置故障告警等信12)遥信段(5YD):非电量保护动作、非电量保护运行异常、非电量装置故障告警等信13)录波段(5LD):作用于跳闸的非电量保护信号;14)网络通信段(TD):网络通信、打印接线和IRIG-B(DC)时码对时;15)交流电源段(JD);16)集中备用段(2BD)。6.6变压器保护屏(柜)压板及按钮设置6.6.1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保护屏(柜)保护1(2)屏(柜),按下列要求设置:1)保护出口压板:跳高压侧边断路器、启动高压侧边断路器失灵保护、跳高压侧中断路3)备用压板。辅助屏(柜),按下列要求设置:1)非电量保护出口压板:跳高压侧边断路器(2组)、跳高压侧中断路器(2组)、跳中压侧断路器(2组)、跳低压侧断路器(2组);2)非电量保护各功能压板:按相关规定设置作用于跳闸的各非电量保护跳闸投/退功能压3)备用压板。6.6.2220kV电压等级变压器保护屏(柜)保护1(2)屏(柜),按下列要求设置:低压1分支分段、闭锁低压1分支备自投,跳低压2分支、跳低压2分支分段、闭锁低3)备用压板。1)非电量保护出口压板:跳高压侧断路器(2组)、跳中压侧断路器(1组)、跳低压1分支(1组)、跳低压2分支(1组);2)非电量保护各功能压板:按相关规定设置作用于跳闸的各非电量保护跳闸投/退功能压3)备用压板。7高抗保护设计规范c)作用于跳闸的非电量保护,启动功率应大于5W,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1)信号复归;2)检修状态投/退。1)跳边断路器(1组);2)跳中断路器(1组)。1)启动边断路器失灵保护(1组);2)启动中断路器失灵保护(1组);3)启动远方跳闸保护(1组)。跳闸备用(4组)。a)保护动作(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b)过负荷(2组:至少1组不保持);c)保护运行异常信号(含TA断线、TV断线等,2组:至少1组不保持);d)保护装置故障告警(2组:至少1组不保持)。1)主电抗器重瓦斯;2)主电抗器压力释放;3)主电抗器轻瓦斯;4)主电抗器油位异常;6)主电抗器油面温度2;7)主电抗器绕组温度1;8)主电抗器绕组温度2;9)中性点电抗器重瓦斯(可选);A10)中性点电抗器压力释放(可选);11)中性点电抗器轻瓦斯(可选);12)中性点电抗器油位异常(可选);13)中性点电抗器油面温度1(可选);14)中性点电抗器油面温度2(可选)。1)信号复归;2)检修状态投/退。1)跳边断路器(2组);2)跳中断路器(2组)。1)启动远方跳闸保护1(1组);2)启动远方跳闸保护2(1组)。跳闸备用(4组)。1)非电量保护动作(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2)保护运行异常信号(2组:至少1组不保持);3)保护装置故障告警(2组:至少1组不保持)。7.5组屏(柜)方案7.5.1两面屏(柜)方案如下:a)高抗保护1屏(柜):高抗保护1+非电量保护;b)高抗保护2屏(柜):高抗保护2。7.5.2一面屏(柜)方案:高抗保护屏(柜):高抗保护1+高抗保护2+非电量保护。7.6屏(柜)端子排设计7.6.1两面屏(柜)方案:保护1屏(柜),端子排按下列要求设计:1)直流电源段(ZD):本屏(柜)所有装置直流电源均取自该段;2)强电开入段(5QD):非电量保护装置直流电源;3)强电开入段(5FD):外部非电量开入;5)弱电开入段(5RD):用于非电量保护;6)出口正段(5CD):非电量保护出口回路正端;7)出口负段(5KD):非电量保护出口回路负端;8)信号段(5XD):非电量保护动作、非电量保护运行异常、非电量装置故障告警等信9)遥信段(5YD):非电量保护动作、非电量保护运行异常、非电量装置故障告警等信10)录波段(5LD):作用于跳闸的非电量保护信号;11)集中备用段(1BD)。