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十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罅隙(xià)山峦(lán)闺阁(guī)酣畅淋漓(hān)B.嚣鸣(xiāo)荡漾(yànɡ)脂膏(zhī)不事雕琢(diāo)C.揳入(qì)铆钉(mǎo)倾吐(qīng)清辉洋溢(yì)D.霓虹(lí)衷心(zhōng)消融(róng)霞蔚云蒸(wèi)【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山峦”的“峦”应读luán。C.“揳入”的“揳”应读xiē。D.“霓虹”的“霓”应读ní。故选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如果现在大学校园这股游乐成风、恋爱成风,奢侈、攀比成风等不良的消费习惯再得不到改善,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就成为一句空话。B.在印度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出多少优秀人物!但是,对中国人最熟悉的恐怕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甘地,一个是泰戈尔。而泰戈尔仿佛对我们更有独特的魅力。C.随着入世和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作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上海在一段时间内,不仅会受到世界经济的挑战,而且在文化领域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D.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有二十个国家、四百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激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高度评价。【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A.“习惯再得不到改善”错误,搭配不当,“习惯”与“改善”搭配不当,“改善”应为“改变”。B.“对中国人最熟悉的”成分残缺或主客倒置,应为“对……来说,最熟悉的”;“对我们”成分残缺,应改为“对我们来说”。D.“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高度评价”错误,结构混乱,这两句主语不一致,后一句的主语应该是“科学家们”。故选C。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石砾撕裂慰籍自然赐予B.阴蔽迅疾婉转一跃而上C.催残鄙弃倦怠瞻前顾后D.晶莹甘霖炽热深山幽谷【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辨析形近字的能力。A.“慰籍”的“籍”应改为“藉”。B.“阴蔽”的“阴”应改为“荫”。C.“催残”的“催”应改为“摧”。故选D。4.下列对《红烛》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烛》写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它是闻一多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体现了诗人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B.红烛要用微弱的光和热照亮险恶的前途,烧破世人的迷梦。诗人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献身精神。C.《红烛》注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D.《红烛》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每节中诗句相对整齐,体现出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诗人借景抒情”错误,本诗不是运用借景抒情手法,是运用了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故选B。5.下列对《峨日朵雪峰之侧》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句凝练,“此刻”和“仅”两个词暗示这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B.落日跃入山海,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杀声渐远而去。视听结合,使落日景象更显壮观。C.小心地探出前额,指关节揳入巨石罅隙,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血滴,作者用白描手法描绘出登山者处境的艰难。D.岩壁上没有雄鹰或雪豹,只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因而我攀在雪峰之侧,默享着这大自然的赐予,也有些失落。【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D.“也有些失落”错误。根据原诗“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可知,作者没有失落,我和蜘蛛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故选D。阅读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完成下面各题。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一九五六年六月6.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万里”和“极目”两句表现了诗人宏伟的气魄和开阔的胸怀。B.“不管”和“胜似”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进一步表现在风浪中游泳的轻松自如,抒发了迎击风浪,急流勇进的革命精神。C.“子在川上曰”的“子”即指诗人自己,他在感叹:“多么美好的滚滚长江啊!逝去的光阴像这流水一样啊!”D.下阕结尾联想神女,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赞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光辉情景。7.“截断巫山云雨”的“巫山云雨”是指()A.巫山上的云和雨B.长江上空的云和雨C.长江上游的水D.巫山神女早为云,暮为雨【答案】6.C7.C【解析】【分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指诗人自己”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的“子”指孔子。故选C。
