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说课稿_第1页
10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说课稿_第2页
10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说课稿_第3页
10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说课稿_第4页
10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但是防守对方的是发发发发发发但是防守对方的是发发发发发发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一 4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二 6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 8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 9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 10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121图形的变换 151图形的变换教案 151图形的变换:教案二 241图形的变换:轴对称说课稿 291图形的变换:

旋转说课稿 331图形的变换:欣赏设计说课稿 401图形的变换:欣赏设计说课稿二 421图形的变换:设计镶嵌图案说课教案 442因数与倍数 492因数与倍数教案 492因数与倍数:因数和倍数说课稿 632因数与倍数:因数和倍数说课稿二 652因数与倍数:因数和倍数说课稿三 662因数与倍数: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求法说课稿 682因数与倍数: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712因数与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762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说课稿 802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说课稿二 882因数与倍数:复习说课稿 913长方体和正方体 963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 963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1113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二 1133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1163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二 1173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119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 122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二 1283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 1323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说课稿 134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说课稿 137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说课稿二 1433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 1483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二 150粉刷围墙教案 153粉刷围墙说课 156粉刷围墙说课稿二 160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62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162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195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二 197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说课稿 202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说课稿二 204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真分数和假分数说课稿 206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真分数和假分数》说课稿二 208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说课稿 210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说课稿二 211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213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二 217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219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