1)交流电压段(UD):外部输入电压;2)交流电压段(1UD):保护装置输入电压;4)强电开入段(1QD):用于保护;5)弱电开入段(1RD):用于保护;6)出口正段(1CD):保护出口回路正端;7)出口负段(1KD)保护出口回路负端;12)交流电源段(JD);13)集中备用段(2BD)。4)弱电开入段(1RD):用于保护;5)出口正段(1CD):保护出口回路正端;6)出口资段(1KD);保护出口回路负端;1)交流电压段(UD):外部输入电压;6)录波段(1LD):保护动作信号;7)网络通信段(TD):网络通信、打印接线和IRIG-B(DC)时码对时;8)交流电源段(JD);9)集中备用段(2BD)。1)直流电源段(ZD):本屏(柜)所有装置直流电源均取自该段;2)强电开入段(5QD):非电量保护装置3)强电开入段(5FD):外部非电量开入;4)对时段(OD):接收GPS硬触点对时;5)弱电开入段(5RD):用于非电量保护;6)出口正段(5CD):非电量保护出口回路正端;7)出口负段(5KD):非电量保护出口回路负端;9)遥信段(5YD):非电量保护动作、非电量保护运行异常、10)录波段(5LD):作用于跳闸的非电量保护信号;12)集中备用段(1BD)。1)交流电压段(1-UD):保护1外部输入电压;2)交流电压段(1-1UD):保护装置1输入电压;3)交流电压段(2-UD):保护2外部输入电压;4)交流电压段(2-1UD):保护装置2输入电压;5)交流电流段(1-1ID):保护1按主电抗器首端Iha、Inb、Ihe、In,主电抗器末端Ia、Ib、6)交流电流段(2-1ID):保护2按主电抗器首端Iha、Ihb、Ihe、hn,主电抗器末端Ia、Ib、7)强电开入段(1-1QD):用于保护1;8)强电开入段(2-1QD):用于保护2;9)弱电开入段(1-1RD):用于保护1;10)弱电开入段(2-1RD):用于保护2;11)出口正段(1-1CD):保护1出口回路正端;12)出口正段(2-1CD):保护2出口回路正端;13)出口负段(1-1KD):保护1出口回路负端;14)出口负段(2-1KD):保护2出口回路负端;15)信号段(1-1XD):保护1动作、过负荷1、保护1运行异常、装置1故障告警等信号;16)信号段(2-1XD):保护2动作、过负荷2、保护2运行异常、装置2故障告警等信号;17)遥信段(1-1YD):保护1动作、过负荷1、保护1运行异常、装置1故障告警等信号;18)遥信段(2-1YD):保护2动作、过负荷2、保护2运行异常、装置2故障告警等信号;19)录波段(1-1LD):保护1动作信号;20)录波段(2-1LD):保护2动作信号;21)交流电源段(JD)。7.7保护屏(柜)压板及按钮设置7.7.1两面屏(柜)方案:保护1屏(柜),按下列要求设置:2)非电量保护出口压板:跳边断路器(2组)、跳中断路器(2组)、启动远方跳闸保护1、4)非电量保护各功能压板:按相关规定设置作用于跳闸的各非电量保护跳闸投/退功能压5)备用压板。3)备用压板。7.7.2一面屏(柜)方案,按下列要求设置:1)保护1出口压板:同.a).1);2)保护2出口压板:同.a).1);4)保护1功能压板:同.a).3);5)保护2功能压板:同.a).3);7)备用压板。8母线保护设计规范8.1.13/2断路器接线1)跳闸出口(每个支路1组);2)启动边断路器失灵(每个支路1组)。1)差动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2)边断路器失灵经母线保护跳闸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3)保护运行异常信号(含TA断线,2组:至少1组不保持);4)保护装置故障告警(2组:至少1组不保持)。