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政创新教学研究论文:“双师”法治课堂的有效实施摘要:“双师”法治课堂就是充分利用教师作为课堂组织、引导者的教育教学专业素养,法官作为法律案例的解析、宣讲者的法治专业素养,发挥教师、法官各自的专业优势,形成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的法治教育合力。在中小学有效实施“双师”法治课堂,可以从三条途径入手:梳理教材的法理逻辑,“双师”协商设计法治课堂教学主题;遴选典型的法治案例,“双师”协作营造法治课堂教学情境;拓展多样的法治渠道,“双师”合作研发法治课堂教学形式。关键词:“双师”课堂法治教育实施路径课后服务协同育人“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强调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教育任务。因此,我们区域教育部门和法院合作,利用学校课后服务时间,聘请“法官”,共建“教师+法官”双师法治课堂。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和引导者,法官作为法院案例和法律条文的解析和宣传者,“双师”法治课堂就是充分利用教师和法官的专业素养,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形成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的教育合力,提高学生法治素养。一、梳理教材的法理逻辑,“双师”协商设计法治课堂教学主题《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知道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认识法律在生活中的意义,形成初步的法治观念,并初步具备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小学阶段法治教育主要是普及宪法常识,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培育学生的守法意识与习惯;初中阶段法治教育进一步深化宪法教育,引导学生了解民事法律活动的基本原则、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等。根据学段定位,需要教师、法官在正确把握教材基础上,梳理出相关法治教育内容,对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条文,“双师”共同探讨、研发,设计法治课堂教学主题。1.梳理教材内容。梳理教材内容是设计法治课堂教学主题的根本。教材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采用分散与集中的方式进行法治教育:小学六年级上以宪法精神为主线,初中八年级下以宪法教育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教育为重点,六年级上和八年级下是法治教育专册,集中进行法治教育。小学除六年级上,其他年级以纪律、规则为主,初中除八年级下,其他年级以宪法为主,这些年级以分散的方式进行法治教育。正确梳理教材内容,才能更好地设计法治课堂教学主题。2.明确法治内容。教材中的法治教育内容以显性和隐形的方式呈现,需教师和法官进一步挖掘和确定。如围绕“孝亲敬长”,小学阶段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成年子女对父母的义务等相关规定,初中阶段分别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关规定。“双师”探究,进一步确定法治教育内容,为设计法治课堂教学主题奠定基础。3.确定教学主题。法治教学主题是在梳理教材和确定法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上产生的,经双师探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形成“交通安全需谨记、校园安全当重视、网络陷阱需警惕、宪法精神要学习”等小学段教学主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形成“法律知识要学习、国家安全我维护、宪法精神要加强、法治行为我参与”等初中段教学主题。上好“双师”法治课堂的基础是设计法治课堂教学主题,“双师”梳理教材内容,厘清法理逻辑,明确教材中的法治内容,进而确定法治课堂教学主题。在设计法治课堂教学主题时,应注重主题的时效性与现实性、主题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主题的拓展性与开放性,以此架构教材与学生生活的桥梁,让学生感知真实生活世界里鲜活的法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治知识,激发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兴趣,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提高法治素养,从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为将来参与社会活动打下坚实基础。二、遴选典型的法治案例,“双师”协作营造法治课堂教学情境道德与法治教材包含宪法、刑法、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教师在解读教材中的法律法规时,很难找到生活的链接点,需要“双师”共同合作挖掘“法治元素”,遴选典型的法治案例,营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案例情境中,直接面对法律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思考其中的法理逻辑,生成相应的法律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会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类似的法治问题,实现立学应世。培育法治观念等核心素养。根据“双师”法治课堂教学实践经验,遴选法治案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优化教材案例。教材提及的案例是教学的依据,但需根据学生的真实生活进行筛选、调整。三上“安全记心上”教材呈现了一些学生上下学途中遵守或违反交通规则的场景图,这些案例选自全国儿童典型生活事件,以此作为教学内容的范例和蓝本,教学中可以直接引用。但时代在发展,交通法规发生了变化,如2021年6月1号在全国开展的“一带一盔”安全守护行动(骑摩托车电瓶车要戴头盔,开车系安全带,否则处以20至50元的罚款),2021年11月1日起新交规规定坐后排也要系安全带,否则处以5至20元罚款,再进行“安全记心上”教学时,就要选择与时俱进的案例,不断优化教材。优化教材还可以让法官选取法院处理的相关案例,如超载、酒驾、路怒症等,增强学习内容的本地性和真实性,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问题,激发学生共鸣,融合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培养法治意识,提高道德水平。2.聚焦热点案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及时跟进社会发展进程,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内容,增强法治教育的时效性、生动性、新颖性。教材是提前编印好的内容,相对于当下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需要聚焦社会关注的问题为教学服务。如“雪糕刺客”“网络购物维权”“直播打赏”“新型网络诈骗”等,把这些社会关注的热点引进课堂,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剖析法律知识,突出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法治素养。在九上“追求民主价值”一课中,教师呈现“雪糕刺客”真实案例,引发讨论:“什么是雪糕刺客?大家怎么看待雪糕刺客?”法官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对“未明码标价”行为的处罚,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雪糕刺客卖高价是否违法?对高价低质的雪糕刺客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法官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法律及维权途径,提高学生理性消费、合理维权的意识。