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三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三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三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三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三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三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邹鲁儒学提倡“从周”“尊周”,推崇西周的礼乐制度;以子夏、荀子为代表的三晋儒家具有“重法”的思想倾向;《吕氏春秋》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有秦文化的特色;《公羊传》具有齐文化通权达变的特点。由此可见A.先秦儒学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 B.先秦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C.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地创新 D.齐鲁文化具有广泛的地域适应性2.有学者评述:“宣战书中所说多系事实,文字激昂悲壮颇可同情。令人痛惜的为慈禧一任感情激动,罔顾时势,不惜孤注一掷,公然对所有的外国宣战诚为古今中外绝无仅有之举”。此举对中国产生的严重后果是A.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清廷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D.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3.如图是19世纪法国画家西斯菜的名作。有评论家指出,西斯莱对色彩感觉特别敏锐,笔触轻快而有变化,特别善于运用微妙的色彩关系,表现具有诗意的自然景色。这说明西斯莱的艺术风格属于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4.大连是一座历史悠久,充满活力的城市。下列项中对其表述正确的是①秦朝归辽东郡管辖②甲午战争期间遭受日军侵略③日军设立满洲731部队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④设立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有学者认为:荀子深刻地认识到,“礼”与“法”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两大根本手段,于是立足于儒家的“礼治”,吸收、发挥法家的“法治”思想,使“礼”与“法”在政治和法律层面相互渗透,和谐统一。该学者认为荀子A.是法家学派的实际开创者 B.背离了孔孟思想的精髓C.吸收了诸子百家的有益学说 D.对儒学的发展迎合时代需要6.如图是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藏的五祀卫鼎。鼎腹内壁铸铭文207字,记录了西周中期的一件土地诉讼案件。此青铜器的铭文A.需被文献记载印证才能确定其证史价值B.能为后人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提供较为可信的史料C.作为实物史料不可能包含记录者主观认识D.作为历史叙述都是对当时历史事实的准确客观呈现7.1955年黑人奥运冠军马尔惠特菲尔德和哈里森迪拉德的非洲之行,展示了美国文化成就和生活方式,对美国文化在非洲的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使美国政府决策部门对体育交流项目愈发关注。美国政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传播美国文化 B.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国家C.重塑国家形象 D.促进世界的体育文化交流8.清朝初年,内务府所辖官庄数量有限,如近歌官庄只有132处。光绪中期,由内务府管辖的官庄共886个,占有土地3356965亩,仅敬辅一带就有官庄373处,有地758739亩。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地区,许多土地落人淮系军阀官僚的手中,每家每年收租谷在2万石至5万石不等。这表明,晚清A.租佃关系衰落B.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C.社会转型艰难D.农业规模经营趋势明显9.伯利克里之后,激进的煽动家克利昂、阿尔西比亚德先后被狂热的民众推选为领导,挑起对斯巴达的战争。在野心家花言巧语下,任何反战者都被群起而攻之。最终,开启战端的雅典彻底被斯巴达击败,沦为二流城邦。由此可见,促成雅典没落的主要因素是A.斯巴达强大的军事战斗力 B.伯利克里改革后经济衰退C.直接民主泛滥下的狂热性 D.希腊寡头政治的绝对优势10.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A.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B.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C.实行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D.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11.公元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发布《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动因是A.破除专制制度给人的思想束缚B.与国际接轨的时代需要C.彰显中华民族的民族诉求D.“反清复明”的政治需要12.