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一纵线白彭路至小湾立交段工程三标段道路工程排水及海绵城市专项设计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设计依据及规范设计依据我院与业主签定的合同业主提供的地勘资料业主提供的地形管线资料《一纵线白彭路至小湾立交段工程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广东珠荣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22.12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设计标准及行政规范性文件国家标准《城市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6-202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设计规范》GB50974-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设计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2016年版)《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51345-2018《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13295-2008《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15《检查井盖》GB/T23858-2009《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25993-2010行业标准《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2012《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2009《砂基透水砖》(JG/T376-2012)地方标准《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山地城市内涝防治技术标准》DBJ50/T-427-2022《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行政规范性文件《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7MS101)《雨水综合利用》(10SS705)《预制混凝土装配式检查井》(渝18S0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2014年10月)《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试行)》(2016年12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关于印发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渝府办发〔2018〕135号)《关于印发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渝建发〔2018〕50号)《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主城区城市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应用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渝建〔2019〕434号)《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9〕10号)《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试行)》(2016年11月)《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22年版)》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次设计不存在违反行业现行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情况。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一纵线白彭路至小湾立交段工程(科学大道九龙坡段)工程地点:重庆市九龙坡区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快速路一纵线白彭路至小湾立交段工程(科学大道九龙坡段),起点接白彭路立交,终点与支坪大桥相交,道路全长7.74km,标准路幅宽度为64m,主线设计车速80km/h,双向8车道,道路等级为快速路,辅道设计车速40km/h,双向4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全线包含两座互通立交,分别是与西铜北路相交形成的森迪立交、与西铜南路相交形成的牟家湾立交,以及西彭中路相交形成的赵家湾简易立交。单侧人行道宽度3m。本册图纸为一纵线白彭路至小湾立交段工程(科学大道九龙坡段)(K4+220-K7+743.132)。初设专家审查意见执行情况市政排水及消防设计主要意见:(1)初步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1)设计说明1.4期9.9.1中:《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已废止,应采用现行版本《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回复:按审查意见修改,详见说明1.4期9.9.1章节。2)设计说明中9.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应采用GB50016-2014(2018年版)。回复:按审查意见修改,详见说明1.4期9.1.3章节。(2)初步设计阶段须建议完善的意见1)设计说明及图纸编制内容应满足“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的要求”。回复:按审查意见完善,说明及图纸满足相关规定要求。海绵城市工程主要意见:(1)初步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1)“13.5.1生物滞留带→(2)纵向设计”中,关于生物滞留带的纵向坡度及挡水堰(黏土阻隔带)设置间距的阐述不妥,建议修改为“本次设计生物滞留带均采用阶梯状布置,生物滞留带内部的纵向设置为平坡。当道路坡度≤2%时,设置黏土阻隔带,黏土阻隔带的设置间距为5m,当道路坡度>2%且<6%时,设置挡水堰,挡水堰的设置间距为5m”回复:按审查意见修改,详见说明13.5.1章节。2)“13.5.3人行道透水铺装”中,透水铺装的横向透水盲管的平面间距30m过大,建议5~10m为宜。回复:按审查意见修改,详见说明13.5.3章节。3)“13.5.4雨水回用设施”中,根据本项目海绵规划控制指标的要求,雨水回用系统首先应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年径流污染去除率的要求,则本章节中关于雨水回用设施规模的计算方法不妥,建议修改完善雨水回用系统每个蓄水池的设施所需控制容积计算,每个蓄水池的所需控制容积应与其各自的服务范围及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匹配。回复:按审查意见修改,详见说明13.5.4章节。4)“13.6.1计算方法”中,生物滞留带、雨水花园的存水区雨水的设计排空时间5.6h偏小,不满足8~2h的要求,建议适当调整种植土的渗透系数设计取值,同时据此修正设施的2h下渗量。回复:按审查意见修改,详见说明13.5.1章节。5)“13.6.2指标计算”中:(1)人行道透水铺装及绿化带的实施污染物去除率分别取值75%、70%不妥,建议分别取值80%~90%、50%~60%为宜。(2)雨水回用系统前设置了弃流装置,污染物浓度最高的初期雨水弃流了,则海绵指标校核表中回用系统的设施污染物去除率取值85%偏大。(3)根据前述雨水回用系统规模计算,雨水回用系统服务范围包含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建议人行道、绿化带单独纳入自身指标已受控区域参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污染物去除率的校核计算。(4)雨水花园的设施所需控制容积计算不妥,建议根据每个雨水花园各自的服务范围分别计算其设施所需控制容积。回复:按审查意见修改,详见说明13.6.2章节。6)建议补充海绵城市监测设计的相关内容。回复:按审查意见修改,详见说明13.7章节。