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汝州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河南省汝州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河南省汝州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河南省汝州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河南省汝州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面临瓦解。下列史实发生于隋炀帝统治时期的是(

)A.开凿大运河B.南下灭陈,统一南北C.采取措施发展经济D.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秦汉以后,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隋唐时期为革除“九品中正之弊”,采用了A.世袭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举荐制

3、“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下列关于这位皇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B.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C.设置进士科,开创科举取士制度D.轻徭薄赋,三十税一

4、经过唐玄宗的励精图治,国力达到鼎盛,形成了“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这一盛世局面是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5、杜甫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A.医圣B.书圣C.诗圣D.诗仙

6、唐朝诗人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诗人所经历的“世乱”指的是(

)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黄巢起义D.靖康之变

7、王安石变法实施的“募役法”规定: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此举旨在(

)A.促进农业发展B.核实土地数量C.增强军事力量D.增加政府收入

8、宋代稻田耕作水平不断提高,如在禾苗生产过程中排水晒田使稻根扎深,利用冬灌杀死害虫等。这些措施反映了宋代A.商品经济的繁荣B.土地制度的演变C.农业技术的进步D.赋税制度的变革

9、下列货币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B.C.D.

10、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A.景德镇B.邢窑C.汝窑D.越窑

11、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他给予铁木真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铁木真(

)A.灭掉陈朝,统一全国B.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C.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D.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

12、忽必烈还在“潜邸”时,就已结识中原文士,熟悉中原汉地的情况。他继承汗位后,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建议,还依照儒生刘秉忠的意见定国号为大元。这种状况(

)A.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发展B.延缓了国家统一的进程C.有利于蒙古族的封建化D.提高了汉族人民的地位

13、南宋诗人陆游曾写道:“……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

)A.黄河流域B.淮河流域C.珠江流域D.长江流域

14、宋词是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之一,这一时期词人层出不穷,下列人物不在这一时期的是(

)A.B.C.D.

15、有一本史书,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多年的历变,纵贯中国16个朝代。宋神宗认为这部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为此书赐名,该史书是A.《史记》B.《资治通鉴》C.《通典》D.《东京梦华录》

16、明朝中期组织抗倭斗争的著名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文天祥C.岳飞D.林则徐

17、万里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B.东起鸭绿江边,西至陇西C.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D.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18、明朝郑和下西洋从江苏太仓出发。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海外贸易,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B.加强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C.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D.占领亚非各国,建立殖民地

19、图片资料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两幅图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

A.抵御外敌的抗争B.选官制度的演变C.民族交融的历程D.农民运动的发展

20、元朝时,大量信仰伊斯兰教的外国人迁入我国,与中国人通婚,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A.羌族B.党项族C.回族D.满族

21、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某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你认为该卡片反映的是什么政策

A.闭关锁国B.重农抑商C.君权强化D.文化专制

22、以下是某同学学习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后制作的一-张卡片,根据卡片内容判断该剧种是()剧种:

1.别称:皮黄戏、京戏

2.形成:19世纪中期

3.特点:既博采众长,又带有北京地方特色,角色行当划分明确

A.京剧B.越剧C.豫剧D.昆曲

23、下列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

)材料一

隋炀帝即位不久,就派人前往流求,先后有三次,加强了与流求的联系。材料二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材料三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中央对台湾的管辖。A.历代政府都重视对西南地区的管辖B.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大陆最早在隋朝时与台湾地区接触D.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二、综合题

24、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从秦至清,每朝都采取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材料一这种加强君主专制的制度是什么?它主要是哪一时期的措施?材料二:宋朝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摘自七年级下册所学教材

(2)说一说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利弊。材料三:元朝时,在中央设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在地方设10个行省,行省下设、府、州、县。这一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摘自七年级下册所学教材

(3)写出这一制度的名称。材料四: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刻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实录》

(4)朱元璋立下的这条“祖训”,废除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最早设立于何时?材料五:(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赵翼《檐曝杂记》

(5)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因为它设置了哪一机构?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朝代史实影响唐朝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民族交往与交融元朝设立宣政院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清朝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

中央政府的册封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制定“金瓶掣签”制度有效加强管辖——据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编制

(1)根据材料,指出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的朝代。

(2)阅读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李时珍(1518-1593),生于湖北蕲州(今蕲春县)一个医生世家。他在学医的过程中,见前人的《本草》错误很多,便立志重新编撰一部新的《本草》。为了写好这本书,他不但阅读了800多种书籍,而且实地考察了许多地方,收集标本和单方,进行药物试验。在历时二十多年后,终于写成《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共190多万字,分16部62类,共收药物1892种,附方11096个,还配有插图1160幅,所收药物有近四分之一为新增,对每一种药物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进行详细的介绍。《本草纲目》打破了传统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不仅为中国药物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本草纲日》被翻刻了30多次。传至日本后,被翻刻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