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提升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提升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提升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提升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提升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隋文帝采取的措施(

)A.编订户籍B.开通大运河C.发展经济D.加强中央集权

2、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这一制度的创立者是(

)A.隋炀帝B.武则天C.宋高宗D.元世祖

3、武则天统治时期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在唐朝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在唐高宗时就已掌权,后来称帝C.她能重用许多有才能的人D.她统治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4、唐太宗即位后虚心纳谏,勤于政事,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稳定政局,重用贤能,唐朝进入鼎盛时期。这反映出唐朝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重视人才的选拔B.吸取前朝经验C.统治者励精图治D.国家安定统一

5、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郭沫若曾这样评价一位诗人:“世上疮痍,诗人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他称赞的是A.白居易B.杜甫C.杜牧D.李白

6、“及范阳节度使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该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导致了(

)A.李密起义B.隋朝灭亡C.唐朝由盛转衰D.唐朝灭亡

7、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北宋的建立②阿骨打建立金国③大夏国的建立④阿保机建立契丹国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

8、“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黄河流域经济全面崩溃B.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D.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9、北宋时,商业贸易繁荣,商品流通快,纸币应运而生,哪个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A.广州地区B.中原地区C.四川地区D.江浙一带

10、宋代金属冶炼业达到世界最高水平,下列哪一金属的产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A.铜B.铁C.黄金D.锡

1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所说的“一代天骄”的功绩是(

)A.建立元朝,统一全国B.建立西夏政权C.统一女真各部D.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政权

12、下图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权变迁情况示意图。该图示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发展的趋势是(

A.民族政权并立B.社会经济发展C.分裂走向统一D.民族关系交融

13、下表为公元313—450年从北方地区迁到南方地区的人口分布。据此可知地区苏南、浙北安徽四川汉中湖北江西、湖南闽、粤、桂人口30多万约17万约15万约6万各1万多少量A.南方开发具有地域不平衡性B.南方自然环境优越适合定居C.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初步完成D.南方地区商品经济繁荣昌盛

14、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

①苏轼

②关汉卿

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⑤司马迁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⑤

15、下列关于《资治通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由司马光主持编写的B.是编年体通史C.是纪传体通史D.全书达300多万字

16、蜀山区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同学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名言体现的共同观点是:(

A.加强对外交流B.主张稳固海防C.反抗外来侵略D.开拓祖国疆域

17、阅读下列《明长城示意图》,图中①②对应正确的是(

A.①鸭绿江②嘉峪关B.①涿郡②余杭C.①葱岭②南海诸岛D.①辽东②临洮

18、“(某航海家)把他最崇敬最热爱的大海作为长眠之地。确实,他是大海之子……按照他的意愿,带回南京的只有一双鞋子和一撮头发,葬在南京城外的坟墓里,供后人凭吊。”因为“他”A.七下西洋B.抗击倭寇C.东渡日本D.收复台湾

19、1644年攻人北京推翻明朝的是A.黄巢B.吴三桂C.李自成D.朱温

20、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其进步的表现(

)A.实现国家的统一B.促进民族融合C.推行行省制度D.实行民族分化

21、1757年,清廷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将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内涵是A.与外国人断绝往来B.严格限制民间对外交往C.关闭国门D.消极防御外来殖民侵略

22、2010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视为中国“国剧”的是(

)A.诗歌B.京剧C.徽剧D.越剧

23、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A.皇太极一武力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B.顺治帝一迁都北京C.雍正帝一设军机处D.乾隆帝一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二、综合题

24、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依据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至二十一日,8天之内各部门的奏札共1660件,这里面涉及的政务有3291件,平均算起来的话,明太祖朱元璋每天要审批多达207份公文,处理的政务超过411件,可以说是相当巨大的工作量。材料三

清朝军机处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政治制度完善于哪个朝代。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军机处的设置有何影响?

(4)结合以上史实,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发展有何认识?

25、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民族融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赦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资治通鉴》材料二

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材料三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材料四

(1)结合材料一,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唐朝”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举一个唐朝时期民族交往的例子。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时代特征?简述“宋金议和的内容?在与金的“战争状态”中,哪位汉族将领后来被人们尊崇和怀念?举出这位将领的重要战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为加强管辖,元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在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少数民族是哪一民族?

(4)依据材料四,说一说清朝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5)结合上述材料和相关史实,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

(1)从材料一的图一、图二、图三中任选两本科技著作进行简介。

(2)根据材料二,写出年代尺上①②处代表性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并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