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阳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溧阳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溧阳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溧阳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溧阳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隋的“国富”历来为传统的史学家所津津乐道,隋炀帝在全国各地广设粮仓,长安、太原、洛阳等地的仓库储存了几千万匹布帛,直到唐朝初年,这些仓库中的粮食、布帛还没用尽,如此富庶的隋朝却短命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隋炀帝的暴政B.隋朝统治政策不得民心C.下层的人民起义不断D.隋修建大运河耗费国力

2、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制度的古代帝王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太宗

3、搜索关键词:女皇帝、创立殿试制度、“治宏贞观、政启开元”。能搜索到的历史人物应是(

)A.唐太宗B.武则天C.慈禧太后D.唐玄宗

4、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A.唐太宗统治前期B.唐太宗统治后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

5、“国破山河在(国家破碎,但山河依旧还是那片山河),

城春草木深(春天来了,昔日繁华的京城长满杂草)。

感时花溅泪(感叹时局破败,看到花开也潸然落泪),

恨别鸟惊心(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也心惊胆战)。

烽火连三月(叛乱的烽火已接连不断燃烧三个月了),

家书抵万金(一封普通的家书已抵得上万金之重了)。

白头搔更短(愁绪缠绕,挠头思虑,白发越搔越短),

浑欲不胜簪(头发短得简直连一根簪子也差不住了)。”

杜甫的这首《春望》描写了()A.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B.安史之乱的战火破坏C.藩镇之间的连年战争D.五代十国的更迭分立

6、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唐朝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B.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C.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D.唐代时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7、王安石变法中实行方田均税法,即“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这一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分散宰相权力B.增加财政收入C.加强军事实力D.促进农业生产

8、穿越时空隧道,如果你来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B.老百姓吃的是占城稻大米饭C.市场上流通着铜币和纸币D.外国使团乘坐郑和船队来临安

9、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关于题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

(a)秦统一货币(b)唐开元通宝(c)北宋交子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

10、如果你生活在两宋时期,下列可以做到的事情是()

①在江南地区可得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②可以品尝到花生

③在江南地区种植大片棉花

④在四川地区经商时携带纸币。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1、“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原野飞花壮士怀抱冷傲,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这是电视剧《成吉思汗》的主题歌。主题歌唱出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是(

)A.统一蒙古B.设立行省C.建立元朝D.统一全国

12、“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哎耶;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哎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哎耶……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内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铁木真B.完颜阿骨打C.忽必烈D.耶律阿保机

13、中国人口历史学家研究表明,从西汉到宋代,北方人口户数由965万户变为459万户,南方人口户数由111万户变为830万户。导致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国家统一

②北方人口南迁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方政局相对安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4、词是宋代最具特色的文学体裁。“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描写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见到陌生人的情景。这种清新自然且栩栩如生的描写出自(

)A.黄道婆B.班昭C.李清照D.武则天

15、以下哪位皇帝可能被《史记》和《资治通鉴》同时记入史书(

)A.赵匡胤B.汉高祖刘邦C.隋炀帝D.北魏孝文帝

16、学会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B.宋元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秦汉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7、“它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它”是(

)A.都江堰B.灵渠C.长城D.紫禁城

18、《奔赴索马里》歌中唱到:“中华勇士,铁血男儿,无畏征程,早有郑和六百年….”这里提到中国最负盛名的航海家——郑和。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A.印度半岛B.印度洋上的波斯湾C.阿拉伯半岛D.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19、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这主要是因为他提出了口号(

)A.“替天行道”B.“均田免赋”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20、元朝时形成了“回回遍天下”的局面。据考证,元朝时期迁入汉地的各少数民族采用汉族姓氏的现象更加普遍,他们长期在汉地定居,通经史,擅诗文。这反映出元朝时期(

)A.民族融合不断加强B.回族开始形成C.国家统一规模扩大D.少数民族内迁

21、清朝前期管理对外贸易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的机构(

)A.台湾府B.广州十三行C.驻藏大臣D.伊犁将军

22、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以后被称为(

)A.京剧B.黄梅戏C.湘剧D.越剧

23、康乾时期,清政府在东南设置台湾府;在东北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中俄边界;在新疆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在北方平定蒙古噶尔丹叛乱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在西藏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政教事务。这些做法体现了(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国家治理因地制宜C.国家疆域远超历代D.清朝经济高度发展二、综合题

24、历朝历代制度既相互维承,又各有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隋朝虽二世而亡,但能借鉴前朝经验,融汇南北之长,在制度层面推出一系列改革与创制。随后的唐朝,在此基础上,传承发扬,扩充改进,使当时的政治格局呈现新的气象和特点。——《大学中国史》

(1)隋唐时期哪一制度的创立与完善,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明清时期哪种文体的出现禁辑了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创新发展?材料二

臣窃闻祖宗之法,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武人为总管,领兵马,号将官,受节制,出入战守,唯所指挥。国家承平百有二十余年,内外无事,以其制御边臣,得其道也。——刘挚《上哲宗论祖宗不任武人为大帅用意深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宋朝在政治上实行什么政策?取得了什么积极作用?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所示图1到图2的变化说一说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特点是什么?图3这一机构的重要职能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有何趋势。

25、民族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民族问题自古以来便是治国理政的大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隋唐以前,历朝历代的中原汉族统治者基本都把周边的民族地区视之为蛮夷之地,把生活在周边的民族地区的人民称之为蛮夷……但到了隋唐时期,尤其是从唐太宗开始,民族思想就有了很大的转变,开明、兼容并蓄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摘自程陈《唐宋两朝民族关系的比较》材料二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契丹族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虽然宋朝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夏的某些文化成分。——摘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材料三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摘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唐时期中原王朝统治者民族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朝民族关系和睦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指出辽宋西夏时期的民族文化交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时政府派驻西藏、新疆的最高行政长官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三,说说清朝对边疆有效管辖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请谈一谈你对民族交融、国家统一的认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书目计量表。

——摘编自伯淳《中华传统科学四大发现与四大学科》等材料二

中国古代医学直到今天仍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其思想观念深深打上中国古代文化的烙印。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理念构建起来的关于人的生命、健康与疾病防治规律的科学体系,中医学不仅保留着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还以其良好的临床疗效独树一帜。中药的毒副作用一般都要明显小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