【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词语含义的能力。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意思是,我还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因此,这里的“巫山云雨”是指长江上游的水。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昌耀写的是什么呢?是大自然、岁月、生命。是人在陷入岁月的困境中__________时,从深山秘境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与困境__________的搏斗精神。而生命在大自然和岁月中复杂的磨砺,以及精神生成的________,则是诗歌所要探究的永恒命题。与此同时,他在这里给出的,是中国汉语诗歌中一套独出心裁的,陌生、孤绝、矿石般的语言系统。这是他的诗歌最为让人激动的________所在。当年读昌耀的诗歌,首先就是为之震撼,并惊奇于他的这种语言魅力。而语言,则是存在于一首诗歌中的更强大的力量。《峨日朵雪峰之侧》是昌耀流放祁连山时,生命大困厄中的一首诗作,也是他一生的命运模式和象征。而他此后之所以能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位大诗人,并形成唯他独有的一套语言系统,其中的缘由又是什么?()。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不能自已不屈不挠奥秘魄力B.不能自拔不屈不挠奥秘魅力C.不能自拔勇往直前奥妙魄力D.不能自已勇往直前奥妙魅力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当年读昌耀的诗歌,首先就是惊奇于他的这种语言魅力,并为之震撼。B.我当年读昌耀的诗歌,首先就是为之震撼,并惊奇于他的这种语言魅力。C.当年读昌耀的诗歌,首先我就是惊奇于他的这种语言魅力,并为之震撼。D.我当年读昌耀的诗歌,首先就是惊奇于他的这种语言魅力,并为之震撼。1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要说明这个问题,则需要他从人生中寻找答案B.这个问题要说明,则需要从他的人生中寻找答案C.要说明这个问题,则需要从他的人生中寻找答案D.要说明这个问题,则需要从人生中寻找他的答案【答案】8.B9.D10.C【解析】【分析】
【详解】1.本题考查辨析词语与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处,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不能自拔: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联系上下文语境“人在陷入岁月的困境中”“与困境……的搏斗精神”可知,此处应为“不能自拔”。第二空处,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勇往直前:不怕艰险,勇敢地一直向前进。语境强调的是与困境搏斗精神,应为“不屈不挠”。第三空处,奥秘:意思为深奥莫测的秘密。奥妙:深奥微妙。联系下文语境“则是诗歌所要探究的永恒命题”可知,“探究”的对象应该是秘密,此处应为“奥秘”。第四空处,魄力:气魄,气势,指临事的胆识和果断作风;更多的指的是一个人能够及时果断作出决定,有担当,有责任心。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语境“他的诗歌最为让人激动”指他的诗歌吸引人,此处应为“魅力”。故选B。2.本题考查辨析语病能力。“当年读昌耀的诗歌”之前缺主语“我”,排除A、C两项;按照逻辑顺序,应该是先“惊奇”后“震撼”,排除B项。故选D。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能力。下文“需要寻找”的主语也是“人们”,而不是“他”,排除A项;上文提出问题,下文则要“说明”这个问题,主语是“人们”(此处省略),而不是“这个问题”,排除B项;上文问题中说“他此后之所以能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位大诗人……”,只能是从“他的人生”中寻找答案,排除D项。故选C。11.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A.漫江碧透漫:漫过 B.枉用相存存:问候C.暖暖远人村暖暖:温暖宁谨的样子 D.山不厌高厌:厌恶【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江水清澈澄碧。“漫”,满,遍。C.句意:远处的村庄因为天色昏暗而显得迷糊。“暖暖”,模糊不清的样子。D.句意: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厌”,通“餍”,满足。故选B。12.下列加点词语词类活用判断有误的一项()A.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 B.鼓瑟吹笙(名词作动词)C.粪土当年万户候(名词意动用法) D.湘江北去(名词作动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D.北:名词作状语,向北。句意:湘江水向北流去。故选D。13.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A.何以解优,唯有杜康(借代) 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对偶)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比喻) D.笠是兜鏊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比喻)【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何以解优,唯有杜康”运用设问和借代手法,“杜康”是指相传发明酿酒的人,这里指代酒。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中没有运用对偶手法,“南野际”是名词性短语,偏正结构,“归园田”是动词性短语,动宾结构,词性结构均不相同,故该句手法不是对偶。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运用比喻手法,“樊笼”指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D.“笠是兜鏊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运用比喻手法,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故选B。1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一项是()A.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的能力。A项,“𫐓”通“煣”;B项,“知”通“智”;
D项,“生”通“性”。故选C。
15.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起脚后跟。B.声非加疾也疾:快,这里引申为“洪亮”。C.假舆马者假:凭借,利用。D.而绝江河绝:断绝。【答案】D【解析】【分析】