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期,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这一现象表明A.西周中央集权削弱 B.宗法分封制完全崩溃C.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D.中原文化逐渐扩展13.如图是某学者关于英国历史的著作目录的局部残缺部分。下列历史事件有可能出现在第三章的有①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被美德赶上②制造阿姆利则惨案,引发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③分别与法、俄签订和约三国协约正式建立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4.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材料中省略的五字最可能是A.洋务清火汤B.新政补元汤C.宪政调味汤D.革命销魂汤15.宋代十分重视财经工作,对理财机构赋予很高的行政地位和很大的权力,其中央机构称“计省”。下列项中,对“计省”的解读恰当的是①“计省”的长官为三司使②“计省”即尚书省③“计省”习称政事堂④“计省”起到了分割相权的作用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6.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出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出现反映了A.全球治理体系日新月异 B.国际直接投资的日益增长C.经济的民族化与区域化 D.发展中国家融入世界体系17.汉初张苍认为秦朝国祚太短且暴虐无道,不属于正统朝代。应该由汉朝接替周朝的火德,所以汉朝之正朔应为水德。到汉武帝时,又认为秦属于正统朝代,改汉正朔为土德(因土克水),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朝属于火德。这说明()A.汉朝人对自己的王朝正统性充满怀疑B.“五德终始理论”缺乏严谨性C.宣扬正统学说提高了神权的地位D.“五德终始”学说引发了激烈的思想争鸣18.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②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③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9.古代中国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现象出现于“科举制”时代的是A.“立嫡以长不以贤”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20.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恩格斯意在说明A.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 B.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C.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D.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21.我国古代某瓷器“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初春”。后周世宗也曾赋诗赞美“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他们赞美的是A.大邑白瓷 B.越窑青瓷 C.铜官窑釉下彩绘 D.明清珐琅彩22.明清《江宁府志》载:“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明清工商皆本思想严重泛滥 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C.为限制西方殖民而闭关锁国 D.资本主义萌芽侵蚀传统经济23.下表反映了上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4.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出版的许多书籍有关于苏联民众生活状况的描述:“他们想知道更多攸关生活的问题,像是薪水与住家环境等”;“当我们回家时,却没有电可用,也没有水”;“集体农庄农户减少,人们失去了对土地的兴趣”。这最能说明A.苏联的改革都没有取得任何成效B.集体农庄推动了苏联的城市化进程C.苏联经济的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D.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提供了借鉴25.17世纪,荷兰商人从南非进口小麦,从印度进口玛瑙贝,从巴西进口蔗糖。小麦养活了国内消费者,他们更多地从事商人、银行家和手工业者等职业,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材料这一现象A.表明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客观反映了殖民扩张的血腥罪恶C.标志着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确立D.促进了荷兰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26.1951年,日本漫画《未来世界》描述了两个敌对国家分别进行多年核试验,许多动植物都因核辐射而引发突变,一种叫做“FuMu”的新人类打算建造诺亚方舟,带着地球生物离开。由此可知A.人民反对核技术的应用 B.美苏冷战影响艺术创作C.在冷战中日本寻求突破 D.