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凤城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辽宁省凤城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辽宁省凤城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辽宁省凤城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辽宁省凤城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下面是《近代的中国》的目录摘要(部分)。其中“锁链初加”相应内容最有可能是(

)第一部秋风秋雨愁煞人—苦难的中国

一、鸦片嗜血,天朝腐烂

1.强盗叩关

2.鸦片输入

3.英舰逼战

……

6.锁链初加

7.苦难肇始

A.不平等条约的签订B.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C.中国内地被迫开放D.社会不满情绪的高涨

2、截至2020年12月,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马首,七尊圆明园流失兽首铜像通过不同方式回归祖国,导致铜像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A.俄、日B.英、法C.美、日D.俄、德

3、史学家李剑农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中写道:“……他们说女子是天父所生的平等姊妹,结果天王役使宫婢至二三百人;他们说土地财物是天父所赐,应该是人人共享的,结果诸王和洪氏的家族贵戚,人人囊橐丰盈,而南京城内的百姓弄到食甘露。”这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A.领导集团的腐化B.革命纲领不切合实际C.领导集团的内讧D.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4、阅读图表分析,引发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1894年1900年列强在华厂总数80家930家A.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B.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C.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5、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都建立了革命政权B.都明确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C.都反抗清政府的黑暗统治D.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6、口号往往反映一场运动的目的和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自强求富”、“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科学”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C.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7、1912年的新年祝词中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材料中的“今日之新”主要是指(

)A.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B.国民已接受民主科学新思想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8、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有关其史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B.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C.逼清帝退位,颁布《中华民国约法》D.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首次合作

9、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人物先后提出了不同的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下面主张与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A.民主科学——陈独秀B.民主共和——李鸿章C.自强求富——袁世凯D.君主立宪——孙中山

10、1919年,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怒吼(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D.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11、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不包括的军阀是(

)A.张作霖B.孙传芳C.袁世凯D.吴佩孚

12、下列革命活动中,毛泽东没有参与的是A.秋收起义B.古田会议C.南昌起义D.井冈山会师

13、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某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该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三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14、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B.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C.中共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D.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5、以下史料,可归入南京大屠杀研究性学习主题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6、英雄是民族的脊梁。在抗日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下列图片所示民族英雄,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是A.B.C.D.

17、“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不怕雨,不怕风;包后路,出奇兵;今天攻下来一个村,明天夺回来一座城。叫鬼子顾西不顾东,叫鬼子军力不集中……”歌曲赞扬的是(

)A.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奋勇杀敌的表现B.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英勇打击敌人的情景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引下的协同作战D.抗日战争前期的主要斗争方式

18、从整体上看,该年代尺为我们呈现的历史发展进程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B.北伐战争C.旧民主主义革命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9、对下图发生在同一时段的两个历史场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国民党军赴内战前线

重庆谈判A.国民党积极准备内战B.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C.当时中国面临着内战危机D.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20、下列关于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说法错误的是A.依据是《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总路线B.1945年开始实行C.使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2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家乡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这位“状元实业家”是(

)A.张謇B.侯德榜C.荣宗敬D.卢作孚

22、自开埠以来,上海妇女除了传统年节、进香、游春等活动外,开始出现观看外国马戏、赛马、歌剧、游览开放的私家花园、喝下午茶的现象。这表明近代上海(

)A.社会生活多元化B.中西文化对立C.社会风俗西方化D.妇女地位提高二、综合题

23、国共两党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两党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24—1927年,国共……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材料二

1927—1937年,国共十年内战,给日本侵略中国带来可乘之机。材料三

材料四

1946--1949年,国共第二次内战,国民党败逃台湾,导致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请写出国共两党在1924—1927间军事合作的两件典型事例。

(2)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内战期间,表明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蒋”第一枪的事件是什么?开创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3)据材料三图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军整编后的军队名称(中文简称)。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什么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合图二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24、近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但洋务官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之后,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只引进外国的器物,无法挽救民族危机,开始探索制度的变革。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存在两种爱国主义。其中一种爱国主义主要由下层劳动人民所体现,他们主张正面抗击外国侵略,以保卫国家的主权和争取民族的独立,另一种爱国主义则主张通过“自强”来救亡图存,戊戌维新的爱国主义就属于这一种。这种爱国主义认为,致使中国陷入民族危机的主要原因在内而不在外——不在于列强威胁,而在于中国自身的“劣”和“弱”。而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办法,不在于对外正面抵抗,而在于对内改革。——摘编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请列举除曾国藩外的主要“洋务官僚”(至少两人)。

(2)材料一中洋务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二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梦想(君主立宪制)进行了哪次探索?其为中国带来了什么改变?

(4)据材料三,历慎思同学得出“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办法,不在于对外正面抵抗,而在于对内改革。”的观点,你是否同意小历的观点?结合所学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各省区捐输情况表(部分)(注:道光帝元年是1821年)地区上奏人上奏时间银(两)福建保昌道光十年十二月十七日20000浙江刘韵珂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初四日1200000广东奕山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十九日1800000材料二:如下图所示,三幅漫画

材料三: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1)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一中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主要用途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