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XX税务咨询有限公司网络期刊网络期刊第11期法规篇_第1页
武汉XX税务咨询有限公司网络期刊网络期刊第11期法规篇_第2页
武汉XX税务咨询有限公司网络期刊网络期刊第11期法规篇_第3页
武汉XX税务咨询有限公司网络期刊网络期刊第11期法规篇_第4页
武汉XX税务咨询有限公司网络期刊网络期刊第11期法规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网络期刊第11期(法规篇)单位地址:武汉友谊大道特1号广达大厦1612室联系人:伍海深027-8823300613387510532李胜027-6260833713971695506目录一、税收法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税证明遗失刊登遗失声明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废旧物资增值税管理管控有关问题的通知………………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农产品增值税抵扣管理管控有关问题的通知……………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的通知…………………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机动车辆税收管理管控有关问题的通知……………….10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控发票印制使用管理管控有关问题的通知……….………1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从事代理海关报关业务的中介机构办理税务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2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铁路运费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补充通知……………….2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呼和浩特市铁路局向职工销售住房征免营业税问题的批复………………23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管控的通知………….2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路经营企业车辆通行费收入营业税政策的通知………………26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分置试点改革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2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管控的通知…….27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铁路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中有关费用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3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严格按照税收征管法确定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范围的通知………………3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虚报亏损适用税法问题的通知……3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的通知…………3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批复……3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高级管理管控人员行使股票认购权取得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3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兼职和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收入如何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3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为股东个人购买汽车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批复……3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单位为员工支付有关保险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37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38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4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调整内资相关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书出具依据等事项的通知…………………….42二、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43税收法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税证明遗失刊登遗失声明有关问题的补充国税函[2005]429号2005-5-1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相关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关于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以下简称完税证明)遗失后,如何刊登遗失声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车辆购置税税收政策及征收管理管控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发〔2005〕47号)文件已作了规定,现根据各单位所反映的情况和要求,对有关问题补充通知如下:一、完税证明遗失的,纳税人在申请补办完税证明前,可选择在中国税务报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指定的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车辆购置税征收机关依据遗失声明为纳税人补办完税证明。二、遗失声明的登报挂失手续由纳税人自行办理,各级税务机关不得代为办理。国家税务总局二○○五年五月十一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废旧物资增值税管理管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5]544号2005-05-2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为加强废旧物资增值税抵扣的管理管控,堵塞税收漏洞,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各级税务机关应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和使用废旧物资生产企业增值税征收管理管控的通知》(国税发〔2004〕60号)规定的免税条件,组织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以下简称回收经营单位)免税资格认定。回收经营单位设立的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应与总机构分别认定,异地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应在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认定。未经主管税务机关免税资格认定的回收经营单位不得免征增值税。二、回收经营单位应提出书面申请,并报送下列资料:(1)工商营业执照;(2)开户银行许可证;(3)经营场所和仓储场地的土地使用证、房屋产权证或租赁合同合约(复印件);(4)回收经营单位法人代表和财务核算人员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三、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申请后应进行实地审核,属实的予以免税资格认定,并在综合征管软件上加载免税标识。四、主管税务机关应积极引导回收经营单位,收购城乡居民个人生活废弃物时通过指定的银行或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支付现金。五、回收经营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使用废旧物资收购凭证。回收经营单位收购城乡居民个人(不包括个体经营者)及非经营性单位的废旧物资,可按下列要求自行开具收购凭证1、相关项目填写齐全、合适的内容真实、不得涂改;2、票、物相符,票面金额与支付的货款金额相符;3、应按规定全部联次一次性开具,并加盖财务印章或发票专用章;4、应逐笔开具,不得按多个出售人汇总开具;5、应如实填写出售人居民身份证号码,收款人应在收购凭证上签署真实姓名;6、收购凭证限于回收经营单位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开具;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可以规定跨市、县开具收购凭证的具体办法。六、回收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按有关规定设置核算科目,兼营其他应税货物的,应分别核算免税货物和应税货物销售额,未分别核算或不能准确核算的,不得免征增值税;回收经营单位对废旧物资应按大类分别核算,设置废旧物资明细账和实物台账,逐笔记录废旧物资购、销、存情况,在购、销业务记账凭证上附过磅单、验收单、付款凭证和运费凭证。