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8-路基、路面设计说明路基一般路基的设计原则、依据(1)设计标准①路基宽度设计道路路基宽度为5.5米:行车道宽度4.5米,两侧路肩宽度各0.5米。②路拱横坡:2.0%(2)一般路基设计原则根据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垫江大石乡乡村振兴环线路公路改造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本项目路线区无颠覆性的大型滑坡、活动断层,无溶洞、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干扰,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场地地质条件较好,地表土层厚度不大,粉质粘土一般厚度约为1~4m,可塑状,回填土一般厚度1-4m。大部分地段土层中多为毛细水,无统一的潜水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建议坡率,开挖边坡(无外倾结构面):粉质粘土1:1.00,碎石土1:1.50,填土1:1.50,强风化基岩1:1.00-1.25,中风化基岩1:0.75-1.25。每8-10m分阶放坡。1:0.75适用于中风化基岩开挖坡率,若实施过程中,实际为土层,应及时通知参建各方现场确认。回填边坡:素填土1:1.50-1:2.0,每8-10m分阶放坡。采用压实填土为基础持力层时,建议对压实填土进行处理,压实填土密实度和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其地基承载力。路基压实标准及填料要求(1)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路基压实度要求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关于压实度的要求执行。路基的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面底面以下路基不同深度的压实度可按下表执行:表1.1路基压实度表填挖类别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上下路床0~80≥94上路堤80~150≥93下路堤150以下≥90零填及路堑路床0~80≥94桥台背、涵台背、挡墙背路基压实度不小于94%。(2)路基填料要求①土质路堤填方路基应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路堤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mm。淤泥、强膨胀土、有机质土等不得直接用于路基填筑,浸水部分的路堤不得用粉质土填筑。采用细粒土填筑时,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应应符合下表要求。表1.2填料最小强度要求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mm)填方路堤上路床0~305100下路床30~803100上路堤80~1503150下路堤150以下2150零填及路堑路床0~30510030~803100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②土石路堤(1)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红黏土、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均不得应用于路堤填筑。(2)天然土石混合料中,中硬、硬质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的2/3;石料为强风化石料或软质石料时,其CBR值应符合表5.2的规定,石料最大料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填挖交界路基对于坡比陡于1:2.5的半填半挖路基(包括横向或纵向),为了减少半填半挖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路面早期开裂错台现象,对于路基填挖交界处,除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挖台阶、超挖外,还需在路槽下铺设三层双向50KN/m的土工格栅。当挖方区路基设计高程高于填方区路基设计高程的填挖交界处,在土工格栅下设横向碎石盲沟,并将水引入排水沟中,碎石盲沟的纵坡不得小于1%。