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1模块中国古代史第3讲中华文明面临的挑战-明清中国民族国家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_第1页
老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1模块中国古代史第3讲中华文明面临的挑战-明清中国民族国家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_第2页
老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1模块中国古代史第3讲中华文明面临的挑战-明清中国民族国家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_第3页
老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1模块中国古代史第3讲中华文明面临的挑战-明清中国民族国家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_第4页
老高考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1模块中国古代史第3讲中华文明面临的挑战-明清中国民族国家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模块第三讲一、单选题1.(2024·四川)明初婚姻礼仪有严格规定,体现了“官贵民轻”的等级制度,以及“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明中后期不论出身如何低贱,一旦“骤得富贵”,就可与名门大姓结亲联姻。这一变更表明当时(C)A.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宝而质变 B.理学的影响力渐渐衰微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婚姻观念 D.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解析】“骤得富贵”反映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婚姻观念由等级森严到“出身低贱可与名门大姓联姻”,说明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婚姻观念,C项正确;“质变”夸大其辞,解除A项;明清的主流思想仍旧是理学,理学并未衰微,解除B项;材料无法看出市民阶级兴起,“瓦解”一词也属夸大,解除D项。故选C项。2.(2024·湖南)王阳明认为人们在运用自己理智力气时,往往易于自私用智,脱离自己的生存活动实际,思辨地构造虚幻的理智世界。对此他主见(B)A.回来孔孟经典 B.觉与行融为一贯C.持续践行真知 D.发挥道德自觉性【解析】依据材料“往往易于自私用智,脱离自己的生存活动实际,思辨地构造虚幻的理智世界”可知,王阳明认为理智力气简单与生存活动实际脱离,为此他主见觉与行融为一贯,B项正确;材料中王阳明主见觉与行融为一贯,与“回来孔孟经典”“持续践行真知”“发挥道德自觉性”无关,解除A、C、D三项。故选B项。3.(2024·云南)王夫之说:“法严而任宽仁之吏,则民重犯法,而多所矜全;法宽而任鸷击之吏,则民轻犯法,而无辜者卒罹血不行活。”这表明,王夫之(D)A.反对政府实行严刑峻法 B.主见国家治理中应任用贤良之人C.提倡建立统一执法标准 D.认为执法官素养对社会影响重大【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王夫之强调执法人员素养的凹凸对社会影响重大,D项正确;王夫之强调执法官素养对社会的影响,A、B、C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选D项。4.(2024·辽宁)明神宗要修慈庆、慈宁两宫以取悦太后,内阁首辅张居正却言:“治国之道,节用为先。”随后,明神宗又要征用光禄寺金修两宫,被张居正以“窃惟财赋有限,费用无穷,积贮空虚,民膏罄竭”劝阻。这表明当时(D)A.皇权日趋衰落 B.国家财政入不敷出C.社会冲突激化 D.中枢机构运转正常【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内阁首辅张居正劝阻皇帝一些不利于国家治理的行为,这说明以张居正为首的内阁能够正常履行其职能,也就说明当时中枢机构运转正常,D项正确;皇权日趋衰落与史实不符,皇权是不断加强的,解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内阁首辅张居正劝阻皇帝一些不利于国家治理的行为,没有体现国家财政入不敷出,解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内阁首辅张居正劝阻皇帝一些不利于国家治理的行为,没有体现社会冲突激化,解除C项。故选D项。5.(2024·陕西)1371年,朱元璋建立南北更调之例,即北人南用,南人北用,其后官制渐定,除学官外,不得任官本省,亦不限南北。明代万历年间政府实行“掣签法”,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官员的任职地点。这些政策(A)A.意在避开地方官假公济私 B.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C.加速了社会各阶层的流淌 D.完善了监察谏议制度【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朱元璋实行“南北更调”、明代万历年间政府实行“掣签法”,都是加强对地方官员的限制,意在避开地方官假公济私,A项正确;材料与人才选拔标准无关,解除B项;科举制加速了社会各阶层的流淌,解除C项;监察是指监察官员,谏议是指向皇帝谏议,与材料无关,解除D项。故选A项。6.(2024·广东)明代不同时期内阁中翰林出身人数及其占比状况统计表年号内阁人数翰林出身人数占的百分比永乐7342.8%宣德5240%正统88100%景泰9666.6%嘉靖272177.8%隆庆—天启8—218—21100%—100%崇祯593966%该表所述可以说明这一时期(A)A.