7)《海绵设施分平面图》中:(1)生物滞留带的纵向最低单元如没有设置雨水检查井(井盖调整为溢流井篦),则应在该单元补充设置溢流井。(2)建议补充表达雨水花园的进水设施、溢流设施及其余道路雨水管道系统的衔接关系等。(3)建议补充雨水回用管网平面图。回复:按审查意见修改,详见《海绵设施分平面图》。8)建议补充下垫面分析图、雨水径流组织路径及LID设施服务范围图等,特别应注意分别表达各雨水回用蓄水池及各个雨水花园的服务范围。回复:按审查意见补充。(2)初步设计阶段须建议完善的意见1)《路面结构及缘石结构设计图》中,为便于施工,透水铺装的找平层材料建议调整为“干硬性水泥砂浆”,其水泥和砂的质量比宜为1:5~1:7。回复:按审查意见修改,详见《路面结构及缘石结构设计图》。流域分析、排水现状及规划概况雨水流域及水系分析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大溪河流域。大溪河为三峡库区长江左岸的一级支流,大溪河发源于重庆江津区的双河镇赶山寺,流经九龙坡区的西彭、走马、陶家、巴福、铜罐驿、石板镇的37个村、308个合作社,在铜罐驿祠堂湾注入长江,干流全长40.95km,其中江津境内长18.6km,九龙坡区境内长22.35km,全流域面积199.05km2,其中江津境内流域面积64.1km2,九龙坡区境内流域面积134.95km2。根据《一纵线白彭路至小湾立交段工程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本工程涉及两岔河、窑瓦溪、杨家沱沟、石罈子沟:两岔河为大溪河一级支流,发源于九龙坡区况家湾,于代家湾村汇入大溪河,流域面积19.94km2,河道长11.62km。窑瓦溪为两岔河一级支流,发源于老院子,于陡仓路汇入两岔河,流域面积8.42km2,河道长8.69km。杨家沱湾为大溪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宝华村,于杨家沱汇入大溪河,流域面积0.87km2,河道长2.05km。石罈子沟为桥头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马鞍村,于尧家石坝汇入桥头河,流域面积2.01km2,河道长3.1km。其中两岔河、杨家沱沟为大溪河一级支流,石罈子沟是桥头河的一级支流。排水系统规划(1)雨水系统规划建设项目所属区域尚无排水专项规划,本次设计为快速路,立交较多,人行道较窄,不作为排水干管走线。本次设计排水管道根据道路调整后的高程及路网竖向规划划分汇水面积,片区雨水经市政雨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大溪河及其支流,雨水最终排向与流域一致。(2)污水系统规划根据规划,污水经市政雨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陶家园区污水干管(西彭污水厂C线干管)后排入西彭污水厂处理,达标排放。本次设计排水管道根据道路调整后的高程及路网竖向规划划分污水管道服务面积,污水最终排向与规划一致。排水现状现状排水管道(1)地块排出口本项目为新建道路,项目周边个别地块已开发建设,分别是:主线K5+770~K6+100东侧:安置房小区;主线K5+770~K6+100西侧:西海岸、西城家园小区。本次设计将接入安置房小区现状d400雨、污水管道,西海岸、西城家园小区雨、污水排入下游道路排水系统,不受项目建设影响。(2)现状道路排水管道本项目相交的西湖路(K5+770)有现状排水管道,西铜南路K0+000~K0+190有正在施工排水管道。本次设计接入西湖路东侧排水管道,废除交叉口内的排水管线,设计利用西铜南路K0+000~K0+190施工排水管道。(3)污水干管本次设计牟家湾立交内于有陶家园区污水干管(西彭污水厂C线干管),本次设计对受结构影响的污水干管进行迁改。(4)现状管涵本次设计三标段K4+980有现状涵(渠),规模为B×H=1.5m×1.5~1.7×1.5m。经地形管线测量单位调查核实,该处为灌溉涵(渠),本次设计进行原规模还建。本项目除上述情况外其余大多数地区为未建区域,目前排水基本都是依自然地形,通过现状冲沟及水系排放。现状水系根据《一纵线白彭路至小湾立交段工程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工程范围内有4处现状水系,分别如下:主线K0+167~K0+169段:大溪河杨家沱沟,自西向东横穿设计道路,上游为3000×3000排水箱涵。勘察期间水位约为270.20~269.10m,流量约为0.35m³/s,水深约0.10~0.30m,洪评单位推断其最高洪水位为270.80~269.60m。主线K2+080~K2+100段:大溪河两岔河磨刀溪,自西南向北东横穿设计道路,该处为设计主线4号桥,100年一遇洪水位为288.81m。主线K3+440.000~K3+470.000段:大溪河两岔河窑瓦溪,自西向东横穿设计道路,该处为设计主线5号桥,100年一遇洪水位为274.14。牟家湾立交西铜南路:桥头河石罈子沟,自北向南横穿西铜南路,该处为牟家湾立交西铜南路2号桥,100年一遇洪水位为219.66。设计范围设计主要包括一纵线白彭路至小湾立交段工程(科学大道九龙坡段)三标段(K4+220-K7+743.132)道路市政排水工程(含临时排水管)、海绵城市工程及市政消防系统的设计。排水设计原则(1)排水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2)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3)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尊重事实,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利用现有管网体系和排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4)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5)本工程范围内的排水管网,采用雨、污水分流制系统。(6)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叉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的下面。市政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及参数(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2)雨水系统设计参数:Q式中:QS——雨水设计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暴雨强度(q)采用重庆市沙坪坝区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升/秒•公顷)ψ——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ψ=0.7。道路径流系数0.9,绿地径流系数0.4;F——汇水面积(hm2);P——暴雨重现期:主线部分取P=5年,汇水面积超过50公顷的管段,重现期采用10年;立交部分P=10年;下穿道P=50年;箱涵、雨水泵站P=100年;临时排水系统P=2年。t——降雨历时:t=t1+t2;t1——地面集水时间:道路部分t1=5分钟;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3)污水系统设计参数污水设计流量Qd按人均综合污水量进行计算,公式如下:式中:Qd——设计综合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N——设计人口数量;q——人均综合污水量(L/cap.d);Kz——污水量总变化系数,按下表确定:污水平均流(L/s)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2.72.42.12.01.91.81.61.5污水设计参数:污水量计算按人均综合用水量考虑,规划区污水排放总量按给水总量的85%计。重庆主城区城市综合用水定额取值为450L/Cap.d,人口密度按20000~25000人/km2计算。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管道粗糙系数混凝土管取0.014,塑料管取0.01,球墨铸铁管取0.013。道路排水管网平面布置雨水工程(1)主线1)平面布置K4+220~K4+240段:沿道路东、西两侧布置雨水管道,雨水管道位于距路缘石1.2m的生物滞留带下,管径d400;K4+280~K5+160段:沿道路东、西两侧布置雨水管道,雨水管道位于距路缘石1.2m的生物滞留带下,管径d400~d1400;K5+160~K6+300段:沿道路东、西两侧布置雨水管道,雨水管道位于距路缘石1.2m的生物滞留带下,管径d400~d1400;K6+300~K6+600段:沿道路东、西两侧布置雨水管道,雨水管道位于距路缘石1.2m的生物滞留带下,管径d400~d600。2)雨水出口管段排出口K4+220~K4+240段排入下游K3+460处河道K4+280~K5+160段排入新建排水沟K5+160~K6+300段排入下游现状雨水管K6+300~K6+600段排入下游设计雨水管3)预留接口本次设计道路上每隔150~200m左右预留雨水支管,方便周围地块雨水的接入。