c)母联(分段)失灵保护;d)母联(分段)死区保护;1)各支路交流电流Ia、Ib、Is;1)差动保护投/退;2)失灵保护投/退;3)母线互联投/退;4)母联分列运行投/退;5)分段1分列运行投/退、分段2分列运行投/退;6)母联三相跳闸位置串联开入;7)分段1三相跳闸位置串联开入、分段2三相跳闸位置串联开入;9)分段1SHJ开入、分段2SHJ开入;11)分段1三相跳闸启动失灵开入、分段216)信号复归;2)启动分段1失灵k1组);3)启动分段2失灵(1组);4)变压器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每个变压器支路1组);5)母线保护动作备用出口(2组)。1)I母差动动作、Ⅱ母差动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2)I母大灵动作、Ⅱ母失灵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3)跳母联(分段)信号(3组:1组保持,2细不保持);6)隔离开关位置异常告警(2组:至少1组不保特);7)保护运行异常信号(含差动电压开放、失灵电压开放等,2组:至少1组不保持);8)保护装置故障告警(2组:至少-1组不保持)母线保护应能自动识别母联(分段)的充电状态,合闸于死区故障时,应瞬时跳母联(分a)由操作箱提供的SHJ(手合)触点和母联(分段)TA“有无电流”的判别,作为母线保护判c)母线保护在充电逻辑的有效时间内,如满足动作条件应瞬时跳母联(分段)断路器,如母线母联(分段)死区保护确认母联(分段)跳闸位置的延时为150ms。3/2断路器接线的母线保护宜设置灵敏的、不需整定的电流元件并带20ms~58.3组屏(柜)方案8.3.13/2断路器接线每段母线独立组屏(柜)方案如下:a)母线保护1屏(柜):母线保护1;b)母线保护2屏(柜):母线保护2。四面屏(柜)方案如下:a)第一套母线保护组两面屏(柜):母线保护1屏(柜),转接1屏(柜);b)第二套母线保护组两面屏(柜):母线保护2屏(柜),转接2屏(柜)。a)母线保护1屏(柜):母线保护1;b)母线保护2屏(柜):母线保护2。8.4屏(柜)端子排设计8.4.13/2断路器接线母线保护1(2)屏(柜),端子排按下列要求设计:1)直流电源段(ZD):本屏(柜)所有直流电源均取自该段;2)强电开入段(1QD):边断路器失灵开入;4)弱电开入段(1RD):用于保护;6)集中备用段(1BD)。1)交流电流段(1I1D~1I10D):支路1~支路10交流电流输入;5)网络通信段(TD):网络通信、打印接线和IRIG-B(DC)时码对时;6)交流电源段(JD);7)集中备用段(2BD)。8.4.2双母线接线.1保护屏(柜)和转接屏(柜)端子布置原则如下:a)应根据支路数量、屏(柜)内端子和电缆布置情况,在保护屏(柜)和转接屏(柜)之间均.2保护1(2)屏(柜),端子排按下列要求设计:1)直流电源段(ZD):本屏(柜)所有装置直流电源均取自该段;2)强电开入段(1QD):母联跳闸位置、分段跳闸位置、母联SHJ开入、分段SHJ开入、4)弱电开入段(1RD):用于保护;6)集中备用段(1BD)。1)交流电压段(UD):外部输入电压;2)交流电压段(1UD):保护装置输入电压;3)交流电流段(1IID~1I8D):支路1~支路8交流电流输入;6)录波段(1LD);差动动作、失灵动作、跳母联(分段)等信号;8)交流电源段(D9)集中备用段2BD)。动失泉2)集中备用最(1BD)。1)交流电流段(1I9D~I15D)支路9~支路15交流电流输入;2)集中备用段(2BD)。闭锁等开入信4)弱电开入段(IRD):用于保护;6)集中备用段(1BD)。