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新高考历史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冷静而现实地写道:“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需要——也不应该变成一种零和游戏(一方的收益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材料表明A.美国已丧失了经济大国的地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中国是美国主要的竞争对手 D.美国应该承认中国的地位2.1992年2月7日,荷兰首相吕贝尔斯说“对欧共体的三亿多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令人满意和充满希望的时刻。”“这一时刻”是指A.欧共体的成立B.欧盟的成立C.《欧洲联盟条约》签订D.欧元诞生3.据蒋孟引《英国史》载:1835年,英国棉纺织业中18岁以下的童工有9.5万人,占全部工人的43.3%;女工11.9万人,占全部工人的54.3%。1839年,在英国的419560名工人中,除了23%是成年男工外,其余都是女工和儿童。这一记载表明A.女工与童工的用工成本相对低廉B.资本家目的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C.成年男工独立意识增强觉醒较早D.工业革命带给英国巨大就业机会4.《说文》:“史,记事也。从又持中,正也。”这符合史学家刘知几所主张的:A.史才 B.史学 C.史识 D.史德5.1958年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公司进入印度市场,20年后宣布退出,原因是印度政府要求跨国公司将其股份减少到50%以下。结果导致印度22家瓶装厂停产、数千工人失业。1993年,印度政府主动召回可口可乐,但可口可乐公司仍遇到种种危机,甚至被要求公布秘方以防止里面有超标的杀虫剂含量。2006年,双方以和解告终。由此可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A.不同国家的公司监管、规则相同B.跨国公司进入别国必然会遭到抵制C.印度与可口可乐的目标一致D.要掌握好开放和保护的适度性6.据统计:17世纪全世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估计约有500万;18世纪时,超过一个亿。导致此现象的因素是A.拿破仑战争光大了启蒙思想 B.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对外扩张C.新航路开辟扩大了英国市场 D.英国一直走在现代化的前列7.他一生坚持与唯心论和教会的经院哲学作斗争,主张用具体的实验来认识自然规律。他著书立说驳斥“地静说”,曾被称为“天空的哥伦布”,其尊重事实、无畏权威的科学精神促进了近代动态统一哲学世界观的确立和传播。这位科学家是A.哥白尼 B.布鲁诺 C.伽利略 D.牛顿8.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条例。它规定:……工厂必须为男女两性儿童安排分别的宿舍,……工作时间决不允许超过十二小时;在学徒的头四年中,教育是必须要做的事;……”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该项条例通过的背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B.伴随着机器大生产,工厂制度逐步确立C.19世纪中期工人斗争的胜利D.英国成为“世界工厂”9.隋唐开始,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理想的途径是()A.建立军功 B.弃农经商 C.参加科举考试 D.依靠门第出身10.启蒙运动提倡“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委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反映启蒙运动A.维护人权,追求公平B.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C.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D.反对专制,强调人民主权11.北京城区某街道里有一老路牌,外文是RUEHART,此路牌设立的时间应该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八国联军占领时期 D.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2.由于从事革命活动引起欧洲各国政府的恐惧,马克思多次遭到迫害和驱逐。下列空间地点中与马克思的活动对应正确的是A.①——学习德国古典哲学,组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B.②——主编《德法年鉴》,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C.③——创办“正义者同盟”,发表《法兰西内战》D.④——开始《资本论》写作,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13.下图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D.援助顿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14.法国大革命期间,制宪会议于1791年颁布宪法,其中在选举制度上规定:按照财产多少将公民划分为享有选举权的“积极公民”和不享有选举权的“消极公民”。这一规定A.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B.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限制了公民的参政权 D.否定了君主的专制统治15.如表是南宋时期描写江南地区耕作情形的诗句诗句出处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陆游:《五月一日作》却破麦田秋晚稻,来教水牯卧斜晖。