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 随着西周分封制的实行,各封国的居民族属结构发生了深刻改变,受封地区的其他各族,渐渐地接受了周人的风俗习惯与思想文化,成为华夏族的成员。据此可知,分封制()A.加强了宗族内部的团结 B.推动华夏多元一体局面的形成

C.强化了华夏族的统领地位 D.推动了部落联盟向国家的转变2. 先秦时,天子在祭祀社稷宗庙时会将祭肉赐给同姓之国,使相互关系更加密切。秦汉以后变成皇帝于祭祀宗庙、社稷之后,把祭肉赐给群臣。这反映了()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演变 B.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演变

C.从崇尚礼乐到崇尚法治的变化 D.从“公天下”过渡到“家天下”3. 魏晋以后,隐瞒人口、逃避赋税的现象屡禁不绝。隋文帝时,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薄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的体貌。一旦查出户口不实者,流配远方。这()A.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抑制了土地兼并

C.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D.便于推广均田制4. 据史料记载,唐宋时期,岭南妇女趁墟贸易相当普遍,她们肩挑负贩于家庭与墟市之间,以家中余物换取生产生活必需品,形成了该区域独特的“贩妇”模式。这()A.提升了唐宋妇女的政治地位 B.活跃了岭南地区的商品经济

C.加速了重农抑商政策的衰落 D.说明男耕女织模式走向瓦解5. 元代出现十余种农书,有不少官修农书在农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如表),这反映了元代()书名主要特点《农桑辑要》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主要论述中国北方的农业。《农书》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之一,首次对中国广义农业生产进行总结。《农桑衣食撮要》是一部按月令记述中国农事活动的农学专著。A.农业科技受到政府重视 B.经济重心不断向南方转移

C.农业技术水平超越前代 D.完成农业科技的系统总结6. 明初在地方置三司,互不隶属,事权不一,于是相继设置了巡抚、总督,加以节制,统一协调地方权力。这些措施()A.有利于加强吏治防止腐败 B.促使中央和地方实现权力制衡

C.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7. 据史料记载,公元15世纪早期,“(爪哇)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并麝香、花绢、纻丝、烧珍之类,则用铜钱买易。”满者伯夷(爪哇岛东部的封建王朝)的德罗乌兰遗址,考古发现大量中国陶瓷。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这最适合佐证()A.郑和下西洋的远洋航线 B.明朝的制瓷技术高超

C.明朝的宗藩附属国范围 D.朝贡贸易的空间范围8. 清代刑部重视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司官的任用,竭力希望多留用本部熟手,并且青睐科甲正途人员。由此可见当时()A.司法审判追求公平与正义 B.君主对刑部的控制加强

C.重视司法官员的专业素质 D.选官机制出现质的改变9.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江浙一带的出版文化遭到巨大破坏,上海出版市场迅速崛起,这一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据推测可能是()A.鸦片战争影响 B.太平天国战事 C.洋务运动推动 D.中法战争影响10. 19世纪末,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了“欧洲列国变革”的书籍,其中包括《明治变法考》《俄大彼得变法致强考》《突厥守旧削弱记》《波兰分灭记》等,康有为此举旨在()A.寻找变法依据 B.宣传维新思想

C.效仿世界革命 D.建立君主立宪制11. 如图为《中国名产——政府罐头》漫画,描绘了20世纪初的清政府以及社会民众对政府的态度(有“腐败”、“可费钱了”“臭”等字眼)。据此可推知()A.清政府已然成为“洋人朝廷” B.民主革命具备一定群众基础

C.清末新政受到民众普遍抵制 D.清政府的改革违背时代潮流12. 在传统的中国,平民没有参政的观念和意识。但后来更多的人对参与国家政治产生了兴趣,开始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这一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A.《资政新篇》的颁布 B.《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D.《中华民国约法》的颁布13. 民国初年,农商部通知各省,“凡日用品向由外国供给,而为本国所能仿制者,此类工厂尤应特别保护。”这一政策条令的颁布()A.有利于提升民族工业竞争力 B.推动实业救国成为主流思潮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14. 新文化运动后期,以胡适为代表的西化派坚持其先前“立人”的资产阶级国民改造目标和改良主义的“造因”方式,对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以革命方式塑造社会主义国家“新人”的主张展开批评。这主要反映了()A.民主与科学不再受到重视 B.马克思主义成为宣传的主流

C.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 D.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占上风15. 孙中山在《致苏联政府遗书》中写道:“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欣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取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该遗书反映了孙中山当时()A.提出新三民主义主张 B.为国民大革命作舆论宣传

C.接受俄国式革命道路 D.调整政策以适应时局变化16. 1943年,在延安市枣园举行军民纺线比赛,周恩来、任弼时参加比赛,并获得了“纺线能手”的称号(如图为延安机关干部在摇车纺线场景)。这些做法()A.提高了手工业生产技术 B.体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C.推动了土地革命的进程 D.动摇了封建经济的基础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17. 货币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货币发展简表发展阶段时间标志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秦代秦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武帝时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材料二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曾言:“中国在唐代以前可称为古代社会,自宋代起至现在可说是近代社会。”关于宋朝的近代化或现代化,很多历史学家都有共识,宋朝的商业信贷、冶金煤矿、制造工业以及对外贸易均相当发达,商业化和城市化达到较高的水平,拥有财产权的中产阶级和市民阶层渐成气候。宋朝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历史的“巅峰”,恰恰不是其古代性,而是因为其现代性。纸币就是宋朝伟大的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与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发明相比毫不逊色。