K5+970东侧有现状安置房小区,小区现状d500雨水排入本次设计雨水管道。4)临时排水设计本次设计范围内目前为未开发前自然地貌,目前排水系统通畅。雨水根据自然地形汇入现状冲沟。根据现状地形及道路设计在以下位置设置临时排水管涵以保证原有排水体系通畅:道路桩号K4+240处设置临时管涵,规模为d800、i=0.003。临时排水管采用与本次道路排水相同材质的塑料排水管。临时排水管道保障施工期至地块平场前排水通畅,可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增设或取消。(2)牟家湾立交1)平面布置一纵线主线:沿道路东、西两侧布置雨水管道,雨水管道位于侧分带内的生物滞留带下,管径d600~d1000;西铜南路:沿道路南、北两侧雨水边沟,雨水边沟位于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尺寸B×H=400×400~400×500;立交匝道:(1)匝道B线:K0+000~K0+040段沿匝道东侧设置B×H=400×4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K0+100~终点段沿匝道东/南侧设置B×H=400×4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2)匝道C线:K0+000~K0+300段沿匝道北侧设置B×H=400×4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K0+360~终点段沿匝道东/北侧设置B×H=400×4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3)匝道D线:K0+000~K0+100段沿匝道西侧设置d600雨水管,雨水管布置在生物滞留带下;K0+100~K0+420段沿匝道西侧设置B×H=400×5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4)匝道E线:K0+300~K0+430段沿匝道南北两侧设置B×H=400×400~400×5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K0+430~K0+510段沿匝道北侧设置B×H=400×4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K0+580~K0+710段沿匝道东侧设置B×H=400×400~400×5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K0+780~终点段沿匝道东侧设置B×H=400×4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5)匝道F线:K0+000~K0+140段沿匝道东侧设置B×H=500×6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K0+140~K0+280段沿匝道东侧设置B×H=400×4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K0+310~K0+410段沿匝道东侧设置B×H=400×4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K0+480~K0+510段沿匝道南侧设置B×H=400×4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K0+140~K0+280段沿匝道东侧设置B×H=400×4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K0+510~K0+600段沿匝道南北两侧设置B×H=400×4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K0+60~K0+680段沿匝道北侧设置B×H=400×4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6)匝道G线:K0+090~K0+190段沿匝道北侧设置B×H=400×4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K0+190~K0+340段沿匝道南北两侧设置B×H=400×4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K0+340~K0+440段沿匝道北侧设置B×H=400×4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7)匝道H线:K0+220~K0+390段沿匝道西侧设置B×H=400×5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K0+470~终点段沿匝道南侧设置B×H=400×4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8)辅道1:K0+000~K0+060段雨水管在原先项目中已设计,且正处于实施阶段,雨水管道沿辅道南侧车行道下布置,规模为d500;K0+060~K0+110段沿辅道南侧设置d400雨水管道,雨水管道布置在距路缘石1.2m的人行道下。(9)辅道2:K0+000~K0+470段沿辅道东/南侧设置B×H=400×5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10)辅道3:K0+380~终点段沿沿辅道东/北侧设置B×H=400×5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11)辅道4:K0+000~K0+090段沿辅道东侧设置d600雨水管,雨水管布置在生物滞留带下;K0+090~K0+440段沿辅道西侧设置B×H=400×5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K0+620~K0+660段沿辅道北侧设置d400雨水管道,雨水管道布置在距路缘石1.2m的人行道或车行道下;K0+660~终点段雨水管在原先项目中已设计,且正处于实施阶段,雨水管道沿辅道南侧车行道下布置,规模为d500。(12)辅道5:K0+100~K0+160段沿辅道南北两侧设置B×H=400×4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K0+160~K0+200段沿辅道北侧设置B×H=400×4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13)辅道7:K0+060~K0+090段沿辅道南侧设置B×H=400×4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K0+090~K0+200段沿辅道南北两侧设置B×H=400×400雨水边沟,雨水边沟布置在紧邻路缘石的车行道下。(14)辅道9:全段雨水管在原先项目中已设计,且正处于实施阶段,雨水管道沿道路南侧人行道或车行道下布置,规模为d500~d1000,本项目仅对K0+160处与设计桥墩存在冲突的雨水管道作局部迁改,同时根据最新道路平面布置调整/新增部分雨水口。(15)辅道10:全段雨水管在原先项目中已设计,且正处于实施阶段,雨水管道沿道路北侧人行道或车行道下布置,规模为d500~d1000,本项目仅对K0+020处与设计桥墩存在冲突的雨水管道作局部迁改,同时根据最新道路平面布置调整/新增部分雨水口。在立交范围内设置回用水收集管道用于收集部分立交匝道雨水至回用水系统,管径d400~d1000。2)雨水出口管段排出口辅道1K0+210南侧(YM-97)排入石罈子沟河道匝道A线K0+050南侧(YM-21)排入石罈子沟河道辅道1K0+300南侧(YM-90)排入石罈子沟河道3)预留接口本次设计道路上每隔150~200m左右预留雨水支管,方便周围地块雨水的接入。4)临时排水设计本次设计范围内目前为未开发前自然地貌,目前排水系统通畅。雨水根据自然地形汇入现状冲沟。根据现状地形及道路设计在以下位置设置临时排水管涵以保证原有排水体系通畅:(1)辅道4桩号K0+430处设置临时管涵,规模为d1200、i=0.02;(2)还建道路1桩号K0+025处设置临时管涵,规模为d600、i=0.003;(3)还建道路1桩号K0+100处设置临时管涵,规模为d400、i=0.04;(4)还建道路1桩号K0+220处设置临时管涵,规模为d400、i=0.03;(5)还建道路1桩号K0+260处设置临时管涵,规模为d400、i=0.005;(6)还建道路2桩号K0+303处设置临时管涵,规模为d1000、i=0.01。污水工程(1)主线1)平面布置K4+220~K5+160段:沿道路东、西侧布置污水管道,污水管道位于距路缘石1m的人行道下,管径d400~d500。K5+180~K6+600段:沿道路东侧布置污水管道,污水管道位于距路缘石1m的人行道下,管径d400。K5+180~K5+770段:沿道路西侧布置污水管道,污水管道位于距路缘石1m的人行道下,管径d400。2)污水出口管段排出口K4+220~K5+160段排入下游西彭中路道路规划污水管道(近期封堵)K5+180~K6+600段排入下游立交道路设计污水管道K5+180~K5+770段排入现状污水管道(3)预留接口本次设计道路上每隔150~200m左右预留污水支管,方便周围地块污水的接入。