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婴儿认知的发展[学习目标]1.理解皮亚杰关于婴儿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2.掌握婴儿感知觉发生、发展的主要特点。3.熟悉婴儿记忆发展的阶段。4.掌握婴儿注意发展的特点。5.掌握婴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第三章
婴儿认知的发展婴儿的认知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相关的心理过程。随着心理学家对认知发展的不断研究,也使其成为婴儿心理领域内材料最丰富、成果与争论最多的研究课题。婴儿感知觉的发展一、婴儿感知觉的重要性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我的重要手段。在人生最初的两年里,尤其在言语形成以前,婴儿主要依靠感知觉主导的感知运动来探索世界、了解自我,形成最初的客观概念和自我概念。正因为如此,皮亚杰把初生到2岁这个阶段称为“感知运动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儿依靠感知到的信息对外在世界作出反应。如果他不能用感官接触到、看到、或听到某个客体,则就很难了解、认识它。在感知运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婴儿逐渐认识到物体和物体的运动,并知道它们都是独立于自我而客观存在的,从而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感知觉对婴儿控制自己的行为也有重要意义。它的返回传导即反馈过程,是婴儿自我调控行为的不可或缺的中间机制,对婴儿有目的行为的发展有重大作用。二、婴儿感知觉的发生发展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过:“婴儿一生下来,眼睛、耳朵、鼻子、皮肤和内脏就同时受到刺激,他们感到整个世界闹哄哄的,一片混乱。”事实上,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方面就是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觉)。许多感知觉在婴儿时期就已达到成人的水平。(一)感觉的发生发展1.视觉的发生研究表明,视觉最初发生的时间当在胎儿中晚期,4、5个月的胎儿即有了视觉反应能力以及相应的生理基础。刚出生的婴儿就已经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即可以察觉眼前的亮光,区分不同明度的光,还可以用眼睛追随视刺激。但婴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集中的时间和距离都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3—5周的婴儿视觉集中能集中5秒,注视距离仅为1—15米左右;第3个月时视觉集中已经达到7—10分钟,注视距离达4—7米;到6个月,婴儿已经能注视远距离的物体了。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俗称“视力”。婴儿的视敏度约在20/200—20/400之间;出生后头半年是婴儿视敏度发展的关键期,也就是说婴儿的视敏度改善十分迅速,大约6个月到1岁便能达到正常人的视力范围。婴儿已经具备了原始的颜色视觉。一般认为,2—4个月婴儿的颜色知觉已经发展得很好。4个月的婴儿甚至表现出某种颜色的偏爱。沙勒等人采用“偏爱法”研究证实,婴儿从3、4个月起就能分辨彩色与非彩色,且已经具有正确的颜色范畴性知觉,其中红色特别能引起婴儿的兴奋。到4个月时,婴儿的颜色视觉的基本功能已接近成人的水平。同时,李忠忱以自己的女儿为被试,进行的追踪实验发现,适当的早期教育,完全可以提前和加速婴儿颜色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远远超出正常婴儿的一般发展水平,差异惊人。2.听觉的发展听觉在婴儿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婴儿探索世界、认识世界、从外界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言语、音乐等能力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听觉。婴儿出生后是否立即具有听觉?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最近的心理研究结果证实:听觉能力早在个体的胎儿期就已经存在了,听觉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在胎儿6个月时,其听觉感受器就已经基本发育成熟,听分析器的神经通路除丘脑皮质外,均在9个月前完成髓鞘化。这也表明5—6个月的胎儿即开始建立听觉系统,可以听到透过母体的频率为1000Hz以下的外界声音。同视觉一样,婴儿听觉也存在敏度。许多心理学者对婴儿的听敏度进行研究发现:1个月的婴儿已能鉴别200赫兹与500赫兹纯音的差异;5—8个月婴儿在1000—3000赫兹范围内能觉察出音频的2%的变化,而成人则能觉察出音频的1%的变化;婴儿在200—2000赫兹之间的听觉差别阈限是成人的2倍,而在4000—8000赫兹范围内的听觉差别阈限与成人相同。