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国1816—欧文—在新拉纳克创办幼儿学校1913—麦克米伦姐妹在英国创立保育学校1918—英国会通过《费舍法案》—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1933—颁布《哈多报告》—推动英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1967—《普洛登报告书》—重幼小衔接,关注5岁以下儿童教育,肯定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对发展幼儿教育提出具体建议。1972—撒切尔—《教育白皮书》—①扩大学前幼儿教育②肯定《普》的建议,并制定了实施计划,10年内实现幼儿教育全部免费,扩大5岁以下幼儿教育1995—谢泼德—《幼儿凭证计划》家长参与的最广泛形式—学前游戏小组运动。国家儿童局第一任局长普林格尔。英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⑴由社会福利部门举办的,如日托中心、托儿所和社区中心婴儿室等。⑵由教育部门举办的,如托儿所、幼儿学校、幼儿班和小学附设托儿所等。⑶由卫生保健部门举办的,如日托中心和游戏小组等。⑷由私人或团体举办的,如托儿所、幼儿学校、教会托儿所、游戏小组、亲子小组和儿童保育中心等。英学前教育课程⑴《早年课程分类》作为教育实践指导。⑵课程看做家庭教育的补充。⑶学习以有目的的、自由的和有组织的游戏为基础。⑷课程以自有著称。⑸以小组教育和个别教育为主。⑹制定日、月周、学期计划。⑺特殊需要儿童个别辅导。英学前教育特点:⑴双轨制⑵不进行正规的课堂教学,以日常活动教育。⑶师资培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与印度)⑷注重学校经济效益。⑸家长参与存在问题。英学前教育发展趋势:⑴入学年龄更早⑵修改了海伊斯科普方案、蒙台梭利教育,为儿童发展提供更好帮助和教育。⑶师资水平良莠不齐。⑷对私立看护所要求增加。⑸5岁以下儿童的服务更为综合⑹保教结合(同日本)⑺“临时保姆”越来越重要,保姆服务不断增长。⑻学前游戏小组成为重要形式。⑼家长可在“家长和学步儿童小组”交往,但具体情况差距大。⑽法定教育受极大关注。英《教育法》给英国教育带来深刻影响,突出表现在国家课程的推进及其有关方案的研究,所提出的要达到的目标及其评估,还有政府对学校管理的加强等方面。《费舍法案》1918年,由国会通过,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规定除伙食费和医疗费以外,对保育学校实行免费入学,并对13所政府承认的保育学校实行国库补助。幼儿凭证计划1955年,由谢泼德公布,规定发给家长1100英镑的凭证,以支付幼儿教育的费用,使全国每个愿进学前教育机构的、4岁以上的儿童都能接受3个月、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哈多报告》1933年,政府颁布,是推动英国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文献。提倡麦克米伦式保育学校,成立以7岁以下幼儿为对象的独立的幼儿学校。临时保姆英国古老的看护形式之一,是指为了报酬而将与自己没有亲戚关系的孩子带回家在日间照看2个小时或更长时间的人。法国1770—奥柏林—编制学校1826—柯夏—创立法国第一所日间看护中心—招收2~6岁太小不能上学的孩子1836—布雷—性质转变由面向贫民的慈善救济事业→全体国民教育1845—德瑞—第一次提出对工作人员进行适当要求19世纪80年代——新型的学前教育机构“母育学校”的先驱,凯果玛领到了改革,促使政府将日间看护中心改造为母育学校,并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881—政府将各种教育机构统称为母育学校1884—马尔波—设立第一所婴儿日间看护中心—对象:出生15天~3岁19世纪中叶——通过德国福禄倍尔领导人别劳夫人以及政府的努力,将福氏传入1944~1958——郎之万-瓦隆方案—首次提出教育民主化—第一个被称“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改革编制学校1770年法国奥柏林创办的,照顾和教育4~7岁的学前儿童,教师用以下课程训练儿童:编制、缝纫、阅读、书法、唱歌、背诵、算术、辨色、自然史和圣经等。法国母育学校1881年,法国政府将各学前教育机构名称统一为“母育学校”,以实施“母性养护及早期教育”为宗旨,对全体儿童进行体、德、智全面发展教育,招收2~6岁儿童,并根据年龄发展阶段编班,教学方法强调直观和利用实物。意义:①将母育学校纳入公共教育体系②法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确立。法国母育学校的课程与方法目标:使儿童接受学校教育使儿童社会化使儿童进行学习和练习课程:体育活动、交流、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活动、艺术与审美、科学技术法国幼小衔接的经验与做法⑴将学前和小学师资统称为初级教师,由省立师范学校培养。⑵政府在1991~1992年首先在33个示范省实施“学习阶段”尝试,把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合为一体。