K0+580西侧有现状康居花园小区,小区现状d400污水排入本次设计污水管道。K5+970东侧有现状安置房小区,小区现状d400污水排入本次设计污水管道。(2)牟家湾立交1)平面布置一纵线主线:沿道路东、西两侧布置污水管道,污水管道位于距路缘石1m的人行道下,管径d400。西铜南路:沿道路南、北两侧布置污水管道,污水管道位于距路缘石1m的人行道下,管径d400。立交匝道:(1)辅道1:K0+000~K0+060段污水管在原先项目中已设计,且正处于实施阶段,污水管道沿辅道南侧车行道下布置,规模为d400,本项目仅对K0+020处与设计桥墩存在冲突的污水管道作局部迁改;K0+060~K0+100段沿辅道南侧设置d400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布置在距路缘石1m的人行道下。(2)辅道2:K0+000~K0+460段沿辅道东/南侧设置d400污水管道,污水管道布置在距路缘石1m的人行道下。(3)辅道3:K0+380~终点段沿辅道东/北侧设置d400污水管道,污水管道布置在距路缘石1m的人行道下。(4)辅道4:K0+100~K0+220段沿辅道西侧设置d400污水管道,污水管道布置在距路缘石1m的人行道下;K0+220~K0+440段沿辅道东侧设置d400污水管道,污水管道布置在辅道范围外的绿化带下;K0+620~K0+660段沿辅道北侧设置d400污水管道,污水管道布置在距路缘石3m的人行道下;K0+660~终点段污水管在原先项目中已设计,且正处于实施阶段,污水管道沿辅道北侧车行道下布置,规模为d400,本项目仅对K0+700处与设计桥墩存在冲突的污水管道作局部迁改。(5)辅道9:全段污水管在原先项目中已设计,且正处于实施阶段,污水管道沿道路南侧人行道或车行道下布置,规模为d400。(6)辅道10:全段污水管在原先项目中已设计,且正处于实施阶段,污水管道沿道路北侧人行道或车行道下布置,规模为d400~d600。因局部现状d900截污干管与设计桥墩存在冲突,对冲突段截污干管进行迁改。2)污水出口管段排出口辅道4K0+500北侧(WM-22)排入下游现状截污干管辅道1K0+310处(WM-58)排入下游现状截污干管辅道2K0+460南侧(WM-74)排入下游规划污水管道3)预留接口本次设计道路上每隔150~200m左右预留污水支管,方便周围地块污水的接入。排水箱涵本次设计三标段还建箱涵1处。主线K4+980附近有现状B×H=1.5m×1.5~1.7×1.5m石砌排水涵,本次设计对该段排水涵进行原规模还建。起、终点在道路范围外与现状排水涵接顺,采用钢混结构。纵断面设计1)本工程排水管道基本沿道路坡向敷设,坡度基本同道路坡度。2)雨水管道最小坡度不小于0.003,最小流速不小于0.75m/s,按满流计算;3)污水管道最小坡度不小于0.003,最小流速不小于0.60m/s,按非满流计算;4)塑料雨水管道最大流速不大于8m/s,塑料污水管道最大流速不大于6m/s,球墨铸铁管道最大流速不大于10.0m/s;5)考虑到与其它管线的竖向交叉,雨水管线管顶覆土按不宜低于2.0m控制;污水管线管顶覆土按不宜低于2.5m控制。水力计算控制管段水力计算如下表所示,非控制管段实际过流能力均大于控制管段。(1)雨水管道水力计算表如下:管段编号设计管径(mm)设计坡度设计流量(L/s)流速(m/s)汇水面积(hm2)过流能力(L/s)Y3-96~Y3-59d12000.00932834.25104808Y3-61~Y3-60d10000.00827533.558.392787Y3-59~Y3-58d14000.01560364.3418.396688.2Y3-154~Y3-246d12000.01252534.909165552Y3-196~Y3-246d12000.00529873.179.13584Y3-226~Y3-227d8000.00612632.653.851332Y3-161~Y3-162d15000.0168844.745.06034.038941.48YS34~YS35d22000.0113699.32.8156.5518227YM-20~YM-21d16000.01104985.4334.4410915YM-90~YM-91d12000.0147104.4812.925068YM-96~YM-97d4000.092466.460.64812(2)旱季污水管道水力计算表如下:管段编号设计管径(mm)设计坡度设计流量(L/s)流速(m/s)服务面积(hm2)设计充满度W3-87~W3-88d4000.005251.189.760.3W3-49~W3-50d4000.007221.48.630.3W3-113~W3-114d4000.026202.147.850.2W3-139~W3-140d4000.005641.3728.30.4WM-21~WM-22d4000.04993.2838.90.29WM-57~WM-58DN400球墨铸铁管0.725.35.648.030.09WM-73~WM-74d4000.0370.920.920.280.04(3)分流制污水管道雨季设计流量计算表对设计污水管道在雨季设计流量下按满流进行校核,雨季截留倍数1.5倍。管段编号服务面积(hm2)校核流量Q'(L/s)管径(内径)(mm)坡度流速(m/s)过流能力(l/s)W3-87~W3-88d40062.5d4000.0051.172147.26W3-87~W3-889.7637.5d4000.0051.52191.4W3-49~W3-508.6333d4000.0071.80228.5W3-113~W3-1147.8530d4000.0263.47436.5W3-139~W3-14028.396d4000.0051.52191.4WM-21~WM-2238.9122.11d4000.044.31541.47WM-57~WM-588.0330.07DN400球墨铸铁管0.715.021887.6WM-73~WM-740.281.09d4000.0374.14520.77(3)临时管涵水力计算表如下:管段编号设计管径(mm)综合径流系数设计坡度管长(m)设计流量(L/s)汇水面积(hm2)过流能力(L/s)YL-1~YL-2d8000.40.003115647.65.65724GHM-1~GHM1-3d12000.40.022183474245120GHM-5~GHM1-7d6000.40.00316390.2312GHM-8~GHM1-9d4000.40.045270.14387GHM-11~GHM1-12d10000.40.01119456.532226GHM-13~GHM1-14d4000.40.0311230.12335GHM-15~GHM1-16d4000.40.00512230.12137(4)还建箱涵本次设计4#箱涵为现状灌溉涵(渠)还建,设计按上游过流能力进行复核:管段编号上游断面(mm)上游坡度上游(原)过流能力(m3/s)设计断面(mm)设计坡度设计过流能力(m3/s)4#箱涵1500X1500~1700X15000.00112.71500X15000.0087.4(5)雨水口及连接管计算流量设计采用窄型雨水口,双箅雨水口(箅)过流能力不小于19L/s,多箅雨水口(箅)过流能力不小于8L/s(每箅)。雨水口连接管为d300,以不小于0.01的坡度坡向雨水检查井,最小过流能力为89.8L/s。对设计道路低凹处及服务面积较大的雨水口及连接管过流能力进行计算,其余段雨水口及连接管过流能力均大于控制管段。计算位置服务面积(m2)1.5倍设计流量(L/s)设计雨水箅数量雨水箅过流能力(L/s)雨水口连接管管径雨水口连接管最小过流能力(L/s)辅道(7)K0+960西侧103026.7四箅32d30089辅道(8)K0+970东侧88723四箅32d30089辅道(8)K0+610东侧44612双箅19d30089辅道(7)K0+600西侧41110.6双箅19d30089牟家湾立交城东路K0+080北侧74038.06五箅40d30089牟家湾立交城东路K0+090南侧107856.46八箅64400×500147牟家湾立交还建道路2K0+150处50019.16三箅24400×40087牟家湾立交还建道路1K0+020处33120.96三箅24d30089牟家湾立交匝道H线K0+960处35526.36四箅32400×40087牟家湾立交匝道C线K0+110处87340.41六箅48400×40087牟家湾立交匝道G线K0+120处75440.09六箅48400×40087牟家湾立交辅道3K0+700处49536.75五箅40400×500147牟家湾立交匝道H线K0+720处78937.69五箅40400×40087牟家湾立交辅道2K0+140处61733.58五箅40400×500147主线K7+580东侧53633.93五箅40500×600290牟家湾立交匝道E线K0+660处135050.73七箅56400×40087牟家湾立交辅道9K0+150处63040.46六箅48d30089牟家湾立交辅道10K0+030处50033五箅40d30089西铜南路K0+740北侧122357.49八箅64400×500147西铜南路K0+740南侧51738.38五箅40400×500147内涝校核按《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及《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0122-2017的要求及校核方法,对设计道路进行内涝校核。