特殊路基处理1)水田本项目路线局部穿过水田:由于水田中的淤泥承载力相对较低,不能直接在水田上进行填筑。本项目考虑对水田区进行清淤换填,填料采用块片石,因无地勘资料,结合工程经验及参考其他项目地勘,本次设计农田软基处理深度暂按0.5m考虑,现场施工以实际为准。2)池塘本项目路线局部穿过池塘:由于池塘中的淤泥承载力相对较低,不能直接在池塘上进行填筑。本项目当软土层较浅(H≤2.0m)或局部少量淤泥质土采用全部挖除换填挖方中碎石土或石方处理,清淤土方可用于路基边坡及弃土堆复耕土层;当软土层较深(H>2.0m)采用抛石挤淤处理,用重型压路机分层将片石压入软基中,并反复碾压直到地基稳定,再在片石层上满铺碎石和砂各10厘米厚并经碾压后方可填筑路堤。3)低填浅挖路基填、挖土高度小于1.5m时,视为低(零)、填方路基:当路基为低填(填方高度小于或等于80cm)时,应用透水性材料超挖换填(80cm)压实填筑或换填材料采用碎石土(优先采用挖方中合格的石料、土石料)。当挖方路基的路床为土质时,根据地下水位情况考虑路基换填,换填材料采用透水性材料,换填厚度暂定为80cm,具体换填厚度根据地质和试验情况确定,挖区采用碎石土填筑。路基防护工程设计路基设计应根据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景观要求、路基填挖情况及施工、养护、营运等因素进行设计,并注重环境保护。对于填方边坡一般采用直接喷播植草、对于受地形、地物限制不宜放坡,或填方路基贴坡较薄,不易压实的路段,或边坡伸出较远需收缩坡脚的路段,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护肩、护脚或挡土墙进行防护。对于挖方边坡则视其高度、覆盖层厚度、岩土界面、岩土体特征、边坡稳定情况采用直接喷播植草、路堑挡土墙进行防护。对于弃渣场堆弃方应进行夯实并做好防护、排水及绿化等生态恢复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特殊部位路基设计构造物两侧路堤处治路堤与横向构造物(涵洞、通道)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5%,并注意填料强度、地基处理、台背防排水系统等综合设计。构造物埋置式桥台,台背两侧采用碎石、砂砾石或其它透水性材料填筑,其填筑范围为自基底1m沿纵向1:1.0向上至路床底部,与路堤连接处开挖台阶。挡土墙设计(1)设计参数边坡安全等级:二级支挡结构安全等级:二级、三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0.05g),按7度构造设防。路肩挡墙荷载:公路--Ⅰ级道路设计速度:15km/h设计使用年限:50年重要性系数:1.0挡土墙稳定系数:抗滑动稳定系数Kc≥1.3,抗倾覆稳定系数K0≥1.6(2)挡墙平面布置根据现有地形资料。本次设计范围共设置2段挡墙,主要采用重力式护肩墙和衡重式挡墙。挡墙具体布置详见下表:挡墙设置分段表挡墙编号起止桩号位置实际长度(m)挡墙高度边坡性质安全等级支护形式1K0+190—K0+252左侧621-4永久二级衡重式、护肩墙2K0+270—K0+347左侧771-3永久二级衡重式、护肩墙(3)片石混凝土挡墙设计(护肩墙、衡重式挡墙)1、挡墙材料衡重式挡墙以及护肩墙墙体材料均采用C25片石混凝土,片石含量不得超过20%,粒径不得大于30cm,片石强度等级不低于MU30。2、挡墙地基护肩墙基础应置于坚实的土基中或岩石上,基础的埋深不小于0.5m,墙趾外襟边宽度不小于2.0m。H<5m的衡重式挡墙基础应以压实填土或岩层作为持力层;5m≤H的挡墙基应以岩层作为持力层;8m<H的挡墙基应以中风化岩层作为持力层;底埋置深度不小于1.5m,土层襟边宽度不得小于3m,若需嵌入岩层时,嵌岩深度不应小于0.5m。挡土墙地基承载力应进行现场实测确定,挡土墙基坑开挖后,必须进行检测验收,确保基底横坡、地质情况及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满足大样图中要求。挡墙纵向基底可采用台阶过渡或设置纵坡,当设置纵坡时,坡度不得大于1:20,采用台阶过渡时,台阶高宽比宜为1:2,一般情况下台阶高度0.5~1.0m,挡墙起终点应注意与相邻结构的顺接。挡墙基底倒坡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斜坡路段挡土墙下部可采用台阶式扩大基础,台阶宽高比不宜小于2,台阶宽度不小于1.5m。3、挡墙基坑挡墙及护肩墙基底倒坡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挡墙基坑应跳槽开挖,分段长度宜大于10m小于20m,土质、强风化岩质边坡坡比不应陡于1:1,若基坑开挖放坡条件受限时,可采用支撑加固开挖等方法以减少占地。