关系数是0.61;4个月时注意水平与5岁时认知能力相关系数为0.66;6个月时注意与3岁认知能力的相关高达0.66。注意还与婴儿行为的坚持性密不可分。在整个婴儿期,由于注意水平的不断提高,行为的坚持性不断提高。婴儿坚持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只有在集中注意时才能坚持某一行动;如果注意转移,则原本进行的活动就会终止。二、婴儿注意的发生儿童一生下来就有注意,这种注意实质上就是先天的定向反射。环境中特别的或新异的刺激会引起新生儿相应的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并表现出外在的身体运动,这就是定向反射。新生儿定向反射是一种复合反应,包括心率、血流、瞳孔、脑电波等多方面相应变化。这些变化常被用来研究新生儿注意的重要指标,具有易测定、易量化和易对比研究的特点。定向反射性注意不仅在婴儿期较明显,在成人期也常可观察到。这种注意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态。许多心理学家也运用视觉偏爱法,针对影响新生儿注意的有关因素作了实验,发现新生儿对复杂的图形更加偏爱,对成形的图案比不成形的图案注视的时间更长;对人脸的注意多于对其他事物的注意。这都表明新生儿已经有了注意的选择性。新生儿觉醒时间极其短暂的特点,是人类种系发展进化的产物,它具有维护新生儿生存和保护尚未成熟的神经系统使其免受过多刺激的重要意义。新生儿期过后,婴儿每天清醒的时间迅速延长,觉醒状态与昏睡状态之间的转换也变得有规律,感知觉能力日趋成熟,这都为注意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婴儿注意的发展婴儿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的选择性与稳定性逐步发育成熟;在婴儿晚期,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开始发展,并产生了有意注意。(一)1—3个月婴儿注意的发展人们采用感觉偏爱法广泛开展了婴儿注意选择性的研究,并总结出1—3个月婴儿注意选择的主要规律与特点:1、偏好复杂的刺激物;2、偏好曲线多于直线;3、偏好不规则的图形多于规则图形;4、偏好集中的刺激物多于非集中的刺激物;5、偏好轮廓密度大的图形;6、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的刺激物;7、从注意局部轮廓向有组织地注意较全面的轮廓发展;8、从只注意形体外围向注意形体内部因素发展。(二)3—6个月婴儿注意的发展这一时期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探索活动更加主动积极。各种基本感知觉能力日趋成熟并且在很多方面已达到成人水平;运动技能虽然很差,但头部自控能力加强,已经能够转头细致地观察事物;另外其够物和抓握能力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进入了较成熟的阶段。这就使婴儿从各个方面充实、扩展了获取信息的能力,使他能够更加深入细致地观察外界物体。此时婴儿的视觉注意能力进一步发展:平均注意时间增长,探索活动更加主动、积极,而且,在注意时更偏爱复杂而有意义的视觉对象;看得见的和可操作的物体更能引起他们特别持久的注意和兴趣;这时的选择性注意越来越受知识和经验的支配。许多研究表明,这一时期影响婴儿注意倾向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注意对象本身的“复杂性”,如轮廓大、结构复杂、因素多等等;二是两对比刺激及其替换刺激之间的关系;三是当前刺激和婴儿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三)6—12个月婴儿注意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婴儿处于觉醒和警觉状态的时间仍在迅速增长。而这时期出现的昼夜之间有规律的睡眠——觉醒的转换,标志着大脑的生理成熟。这也使得婴儿有更持久、更广泛的时间去探究事物、获取信息,进而推动其记忆和学习能力的迅速发展;这还使婴儿有更多的机会去游戏和进行社会交往,促进了表象、言语的产生和发展。婴儿在这一时期成为了积极的学习和探索者。能站会走,抓握和摆弄物体能力的发展,使婴儿注意的选择性不仅表现在选择性注视,而且更多的表现在选择性够物、选择性抓握、选择性操作等方面。注意的对象和注意选择性在范围和内容上大大扩展。同时,婴儿选择性注意也越来越受知识和经验的支配,如婴儿的认生现象,就是一种由经验和社会性认识控制的注意现象,而且婴儿的选择注意已主要受当前事物(或人)在其社会认知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婴儿所知的自己与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支配或影响。(四)1—3岁婴儿注意的发展1岁以后,婴儿能说出具有最初概括性意义的真正的词,标志着言语的初步形成。婴儿的注意与语言符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人的言语提示或指导对婴儿注意有一定的制约和调节作用。1—3岁婴儿的注意时间在逐渐增长,最多能集中注意20—30分钟;注意的事物逐渐增多,范围也越来越广,如能注意自己的内部状态和周围人们的活动;由于大脑神经系统抑制能力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注意转移能力和注意分配能力也有较大的发展,但仍不成熟;将近3岁时,有意注意开始出现,婴儿已能注意观察环境中的变化并和认知过程结合起来。第三节