七、主管税务机关应加强对回收经营单位的日常管理管控,回收经营单位必须在纳税申报期按照有关规定如实向税务机关进行申报。八、对回收经营单位确有虚开废旧物资发票行为的,除依法处罚外,一律取消其免税资格。九、为加强对回收经营单位经营活动的监管,总局决定使用防伪税控废旧物资开票子系统开具废旧物资专用发票,具体实施办法另行通知。十、各级税务机关应加强产废企业下脚(废)料销售的监督管理管控,产废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下脚(废)料必须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按规定缴纳增值税。十一、各级税务机关应针对用废的生产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对用废企业开展纳税评估,发现异常应及时移送稽查。国家税务总局二○○五年五月二十七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农产品增值税抵扣管理管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5]545号2005-05-2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相关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为防范利用农产品收购凭证偷骗税的违法犯罪活动,堵塞征管漏洞,强化增值税管理管控,现将有关加强农产品增值税抵扣管理管控的问题通知如下:一、各级税务机关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增值税抵扣管理管控,要经常深入企业,全面掌握和了解有关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农产品原料的消耗、采购规律以及纳税申报情况,检查农产品收购凭证的开具情况是否正常,查找征管的薄弱环节,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管控措施,堵塞漏洞,切实加强管理管控。二、对纳税人发生大宗农产品收购业务的,主管税务机关应派专人深入现场核查,审核该项业务发生的真实性。三、对有条件的地区,税务机关可运用信息化管理管控手段促进农产品收购凭证的使用管理管控。四、税务机关应当积极引导和鼓励纳税人通过银行或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支付农产品货款,对采用现金方式结算且支付数额较大的,应作为重点评估对象,严格审核,防止发生虚假收购行为,骗取国家税款。五、税务机关应对农产品经销和生产加工企业定期开展增值税纳税评估,特别是要加强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生产企业的纳税评估,发现问题的,要及时移交稽查部门处理。六、税务机关应根据日常管理管控掌握的情况,有相关计划地组织开展对农产品经销和生产加工企业的重点稽查,凡查有偷骗税问题的,应依法严肃查处。以上,请遵照执行。国家税务总局二○○五年五月二十七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5]449号2005-05-1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相关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广东省和深圳市地方税务局:近日,总局下发了《纳税评估管理管控办法(试行)》(国税发〔2005〕43号,以下简称《纳税评估办法》),对各税种的纳税评估方式方法进行统一规范,其中明确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下简称涉外企业)所得税评估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为切实做好涉外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基本要求1998年以来,为加强涉外企业所得税管理管控,各级税务机关先后推行了较为规范的汇算清缴、审核评税和涉外税务审计等办法,同时对跨区域经营涉外企业试行了联合税务审计办法。多年的实践证明,上述办法是加强税源管理管控的有效手段。随着税收管理管控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涉外企业所得税的管理管控的需要形成一个信息共享、运转有序、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通过整合管理管控资源形成管理管控合力,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各地要以推广纳税评估为契机,有机融合上述管理管控办法,在纳税评估中既发挥好各自优势,又避免出现相互掣肘、重复工作的现象。(一)将审核评税工作纳入规范的纳税评估工作之中。《纳税评估办法》是针对近年来税源管理管控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在总结涉外企业审核评税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的更为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更为科学的分析指标体系,对申报资料进行深层次分析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纳税评估也是对审核评税工作的拓展,各地应把审核评税工作纳入到纳税评估工作之中。(二)将涉外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与纳税评估的部分环节结合进行。涉外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既包括企业填写年度申报表并按时缴纳税款的事项,也包括税务机关对企业年度申报表及有关资料进行一般性审核并办结税款多退少补的事项。因此,汇算清缴工作中的一般性审核与纳税评估的初评和案头分析有相同的要求,两者应该结合开展。(三)将涉外税务审计作为纳税评估的重要手段。《涉外税务审计规程》(以下简称《审计规程》)体现了现代的审计技术和科学的工作流程,是税务机关对涉外企业实施日常检查和提供优质服务的有力手段,各地要继续发挥好涉外税务审计的作用,做好《审计规程》的推行工作。在涉外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中,为提高对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判断的能力,无论是案头分析还是实地调查核实环节都应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将纳税评估与涉外税务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四)对大型涉外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评估工作可由更高层级税务机关负责。大型涉外企业特别是跨区域经营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生产经营较为复杂,对其实施纳税评估应运用更为规范的技术手段,也需要更高层级税务机关的协调和处理。各地可以按照《纳税评估办法》第三条的要求,对大型涉外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评估,在基层税务机关实施初评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案头分析和实地调查核实的,由更高层级税务机关的国际(涉外)税务管理管控部门组织实施。二、具体工作涉外企业所得税管理管控政策性较强,涉及面较广,工作环节较多,既要开展一年一度的汇算清缴,又要利用《审计规程》实施日常检查,因此,要在将上述工作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做好纳税评估有关环节工作。(一)纳税评估初评。初评是指对涉外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资料的准确性进行一般性审核的过程。这一阶段要在确保申报表逻辑关系准确性的基础上,注重收集整理纳税人各方面申报信息,并为形成基础数据提供素材。各地应在5月底以前,对所有参加汇算清缴的涉外企业的申报资料逐一进行初步评核,并注重审核以下几个方面合适的内容:1.各项申报资料是否完整、齐全,申报数字与纳税数字是否一致。2.纳税申报表主表、附表上的相关项目、数字填写是否完整;适用的税目、税率及各项数字计算是否准确;主表、附表及相关项目、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3.纳税申报附属资料,如报批手续等是否真实、准确、合法。4.纳税申报数与会计报表数之间的差异及原因,收入、费用、利润及其他有关相关项目的调整是否符合税收法规规定。(二)纳税评估案头分析。案头分析是指利用涉外企业所得税评估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审核汇算清缴申报资料的合理性的过程。这一阶段要求结合日常管理管控中掌握的涉税信息对纳税人的当期申报纳税情况进行评价,发现疑点问题,确立实地调查核实相关项目;可以在汇算清缴期间进行也可以在汇算清缴工作结束以后开展,具体要求如下:1.审核的主要对象。重点对以下企业进行审核:大型涉外企业,亏损企业,免税企业,减税企业,零申报企业,税负率偏低企业,跨区域经营企业,利润率偏低企业以及有关联交易的企业。2.审核的方法。应充分运用《纳税评估办法》中的通用分析指标和涉外企业所得税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同时可利用《审计规程》中的分析性复核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趋势、比率和比较分析,寻找可能存在问题的领域,为约谈和实地调查核实提供线索,以确立实地调查核实相关项目。(三)纳税评估实地调查核实。实地调查核实是指针对案头分析阶段发现的疑点问题,对纳税人的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实施现场审核的过程。实地调查核实应在汇算清缴工作结束以后实施。对财务会计制度相对健全、经营规模较大的涉外企业应运用《审计规程》中现场审计的相关技术和要求,以提高调查核实的科技含量。同时,对跨区域经营并实行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涉外企业的纳税评估,需要实施实地调查核实的,应按照总局下发的《涉外企业联合税务审计暂行办法》的要求进行。