⑶合并母育学校和小学的视导监督工作,有利进一步衔接。⑷增加男教师。法国学前教育特点⑴历来重视⑵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育行政和管理制度⑶重视个别差异⑷重视幼小衔接法国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⑴教育行政部门发布文件过多,教育管理体制官僚化,效率不高。⑵不够重视研究,改革存在较强的随机性或政治性。⑶供不应求法国幼儿教育的对策及未来趋势⑴多元化的发展方向⑵课程方面强调社会相互作用在儿童交际的发展及认知能力发展中的作用。⑶进一步研究计算机教学⑷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研究⑸支持家庭每日的需要⑹改进残疾儿童教育及其他状况战后法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⑴第四共和时期,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计划首次提出“教育民主化”的思想,被称为第一个真正“以儿童为中心”的改革计划⑵1969年,三段分期教育法:基础学科、启蒙知识科和体育⑶70年代重视公立学前教育的发展,将其列为第七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⑷1975年以前,力图建立单轨学制⑸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全方位展开。89年《教育方针法》明确规定了学前教育目标,强调了学前教育四重作用:启蒙教育作用、社会化作用、诊断和治疗作用、与小学衔接的作用。该报告对20世纪末的法国学前教育起了重要指导作用。⑹20世纪90年代,打破传统的年级概念,建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学习阶段”,将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合为一体。2~11岁分为三个学习阶段:初步学习阶段(2-5)、基础学习阶段(5-8)、深入学习阶段(8-11)。意义:重视个别差异和幼小衔接,以学生中心来组织教学。德国1799—巴乌利美—保育所—保护健康,卫生条件、饮食好,提倡户外活动1819—瓦德切克—设立柏林最早的常设托儿所—城市劳动阶级的子女(9月-2岁)瑞典父母教育政策1979年,瑞典议会通过决议,由各地省政府负责开展父母教育活动,在怀孕期间就要开始接受教育,此后经常到儿童护理中心接受指导,内容包括:增加必要的知识;互相交流体会;增加有关社会给予家庭关系影响的了解。瑞典学前教育问题及发展趋势问题:⑴供不应求⑵地位工资低,合格教养员保育员不足⑶经济形势不佳,政府无力资助趋势:⑴由家庭联合集资办学的托儿所合作社出现⑵政府筹措资金解决教育工作者待遇问题瑞典学前教育特点⑴几乎免费⑵政府关注家长权益⑶机构形式多种多样⑷重视师资培训和教研西班牙1839—在马德里第一所公立常设幼教机构西班牙学前教育趋势⑴出台相应的法律以解决幼小衔接⑵鼓励方法改革,在课程中体现全球化观念⑶协调政府和大学的关系西班牙课程的演变⑴课程模式建立在对工人阶级慈善行为上,安排不全面⑵“学术”课程,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⑶受福禄倍尔、蒙台梭利和德可乐利影响,重视明确的活动和感官刺激⑷学术课程复兴,考虑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关注儿童整体发展巴西1896—第一个幼儿园在圣保罗建立拯救儿童1973年之前,巴西学前教育的主导观念,包括:关注健康营养卫生;通过娱乐活动使儿童社会化。巴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问题:⑴发展不平衡⑵没有教师职称⑶教师地位待遇低⑷补偿教育计划质量不高⑸过多依赖国际组织趋势:⑴政府措施改变不平衡⑵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待遇⑶吸取国外经验加拿大关注双语的使用,发展“渗透课程”加拿大学前教育存在问题⑴看护服务需求量增加⑵财政预算问题⑶师资质量担忧⑷看护选择多样化⑸私营机构面临困境⑹幼小衔接⑺学校开办日托所的比率不断上升墨西哥学前教育问题及改革问题:⑴发展不平衡⑵缺乏师资⑶人民对学前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改革:⑴优先满足5岁幼儿教育要求⑵改变办园方针,发展多样化幼儿教育⑶与社区合作⑷因地制宜定计划澳大利亚1896—新南威尔士幼儿园同盟(1895成立)—在悉尼创办澳第一所幼儿园高丽夫人儿童中心1938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第一次介入幼儿教育领域,作了重大举动—成立高丽夫人儿童中心,在每个州的省会建立一所,争取解决儿童营养不良和健康问题。该中心后成为澳洲幼儿教育实践的典范。