2)交流电压段(1UD):保护装置输入电压;3)交流电流段(1I1D~1I10D):支路1~支路10交流电流输入;6)录波段(1LD):差动动作、失灵动作、跳母联(分段)等信号;8)交流电源段(JD);9)集中备用段(2BD)。.1保护1(2)屏(柜),按下列要求设置:1)出口压板:支路1~支路8出口、启动分段1失灵、启动分段2失灵、变压器断路器失2)功能压板:差动保护投/退、失灵保护投/退、母线互联投/退、母线分列(分段1)投/退、母线分列(分段2)投/退、检修状态投/退;.2转接1(2)屏(柜),按下列要求设置:2)功能压板:无;3)备用压板。1)出口压板:支路1~支路10出口、变压器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3)备用压板。b)按钮。9母联(分段)保护及辅助装置设计规范19.2.1母联(分段)充电过流保护跳闸。9.2.2母联(分段)充电过流保护应启动母联(分段)失灵保护。母联(分段)交流电流Ia、Ib、Ic、3I₀(可b)开关量输入。1)充电过流保护投/退;2)信号复归;1)充电过流保护跳闸出口(2组);2)备用出口(2组)。1)保护动作信号(3组:1组保持,2组不保持);2)保护运行异常信号(2组:至少1组不保持);3)保护装置故障告警(2组:至少1组不保持)。9.4组屏(柜)方案。母联(分段)保护屏(柜):母联(分段)保护+操作箱。9.5屏(柜)端子排设计¹。a)直流电源段(ZD):本屏(柜)所有装置直流电源均取自该段;e)出口段(4C2D):至断路器第f)保护配合段(4PD):与保护配合;i)集中备用段(1BD)。a)交流电流段(8ID):母联(分段)输入电流;b)强电开入段(8QD):保护装置电源;d)弱电开入段(8RD):用于保护;h)录波段(8LD):保护动作信号;j)交流电源段(JD);k)集中备用段(2BD)。9.6压板及按钮设置。9.6.1压板按下列要求设置:a)保护出口压板:充电过流保护跳闸(2组);b)操作箱出口压板:启动母联失灵(2组);c)功能压板:充电过流保护投/退、检修状态投/退;d)备用压板。9.6.2按钮按下列要求设置:保护复归按钮、操作箱复归按钮。10对相关设备及回路的要求10.1对断路器的要求10.1.1三相不一致保护功能应由断路器本体机构实现。10.1.2断路器防跳功能宜由断路器本体机构实现。10.1.3断路器跳、合闸压力异常闭锁功能宜由断路器本体机构实现,应能提供两组完全独立的压力闭锁触点。10.1.4500kV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宜为双跳闸线圈三相联动断路器。10.2对变压器各侧TV的要求10.2.1为简化电压切换回路,提高保护运行可靠性,双母线接线各间隔宜装设三相TV。10.2.2变压器高压侧、中压侧和低压侧TV宜提供两组保护用二次绕组。10.3对相关二次回路的要求10.3.1电压切换只切保护电压,测量、计量和同期电压切换由其他回路完成。10.3.2双母线接线的线路保护,当配置双操作箱时,监控系统需提供两组遥跳触点。10.3.3变压器保护不配置不接地系统侧零序电压告警功能,该功能由母线公用测控完成。10.4对变压器相关回路要求10.4.1过载闭锁调压功能由其他相关回路完成,变压器保护不配置该功能。10.4.2变压器本体应具有过负荷启动辅助冷却器功能,变压器保护不配置该功能。10.4.3变压器本体应具有冷却器全停延时回路,变压器保护不配置该延时功能。10.5对变压器和母线保护用TA相关要求10.5.1对于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包括公共绕组TA和低压侧三角内部套管(绕组)TA在内的全部保护用TA均应采用TPY级TA。10.5.2220kV电压等级变压器保护优先采用TPY级TA;若采用P级TA,为减轻可能发生的暂态饱和影晌,其暂态系数不应小于2。10.5.3变压器保护各侧TA变比,不宜使平衡系数大于10。10.5.4变压器低压侧外附TA宜安装在低压侧母线和断路器之间。