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深度自测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宜兴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深度自测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宜兴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深度自测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宜兴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深度自测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宜兴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深度自测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范文澜在《中国史纲要》中写道:“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是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奴役的起点。中国……从此发生了根本变化。”这里的“根本变化”主要是指(

)A.中国被迫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B.有识之士开始将目光转向西方C.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2、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是(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

3、太平军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与此同时,在南京的太平军于1856年出击,摧毁了清军的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长江中下游地区落入了太平军之手。以上史实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颁布了革命性纲领B.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C.减少了近代化阻力D.保持了领导集团团结

4、某同学在学习完《甲午中日战争》后,做了一份学习笔记。其中与史实不符的一项是(

开始:1894年,日本偷袭清军运兵船

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海战、旅顺战役

结束: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开始B.战役C.结束D.影响

5、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领土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联军统帅瓦德西又认为“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太平军打击了洋枪队B.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C.左宗棠收复了新疆D.义和团沉重打击了列强的野心

6、下图反映的军事行动取得了胜利,并引发各省纷纷响应。最终,革命行动(

A.推翻了北洋政府B.终结了封建专制C.结束了清朝统治D.创建了人民军队

7、下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A.公元1918年B.公元1919年C.公元1920年D.公元1921年

8、小文比较了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总结了二者的相同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B.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C.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最终都未取得成功

9、陈独秀将新文化运动中的两大口号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能够救中国。这两大口号是A.民主和共和B.民主和科学C.自由与平等D.民主与法制

10、下面是对中国近代史上某一运动的历史意义及特点的表述,这场运动是(

①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②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

③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④这场运动具有革命性、进步性、广泛性、彻底性的特点A.禁烟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

11、北伐战争打击军阀的顺序是(

)A.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B.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C.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D.吴、张、孙

12、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八一”两字能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是因为(

)A.广州起义B.武昌起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

13、下侧材料可用于说明遵义会议的遵义会议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处处主动,生龙活虎,左右敌人。——刘伯承《回顾长征》

A.历史背景B.参会人物C.主要内容D.重要意义

14、西安事变(下图)发生后,中共在处理西安事变中坚持的态度是

A.趁机武力征讨西安B.无条件释放蒋介石C.和平解决,联蒋抗日D.依据司法,审判蒋介石

15、2019年12月13日,是第6个

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举国上下以各种形式缅怀82年前遇难的同胞.以此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处应填A.旅顺大屠杀B.南京大屠杀C.强渡大渡河D.碧血战湘江

16、1938年,国民政府代表龚德柏指出:“再战半年,最多一年,敌人亦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国瓦解。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同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了当时流行的速胜论。据此可知A.敌后抗战获得广泛支持B.国民政府主张消极抗日C.国共抗战思路存在差异D.国共合作抗战出现裂痕

17、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土地政策。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1927年《井冈山土地法》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三种方法分配之:分配给农民个别耕种;分配给农民共同耕种;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以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A.以实现土地公有制为主要目的B.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C.以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目标D.调整后农民都对土地有所有权

18、2021年11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美国个别议员窜访台湾一事回答相关提问时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绝不是国际关系的一张牌。近现代的台湾经历了“被割占——回归——分离”的历程。与这一历程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抗日战争⑤人民解放战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

19、历史题材影片《建国大业》再现了1945年蒋介石和毛泽东的握手时刻,这一时刻的出现时,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

)A.打倒军阀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C.揭穿国民党假和平的阴谋D.维护和平,民主建国

20、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土地改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A.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B.书写了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D.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21、提出“实业救国”,并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的状元实业家是(

)A.张謇B.侯德榜C.卢作孚D.荣氏兄弟

22、以下对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辛亥革命后,仍然有人蓄辫B.新式婚礼取代传统婚礼成为主流C.公众场所已无传统长袍马褂的身影D.即使在偏远乡村,过年也不再向长辈头行礼二、综合题

2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在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场运动,使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在野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一个由少数知识精英聚集的幼年的党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千上万工农群众卷入这场洪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王奇生《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二

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在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毛泽东(1927年8月9日)材料三

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能够击败下定决心要消灭他们的敌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塞缪尔·格里菲思,美国军事史学家

(1)材料一中“幼年的党”指的是哪一政党?该党哪位领导人在这场“洪流”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2)发表完材料二的讲话后,毛泽东在湖南组织了哪次武装暴动?失败后“上山”指的是向哪里进军?这一系列行动促使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所述的事件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途中哪次会议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会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哪场战役?

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感久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展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罗荣梁《现代化新论》材料二

《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材料三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维新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4)以上四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归纳一个主题。

25、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屡遭侵略的耻辱史。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1

_________形势图

图2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1)观察地图,将图1的名称补充完整,并比较两幅地图中列强势力范围有何变化?材料二

……东三省就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于是英国要求租借威海卫和九龙及长江流域的优越权利,法国要求租广州湾及广东、广西、云南的优越权利,……这种瓜分运动就是甲午的败仗引起来的。——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依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