(四)纳税评估案件移送。对于按照《纳税评估办法》要求需要移送税务稽查部门和国际税收管理管控部门处理的税收违法和避税行为,各地应做好纳税评估工作底稿、数据资料等信息的移送工作。总局将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案件移送的具体工作程序。对于在纳税评估实地调查核实前已发现企业避税疑点的,各级国际税收管理管控部门可以在纳税评估调查核实阶段一并开展反避税调查工作。三、措施保障纳税评估是强化税源管理管控、降低税收风险、优化纳税服务的重要措施,各地必须把纳税评估作为加强涉外企业所得税管理管控的重要手段,切实提高工作质量。(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按照纳税评估管理管控办法规定,各级税务机关的国际(涉外)税收管理管控部门负责涉外企业所得税行业税负的监控、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预警值的测算、具体评估方法的制定和为基层税务机关开展纳税评估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因此,各级税务机关必须加强对涉外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的领导,各级国际(涉外)税收管理管控部门应该采取切实措施,履行好上述职责。(二)积极试点,完善指标。纳税评估管理管控办法附属的涉外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是在总结部分省市经验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鉴于各地涉外企业在注册类型、经营规模、行业特点和财务管理管控等方面存有差异,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需要更大规模的实践来验证。因此,各地应在充分运用已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注重收集并及时向总局反映实际操作中发现的问题,为建立与完善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指标体系提供决策依据,总局将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涉外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具体办法。(三)强化考核,提高绩效。各地应在每年年底前,将涉外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形成书面总结(包括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填写《涉外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统计表》(见附件),并上报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总局将对各地工作予以考核通报。同时,各地要建立层层考核的工作机制,把纳税评估工作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主要合适的内容。附件:《涉外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统计表》国家税务总局二○○五年五月十七日附件《涉外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统计表》上报单位名称:

所属年度:年

单位:户、万元项目户数调整应纳税所得额调整应纳所得税额实际入库金额调增调减净增(减)调增调减净增(减)税款滞纳金合计汇算清缴户数

————————————————

纳税评估情况初评

案头分析

实地调查核实

合计

移送情况移送稽查部门

————————————————

移送反避税部门

————————————————

合计移送

————————————————

说明:此表随同涉外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年度工作总结一并上报,在报送纸质的同时上报电子文档(用EXCEL工具制作);调减栏用负数表示,净增(减)栏为净减时用负数表示;如初评与案头分析一并进行的,相关数据可以合并填写在案头分析栏。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机动车辆税收管理管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79号2005-05-1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相关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局内各单位:目前,机动车辆从生产、销售、购置到使用环节的税收主要涉及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等税种。其中:车辆生产企业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车辆经销企业缴纳的增值税,车辆使用者缴纳的车辆购置税由国家税务局分别在生产、销售和购置环节征收。车辆使用者缴纳的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由地方税务局在使用环节征收。由于机动车辆各环节的税收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独立征收,部门之间、各环节之间缺乏协调配合,车辆涉税信息没有共享,导致各环节的税收征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漏洞,税收流失比较严重。考虑到上述各环节征收的各税种的客体同为机动车辆,而且税务机关与公安车辆管理管控部门已有合作关系,前后征税环节都有凭证可据,为加强机动车辆税收征管,总局决定,对机动车辆从生产、销售、购置到使用环节有关税收,在现行职责分工和征管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票控税、信息共享、协同管理管控”的措施,即“一条龙”管理管控的办法,堵塞税收流失的漏洞,提高各税种征收效率。一、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管控思路加强机动车辆税收在生产、销售、购置、使用各个征收环节的信息沟通,实现上下各环节协调配合管理管控。以车辆购置税征收为控制环节,牢牢抓住“必须先缴车辆购置税才准上牌照”的关键,与公安车辆管理管控部门密切配合,在车辆购置税征收环节审核、认证“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以下简称统一发票),征收车辆购置税后,记录相关信息并将统一发票和征税信息向前即增值税、消费税征管环节传递,用于国家税务局对车辆生产、经销企业的税源管理管控、纳税评估和日常检查;用于稽查部门有针对性地对生产企业或经销企业进行税务稽查,强化增值税、消费税管理管控。向后即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征管环节传递,用于地方税务局税源管理管控,使机动车辆税收征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级税务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管理管控手段,对机动车辆税收采取人工采集相关信息、利用软盘和网络传递信息、通过人工或电脑比对信息,切实加强税源管理管控,做好日常检查和纳税评估,落实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管控办法。二、生产和经销环节增值税及消费税的管理管控机动车辆生产、经销企业间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对车辆使用者开具的统一发票是增值税、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征收的主要凭证,各级税务机关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统一发票的管理管控,利用发票注明的相关信息和生产企业出厂价格、经销企业销售价格、车辆购置税的最低计税价格(以下简称最低计税价格)等信息,监控纳税人的销售额,加强增值税和消费税征收管理管控,同时防止纳税人利用隐瞒销售额等手段侵蚀车辆购置税税基。车辆识别代码(简称VIN码),是机动车辆身份识别的唯一标识,它包含了机动车辆的生产厂家、生产年份、车型以及顺序号等信息。生产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利用生产企业报送的申报当期销售所有机动车辆的《车辆识别代码清单》(见附件1,以下简称《代码清单》)与车辆购置税征收单位按月采集生成的《车辆购置税车辆代码清单》(见附件2,以下简称《车购税代码清单》)进行比对,监控生产企业机动车辆的销售数量,防止纳税人通过化整为零、销售不入帐等手段隐瞒销售数量,偷逃增值税和消费税。(一)机动车辆生产企业的税收管理管控1.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在办理增值税、消费税纳税申报时,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管控法》(以下简称征管法)的规定,提供以下相关资料:(1)报送申报当期直接销售给车辆使用者机动车辆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清单》(见附件3,以下简称《统一发票清单》)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领用存月报表》(见附件4),以及已开具的统一发票存根联。(2)报送申报当期销售所有机动车辆的《代码清单》。2.机动车辆生产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在受理纳税申报时应同时做好以下工作:(1)按照增值税“一窗式”管理管控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实现增值税管理管控的票表比对。(2)对《统一发票清单》中发票份数、价费合计金额与开具的统一发票存根联进行人工比对。(3)审核企业统一发票的领、用、存情况。(4)比对、审核结果有问题的,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由于误填、误报等原因产生的问题,退回纳税人的申报资料,要求其重新申报或调整申报;其他原因产生的问题,转税源管理管控部门审核。3.