说课稿 222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最小公倍数说课稿 226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最小公倍数说课稿二 229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说课稿 232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说课稿二 235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说课稿 238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说课稿二 240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44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244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256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二 258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261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263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二 265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267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二 269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说课稿 276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教学设计 2796统计 2826统计教案 282六、统计:众数说课稿 293六、统计:众数说课稿二 297六、统计: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299六、统计:打电话.说课稿 301六、统计:打电话.说课稿二 3037数学广角 3087数学广角教案 308七、数学广角:找次品说课稿 312七、数学广角:找次品说课稿二 316七、数学广角:找次品说课稿三 319总复习教案 325说课基本要素简短介绍 332教师资格面试知识(大全) 334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 334说课的程序 334关于对认定教师资格人员基本素质面试和试讲进行考察等有关问题的说明 336试讲十要点 338教师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338教师应聘面试注意事项 339教师招聘面试题集锦(班主任篇) 340特岗教师招聘面试面试题及答案 341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表 344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 345教育教学技能测试评分表 346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一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是中数学教材第册第章第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2.教育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学策略(说教法)1.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3.学情分析:(说学法)(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4.教学程序及设想:(1)由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7)板书(8)布置作业。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教学程序:(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二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是小学数学第()册第()单元的内容,它的主要内容是(),它是()的继续,同时对后续()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好()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所以本课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理解(),掌握()2、能运用()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3、经历()的学习过程,体验()在生活中应用价值,初步具有敢于尝试、乐于交流、善欲反思的学习习惯。依据教材的特点与教学目标的定位,我把()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把()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本课教学我拟定以下三种教学方法:利用知识迁移,实现自主构建;提供有效材料,鼓励探究发现;及时总结归纳,实现思维提升。在学习过程中我将适时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渗透:依托经验,自主建构;尝试探究,自主发现;合作交流,共同提高。根据教材特点、目标的定位、教法、学法的要求,本课教学程序我打算分()个部分,一、(情境引入);二、(探究新知);三、(知识应用);四、(解决问题);五、全课总结情境引入以往的学习生活已经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一方面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提供了认知基础,另一方面原有学习历程的体验可以作为继续学习的经验起着引领作用,本着这个想法我决定创设()的情境,具体通过以下()个环节完成:1、2、3、4、情境不仅是发现问题的“敲门砖”,而且还要有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以上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激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体现知识再造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探究新知知识不能简单的依靠教师传授而获得,在新课程下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记忆和模仿,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常用学习方式,因此,学习者必须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依据自己先前经验,在不断反思、不断思维提升的推动下,构建新知识的意义,从而使自身的知识系统不断地实现自我完善。这部分我打算分()环节来教学:1、(),这环节我打算通过以下()层次来完成。A、B、C、D、这样设计是让学生()2、(),这环节我打算通过以下()层次来完成。A、B、C、D、这样设计是让学生()31、(),这环节我打算通过以下()层次来完成。A、B、C、D、这样设计是让学生()4、(),这环节我打算通过以下()层次来完成。A、B、C、D、这样设计是让学生()通过以上()个环节,学生经历了()学习全过程,深刻的理解(),体验到(),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开展合作互助、各种交流,在对数学的态度、学习数学的方法、习惯等方面获得深层的发展。知识应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和强化对法则的巩固,使知识、能力得到深层的提高,实现知识系统的初步更新。这部分我设计()层次的练习,总体思路是:法则理解——法则巩固——反例验证,第一层次:(填一填)(题目出示),这里是让学生()第二层次:(算一算)(题目出示)这里是让学生()第三层次:(判一判)(题目出示)这里是让学生()解决问题知识的积累不是用简单的量的叠加来完成的,而必须把知识放新的情境中进行检验、应用,才能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应用价值和学习数学的价值,这样知识在学生的认知系统中建构得更加稳固。为此,我设计()个问题让学生运用学会的()来解决。1、(题目出示)这里是让学生()2、(题目出示)这里是让学生()全课总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你有什么收获?3、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通过全课总结,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成果等进行反思、评价,随着对自己的评价,培养了学生自我激励的意识,另外,再次让学生反思学习以后的新问题,从而推动学习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说课结束后把板书从头开始写出来这样设计主要是体现出知识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对知识学习过程的再次回顾,同时也能体现知识系统的分布情况,便于学生记忆。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面试分为说课和考官提问两部分。考试之前会给你一个说课范围,你可以把范围内所有的篇目都准备一下,如果没有什么教学经验的话,可以查看一下有关教学网站,网上有很多教案或说课稿的。关于怎么说课,网上也很多的。有一些要点:首先,说课和试讲不一样,试讲面对的是学生,说课面对的是教学专家,也就是说你是面对专家老师把你的教学思路讲出来,而不是像上课一样面面俱到,千万不要把专家当成学生。一、掌握以下几个步骤1、说课的内容一般包含教学目标,一般一课有两三个目标就可以了,不要太多;2、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两三个可以了;教学用具;3、教学步骤,教学步骤是重点,你要把你所设计的所有步骤都说出来,就是说一个思路,怎么上,另外,说完一个步骤之后还要说一下为什么要安排这个步骤,也就是为什么这么上,在这里可以顺便说下你的教学原则和方法;4、最后是把你的板书说一下,不需要把你的板书全都写在黑板上的,只要写一个标题什么的,然后就说出来,告诉底下的老师,你在黑板上的每一个区域要写什么就可以了,另外也是让老师看看你的字是什么样的。二、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1、说课的话主要是考查你的思路,还有你的表达能力,所以还有一些地方要注意的,一个是你的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语速不要太快,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和在座的专家老师有目光的交流,不要一直盯着说课稿或教材。2、考试当天有一定的准备时间,会给你教材,有时间让你写说课稿,如果你之前把范围内的篇章都准备一下,考试的时候时间肯定是够的。3、考官的提问可能会涉及说课内容,但主要是关于教育教学发展动态啊,政治思想理论啊,或者关于你个人的,比如为什么想当老师等等。总的来说,提问不是重点,说课才是重点,提问只要如实回答,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的。比如,你对教师职业的看法,为什么你会选择这个职业,另外还会涉及到青少年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等。一般面试时间约10分钟,面试成绩为合格或不合格。要求:不携带任何资料,即问即答,谈话式交流。仪表端庄,服饰得体,行为大方,气质文雅,师德良好。使用普通话,语言清晰、流畅、准确、完整,有感染力。解答针对拟教学科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有关问题。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①说教材。说本教材目的、联系、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课时安排。②说教法。说本课选择何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其教育理论依据。③说学法。说本课拟教给学生什么学习方法,培养哪些能力。④说教学程序。说本课的教学思路课堂结构及板书设计等。“说课”有哪些基本要求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六项:1、说清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教案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它们在每一学科的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些课时所含的教学内容极其重要,与今后授课的内容关系十分密切,是阶段性的关键点,甚至是本教材的重点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说课者如何认识每一课时教案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是至关重要的。说课者就是要说清该课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要点和关键,说清每一课时教案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并抓住这些知识关键点来指导学生,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说清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要点。每一课时教学内容都有自己的重点、难点和要点,要让学生把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又往往有一些知识点学生难以明确,难以掌握,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重点要点找出难点,化解难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些都需要“说课”者在说课过程中掌握并说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3、说清本课的课时结构和目标。掌握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的基本功,在有限的40分钟内,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是很有讲究的,如何突出重点、掌握要点,如何化解难点、巩固知识,如何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如何演绎示范、归纳总结,如何提问设问、布置练习,都有一个时间合理安排问题,一节好的课离不开一个好的课时结构,要使每一课时的各个教育环节均能恰到好处,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就尤为重要。作为说课者,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在说课过程中,体现课时结构,反映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4、说清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与手段。在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之后,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极为重要,它要求“说课”者根据教学要求和所教对象,说清如何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并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来强化教学目标的重点、要点,化解难点,使学生掌握所教知识。5、说清教学过程状态的调节与信息的有效传递。教学过程中师生教学状态的调控,与教和学信息的传递、反馈,实质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但往往又容易被“说课”者遗忘的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虽是相互联系的,但有主动和被动、先后快慢之分,有时也许老师讲得快的地方恰恰正是学生一下子不能领悟到的地方;有时学生积极性很高、偏离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信息传递、反馈来适当调控,而教学状态的有机调控必须注意提问、设问、练习等信息传递的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在“说课”中说课者要充分说明。