新技术给环境带来破坏2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已从传统的资本主义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A.取消了社会保障体系B.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C.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D.大规模经济危机基本消失28.“当时,船队返航至佛得角群岛时,发现船上的日期是7月8日星期三,岸上却是7月9日星期四。他们回国向皇帝和教皇汇报,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和探讨,逐渐揭开了时差之谜。”材料中的“他们”是A.迪亚士船队B.达·伽马船队C.哥伦布船队D.麦哲伦船队29.“‘日不落帝国’在一定意义上是英国的工业家、企业主开创的,而不是殖民军队和海军将领们通过征服缔造的。”这句话旨在A.肯定工业革命对英国殖民体系形成的重要作用B.反思英国在世界范围殖民体系形成中的侵略性C.揭示英国经济实力远在军事实力之上的事实D.强调英国资产阶级主导帝国的发展而非殖民军队30.有专家认为:中国的洋务运动虽以“求强求富”为口号,但始终侧于以“求强”为核心的军事工业进行近代化建设和经营;而日本明治维新在“殖产兴业”口号指导下,在兴办军事工业的同时也大力兴办民用工业,这一观点认为两国早期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原因是A.是否统筹好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关系B.是否处理好国企和民企关系C.是否统筹好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D.是否对社会进行了广泛动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漫画中的历史以下是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Plan)为对象创作的漫画。(注:图一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绳子上写着MarshallPlan;图二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问题(1)分别依据图片信息,概括图一、图二的主题?(2)具体分析导致以上两幅漫画出现观点迥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我们如何看待这两幅漫画的历史价值?32.治国理政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关注的问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人口真多呀)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子曰:“富之。”冉有曰:“既富矣,又何加焉?”子曰:“教之。”材料二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管子治国》(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治国理政思想,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其目的。(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治国理政思想有何意义。33.新式学堂材料一1895年前,新式学堂仅仅分布于沿海七省,仅仅存在于少数口岸城市。1898年扩展到云、贵、川等内陆省份。20世纪初,蒙、新、藏等边远地区也纷纷创办学堂,新式教育覆盖全国。1905年后,基本形成了大学、高等专门—都市省垣,中学、师范—府治,高小—县城,初小—乡镇这样的学校与行政梯次配备的体系。学堂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在原有的语言、工艺、军事学堂的基础上,师范、法政学堂大批开办,实业学堂在农、工、商下又分出许多专科,还有专为一些阶级、阶层开设的学堂(如贫民学堂)。新式学堂推动了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群体意识、群体观念渐趋一致,他们投身社会变革的各种活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二中国乡村也出现另一现象,改寺庙为学堂蔚然成风,引起民众不满,江苏东台发生“改佛寺为学堂,乡民不悦而起”;而一些“劣绅莠士,借兴学为名,侵吞公款,致教育之声日堕,教育之信用全失”,浙江景宁县沙溪学堂的创办“以盐竹两捐为经费,均用强手段抽取,每年并计不下千余金”,凡此种种……。不少人鄙视新学堂,“学校里唱歌、体操和剪纸、拌泥等手中劳作,都是鬼混”。且新式学堂“近城镇入之,僻远不与;有势力者入之,寒微不与”。人们喋喋不休:“自学堂设立以来,不但老师宿儒坐困家乡,仰屋而叹,即聪慧弟子,亦多弃儒就商。凡入学堂者,莫不染乖戾之习气,动辄言平等自由,父子之亲,师长之尊,均置不问”。当时,中国乡村毁坏新式学堂屡见不鲜。——两则材料均摘自《<晚清改革与社会变迁>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我国自汉代就奠定了古代教育的传统,直至清朝末期才逐渐改变。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是什么?依据材料一说说“逐渐改变”的表现是什么?(2)读材料二,分类提取有关乡村毁学原因的信息(3)基于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新式学堂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材料表明不同地区的儒学具有不同的特点,体现了先秦儒学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A正确;B项材料只体现了儒家状况,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A。2、C【解析】