10.5.5变压器间隙专用TA和中性点TA均应提供两组保护用二次绕组。10.5.6母线保护各支路TA变比差不宜大于4倍。类别(N为1A或5A)1定值区0~×X无正式运行定值置于“0”区》备用定值依次往后排列,调试定值置于最末区2满足8个汉字长度无3A41或-5-A565通道类型无实际情况整定注:TV二次值额定线电玉为100V表A.2纵联距离(方向)保护定值类别定值范围1保护A2A3A4Ω5无6保护Ω7线路正序灵敏角55°~89无8Ω9线路零序灵敏角55°~89无线路总长度Ω阻抗定值Ω阻抗定值接地距离Ⅱ段时间S表A.2(续)类别定值名称(IN为1A或5A)保护Q阻抗定值接地距离Ⅲ段时间SQ阻抗定值Q阻抗定值相间距离Ⅱ段时间SQ阻抗定值相间距离Ⅲ段时间s负荷限制电阻定值ΩA零序电流Ⅱ段时间sA零序电流Ⅲ段时间SAAATV断线过流时间S单相重合闸时间s三相重合闸时间s同期合闸角0°~90°无自定义A零序反时限时间s零序反时限最小时间sA三相不一致保护时间sΩ无无无接地距离偏移角无注1:由于线路零序灵敏角一般接近并略小于线路正序灵敏角,39项定值推荐用Kz代替Kx和注2:21项“负荷限制电阻定值”为相间和接地I、Ⅱ、Ⅲ段电阻共用定值,圆特性、四边形特性均适注3:27~29项由距离保护I、Ⅱ、Ⅲ段控制字“或门”控制,即上述控制字全部置“0”时,此三项定值不起作类别1保护纵联距离(方向)保护2纵联零序保护3允许式通道“1”代表允许式;“0”代表闭锁式45保护合闸弱电源侧6电压取线路TV电压789零序电流保护零序电流Ⅲ段经方向Ⅱ段保护闭锁重合闸多相故障闭锁重合闸单相重合闸三相重合闸禁止重合闸停用重合闸自定义快速距离保护三相不一致保护自动交换通道单相TWJ启动重合闸三相TWJ启动重合闸注1:8~10项控制字为相间和接地距离保护共用控制注2:11项“零序电流保护”控制字为各段零序电流保注3:14~15项、27~28项控制字适用A.1.4纵联距离(方向)保护软压板见表A.4。表A.4纵联距离(方向)保护软压板类别1软压板纵联保护2停用重合闸3注:“远方修改定值”软压板只能在就地更改,只有当该压板置“1”时,才A.2.1纵联距离(方向)保护设备参数定值见表A.5。类别(N为1A或5A)1定值区号0~××无正式运行定值置于“0”区,备用定值依次往后排列,调试定值置于最末区2无3A4A56无A.2.2纵联距离(方向)保护定值见表A.6。类别(IN为1A或5A)1保护A2A3A4Ω5无6无7保护Ω8线路正序灵敏角55°~89°无9Q线路零序灵敏角55°~89°无线路总长度表A.6(续)类别(IN为1A或5A)保护Ω阻抗定值Q阻抗定值接地距离Ⅱ段时间sΩ阻抗定值接地距离Ⅲ段时间sΩ阻抗定值Ω阻抗定值相间距离Ⅱ段时间sΩ阻抗定值相间距离Ⅲ段时间S负荷限制电阻定值QA零序电流Ⅱ段时间SA零序电流Ⅲ段时间sAAATV断线过流时间S单相重合间时间s三相重合闸时间s同期合闸角0°~90°无自定义A零序反时限时间s零序反时限最小时间sA三相不一致保护时间sΩ零序补偿系数Kz无无无接地距离偏移角无注1:由于线路零序灵敏角一般接近并略小于线路正序灵敏角,40项定值推荐用Kz代替Kx和K注2:22项“负荷限制电阻定值”为相间和接地I、Ⅱ、Ⅲ段电阻共用定值,圆特性、四边形特性均适A.2.3纵联距离(方向)保护控制字见表A.7。类别1保护纵联距离(方向)保护2纵联零序保护3通信内时钟04保护合闸弱电源侧5电压取线路TV电压6积防银元件7红保护I段89零序电流保护1Ⅱ段保护闭锁重合间多相故障闭锁重合单相重合闸三相重合闸禁止重合间停用重合闸自定义快速距离保护三相不一致保护单相TWJ启动重合闸三相TWJ启动重合闸注1:7~9项控制字为相间和接地距离保护注2:10项“零序电流保护”控制字为各段零序注3:13~14项、25~26项控制字适用类别1软压板纵联保护2停用重合闸3注:“远方修改定值”软压板只能在就地更改,只有当该压板置“1”时,