机动车辆生产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税源管理管控部门应做好以下工作:(1)定期将生产企业报送的《代码清单》中的车辆识别代码与下载的由车辆购置税征收环节采集的《车购税代码清单》中的车辆识别代码进行比对。(2)依据生产企业机动车辆的实际出厂价格和报送的《代码清单》中的机动车销售数量,计算出销售额。(3)利用下载的由车辆购置税征收环节采集的《车辆购置税发票价格异常清单》(见附件5,以下简称《发票价格异常清单》)信息与企业报送的统一发票信息和车辆出厂价格信息进行核对。税源管理管控部门如果发现机动车辆生产企业纳税申报资料有下列问题之一的,应对机动车辆生产企业进行纳税评估或实施日常检查。如发现企业有偷逃税嫌疑需立案的,转稽查部门实施稽查。(1)《统一发票清单》数据与统一发票存根联合适的内容不一致的。(2)统一发票期初存量与本期领购量合计与本期使用量与期末存量合计不相等的。(3)《车购税代码清单》中的车辆识别代码未包括在企业报送的《代码清单》之内的。(4)《发票价格异常清单》反映车辆销售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且数量较大的。(5)依据生产企业机动车辆的实际出厂价格和报送的《代码清单》中的机动车销售数量,计算出的销售额小于纳税申报销售额的。(二)机动车辆经销企业的税收管理管控1.机动车辆经销企业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应依照征管法的规定,报送申报当期销售给使用者机动车辆的《统一发票清单》和《机动车辆销售统一发票领用存月报表》以及开具的统一发票存根联。2.机动车辆经销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在受理纳税申报时应同时做好以下工作:(1)按照增值税“一窗式”管理管控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实现增值税管理管控的票表比对。(2)对《统一发票清单》中的发票份数、价费合计金额与开具的统一发票存根联进行比对。(3)将《统一发票清单》中的价费合计金额换算为销售额,与申报纳税的销售额进行比对。(4)审核统一发票的领、用、存情况。(5)比对、审核结果有问题的,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由于误填、误报等原因产生的问题,退回纳税人的申报资料,要求其重新申报或调整申报;其他原因产生的问题,转税源管理管控部门审核。3.机动车辆经销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税源管理管控部门应做好以下工作:利用由车辆购置税征收环节采集的《发票价格异常清单》的信息与企业报送的统一发票的价格信息进行核对,以监控整车的销售额。税源管理管控部门如果发现机动车辆经销企业申报资料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对其进行纳税评估和日常检查。重点检查其采取返利、返实物不入帐,通过故意压低整车售价,按零配件开具其他普通发票或不开具发票的方式,隐瞒销售收入和侵蚀车辆购置税税基行为。如发现有偷逃税嫌疑需立案的,转稽查部门实施稽查。(1)《统一发票清单》数据与统一发票存根联合适的内容不一致的。(2)统一发票期初存量与本期领购量合计与本期使用量与期末存量合计不相等的。(3)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例变化较大的。(4)《发票价格异常清单》中反映的经销企业机动车辆销售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且数量较大的。(5)开具了统一发票但未申报缴纳税款的。4.机动车辆经销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在对机动车辆经销企业实施日常检查或税务稽查时,如果发现上游供车企业有涉税违法行为的,应及时通知上游供车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三、车辆购置税的管理管控车辆购置税征收环节是实施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管控的控制环节,车辆购置税征收单位在做好车辆购置税征收工作的同时,还要为前后环节做好相关信息采集和传递工作。(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应主动与公安车辆管理管控部门建立车辆购置税缴纳信息和车辆登记注册信息定期交换制度。利用建立的国税与公安车管部门的信息交换通道,获取机动车辆登记注册信息编制《机动车辆登记注册信息表》(见附件6),并将从公安车管部门获取的机动车辆登记注册信息清分给车辆购置税征收单位,供车辆购置税征收单位查询已登记注册但未缴纳车辆购置税的机动车辆信息,并依照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实施查处。(二)车辆购置税征收单位,在办理车辆购置税纳税申报时,应对纳税人申报的统一发票上注明的“价费合计金额”(剔除增值税,以下简称购车价格)与最低计税价格进行比对。如果发现购车价格低于最低计税价格,除按照规定征收车辆购置税外,还应将申报资料传递给车辆购置税档案管理管控部门,由档案管理管控人员将发票价格异常信息采集生成《发票价格异常清单》电子信息。(三)车辆购置税征收单位应按月采集生成《车购税代码清单》,作为机动车辆生产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对机动车辆生产企业报送的车辆识别代码进行比对的信息来源。(四)车辆购置税征收单位根据纳税人提供的资料采集生成《纳税人和车辆基础信息表》(见附件7),按照本地区国家税务局与地方税务局商定的方式和时间,将信息交换给地方税务局。四、车船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的管理管控切实加强源泉管理管控,掌握纳税人和车辆的涉税信息,是实现车船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管控的基础。各级地方税务局,要充分利用车辆购置税征税环节采集的纳税人和车辆基础信息,完善车船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的税源档案,夯实征管基础。(一)各级地方税务局要主动与国家税务局联系,积极做好车辆购置税纳税人和车辆基础信息的接收工作。对已征收车辆购置税纳税人的信息资料,可从1995年1月1日起进行采集,在2005年7月底前完成历史资料的采集工作;没有车辆购置税(费)征收档案电子信息的,地方税务局负责组织人员将纸质的车辆购置税征收资料相关信息转换为电子信息,国税部门要予以配合。信息传递的具体实现方式和时间由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商定。(二)各级地方税务局要建立或完善车船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税源信息数据档案库,并将接入的车辆购置税纳税人信息资料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税源和征收信息进行比对和分析,查找漏征漏管车辆,并要加大征管力度,采取强有力手段积极催缴。(三)为方便纳税人,加强源泉控管,各地地方税务局根据征管的需要,对直接征收有困难、无法控制的机动车辆等,可委托国家税务局车辆购置税征收机关代征新购车辆第一年的车船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并按规定支付代征手续费。五、信息传递各级税务机关,应按下列规定,传递、清分上月采集的《发票价格异常清单》和《车购税代码清单》电子信息。在每月5日前,直辖市和相关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所属的区县国家税务局向直辖市和相关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传递;在每月5日前,省、自治区国家税务局所属的区县国家税务局向市、地国家税务局传递;在每月7日前,市、地国家税务局向省、自治区国家税务局传递;在每月10日前,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相关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向国家税务总局传递异地的《发票价格异常清单》和《车购税代码清单》电子信息;在每月15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向开具发票价格异常的统一发票车辆销售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相关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清分《发票价格异常清单》电子信息;国家税务总局向机动车辆生产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相关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进行清分《车购税代码清单》电子信息。机动车辆生产、经销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从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相关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下载相关电子信息。以上时间如遇节假日按规定顺延。为满足《发票价格异常清单》比对的需要,主管税务机关应在销售的统一发票上加盖主管税务机关代码戳记。六、具体要求(一)各级税务机关要提高对实施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管控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增强工作责任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车辆税收管理管控的质量。(二)要做好对纳税人的宣传解释和必要的辅导工作,搞好相应纳税服务,争取纳税人的理解和支持。(三)对机动车辆各税实施“以票控税、信息共享、协同管理管控”,是加强税收征管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对某一产品税收全环节协同管理管控的初步尝试,各级税务机关要注意总结经验,及时向总局反映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四)相关软件及操作规程另行发布,届时详见总局技术支持网站(130.9.1.248)。(五)本通知自2005年7月1日起执行。附件:1.《车辆识别代码清单》(略)2.