文官集团政治影响力增加 B.官员选拔日趋公允C.中枢机构的行政效率提高 D.政府实现理性治国【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可以看出,在明朝不同时期,翰林出身而入阁的人数及比例都较高,反映出以学问分子为主的文官对当时政治的影响力较大,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选官制度及选官的标准,解除B项;材料只反映内阁的身份,并不能反映效率,解除C项;从内阁的成员构成并不能反映政府的理性治理,解除D项。故选A项。7.(2024·江苏)有学者认为,清代“衣食”漕事者甚众,除干脆参加漕运的运丁和水手,协助漕粮运输的纤夫和脚夫,还有对运输河进行日常维护的浅夫和泉夫、围绕漕事逐利的商贩,此外还有管理漕运和修河的各级官员、修造工匠、粮仓看管等。漕运成为运输河沿岸乃至于更大区域的社会各阶层谋生牟利的社会场所。该学者认为清代漕运(D)A.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变更了大众出行方式C.缓解了南北间的经济差异 D.旺盛了区域消费市场【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清代从事漕运相关职业者不仅数量浩大,而且类型多样、来源困难,这些社会群体聚集在运输河沿线,既依靠漕运为生,也是运输河商品流通、城镇发展的重要力气,极大地促进了运输河区域消费市场和商业环境的旺盛,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清代漕运促进了区域消费的发展,漕运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的说法错误,也不符合史实,解除A项;材料与交通方式无关,解除B项;材料中只能看出从事漕运的人员数量多的信息,不能推断出漕运是否沟通南北的效果,解除C项。故选D项。8.(2024·福建)明清之际,意在救理学“支离”之弊的阳明学,已“置四海之困穷不言”。学人们希望通过名物器数、典章制度以扭转学风,维护社会秩序。明清之际学风嬗变的主线是(D)A.批判理学支离弊端 B.提倡社会制度变革C.复兴先秦礼乐制度 D.弘扬理学求实精神【解析】依据材料“学人们希望通过名物器数、典章制度以扭转学风,维护社会秩序”可知,明清时期的理学陷入空谈境地,学人们主见扭转学风,注意求实,D项正确;A项是陆王心学的主见,解除A项;明清之际学风意在扭转空谈的学风,而非提倡社会制度变革,解除B项;C项与明清时期的学风无关,解除C项。故选D项。9.(2024·河北)日本学者上田信在《海与帝国:明清时代》一书中指出,从16世纪起先白银连绵不断地流入中国,几乎没有走出去。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被比方成“白银的坟墓”。中国成为“白银的坟墓”的主要缘由是(B)A.传统手工制造业的发达 B.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C.世界贸易网络基本形成 D.西欧“价格革命”的爆发【解析】依据“从16世纪起先白银连绵不断地流入中国,几乎没有走出去”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在当时新航路开拓的状况之下,西方国家大量白银用于购买中国的产品,使白银流入中国,但中国对外需求不大,白银流出受限,故中国成为“白银的坟墓”,B项正确;A项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一个部分,不是主要缘由,解除A项;当时世界市场并没有基本形成,解除C项;西欧“价格革命”与中国没有干脆关系,解除D项。故选B项。10.(2024·安徽)中国古代朝廷对地方治理多实行“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而明清时期起先在江南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市镇干脆委派县丞或主簿进行坐镇管理,“掌粮马、巡捕之事”。这一变更表明(B)A.皇权专制统治空前加强 B.经济发展影响治理模式C.县级政府权力得到扩大 D.市镇起先成为政治中心【解析】联系所学学问可知,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市镇规模扩大,国家对市镇的税收及治理管理都须要加强,进而推动地方设立相应官吏“掌粮马、巡捕之事”,体现了经济发展对治理模式的影响,B项正确;皇权专制指君主将国家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而材料反映的是中心集权加强,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心权力向乡村延长,而不是县级政府权力的扩大,解除C项;市镇是经济中心,并不是政治中心,解除D项。故选B项。11.(2024·吉林)明清时期,斗草作为一种嬉戏,成为人们时常进行的消遣活动。既有干脆比试花草拉力与韧性的形式,也有比试谁驾驭的花草学问多、谁驾驭的历史掌故多等形式(见如图)。这表明,明清时期的斗草活动(D)A.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等级观念 B.提升了妇女和儿童社会地位C.变更了绘画创作的主流风格 D.兼顾了文人雅趣与社会风俗【解析】依据材料“斗草作为一种嬉戏,成为人们时常进行的消遣活动”可知,斗草活动是一种社会风俗;依据材料“既有干脆比试花草拉力与韧性的形式,也有比试谁驾驭的花草学问多、谁驾驭的历史掌故多等形式”可以看出斗草活动与文人雅趣有关,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等级观念”,解除A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妇女和儿童社会地位是否提升,解除B项;斗草活动不会对绘画主流风格创作产生影响,解除C项。故选D项。12.(2024·浙江)康熙五十七年闽浙总督满保奏陈“各省凡往来台湾之人,必令地方官给照,方许渡载。