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堂实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堂实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堂实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堂实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堂实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堂实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孟子的思想。2.学习孟子的论辩特色。教学思路一、孟子思想的三要义二、文章的四个关键词课堂实录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选自《孟子》的著名篇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孟子思想的三要义孟子的思想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舍生取义。南宋文天祥的绝命诗里就有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关于义,《孟子》里有一个《月攘一鸡》的故事,意思是有一个人每天都偷别人家的鸡,有人告诉他这是不对的。这不是君子之道。这个人就说:“好的,我一点点改进,先从每个月偷一只鸡做起。这样一年下来,我就不偷鸡了”。孟子认为,如果知道不对,那就赶快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来年呢?这段话的内涵就是,践行道义不需要借口,不可以拖延。孟子这样讲,既是对当时的统治者不去践行道义的批评,同时也表现了他内心的焦虑。他说过,予岂其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意思是我哪里是喜欢辩论呢?我是不得已啊。这“不得已”的一个原因就是,尧舜既没,暴君代作。尧舜这样的贤明君主都没有了,一代代兴起的都是暴君。这就使得孟子很焦虑了,因为这种状况和他心目中的理想政治是相抵触的。但是他对于自己理想的政治理念的推行却又不那么顺利,那就使他更加焦虑了。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有一首诗,名字叫做孟子,这首诗歌写到,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王安石关于孟子“举世嫌迂阔”的说法,来自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史记》是这样记载的。这段记载的核心内容就是梁惠王认为,孟子迂远而阔于事情。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意思是当时的君主们都喜欢合纵连横,称王称霸,认为善于攻伐作战才叫有才能,而认为孟子的想法迂腐浮夸,因此孟子不得志。但是孟子自诩又很高,他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意思是要想天下太平,在当代没有我,还有谁呢?那么,孟子心中的理想政治是什么呢?他想要依靠什么来平治天下呢?那就是两个字,仁政。这是孟子关于国家治理的最简明、最经典的概括。实行仁政之所以是正确的,首先就是这结果上的三大好处:救民、无敌和被尊重。但是孟子并没有满足于此,他还从根源上进行了讨论,这个根源就是人性。《三字经》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12个字后面六个字取自《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但是孔子从未明确指出过,这“相近”的“性”具体是什么。就如《论语·公冶长》中子贡说的,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意思是说弟子们没有听孔子具体说过,什么是人性,什么是天道。而前面六个得自于孟子,孟子在儒家中第一个明白宣称,人的本性是善的。而孟子比较详细地阐述“性善论”的就是我们课本上的这个部分。二、文章的四个关键词所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进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整个这段话的意思是,人人都有一颗不忍人之心。比如一个人看到小朋友要掉到井里去了,就会很紧张,这紧张不是来自看的人和小朋友有什么利害关系或者血缘关系,而是源自于内在。人都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否则他就不是人了。这里的重点是什么呢?我们今天重点就讲文中几个词语。首先是关于本章最重要的一个词,不忍。这个章节的编选者给起了个名字,叫做“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是本章节的中心,也是本章开头一段话的核心词。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那么,这个“忍”字是什么意思呢?《论语·八佾》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连这个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不忍心做呢?