3.汲取朋辈案例。朋辈案例即为年龄相当者的案例,教材中有很多案例来自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等,而同龄人的兴趣、认知、思维方式等都比较相近,直接引用朋辈案例,或者把非朋辈案例转化成朋辈案例,学生容易被触动,能从同龄人身上学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同学之间的交往”这一主题,在初中阶段七下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思考:“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及危害有哪些?未成年人为什么受特殊保护?谁保护未成年人?”法官则引导学生思考:“哪些法律保护未成年人?未成年人遇到校园欺凌该如何维权?”法官再进一步选择法院处理的“校园欺凌”等案件,让学生从朋辈案例中引发问题,置身其中参与思考,激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例,辨别不良行为,提升法治思维,提高依法维护自己权利的意识。上好“双师”法治课堂的关键是选择典型的法治案例,“双师”深入研究,优化教材案例,聚焦热点案例,汲取朋辈案例,精心选择法院处理的紧跟时代步伐的案件,挖掘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法治教学资源,遴选典型的法治案例。在选择案例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发现案例背后的法律原则和价值观念,让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对法治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意识,深入理解法治的价值和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拓展多样的法治渠道,“双师”合作研发法治课堂的教学形式《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强调:要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与法治事件、常见法律问题紧密结合,注重内容的鲜活,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创新形式,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因此,“双师”要充分运用思辨讨论、价值辨析等教学形式,共同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1.以案说法。“以案说法”通过具体案例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说明,达到普法目的。通过“以案说法”,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辨析,法官进行事实和法理的分析,勾连法律与学生周围生活,培养学生用法治思维看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法治生活能力。生活中,居民常被广场舞噪声、装修噪声、电子设备噪声等干扰,法院受理的噪声案件也较多。如在九年级上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被噪声扰乱生活的经历,再引出“公众场合电子设备声音外放”案例,并组织讨论:“这属于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有什么影响?”法官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条例引导学生思考:“公众场合电子设备声音外放超标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教师组织讨论:“在居民楼里高声放音乐侵权吗?”法官组织讨论:“这一行为是否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是否干扰他人的生活?”教师补充并组织讨论:“居民不堪邻居噪声影响,把邻居制造噪声污染这一事情发布至网络,居民维权是否合适?”法官引导学生学习“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起草的《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在信息网络上制造、散布谣言,采取肆意谩骂、恶毒攻击、披露隐私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等行为依法严惩。”教师进而组织讨论:“我们的权利受到影响时,该如何维权?”这些案例都来自学生的生活,具有真实性、典型性、代表性的特点。教学中,引导学生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待问题,用道德引领自己的价值判断,用法治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教师和法官共同用真实、鲜活的法治案例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促进学生法治思维能力的培养。2.思辨评析。思辨是基于思考和辨析的活动,强调学生运用知识储备,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强调运用思辨,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对学生而言,法律思辨就是以法律为准绳、以实施为证据来看待不同的问题,从而找到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时,教师创设“在家休息的小明被老奶奶跳广场舞影响”情境,引出三种观点:“老奶奶有跳广场舞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小明有不被打扰的权利;老奶奶跳广场舞不应该影响他人生活。”教师组织思辨:“你如何看待三种观点?你会如何处理?当休息权和自由权两种权利冲突的时候该如何做?”引领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忍耐、自己劝阻、找保安或物业工作人员劝阻、以暴制暴、报警,并讨论理由。法官进行宪法相关法律知识的阐释,从而让学生明白教材上“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同时拓展“当自己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要学会用合法合理的途径去维护权利”。教师和法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辨析,引发碰撞和共鸣,让他们学习法治观念,运用法律捍卫权利。3.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是法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方式,对落实法治教育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随着时代发展,校园欺凌形式有了多样化的发展。在七年级下“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中,教师选择来自学生真实生活的“语言暴力”校园欺凌案例,把教室布置成“微法庭”,设置法院工作人员岗位,营造仪式感。法官引导学生模拟法官、公诉人、书记员、律师、被告、法警、代理人和证人等角色学习庭审,全方位模拟宣读法庭纪律、宣读起诉书、法庭辩护、法庭最后陈述以及宣判等开庭程序,呈现法庭审判程序,展示司法程序的公开、公平、公正,让学生感受严肃的庭审过程。教师再组织学生思考:“我特殊在哪里?我们为什么受法律保护?法律怎样保护我们?”法官则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让学生遇到常见的校园暴力事件,能迅速想出应对策略,正确选择维权路径,对校园暴力勇敢说“不”,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自我防范能力。教师和法官协同开展模拟法庭打开学生的学法“新世界”,让学生“零距离”感受法律威严,提升学法积极性。上好“双师”法治课堂可以综合采用以案说法、思辨评析、模拟法庭、故事教学、案例研讨等多种教学方式,深化学生对法律常识的生活应用能力,内化法治意识,培养法治思维,使学生不仅明白法律“是什么”“为什么”,并懂得“怎么做”。多样的法治渠道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