婴儿记忆的发展记忆是婴儿心理活动在时间上得以延续的根本保证,是经验积累或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记忆,旧经验就不可能对当前婴儿心理活动产生影响,心理的全部复杂性就无从实现,也就没有个体心理的发展。因此,记忆是婴儿发展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之一。一、婴儿记忆的重要性记忆与婴儿其他心理活动有着各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如,记忆是在知觉基础上进行,而知觉的发展也离不开记忆。另外,知觉中包括着经验的作用,如知觉的恒常性,就是依靠记忆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总之,各种知觉都与经验有密切关系。而经验本身又是记忆的结果。因此婴儿记忆水平直接影响其知觉能力的发展。记忆还直接影响着婴儿的想象、思维、语言和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记忆把知觉和想象、思维联结起来,使婴儿能够对知觉到的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婴儿最初的想象实质上就是记忆内容的迁移,属于记忆再作用的过程。婴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离不开记忆。例如,婴儿必须记住语音所对应的语义或事物,才能理解语词。另外,婴儿能通过记忆对与某种经验有关的事情发生一定的情绪情感,并巩固与丰富它。如对深度的恐惧感就是早期运动经验通过记忆而积累巩固的结果。二、婴儿记忆的发生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个体的记忆应该发生在新生儿期,但近几年通过对胎儿的研究发现,个体在胎儿末期就有了听觉记忆。在判别记忆发生时一般采用以下三个指标:1.习惯化。婴儿对刺激物的习惯化,常被作为他对事物是否熟悉或是否能够再认的指标。如凯森等人采用感觉偏爱法研究婴儿对熟悉图形的视觉习惯化,证明婴儿出生1—3天就已经有了原始记忆。2.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也常被用作记忆发生的指标。婴儿对条件刺激物作出条件性反应,能表明再认的存在。有研究表明,在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中,刚刚出生2天的婴儿就可以学习并认识到条件刺激物和食物之间的预示性关系,在几个小时内便可建立初步的条件反射。3.重学节省。婴儿学习一种知识或技能以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来学习,第二次学习所需要的时间或次数比第一次要少一些,这就是重学节省现象。它由于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因此只用来检测婴儿记忆和学习的能力和效果。三、婴儿记忆的发展对婴儿记忆能力发展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帕波塞克和克拉奇卡夫斯卡娅进行了最早的研究,并开辟了一条经典条件反射研究婴儿记忆的道路。在随后的40多年里,心理学家不断开创新的研究方法,展开各个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1.0—3个月婴儿记忆的发展魏兹曼、科恩等研究发现,1—2个月婴儿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可以因积累而形成长时记忆。萨利文等进行了两项对比研究后证实,3个月的婴儿在相隔8天以后重新学习时,出现了“重学节省”现象。这表明婴儿3个月时已经具备了8天之久的长时记忆。马斯特等也报告了3个月的婴儿已经有了初步的长时记忆。同时,诺韦—科利尔首创用操作性条件作用研究新生儿记忆和学习的方法,通过“题腿—车动”实验证明:①出生20天的婴儿即可以建立经典性眨眼条件反射,而且一旦建立就可以保持10天以上。这表明新生儿末期已有长时记忆能力;②8—12周的婴儿已经能建立操作性条件反射;③3个月的婴儿对操作条件反射的记忆能保持4周。这一研究结果目前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2.3—6个月婴儿记忆的发展这一时期婴儿长时记忆能力有很大发展。他们学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已经可以保持数天不忘。如费根通过研究发现,21—25周的婴儿在间隔14天以后还能够再认大多数视觉刺激物;马丁的研究表明,5个月婴儿的长时记忆能保持24个小时;康乃尔的研究证实了5—6个月的婴儿有48小时的记忆。另外,科恩、奥尔森、费根等开展的婴儿早期遗忘研究也取得了与上述观点一致的实验结果,证实了3—6个月婴儿在数小时之内遗忘较少。3.6—12个月婴儿记忆的发展半岁以后,婴儿长时记忆所能保持的时间继续延长。