孔子愤慨的是,季氏用了周天子才能享用的礼乐规格来供自己享用,属于理智上的僭越。孔子的意思是,季氏连这个都胆敢去做,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呢?也就是说“忍”,有忍心去做这种意思。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不忍”?上学期我们学习过《齐桓晋文之事》,其中就有“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这里的“不忍”就是不忍心,意思是感情上过不去,心肠柔软,总是不忍心去做一些不合乎道德伦理的事情。所以选文第一部分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柔软的心灵,一个王者如果凭着柔软不忍的心灵去推行心肠柔软的统治,那么天下就可以轻易地治理好了。这个不忍心的统治,其实换成孟子的另一个术语,就是仁政,也就是有爱心的仁义之治。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类似的话还出现在《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把慈爱、孝顺这样的仁爱之心推广到其他社会成员的身上。这种类型的爱被人们称为“推己及人的爱”。一旦实现,则天下就真的充满爱了。孟子喜欢用“运于掌”来形容统治的轻松,估计这个比较让统治者听了开心,能够起到鼓励的作用。第二个词组,关于“非人”。一个人称得上是坏人或者不是人,那要符合孟子说的四个方面。第一,要没有恻隐之心,所谓恻隐,就是同情、怜悯的意思。第二,要没有羞恶之心,“羞恶”的意思就是害羞、厌恶的意思。朱熹《孟子集注》中说,“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第三,要没有辞让之心,辞让的意思是谦逊、退让。第四,要没有是非之心。这里的“是非”,是动词,辨别是非的意思。在孟子语言系统中“非人”的同义词,大概就是禽兽了。在《孟子·滕文公下》中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眼中没有父亲,其实本质上就是不孝。一个人眼中没有国君,本质上就是不忠。无父无君的意思就是不忠不孝,这种人在孟子眼中就是禽兽。这里要注意的问题是,非人与禽兽是不是孟子言辞激动的骂人词语呢?我看,答案是否定的。王小波在《我看国学》中说,孟子基本的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时及不了人,就说人家是禽兽、小人。这股凶巴巴、恶狠狠的劲头,实在不讨人喜欢。孟子确实不讨人喜欢,但是这两个,今人看起来是骂人的词语,在孟子这里未必是辱骂,他只是孟子人性论的必然的演绎结果而已。既然孟子的人性论指向性善,那么不善甚至邪恶,自然就称不上所谓人了。同时,在儒家眼中,人总是要孝顺父母的,不孝顺也就称不上人了。君主的本质是为人父母,也就是说忠君只不过是孝顺范畴的扩大延展而已。因此,不忠诚与不孝顺一样,都不属于人应当做的。同样反过来,如果父母不爱子女,也就失去了为人父母的资格。国君同理。这个思路,根源也在孔子,也在《论语》。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君臣父子这四个人都要做合乎自己本分的事情。第三个词组,关于四端,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首先这个“端”字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开端、开始。所谓四端,指的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观念的开端和萌芽。孟子说,人的萌芽是恻隐之心,这类似于我们今天常说的“同情心”;义的萌芽是羞恶之心,这类似于今天我们常说的“正义感”;礼的萌芽是辞让之心,这就类似于今天我们常说的“有教养”;智的萌芽是是非之心,这类似于今天我们常说的“是非观”。这里要注意的是,萌芽不等于观念本身。孟子说,人有四端,目的是说明人性本善。但是人性本善,不等于人总是行善,所以需要把萌芽养大。从本性中善良的萌芽“四端”,到人表现在思想道德和行为举止中的善良、仁爱乃至仁政、王政,需要人去主动地作为。不去作为,“四端”就会失落。《孟子·告子上》中的“舍生取义”的讨论,正好体现了这一点。孟子说,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的人能够有机会活下去,却不选择活下去;有的人可以躲避灾难,却主动选择不去躲避。这是说明人知道,有比活着更值得追求的东西,有比死亡更令他讨厌的东西。这种境界不只是贤人有,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不会丢失掉这种心灵境界。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人性本善,一是善端会丢失,因而需要人去主动地维护内心的善端。这就要讲到最后一个重要的词语“扩充”了,四个萌芽是阻止一个人成为彻头彻尾的坏人的四个必要条件。但光萌芽自然是不够的,需要扩充,需要培养,才能够让他们不只成为个体修养的条件,而且要成为侍奉父母、安定四海的素养。这里使我们想起前面的课程中提到的,孔子说,读了《诗》可以“事父事君”。孟子也说了,扩充了“四端”,你也可以“事父事君”了。关于“扩充”,这里可以补充一点,在《孟子·公孙丑》中有一个被称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著名篇章,也提出了类似于扩而充之的想法,“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个浩然之气,如果善加培养,则可以充满于天地之间。