杨万里:《江山道中蚕麦大熟》腰镰刈熟趁睛日,明朝而来麦沾泥,犁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麦。范成大:《刈麦行》腰镰刈晚禾,荷锄种新麦。虞俦:《和姜总管喜民间种麦》如表中这些诗句直接反映了该地区A.春耕生产的繁忙景象 B.稻麦轮作方式的推广C.粮食的构成趋向多样 D.人口与耕地矛盾凸显16.“在一个人人追求私利的君主国中,任何政治团体其实都有演变为暴政的可能。所以个人自由的维护,有赖于我们透过对政治机构的技巧性设计,特别是透过立法、行政与司法权威的相互区隔,以均衡社会内部的利益纠葛。”最早把此说变为政治实践的是A.伯利克里 B.克伦威尔 C.华盛顿 D.拿破仑17.《全球通史》中记载:“19世纪末期的美国福特公司采取了某种大规模生产技术,即制造标准的、可以互换的零件,然后以最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这种大规模的生产技术A.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基本建立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C.适应了垄断组织的集中生产D.反映了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18.宋代江南地区的民众因财产纠纷等上诉公堂的现象很常见,由此催生了专门教授诉学、培养诉师以及专业协助他人打官司为业的“书铺”。当时规定:“书铺”须在官府注册,领取“牌记”(执业证书)方能合法营业。据此可知宋代A.司法行为初步具有近代法治的色彩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风气恶化C.政府的有效管理促进维权意识觉醒D.城市规模扩大引发社会观念转变19.“官利”,又称“正息”“股息”“股利”,作为一种利润分配方式,在近代中国长期普遍存在,与西方股份制企业股息视利润多少而定的分配方式不同,官利一旦购买,无论该企业经营状况如何,必须支付。据此判断,近代的“官利”制度A.缘于洋务军工企业筹资的需要B.促进中国民族工业的顺利发展C.深受传统社会商事习惯的影响D.有效抵制了西方国家资本输出20.表格内容为大国领导人对某一历史事件发生后的第一反应,该事件是丘吉尔好了!我们总算赢了。斯大林真是好极了,日本人干得真不赖。罗斯福将尽全力把强加给国家头上的耻辱还给对方。上帝保佑美利坚!A.九一八事变 B.原子弹轰炸广岛C.珍珠港事件 D.《三国同盟条约》签订21.如表是不同史著对“公车上书”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至四月初八日投递(上书),则察院以既已用宝,无法挽回,却不收。”康有为《我史》“其(上)书宗旨则以变法为归……一言甚激切,大臣恶之,不为代奏。”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执政主和者……于初八日趣将和约盖用御宝,同人以成事不说,纷纷散去,且有数省份取回知单者,议遂散。”徐勤《南海先生四上书杂记》A.上书内容致使督察院拒收 B.上书目标在当时没有实现C.督察院拒收致使上书受挫 D.上书时间发生在四月初八22.吕思勉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倘使这时候,能悟到银两与银币不是一物;把银也鼓铸成一种货币,且单认银为货币,而把铜钱认为银币的辅助品;中国早就可进为银本位之国……惜乎清朝顺、康、雍、乾四朝,对于币制都很有热心整顿,始终没想得穿这一步,以致不但本位不立,而且银两需用既广,而实际上专用秤量量法,不觉得不便殊甚……”。与材料主旨相符的是A.中国在清朝康乾时期已实行银本位B.中国的货币理念在当时是最先进的C.中国在当时已将银币作为主要通行货币D.中国近代金融理念的缺失阻碍中国转型23.晚清政府前期依然维持着朝贡体系,坐等夷狄前来朝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洋务势力的推动之下,内设中央外务统管机构总理衙门、外于各国设立使馆。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政府A.固守传统的外交观念 B.在外交领域主动与世界接轨C.开启向西方学习先河 D.抛弃了天朝上国的原有旧梦24.2012年8月4日,中俄否决了有关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草案。中国此举的目的是捍卫《联合国宣言》,维护叙利亚的领土和主权及中东地区的和平。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维护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5.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法国和德国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始于A.《罗马条约》 B.《欧洲煤钢联营条约》C.《欧洲联盟条约》 D.欧元的启用26.李艳辉《扼杀精英的雅典民主》中指出:“(惩罚)不施于穷人,只施于名门望族,往往由于家庭的威望惹人妒忌才受到这样的惩处;这种表面上是对威望和权势过高的人一种凌辱和贬抑的办法,但实际上这只是散发嫉妒仇恨情绪的一种温和的手段,要是那种卑鄙下流的人碰上这种惩罚……就丝毫起不了什么作用。”这“办法”是A.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D.实行“陶片放逐法”27.1916年2月,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写道:“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信。”这表明陈独秀A.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B.批判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们的思想C.倡导文化平民化 D.认识到思想革命的必要性28.下表为1940—1950年部分年份苏联加盟共和国预算支出情况表。据此可知,苏联的财政管理体制(摘自柯契托夫《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经济文化建设及其预算》)A.