根据“公然对所有的外国宣战诚为古今中外绝无仅有之举”可知,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清廷成为了“洋人的朝廷”,故选C;《中法新约》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排除A;B是《马关条约》的影响,排除;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3、C【解析】

印象画派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应从光的角度来体现,但也离不开与色彩的结合,他们将“光”与“色”在画面中造成一种生动明快的效果,与西斯莱的艺术风格相同,故选C;浪漫主义的特点是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不符合题意,A错误;以现实的、具体的、变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为描写对象,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探讨人生底蕴,进行真实的审美反映是现实主义的特点,不符合题意,B错误;画家以象征、变形和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反传统、反理性的创作是现代主义,与材料内容不符,D错误。4、B【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时在东北设立辽东郡,大连包括在内;甲午战争期间日军进行了旅顺口大屠杀,位于大连;1984年,中国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大连市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故①②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日军设立满洲731部队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位于今哈尔滨平房区,并非大连,故③错误,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5、D【解析】

据题意可知,荀子主张礼法并用,这种思想迎合了当时的时代需要,故选D;荀子是儒家代表,排除A;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并未背离孔孟思想,排除B;荀子主要是吸收法家思想,不是吸收诸子百家,排除C。故选D。6、B【解析】

五祀卫鼎是出土文物,史料划分上属于一手史料,因此其内壁铭文能为后人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提供较为可信的史料,B正确;文献记载的史料价值不如出土文物,排除A;铭文带有主观色彩,排除C;青铜器本身不属于历史叙述,排除D。7、B【解析】

依据材料“1955年”“对美国文化在非洲的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并结合当时的国际局势可知,美国的做法是为了争夺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进而制约苏联。B正确;传播美国文化不是其主要目的,A排除;材料信息不能体现美国国家形象的重塑,C排除;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局势可知,促进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B。8、C【解析】

根据材料“许多土地落人淮系军阀官僚的手中,每家每年收租谷在2万石至5万石不等”可知当时社会土地兼并问题严重,无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相应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社会转型异常艰难,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租佃关系无关,A选项排除。小农经济解体的表现是耕织分离,材料未反映这个表现,B选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封建剥削关系,与农业规模化经营无关,D选项排除。9、C【解析】

据材料“先后被狂热的民众推选为领导”“挑起对斯巴达的战争”等信息可知,体现了直接民主导致权力的无用和滥用,导致雅典的没落,C项正确;斯巴达强大的军事战斗力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内容,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雅典直接民主泛滥下的狂热性,没有体现雅典经济的衰退和希腊寡头政治,B、D项错误。10、D【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可知体现了卢梭“社会契约”的思想,故D正确。A不对,属于孟德斯鸠的主张;B不对,属于康德的主张;C不对,属于伏尔泰的主张。考点:本题考查启蒙思想。点评:注意启蒙思想家各自主张的侧重点。1.伏尔泰《哲学通信》反对君主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3.卢梭《社会契约论》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认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主张民主共和制。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非工具,主张尊重他人;强调言论自由。【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1、A【解析】

改元是中国封建社会改朝换代的重要标志,指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是君主专制的产物。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第一年称元年。由此可见,材料中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动因是破除专制制度给人的思想束缚,A项正确。与国际接轨的时代需要不是孙中山改用阳历的深层动因,B错误;辛亥革命的民族诉求表现为推翻满族的统治,C错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主要目的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不是恢复大明王朝,D错误。12、D【解析】

根据“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可知,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相对中原落后;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可知,楚、吴、越等国认同中原文化,说明中原文化圈逐渐向外扩展,故选D;西周实行分封制,不属于集权统治,排除A;宗法分封制完全崩溃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在秦朝,排除C。13、B【解析】

根据第三章目录“1918年:受到威胁的帝国”,结合所学可知,此时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时,英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被美德赶上,英国分别在1904年和1907年与法、俄签订了协约,三国协约正式建立,①③正确,故选B;1919年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排除②,排除AC;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④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点睛】紧扣关键时间区间1870-1918年分析解答。14、A【解析】试题分析:“湘乡曾姓者”是指曾国藩,“粤匪扰乱”则指太平天国运动,所以材料说的是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事情。为了“剿发捻”(指太平天国和捻军)和抵御外来侵略,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曾国藩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故省略的是洋务清火汤。故选A。B项错误,新政是在光绪年间;C项是在1908年;项是在20世纪前十年进行的。因此BCD三项均与材料在时间上不符。考点:洋务运动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洋务运动运用西方科技兴建了一批近代军用、民用企业,希望使中国富强,实现中兴,但是结果并没有挽救没落的封建制度,甲午战争战败,洋务运动破产。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15、A【解析】

根据材料“财经工作,理财机构”可以得出这是宋代的三司制度,三司的长官为三司使,故①正确;三司起到了分割宰相经济权的作用,④正确;计省与尚书省不是同一类的,排除②;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排除③,综上所诉,A正确,排除BCD。故选A。16、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等都是同一地区和民族为经济发展组成的经济组织,具有经济民族化、区域化的发展特点,故选C;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等都是经济区域合作组织,具有相似性,不能体现日新月异的变化,排除A;材料中的经济组织是同一区域内国家共同组织成立的,它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结果,故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在这些经济组织成立之前,发展中国家早已被迫或主动地融入到世界体系,排除D。17、B【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汉代的五德属性历经变化,没有确切的说法,可以看出“五德终始理论”缺乏严谨性,故B正确;A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与神权地位的提高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到思想争鸣,排除D项。18、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甘地的历史事迹,可以判断①③④均符合题意,他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故选B。②是对他的评价,而不是理由。考点:甘地点评:甘地被称为圣雄,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的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构成了印度文化的一部分。对印度甘地的这一运动,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其积极地作用,也要分析出其局限性。19、C【解析】