【详解】D项“绝”:渡,横渡。二、古诗文默写题16.(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2)汉乐府《长歌行》诗中“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的彷徨之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3)歌曲《我们的新时代》中,歌词“天下归心相拥第一百个春天”,“天下归心”用的是曹操《短歌行》里“______,_____”的典故。(4)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两句写鸡狗的叫声,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5)“落叶”是秋的典型特征,在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两句描绘了落叶纷纷的壮阔秋景。(6)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形象进行了刻画,“____”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______”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7)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___”。(8)《声声慢》中开头有七组叠词,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写愁,营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乐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这七组叠词是:“____,____,____。”(9)朱自清《松堂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如果换用诗句表达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引用《琵琶行并序》中的“_____,____”。(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11)《师说》一文,论证思路严密,语言简洁生动,“_____,_____”两句简练地概括出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荒谬心态。(12)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出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相对的观点是:______,______。【答案】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②.使我不得开心颜③.绕树三匝④.何枝可依⑤.周公吐哺⑥.天下归心⑦.狗吠深巷中⑧.鸡鸣桑树颠⑨.无边落木萧萧下⑩.不尽长江滚滚来⑪.小乔初嫁了⑫.羽扇纶巾⑬.封狼居胥⑭.赢得仓皇北顾⑮.寻寻觅觅⑯.冷冷清清⑰.凄凄惨惨戚戚⑱.千呼万唤始出来⑲.犹抱琵琶半遮面⑳.(故)不积跬步㉑.无以至千里㉒.位卑则足羞㉓.官盛则近谀㉔.(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㉕.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摧”“事”“颜”“匝”“依”“哺”“吠”“颠”“萧”“纶”“赢”“仓皇”“惨”“始”“犹抱”“跬”“卑”“谀”“盛”“瞬”。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鹧鸪天[宋]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1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上片“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两句连用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典型意象描写了夏日(夏末秋初)雨后的景象。B.“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状态。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C.“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本词的点睛之笔,“殷勤”运用拟人手法,使雨有了人的情意。在这两个字里,还含有某些意外之意,即是说:有谁还能想到几经贬谪的词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却了,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这场雨。D.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描写了作者村中游赏时偶遇细雨,但仍欣赏了一派树林葱郁、蝉声四起的夏末秋初雨后村舍之景。18.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的景物描写方法。【答案】17.D18.(1)视觉、嗅觉相结合。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2)远近结合。“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3)动静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静。红蕖散发幽香,属于静景。(4)俯仰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这是仰视角度;水中红蕖,这是俯视角度。(5)色彩搭配。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引人入胜。(6)运用叠词。“时时”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细细”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答出任意3点即可)【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D.“描写了作者村中游赏时偶遇细雨”说法错误,雨为昨夜之雨,非游赏时所遇。这首词先写作者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景物描写特点能力。答题时注意从顺序、着眼点和艺术手法几个角度作答。此句从顺序上看,俯仰结合,远近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这是仰视角度,“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水中红蕖,是俯视角度。从着眼点看,视觉、嗅觉结合“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是视觉,白色的鸟语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隐忍入胜;“细细香”是嗅觉。多种感官的运用调动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从手法上看,动静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景,红蕖散发幽香,属于静景。动静结合,是诗歌具有画面感,让人如临其境,将景物写活了。“时时”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速。