如果养得不得其法,就会“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意思是,如果培养不当,就会导致气馁。这段话里的“养”和“扩充”是类似的。孟子的“扩充”论背后,实质上是对于个体责任担当的要求:因为一个人并不会有了“四端”,就天然是一个好人,更不要说成为一个志士仁人了。这里需要自己有意识地主动修炼养成自己。三、课堂小结现在我们总结一下,第一,孟子认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所谓不忍人之心,其内涵就是“四端”,而这个不忍人之心慢慢去培养,就会成长为仁义礼智这君子的四大核心素养。第二,读懂这些核心内容,大家一定要牢牢抓住本段中的核心词语不忍、非人、四端和扩充。但是本节课我们并没有讨论孟子是如何证明人都有不忍之心这个问题的。而孟子关于不忍人之政的论证与论辩,在《孟子》这部书中是不厌其烦的,同时也是有相当个性特色的。比如《孟子》中这段话,孟子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意思是说君上的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好马,可是百姓却过得非常的悲惨。孟子认为,这就相当于君上率领野兽在吃人,作为百姓的父母,君上行政却是率兽食人,这哪里像一个父母的样子呢?孟子说,孔子连用人偶殉葬都觉得残忍,一个君上怎么能让百姓饥饿而死呢?率兽食人,就不是行不忍人之政了,而率兽食人的人,应当也就是已经背离了行仁政的治国原则了。孟子这段论辩是相当有力量的,也相当有孟子的言说风格。谁说孟子迂阔呢?孟子其实是犀利。如果在举世都崇拜军事和暴力的时候,能够坚持仁义和宽容,那叫作迂阔的话,那迂阔就是褒义词了。所以下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孟子犀利论辩的力量所在。四、课后作业现在布置一下本节课的作业。第一,请从《孟子》中再选一个有关“仁政”的篇章,联系《论语》的“仁爱”思想,进一步阐述二者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荀子提倡性恶论,孟子提倡性善论。那么性恶论者如何解释人类社会的善良行为,而性善论者又如何解释人类社会的邪恶行为呢?请阐述你对此的看法。好了,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再见。(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孟子的思想。2.学习孟子的论辩特色。教学思路一、孟子好辩?二、论辩特色如何?课堂实录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孟子好辩?南宋理学家陈普有一首诗,名叫“孟子好辩”。诗歌写到,禽兽纵横鬼魅多,人间岐路总差讹。当时缄口终无语,天理民彝竟若何。意思是这个社会禽兽鬼魅很多,人类也总要走错路。所以如果头脑清醒的人不去说,总是保持沉默,那么咱们拿天理和人伦怎么办呢?也就是说,不去把真理争辩得一清二楚,对于天理和人伦都是有损害的。这句诗一句也没有直接提孟子,但是句句写孟子。上节课,我们已经略微提到过孟子好辩了,孟子好辩的出处。在《孟子·滕文公下》,孟子的弟子公都子问孟子,别人都说先生您喜欢辩论,想问问您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道,我哪里是喜欢辩论的,我是不得已呀。之所以说“不得已”,原因有二,一是尧舜既没,暴君代作。二是社会流行观念的问题。这里可以从孟子所描述的当时的流行思想,可以看出来。孟子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意思是说,世上没有贤明的君主,却有恣意妄为的诸侯和四处游说的知识分子。社会上流行的是杨朱和墨子的思想,天下人讲话的立场不是倾向于杨朱,就是倾向于墨子。在王权失落的背景下,诸侯称霸,于是贩卖思想的纵横策士们纷纷起来游说。整个思想战场上,杨朱的唯我主义和墨子的兼爱思想横行,“唯我”的杨朱和“兼爱”的墨子构成了对儒家思想的根本性挑战。在社会上,儒家不吃香了,孟子对于思想战线的描述是否准确呢?荀子说,假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欺惑愚众,矞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被荀子指责为思想祸害的12个思想家里就有墨子。孟子不得不亲自披挂上阵,冲锋陷阵了。所以孟子经常与国王们进行辩论,比如与梁惠王的论辩,留下了“五十步笑百步”的成语,比如与齐宣王的论辩,留下了“文武怒而安天下”的精彩议论。孟子还积极地和其他学派的人进行辩论,比如他最讨厌的墨者,他指责墨者言行不一,对人提倡兼爱,对己还是偏爱,喜欢辩论这个特点。二、论辩特色如何?孟子与苏格拉底高度相似,但是辩论是不能单靠嗓门大的。韩非口吃,但是法家思想大受欢迎,关键是阐述思想要具有吸引力,论辩要有办法。孟子的论辩特色是怎样的呢?1.观点明确,立场坚定我们就从课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说起。我们先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所谓不忍人之心,其实就是四端,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智之端,也就是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里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一下,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真的可以让天下运于掌吗?