6、说清对本节教学过程的预先评估。说课虽不是课堂展现,说课者对说课内容的教学过程也应该有一个预先评估,并将此作为说课的一项内容。预先评估中包括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中可能“冒出”的个别代表性的错误、时间控制上的调整,以及补救措施、目标测试的答疑等。

说课者说完课后,其他教师应围绕这课的教学怎样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怎样提高深堂教学效益,各抒已见,相互交流,使说课者与参与者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得到新的认识、新的提高。说课一定要抓住重点、难点,突出教法的特点,说出与众不同的教学新意,这就是说课的艺术。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一)说课应注重什么

一般说来,说课应注重以下几点:1.说课要突出一个“新”字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只有创新才能突出说课的艺术。“新”是说课成功的关键。“新”的要求很高:

方法新——不能平铺直叙。

结构新——要有起伏,高潮迭起。

练习新——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智慧。

手段新——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图文并茂。

设计新——从导入新课、展开新课、巩固新课、结束新课等几个怀节,要环环紧扣,具有新意。

开始新——从开讲艺术到结尾艺术要吸引听者,引起共鸣。2.说课要体现一个“美”字

美是艺术的核心,说课要跟讲课一样处处体现美,给人美的享受。

内容美——教师要善于从教材里感受美、提炼美、提示美、使原有的美更添色彩。

语言美——教师语言美是决定说课成败的关键。

情感美——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没有强烈的情感,不可能把课说得成功。

板书美——板书是教师的备课中构思的艺术结晶,它以独特的魅力,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教态美——教态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教态美可以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3.抓住一个“课”字,突出一个“说”字

说课,要用一节课1/4~1/3时间说出一节教学环节齐全的课,必须经历完整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常规课课型来说,要经历“铺垫——新授课——举例_巩固——置疑——小结——练习”等过程,对采用目标教学法的课程来说,要经历“目标呈现——揭题展示——反馈矫正——课堂练习”等过程。因此,说课者要根据课型抓住这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结构、说内容、说训练、说学生。无论说什么,都要说得有理有据,使听者叫好,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目的。在说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说课”不等于备课,教师千万不能照教案去说。(2)“说课”不等于讲课,教师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3)“说课”不等于背死课,教师不应将事先准备好的“说案”一字不漏地死背下去。(4)“说课”不等于读课,教师不能拿着事先写好的材料去读。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要紧紧围绕一个“课”字,突出“说课”的特点,完成说的过程。4.遵循“课”路,选准“说”法

教学思路是教师课堂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想。教师讲课时,要紧紧围绕教学思路进行,教师在说课时,当然也要环环扣住课堂教学思路展开。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实施“教”法,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展开“说”法,无疑是教师授课和说课成败的关键。诚然,说课的方法很多,需要因人制宜、因材施“说”。说理、说实验、说演变、说现象、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说、反面说,横向说、纵向说,理论联系实际说等。但无论怎么“说”,都要遵循课堂教学思路这一主线去“说”。5.变换“说”法,找准“说”点

说课的对象是听众,而不是授课的对象学生。这些听众可能自是说课的评委、本学科的教师、本教研室的教师、其他学科的教师及教务科、教育研究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但无论怎样,这些听众都竭力站在学生角度去对待说课者所说的课,去审视教法的采用,教学重难点的突出、突破,教学环节的把握等。因此,说课者必须置于听众思维和学生思维的变化处,站在备课讲课的临界点,变换“说”位,编写“说”案,研究“说”法,找准“说”点。6.把握“说”度,把课“说”活