调动了加盟共和国经济建设积极性 B.有利于加盟共和国的全面综合发展C.使得加盟共和国经济建设基础薄弱 D.增强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凝聚力2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洋务运动几十年间陆续出现的变法议论终于一步一步地转化为一场社会运动。”这场“社会运动”开始的标志是A.安庆内军械所的创设 B.公车上书 C.《新青年》杂志的创办 D.武昌起义30.隋初沿袭了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但存在“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情形。开皇三年(583年),废除郡级机构,并省州县,裁减冗官,对于地方各级官吏统由尚书省的吏部负责选任,所谓“大小之官,悉由吏部”。这些政策调整A.强化了国家治理能力 B.加重了民众经济负担C.导致了君主专制强化 D.阻碍了阶层之间流动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观察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1)唐宋两朝的对外交流路线有何不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二者在人员交流、交往内容上有什么差异?(2)图中反映了明清两朝对外贸易分别呈现哪些新的变化?(3)综合以上图片信息,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世纪时,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的居民,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在教会与君主权力的斗争中,近代欧洲君主的权力大多得以加强。18世纪末叶以前,人们一直把国家与君主本人混为一谈,国王成为民族国家的象征。例如,路德认为“主教们和诸侯们”构成了德国,而路易十四则声明法兰西国家“完全属于国王本人”。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等方式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民族主义才呈现其近代的形式。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国家这时由公民组成。——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材料二秦汉帝国以来,“中国”概念必须容纳东亚这片大地上许多族群的文化。汉代的五帝系列。将各族收纳在一个可以串联的谱系,而以黄帝为统摄许多族群的祖先。许多汉人自以为是炎黄子孙;有些汉族以外的族群也在建构其祖先与汉族同源的理论。近代中国建构国族的方向是聚异为同。恰好与欧洲近古诸族为了摆脱天主教秩序,而各自建构祖源的方向背道而驰。于是,中国革命由反满兴汉演变为反对西方帝国主义,又演变为孙中山“内部各族平等”及“联合世界平等对我之民族”两项诉求。经历抗日战争,中国人炼铸了强烈的民族意识,竟形成一个世界最庞大的共同体三四!——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和欧洲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不同之处,并说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积极影响。33.为进一步佐证,该学生检索到下列三份资料。①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②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1443名官员的来源的分析:入仕途径科举制入仕胥吏出职等杂色入仕开国功臣与降归入仕门荫入仕入仕途径不详人数54034416292306比例37%24%11%7%21%③唐朝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孟郊:家中清贫,曾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归纳三份资料能共同佐证的内容,并对其史料价值进行评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材料“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需要——也不应该变成一种零和游戏”体现的是基辛格主张中美之间应该互利、双赢,美国应承认新中国的地位,故D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中美关系的发展,没有涉及A项内容的表述,排除;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尼克松访华,B项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2、C【解析】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签订,大大扩大了一体化的范围,确立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步骤;并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所以被称为一个令人满意和充满希望的时刻,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欧共体的成立是在1967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欧盟的成立是在1993年,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欧元诞生于1999年,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欧洲联盟条约》签订于1992年。3、B【解析】

