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2/0E/wKhkFmalGjyAJrMVAAG98AgNMaI563.jpg)
![吉林省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2/0E/wKhkFmalGjyAJrMVAAG98AgNMaI5632.jpg)
![吉林省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2/0E/wKhkFmalGjyAJrMVAAG98AgNMaI5633.jpg)
![吉林省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2/0E/wKhkFmalGjyAJrMVAAG98AgNMaI5634.jpg)
![吉林省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2/0E/wKhkFmalGjyAJrMVAAG98AgNMaI56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下面是一组在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物品图片,它们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
)
A.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B.北京人在饮食方面讲究荤素搭配C.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了D.北京人已懂得人工取火
2、据学者统计,当今中国常见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的姓氏约占89%。该统计资料适合用于研究(
)A.早期猿人B.半坡遗址C.人文初祖D.禅让制度
3、请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这幅漫画的主要寓意是
A.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建立了B.中央集权制度从此建立起来了C.王位世袭制从此代替了禅让制D.夏朝建立以后开始实行分封制
4、仔细观察下面的文字图。对其文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B.记载的都是夏朝的史实C.最早发现地在长江流域D.体现了最原始的造字法
5、小艾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了一处博物馆,看到了下侧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他参观的是(
)
A.三星堆博物馆B.周口店遗址博物馆C.河姆渡遗址博物馆D.西安半坡博物馆
6、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孟子B.孙子C.荀子D.老子
7、以下一组文物图片的主题应为,秦朝(
)
A.巩固统一的措施B.青铜工艺的进步C.推行统一的货币D.道路交通的发展
8、你知道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吗?(
)A.侯景之乱B.丝绸之路C.赤壁之战D.楚汉之争
9、“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材料描述了(
)A.百家争鸣B.文景之治C.汉武盛世D.齐桓公鼎盛
10、张老师收集到以下PPT资料,他准备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的主题是(
)
A.中国古代文明起源B.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1、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A.“文景之治”B.“封建盛世”C.“光武中兴”D.“开元盛世”
12、与“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相关的史事为(
)A.楚汉之争B.陈胜、吴广起义C.巨鹿之战D.涿鹿之战
13、绘制知识结构图能够帮助同学们将散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历史思维能力,下边的知识结构图中,①处应是(
)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牧野之战D.长平之战
14、陈琳国在他的读书札记《西晋治世为何昙花一现》中说:“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下列历史事件对西晋“骤灭”有影响的是(
)A.八王之乱B.七国之乱C.外戚专权D.王莽篡权
15、南北朝时期的农学家贾思勰在其撰写的《齐民要术》中记载,胡人的兽医术、相马术,制作毛毡、奶酪、油酥的技术,逐步为汉人所接受。当时促成这一现象出现的事件是()A.丝绸之路的开通B.北魏孝文帝改革C.玄奘西行D.文成公主入藏
16、《齐民要术•杂说》曰:“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体现出贾思勰的农学思想是A.精耕细作B.广种薄收C.因地制宜D.趋利避害
17、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汉武帝接受建议,下诏规定在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庶子分割原王国的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这一举措(
)A.缓和了朝中君权和相权的矛盾B.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为平定七国之乱打下了基础D.可以有效消除贪污腐败现象
18、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A.铁农具B.耧车C.翻车D.筒车
19、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下列古人类遗址按照形成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①北京人遗址
②河姆渡人遗址
③元谋人遗址
④山顶洞人遗址A.①④③②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
20、下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示意图。图中的①②两处应填写的政权或王朝名称是
A.①吴②东晋B.①赵②南燕C.①齐②大宛D.①金②陈朝二、综合题
2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巨变转型时期,社会转型的内涵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何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商君在秦国废井田阡陌;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土地。国家日益富强,所以秦国无敌于天下。
——译自《战国策・秦第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织,说说商鞅变法的背景。根据材料请举例说明哪些变法措施使“秦国无敌于天下”。材料三:百家争鸣本是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产物,反过来对社会变革又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社会变革”指什么?说一说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为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1)根据材料,分析秦能灭六国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秦灭六国的重大历史意义。材料二: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2)材料二反映的是秦朝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秦始皇还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4)秦始皇、汉武帝的治国举措在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2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篇】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道“长城”是汉字……
——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材料一中秦始皇对汉字的发展有何贡献?
【史学篇】材料二
(2)材料二中内容选自我国哪一部史书?材料二中提到的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科技篇】材料三
(3)材料三中蔡伦有何突出贡献?贾思勰所著哪一本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材料四
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天人合一、阴阳平等、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4)东汉时期,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诞生了,请写出该体操的名称。同时期产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这部著作是什么?
(5)综合以上探究,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2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明起源】材料一:
(1)从造字法看,“牛”使用了哪一造字法?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朝开始?【深邃思想】材料二:
材料三: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激烈辩论,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墨儒道法兵各派纷纷登场,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
(2)《老子》一书反映的是哪家学派的思想?
(3)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哪一经典书籍?
(4)请写出法家的集大成者和提出“兼爱”“非攻”、提倡节俭的思想家?
(5)概括材料四所描述的是战国时期思想界的哪一局面。
25、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大秦帝国的兴衰”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由分裂走向统一】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材料二: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五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建立起以地缘为本位的地方政权制度。——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巩固统一的措施】材料三:战国时期,七国的田畴采用不同的亩制,车辙采用不一样的宽,推行不同的律令制度,衣冠、言语、文字等方面也不尽相同。——摘编自许慎《说文解字》
【揭竿而起秦覆亡】材料四: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的是谁?他完成“扫六合”的时间是哪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2)材料二中“以地缘为本位的地方政权制度”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艺演出场地租赁免责协议
- 建筑工程大包合同
- 场站防爆灯安装施工合同(3篇)
- 家装工程设计及施工承包合同
- 电子商务产业园合作协议
- 电能行业智能电网建设与管理方案
- 居间买卖协议合同
- 物业收费管理合同
- 环境监测评估咨询服务合同
- 房子抵押还款协议书
- 怀念战友混声四部合唱简谱
-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 安全生产投诉与举报处理培训
- 2024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word版
- 新《安全生产法》全面解读“三管三必须”
- 印刷包装行业复工安全培训课件
- 蜜蜂的社会结构和功能
- 电气八大管理制度
- 财政投资评审项目造价咨询服务方案审计技术方案
- 中国电信应急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 公务员年度考核登记表(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