说课的重点应放在说清思路、说清教学过程、说清教学方法;而讲课的重点则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换句话说,说课重理性和思路,讲课重感情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必须详略得当。那么,如何把握“说”度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因“材”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选取“说”法,把课“说”活。说出该课的特点和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绘声绘色,使听众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听众都有“词已尽意无穷”的感觉。这就要求说课教师认真钻研说“材”说“案”,灵活选用“说”法,准确实施“说”程,这样,才能把课“说”活。7、语气得体、内容不失真

听说课的对象是评委,是领导等,都是成人,说的语气、称呼要得体。虽然听课者是成年人,但他们还ui竭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听说课,去审视说课者的一字一句、一举一动,包括组织过程、参与过程、教法的采用,因此,说课时要真是体现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路、教学的过程、方法的选择,又要注意说课时的语气、称呼、表情要得体。8、说出特点、说出风格

说课的重点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上。说课要重理性,讲课注意感性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内容不容易,必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说的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那么,如何把握说度呢?最主要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灵活选择说法,把课说活,说出该课的特色,把课说得条理清晰、法度适宜,说得生动有趣,人情人理;其次是发挥个人的特长,说出个人的风格,这就把握了说课的度。(二)说课的艺术

教师,作为说课活动的主体,必须努力使说课的每个环节到位,做到“说深”“说实”“说准”“说精”,把握好说课艺术。1.说标准要“深”。

任何一门学科,都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每节课的内容都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小分枝”。就语文学科而言,它要求教师在说课前就一节内容出发追本溯源,找到它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看看课程标准对这节所在单元及所在课文的要求,然后顺藤摸瓜,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对这节课的要求。至此,这节课的教学目的、重难点就可随之确定了。反之,脱离课程标准的说课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会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2.说方法要“实”

这个方法既包括教师实施教学目标的教法,又包括学生在这节课上要掌握的学法。只有教法得当、教师才能有条不紊地施教;只有学法合理,学生也才会兴趣盎然地受教。而要做到教法得当、学法合理,我们教师在备课说课时必须要“实”。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依据“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十六字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及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等教学原则来确定教法、教学手段和学法。作为教师还要有全局观,树立面向个体学生的思想,实行分层优化,采取建立帮带小组,实行小组讨论等方法,促优生提高,帮差生转化。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必须找准出发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3.说习题要“准”

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手段。因此习题的设计一定要“准”。既要准确体现该节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又要与考试(中考、高考)题型、难度相吻合。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同时,教师设计这些习题一定要考虑到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分层设计、区别对待,真正做到使“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差生吃了”。4.说程序要“精”

说课堂教学程序与前三项比起来,应说得详细些,因为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安排既是说课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是贯穿整个说课过程的一条主线。但说课毕竟不同于授课,因它面对的是与说课者水平相当的教师,因此说课堂教学程序时无需将教案全搬出来,而要做到一个“精”字。具体地讲:一要说出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环节;二要说出处理教材、教法和学生实际之间联系的方法;三要说出对每个环节、每个层次、每个步骤的设想和安排及这样设想和安排的依据;四要说出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好关键点的理由和方法;五要说出习题设计和板书以及设计的意图、目的和理论依据。只要将以上五方面用最精炼的语言说出,使人听明白,即可达到教研交流的目的。说课,作为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它要求教师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只要深钻标准,细研方法,优选习题,精琢程序,就能保证说课质量;只要持之以恒,坚持说课,就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改形势。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点、难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四、学情分析五(一)班的个别学生思维活跃,常有独到的见解,语言表达比较清晰。有极个别的学生自觉性太差,完不成作业,上课没养成倾听得习惯。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这一学期应继续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个别后进生的转化。

五、教学措施1.、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2、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3、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4、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六、课时安排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粉刷围墙1课时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4约分4课时左右5通分4课时左右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六、统计(3课时)打电话1课时七、数学广角(2课时)八、总复习(4课时)

七、教学进度

周次内

第1周图形的变换(P111)第2周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P1226)第3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P2737)第4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P3849)第5周容积和容积单位、整理和复习(P5059)第6周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P6074)第7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P7587)第8周期中复习考试第9周五一放假第10周通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P88103)第11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P104116)第12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复习(P117121)第13周统计、打电话(P122133)第14周数学广角、总复习(P134158)第15周期末复习考试第16周期末复习考试1图形的变换1图形的变换教案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和“数学游戏”,4个例题及练习一中的习题。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后的图形。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设计成美丽的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感受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探索图形成轴对称和旋转的特征及性质。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成轴对称和旋转的特征、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轴对称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