《车辆购置税车辆识别代码清单》(略)3.《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清单》(略)4.《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领用存月报表》(略)5.《车辆购置税发票价格异常清单》(略)6.《机动车辆登记注册信息表》(略)7.《纳税人和车辆基础信息表》(略)国家税务总局二○○五年五月十一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控发票印制使用管理管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65号2005-04-18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相关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信息产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加强税源监控的通知》(国税发〔2004〕44号,以下简称《通知》)的有关规定,规范税控收款机所用发票(以下简称“税控发票”)的印制、使用和管理管控,现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一、税控发票的运用范围税控发票是指通过税控收款机系列产品打印,并带有税控码等要素合适的内容的发票。税控发票适用于税控收款机系列产品,包括税控收款机、税控器、税控打印机(税控开票机)和金融税控收款机。二、税控发票的名称、种类和规格(一)税控发票的名称税控发票按地区加行业确定,例如“××省(市)商业零售发票”、“××省(市)服务业发票”等。(二)税控发票的种类税控发票分为:卷式发票和平推式发票。1.卷式发票是指按卷筒式方法进行分装的发票。卷式发票又分为定长和不定长两种。2.平推式发票是指按平张连续方式装订的发票。平推式发票按设计权限又分两种,即:由总局确定全国统一式样的发票和由省级税务机关确定式样的发票。(三)定长、不定长发票的规格1.定长发票的规格为:宽度分别为57mm、76mm、82mm三种;长度分别为127mm、152mm、177mm三种。即可组合为以下九种规格:(1)57mm×127mm,(2)57mm×152mm,(3)57mm×177mm;(4)76mm×127mm,(5)76mm×152mm(票样附后),(6)76mm×177mm;(7)82mm×127mm,(8)82mm×152mm,(9)82mm×177mm。具体采用哪种规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相关计划单列市税务局(以下简称省级税务局)根据实际需要在上述规格中选定。2.不定长发票规格为:宽度分别为57mm、76mm、82mm三种;长度按打印合适的内容多少确定。三、卷式发票的合适的内容(一)卷式发票印制合适的内容和要求1.印制的基本合适的内容包括:发票名称、发票监制章、发票联、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印刷号)、机打号码、机器编号、收款单位及其税号、开票日期、收款员、付款单位(两行间距)、相关项目、数量、单价、金额、小写合计、大写合计、税控码、印制单位。需要增加其他民族文字、英文对照以及“兑奖区”的,由省级税务局确定。2.税控发票的黑标尺寸为10mm×6mm;套印位置在发票右上角,黑标的上沿与监制章的下沿对齐;税控发票监制章下沿到发票代码的垂直距离为5mm。3.不定长发票每间隔60.96mm套印一个发票监制章;两个发票监制章中间套印一个“发票联”;发票监制章的颜色为浅红色;“发票联”颜色为浅棕色。“存根联”是否套印发票监制章及其字样、颜色由省级税务局确定。4.有条件的地区,卷式发票可印制卷号。每卷印制相同的一个卷号,印在发票右侧;卷号应不少于8位。(二)卷式发票打印合适的内容和要求1.定长发票打印合适的内容对应空白票面预先印制的相关项目合适的内容进行“填充式”打印。机打号码必须与预先印制在空白票面上的发票号码相一致。当开票相关项目较多,在一张发票上打印不下时,机器自动再打印一份发票,每张发票分别汇总计价。不定长发票打印的合适的内容,除“发票监制章”、“发票联”和“印刷单位”字样,全部由机器打印。2.发生退货时,应在退货的小写金额前加负号“-”,在大写金额的第一个字前加“退”字。3.当需要查阅税控发票的电子存根时,可使用普通打印纸打印发票电子存根,同时打印出“电子存根”字样。4.对于金融税控收款机打印的税控发票,银行卡刷卡业务的合适的内容,应打印在小写合计上方的空白位置。银行卡刷卡业务的合适的内容包括:卡号/有效期、刷卡金额、新参考号、签名、备注等合适的内容。(三)平推式发票印制和打印的合适的内容,除总局统一规定的式样外,比照卷式发票的基本要求及行业特点,由省级税务机关确定。(四)税控发票的其他要求1.税控收款机打印机分为针打和喷墨两种,针打可一次性打印一联或两联;喷墨打印需一次分联打印。2.卷式定长发票每卷100份,不定长发票长度与定长发票长度相同。定长发票开头与结尾留出两份发票长度的空白;不定长发票结尾30公分边沿必须印有红色标记。3.平推式发票的打印软件除总局有统一规定外,由省级税务局统一组织开发。四、税控发票的联次和要求(一)卷式发票基本联次为一联,即“发票联”,也可为两联,即第一联为“发票联”,第二联为“存根联”或“记帐联”。每卷发票按号码打印完毕后,可打印本卷发票汇总,具体由省级税务局确定。(二)纳税人发票使用数据量过大,且用户后台管理管控系统能可靠保存发票明细数据的(保存期5年),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使用一联式税控发票(即发票联),并由用户保存“存根联”和发票明细数据,确保税务机关能够完整、准确、及时、可靠地进行核查。税控发票为两联时,用户必须妥善保管“存根联”,以备税务机关核查。(三)平推式发票的联次由省级税务局按实际需要确定。五、税控发票的印制和防伪措施税控发票由省级税务局统一组织印制。税控发票采用密码防伪,故在印制环节不再采用原规定的水印纸和荧光油墨的防伪措施。定额发票的防伪措施,在总局尚未规定之前,省级税务局可根据本省的需要,确定防伪措施,并报总局备案。六、税控发票报送数据的合适的内容(一)税控发票报送数据包括发票汇总数据和发票明细数据。除总局规定必须报送发票明细数据的行业外,具体何种发票需报送发票汇总数据或者发票明细数据,或既要报送发票汇总数据又要报送发票明细数据,由省级税务机关确定。凡按规定只报送发票汇总数据的纳税人,必须保存发票存根联并可靠存储发票明细电子数据。(二)发票汇总数据包括单卷发票使用汇总数据、指定时间段内发票使用汇总数据和日交易数据。单卷发票使用汇总数据的合适的内容包括:发票代码、起止号码、正常发票份数、正常发票开票金额、废票份数、退票份数、退票金额及发票开票时间段。指定时间段内发票使用汇总数据包括:正常发票份数、正常发票开票金额、废票份数、退票份数、退票金额。指定时间段内发票使用汇总数据应当等于该时间段的日交易数据之和。日交易数据包括:正常发票份数、退票份数、废票份数、按税种税目分类统计的正常发票的累计金额和退票累计金额。(三)发票明细数据包括:每张税控发票打印的全部合适的内容。具体报送发票明细时间,待国标修改确定后再予明确。(四)对需要抵扣和特殊控制的行业和发票,如交通运输业发票、机动车销售发票、建筑安装业发票、房产业发票的印制、使用和管理管控,以及使用何种税控器具实施控管,总局将另行规定。七、税控发票盖章税控发票必须加盖开票单位的发票专用章或财务印章。经税务机关批准印制的企业冠名发票,可以在印制发票时,将企业发票专用章(浅色)套印在税控发票右下方。八、税控发票的鉴别和查询税控发票采取密码加密技术。税控收款机系列产品可在税控发票上打印出××位税控码,并可通过税控收款机管理管控系统,以电话查询、网上查询等方式辨别发票真伪。附件:1.税控卷式发票票样76mm×152mm(见纸质文件)(略)2.税控收款机名词解释及相关注释(略)国家税务总局二○○五年四月十八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从事代理海关报关业务的中介机构办理税务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5]353号2005-04-18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相关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为规范对从事海关报关业务的中介机构的税务登记管理管控,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2005年5月1日前已经在地方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海关报关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当在2005年5月30日前,持工商营业执照和地方税务登记证及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到当地国家税务局补办税务登记。二、2005年5月1日以后新办的从事海关报关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管控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分别到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三、上述中介机构的税务登记代码编制,按照《税务登记管理管控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7号)的规定执行。各级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在对从事海关报关业务的中介机构办理税务登记过程中,要加强沟通、密切协作、互相支持,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税务总局二○○五年四月十八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铁路运费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5]332号2005-04-18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相关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近据铁道部和各地国税局反映,《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铁路运费进项税额抵扣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4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铁路运费进项税额抵扣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3〕970号)规定,对列明的临管线、新线运费允许抵扣,未列明新增的铁路临管线及铁路专线的货物运输费用不能抵扣。