使用女工和儿童,可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压榨他们劳动的剩余价值,而所付工资远远低于成年男工,从而有利于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故答案为B项;英国当时使用童工也有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排除A项;这一现象与成年男工独立意识增强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不是解决就业问题,排除D项。4、C【解析】

史的本意就是记事,客观公正记载历史史实,客观撰写历史,符合刘知几主张的史识,故选C;史才,不仅指天才和才气,主要是指文才、文采;史学,是编写史书的专业知识;与“正也”相悖,排除AB;D不是刘知几的主张,排除。5、D【解析】

本题考查了跨国公司。“不同国家的公司监管、规则相同”的说法明显不符合事实,故排除A项;“跨国公司进入别国必然会遭到抵制”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情况,故排除B项;根据可口可乐公司在印度市场的进出可以看到可口可乐公司和印度的目标并不一致,故排除C项。根据“印度政府要求跨国公司将其股份减少到50%以下。结果导致印度22家瓶装厂停产、数千工人失业。1993年,印度政府主动召回可口可乐,但可口可乐公司仍遇到种种危机,甚至被要求公布秘方以防止里面有超标的杀虫剂含量”可知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应该掌握好开放和保护的适度性,故选D。6、B【解析】

根据所学,17-18世纪正是英国对外殖民扩张崛起的时期,18世纪中期,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因此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才会大量增加,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对推动英语的推广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排除A项;扩大英国市场并不会使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大量增加,排除C项;英国并非一直走在现代化的前列,排除D项。7、C【解析】

根据“一生坚持与唯心论和教会的经院哲学作斗争,主张用具体的实验来认识自然规律”、“促进了近代动态统一哲学世界观的确立和传播”可知,这位科学家是伽利略,其重视实验方法,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C正确;哥白尼的著作在其死后才发表,可见其并未和教会作斗争,排除A;布鲁诺宣传日心说,被教会烧死,但是其并未达到“促进了近代动态统一哲学世界观的确立和传播”,排除B;牛顿生活的时代,思想相对解放,其并未和教会作斗争,排除D。8、B【解析】试题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工业时代。根据题干可知是英国的工厂制度,细致分工,管理严格。故选B。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厂制度9、C【解析】

根据所学,科举制以考试为选官的标准,因此才会出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现象,故C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10、D【解析】

根据材料“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委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可知,受托人是人民的办事员,如果不能履行责任和义务,人民有权罢免,这强调了人民主权,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契约关系,强调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没有体现维护人权,追求公平或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问题,故A、B选项错误;启蒙运动提出了三权分立等理想社会的蓝图,但材料中没有体现理想的社会蓝图,故C选项不是材料主要反映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11、C【解析】

RUE是街道的意思,HART指担任近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路牌由外文书写表明此时北京城由洋人统治,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曾对北京城实行分区占领,故选C;ABD项中的时间段内没有出现列强对北京城进行占领统治的情况,此路牌的设置不太可能在这几个时间段内,排除。12、D【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在英国开始写作《资本论》,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故D选项正确;学习德国古典哲学,组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是在布鲁塞尔,故A选项错误;马克思主编《德法年鉴》在法国,但没有直接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故B选项错误;创办“正义者同盟”,发表《法兰西内战》在法国,故C选项错误。1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是指援助的对象主要分布在西欧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意识形态也就成为了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意识形态成为提供援助的前提14、C【解析】

法国《人权宣言》宣告: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但是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按照财产多少将公民划分为享有选举权的“积极公民”和不享有选举权的“消极公民”,这说明启蒙运动影响下的法国宪法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权利平等的原则,限制了公民的参政权,故选C;1791年颁布宪法在选举制度上规定违背了权利平等的原则,不符合政治民主化的历史发展潮流,排除A;1791年颁布宪法在选举制度上规定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5、B【解析】

江南地区诗作中,稻麦出现在同一诗作中,说明当时江南地区推行的是稻麦两熟制度,B正确;题干中的诗句并不都是涉及春耕,排除A;题干仅提到稻麦,无法体现多样,排排除C;人地矛盾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16、C【解析】

根据材料“透过立法、行政与司法权威的相互区隔,以均衡社会内部的利益纠葛”结合所学可知,华盛顿领导美国取得独立战争胜利并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故C项正确;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并未建立三权分立体制,排除A项;英国克伦威尔建立了独裁统治,排除B项;法国拿破仑建立了专制帝国,排除D项。故选C。17、C【解析】

根据“制造标准的……零件”、“以最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生产技术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用了垄断组织的集中生产,故选C项;推动工厂制度基本建立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排除A项;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是工业革命,而不是材料中的生产技术,故排除B项;根据“19世纪末”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所以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的说法有误,故排除D项。18、A【解析】

据材料“催生了专门教授诉学、培养诉师以及专业协助他人打官司为业的‘书铺’”可知,宋代司法领域出现新的变化;且据材料“‘书铺’须在官府注册,领取‘牌记’(执业证书)方能合法营业”可知,“书铺”是一个政府承认的合法职业,具有执业证书,这说明司法行为初步具有近代法治的色彩,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风气恶化,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有效管理”及“城市规模扩大”,C、D与材料无关。19、C【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官利”的产生与西方股份制企业大为不同,不是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是与传统的商事习惯有关,故选择C选项;结合所学,洋务军工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清政府,与“官利”无关,故排除A选项;“官利”与企业经营状况无关,这会锉削部分公民的购买积极性,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且无法有效抵制西方国家的资本输出,故排除B、D选项。20、C【解析】

