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通关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海南省文昌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通关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海南省文昌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通关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海南省文昌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通关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海南省文昌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通关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______

第一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三课远古传说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下图是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出土的中国最早的骨质蚕雕艺术品,该遗址是黄帝时期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这可以用来说明黄帝时期的先民已经能够(

A.刀耕火种B.建造宫室C.养蚕缫丝D.发展养殖

3、《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这反映了()A.从世袭制到分封制的转变B.从禅让制到郡县制的转变C.从禅让制到分封制的转变D.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

4、甲骨文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材料说明甲骨文(

)A.造字的方法多种多样B.主要铸刻在青铜器上面C.是体系最完整的文字D.是中国文字演变的开端

5、如果要为下图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聚族而居B.贫富分化C.原始农耕D.采集狩猎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下材料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A.以民为本B.崇德尚贤C.天人合一D.兼爱非攻

7、下列出土的文物可以佐证秦朝历史的是(

)A.B.C.D.

8、公元前207年,威名显赫的秦朝灭亡了,接下来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争霸”。“楚汉争霸”处于(

)A.公元前二世纪初B.公元前二世纪末C.公元前三世纪初D.公元前三世纪末

9、汉初统治者认识到要“先富民,再强国”,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西汉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A.提倡节俭B.分封诸侯C.休养生息D.严刑峻法

10、年谱是研究历史人物生平的重要参考资料,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实证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以下是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的年谱(部分),分析有效信息,对这位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叙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36年公元前129年公元前127年公元前118年公元前87年即皇帝位置五经博士派卫青等北击匈奴颁布“推思令”下令铸造五铢钱崩,葬于茂陵A.建立新的王朝,开创皇帝制度B.积极进行改革,实现富国强兵C.巩固大一统局面,王朝进入鼎盛时期D.结束政权分裂,实现国家统一

11、小历同学搜集了“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等资料。据此推知,她研究的课题是A.西汉的建立B.东汉的兴衰C.西晋的统一D.北魏的分裂

12、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发动者是A.陈胜、吴广B.刘邦、项羽C.黄巢D.张角

13、某中学的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上,阳阳同学回答的题目是:苏轼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对我国历史上哪一场战争的描写(

)A.巨鹿之战B.淝水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14、最后统一了魏、蜀、吴三国的朝代是(

)A.魏B.西晋C.西汉D.北魏

15、近几年,网上热议“中国会不会因北京持续雾霾而迁都”问题。网友吴铭说,有迁都的可能性,我国历史上就曾因种种原因而发生多次迁都,如商王盘庚、周平王、北魏孝文帝、明成祖等统治时期都迁都过。其中,北魏孝文帝迁都()A.长安B.洛阳C.应天D.燕京

16、假如你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①用高表推算节气和时间

②运用圆周率计算谷仓容积

③因地制宜种植作物

④运用《大衍历》安排农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7、文物是凝固的历史,但它们从来都不是静止的。下列文物见证了汉代历史的是(

)A.

B.

C.

D.

18、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体现在(

①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②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③农业产量提高

④人口大量增加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9、下列图片文物共同反映了(

)A.这三种远古人类都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B.这三种远古人类都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C.这三种远古人类都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D.这三种文物都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文化遗存

20、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学好历史,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B.多个政权并立C.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D.由分裂走向统一二、综合题

21、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回答问题。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材料二

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经济社会关系的组合和各阶层利益的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抵抗……商鞅坚持公开颁行的法令,对违反新法的,坚决依法给予处罚……将新法进行到底,取得了重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商鞅变法遭到旧贵族的反对,主要是因为他在变法中推行了什么措施?

(3)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了没有?请说明理由。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改革者必须具备怎样的精神?

22、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大秦帝国的兴衰”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由分裂走向统一】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材料二: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五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建立起以地缘为本位的地方政权制度。——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巩固统一的措施】材料三:战国时期,七国的田畴采用不同的亩制,车辙采用不一样的宽,推行不同的律令制度,衣冠、言语、文字等方面也不尽相同。——摘编自许慎《说文解字》

【揭竿而起秦覆亡】材料四: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的是谁?他完成“扫六合”的时间是哪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2)材料二中“以地缘为本位的地方政权制度”指的是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

(3)为解决材料三中的社会问题,秦朝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4)材料四图片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历史地位?它与秦朝的灭亡有什么关系?从秦帝国的兴亡史里,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3、经济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文物反映出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哪些变化?材料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班固《汉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两个措施。材料三描述了我国历史上哪一盛世局面?材料四:

(3)材料四中图3水利工程的设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请写出该工程的名称。图4是汉代出现的播种工具,请写出它的名字。材料五: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若你想了解同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好查阅当时哪一农学著作?

(5)综上所述,你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1)材料一中的言论属于哪个学派的思想?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历史上称之为什么?材料二

(2)秦统一后颁行全国的文字是什么?我国汉字的演变有何特点?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图反映的是哪一工艺流程?依据所学指出此图所对应的文化成果的价值。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