由于我国铁路建设发展较快,新线不断投入使用,没有列明的临管线和新线运费不能抵扣,导致铁路运费增值税抵扣政策不平衡。为解决上述问题,经研究,现将铁路运费进项税额抵扣问题补充通知如下: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或销售货物(固定资产除外)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包括未列明的新增的铁路临管线及铁路专线运输费用)准予抵扣。准予抵扣的范围仅限于铁路运输企业开具各种运营费用和铁路建设基金,随同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不得抵扣。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企业购进或销售固定资产支付的运输费用准予抵扣。二、本通知自2005年4月1日起执行。此前规定凡与本通知规定不符的,一律按本通知规定执行。国家税务总局二○○五年四月十八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呼和浩特市铁路局向职工销售住房征免营业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334号2005-4-18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税务局:你局《关于呼铁局向职工销售住房是否征收营业税问题的请示》(内地税字〔2005〕18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纳税人自建住房销售给本单位职工,属于销售不动产行为,应照章征收营业税。国家税务总局二○○五年四月十八日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相关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管控的通知国税发[2005]89号2005-05-2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建设厅(建委、房地局),相关计划单列市财政局、地方税务局、建委(建设局、房地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26号),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税收征管,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现将有关事项及要求通知如下:一、各级地方税务、财政部门和房地产管理管控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房地产税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情况通报制度,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各级地方税务、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房地产税收征管,并主动与当地的房地产管理管控部门取得联系;房地产管理管控部门要积极配合。二、2005年5月31日以前,各地要根据国办发〔2005〕26号文件规定,公布本地区享受优惠政策的普通住房标准(以下简称普通住房)。其中,住房平均交易价格,是指报告期内同级别土地上住房交易的平均价格,经加权平均后形成的住房综合平均价格。由市、县房地产管理管控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测算,报当地人民政府确定,每半年公布一次。各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的测算,依据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生成数据;没有建立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的,依据房地产交易登记管理管控系统生成数据。对单位或个人将购买住房对外销售的,市、县房地产管理管控部门应在办理房屋权属登记的当月,向同级地方税务、财政部门提供权属登记房屋的坐落、产权人、房屋面积、成交价格等信息。市、县规划管理管控部门要将已批准的容积率在1.0以下的住宅相关项目清单,一次性提供给同级地方税务、财政部门。新批住宅相关项目中容积率在1.0以下的,按月提供。地方税务、财政部门要将当月房地产税收征管的有关信息向市、县房地产管理管控部门提供。各级地方税务、财政部门从房地产管理管控部门获得的房地产交易登记资料,只能用于征税之目的,并有责任予以保密。违反规定的,要追究责任。三、各级地方税务、财政部门要严格执行调整后的个人住房营业税税收政策。(一)2005年6月1日后,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应全额征收营业税。(二)2005年6月1日后,个人将购买超过2年(含2年)的符合当地公布的普通住房标准的住房对外销售,应持该住房的坐落、容积率、房屋面积、成交价格等证明材料及地方税务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向地方税务部门申请办理免征营业税手续。地方税务部门应根据当地公布的普通住房标准,利用房地产管理管控部门和规划管理管控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对纳税人申请免税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核,凡符合规定条件的,给予免征营业税。(三)2005年6月1日后,个人将购买超过2年(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不能提供属于普通住房的证明材料或经审核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一律按非普通住房的有关营业税政策征收营业税。(四)个人购买住房以取得的房屋产权证或契税完税证明上注明的时间作为其购买房屋的时间。(五)个人对外销售住房,应持依法取得的房屋权属证书,并到地方税务部门申请开具发票。(六)对个人购买的非普通住房超过2年(含2年)对外销售的,在向地方税务部门申请按其售房收入减去购买房屋价款后的差额缴纳营业税时,需提供购买房屋时取得的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作为差额征税的扣除凭证。(七)各级地方税务、财政部门要严格执行税收政策,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个人对外销售住房,不得减免营业税,确保调整后的营业税政策落实到位;对个人承受不享受优惠政策的住房,不得减免契税。对擅自变通政策、违反规定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个人住房给予税收优惠,影响调整后的税收政策落实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和有关情况,应及时上报国家税务总局。四、各级地方税务、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信息,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管控。要建立、健全房地产税收税源登记档案和税源数据库,并根据变化情况及时更新税源登记档案和税源数据库的信息;要定期将从房地产管理管控部门取得的权属登记资料等信息,与房地产税收征管信息进行比对,查找漏征税款,建立催缴制度,及时查补税款。各级地方税务、财政部门在房地产税收征管工作中,如发现纳税人未进行权属登记的,应及时将有关信息告知当地房地产管理管控部门,以便房地产管理管控部门加强房地产权属管理管控。五、各级地方税务、财政部门和房地产管理管控部门要积极协商,创造条件,在房地产交易和权属登记等场所,设立房地产税收征收窗口,方便纳税人。六、市、县房地产管理管控部门在办理房地产权属登记时,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要求出具完税(或减免)凭证;对于未出具完税(或减免)凭证的,房地产管理管控部门不得办理权属登记。七、各级地方税务、财政部门应努力改进征缴税款的办法,减少现金收取,逐步实现税银联网、划卡缴税。由于种种原因,仍需收取现金税款的,应规范解缴程序,加强安全管理管控。八、对于房地产管理管控部门配合税收管理管控增加的支出,地方财税部门应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九、各省级地方税务部门要积极参与本地区房地产市场分析监测工作,密切关注营业税税收政策调整后的政策执行效果,及时做出营业税政策调整对本地区的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的评估报告,并将分析评估报告按季上报国家税务总局。十、各地地方税务、财政部门和房地产管理管控部门,可结合本地情况,共同协商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本通知的具体办法。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建设部二○○五年五月二十七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路经营企业车辆通行费收入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77号2005-05-1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了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经国务院批准,现将有关营业税政策通知如下:自2005年6月1日起,对公路经营企业收取的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收入统一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二○○五年五月十一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分置试点改革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03号2005-06-1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和股市全流通,推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顺利实施,经国务院批准,现就股权分置试点改革中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一、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因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而发生的股权转让,暂免征收印花税。