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A卷_第1页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A卷_第2页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A卷_第3页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A卷_第4页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18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A卷]1.氧气的密度比氮气的密度大,用“”表示氧气分子,“”表示氮气分子,静止的封闭容器中有氧气和氮气,图中最能代表久置后封闭容器里的氧气和氮气分布情况的是()【答案】A【详解】氧气的密度比氮气的密度大,氧气和氨气放在静止的密闭容器中,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规则运动,所以久置后封闭容器里的氧气和氮气充分混合。故答案为:A。2.水与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_______体积之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如图所示),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答案】间隙;引力【解析】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据此作出判断。【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间的作用力及扩散现象的理解和掌握,扩散现象实质上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分子间存在着间隙,【详解】由于分子间有间隙,所以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块紧压后,两个铅块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块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挂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故答案为:间隙;引力。3.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和分子性质,说法正确是()A.扫地时,可以看到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酒精与水混合后上下颠倒几次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很小,用放大镜是看不到的,要用实验室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D.水结冰后,虽然变成了固态,但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4.如图,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BCDA.用力把两铅块紧压,它们会结合起来B.抽离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颜色变均匀C.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D.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拉离水面【答案】B【解析】解答此题应掌握:(1)物质分子间有引力;(2)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压缩体积,对物体做功,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4)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扩散现象、大气压的存在、物体内能的改变和分子间的作用力,都属于基础知识。【详解】A、两铅块紧密接触后,因分子间的引力而吸在一起,只有用力才能分开,故A错误;B、抽出玻璃后,二氧化氮和空气之间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C、用力压缩空气,对空气做功,空气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后棉花燃烧起来,故C错误;D、分子间存在引力,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拉离水面,故D错误。故选:B。5.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现象解释A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B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C在无外力条件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水分子在不断运动D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答案】A【解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详解】A、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体积)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B、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氧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故选项解释正确.C、在无外力条件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D、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6.美丽的嘉兴,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以下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A.春天,槐花飘香B.夏天,泛舟于桥C.秋天,果实落地D.冬天,满天飞雪【答案】A【解析】本题需要从分子的角度来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注意分子运动和物质运动的区别,分子是看不见的,固体小颗粒是看得见的。【分析】判断扩散现象是本题的关键,扩散现象的发生实质是分子的运动,分子的运动是无法用眼睛观察的,只能通过一些现象来判断分子的运动,如果我们看到的微小颗粒的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例如柳枝飞扬、落叶飘零、雪花飘飘等等,都不属于扩散现象。【详解】A、春天槐花飘香是槐花的香味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B、夏天泛舟于桥,是舟在做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C、秋天,果实落地,是果实在做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错误;D、冬天满天飞雪,是雪花在做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错误;故选:A。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的是()A.1L水和1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LB.一只充满氢气的气球经过几个小时后,体积会变小些C.将白糖加入水中,白糖不见了,水的体积没有增加D.将两张铝片的接头叠放在一起,用力捶打,两张铝片黏合在一起【答案】D【详解】A.1升水和1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升,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A正确;B.气球的材料并非密不透气,分子间存在间隙,,气体分子可以从间隙中扩散出去,而慢慢变小。特别是灌氢气的气球,故B正确;C.将白糖加入水中,白糖溶解了,扩散到了水分子间,因此水的体积没有增加,故C正确;D.将两张铝片的接头叠放在一起,用力捶打,两张铝片的粘合在一起,是因为金属具有延展性,故D错误。故答案选:D。8.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以下表述正确的是()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二氧化氮)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答案】A【解析】对于理想实验一定要明确,来源于实际实验,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出。所以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合理的推论。【分析】本题考查理想实验的内容,应明白理想实验的意义:以一定的事实为基础,为合理的外推猜想得到一定的结论。【详解】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这是实验事实;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人热水,热水很快变红,这是实验事实;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实验推论;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这是实验推论。故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故选:A。9.冰熔化成水,体积会变小,这说明冰中的分子间空隙比水中的分子间隙要_______(填“大”“小”或“一样”)。【答案】大【详解】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不同,一般情况下,气体中分子间隙最大,固体中分子间隙最小。冰熔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这说明冰中水分子间的空隙比水中水分子间的间隙要大。故答案为:大。10.