1941年日本制造珍珠港事件宣告太平洋战争爆发,刺激了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法西斯力量大大增强,故上述三国领导人有如上评述,故C符合题意;194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美英忙于应对经济危机,苏联忙于国内经济建设,并不真正关心日本侵华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1945年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此时日本穷途末路,斯大林该评论的是美国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1940年9月,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签订《三国同盟条约》,确立了三国轴心同盟,此时苏德互不侵犯,美国尚处于中立状态,反法西斯国际形势堪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B【解析】

从材料中的“却不收”“不为代奏”“议遂散”等信息可知,公车上书的目标在当时没有实现,故答案为B项;从康有为的记述来看,都察院是以皇帝已在《马关和约》上盖玺而拒绝接收,排除A项;从“以变法为归”“大臣恶之”来看,上书失败是因清政府反对变法,而不是因为督察院拒收,排除C项;从“于初八日趣将和约盖用御宝”来看,四月初八“数省份取回知单”,没有去上书,排除D项。22、D【解析】A不符合“惜乎清朝顺、康、雍、乾四朝,对于币制都很有热心整顿,始终没想得穿这一步,以致不但本位不立”,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金融理念的缺失,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与材料“倘使这时候,能悟到银两与银币不是一物;把银也鼓铸成一种货币,且单认银为货币,而把铜钱认为银币的辅助品;中国早就可进为银本位之国”不符合,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金融理念的缺失,以致阻碍中国近代化,D正确。23、B【解析】

据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洋务势力的推动之下,内设中央外务统管机构总理衙门、外于各国设立使馆。”可知,清政府在洋务势力的推动之下,内设中央外务统管机构总理衙门、外于各国设立使馆,体现了清政府外交领域的近代化,主动与世界接轨,B正确;A不符题意;开启向西方学习先河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抛弃了天朝上国的原有旧梦”,D说法错误。【点睛】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标志着中国外交的近代化。24、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维和行动需要参与国派出一定数量的军队在联合国统一部署下进行,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没有派出维和部队,所以③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中国此举的目的是捍卫《联合国宣言》”可知,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积极维护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符合题意,即①②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外交是以独立自主为基本的外交政策的,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BD项,此三项都包含不符合题意的③,排除。【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25、B【解析】法德是历史的宿敌,西欧国家要想走向一体化,关键是法德的和解,1958年,法国和德国等六个国家建立《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实现了“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夙愿,故B项正确;A是1958年签订原子能和经济共同体总称;C是1991年签署;D是1999年启用。26、D【解析】

“实际上这只是散发嫉妒仇恨情绪的一种温和的手段,要是那种卑鄙下流的人碰上这种惩罚……就丝毫起不了什么作用”反映的是陶片放逐法的弊端,故D正确;ABC都与陶片放逐法无关,排除。27、D【解析】

根据“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信”可得知,陈独秀强调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必须要先促进人们思想上的解放,思想的自觉,故D项正确;材料“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说明他并不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而是已经建立了民主政体,只是在思考如何巩固民主共和的问题,故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批判传统思想,排除B项;材料与文化的民平化无关,排除C项。28、C【解析】

表格显示,苏联加盟共和国预算支出中,国民经济建设支出小于社会文化建设,这种状况不利于加盟国的经济建设,故选C;国民经济建设支出小于社会文化建设不利于调动加盟共和国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全面综合发展,排除AB;表格内容无法体现是否增强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凝聚力,排除D。故选C。29、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1895年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等一千多名举人的“公车上书”,使维新变法由一种思潮演变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B正确;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运动的军工企业,A与材料中的变法无关,A错误;《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活动阵地,与材料无关,C排除;武昌起义是狭义的辛亥革命,故D与材料不符。30、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代废除郡级机构、并省州县、裁减冗官,并由吏部统一选任官吏等措施大大强化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国家的治理能力,故A正确;这些措施减轻了民众经济负担,故B错误;材料信息涉及的是中央集权的强化,故C错误;材料和阶层之间流动无关,故D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路线:唐海陆并举、宋海上丝绸之路;变化原因:由于西夏的兴起,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商业的繁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若答指南针的应用、造船业发达等内容酌情给分)人员:唐朝主要是商贾、僧侣、使节;宋朝主要为商人交往内容:唐朝丝绸、瓷器、纸张输往西方,形成东亚文化圈;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医药、宗教等输入。宋朝丝绸、茶叶、瓷器输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