许多心理学家分别采用条件反射法、习惯化法和感觉偏爱法等进行的研究都共同证实了这一点。这时期婴儿最引人注目的外在变化就是出现了大量的模仿动作。麦考尔、阿布瑞夫内尔等人研究发现,12个月以前的婴儿对成人面部表情已有大量模仿动作表现,虽然这还不是延迟模仿,但不可否认其中包含着记忆因素。同时,对婴儿社会性认知及记忆的研究也表明,婴儿对陌生人的“格外小心”既说明了社会情感的发展,也表明了其长时记忆能力的扩展。4.12—36个月婴儿记忆的发展婴儿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给这一时期婴儿发展带来了很多重要变化,使得婴儿的符号表征和延迟模仿出现。符号表征的出现使婴儿的词语记忆能力成为可能,而延迟模仿的出现则标志着婴儿表象能力和再现能力的初步形成。在婴儿12—36个月这段时间里,其再现即回忆能力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婴儿开始用行动表现出初步的回忆能力。总之,婴儿期是个体记忆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期和高峰期。这一时期,婴儿机械记忆能力比较发达且有相当大的潜能;再现能力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婴儿思维的发展思维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从其活动本身来看,人的思维有概念形成、理解和问题解决等重要形式。而概念形成和理解往往有问题解决的性质。因此可以说,问题解决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一般形式。其实,人的思维活动常都由一定问题引起,并指向问题的解决。这也正是思维的目的性所在。当前对婴儿思维发展的研究,大都集中在问题解决能力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获得了丰富的实验材料。这些材料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立起来的经典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怀疑和挑战。一、婴儿思维的特点在儿童出生后第1年心理发展的基础上,开始产生了带有一定概括性和间接性的人的思维的萌芽。到了婴儿时期,即约从1到3岁,在儿童个体及其环境条件,特别是社会和教育条件的相互作用下,这种萌芽状态的思维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婴儿时期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其基本特点是:这种思维与婴儿的感知觉和行动密切相联系,婴儿只能在感知行动中思维,与此同时,由于婴儿的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也逐渐加强了这种思维中的概括性和间接性。直觉行动思维是在直觉行动中进行的思维,因此,婴儿只能在自己动作所接触的事物、只能在自己的行动中思维,而不能在感知和动作之外思考,更不能考虑自己的动作、计划自己的动作、预见动作的后果。例如,婴儿身旁如果有布娃娃,他就拿起来做喂布娃娃的“游戏”,布娃娃被拿走了,“游戏”活动也就停止了。当儿童骑在竹竿上面的时候,就想到骑马的活动,如果把竹竿丢掉了,骑马的事就忘掉了。因此,儿童还不能离开物体和行动来主动地计划和思考什么。观察证明,当婴儿的皮球滚到床下的时候,他立刻就往床下窜,如果成人提醒他“你想想该怎么办”,婴儿就会回答说:“不是要想,是要把它拿出来。”(二)直觉行动思维中最初的词的概括调节作用婴儿时期直觉行动思维中的词的概括调节作用是逐步产生的。一般说来,2—2.5岁的婴儿的思维更多地依赖于直观和动作;而2—3岁婴儿的思维,词、语言的概括调节作用才比较明显。研究表明:2.5岁以后的婴儿在完成认知任务时,有三个不同层次:1.不知有错误,不会改正错误;2.在直观对比后,发现有错误,能加以改正;3.在头脑里进行思维,不需直观对比就能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二、皮亚杰关于婴儿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的理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体系。在思维发展阶段理论中,皮亚杰详细描述了婴儿思维、认知的水平与概况,将婴儿思维的发展分成了以下两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从出生至两岁,大致处于这一阶段。出生婴儿只有先天的遗传性无条件反射,随后才逐渐发展出通过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外部环境刺激的能力。到这一阶段后期,感觉与动作明显区分,手段与目的逐渐分化,思维开始萌芽。皮亚杰对这一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研究,将这一阶段分成了六个子阶段:(1)第一子阶段(出生~1个月)——“反射练习期”。其特点是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部环境,如看见奶头会吸吮,感觉饥渴会哭喊。