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湿衣服除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达动速率变快B.干冰升华——分子间空隙变大C.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种类变化【答案】C【解析】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B、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考虑;C、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D、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和特点,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详解】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所以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由于分子运动速率变快,故A说法正确;B、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分子之间间隔变大,故B说法正确;C、水开后把壶盖顶开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C说法错误;D、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所以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故D说法正确。11.1915年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通,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国首次参加,把山西汾酒带去参展,展期过半,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伤心至极的汾酒商人,高举一瓶汾酒摔在展厅,片刻酒商、酒鬼闻风而来。该现象说明()A.分子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空隙D.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但分子是真实存在的【答案】B【解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解决问题:①体积很小、质量很小;②处于永恒运动之中;③粒子之间有间隔。④同种物质粒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粒子的性质不同。【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分子和原子的特点:体积和质量很小,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详解】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酒精的分子通过不断运动分散在空气中,所以闻到了酒香,因此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这些灰尘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B.分别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墨水,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相同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D.水、水蒸气、冰三种物态分子间的距离都是相同的【答案】C【解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和固体小颗粒的区别,注意的是分子是看不见的;扩散现象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一般情况下,固体的分子间距最小,气体的分子间距最大。【详解】A、路面扬起灰尘,是灰尘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不符合题意;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所以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一些,不符合题意;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和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空隙,符合题意;D、水、水蒸气、冰三种物态分子间的距离都是不同的,水蒸气的分子间距最大,不符合题意;故选C。13.2018年9月,一群蜜蜂飞入某小区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答案】B【解析】(1)物体发生的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注意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2)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3)固体、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4)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区别、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等知识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详解】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是因为蜂蜜的芳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吸引了蜜蜂,是扩散现象;A、煮稀饭时,看到锅中米粒翻滚,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鼻子可以闻到醋和酱油的气味,是因为醋和酱油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是扩散现象,故B符合题意;C、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C不符合题意;D、两个铅柱压紧后能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B.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用热水相比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的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答案】D【解析】根据分子动理论,分子的扩散运动以及分子间的作用力来进行分析解答。【分析】考察了分子动理论,分子间作用力以及分子不规则运动的知识点【详解】解;A、“破镜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隙太大已经失去了相互的作用力,故不符合题意。B、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在固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强,用手捏大馍,体积变小,是因为压强增大导致体积变小的,故不符合题意。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烟雾在空气中弥漫主要是随着空气的流动而运动,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是烟雾在空气中做扩散运动,故不符合题意。D、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温度高分子内能大,分子运动剧烈。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5.干冰是由_______分子构成的,酒精是由_______分子构成的,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是_______的。【答案】二氧化碳;酒精;不同【详解】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是不同的。故答案为:二氧化碳;酒精;不同。16.小清同学跟妈妈去庐陵生态园游玩。如图所示,鲜花盛开散发出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清晨的露珠像一颗颗珍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说明水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答案】无规则运动;引力【解析】(1)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析】本题考查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通过扩散现象表现出来的;要会应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详解】(1)能闻到阵阵花香,是花的芳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露珠有一定的形状,说明水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引力。17.小于和小任围绕着分子动理论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①读了一段文字:草叶上的一颗小露珠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假如有一个微小动物,每秒钟可以喝去1万个水分子,需用约30亿年才能喝完这滴水!②将一滴蓝墨水滴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现象如图甲所示。③用刀把一根细保险丝切成两段,使两段保险丝平滑的切面紧密接触,然后在其一端挂一个物体,并将物体吊了起来,如图乙所示。④在试管内充满水,用手推压活塞,水的体积没有变小,如图丙所示。(1)分析①可知______________。