重庆市主城区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100年,在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道路靠近路拱处车道积水深度应小于15厘米。本次设计项目汇水面积小于2平方公里,考虑采用手工计算的方法进行内涝校核,涝校核设计流量QT。行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校核时,管道系统一般处于超载状态,其通水能力应进行压力流校核,压力流管渠排水能力为Q0。若QT≤Q0,则该道路满足内涝防治设计要求,且路面无积水。若QT>Q0,且QT-Q0小于道路表面最大过水能力Q1,则该道路满足内涝防治设计要求。若QT>Q0,且QT-Q0大于道路表面最大过水能力Q1,则该道路不满足内涝防治设计要求。对道路最不利路段进行校核,校核水力计算表如下:经校核,本项目道路及排水设计满足内涝防治要求。地通道排水设计(1)车行地通道本次设计三标段道路主线共有2座车行地通道,均为与规划道路相交预留的地通道。牟家湾立交内有另有5座匝道或辅道车行地通道。根据人行通行需求,与规划道路相交的预留车行地通道近期敞开,敞开的车行地通道结合现状地形及道路设计近期采取临时措施排放雨水,远期排入下游规划道路雨水系统。具体情况及排水设计如下:排水管材、基础及接口管材(1)管道断面形式本工程的雨水管道均采用采用圆形断面。设计图中排水管道均以d表示其公称内径。(2)管材本次设计对目前排水工程中可选用的不同的管材形式进行比较,以确定最经济和最符合实际情况的管材,压力排水管道采用钢塑复合管(涂塑钢管)。高密度聚乙烯(HDPE)热态缠绕结构壁B型管(克拉管)环刚度不宜小于10KN/m2,管顶覆土深度大于3.5m或管径d=1000~1200mm时,环刚度应不小于12.5KN/m2;管顶覆土深度大于6.0m或管径d=1400~2000mm时,环刚度应不小于16KN/m2。管道内壁可采用水泥砂浆防腐,在管道制造厂内完成。管道基础采用砂石垫层基础。管道埋深≤3.5m时,采用120°砂石垫层基础;管道埋深>3.5m时,采用180°砂石垫层基础;覆土深度大于6.0m时,仍采用180°砂石垫层,但管顶以上2.0m内回填材料需采用同路基水稳层,做法详排水管道沟槽开挖断面图。管顶覆土深度在0.7~3.5m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采用120°混凝土基础,做法详06MS201/1-17;覆土深度在3.5~6.0m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采用180°混凝土基础,做法详06MS201/1-19;覆土深度大于6.0m或小于0.7m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采用360°满包混凝土加固,做法详排水管道沟槽开挖断面图。管基混凝土标号为C30。球墨铸铁管采用砂石基础,具体详《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2-2002)。覆土小于0.7m时采用360°满包混凝土加固。涂塑钢管采用10cm砂垫层基础。雨、污水管道地基处理应满足道路工程的要求和管道基础对承载力的要求。管底填方高度不大于3.0m时,可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到路基标高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管底填方大于3.0m时,应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至管顶以上1.5m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且管道基槽应超挖0.5m,再回填0.5m厚的砂卵石或级配碎石,最后施工管道基础。管道施工回填压实后,再分层回填压实至设计路面高程。当开挖沟槽基础为岩石时,槽底应超挖200mm,采用砂砾石回填至设计高程后,再施工管道基础。《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中的规定执行,地基处理管道地基应为未扰动的原状土或经处理后回填密实的地基,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5Mpa。若地基为膨胀土,管道、检查井基础下增铺15cm厚8%灰土垫层加强,再按国标图进行基础施工。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5%。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管道接口1)高密度聚乙烯(HDPE)热态缠绕结构壁B型管(克拉管)可根据技术要求采用L型承插电热熔双面连接或承插连接方式。球墨铸铁管采用扩口T型橡胶圈接口;钢筋砼管采用抗沉降双橡胶圈承插式接口。上述有关管道接口具体做法详见06MS201-1/23、06MS201/1-28、29。2)管道上覆土高度突变对管道上作用的荷载变化较大的部位;地基土质变化,地基支承强度改变较大的部位以及管道与管道交叉处的雨水口连接管均采用柔性接口。3)管道承口应放在进水方向,插口放在出水方向,与检查井连接采用短管连接,管道与井壁间采用中介层,加水泥沙浆,中介层材料由厂家提供。管材连接所用管件、连接材料等均应由厂家配套提供现场指导施工。排水附属构筑物(1)检查井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井深≥6米时,雨、污水检查井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检查井;井深<6米,管径≤1000,且无支管接入时,采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检查井。具体做法详图集18S01。井深<6米,管径>1000,或有支管接入时,采用混凝土检查井。车行道采用防盗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井盖及盖座,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D400类型;人行道、绿地等采用防盗球墨铸铁井盖及盖座,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C250类型。井盖采用五防(防响动、防沉降、防位移、防坠落及防盗)球墨铸铁井盖及井座,产品必须满足建设部行业标准《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相关技术要求。位于路面上的井盖,宜于地面齐平;位于绿化带内的井盖,不应低于地面。排水检查井盖应设置排气泄水孔,排气泄水孔的设置不应降低检查井盖的承载能力。排气泄水孔可开槽或开洞,尺寸应符合下表要求:井盖承载能力等级开槽开洞A~B长度≤170mm,宽度20~30mm直径:20~40mmC~F长度≤170mm,宽度20~35mm直径:30~40mm当检查井在人行道下时,采用隐形井盖,隐形井盖应设置排气泄水孔。若后期井盖有其他景观要求,采购时可按建设单位要求执行,但应满足规范要求。检查井井盖包括隐形井盖,应有“雨水”“污水”“给水”“消防”等管道属性标识,不得盖错。河道附近井面高程在100年洪水位上2米以内的排水检查井采用压力井盖+普通井盖双层井盖。为避免在检查井盖损坏或缺失时发生行人坠落检查井的事故,检查井需安装防坠落装置。防坠落装置应牢固可靠,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300kg),并具备较大的过水能力,避免暴雨期间雨水从井底涌出时被冲走。防坠落装置包括防坠落网、防坠落井箅等。井盖防坠落网由8个不锈钢膨胀螺栓固定,安装在井口下10~15cm处的井筒内壁,防坠落网材质可选用(聚乙烯塑料绳、高强工业丝、涤纶丝、维纶丝、锦纶丝等)高强度且防腐蚀的材料。设计检查井定位为管中心坐标。管道位于车行道时,检查井上部收口后井盖应位于人行道或绿化带内,必要时采用偏心井。(2)跌水井当跌落水头大于1.0m、管道穿越地下障碍物或管内计算流速超过最大设计流速需要采取跌水消能时,设置跌水井。跌水井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现浇,井盖、井座、爬梯同一般检查井要求。具体做法详见本次设计雨水(污水)跌水井大样图。(3)沉砂井在设计道路的挖方段,为排除截排水沟雨水;在设计道路的小填方段,由于道路设计标高与边坡处自然地面标高差过小,无法设计临时排水管排除雨天积水,需将漫流雨水收集进入道路雨水系统。为防止泥沙阻塞管道,需在上述位置设置沉砂井。沉砂井在实施时应调整至该段边沟最低点。雨季时应及时清通沉砂井格栅,防止堵塞。沉砂井做法详见本次设计明沟接暗管检查井大样图。(4)雨水口(箅)采用混凝土现浇雨水口。主线500X800雨水边沟单坡段每隔10米设置双箅雨水箅,匝道400X500雨水边沟单坡段每隔20米设置双箅雨水箅,低凹处及收水范围较大处按设计数量设置雨水箅子。采用防沉降球墨铸铁雨水箅子,球墨铸铁QT500-7,窄型双箅雨水口(箅)泄水能力要求不应低于19L/s,多箅雨水口(箅)泄水能力要求不低于8L/s(每箅)。