——摘编自康冀楠:《北宋“交子”,世界历史上的一次货币革命》(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汉货币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其影响。(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纸币在宋代得以使用的历史条件。

18. 近代以来,探索救国救民的路径,是历史发展的主线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其建立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的纲领吸引了许多学生和知识分子。孙中山曾与共产党紧密合作,但蒋介石不;他强烈反对共产党人的激进社会主义。他发动了五次所谓的“剿匪战役”。但共产党因其没收大地主土地分给农民的政策争取了广大农民而幸存下来。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的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贫民是“革命的先锋”。……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共从1921-1936年为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作出的贡献。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朝还通过发展一支能管理全国的精干的官僚队伍,来巩固帝国政权……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分封制使周部族以外的其他民族接受了周人的风俗习惯与思想文化,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成为华夏族的成员,说明分封制使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逐渐融合为一个整体,华夏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故B项正确;

题干反映了周部族与其它民族的关系,没有体现宗族内部的关系,排除A项;

材料没有体现中原华夏族对周边民族加强管控,不能说明华夏族处于统领地位,排除C项;

部落联盟向国家的转变是夏的建立,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分封制,根据材料“西周分封制的实行,……受封地区的其他各族,渐渐地接受了周人的风俗习惯与思想文化,成为华夏族的成员”及所学分封制的影响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分封制,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案】B

【解析】由所学夏商周和秦朝的政治制度可知,夏商周时期的天子是“共主”,即各地诸侯认同或尊崇的最高统治者,其地位如何与各地诸侯的态度密切相关,而秦朝以后的皇帝是“独主”,强调唯一性、权威性。“共主”是自下而上地拥戴,“独主”则是自上而下地控制,因此题干材料“天子赐祭肉给同姓之国”到“皇帝赐祭肉给群臣”反映了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演变,B项正确;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秦朝推行郡县制,中央和地方官员都由皇帝任命,A项不符合题意;

题干强调政治仪式的主导者和接受者发生变化,没有体现礼乐与法治,C项不符合题意;

“公天下”被“家天下”取代的标志是禹死启继,开始于夏朝,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周秦之变,根据材料“天子赐祭肉给同姓之国”到“皇帝赐祭肉给群臣”及所学最高统治者权力的变化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周秦之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隋文帝为了解决前代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屡禁不绝的问题而实行“大索貌阅”的户籍制度改革,因此这一措施有助于查清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保证赋税来源的稳定,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故C正确;

“大索貌阅”是整顿户籍和赋役的措施,而不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排除A;

B项说法太绝对,故排除;

材料体现的是征税而不是授田,故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隋朝的户籍制度改革,根据材料中“大索貌阅”的背景、内容及所学该措施的措施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隋朝的户籍制度改革,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答案】B

【解析】题干强调的是岭南妇女的经济活动,没有体现政治地位,A错误;

题干中岭南妇女“以家中余物换取生产生活必需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正确;

材料中没有涉及政府的经济政策,C错误;

鸦片战争后男耕女织模式走向瓦解,D错误。

故选:B。

本试题考查了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结合材料中“以家中余物换取生产生活必需品”等信息回答。

本试题考查了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要求学生掌握提取信息的能力,掌握隋唐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影响。

5.【答案】A

【解析】依据表格中的农书及其特点可知,反映了元代的一些官修农书,注重对农业科技的总结,这说明政府重视农业科技,故A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经济重心的继续南移,而且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就已经完成,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将元代与前代农书的比较,因此不能得出“农业技术水平超越前代”,故C项错误;

材料中的官修农书是对农业科技的总结,但是“完成”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学成就,解题的关键是解读表格信息,结合元代农学成就从政府角度分析。

本题考查元代的农学著作,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6.【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在地方置三司,互不隶属,事权不一,于是相继设置了巡抚、总督,加以节制,统一协调地方权力”可知,明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设置三司,同时又设立了巡抚、总督,对三司权力加以节制,这有利于促使中央和地方实现权力制衡,故B项正确;

材料中的措施与整顿吏治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

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非弱化,故C项错误;

材料中的措施体现了分化事权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在地方置三司,互不隶属,事权不一,于是相继设置了巡抚、总督,加以节制,统一协调地方权力”的主旨,结合明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作用分析。

本题考查明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作用,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7.【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5世纪是明朝时期,明朝实行严格的朝贡贸易,材料中的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均能证明明代中国与爪哇之间存在贸易关系,故D正确;

仅由爪哇一地无法得出郑和下西洋的远洋航线,故排除A;

材料体现不出制瓷技术水平,故排除B;

材料只能体现经济上的贸易关系,无法体现政治上的宗藩关系,故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考生需紧扣题干中的“(爪哇)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爪哇岛东部……发现大量中国陶瓷”来分析。