在当时的君主们看来,在这个战国时代,声嘶力竭地提倡这样的仁政思想,甚至这样鼓励君主们说什么仁者无敌,王请勿疑,不仅表现得保守,而且显得迂腐不堪。因此,没有什么君主真正地赏识孟子,更不用说认同和实行孟子的理念了。我们相信孟子并非不知道富国强兵的意义,否则他就不会故意否定儒家对于齐桓晋文的讨论。他也并非不知道国君们的癖好。孟子曾经对梁惠王说,王好战,请以战喻。我知道大王你喜欢打仗,所以咱们就拿打仗来做比方。梁惠王跟孟子说,您一定带来了让国家得到好处的思想和办法。孟子偏说我只带了仁义过来,这种故意和君主们想要的拧着来的做法,孔子也做过。《论语·卫灵公》记载,卫灵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卫灵公向孔子讨教关于行军作战的问题,孔子却说,我只听说过关于祭祀礼仪的事情,没有学过什么军旅之事。这样就直接堵住了问话者的嘴,当然也就堵住了孔孟仕进之路了。直接表达拒绝固然好,但是富有技巧的说理也是重要的。2.注重推理,逻辑性强接下来我们一起研究,本段文字在论证推理上的特点。虽然《孟子》与《论语》同为语录体,但是和《论语》绝大部分是片言之语的句子不同,《孟子》则已经形成了篇章,更近于文章,而不是零散的语句了。这种形式自然更加有利于论证说理的展开和推进。比如选入课文的这段文字,就是一个独立的论证篇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可以成为我们认识孟子论辩特色的一个典范的例子。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整段文字的逻辑,孟子是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来立论的,然后进一步推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天下可运于掌。接着论证为什么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拿孺子将入井,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来说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不忍人之心的内涵,为人应有四端,否则非人。普通人有四端,国君也有。最后得出结论,四端加以扩充,可以侍奉父母,平定四海。这其中的逻辑推演体现在用词造句之上。请大家来看课件上,我给大家呈现的结构。当我们抽象提炼出这些句式结构时,应该可以感受到孟子绵密紧凑、执着于逻辑推演的论说特色。这个特征在《论语》中几乎是没有的。很多人读《论语》感觉亲切平和,春风化雨。读《孟子》峻极逼人,其实并不是如王小波说的“孟子不讲理”,其实是孟子实在太想讲理了。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上学期学习的《齐桓晋文之事》中一个重要片段,研究它们,你会发现也具有上述的特征。这段文字从孝顺老人和爱护孩童说起,说明推恩可以平定天下,不推恩不能保妻子。然后古今对比,突出观点。提炼一下结构,就是像课件上所展示的那样,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对照、排比等语言上整齐的句子形式,内在其实是,孟子试图借助逻辑的力量进行有力的论证。当然,本段文字中也有借助于例子,来说明观点的方法。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身而然也。这个“孺子将入井”的故事,是一个现实中抽象出来的例子,而不是一个真实的生活案例。所以与其说是例子,不如说是孟子基于人性假设进行的逻辑推演。从基本假设出发,基于逻辑推导得到经验上可能的结论。孟子认为,人突然之间看到孩子马上要坠入井中,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接下来三个“非”,不是因为与孩子父母关系好,不是因为要向乡人表演仁慈心来赚取名誉,也不是因为讨厌孩子哭声。这句话里的一个“皆”字和三个“非”字很重要,它是孟子人性论的产物,而不完全是事实。孟子这样做是为了更加形象化,便于说理,让读者更加清楚。3.善用譬喻,生动形象为此,孟子也常常使用比喻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中国古典哲学家非常擅长的。文章里有两句话,请大家注意,这两个比喻句看似简单,实则我们研究其喻体和本体的相似性,是要看出孟子要说的道理之间的相关性,而不仅仅是表面的相似性。文中说,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人有四个方面的德行萌芽,就好比人有四肢。孟子这样比,目的很清楚,除了数字相同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突出与生俱来,以及不可或缺之感。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仿佛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要开始流淌。火一旦开始燃烧,只要不断添柴火,就可以越烧越旺。泉一旦冒出来,只要源头有活水不断注入,那么就可以流向远方。就像孟子自己所说的,“盈科而后进”,一往无前,直达大海。这里比喻的是对于“四端”的扩充。“四端”好比刚刚烧起来的火,刚刚流出来的水,它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