试题分析:“立嫡以长不以贤”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体现了九品中正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体现了科举制,“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体现了察举制。故C正确。考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演变【详解】20、A【解析】

1890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提出,欧美无产阶级在革命旗帜的动员下成长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A项正确;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就已经提出了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B项错误;19世纪末欧洲各国无产阶级主要进行和平斗争,C项错误;1890年国际工人协会已经解散,第二国际尚未建立,D项错误。21、B【解析】

根据“远山晚翠”、“雨过天晴云破处”可知该瓷器的颜色是青色,故选B项,排除A项;铜官窑釉下彩绘和明清珐琅彩属于彩瓷,不是青瓷,排除CD项。故选B。22、D【解析】

材料信息“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体现了明清政府对纺织业的限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纺织业中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严重冲击了传统经济,故D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明清重农抑商思想依然是主导;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指的是宏观调控,不符合明清史实,故B错误;材料信息和闭关锁国无关,故C错误。23、A【解析】

依据表格中交通工具的变化信息可知,这一时期上海的交通工具种类增加,①项符合题意;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此时期马车、轿子和马等传统交通工具逐渐被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取代,这体现了交通工具的日益近代化,②项符合题意;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此时期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公共交通有一定发展,③项符合题意,因此A选项正确。虽然这一时期上海汽车较多,但都是外国进口的,不能说明上海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④项不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4、D【解析】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出版了许多关于苏联民众生活状况的书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是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故D正确;“都没有取得任何成效”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集体农庄的作用,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苏联经济的农轻重比例,故C错误。25、D【解析】

据材料内容可知,17世纪的荷兰农产品有了稳定的进口渠道,使得从事商业的人越来越多,这有利于促进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选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工业革命后,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进口贸易的发展,和殖民扩张没有关系,故B选项错误;18世纪亚当·斯密《国富论》标志着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确立,故C选项错误。26、B【解析】

二战后世界格局呈现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状态,美苏之间冷战和局部热战交织,世界笼罩着核战争的阴影之下。因此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51年、敌对国家核试验、新人类打算建造诺亚方舟离开地球”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判断出是美苏冷战影响艺术创作,B正确;人类反对的是核战争,并非是核技术的应用,A排除;C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说法错误,新技术的出现具有双面性,排除。故选B。27、C【解析】

根据题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已从传统的资本主义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结合所学可以知道,为克服经济大危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改变过去放任自流的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经济模式进一步发展。由此可以知道,“现代资本主义”是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特征是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干预,故选C;现代资本主义重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排除A;由于无论传统的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国内阶级矛盾始终难以化解,排除B;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大规模经济危机必然周期爆发,排除D。28、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佛得角群岛位于非洲西海岸。依据材料中“船队返航至佛得角群岛”“船上的日期是7月8日星期三,岸上却是7月9日星期四”“回国向皇帝和教皇汇报”并结合地图中的方向标识以及所学可知,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横跨大西洋、太平洋、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印度洋,绕过非洲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壮举。故答案为D项。ABC项,根据所学可知,迪亚士船队率三条船从葡萄牙起,沿大西洋的西非海岸南下,在南非的好望角遭遇了风暴绕过并发现了该角;达·伽马船队率四条船从葡萄牙起航沿大西洋的西非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了肯尼亚的马林迪,在阿拉伯向导的引导下,横渡印度洋,到达了印度;哥伦布船队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率领船队横渡茫茫无际的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综上所述,此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图片材料性选择题解题技法:要分清图片在解题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合理利用图片,并注意题干中对图片解释的文字。充分利用一切信息之后,再得出结论。29、A【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日不落帝国”在一定意义上是英国的工业家、企业主开创的”说明强调的是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的发展繁荣,有利于其建立殖民霸权,因此选A。考点:工业革命点评:材料式的选择题其形式一般是题干为材料,备选项为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要求考生对备选项中的解释是否与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相一致作出判断,此类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两大能力。30、C【解析】