“细细”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描写得颇为细腻,是说荷花散出的香味,不是扑鼻的浓烈的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叠词的使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色彩搭配上,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对比鲜明,意境清新淡雅,颇有诗情画意。四、古文阅读阅读下面节选自《荀子·劝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臭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①编之以发,系之苇苕②而临百仞之渊③其渐之滫,君子不近④庶人不服20.下列句子加点的“其”字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A.其渐之滫,君子不近 B.其质非不美也C.以为轮,其曲中规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1.下列句中没有省略介词“于”的一项是()A.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其渐之滫,君子不近 D.而临百仞之渊22.翻译下面的句子。(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答案】19.①拴着②对着③浸④百姓20.A21.D22.(1)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2)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3)何况我和你在江上捕鱼,在江中的小洲上打柴,以鱼虾为伴侣,和麋鹿交朋友。【解析】【分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①“编之以发,系之苇苕”意思是“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拴在嫩芦苇的花穗上”,“系”,动词,拴在,拴着;②“而临百仞之渊”意思是“对着百丈深渊”,“临”,动词,对着;③“其渐之滫,君子不近”意思是“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都会避之不及”,“渐”,动词,浸;④“庶人不服”意思是“百姓不穿戴”,“庶人”,百姓。【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其”,人称代词,它,代兰槐之根;B.“其”,物主代词,它的;C.“其”,物主代词,它的;D.“其”,物主代词,他们的。故选A。【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系之苇苕”中“之”后省略“于”,应为“系之于苇苕”;B.“蓬生麻中”中“生”后省略“于”,应“蓬生于麻中”;C.“其渐之滫”中“之”后省略“于”,应为“其渐之于滫”;D.没有省略“于”。故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者,……也”,判断句式;“所以”,用来……的;“受”,通“授”,教授。(2)“生”,通“性”,本性;“异”,不同;“假”,借助。(3)“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参考译文: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生长在高山之上,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五、现代文阅读我与地坛①(节选)史铁生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如今我摇着车在这园子里慢慢走,常常有一种感觉,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有一天我整理我的旧相册,看见一张十几年前我在这园子里照的照片——那个年轻人坐在轮椅上,背后是一棵老柏树,再远处就是那座古祭坛。我便到园子里去找那棵树。我按着照片上的背景找很快就找到了它,按着照片上它枝干的形状找,肯定那就是它。但是它已经死了,而且在它身上缠绕着一条碗口粗的藤萝。有一天我在这园子里碰见一个老太太,她说:“哟,你还在这儿哪?”她问我:“你母亲还好吗?”“您是谁?”“你不记得我,我可记得你。有一回你母亲来这儿找你,她问我您看没看见一个摇轮椅的孩子?……”我忽然觉得,我一个人跑到这世界上来玩真是玩得太久了。有一天夜晚,我独自坐在祭坛占地几百平米空旷坦荡独对苍天,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惟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或许这几个词都不足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改。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那时您可以想像一个孩子,他玩累了可他还没玩够呢,心里好些新奇的念头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像是一个老人,无可置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还可以想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说“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又互相一次次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时间不早了可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时间毕竟是不早了。我说不好我想不想回去。我说不好是想还是不想,还是无所谓。我说不好我是像那个孩子,还是像那个老人,还是像一个热恋中的情人。很可能是这样:我同时是他们三个。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闲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旭日。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23.文章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表现“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请简要说明。24.文章四、五两段中,“孩子”“老人”“热恋中的情人”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25.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答案】23.(1)旧照片上的那棵老柏树现在已经死了。(自然现象)(2)多年前到园子里找“我”的母亲已经去世。(生活变故)(3)祭坛里的唢呐声使“我”产生了沧桑之感。(心理感受)24.(1)孩子:对生活感到新奇,对未来充满渴望。(2)老人:对死亡从容坦然,对人生无怨无悔。(3)热恋中的情人:对生活满怀激情,对世界充满眷念。25.(1)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2)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使日出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3)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美感。