若无特别注明,雨水口连接管为d300,以不小于0.01的坡度坡向雨水检查井。在道路凹曲线段布置雨水口时必须设在最低处,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以保证有效收水;雨水口标高比路面低5.0cm;雨水口荷载标准为重型。(5)进、出水口道路雨水管道排出口采用八字式进出水口。八字式进出水口做法详见国标图集20S517-7、8页。海绵城市设计专篇海绵城市设计对一纵线白彭路至小湾立交段工程(科学大道九龙坡段)全段(K0-K7+743.132)进行计算。海绵城市规划及控制指标要求根据《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渝府办发〔2019〕135号),全市范围内应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改善城市水生态。本项目地块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采用重庆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成果,从宏观上来指导本工程海绵城市建设,通过与总规中的其他规划内容进行配合,协调水系、绿地、排水防涝、道路交通等与LID的关系,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排水分区控制指标根据排水分区划分,本次项目位于大溪河流域及西彭流域。其主要控制指标如下:序号排水分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下限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下限总控制容积不低于(立方米)1大溪河南二分区67%50%137382大溪河南四分区71%50%185713西彭二分区67%50%207684西彭五分区68%50%15140道路控制指标根据《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排水分区海绵城市规划深化》,城市道路应在满足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低影响开发建设。已建成道路一般不作海绵城市规划要求,改造时在不影响路基及周边建筑基础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设计方案进行规划控制。当道路两侧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小于30%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65%;两侧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大于等于30%小于40%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两侧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大于等于40%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径流污染物去除率不低于50%。海绵城市设计原则(1)满足海绵城市建设道路设计目标。(2)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与规划用地性质相协调,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充分结合道路红线内外绿化带进行设计。(3)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设计道路及周边的土壤、地质特征。(4)道路LID设施只负责收集道路范围的的降雨,地块内部的雨水通过地块内部的LID设施进行综合利用,且地块内部外排雨水通过雨水管直接汇入市政雨水系统;(5)有泄流通道功能的道路应满足洪涝水的顺坡排放至下游泄流通道,且道路不应存在可能产生内涝特征的低洼点,若非工程措施因地势受限,则应保证有雨水塘等雨水调蓄设施。设计目标本次设计范围内相交的宝恒路、西铜北路、西湖路、城东路为现状道路,西铜南路K0+000~K0+190正在施工建设,为改造范围,其余范围为新建范围。项目改造建设用地60845m2,新增建设用地807194m2。根据《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要求,结合道路路侧带宽带度,本次设计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污染物去除率具体如下:路侧带宽度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去除率27.3%65%50%本次新建道路的LID设施主要是实现以下四个功能:渗—提高雨水下渗率,降低道路综合径流系数;滞—设计蓄水层,实现雨水缓排,延长汇流时间,削减雨水峰值;净—滞留带土层的过滤、植被的缓冲对雨水有一定净化作用,SS去除率达到50%以上,发挥控制面源污染的作用;用—收集森迪立交、牟家湾立交内的雨水,净化后回用,用作道路绿化自动喷灌用水。海绵城市设计方案道路主线本次设计道路主线标准路幅宽度为64m,人行道单侧宽度3m,侧分带单侧宽度3.5米,主线道路纵坡0.5~6%。主线海绵城市设计在侧分带布置生物滞留带控制车行道径流,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主线下垫面情况如下:下垫面面积m2面积占比(%)雨量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生物滞留带308417.5310.80车行道31337876.460.9人行道透水铺装394479.630.3树池及绿化带261716.390.15总计409837100.00立交森迪立交、牟家湾立交根据汇水高程,对立交范围内车行道雨水进行收集、净化后回用。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森迪立交下垫面情况如下:下垫面面积m2面积占比(%)雨量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生物滞留带28241.1610.64车行道15255962.620.9人行道透水铺装191757.870.3树池及绿化带6908428.350.15总计243642100.00牟家湾立交下垫面情况如下:下垫面面积m2面积占比(%)雨量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生物滞留带6450.3010.64车行道13392662.420.9人行道透水铺装2564011.950.3树池及绿化带5434925.330.15总计214560100.00低影响开发设施人行道透水铺装设计本次设计人行道均采用透水砖铺装,透水砖透水系数不小于2.0×10-4m/s,孔隙率不小于10%,保水率不小于0.6g/cm2。透水基层渗透系数及孔隙率均不小于透水砖。在人行道底基层纵向按道路坡度沿透水铺装低点布置DN100穿孔管,分段接入生物滞留带、雨水口或排水边沟;横向沿人行道横坡每隔5~10m铺设DN50穿孔管,接入纵向渗排管,坡度同人行道横坡。纵坡大于2%的路段沿纵坡方向设置16mm的混凝土隔断层,隔断层顶端与透水基层齐平,底端超出透水基层底5cm。隔断层间距按下式计算:L式中:L——隔断层最大水平距离(m);Dp——透水基层厚度(m);Sp——道路纵坡。人行道结构层设计详见道路部分。生物滞留带设计(1)平面设计沿主线两侧在侧分道内布置3.5米宽生物滞留带,辅道及主线横坡均为2%且坡向生物滞留带。两侧车行道雨水通过开孔路缘石进入生物滞留带。滞留带底部布置两根DN150穿孔盲管,穿孔管沿道路坡度将下渗雨水接入市政雨水检查井。生物滞留带内设溢流口(盖箅溢流检查井),溢流口高于种植土层高度0.2m,雨量较大时雨水通过溢流口进入市政雨水系统。(2)纵向设计本次设计生物滞留带均采用阶梯状布置,生物滞留带内部的纵向设置为平坡。当道路坡度≤2%时,设置黏土阻隔带,黏土阻隔带的设置间距为5m,当道路坡度>2%且≤6%时,设置挡水堰,挡水堰的设置间距为5m。(3)竖向设计生物滞留带最小深度:H=H1+H2+H3+H4+H5式中:H1—设计持水层高度,高度0.2m,持水层有效蓄水容积不小于70%。H2—设计生物滞留带种植草本植物及灌木,种植土壤层高度0.5m,透水性能力以润湿壤土2小时平均渗透系数计算,其渗透速率不小于6×10-6m/s。为增加渗透性能、保证渗透系数要求,种植土可调整砂、土比例进行改良。H3—设计砂滤层,高度0.1m,采用粗砂,粒径0.5~2.0mm。H4—设计砾石层,高度0.3m,砾石层底部设置DN200穿孔盲管接入下游雨水检查井中。砾石粒径30~40mm,应洗净且最小粒径不小于穿孔管开孔孔径。H5—车行道边线与设计持水层水位线高差,0.1m。生物滞留带底部设置铺设HDPE防渗膜,详见生物滞留带大样图。(4)进水口设计生物滞留带路缘石每隔1.8m设置开口路缘石进水口,开口路缘石长0.9,单个开口路缘石有0.40×0.10m的方形开口。进口处标高低于道路边线0.02m。