题意中主要反映了中日两国经济建设和军事工业近代化的关系,即是否统筹好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而不是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关系,更没有体现是否处理好国企和民企的关系,故排除A、B项,故选C项;题意主要反映了中日两国的军事建设和经济建设,没有体现对社会的动员,故排除D项。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图一中欧洲显示一片荒凉景象,代表欧洲的人靠着马歇尔计划的绳索攀援而上,反映出马歇尔计划对战后欧洲复兴产生重大影响。图二中代表美国(或马歇尔)的人手中拿着代表束缚和控制德法等西欧国家的圈绳和武器,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目的在于控制西欧国家。(2)国际时局的因素:当时处于冷战时期,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属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处于敌视状态。国家立场的因素:美国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国,通常会肯定自己的做法;捷克斯洛伐克是第三方,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时间的因素:1947年马歇尔计划刚开始实施,1949年计划实施后两年,时间的推移会导致人们对问题的看法产生改变。(3)这两幅漫画对研究MarshallPlan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是毕竟是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我们还需结合更多的史料佐证【解析】

(1)从图一中“Europe,绳子上写着MarshallPlan”等信息可得出这与马歇尔计划有关,从这一角度进行概括。图二则从马歇尔计划的目的的角度进行概括。(2)结合图中的信息可从冷战的背景角度去考虑,因此要考虑到国际时局的因素,考虑到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属的阵营不同,因此在宣传上会有差别,从这一角度进行概括即可。(3)本问主要考查史料的价值,根据所学可得出这两幅漫画对研究MarshallPlan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是毕竟是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我们还需结合更多的史料佐证。32、(1)思想:使人民富裕;注重社会教化。目的:面对社会大变革时期,礼崩乐坏,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秩序。(2)材料二提出重农抑商和富国富民思想。商鞅变法采取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的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富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解析】

