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_第1页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_第2页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_第3页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_第4页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古人、古代,而是在“怀古"中超越古今,彰显一颗亘古常在的朴素之心。这种怀古,乃是“古外求古”,

以时间性的“古"为媒,发现时间之外的本初之“古”。

语文试题千余年来中国艺术中的“怀古"风潮,在很大程度上,循着一条“古外求古”的道路。其中有一些

值得注意的思想倾向:高2021级语文试题

{#{QQABBQAUogCIAAIAABhCAQ1oCgEQkACCACoORBAMMAIAgRFABA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芸众生、各行各业构建起来的人类社会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最后,书院教育为教育者、受教育者赋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了充足的发展可能性,使其心智不断得到开发,也使其热情不断得到激发,因而能够吸引众多名家大儒

材料一:投身于这一事业。

书院萌芽、肇始于唐代,定型、兴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最终在清末因学制改革而从制度层面退肖永明:传统书院带给现代教育很多启发。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书院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宗旨和

出历史舞台。人才培养理念。无论是在自然环境的选择、人文环境的营造方面,还是在教育内容、组织管理方式、教

作为教育制度创新的产物,书院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文化学形式方面,传统书院都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书院教育的这些传统反映了教育的本质,符合教育的基本

传统、教育理念、办学风格,逐渐积淀凝练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精神价值,这就是书院精神。虽然不规律,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不应因时代的变化而湮灭,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宝贵资源。现代教育如

同时代、不同书院的书院精神各有异同,但总体而言,书院精神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高2021级语文试题

{#{QQABBQAUogCIAAIAABhCAQ1oCgEQkACCACoORBAMMAIAgRFABAA=}#}

会计:“不是你非让打来着。"“让别的干部们凑凑。”

村长苦笑:“我就那么一说。"睡了一夜,村长和会计的脸更肿了,他们准备去乡里检讨,头上缠着白布顺着河滩走,于老茂领着

会计:“当官的一动嘴,小兵子跑断腿。”一伙村人追了上来,交给会计一个纸包,说六百块钱和交税清单都在里头。

村长:“我看你是吃了戗药。"会计眯着肿眼数了钱,分毫不差。会计和村长不约而同地看居士村,村口聚集着更多的乡亲,这纸

算盘噼里啪啦又一阵紧响,村长烦躁起来,便说:“别耍把你那算盘了行不行?”包像是居士村给他们意外的馈赠。村长和会计越走越远,站在村口的人渐渐看不见他们的身子,只见两

“怕是你还耍把不了这几下子。"个大白脑袋在太阳底下晃。

“我要是会耍算盘就把你辞了。”(1992年发表于《十月》,有删改)

会计不紧不慢地说:“辞了我不打紧,你别拿算盘撒气,没看见快散架了。"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的“砸骨头”是居士村的一种习俗,是男人之间解决纷争的一种手段。以之为题,既概括了

村长听不得会计那口气,像是故意激他,火气又盛了些,他抓起算盘哗啦啦地摇。

文章的主要事件,也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散架就散架,不就是架算盘!"

B.在作者笔下,“砸骨头”的暴力场面激荡着一种原始的粗犷力量。在描绘乡村生活、民风民俗画卷

“一架算盘也得十来块钱!"

的同时,也突出了当地民众尚武的“硬气”性格。

“居士村凑不上税钱还买不起一架算盘!"村长说着举起算盘就摔,算盘子溅得到处都是。

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由河滩的景色自然过渡到看热闹的村民,“河水哗哗地流”“照亮了河对岸那

会计在这时才真正变了脸。他心疼这被他摩挲了许多年的算盘,光润如珠的算盘子显示着他的为人。

陡峭的黛色山壁"等语句反衬了人情的冷漠。

虽然居士是个穷村,可会计从来没在算盘上做过对不起村人的事。摔了他的算盘,就好比模糊了他的为D.小说讲述了一个令人心酸而又安慰的故事,作者没有渲染乡村生活的艰难,而是以戏谑的方式去

人,他决心要还击。他打算把暖壶投过去,转念想到暖壶也得七八块钱,何况村委会就剩这么一只。实

处理,从而引发人们对新时期干群关系的思考。

在找不着别的,会计奔到炕边去掀炕席——炕席经摔。8.村长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他们相互扭打起来,招来一些看热闹的村人。9.文章开头写到村长向于老茂收税未果,到于喜开家碰壁,到于四嘎家被恶作剧的对联奚落,这几个