二、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通过对价方式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股份、现金等收入,暂免征收流通股股东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三、上述规定自文发之日起开始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二00五年六月十三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管控的通知国税发[2005]82号2005-05-18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相关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局内各单位: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税收收入大幅增长,已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房地产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日益重要。但是房地产税收涉及的税种多,征管的难度大,税源控管存在较多漏洞。为了提高房地产税收管理管控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发挥税收的调控职能,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在现行管理管控体制下落实各项管理管控要求的同时,通过整合现有征管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搞好各征管环节连接,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管控,即实施一体化管理管控。现将有关事项及要求通知如下:一、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管控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以契税管理管控先缴纳税款,后办理产权证书(简称“先税后证”)为把手,以信息共享、数据比对为依托,以优化服务、方便纳税人为宗旨,通过部门配合、环节控制,实现房地产业诸税种间的有机衔接,不断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目前,在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房地产开发、转让、保有诸环节分别征收营业税及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以下简称营业税及附加)、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下统称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税种。虽然各税种的纳税人、计税依据等税制要素不尽相同,但是税收征管所依据的基础信息大致相同。各级税务机关和征收契税的财政机关(以下统称征收机关),要加强申报管理管控,积极争取房地产管理管控等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充分掌握各税种征管所依据的基础信息;要加强征收机关之间的沟通协调,准确、快捷地传递信息,逐步实现各管理管控部门之间、各税种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税源监控水平;同时要简化办税程序,优化纳税服务,方便纳税人。二、以契税征管为把手,全面掌控税源信息。契税征收机关要会同房地产管理管控部门,严格执行“先税后证”的有关规定,把住房地产税收税源控管的关键环节,全面掌握、及时传递有关信息。(一)规范契税申报管理管控。纳税人申报缴纳契税时,要填报总局统一制定的契税纳税申报表(另文下发),并附送购房发票、房地产转让合同合约和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等。征收机关要对纳税申报表及有关附件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办理征缴手续,开具统一的契税完税证明。(二)契税征收机关要及时整理、归集房地产交易的有关信息。包括:转让方、中介方和承受方的名称、识别号码,房地产的转让价格、转让时间、面积、位置等信息。(三)要建立信息传递机制,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征收契税的税务部门或岗位要将土地使用权承受方及其承受土地使用权的交易信息,及时传递给管理管控房地产开发环节有关税收的税务部门或岗位;要将房地产转让方及其房地产交易信息,及时传递给管理管控房地产转让环节有关税收的税务部门或岗位;要将房地产承受方及其承受房地产的有关交易信息,及时传递给管理管控房地产保有环节有关税收的税务部门或岗位。征收契税的财政部门要将获取的房地产交易信息集中传递给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再分解传递给有关税种的主管部门或岗位。同时,各税种主管税务机关或部门也要将实施有关税收管理管控过程中获取的房地产权属转移信息,及时传递给契税征收机关。(四)各地可根据信息化水平、信息量大小、信息存储方式等情况确定适当的信息传递方式。有条件的地区应通过网络或软盘等电子介质传递信息;暂不具备条件的,也可用纸质的形式传递信息。三、充分利用契税征管信息,加强房地产各环节的税收管理管控。主管税务机关要严格执行总局关于加强有关税种税收管理管控的各项规定,充分利用契税征管中获取的有关信息,明确责任人,跟踪掌握有关房地产税收的税源情况,提高管理管控质量和效率。(一)要利用土地使用权交易信息,及时掌握承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名称、土地坐落位置、价格、用途、面积等信息,了解或控制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税源,加强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管控;对占用耕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及时征收耕地占用税。(二)要跟踪了解土地利用规划、相关计划投资、施工单位、出包合同合约或协议以及建设施工进度等情况,掌握从事建设施工、装饰装修的单位或个人应缴纳的营业税及附加、所得税、印花税等税种的税源情况,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有关税收的征收管理管控。(三)要跟踪了解并掌握房地产开发商发生的房地产开发成本、费用、商品房预售和实际销售、收款方式、收款时间等情况,并利用契税征管中获取的房地产开发商销售商品房的信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税情况,进行纳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有关税收的税收管理管控。(四)要利用契税征管中获取的房地产交易信息,掌握单位、个人在房地产二级市场转让房地产的有关税源信息,将转让方名称、识别号码,转让房地产的坐落地点、面积、价格与有关纳税申报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发现漏缴税款的,及时进行追缴,切实加强在房地产二级交易市场转让房地产的有关税收的管理管控。(五)要采取多种方式跟踪了解承受方承受的房产的装饰装修情况,对承受的新建商品房还要跟踪了解物业管理管控情况,及时掌握有关税源,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实施装饰装修施工和物业管理管控的单位或个人应纳税收的征收管理管控。(六)要利用房地产转让信息,掌握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税源变化情况,将承受方名称、识别号码,房地产的转让价格、类别等信息,与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资料进行比对,对未申报或未如实申报的单位和个人,应及时进行催报催缴。要将契税征收中获取的房地产信息资料,作为长期的税源资料及时归入税源管理管控档案。(七)要综合利用有关信息资料,加强对房地产出租应缴纳的营业税及附加、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税种的管理管控。对个人出租房屋的,应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加强管理管控,如委托街道、居民委员会、流动人员管理管控机构等组织代征有关税收,并按规定付给手续费。实行委托代征的,税务机关对代征单位要加强业务指导,定期检查了解代征情况,及时研究代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四、简化办税程序,方便纳税人。各地征收机关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简化办税程序,优化纳税服务,方便纳税人缴纳有关税收。对转让或承受房地产应缴纳的税收,如营业税及附加、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等,凡可在一个窗口一并征收的,可在交易双方办理产权过户或缴纳契税时一并征收。为了方便纳税人,及时掌握二手房交易价格情况,可在契税征收场所或房地产权属登记场所代开财产转让销售发票。有条件的地方,要争取在办理房地产权属登记的场所开设房地产税收征收窗口,争取将金融机构引入征收场所,以节省纳税人的纳税时间和纳税成本。五、逐步建立房地产税源信息数据库,通过信息比对堵塞税收漏洞。各地要利用税务机关现有的设备和资源,以当前契税征管中积累的信息为基础,对从房地产管理管控部门以及纳税申报过程中取得的信息进行整合归集,根据各地实际以省(市、区)或地区(市)或县(区、市)为单位逐步建立房地产税源信息数据库,充实、完善房地产企业户籍资料和其他纳税人户籍资料,做到数据集中,信息共享,方便查询,比对分析,促进管理管控。