2.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多媒体、剪刀

学具准备:剪刀、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二页的图案学生欣赏,找出里面的数学知识。(几幅图案都是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有的图案是原来学过的对称图形)

2.说出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轴对称图形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3页的图形,学生欣赏,找出对称轴,说明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注意:学生只要能说出大体意思就可以,不必要求说的那么准确。

3.画出图案中的对称轴。

4.说出你在生活中见过的轴对称图形。(建筑上的图案、有的汉字、数字、英文字母)

(二)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

1.出示例1,让学生认真观察“松树”图形,看看能发现什么。(点A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小格,同样道理,点B与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点C与点C'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4小格)

2.说明在轴对称图形中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如“点A与点A'、点B与点B'、点C与点C')

3.得出结论: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三)画轴对称图形

出示例3,同位讨论:怎样才能画的又对又好?

(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那么只要在左边的图形中找到几个关键点,在右边的图形中找到它们的对称点,再连线就可以了。这样很快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屋顶、房体及大门)的另一半,进一步画出一个图形(窗户)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试画。然后同位互相检查,教师巡视,关注学困生的画图情况。

三、练习延伸

1.教材第4页”做一做”。

思路:将对折的过程反过来想,先在头脑中将纸展开一次,半只蝴蝶经过一次轴对称变换变成了1只蝴蝶,展开两次,1只蝴蝶又经过一次轴对称变换变成了2只蝴蝶,展开三次,2只蝴蝶再经过一次轴对称变换变成了4只蝴蝶。同样的,展开四次,4只蝴蝶经过一次轴对称变换变成了8只蝴蝶,……每经过一次轴对称变换,图形的数量就会变成原来的两倍。

2.练习一1.2

教学反思(一):

学生

通过空间想象,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变化,想象多次对折后的图形有困难,可以借助实际折一折、剪一剪,帮助想象理解。通过折剪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学会欣赏数学图形美。

本节课有三个知识点:一是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二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三是利用这个性质画出轴对称图形.前两点学生掌握得教好,就是在画的过程中出现了差错,有的长度不够,可能是没有找到对应点,这是一个难点,复习时应加以强调,并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演示作用,以达到学习目标.

第二课时

旋转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页,例3、例4,“做一做”,练习一第3—6题。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

2.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理解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3.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以及动手操作、画图的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探索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教具准备

钟表、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钟表,根据表针的转动明确什么是顺时针、什么是逆时针,明确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是30°。

说出分针从“数字3到数字5”、“数字6到数字9”所形成的夹角。

二、探究新知

1.

明确旋转的基本含义。

让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旋转过程,明确顺时针方向和旋转的角度,填写例3上面、、的空白。然后同位交流汇报。

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到“3”;

指针从“3”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6”;

指针从“6”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到“12”;

通过观察钟表的指针旋转的过程,认识物体绕一点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观察风车的旋转过程图形,讨论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有什么变化,又是怎样变化的。组内交流后汇报。

教师总结:风车旋转一次后每个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都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变了。三角形的每一个顶点都绕点O旋转了90°。由此可以观察到: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90°;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

对应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只是位置变了,对应点与O点所连线段的夹角都是固定角度。3.借助已经掌握的旋转的基本性质,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出示例4,学生试画,最后分析总结。思路(一):借助方格纸,先画点A',使OA'垂直于OA,点A'与点O的距离还是5格。这样就把线段OA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再画点B',OB'垂直于OB,这样就把线段OB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然后将点O、A、B连线即可。思路(二):借助三角板,先画出线段OA的垂线,截取与OA相等的长度并在线段另一端标上A',再画线段OB的垂线,截取与OB相等的长度并在线段另一端标上B',连线A'B',就得到了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三、练习延伸做教材第6页1、2题1.图案1是一个花瓣旋转;图案2是一片树叶旋转;图案3可能是由旋转而成,也可能是由旋转而成的。同时,要明确“是由哪一个图形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图案3可以通过对角的连线找到点O。2.本题是在已经掌握了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旋转90°的方法的基础上,所给出的一个开放性的题目。题目没有给出旋转的角度和方向,设计时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规定。将所给图形绕点O依次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练习一3、4、5题