(2)第二子阶段(1~4.5个月)——“习惯动作形成期”。在先天反射基础上,把若干个动作联结起来形成某种习惯动作,以便更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如寻找声源和用眼睛去追随运动物体等。(3)第三子阶段(4.5个月~9个月)——“有目的动作形成期”。由于婴儿经常用手触摸、摆弄身边的各种物体,使婴儿活动不再囿于主体自身,而开始对周围物体发生作用。物体受影响后反过来又进一步引起主体对它的注意,并激起主体对它再次施加影响。这样,就使婴儿动作(即手段)与婴儿动作结果(即目的)之间逐渐产生分化,并开始出现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某种动作。(4)第四子阶段(9~11、12月)——“手段与目的协调期”。随着手段与目的的分化,一些动作图式已成为达到目的意图的特定手段。如婴儿把手伸向自己够不着的地方,表明他在作出伸手动作之前已有取得物体的意向。逐渐地婴儿能用越来越多的手段即动作图式(如抓、推、敲、打、喊等)去对付新情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各种动作之间的联系更为灵活,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协调。(5)第五子阶段(11、12月~1岁半)——“偶然发现期”。婴儿在完成某种动作图式过程中,不只是重复原来的动作,有时会作出一些改变,即通过尝试错误来解决新问题。例如有一只布娃娃放在床铺上,婴儿够不着就会伸手乱抓一气,偶然间他抓住了床单一角,发现床单移动与布娃娃位置之间有关系,于是他拉过床单,取得了布娃娃。这是婴儿认知发展的一大进步,不过,这种发现还是偶然的,还没有形成按一定目标去发现的能力。(6)第六子阶段(1岁半~2岁)——“有目的发现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婴儿开始按一定的目标或方向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有一只透明的塑料盒,里面装有巧克力,婴儿先是把盒子翻来覆去的看,或是用小指头伸进盒缝去拿,但拿不到。后来他停止了动作,用眼睛看着盒子,嘴巴一张一合,然后用手使劲掰开盒子,拿到了巧克力。这种一张一合的嘴巴动作相当于在婴儿的头脑里“想象”盒子打开的情景,这表明婴儿已经开始有最初步的、内化的心理操作只是这种心理操作的对象还不是表征符号或表象,而是当前具体事物(巧克力盒子)的形象。在上述六个子阶段的前面三个子阶段中,对于婴儿来说,还不存在稳定的客体,只有感觉的图像时隐时现,主体仿佛是世界的中心,但还不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随着动作图式的发展,婴儿逐渐意识到主体自身与客体之间的分离,开始把自己仅仅看作是由众多客体所组成的世界中的一个客体。皮亚杰高度评价这种脱离自我中心的婴儿意识的出现,认为这是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是整个“感知运动阶段”的最大成就。这种哥白尼式的革命大体上是在上述第四个子阶段以后才逐渐完成的。2.前运算阶段与自我中心化现象2岁以后,婴儿进入了前运算阶段。这是感知运动智力向概念性智力(运算)发展的一个中间性过渡阶段。由于这一时期婴儿还不能进行逻辑运算,故称为“前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这一时期婴儿心理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即是自我中心化现象。这种现象是指婴儿还不能把自我与外界很好分开,在认识和适应外在世界时总是不自觉地迷恋和深信自己的动作、观点和思维,以为它们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心。这使得婴儿感知到的,既不是具有意识的自我,也不是独立于自我的客体,而是一种主客体混然后的世界。因此,婴儿期主要存在两种自我中心化现象。(1)感知运动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现象。婴儿刚出生时初在一种不能把自我和外在环境区分开来的原始的混沌状态,没有任何自我意识,也不能认识到自我,更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和现实分开。总体概括来看,这种水平的自我中心化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①以自身为中心的、无意识的感知运动活动。皮亚杰指出,“在空间领域里,以及在不同的知觉范围内,婴儿把每一件事都与自己的身体关联起来,好像自己的身体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样——但都是一个不能意识其自身的中心。”②各项活动缺乏协调。例如婴儿有时会好奇地看着自己的脚在动,就好像看一个玩具在动一样。皮亚杰认为这种协调的匮乏正是婴儿自身中心化产生的根源。③不自觉的“我向思维”。包括两个特点:一是把世界同化于自我。在婴儿那里,一切事物都是可以同化的材料,他用吸吮、抓握、摇晃等动作图式来同化或认识其所接触的每一个新的客体。二是无确定或系统整体目标。婴儿的动作一般无确定的目标,或者是尽管每一个具体动作是有目的的,但贯穿于一系列的总体目标却没有,这样,一些本来相关的动作就不能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动作范型之间就缺乏协调。