本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8.【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重视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司官的任用,竭力希望多留用本部熟手”表明,清代刑部注重提拔重用本部门的官员,这体现了对司法官员专业素质的重视,故C正确;

AB两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清代仍是实行君主专制,采用科举选官制度,选官机制没有出现质的改变,故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考生需要正确认识“竭力希望多留用本部熟手”的含义。

本题主要通过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9.【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19世纪五、六十年代”、“江浙一带的出版文化遭到巨大破坏”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951年,结束于1864年,该运动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造成破坏,推动上海出版市场迅速崛起,故B项正确;

鸦片战争爆发于19世纪4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洋务运动兴起是在19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中法战争爆发于188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世纪五、六十年代”、“江浙一带的出版文化遭到巨大破坏”,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和影响分析。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0.【答案】D

【解析】康有为认为日本和俄国因为变法而富强,而突厥(土耳其)和波兰因为守旧而削弱和“分灭”,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他向光绪帝宣扬这些的目的是实行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故D正确;

康有为寻找变法依据是通过写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而不是题干中的著作,故排除A;

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是通过办报刊,而不是题干中的著作,故排除B;

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而不是革命派,不主张革命,故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明治变法”“俄大彼得变法致强”“突厥守旧削弱记”“波兰分灭”。

本题主要通过康有为的民主思想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迁移与运用的能力和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素养。

11.【答案】B

【解析】由材料“政府罐头”对20世纪初的清政府的描绘可知,当时清政府腐败不堪,由民众对政府的态度可知,民众对清政府极其不满,民众逐渐失去对清政府的支持,这说明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故B项正确;

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的标志是《辛丑条约》的签订,题干没有反映,排除A项;

题干没有提到清末新政和实行的改革,排除CD。

故选:B。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根据材料“政府罐头”对20世纪初的清政府的描绘和社会民众对政府的态度及所学清政府统治的瓦解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故C项正确;

《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但是并没有涉及国人的政治权利,故A项错误;

《钦定宪法大纲》实质上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把臣民的权利义务作为附则,故B项错误;

《中华民国约法》是利用改制宪法的办法,增加总统的职权,为袁世凯实行独裁、复辟帝制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分析。

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3.【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民国初年,政府颁布条令保护能够仿制的工业品的生产,这有利于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可以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D项正确;

政府保护本国工业生产,既是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体现,所保护的行业又不是具有竞争力的行业,A项说法错误;

推动实业救国成为主流思潮夸大了该法令的作用,排除B项;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材料中政府颁布保护工业生产的法令及所学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后期,以胡适为代表的西化派与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故C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后期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并不能说明“民主与科学不再受到重视”,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后期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但是其并没有成为“主流”,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后期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并没有反映出两派谁占据上风,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新文化运动后期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及其实质和影响分析。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5.【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致苏联政府遗书》”可知,该遗书发表于1925年孙中山临综前;依据材料“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欣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取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可知,该遗书反映了孙中山希望国民党在争取民族独立、民族富强的过程中,能与苏联的同志携手合作,反映了孙中山调整政策以适应时局变化,故D项正确;

新三民主义提出是在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上,故A项错误;

当时国民大革命已经爆发,故B项错误;

孙中山走的是资产阶级革命道路,俄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革命,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材料“《致苏联政府遗书》”判断出时间,解读材料“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欣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取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结合孙中山思想演变及其背景分析。

本题考查孙中山思想的演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43年”“周恩来、任弼时参加比赛,并获得了‘纺线能手’的称号”“延安机关干部在摇车纺线场景”及所学敌后战场的抗战可知,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把主要的压力放在敌后战场,对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并实行经济封锁,加上国民党顽固派积极反共和天灾的侵袭,使根据地处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根据地严重困难形势出现后,原来各地小规模的生产运动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在根据地内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才能解决军需民用的大问题。为了克服极端严重的物资困难,坚持持久抗战,中共中央向根据地军民发出了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伟大号召,各根据地广大军民积极响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故B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生产技术的提高,排除A项;

材料没有反映土地革命,排除C项;

土地革命动摇了封建经济的基础,材料没有反映土地革命,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敌后战场的抗战,根据材料“1943年”“周恩来、任弼时参加比赛,并获得了‘纺线能手’的称号”“延安机关干部在摇车纺线场景”及所学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敌后战场的抗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7.【答案】【小题1】(1)通过比较秦半两钱和汉五铢钱,可知共同点:外观一样,都是圆形方孔钱,材质一样,都是金属货币,货币上的文字意义一样,都代表了货币的重量;结合所学知识,影响是: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后代王朝货币的基本形状。

(2)结合材料“宋朝的商业信贷、冶金煤矿、制造工业以及对外贸易均相当发达,商业化和城市化达到较高的水平,拥有财产权的中产阶级和市民阶层渐成气候。”可知条件:宋朝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达,商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市民阶层的壮大。

故答案是:

(1)外观一样,都是圆形方孔钱,材质一样,都是金属货币,货币上的文字意义一样,都代表了货币的重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