各地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利用计算机将税源数据库的信息,与纳税申报、税款入库情况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比对,开展有关房地产税收的纳税评估,分析筛选存在的疑点,并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发现漏征漏管的,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实施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管控,是整合管理管控资源、创新管理管控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征收机关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广泛宣传,狠抓落实。要紧紧抓住契税征管这一关键环节,充实契税征管力量,加强人员培训,改善征管条件。要注重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广泛收集、有效利用涉税信息。各地要按照总局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地情况,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由点到面,扎实推进,全面提升房地产税收管理管控水平。七、本通知从2005年7月1日起实行。各地要将贯彻落实意见及时抄报总局。总局将选择部分省市跟踪了解本通知的贯彻落实情况。国家税务总局二○○五年五月十八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铁路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中有关费用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2005-05-1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为保证铁路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第二批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5]4号)的精神,现对铁路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中发生的有关补偿费用税前扣除问题明确如下:在铁路企业将其所属的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学校和医院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管控过程中,铁路企业可按与各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已签署的协议,对实际支付的有关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学校、医院的移交补偿费用(具体数额见附表),允许在2004年一2006年的三年内在缴纳企业所得税之前据实扣除。附表:铁路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移交补贴费用汇总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二○○五年五月十六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严格按照税收征管法确定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范围的通知国税发[2005]64号2005-4-19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相关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据了解,一些地区的税务机关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管控法》(以下简称“征管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对符合查账征收条件的纳税人大面积采取核定征收办法,在纳税人中造成不良的影响,严重损害了税务部门的执法形象。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依法治税原则,也不利于企业所得税杠杆作用的发挥。为进一步贯彻依法治税原则,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管控的要求,现对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各地主管税务机关要严格按照“征管法”第三十五条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38号)规定的范围,掌握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标准,不得违规扩大核定征收范围。要坚决杜绝不论是否符合查账征收条件,对销售(营业)收入额在一定数额以下或者对某一行业的纳税人一律实行核定征收的做法。二、对符合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条件的纳税人,要一律实行查帐征收,严禁采取各种形式的核定征收。对已实行核定征收的纳税人,一旦其具备查账征收条件,要及时改为查账征收。三、对新办企业,主管税务机关要进行深入调查了解,符合查账征收条件的要坚决实行查账征收;对确不符合查账征收条件的,方可采取核定征收办法。要禁止在企业生产经营开始之前采取事先核定的办法。四、各级税务机关要严格按照征管法及其有关规定确定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范围,对本地区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对突破核定征收标准和范围的,要及时予以纠正。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虚报亏损适用税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5]190号2005-03-0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相关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局内各单位:根据各地反映的情况,经研究,现将企业虚报亏损的税务处理问题通知如下:一、虚报亏损的界定。企业虚报亏损是指企业在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申报的亏损数额大于按税收规定计算出的亏损数额。二、企业故意虚报亏损,在行为当年或相关年度造成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管控法》(以下简称《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三、企业依法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优惠年度或处于亏损年度发生虚报亏损行为,在行为当年或相关年度未造成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适用《征管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四、《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虚报亏损如何处理的通知》(国税发〔1996〕16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虚报亏损补税罚款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6〕653号)停止执行。国家税务总局二○○五年三月四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02号2005-06-1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经国务院批准,现将个人所得税股息红利所得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一、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现行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二、上述规定自文发之日起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二OO五年六月十三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批复财税[2005]94号2005-06-02江苏省财政厅、地方税务局:你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请示》(苏地税发[2005]52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一、关于单位为个人办理补充养老保险退保后个人所得税及企业所得税的处理问题。单位为职工个人购买商业性补充养老保险等,在办理投保手续时应作为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相关项目,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因各种原因退保,个人未取得实际收入的,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予以退回。二、关于个人提供担保取得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个人为单位或他人提供担保获得报酬,应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其他所得”相关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代扣代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二○○四年六月二日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