豁口进水口铺设40~50mm卵石消能。开口路缘石与生物滞留带挡水堰冲突处,适当调整挡水堰位置,保证开口路缘石每1.8m一个,开口路缘石详见道路大样图。进水口计算如下:1)车行道范围内设计峰值流量Qmax=qψF式中:Qmax——雨水峰值流量(L/s);q——采用重庆市沙坪坝区暴雨强度公式:(L/s·hm2);ψ——径流系数,ψ=0.9;F——汇水面积,即车行道面积(hm2);P——暴雨重现期,P=5年;t——汇流时间,取5min;在侧分带设置生物滞留带。主线侧单侧标准路幅车行道宽度为15.75m,每公里车行道设计峰值流量为742.1L/s;辅道侧单侧标准路幅车行道宽度为7.5m,每公里车行道设计峰值流量为409.0L/s。2)路缘石开口(孔)计算在5年一遇设计暴雨重现期下,路缘石开口处进水方式与立箅子式雨水口类似,可按非淹没流宽顶堰堰流公式计算。Qmax=σcmb2g×H式中,m——流量系数,取0.385;σc——侧收缩系数,0.836b——路缘石豁口宽度(m),单个开口设计为0.40m;H——堰前水头(m),根据雨水箅计算箅前水深取值,H取4cm;开口路缘石设计流量按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计算流量的3.0倍计算,本项目缘石开口设计计算如下:计算段3.0倍车行道峰值流量(L/s.km)单个开口路缘石设计流量(L/s)开口路缘石最大间距(m)主线侧2226.44.562.1辅道侧1227.14.563.7(5)溢流口设计雨水检查井布置在生物滞留带中,采用盖箅溢流井盖作为生物滞留带溢流口。生物滞留带下游(最低点)5m内缺少检查井时,在最低处设置溢流井(口)并就近接入市政雨水检查井。溢流井设计箅上水深4cm时,泄水能力不小于35L/s;内涝校核箅上水深10cm时,泄水能力不小于80L/s。溢流井(口)内设置具有截污、沉淀作用的截污挂篮,截污挂篮不得影响溢流口泄水能力,并定期清理维护。溢流井(口)井面标高高于生物滞留带种植土层0.20m。雨水回用设施(1)雨水回用系统工艺对森迪立交、牟家湾立交雨水进行收集、净化、回用。雨水收集回收系统工艺流程如下:立交车行道雨水经分流井、沉砂井、蓄水池后进行水质净化,净化采用絮凝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工艺。回用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城市绿化水质标准,同时满足《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回用雨水绿化用水水质要求,SS≤10mg/L。蓄水池收集降雨全部经水质处理后排入清水池,蓄水池24h内排空。清水池储存至少3天绿化浇灌用水量,多余水量在清水池溢流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清水池设DN50市政给水管道补水,补水管管口与清水池最高水位之间最小间距不小于300mm。招标前本次设计仅明确回用设施工艺及规模,回用系统布置、设备间(含照明)及预留孔均以招标后厂家二次深化设计为准。(2)收集雨水量计算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采用容积法计算雨水回用系统规模。设施编号下垫面面积(m2)雨量径流系数设计降雨(mm)控制雨水量(m3)设计年京径流控制率1#回用设施车行道252810.8523.3501.177%2#回用设施车行道171450.8534.7505.486%3#回用设施车行道193870.8531.4517.484%4#回用设施车行道183320.8532.7509.585%设施编号下垫面面积(m2)雨量径流系数设计降雨(mm)控制雨水量(m3)设计年京径流控制率5#回用设施车行道647200.8522.41230.176%(3)回用雨水量计算本项目回用水用于项目内中分带、绿化带、立交绿化及部分边坡自动喷灌,绿化用水标准为2L/m2.d。根据景观绿化计算,森迪立交回用系统喷灌需求用水量为166.5m3/d,储水量为600m3,蓄水池储存大于3天用水量。牟家湾立交回用系统喷灌需求用水量为124m3/d,储水量为385m3,蓄水池储存大于3天用水量。根据立交平场及汇水高程分析,本次设计在森迪立交布置4处雨水回用设施1#~4#单个设施蓄水池有效容积525m3,单个设施清水池容积150m3。设计在牟家湾立交布置1处雨水回用设施,5#回用设施蓄水池有效容积1260m3,单个设施清水池容积385m3控制指标计算计算方法设计采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及《重庆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中计算方式进行计算:(1)滞留带等具有滞蓄容积设施的道路按容积法计算控制容积,校核生物滞留带设计容积;(2)无生物滞留带等具有滞蓄容积设施的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1-综合雨量径流系数;(3)单项LID设施污染物去除率取值如下:LID设施污染物去除率Pw(%,以SS计)透水砖铺装85%生物滞留带85%回用系统80%绿化及树池60%生物滞留带按容积法进行计算:1)设计进水量年径流控制指标设计调蓄量(容积法)V=Hs(Ψ1A1+Ψ2A2+Ψ3A3)式中:V——设计调蓄容积,m3Hs——设计降雨量,mmΨ——综合雨量径流系数,按照用地性质加权(树池及绿地取0.15,透水铺装地面取0.3,车行道道路取0.85)A——对应用地性质汇水区域面积,m2。2)滞留设施设计计算设计有效调蓄容积Vs=V-WpVs—滞留设施设计有效调蓄容积;(本次设计将设施顶部蓄水空间作为有效调蓄容积,设施结构内部的介质主要是作为雨水的过滤和缓排作用层)Wp—渗透量,m3;根据《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渗透设施的渗透量按照下式(达西定律)计算:Wp=αKJAsts式中:α——综合安全系数,本次设计中取0.85K——平均渗透系数,m/s;J——水力坡降,一般可取J=1.0;As——渗透设施有效渗透面积,m2;ts——渗透时间(s),取值7200s。3)生物滞留带实际有效调蓄容量校核V实=V蓄水层=0.85×设计持水区深度×生物滞留带面积(考虑蓄水层种植有植物气人蓄水层表层的不规则,蓄水层容积乘以0.85的安全系数)校核若V实>Vs,则本次设计生物滞留能满足70%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要求。4)缓排能力校核绿地植物的耐淹时间过长将会影响绿地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在渗透设施容积深度确定以后,需要用绿地的淹水时间进行校核。绿地淹水时间与持水深度、土壤渗透系数有关,校核是按照最不利情况进行计算,即空池标准水深(渗透设施蓄水高度达到挡水堰的高度)时,雨水全部下渗所需的时间。式中:t0——有效蓄水容积排空时间,h;h2——设计持水区深度,取20cm;K0——滞留带介质层渗透系数,m/s,本次设计取6×10-6m/s。生物滞留带有效蓄水容积排空时间t0=9.3h,既能够起到一定缓排作用,也能保证蓄水时间过长影响植物正常生长。5)道路年径流污染去除率各汇水分区年径流污染去除率Pz按下式计算:Pz=PwPT式中:Pz——汇水分区年径流污染去除率;PW——汇水分区LID设施污染物去除率(以SS计);PT——汇水分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控制率计算(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设计降雨量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项目采用沙坪坝地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具体如下:控制率50%60%70%75%80%85%90%95%雨量(mm)8.912.517.821.426.232.742.662.5(2)生物滞留带计算编号服务面积
(m2)下垫面类型下垫面面积
(m2)雨量径
流系数年径流总
量控制率设计降雨量
(mm/d)所需控制容积
(m3)滞留带有效面积(m2)2小时下渗量
(m3)蓄水容积