“咱们河滩上见,砸骨头去!”情节大体相同但富有变化。这样的情节安排有怎样的效果?(6分)

“砸就砸!"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砸骨头是居士村男人之间战争的极致,每当他们由争吵到扭打,便会生发出砸骨头的愿望。一句砸(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骨头的过瘾宣言会迸射出寒气,这寒气能叫他们的眼睛冒火,嘴唇哆嗦。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当他们真的在河滩上站定,彼此眼中只有一副骨头架子,亟待对方去砸酥。村长和会计一人抄起一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

块鹅卵石,开始了他们的战争。村长砸破了会计的脸,会计砸破了村长的额头,他们都流了血,血再次拜之。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

鼓荡起他们的激情……之事,纲懔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

绿幽幽的河水哗哗地流向远方,太阳跃上山巅,照亮了河对岸那陡峭的黛色山壁,照亮了那满坡遍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

野金红的荐草。太阳照耀着河滩,河滩上聚满了村人,倘若有不知情的外人闯入其间,会以为人们正在贞观六年,诏曰:“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

欣赏两个男人豪迈的舞蹈。何以然?黄帝学大颠,颛顼学录图,尧学尹寿,舜学务成昭,禹学西王国,汤学威子伯,文王学子期,

他们一门心思地砸,直砸得天昏地暗、眼花缭乱。两具遍体鳞伤的身子扭结起来,扑通倒在河滩上,武王学虢叔。前代圣王,未遭此师,则功业不著乎.天下,名誉不传乎载籍。况朕接百王之末,智不同圣

围观的村人这才关心起他们的命运,连忙寻找起交战双方的女人。媳妇们赶来,她们各自的丈夫,正搀人,其无师傅,安可以临兆民者哉?《诗》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

扶着彼此的胳膊踉跄着往河岸上爬,村长和会计互相看看,觉得对方很模糊,模糊得像个半截石碑。他

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可即著令,置三师之位。"

们都笑了,村长眯着乌青乌青的眼睛说:“上谁家?”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上智之人,自无所染,但中智之人无恒,从教而变,况太子师保,古

会计说:“上我家吧,媳妇买了驴灌肠。"难其选。成王幼小,周、召为保傅。左右皆贤,日闻雅训,足以长仁益德,使为圣君。秦之胡亥,用赵

村长媳妇说:“待会儿我把枣酒送过去。”高作傅,教以刑法,及其嗣位,诛功臣,杀亲族,酷暴不已,旋踵而亡。故知人之善恶,诚.由近习。朕

他们出了河滩往会计家走,村人也一路沉默着往家走。

今为太子、诸王精选师傅,令其式瞻礼度,有所裨益。公等可访正直忠信者,各举三两人。"

会计和村长就着驴灌肠喝枣酒,村长捧着碗刚喝两口,就呜呜地哭了起来。他哭得是如此的伤心,

贞观十一年,以礼部尚书王珪兼为魏王师。太宗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古来帝子,生于深宫,

如此的软弱,如此的无所顾忌,如此的没有出息。他抽抽噎噎地说:“谁叫我没本事呢,生是要不出这

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我今严教子弟,欲皆得安全。王珪,我久驱使,甚知

六百块。”刚直,志存忠孝,选为子师。卿宜语泰,每对王珪,如见我面,宜加尊敬,不得懈怠。"珪亦以师道自

会计没有劝阻村长的哭,只说他盘算了一下,想把给儿子定亲的二百先垫出来。村长说他也盘算了处,时议善之也。

一下,把给儿子盖房攒的三百先垫出来。(节选自《贞观政要·尊敬师傅》)

“剩下的那一百呢?”