澳大利亚师资培训幼儿教师: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两年培训专业课程和全面型教师课程待遇高教养员:继续教育学院或高级学院获得资格证书或助教文凭保育员:1986年《联邦儿童保护法》规定,3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有一名保育员澳大利亚学前教育特点及发展趋势特点:⑴联邦制国家,教育分权于各州,发展不平衡⑵全社会比较重视趋势:⑴社会变化急剧,学前教育需要不断变化调整⑵强调教师、家庭和孩子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⑶通才教育受关注⑷政府不明确应发挥怎样作用新西兰毛利语言所:源于1982年的毛利文化再生运动,此项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支持和鼓励使用毛利语言和文化,在语言所中,儿童可以自豪地学习自己的文化传统。89年成为新西兰第四大学前教育机构。《米德报告》:1988年新西兰政府出台报告,目的是为家长和家庭提供教育帮助,对新西兰早期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建议设立学前教育管理系统,政府公平地对各种学前教育机构增加资金投入。《5岁之前》:1988年新西兰政府出台,采纳了《米德报告》许多建议,宣布现有的学前教育管理机构保持不变,认为特殊教育服务应该在所有的教育机构设立。规定师生比、教师资格等,设定培训计划。新西兰学前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⑴幼儿园和儿童保育中心的融合关系高度发展⑵游戏中心一直保持独立性⑶毛利语言所未被纳入学前教育网络,需促进文化交流理解⑷政党转换产生的负面影响印度《联邦儿童法》1974,具有里程碑意义,促进了联邦儿童委员会的成立。1986,第一次把传统和历史的“幼儿看护和教育”概念,扩展为学前教育,并把其规划为教育部管理。印度学前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现状:⑴缺乏法律保障⑵人口大国⑶教育发展不平衡⑷理论与实践脱节,小学化⑸师资培训有待提高趋势:⑴需社区参与,政府与非官方组织通力合作⑵建立正式的学前教育机构⑶课程做到理论与实践统一,儿童中心⑷教师培训范围扩大,多提供实践机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儿童保育教养法》1976年制定,规定:学前教育在费用上实行由国家和社会共同承担,使所有儿童从出生6各月开始到入小学前,在托幼机构接受平等的免费教育。朝鲜学前教育特色⑴重视礼仪、艺术情感、思想政治教育⑵通过集体对儿童进行教育⑶师资培养规格高,再教育体系完备⑷办园形式多样,支援体制健全朝鲜学前教育的不足与发展趋势不足:⑴较封闭⑵重政治教育⑶片面强调集体教育,忽视个性发展⑷采用单一正面教育,忽视儿童人格发展的层次性和立体性趋势:⑴教育内容、形式、管理,高度规范化、格式化⑵电化教学成为基本教学手段之一⑶发挥音乐教育对智力发展的作用新村幼儿园:1982年韩国制定《幼儿教育振兴法》之后,将“新村合作幼儿园”更名为“新村幼儿园”,并把“农忙期幼儿园”和“幼儿之家”并入其中。是一种农村学前教育机构。非洲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问题:⑴设备简陋⑵教育目标有待发展⑶幼儿园工作不够完善⑷师资培训质量不高趋势:⑴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创造教育环境⑵精心设计教育目标,促进全面发展⑶丰富一日活动,与社区、家庭教育结合⑷加强师资培训南非学前教育两难境地⑴人口背景:许多不同文化、种族和语言群体组成⑵黑人群体人口数目急剧增加苏丹学前教育发展趋势⑴国家需要思考其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角色问题⑵机构设置不普遍,设备简陋⑶教师素质不高,待遇低,培训机构不足⑷继续开展学前教育研究《蒙台梭利教育法》定义1909年,蒙台梭利总结了“儿童之家”的经验,出版了《蒙台梭利教育法》,全面阐述其教育思想和方法,此书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蒙台梭利儿童观儿童心理发展是“潜在能力”在适宜环境中的自然表现;存在“敏感期”;具有阶段性(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通过“工作”实现蒙台梭利教育观(目的、内容、方法)目的: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并以此建立理想的和平社会内容:⑴主题教育活动(团体线上)⑵区域教育活动(分组及个别)→日常训练、感官、数学、语言、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方法:⑴有准备的环境(适合发展;自由操作;材料限制;秩序;成人关联;安全感;吸引力)根本核心⑵教师是“导师”(创设环境;幼儿是活动“主体”;正确评价)⑶“工作材料”是活动对象(困难度孤立;自动控制错误;顺序操作;内在奖惩)蒙台梭利方案特点⑴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它就像一个家;“儿童之家”内的一切都符合儿童的标准;环境安全美观有序)⑵教师是儿童的导师(环境的提供者;自由的保障者;发展的协助者)⑶教具是儿童活动的主要对象(刺激的孤立性;操作的顺序性简复具抽;工作的趣味性;教育的自动性)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