(2)分析②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③④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很小的粒子;(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析】(1)由①可知,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很小的粒子;(2)由②可知,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由③可知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由④可知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所以由③④可知: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18.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小夏同学演示了酒精与水混合明的实验,小夏同学回家了,也做了这个实验,他先取了一个奶茶的管子(较细),尖的那端用剪刀剪平,,然后把底部用胶带封住,他先把酒精加入到管子内,加到这个管子的体积的1/3,然后再往里面又加了1/3的水(水里面有红墨水),并在水面处做上记号,然后他用手捂住管子的上端,将管子上下颠倒4次,希望能够观察到老师上课时做出来的现象。(提示: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水的质量比酒精大。)(1)小夏同学希望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2)但实际上小夏并没有发现他想看到的现象,发现液面与刻度线是基本持平的。请从他的实验过程入手,分析其操作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2)他是先加酒精再加水,应该是先加水再加酒精【详解】略19.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如图所示为每隔相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花粉小颗粒的位置,然后依次连线得到观测记录图)。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若悬浮的花粉颗粒足够小时,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不平衡,在某一瞬间,颗粒在另一个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强,致使颗粒又向其他方向运动,这样,就引起了花粉小颗粒的无规则的运动---布朗运动。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布朗运动是_______(填“A”“B”或“C”)的运动。A.分子______________B.原子______________C.花粉小颗粒(2)布朗运动的实质是反映了分子的运动是_______(填“有规则”或“无规则”)的。(3)(多选)根据本文中及你学过的知识,下面的设计方法中能够加快布朗运动的是_______。A.将光学显微镜更换为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B.提高水的温度C.换用体积更小的花粉颗粒D.减少水的质量【答案】(1)C;(2)无规则;(3)BC【解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2)分子很小,是肉眼观察不到的,布朗运动就是通过转换法来对分子的运动进行间接的研究。【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布朗运动的理解,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通过花粉的运动反映水分子的运动,是一种转换法的运用。【详解】(1).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所以说布朗运动是花粉小颗粒的运动。故选:C;(2).布朗运动的实质是反映了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故答案为:无规则;(3).①水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因此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布朗运动。②悬浮的花粉颗粒足够小时,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不平衡,在某一瞬间,颗粒在另一个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强,致使颗粒又向其他方向运动。由此可见,换用体积更小的花粉颗粒,能够加快布朗运动。故选:BC;故答案为:(1)C;(2)无规则;(3)BC20.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约20mL水,向其中加入一块糖块(冰糖块或砂糖块),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待糖块溶解后,液面比水平线低。通过这一现象请你推测分子具有哪些性质?选择其中一条性质,重新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请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答案】推测分子具有的性质:水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实验设计:(1)将酒精滴在一玻璃片上,观察酒精的变化。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酒精不见了,证明分子总是处于不停的运动中;(2)用量筒分别量取50mL水和50mL酒精,将酒精和水混合在一起,观察量筒内液体的体积,结果观察到总体积小于100mL,证明分子间存在空隙。【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构成糖和水的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并且这些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相互扩散,使得液面下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及其设计实验进行证明等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微粒的性质进行。【详解】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液面比原来水平面降低了,这是因为糖分子和水分子都是不断运动的,并且分子之间有间隔,从而导致总体积减小;实验设计:(1)将酒精滴在一玻璃片上,观察酒精的变化。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酒精不见了,证明分子总是处于不停的运动中;(2)用量筒分别量取50mL水和50mL酒精,将酒精和水混合在一起,观察量筒内液体的体积,结果观察到总体积小于100mL,证明分子间存在空隙。21.有一家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即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mm厚的铝片。焊接专家、锻压专家都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薄薄的铝片装到钢罐内,与钢罐的内表面相贴,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与钢罐接牢了。(1)请你简要说明其原因。(2)请举两个实际例子说明水结冰的危害性。【答案】(1)由于水结冰时要膨胀,产生巨大压力,使铝膜与钢罐牢牢的压在一起;(2)汽车的水箱装满水时,在冬天易被冻裂;自来水管在冬天也会因水结冰,体积变大,将自来水管涨破。【解析】①把薄薄的铝片装到钢罐内与内表面相贴,钢罐内罐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水凝固成冰后体积膨胀,会对钢罐内表面产生向外的压力,使贴到钢罐表面的铝膜与钢罐接牢。②水的反常膨胀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如:冬天放在室外装满水的水缸,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会把水缸胀破。【分析】本题考查物质三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要注意物质三态变化时伴随的物理现象,比如体积、颜色变化等。【详解】略22.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答案】C【解析】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1)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注意:作答时一定要有“不停地”与“无规则”两个关键词。(2)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距离越大,其作用力越微弱。(3)分子间存在间隙。【分析】该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相关知识。【详解】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1)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注意:作答时一定要有“不停地”与“无规则”两个关键词。(2)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距离越大,其作用力越微弱。(3)分子间存在间隙。答案是:C。A、花气袭人说明扩散现象很明显,这是因为分子运动更剧烈导致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故A正确。B、一切分子都在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黏合剂中的甲醛也会有扩散到空气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故B正确。C、胶带揭下纸上的错字,是人施加外力的结果不是分子间的斥力导致的;故C错误。D、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小;当分子间的间距大于分子直径10倍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