才类别(IN为1A或5A)1定值区号0~××无正式运行定值置于“0”2满足8个汉字长度无3A4A56纤、复用载波、收发无类别1电流差动保护A2A3A分相差动和零序差动共用4无5无6保护Ω7线路正序灵敏角55°~89°无8Ω9线路零序灵敏角55°~89°无表A.10(续)类别保护ΩQ线路总长度Ω阻抗定值Q阻抗定值接地距离Ⅱ段时间SΩ阻抗定值接地距离Ⅲ段时间sΩ阻抗定值Q阻抗定值相间距离Ⅱ段时间SΩ阻抗定值相间距离Ⅲ段时间s负荷限制电阻定值ΩA零序电流Ⅱ段时间s零序电流ⅢI段定值A零序电流Ⅲ段时间SAAATV断线过流时间s单相重合闸时间s三相重合闸时间s同期合闸角0°~90°无电抗器阻抗定值Ω中性点电抗器阻抗定值Ω自定义无A零序反时限时间s零序反时限最小时间sA三相不一致保护时间sQ表A.10(续)类别自定义零序补偿系数Kz无无无接地距离偏移角无数计算45项Kx和46项KR。注2:23项“负荷限制电阻定值”为相间和接地I、Ⅱ、Ⅲ段电阻共用定值,圆特性、四边形特性均适用。注5:厂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自定义定值项类别1纵联保护纵联差动保护23通信内时钟4后备保护和重合闸电压取线路TV电压56789零序电流保护零序电流Ⅲ段经方向II段保护闭锁重合闸多相故障闭锁重合闸单相重合闸三相重合闸禁止重合闸停用重合闸自定义快速距离保护电流补偿表A.11(续)类别自定义三相不一致保护单相TWJ启动重合闸三相TWJ启动重合闸注2:9项“零序电流保护”控制字为各段零序注3:12~13项、25~26项控制字适用于保护Ⅲ段固定闭锁重合闸类别式压板状态1软压板纵联差动保护23值类别(I为1A或5A)1基本参数定值区号0~××无区,备用定值依次往后排列,调试定值置于最末区2无3A41或5A5表B.2断路器保护定值类别(IN为1A或5A)1断路护A2A3A4A5A6低功率因数角45°~90°无默认值:70°7失灵三跳本断路器时间s8失灵跳相邻断路器时间S9死区保护时间S充电过流I段电流定值A充电过流I段时间SAA充电过流Ⅱ段时间S单相重合闸时间S三相重合闸时间s同期合闸角0°~90无表B.2(续)类别自定义三相不一致保护时间S注1:3项“失灵保护相电流定值”为死区保护与失灵保护共用定注2:4~5项定值为三相不一致保护与失灵保护注3:14项“充电过流Ⅱ段时间”为充电零序电流与充电过流类别1断路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23死区保护4充电过流保护I段56789适用于电厂侧重合闸单相TWJ启动重合闸三相TWJ启动重合闸单相重合闸三相重合闸禁止重合闸停用重合闸自定义三相不一致保护类别1软压板充电过流保护2按相重合闸3停用重合闸4注:“远方修改定值”软压板只能在就地更改,只有当该压板置“1”时,才类别(I为1A或5A)1定值区号0~×X无正式运行定值置于“0”区,备用定值依次往后最末区2满足8个汉学长度无3sTA一次额定值A4A5注:TV二次值额线电压为100VC.2过电压及远好跳闸保护定值见表C.2类别1判别值电流变化量定值A2A3负序电流定值A4V5负序电压定值V6A7W8低功率因数角30°~90°无9远跳经故障判据时间S远跳不经故障判据时间sV过电压保护动作时间s自定义注:厂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自定义定值项类别1过电压及远方跳闸保护故障电流、电压启动变化量电流、零序电流、负序电流、2345过电压保护跳本侧678自定义9类别1软压板远方跳闸保护2过电压保护3注:“远方修改定值”软压板只能在就地更改,只有当该压板置“1”时,才类别定值区号0~××无正式运行定值置于“0”区,备用定值依次往后最末区2满足8个汉字长度无3A4A类别定值名"称(IN为1A或5A)1短引护A2A3A4A5过流保护Ⅱ段时间s6A7自定义89类别1短引护差动保护23类别4自定义56D.4短引线保护软压板见表D.4。