教学反思:难点点拨

画出一个图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需要经过以下几步:1.确定旋转中心。2.依次画出需要旋转线段的垂线段。3.连接新的端点。学生应该明确图形的旋转是由“绕哪个点旋转”、“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所决定的。反思二

学习了本节课应该使学生能理解什么是旋转:哪一个图形绕哪一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关键是旋转的度数怎么确定,比较常见的是90°,这个环节是难点,以后的练习中,可以增加这类习题,首先从最基本的图形开始,多示范,多举例子,想必可以突破难点。第三课时

欣赏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页的内容,练习一第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欣赏以及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

2.欣赏生活中与平移、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感受图形变换创造的美。

教学重点

分析对称、平移或旋转在图案中的应用,利用这些方法自主设计图案。

教学难点

利用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法和方法设计图案。

教具准备

漂亮的图案,剪刀和腊光纸。

教学过程

1.欣赏。观察从主题图中抽取出的图片,欣赏美丽的图案,讨论每一幅图案中运用到的图形变换的方法,分析对称、平移或旋转在其中的应用,感受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和方法。

1.先让学生一起欣赏P7漂亮的图案。

2.让学生分析这些漂亮的图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3.汇报。

二、学生独立设计

1.完成P9题5~7

2.学生自行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根据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对称和旋转的方法,可以分别运用几种方法,也可以综合运用不同方法,独立完成设计图案的任务。

3.作品欣赏

4.作业

搜集图案教学反思(三):让学生用平移、对称、旋转变换可以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如果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一定能有更加漂亮的设计。

第四课时

设计镶嵌图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

教学目标:通过数学游戏拓展镶嵌图形的范围,让学生用图形变换设计镶嵌图案,进一步感受图形变换带来的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多媒体出示镶嵌图案,让学生欣赏。

2.出示教材中的两个图案,师生共同赏析。

总结:①把正方形的下边和左边分别剪去一个三角形,通过平移补在它的上边和右边,这样得到的图案还可以通过平移得到镶嵌图案.②把正方形的左边剪去一个半圆,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补到上面,这样得到的图案也可以用来镶嵌,镶嵌图案略。3.引导学生总结: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六边形都可以镶嵌,同时这些图形的某一部分经过平移、对称、旋转等方式变换割补后得到的图形仍旧可以进行镶嵌。独立设计时也可以把上面提到的长方形、菱形、六边形等割补后再镶嵌。4.学生设计作品。5.展示你的作品,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6.作业:设一幅美丽的镶嵌图案。(这两节课学完后,组织学生进行设计大赛,比比谁剪出的轴对称图形最漂亮,比比谁变换出的图案最美丽。)练习一解答1.先设计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并利用轴对称变换出完整的轴对称图形;再把整个图形进行轴对称变换……也可以直接设计出一个完整的轴对称图形,利用轴对称进行变换得到图案。2.思路一,根据图案特征,在头脑中依次进行“折叠”“重合”,将最后得到的图案与下面的剪法对照,选出合适的剪法。思路二,根据每一种剪法,在头脑中将图案“半棵小芽”连续作轴对称变换,看能得到上面哪种图案。思路三,实际折一折,剪一剪,然后再按照思路一进行想象。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得到以下对应关系:

同时可以思考“还有什么剪法”?3.第一个图案,是由单个花瓣

经过连续旋转变换得到的。第二个图案,是由

经过一次轴对称变换得到的。第三个图案,是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的。参考如下:

轴对称变换

轴对称变换

第四个图案,是由

经过连续平移得到的。第五个图案,是由

先经过一次轴对称变换,再将

经过两次平移得到的。第六个图案,是由

先经过一次轴对称变换,再将

经过连续旋转得到的。4.依据自己设计图案的需要,设定旋转所绕的点O的位置,如可以选择绕图形的某一个顶点旋转,也可以选择绕图形中对角线的交点旋转等等。5.根据图案特征,在头脑中将

依次进行“折叠”“重合”,最后得到图案

。参考如下:

其它几种图案,先在头脑中想象一下是怎样折、怎样剪出来的,再实际剪一剪。6.观察长方形可以知道,长方形的两条对称轴相交于点O,绕点O将长方形分别旋转180°和360°时,所得到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根据这个发现,画出下面的图形的两条对称轴,找到点O,想象一下这个图形在旋转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如果想象起来有困难的话,不妨将这些图形制成卡片,实际旋转看一看。参考如下:

旋转90°

旋转180°

旋转360°

旋转90°

旋转180°

旋转360°

旋转90°

旋转180°

旋转360°

旋转90°

旋转180°

旋转360°

◆知识归类

图形的变换

学习内容具体说明例题归类轴对称知识图形成轴对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例1能力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例2旋转知识明确图形旋转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例3能力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例4欣赏设计情感感受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所创造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所在。

◆单元测试同学们,一个单元的学习已经圆满结束了,快来检验一下你的学习成果吧!