(1)根据“富之”、“教之”可知孔子的治国理政思想是使人民富裕;注重社会教化。结合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可知孔子提出的主张的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2)根据“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富国富民和重农抑商的主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该主张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发展,实现富民强国,从而为统一中国奠定基础。33、(1)传统: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主要以选拔官员为目的“逐渐改变”表现:采用新学制适应人的基本认知发展规律,选择教学内容以培养近代化的人才为目的,学校类型方面设置专科学校,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关注贫弱者的教育(2)信息:晚晴政治腐败导致乡村毁学:借办新式学堂搜刮民财;地方政府举措不当:占佛寺为学堂,冲击民众的传统信仰。新式学堂有沦为有权有势人场所的倾向;民众思想的保守:对新学新知的不理解;对新式学堂学生趋新言行的排斥,等等。(3)本小题采用以下四个方面来评分,分别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最后合成总分。①观点:ⅰ是否基于材料;ⅱ提炼材料;ⅲ是否新颖深刻(鼓励多元观点)②史实:ⅰ是否基于材料;ⅱ使用核心史实还是使用边缘史实;ⅲ是否完整使用核心史料③论述:ⅰ逻辑性(清晰、完整);ⅱ是否史论一致④组织:ⅰ连贯性(非列举);ⅱ科学性(准确使用学科术语)基本思路:晚清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趋势的不断加深,甲午战争又意味“学器”的失败,民族危机使国人对中西政治、社会等各方面进行对比,逐步明确西方国家强盛的根源在于政治制度的先进。为此,要开启民智,融汇中西,开设新式学校是必要的途径(交代背景)。新式学堂在地域分布上日渐广泛,采用新学制适应人的基本认知发展规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培养近代化的人才为目的,在学校类型方面设置专科学校。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关注贫弱者的教育(分析材料)。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传统士人阶层嬗变为近代知识分子群体,进而,群体意识、群体观念——民族观念和民族意识觉醒,如:康梁的变法图强、严复的物竞天择、孙中山的共和革命等,并随着近代新式学堂的发展而得以广泛传播,国民素质提高的同时,也推动中国社会各方各面逐步现代化(依据材料联系所学)。中国社会素有重教兴学的传统,为何出现乡民毁学的现象?(承转)晚清国库空虚、民穷财尽,借办新式学堂搜刮民财;传统信仰与新学新知的矛盾;传统儒学伦理与新式学堂的趋新言行的冲突;新式学堂也有沦为有权有势人的场所,与旧式科举的普及性相对,民众更加排斥新学堂。(新式学堂学习近代声光化电、近代制造技术、近代法理规则、近代商业法则,这些都属于城市,与当时中国农村相聚甚远,读书人从农村出发大半不再回到农村,中国传统社会农民与士人的关系渐渐疏离,如能写到以上这点更好)(分析材料)这其中,乡民反对苛捐杂税、反对对佛堂的侵占也具有一定的正义性,从侧面推动了反清政革命势力的发展。抽象提升:新式学堂产生新群体以新及群体意识的同时,部分民众传统文化归属感却破灭。这反映清末世纪之交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与新学并峙、保守与开拓并存、农耕传统与工业文明较量、乡村与城市差距显著。但现代化的步伐在不断前进。范文:新式学堂的出现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体现,也是中国在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重的背景下,社会发生变革的具体表现。中国自古代以来选官制度不断变革,世袭制到察举制,再诞生了科举制,中国传统教育也相应发展,科举制也着实促进了学习风潮。但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中国传统教育在近代社会看来依然落后不堪,不论制度怎么变革,学习的目的却只有一个,便是做官,从而以前的学生只研读儒家经典著作,参加科举,然后高中;传统学堂也只进行经学教育,培养经学人才。至清朝,这种风气恶化,出现八股文,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束缚学士思想。学校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科举考试的附庸。尤其在近代中国遭遇危急之际,封建旧的学校教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培养不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致使中国被动挨打。晚清的教育制度衰败不堪,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有识之士便已经意识到此。尤其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的展开使得清政府需要新式洋务人才,洋务派采取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便是第一所新式学堂。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彻底暴露了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使近代教育的发展也进入新的阶段,开始普遍教育。从材料一来看,学堂数量的不断增加及范围的不断扩大,可以看出中国对兴办近代教育的决心。新式学堂大大有别于传统学堂,不再只教授儒家经典,更看重人才的多方面培养。学堂种类由语言、工艺、军事到师范、法政,再到农、工、商下又分出专科,种类越来越多。新式学堂的科目种类的增多对人才的培养与创新意识的提高有着极大影响,新式教育“学以致用”的思想深入人心同时。同时学堂形成与行政梯次配备的体系,并致力于普及大众,推动社会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意识与观念的一致,例如新式学堂的勃兴,为日后革命的进行了人才的储备,从而推动中国变革,社会的进步。但中国封建体制尚存,封建思想未消失,人们对于改寺庙为学堂及学堂里教授的与以往不同的技艺专业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鄙夷或不解的情绪。更是对自由平等思想的浑然不知甚至于不赞同,固守封建旧思想,三纲五常,这便是中国依旧无法彻底变革的原因之一。而新式学堂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乡绅利用其作为谋财的工具,知识新式学堂的信用丧失。并且依照贫富等级来收取学生,使得人才流失,人才培养的不健全。材料二的种种事件,都说明了新式学堂的作用与期望存在明显偏差。也无奈国人反对新式学堂的风气渐长,只是这样并不利于新式学堂其真正存在意义与中国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