高2021级语文试题高2021级语文试题

{#{QQABBQAUogCIAAIAABhCAQ1oCgEQkACCACoORBAMMAIAgRFABAA=}#}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纲为太子A陈君臣父子B之道C问寝视膳D之方E理顺F辞直G听者H忘倦(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建议后主凡事多征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意见,并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述了这样做的效果:“,__________________。"

A.“”“"“”(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两句,既凸显了岳阳楼重要的地理位置,不堪践履与履至尊而至六合(《过秦论》)中的履字含义不相同。

B.“也说明了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的缘由。则功业不著乎天下”与“知不可乎骤得"(《赤壁赋》)中的“乎”字用法不相同。

(3)在《三峡》中,从色彩角度对三峡春冬之时的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

C.“不愆不忘,率由旧章”与“匪我愆期"(《诗经·氓》)中的“愆”字含义相同。

(4)“桑"是原产于中国的一种古老作物,也可借指农事。它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

D.诚,意为确实、的确,与“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苏武传》)中的“诚"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本题共5小题,18分)

A.太子少师李纲患有脚痛的疾病,不能穿鞋走路。太子命令侍卫抬他进入东宫,这是太子尊重自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老师的表现。《红楼梦》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同人解读的主题各不相同。

B.唐太宗认为自己在百王之后统领天下,才智与圣人有所差别,若是没有师傅的指教,是不能够君刘世德、邓绍基在《〈红楼梦〉的主题》认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

临天下的。《红楼梦》所描写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恋爱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①它建立在互相了解和思想一致的基

C.因为秦二世胡亥的师傅赵高教他刑法,所以胡亥继位后,诛戮功臣,屠杀亲族,结果很快就灭亡础上面。②不幸的结局之不可避免,③并非因为他们在恋爱上是叛逆者,④还因为那是一对叛逆者的恋

了。爱。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是双重的悲剧,即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所不能容许的爱情的悲剧,封建

D.王珪个性刚直、心存忠孝,所以唐太宗选择他来担任魏王的老师。王珪也用为师之道来要求自己,统治阶级所不能容许的叛逆者的悲剧。舒芜在《“谁解其中味"》中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是写封建社

会青年女性的普遍悲剧。从一个男性的角度,对女性唱出了热烈的颂歌和沉痛的悲歌。

得到了当时的好评。

郝炘在《〈石头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中认为:通过对贾氏家族盛衰荣辱的描写,揭示贾府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败和获罪的原因,指出虽有贾氏自身的罪孽,但主要是最高统治者奢靡挥霍和加罪的结果,用血和泪控

(1)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5分)

诉最高统治者对无辜者制造的人间悲剧,用以影射曹氏家族的破败,以求沉冤得雪于后世。

(2)左右皆贤,日闻雅训,足以长仁益德,使为圣君。(5分)沈天佑在《〈红楼梦〉和总纲》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是通过描写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败,广泛地暴露了封建末世社会上的种种腐败和罪恶以及存在着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从而深刻地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示出封建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下高2021级语文试题

{#{QQABBQAUogCIAAIAABhCAQ1oCgEQkACCACoORBAMMAIAgRFABAA=}#}语文参考答案

A【解析】B项“不能从回归传统、重视古法上来理解‘古’的追求”,歪曲了作者的观点态度。C项只说了“非时间性的",以偏概全。D项“古人之心”就是艺术家所追求的“古意",它正是前人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追求的最终目的。选项混淆概念。

B【解析】“文章通过对比论证”分析有误,文章在阐明“时间性古意"和“非时间性古意”的关系时未使用对比论证。故选B。

D【解析】“高古"应属于非时间性的古意。

B【解析】“这使得书院在学术领域极富有创新精神”强加因果。

C【解析】A项体现以“成人之道"为主旨,重视人格养成的人文精神。B项体现穷本探源的探索精神。C项体现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与书院精神相悖。D项体现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创新精神。

①从对联来看:顾宪成劝勉读书人既要读书,又要关心天下大事。

②从书院精神来看:这是传统书院精神中“担当天下、传道济民"精神理念的体现,要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致君泽民能力的经世之才。

③从现代意义来看:这是古人对读书人的告诫与要求,在当下也有启迪意义。

(评分参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7.C【解析】“反衬了人情的冷漠”错。最后村民自发集齐了六百块税钱,给小说笼罩上温暖的色彩。

8.①体谅村民、心地善良:当村民交税有困难时,选择让步,甚至垫出自己的钱;

②直率、易躁、有血气:在与会计的对话中,火气渐涨,两人矛盾才逐渐升级;

③大度、自省、有脆弱面:与会计“砸骨头"后笑着和解,酒后流露心声。

(评分参考:每点2分,特点概括1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1分;意思相近即可)

9.(1)三个情节大体相同:

①强调内容,引出下文。充分说明村子确实遭了灾,村民交税困难重重,并非有意拒缴,意在强调收税的艰难,自然而然引出后文主体情节“砸骨头”。

②突出主题,引人思考。从开头的四处碰壁到结尾的村民主动筹齐税钱,着力表现乡村干部工作不易,引发对新时期干群关系的思考。

(2)情节富有变化:

让读者既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也能避免枯燥乏味,吸引读者阅读。

(评分参考:答对一点2分,三点满分;意思相近即可)

CEG【解析】李纲为太子讲述君臣父子之间的礼仪,还有日常饮食起居方面的礼节,道理明畅,言语直白,让听者不知疲倦。

C【解析】B.愆:犯错/拖延。两句中的“愆"字意思不同,解说错误。

12.A【解析】“太子命令侍卫抬他进入东宫”概述有误。文中“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的意思是“唐太宗赏赐给他步舆,并命令侍卫抬他进入东宫”,说明命令侍卫抬李纲进入东宫的人是唐太宗而不是太子。故选A。

13.(1)不学习,就不能明白古时治国的道理,(像这样)却能统领天下并获得太平的,历史上还没有过这样的人。(评分参考:共5分;译出大意1分,“致",“古道”“未之有也"各1分;“古道”,古时治国的道理;“致",获得;“未之有也”,还没有过这样的人;意思对即可)

(2)(他)身边的人都是贤人,每天都能听到有益的教诲,这足以增长(他的)仁义道德,使(他)成为圣君。(评分参考:共5分;译出大意1分,“左右"“雅训”“长"各1分;“左右”,身边的人;“雅训",有益的教诲;“长”,增长。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患有脚痛的疾病,不能穿鞋走路。于是唐太宗赏赐给他一辆代替步行的“车子",并命令侍卫抬他进入东宫,还下诏命令皇太子亲自迎接他上殿,亲自行礼作揖,以示对他的敬重。李纲为太子讲述君臣父子之间的礼仪,还有日常饮食起居方面的礼节,道理明畅,言语直白,让听者不知疲倦。太子曾经与李纲商讨自古以来君臣之间的伦理纲常,以及效忠尽节之事,李纲正气凛然地说:“受托于先王,身负辅佐储君的使命,古人认为这件事十分困难,臣却以为十分容易。”每当论起此事,李纲一脸正气,言语激昂,透露出一种刚正坚定的志向,太子每次都为之肃然起敬。

贞观六年,唐太宗下诏说:“我近来研读经典,知道古代英明的帝王,圣贤的君子都不能没有师傅。前时进上待批的诏令未设三师之位,我认为这样不好,为什么呢?昔日,黄帝向大颠求教,颛顼向录图问学,尧以尹寿为师,此外,舜向成昭学习,禹在西王国求学,汤学威子伯,文王学子期,武王学虢叔。前代圣明的君王,如果没有遇到这些名师的点化,他们的功绩就不能广布天下,自己的声名也不能名垂史册。何况我在百王之后统领天下,才智与圣人有所差别,要是没有师傅,怎么能够君临天下呢?《诗经》上不是说:‘要想不犯错误不忘教训,都必须从旧的规章制度入手。’不学习,就不能明白古时治国的道理。像现在这样没有名师的教导就能统领天下,获得太平的,历史上还不曾有过啊。应马上发布命令,设立三师的职位。"

贞观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上等智能的圣人,当然不会沾染恶习,但中等智能的人不稳定,他们的性情会随着教育而变化,况且太子的师傅,在古代就很难挑选。周成王即位时年纪幼小,周公、召公做他的太保太傅,左右都是贤人,每天他都能听到有益的教诲,这足以增长他的仁义道德,使他成为圣君。秦二世胡亥,用赵高做师傅,赵高教他刑法,胡亥继位后,就诛戮功臣,屠杀亲族,残酷暴虐到了极点,结果秦国很快就灭亡了。由此可知人的善恶确实受身边人的影响。我如今要给太子、诸王精心挑选师傅,让他们耳濡目染礼仪法度,对自身的修养有所补益。诸位大臣,你们可求访正直忠信的人,各自推荐三两个人作为候选。”

贞观十一年,太宗任命礼部尚书王珪兼任魏王的老师。唐太宗对尚书左仆射房玄龄说:“自古以来的帝王之子,生长于深宫之中,等到他们长大成人,没有一个不是骄奢淫逸的,因此相继灭亡,很少有能够自救的。我现在严格教育子弟,希望他们都能够保全自己。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