④没有永久客体的概念。当8个月以前的婴儿盯着一个玩具娃娃时,用纸板挡住他的视线,他就会转头去看别处,好象娃娃消失了一样。(2)前运算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现象。2岁左右时,第2种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现象出现了。它主要表现为不知道对同一事物还有别人观点的存在,不能从别人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有关问题,总是“绝对相信”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思维具有非常显著的自我中心化特点,因而这一阶段婴儿的思维又被特称为“自我中心化思维”。其主要特点是:①直观形象性。他们在感知事物时往往只看到几个有限的表面特点或现象,只凭感性或直觉进行认识活动。②缺乏可逆性。这时婴儿还不能动态考虑并协调好思维过程中连续转换过程的每一步,因而就很难获得物质守恒的概念。③绝对性。婴儿对外在世界的认识缺乏相对性,总是绝对相信自己的感知和看法。④想象与外在现实的混同。这时期婴儿经常把自己的想象同客观现实相混淆,并以为它就是外在现实。这一阶段还出现了“泛灵论”、“人工论”、“拟人化”和神话故事等认识上的奇特现象,它们都与自我中心化思维有着深刻的内在关系。三、婴儿思维的发展(一)问题解决能力在婴儿期的发展1.婴儿0到9—10个月。目的性是问题解决行为的基本要素。皮亚杰认为在婴儿认知发展的前两个阶段(0—1个月;1到4—5个月),不存在问题解决行为,因为这时期婴儿行为还不具备明确的目的性。他们有的只是简单的感知-运动类型的练习行为,还不能理解行为同行为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到了第3个阶段(即2级循环反应阶段,4—5到9—10个月)时,婴儿才开始协调各个独立的感知-运动图式,并以次来作为达到某种愿望(满足兴趣)的手段。例如,婴儿可以协调手、眼的感知-运动图式,以便拉动绳子使摇篮上方的拨浪鼓发出他所感兴趣的咕咚咕咚声。2.婴儿9—10到12个月。这一阶段婴儿产生了为达到某一特定结果而选择方法的初步的有计划行为,婴儿已能把几个相关的动作图式相互协调起来并用来解决简单的“屏障问题”。婴儿能够寻找不在眼前的物体,可以排除简单的障碍物,或是采取某种工具(绳子、棍子等)来够取远处的物体。但本阶段婴儿问题解决能力还是有限的。首先,表现为婴儿只会从其现有动作、技能体系中选择方法,而不能生成或构造新的方法。其次,表现为婴儿不能根据任务的变化而修改原来成功的办法,而是固执地重复原来的办法。皮亚杰所说的著名的“AB错误”就是这一现象最典型的表现。3.婴儿12—24个月。当婴儿到第5阶段(12—18个月)时,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解决能力的有限性便不复存在。因为这时婴儿已能够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不再简单地学习行动A与结果B之间的关系,而是建立了一整套行动与效果之间的参数,并将这些信息系统地协调建构起来。例如,14个月婴儿就开始把物体大小变化同其重量变化相互关联起来,并且能够根据物体形状大小来推断其重量。这时婴儿问题解决策略仍比较简单,还不能事先进行设计或设计好解决问题的办法。到第6阶段(18—24个月)时,婴儿能够运用心理表象而不再是外显行为来解决问题。如皮亚杰曾经观察到,1个婴儿有一次想把长串项链放进小盒里,但3次都失败了。这时她停了下来,把项链放在盒子旁边的地板上,团成球状,然后成功地把它放进了盒子里。而处于第5阶段的婴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则尝试错误了22次,可见,两个阶段之间的差距很大。此外,第6阶段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合集【职工管理】十篇
- 《全面质量管理ol》课件
- 《沙盘游戏治疗》课件
- 第5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A卷·知识通关练)(解析版)
- 某砖混结构住宅楼招标文件
- 《园林景观小品设计》课件
- 明确财务数据分析目标的路径计划
- 公园保安工作职责概述
- 2023年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必考】
- 教师暑假培训心得体会800字(九篇)
- 加油站题材搞笑小品剧本-(加油-加油)
- (2024年)《管理学》第四章组织
- 开题报告金融
- 心肺复苏知识培训总结与反思
- 楚雄师范学院-18级-葡萄酒专业-葡萄酒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 助产士的述职报告
- 医保缴费问题排查整改报告
- 2024年黑龙江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度医院财务部述职报告课件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 工程管理培训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