一、填空(每空3分,共36分)1.在右图中,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

°到“2”,指针从“2”绕点O顺时针旋转

°到“6”;指针从“6”绕点O顺时针旋转

°到“12”。2.

是由

经过

变换得到的图案,

则是

经过

变换得到的图案。3.

风车绕点O

方向旋转了

°。

4.图形成轴对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5.图案

是由

通过

变换得到的。

CBA6.把绕顶点A顺时针旋转180°后得到

。二、判断(每题3分,共15分)1.

是平移得到的图案。

)2.将图案

旋转后不可能得到

3.

旋转任意角度后仍与原图形重合。

)4.

是轴对称图形。

)5.

风车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三、选择(每题3分,共15分)1.

进行轴对称变换后可能出现下列哪种图案。(

)A.

B.

C.

D.2.

是由以下哪个图形旋转而成的。(

)A.

B

.

C.

D.3.把正方形的右边剪去一块补到上面(如右图),得到的图形是(

)。A.

B.

C.

D.4.下面哪个图形是通过平移得来的(

)。A.

B.

C.

D.5.在上题的图中,既能通过旋转又能通过轴对称变换得到的图形是(

)。四、操作题(共44分)1.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美丽的图案。(10分)

2.利用旋转设计图案。(20分)

3.开动脑筋,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图形变幻的方法,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14分)

动脑筋:(10分)将一张纸连续对折三次,能不能剪出不同的图案?试试看。(10分)1图形的变换:教案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4.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和特征。(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性和性质。2.难点(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1和例2,第8页练习一的第1题和第2题教学目标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及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教学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教具准备收集历史和民间的各种轴对称的图形。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课文第3页的六幅图,让学生一起欣掌各种各样的图案。2.提问:这些图案漂亮吗?它们有什么特征?