【解析】【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有一天我整理我的旧相册,看见一张十几年前我在这园子里照的照片--那个年轻人坐在轮椅上,背后是一棵老柏树,再远处就是那座古祭坛。我便到园子里去找那棵树。我按着照片上的背景找很快就找到了它,按着照片上它枝干的形状找,肯定那就是它。但是它已经死了,而且在它身上缠绕着一条碗口粗的藤萝”可知,照片上的老柏树现在已经死了,所以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由原文“有一天我在这园子里碰见一个老太太,她说:‘哟,你还在这儿哪?’她问我:‘你母亲还好吗?’‘您是谁?’‘你不记得我,我可记得你。有一回你母亲来这儿找你,她问我您看没看见一个摇轮椅的孩子?……’”可知,多年前到园子里找“我”的母亲已经去世,所以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由原文“有一天夜晚,我独自坐在祭坛占地几百平米空旷坦荡独对苍天,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惟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或许这几个词都不足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改”可知,祭坛里的唢呐声使“我”产生了沧桑之感,所以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由原文“那时您可以想像一个孩子,他玩累了可他还没玩够呢,心里好些新奇的念头甚至等不及到明天”可知,这里所描写的孩子“他还没玩够”,从而可知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心里好些新奇的念头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从而可知他对生活感到新奇,所以这里描写的孩子对生活感到新奇,对未来充满渴望。由原文“也可以想像是一个老人,无可置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可知,“走向安息地”是指老人最终是走向死亡的,但“走得任劳任怨”说明老人对待死亡的态度非常地从容坦然,对人生无怨无悔。由原文“还可以想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说“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又互相一次次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时间不早了可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时间毕竟是不早了”可知,虽然“时间不早了”,但是“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从而可知对这个世界的眷恋,是对生活满怀激情的。【2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从修辞的角度看,“走下山”“爬上山巅”是人的行为动作,但这里却在描写太阳,所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太阳人格化,使表达更加地生动形象。从表现手法来看,“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是在描写日落的景象,“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是在描写日出的景象,将日出和日落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运用对比的手法,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从句式上来看,前后两句话的句式字数相似,结构形式也相似,形式上具有美感,所以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美感。六、作文26.阅读下面的材料作文:我国是一个网络大国,正在由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截止去年底,我国网民已达到6.88亿,我国网络的开放程度和活跃程度也是世界上少有的,网络的飞速发展不仅给网民带来了“红利”,也成了助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稳就业、促升级发挥了突出作用,并正在推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但是网络也不是“法外之地”。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部分人为牟取非法暴利,而罔顾道德法纪、背“道”而行。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作文,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悄然发生了变化。想打一会网络游戏?各种外挂、盗号、非法卖号层出不穷;想上网查点东西?各种流氓软件、色情插件、网络喷子不堪其扰;想上社交平台看看?营销号、洗白贴、键盘侠难辨真假。此外还有没有底线的数据采集、大数据杀熟潜滋暗长……不少网友提出质疑:就想好好上会网,怎么就这么难?这些虚假、诈骗、攻击、谩骂的充斥,背后的平台与商家难辞其咎。在网络市场形成初期的“野蛮生长”过程中,面对流量或者直接利益的诱惑,不少企业利用人性弱点设计出了一系列产品,罔顾消费者的利益与市场良性发展,极大地破坏了我们的网络“精神家园”。对此,我们该怎么做呢?无规矩则无方圆,无秩序则无自由。法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现实社会的一种新形态,网络社会也应是法治社会,运行在法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合作开发项目协议
- 2024年双方离婚无争议抚养协议
- 2024年二手车股权收购协议
- 2024年全面合作协议:创意与实施
- 2024年业务外包合作协议
- 色素课程设计解读
- 2024至2030年中国意式木铝复合窗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红外夜视半球型摄像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村委会卫生室出租协议书
- 道路路灯合同协议书
- 年回收30万吨废塑料PET破碎清洗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初中语文大单元汇报课件1
- MOOC 科技英语写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离散数学》大作业参考答案
- 鲨鱼知识课件
- 2023-2024年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复赛试题(含答案)
- (高清版)TDT 1047-2016 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规程
- 自然教育行业的行业分析
- 《肿瘤学概论概论》课件
- 探析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
- 机电一体化生涯发展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