单身游民无照者,不许偷渡。如有犯者,官兵民人,分别严加治罪,船只入官。如有哨船私载者,将该管官一体参奏处分。”此奏经兵部等衙门议覆,得到清廷允准。此举表明(A)A.有利于中心政权对台湾的管理 B.赴台移民起先出现C.阻碍了两岸居民正常往来沟通 D.“闭关锁国”政策加强【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政府为加强对大陆往来台湾移民的管理,实行严格的给照渡台,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A项正确;“起先”说法过于肯定,材料不能得出,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台移民的管理,并非禁止向台湾移民,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闭关锁国”政策,D项错误。故选A项。二、非选题13.(2024·上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世纪,中国有识之士指斥“先朝君子”同同相扶,异异交击,包括汉族精英在内的社会主流要求强化皇权的思潮兴起。同时期的清王朝则面临着欧洲列强越来越靠近国门、满汉民族冲突难以化解、社会骚动等诸多难题。在此背景之下,康雍乾三帝靠着“实行”和“武略”两大法宝,在漫长的政治体制变革路上如密折制、密谕、廷寄、军机处、隐私立储等,举凡国家权力机构、政治制度有所兴革,无不从实际须要动身领先行动起来,然后不断在实践中验证、反思、改进、完善,最终确定取舍的标准只看是否行之有效。就这样,持续百年,历尽坎坷,最终在改造传统宰相制和前明内阁制的基础上,创建出最便于人主乾纲独断的新型政治体制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摘编自郭成康《18世纪清朝国家政体变革再思索》(1)依据材料,分析推动18世纪清朝国家政体变革的社会因素。(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要概括并说明18世纪清朝政治体制组织机构的特征。【答案】(1)社会因素:清初舆论环境有利于强化皇权;满洲传统的集中和务实(或称“实行与武略”)传统的影响;国内外严峻的形势压力。(2)特征:继承性:持续后金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明朝内阁制;创新性:皇帝以新创的军机处为中枢,处理国家紧急、重大、机密的军政要务;保密性:创行密折制度、廷寄、隐私立储制度;专制性:目的是为了维护皇权专制。【解析】(1)社会因素:依据材料“包括汉族精英在内的社会主流要求强化皇权的思潮兴起”可归纳出清初舆论环境有利于强化皇权;依据材料“康雍乾三帝靠着‘实行’和‘武略’两大法宝”可归纳出满洲传统的集中和务实传统的影响;依据材料“同时期的清王朝则面临着欧洲列强越来越靠近国门、满汉民族冲突难以化解、社会骚动等诸多难题”可归纳出国内外严峻的形势压力。(2)特征: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从继承性角度来看,持续后金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明朝内阁制;从创新性角度来看,皇帝以新创的军机处为中枢,处理国家紧急、重大、机密的军政要务;从保密性角度来看,创行密折制度、廷寄、隐私立储制度;从专制性角度来看,目的是为了维护皇权专制。14.(2024·宁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小麦原产于西亚。中国关于麦类作物的文字记载,最早发觉于商代甲骨文,其中还有特地围绕麦类作物种植和收获实行的祭祀活动。《周礼·天官·疾医》:“(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史料表明,至少在春秋时代,位于北方的东周、晋、鲁、郑、陈等都有了小麦的种植,并出现了以小麦制作酒母的酿酒工艺。汉代小麦在人们主粮中的地位普遍提高,是中国北方农业发展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摘自田成方、周立刚《古代中国北方粮食种植的历史变迁》材料二据统计,我国目前现有农作物中,至少有二三百种是来自国外。宋代以前传入我国的农作物大多原产于亚洲西部,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多为果品和蔬菜,少有粮食作物。明清时期,美洲作物及粮食作物所占比重相对加大,这些美洲作物能够传入中国也得益于地理大发觉及新航路的开拓,或是由葡萄牙及西班牙航海者发觉美洲大陆后首先将美洲作物带回欧洲,以欧洲为跳板传入中国,或是传入中国周边地区后再传入中国。概括而言,中国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农作物传播持续了4000余年。——摘编自崔思明《明清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与世界》(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麦类作物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传入的缘由。【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地位高,受重视;用途广泛;种植范围集中在北方。(2)缘由:地理大发觉(或新航路的开拓);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活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或经济沟通)。【解析】(1)特点:由材料“中国关于麦类作物的文字记载,最早发觉于商代甲骨文,其中还有特地围绕麦类作物种植和收获实行的祭祀活动”可知,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麦类作物历史悠久,地位高,受重视;由材料“至少在春秋时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