正确把握和合理借鉴内容:儿童观和教育观是其核心内容局限:⑴把心理发展归于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⑵寄希望于通过“蒙氏”教育法达到和平社会⑶对环境及其作用的认识不够科学严谨⑷感官训练带有一定的孤立性和机械性借鉴:“以我为主,他为我用”——⑴蒙台梭利“多层次”“多方位”“重个性”“重和谐”“重实践”的教育方法对我们保证幼儿的“全员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展”和“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能力的初步发展”有着非常积极实际的参考价值⑵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⑶蒙氏作为提升素质和发展能力的幼儿教育模式,对我国教育理念的转化有参考价值。“以他为主,他我结合”——⑴教育内容:设计符合中华民族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练习;体现汉语言特点的语言教育;中西合璧的科学教育;了解和认识祖国为核心的历史教育;符合主动性、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要求的音乐美术活动;社会主义风尚和时代特点的道德教育内容。⑵教育形式:混龄编班面临挑战(对教师要求提高,家长不认同)皮亚杰儿童的认知结构与智力发展⑴图示: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具有概括性特点,能从一种情景迁移到另一种相同或类似的情景中去。⑵同化:主体活动对环境的能动适应(为了完成目标而掌握新技能),用已有图示完成任务。⑶顺应:改变已有认知结构来适应环境(不包括已有经验完成任务,并形成了新的技能)。⑷平衡:同化和顺应间的稳定状态。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⑴成熟: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⑵物理经验:通过对物体实际接触并加以操作、捉摸而获得的经验。⑶社会经验: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的经验。⑷平衡化:儿童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海伊斯科普课程定义: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吸取了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幼儿认知课程,其主导思想是让儿童在主动的活动中学习并获得发展。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内容、原则及主要观点:内容:关键经验p322原则:具体→抽象简单→复杂此时此地→彼时彼地特点:⑴丰富而有序的学习环境—活动区⑵环环相扣的一日生活安排⑶主动学习的儿童(自发的兴趣产生、;自由选择内容;自由操作物体;师生生生互动)⑷支持、协助、引导儿童学习并进行课程开发的教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影响⑴使研究者将工作的重点从研究儿童已经知道的知识转移到研究儿童如何获得知识,极大地影响了儿童发展的研究以及儿童与成人的互动。⑵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儿童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对幼儿教育的课程开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⑶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海伊斯科普、凯米、拉瓦特里教育方案等⑷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符合儿童认知结构水平;符合年龄特征;要呈螺旋上升的形式;因材施教⑸教师充分创造条件,引发儿童主动学习,促进其同化与顺应,实现其发展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与光谱方案智力的定义: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含义智力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相对独立的能力⑴每一个体的智力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表现形式⑵智力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⑶治理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及制约⑷智力是多维的光谱方案:以多元智力理论(主要)和非普遍性理论为基础,是一个自1984年开始的长达10年的研究方案,共有8大评估体系。之所以成“光谱”是因为每个儿童的智力、风格等像“光谱”一样有很多种,要以宽泛的眼光看待,潜力就会有更多表现机会。