类别1短引线保护2注:“远方修改定值”软压板只能在就地更改,只有当该压板置“1”时,才(资料性附录)变压器保护装置定值清单标准格式E.1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保护E.1.1变压器保护设备参数定值见表E1类别1定值区号无正式运行定值置于“0”2O满足8个汉字长度无3数归器高中压侧额定容量450高压侧额定电压6789中压侧TV一次值A1或5A中压侧TA一次值A中压侧TA二次值1或5A~9999AAA1或5A公共绕组TA一次值A公共绕组TA二次值1或5A中性点零序TA一次值A中性点零序TA二次值1或5A注1:变压器为YNyndl1(Y₀Y₀D-11)接线。类别(I。为额定电流)1差动保护无2无3无4无E.1.3变压器差动保护控制字见表E.3。类别1差动保护2纵差保护3分相差动保护4低压侧小区差动保护5二次谐波制动“1”代表二次谐波制动;“0”代表其他涌流判别制动6分侧差动保护7注2:5项“二次谐波制动”控制字为纵差保护、分相差动保护和故障分量差动保护共用控制字。外)应出口跳闸E.1.4变压器高压侧后备保护定值见表E.4。类别(In为1A或5A)1相间阻抗保护Ω2Ω3相间阻抗1时限s4相间阻抗2时限s5阻抗保护Q6Ω7接地阻抗1时限S表E.4(续)类别(I为1A或5A)8阻抗保护接地阻抗2时限s9无复压闭锁保护V负序电压闭锁定值VA复压闭锁过流时间s电流保护A零序电流I段时间SA零序电流Ⅱ段时间S护无过激磁告警时间s无反时限过激磁1段时间S反时限过激磁2段时间s反时限过激磁3段时间S反时限过激磁4段时间S反时限过激磁5段时间S反时限过激磁6段时间S反时限过激磁7段时间s注1:阻抗保护阻抗灵敏角为80°注2:过激磁基准电压采用高压侧额定相电压(铭牌电压),反时限特性分成7段,过激磁1各段倍数按级差0.05递增。注3:高压侧失灵保护动作后跳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定注4:过负荷保护定值固定为本侧额定电流1.1倍,时间固定为6s。E.1.5变压器高压侧后备保护控制字见表E.5。类别1相间阻抗保护23阻抗保护4表E.5(续)类别5复压闭锁保护复压闭锁过流保护6电流保护零序电流I段78护过激磁保护跳闸“1”代表作用于跳闸“0”代表作用于信号9失灵跳闸高压侧失灵经变压器跳闸注1:零序电流I段方向指向母线,零序电流Ⅱ段不带方注2:过激磁保护固定投入,可通过8项控制字选择是否跳闸。E.1.6变压器中压侧后备保护定值见表E.6。类别(I为1A或5A)1相间阻抗保护Q2Q3s4S5s6s7阻抗保护Q8Ω9ssss无复压闭锁保护V负序电压闭锁定值VA复压闭锁过流时间s类别(N为1A或5A)电流保护AsssA零序电流Ⅱ段时间s注2:变压器中压侧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后跳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定值注3:过负荷保护定值固定为本侧额定电流1.1倍,时间固定为6s。类别1相间阻抗保护相间阻抗1时限2相间阻抗2时限3相间阻抗3时限4相间阻抗4时限5阻抗保护接地阻抗1时限6接地阻抗2时限7接地阻抗3时限8接地阻抗4时限9复压闭锁保护复压闭锁过流保护电流保护失灵跳闸中压侧失灵经变压器跳闸注1:零序电流I段方向指向母线,零序电流Ⅱ段不带方类别(I。为额定电流)1保护无2S3s4复压闭锁保护V5无67s注1:负序电压闭锁定值U₂(相电压)固定为4V。