过渡:对于这些轴对称图形,大家在二年有时已经初步认识过,今天我们再来深入学习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和性质。二、探求新知1.师:请大家画出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学生自己动手画,然后教师讲评。)2.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呢?(让学生自己举例,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3.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出示课文第3页的例1。观察:这幅图画的是什么?这幅图有什么特点?(对称性)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对称轴)点A与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点A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小格)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对称轴的距离,就可以知道)点B与点B′呢?点C与点C′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都是相应的对应点)小结:轴对称图形不仅仅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半。而且对于一幅图中的任何两个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从而得出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4.教学画对称图形。(出示课文第4页的例2)刚才同学们经过探讨发现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现在我们再来看这个房子只有一半,同学们能不能把另一半“建”起来。(1)讨论: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你想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让学生分组讨论)(2)小结: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首先要抓住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如:屋檐的点、墙与屋檐的连接点、墙角的点。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让学生用铅笔自己动手试画。(3)全班汇报交流画的步骤和方法,尤其是窗户的画法。(4)教师演示画的全过程,并归纳总结画法。5.完成课文第4页的“做一做”。(1)让学生判断把一张纸连续对折三次,画上一个图形,剪出的是什么图案。(2)学生动手剪,培养学生进行空间想像,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变换的特点。(3)如果学生想像对折四次剪出的图案有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按书上的方法实际折一折、剪一剪,帮助学生进行想像。三、巩固新知1.我们学过的对称图形有()、()、()、()和()。2.圆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3.图形是利用()的方法剪出来的。4.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5.请你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美丽的图案。四、布置作业课本第8页练习一第1~2题。第二课时旋转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例3和例题4。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结合生活实际,能初步感知旋转现象,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玩过“俄罗斯方块”的游戏吗?如果现在让你来玩,你准备怎么操作?(把黄色的图形顺时针旋转90°,放在右边的角落。)用手示范一下怎样就是顺时针旋转呢?(用手做出示范)那与之相反的是什么旋转呢?(逆时针旋转。)(出示动画:黄色图形顺时针旋转90°后下落)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二师:这次又怎么操作呢?(把紫色的图形逆时针旋转90°,放在左边角落里。)(出示动画:紫色图形逆时针旋转90°后下落)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三:师:这次谁来玩?(把蓝色的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出示动画:蓝色图形逆时针旋转90°后下落)1.揭示课题师:刚才,我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大家反复地提到一个词“旋转”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旋转”。板书课题。2.联系生活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风扇、陀螺、旋转木马、钟表、车轮……)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旋转吧!(出示动画:几种旋转现象)问: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很多,那到底什么是旋转呢?师: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今天咱们就从与关系最密切地钟表开始研究吧!二、旋转,探究旋转的特征和性质1.观察风车的旋转过程师:指针的旋转我们都见过,看看下面这个图形的旋转你见过吗?(出示动画:呈现由线段→三角形→风车图案的全过程)师:这是什么图案?(风车。)师:看!在风的吹动下,风车就要旋转起来了。(出示动画:风车从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图2)2.小组活动师:从图1到图2,风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来解决报告单上提出的问题。(1)从图1到图2,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___度。(2)你是怎样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的?生小组讨论。3.小组汇报(实物投影展示)(1)图1到图2,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2)组1,根据三角形变换的位置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3)组2,根据对应的线段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4)组3,根据对应的点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4.小结(教师边做小结边演示)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闪烁),而且,每条线段(闪烁),每个顶点(闪烁),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5.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么什么是没有变的呢?生1: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生2:点O的位置没有变。生3: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生4: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师:如果我们将风车在图2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那么黄色的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这条线段(师用鼠标指明)应该转到什么位置?生上台指明。出示动画:(风车从图2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到图3)三、绘制图形,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1.自主画图师: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个图形旋转的全过程,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呢?出示:例4方格图学生在方格纸上完成。2.作品展示,交流画法。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说说你是怎么画的?3.小结画法师:我们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首先要确定它围绕的点,然后找到这个图形各个点的对应点,最后连线。(出示动画:线段OA顺时针旋转90°至OA′→线段OB顺时针旋转90。至OB′→连接A′B′)四、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感受旋转创造出的美师: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旋转而来的。1.出示第6页做一做第1题。师: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来的呢?生上台指明。2.做一做第2题。3.钟面上时针从3:00走到6:00,时针旋转了()度,是()时针旋转,与逆时针旋转的方向相反的是()时针旋转。4.三角形A′OB′是三角形AOB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OA′长度()OA的长度,且OA′()OA。5.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度到“2”,从“2”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度到()。6.画出三角形AOB绕点0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AABO五、全课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和体会呢?师:无论是旋转、平移还是轴对称,它们都象是一支神奇的画笔,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这支画笔,就能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多姿多彩!六、作业:第9页4题第三课时欣赏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7~11页。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旋转等现象,会利用图形的变换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2.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利用平移、旋转、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教具准备准备一些漂亮的图案,剪刀和蜡刀纸。教学过程一、欣赏图案1.(出示课文第2页的主题图)同学们,在我们伟大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人们创造了很多灿烂的文化,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人类历史的星空。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些漂亮的图案。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若干次的变化得来的。那么,我们已经学习过哪几种图形变化?它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点?(引导学生从特征和性质入手分析、对比)2.这些漂亮的图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它们分别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3.汇报。二、独立设计1.学习借鉴观察第7页下面方格纸中的两幅图,它们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化得到的?2.独立绘制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发现很多漂亮的图案都是用简单的图形通过变换得来的。咱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出更多像这么美丽的图案。下面就来动手试一试吧!请同学们先构想一个基本图形,然后用这个基本图形在方格纸上通过各种变化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提示设计思路:可通过平移来设计,可通过旋转来设计,也可以通过对称来设计,还可以几种方法同时使用来设计。3.放手让学生独立设计,再进行交流。三、巩固知识1.练习一第3题。2.小小设计题:请同学们以“”为基本图形,通过平移、旋转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四、全课总结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第四课时欣赏与设计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8~11页教学目标1.对有关图形的变化进行回顾与整理,加生的作图能力。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3.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对称、旋转、平移三种图形变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折法判断剪出来的图形,能根据剪出来的图形想像出折法。教学准备生:三角板、方格纸、正方形纸及剪刀等。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以直线l为对称轴,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图略)2.将图1向右平移4格得到图2,再将图2向下平移6格得到图3。(图略)3.将三角形ABC沿A点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图2,再将三角形ABC沿C点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图3。二、提高练习·1.把线段AC顺时针旋段AC',旋转()得到AC"。如图。C'···CC"··2.练习二第5题。A学生先根据书上的折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