多元智力理论八大智力领域及光谱方案八大评估领域多:语言和言语;音乐-节奏;逻辑-数理;视觉-空间;身体-动觉;自知-反省;交往-交流;自然观察者智力光:语言、音乐、数学、视觉艺术、运动、社会理解力、工作风格光谱方案主要特点⑴课程和评估相结合⑵课程开展以儿童的强项为线索(发现→发展→全面发展)⑶发展性评估(重点目标是发现儿童的强项;真实情境下进行;范围和程度广泛而深入;手段多样化;动态性)⑷学习环境追求多样化、个性化(丰富、真实、个性化、创造性)光谱方案的启示⑴课程目标追求全员、全面和创造性的发展⑵课程内容及其组织上追求多样性⑶课程评价上追求发展性瑞吉欧幼儿教育方案瑞吉欧教育体系给我们的启示⑴重视儿童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生成课程⑵让教师成为幼儿的合作研究者⑶促进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合作⑷个别化、跨学科、主体性的学习方案教学的定义是对瑞吉欧幼教课程最精辟的概括,它是一个教与学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展开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强调儿童内在动机。生成课程内涵⑴没有预先设定的目标、内容等,结果无法预测⑵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需要教师帮助引导⑶在真实情境下评估课程,评估是为了解儿童的方案、情感、兴趣、倾向和能力从而设计有意富挑战的方案。儿童的百种语言既是该幼教体系在全世界举办展览的题目,也是全面介绍该体系的书籍。体现了该幼教体系的特色——儿童用100种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符号系统来表达他们的态度,是瑞吉欧体系的主要特色。研究性学习当今世界基础教育改革趋势之一,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学是一个复杂结果难料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协商、对某问题进行研究。各国学前教育比较学前教育机构概念⑴广义:包括幼儿在成长各阶段所涉及的所有机构,如幼儿园、幼儿保健站、妇幼医院等⑵狭义:涉及从出生到入学前的各种保育教育设施,如保育学校、幼儿园等为5-6岁儿童设立的做入学准备的教育机构,如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和幼儿班等学前教育机构发展趋势⑴学前教育机构形式日趋多样化、灵活化⑵扩大幼儿园服务社会功能⑶机构微型化家庭化⑷社区学前机构发展各国行政管理比较⑴平行模式(两个或以上平行部门)日本⑵两层次模式(一般3岁前福利,后教育)⑶统一模式(一个专门部门)课程比较⑴行为主义斯金纳(行为分析学派)、班杜拉(社会学习学派)、美先行计划通过控制环境刺激可改变儿童的行为;课程由方案的目标决定;使用强化;相似教学法;重点联想学习⑵认知主义皮亚杰儿童在先天遗传结构上,经过不断同化、顺应、平衡而获得经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获得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PAS 61980-5:2024 EN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PT) systems - Part 5: Interoperability and safety of dynami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D-WPT) for electric
- 保函担保的合同
- 新能源储能系统研发合作项目投资合同
- 产品运输服务合作合同
- 微信在线签署合同
- 货物运输合同与货物运输合同
- 绿化苗木购销合同书
- 电子产品工程安装合同
-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服务合同
- 建筑安装工程合同书
- 湖北省黄冈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管业分销市场操作方案
- 《ISO 41001-2018 设施管理- 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专业解读与应用指导材料之15:“7支持-7.6 组织知识”(雷泽佳编制-2024)
- 2024年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主体结构工程)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向量共线定理》同步课件
- 小学数学学习经验交流课件
- 2024年第二批政府专职消防员招录报名表
- 注塑模具基础知识
- 2024年单招考试题
-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学研究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