注2:过负荷保护定值固定为本侧额定电流1.1倍注3:过流保护和复压闭锁过流保护均同时采用外附TA电流和主施内部套管(绕组)TA电流件折算至以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为基准后共表E.9变压器低压侧后备保护控制字类别1保护过流保护1时服02过流保护2时限3复压闭锁保护复压闭锁过流1时限4复压市锁过流2时限E.1.10变压器公共绕组后备保护定值见表E.10。类别(IN为1A或5A)1公共保护A2零序电流时间s注:过负荷保护定值固定为公共绕组额定电流1.1倍E.1.11变压器公共绕组后备保护控制字见表E.1类别1公共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跳闸“1”代表作用于跳闸“0”代表作用于信号类别(I为1A或5A)1自定义2注:厂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自定义定值项E.1.13变压器保护自定义控制字见表E.13。类别1差动保护零序分量差动保护2负序分量差动保护3变化量差动保护4自定义5注2:零序分量差动保护、负序分量差动保护和变化量差表E.14变压器保护软压板类别1主保护2高压侧后备保护3中压侧后备保护4低压侧后备保护5公共绕组后备保护6注:“远方修改定值”软压板只能在就地更改,只有当该压板置“1”时,才类别1定值区号0~××无正式运行定值置于“0”2满足8个汉字长度无345中压侧接线方式钟点数无6无7高压侧额定电压8中压侧额定电压9中压侧TV一次值A1或5AAAA1或5A中压侧TA一次值A中压侧TA二次值A中压侧零序TA一次值A中压侧零序TA二次值A中压侧间隙TA一次值A中压侧间隙TA二次值AA1或5AAAAA注1:当某侧(或某分支)无电流输入时,应将TA一次值整注2:TV二次侧额定线电压为100V,开口三角电压为300注3:变压器高压侧固定为12点钟接线方式;中低压侧接线方式钟点数整定“偶数”时为类别(I。为额定电流)1差动保护无2无3无注1:纵差差动比率制动系数和差流越限告警定注2:3项“二次谐波制动系数”为纵差保护和故障分类别1差动保护2纵差差动保护3二次谐波制动”代表二次谐波制动“0”代表其他涌流判别制动4注1:3项“二次情波制动”控制字为纵差保护和故注2:4项“TA断线闭锁差动保护”控制字为纵差保后,差动电流为于1.2I。时差动保护应出口跳闸当置“”时,TA断线E.2.4变压器高压侧后备保护定值见表E18。表E.18变压器高压侧后备保护定值类别1复压闭锁保护V2负非电压闭锁定值3A4复压闭锁过流下段1时限s5复压闭锁过流I段2时限6A7复压闭锁过流Ⅱ段时间s8电流保护A9ssA零序电流Ⅱ段时间s间隙保护间隙电流时间S注1:零序电压保护的零序电压定值3U₀固定为180V,时间固定为0.5s。注2:间隙电流保护电流定值由装置固定为一次值100注3: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后跳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定值注4:过负荷保护定值固定为本侧额定电流的1.1倍E.2.5高压侧后备保护控制字见表E.19。表E.19高压侧后备保护控制字类别1复压闭锁保护复压过流I段指向母线“1”代表指向母线;“0”代表指向变压器2复压闭锁过流I段1时限3复压闭锁过流I段2时限4复压闭锁过流Ⅱ段5电流保护零序电流I段指向母线“1”代表指向母线;“0”代表指向变压器6789间隙保护间隙保护失灵跳闸高压侧失灵经变压器跳闸注1:9项“间隙保护”控制字为间隙电流保护和零序电压保护共用控制字。类别(In为1A或5A)1复压闭锁保护V2负序电压闭锁定值V3A4s5s6s7限时速断电流定值A8限时速断1时限S9限时速断2时限s电流保护零序电流I段定值AssA零序电流Ⅱ段时间S间隙保护间隙电流时间s注1:零序电压保护的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