(m3)蓄水深度ZX1-Z14231车行道37280.981%27.510650322860.2滞留带5031.0ZX1-Z24271车行道37490.981%27.510752223890.2滞留带5221.0ZX1-Z314841车行道129650.982%28.83901876813190.2滞留带18761.0ZX1-Z415454车行道135500.981%27.53881904823240.2滞留带19041.0ZX1-Z58323车行道73880.980%26.2199936401590.2滞留带9361.0ZX1-Z67697车行道67760.981%27.5193921401570.2滞留带9211.0ZX1-Z77942车行道71180.978%24.28176824361400.2滞留带8241.0ZX1-Z87823车行道70150.977%23.32166808351370.2滞留带8081.0ZX1-Z95286车行道46690.980%26.2126617271050.2滞留带6171.0ZX1-Z105529车行道48150.983%30.1152715311210.2滞留带7151.0ZX1-Z119421车行道84460.977%23.32200975421660.2滞留带9751.0ZX1-Z127182车行道63250.981%27.5180857371460.2滞留带8571.0ZX2-Z18308车行道73340.980%26.2198974421660.2滞留带9741.0ZX2-Z28315车行道72090.983%30.12291106481880.2滞留带11061.0ZX2-Z36300车行道55940.980%26.2150706301200.2滞留带7061.0ZX2-Z46474车行道57730.979%25.24149701301190.2滞留带7011.0ZX2-Z529258车行道257260.980%26.269935321536000.2滞留带35321.0ZX2-Z629586车行道260250.980%26.270735611546050.2滞留带35611.0ZX2-Z717695车行道156580.980%26.24232037883460.2滞留带20371.0ZX2-Z818038车行道160410.979%25.244151997863390.2滞留带19971.0ZX2-Z97797车行道68810.979%25.24179916401560.2滞留带9161.0ZX2-Z107622车行道67160.979%25.24175906391540.2滞留带9061.0ZX2-Z1114180车行道127110.977%23.323011469632500.2滞留带14691.0ZX2-Z1213636车行道121560.978%24.283021480642520.2滞留带14801.0SD-Z15161车行道46860.975%21.410047521810.2滞留带4751.0SD-Z26130车行道55390.976%22.36125591261000.2滞留带5911.0SD-Z38002车行道71180.978%24.28177884381500.2滞留带8841.0SD-Z48375车行道75010.978%24.28185874381490.2滞留带8741.0M-Z11469车行道1152.00.985%32.74431714540.2滞留带317.01.0M-Z21230车行道902.00.985%32.73732814560.2滞留带328.01.0(3)人行道及树池计算如下:人行道透水铺装下垫面面积(m2)雨量径流系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树池下垫面面积(m2)雨量径流系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25519630%70%14063715%85%(4)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年径流污染去除率计算对建设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进行计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年径流污染去除率计算如下:下垫面及低
影响开发设施控制面积
(m2)年径流
总量控制率
PT(%)单项设施污染物去除率PW(%)年径流
污染去除率
SS(%)ZX1-Z1生物滞留带423181.0%85%68.9%受控下垫面ZX1-Z2生物滞留带427181.0%85%68.9%受控下垫面ZX1-Z3生物滞留带1484182.0%85%69.7%受控下垫面ZX1-Z4生物滞留带1545481.0%85%68.9%受控下垫面ZX1-Z5生物滞留带832380.0%85%68.0%受控下垫面ZX1-Z6生物滞留带769781.0%85%68.9%受控下垫面ZX1-Z7生物滞留带794278.0%85%66.3%受控下垫面ZX1-Z8生物滞留带782377.0%85%65.5%受控下垫面ZX1-Z9生物滞留带528680.0%85%68.0%受控下垫面ZX1-Z10生物滞留带552983.0%85%70.6%受控下垫面ZX1-Z11生物滞留带942177.0%85%65.5%受控下垫面ZX1-Z12生物滞留带718281.0%85%68.9%受控下垫面ZX2-Z1生物滞留带830880.0%85%68.0%受控下垫面ZX2-Z2生物滞留带831583.0%85%70.6%受控下垫面ZX2-Z3生物滞留带630080.0%85%68.0%受控下垫面ZX2-Z4生物滞留带647479.0%85%67.2%受控下垫面ZX2-Z5生物滞留带2925880.0%85%68.0%受控下垫面ZX2-Z6生物滞留带2958680.0%85%68.0%受控下垫面ZX2-Z7生物滞留带1769580.0%85%68.0%受控下垫面ZX2-Z8生物滞留带1803879.0%85%67.2%受控下垫面ZX2-Z9生物滞留带779779.0%85%67.2%受控下垫面ZX2-Z10生物滞留带762279.0%85%67.2%受控下垫面ZX2-Z11生物滞留带1418077.0%85%65.5%受控下垫面ZX2-Z12生物滞留带1363678.0%85%66.3%受控下垫面SD-Z1生物滞留带516175.0%85%63.8%受控下垫面SD-Z2生物滞留带613076.0%85%64.6%受控下垫面SD-Z3生物滞留带800278.0%85%66.3%受控下垫面SD-Z4生物滞留带837578.0%85%66.3%受控下垫面M-Z1生物滞留带146985.0%85%72.3%受控下垫面M-Z2生物滞留带123085.0%85%72.3%受控下垫面人行道透水铺装8426270.0%85%59.5%树池及绿化带14960485.0%60%51.0%回用系统12528175.0%80%60.0%回用系统21714586.0%80%68.8%回用系统31938784.0%80%67.2%回用系统41833285.0%80%68.0%回用系统56472076.0%80%60.8%不受控硬质下垫面131887000合计80719466.5%-51.9%经计算,快速路一纵线白彭路至小湾立交段工程(科学大道九龙坡段)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66.5%,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为51.9%,满足设计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65%、年径流污染去除率50%的要求。海绵设施监测设计本次设计不含海绵城市监测内容。海绵城市监测点位、监测内容及平台构建由建设单位对流域统筹建设。海绵设施施工及验收(1)透水砖铺砌应平整、稳固,不应有污染、空鼓、掉角和断裂等外观缺陷,不应有翘动现象,缝隙应一致。(2)应严格控制海绵设施内结构竖向高程,设施竖向高程应以进水口处高程为基准,并准确处理以及与道路、排水系统的标高关系。(3)生物滞留带进水口标高低于道路边线5mm,并铺设40~50mm卵石消能。进水口应根据道路实际汇水路径调整,道路路段最低处应设置进水口,道路低凹处应加密布置进水口。(4)防渗层铺设前应将沟槽内的石块、树枝等尖锐材料清理干净。防渗膜搭接宽度不小于500mm,土工布搭接宽度不小于200mm。(5)人行道透水砖及生物滞留带种植土应满足设计渗透能力的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班主任2022年度个人工作计划(5篇)
- 叉车出租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中国汽车半导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鲁滨逊漂流记》学生读后感
- 写给女朋友的道歉信(汇编15篇)
- 关于试用期工作总结模板汇编七篇
- 环境演讲稿范文集合6篇
- 高中教师个人工作计划3篇集锦
- 房屋中介买卖合同
-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5篇
- 重庆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3
- 寒假假前安全教育课件
- 水下土方疏浚(水力冲挖)施工方案
- 以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2022年春)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专题03 一次函数图像和性质(十大类型)(题型专练)(原卷版)-A4
- 焊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及答案(新版)
- DB13(J) 148-2012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原版
- 2023浙教版小学劳动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含目录)
- 2024年影视艺术概论复习考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