挡墙墙身位于岩石地段时,基槽开挖宜紧贴墙背进行。开挖后应及时进行挡墙的施工。当挡墙地基纵向坡度大于5%时,基底应做成台阶形式,当填方挡墙墙后地面的横坡坡度大于1:6时,应在进行地面粗糙处理后再填土,先清除覆盖层(草皮、耕植土、浮土等)再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0m,台阶底应有2%~4%向内倾斜的坡度,然后再回填。挡墙起终点应注意与边坡的顺接。挡墙基底倒坡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4、伸缩缝沿墙长每隔10~15m左右设置伸缩缝,在基底的地层变化处,应设置沉降缝。伸缩缝和沉降缝可合并设置,缝宽2~3cm,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絮或沥青木板,塞入深度不小于30cm。5、墙后排水挡墙墙后采用排水垫+软式透水管反包进行排水,三通管连接至横向泄水孔外排。排水垫为采用“W”形纵向全断面排水通道的三维聚丙烯网垫与两层聚丙烯纺粘针刺土工布热粘形成的三维复合排水材料。墙身在高出地面部分应分层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间距2至3m,上、下排交错布置,孔内预埋Φ100mmPVC管。PVC管应长出墙背10cm,其端部10cm用土工滤布包裹,最下面一排泄水孔出口应高出地面30cm以上,衡重台处应增设一排泄水孔。挡墙墙背通长设置Φ150mm软式透水管,纵向坡度1~2%。为防止墙背水下渗至基底,于墙后最低排泄水孔下用粘土回填封闭夯实。当墙后渗水量较大或在集中水流处,为了减少静、动水压力对墙身的影响,应加密、加大泄水孔尺寸或增设纵横向地下排水设备(如渗水暗沟等)。其出水口下部应采取措施,防止水流冲空基础。6、墙后回填挡土墙墙前及墙后基础回填均采用碎石土回填,以便于墙后排水顺畅,其余填土材料按道路要求,道路路肩挡墙墙背回填时应分层碾压,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3,墙背填土等效内摩擦角不小于30度。7、块片石换填挡墙地基承载力不满足大样图中要求采用块片石换填时,块片石换填层下方现状地基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夯实处理,压实系数≥0.94,经检测合格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块片石换填施工。换填石料采用中硬或硬质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块石的空隙内灌入石渣、石屑,使空隙填满,并敲掉锐角突出部分,保持碾压层面平整。最后一层摊铺层(作为过渡层,)300mm≤过渡层厚度≤400mm,过渡层碎石料粒径应小于150mm,其中0.05mm的细粒料含量不应小于30%。施工质量要求及填筑要求见下表。(3)挡墙注意事项及要求1、本次支挡结构遵循“动态设计、逆作法、信息法施工”原则。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地面线、道路设计标高、挡墙顶标高及坐标、现有构(建)筑物的位置、结构形式、基础埋置深度等情况进行复核,确保挡墙埋深、墙顶标高符合要求,若出入较大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避免出现墙顶标高高于设计道路等情况。2、本设计坐标采用大地2000坐标系统,高程采用1956黄海高程系统,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核对整个道路的放线,并采取措施相互校对,确保各结构物放线图准确,衔接顺畅。3、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挡墙及边坡坡顶的截排水,避免雨水往挡墙基坑内汇集。4、边坡顶应设置施工围挡及安全防护栏杆,护栏采用醒目颜色并悬挂提示标志。基坑使用时间内,坡顶20m范围内不允许施工堆载。5、本工程开挖施工应采用机械凿打,不得采用爆破施工。6、挡墙施工应遵循先整治后开挖的施工顺序,边坡开挖严格按照自上而下逆作法施工,分层分段开挖,每步开挖所暴露部分的宽度宜控制在3-6m,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2.5-3m,严禁全断面无序大开挖,并及时做好护面结构,以免造成边坡风化剥蚀甚至垮塌。7、挡土墙施工时,在松软地层、坡积层或存在顺层地段,基坑不得全段开挖,以免在挡土墙完工以前发生土体坍滑,必须采用跳槽开挖、及时分段浇筑的办法施工。7、临时基槽开挖时,宜采用跳槽施工。挡墙分段长度宜大于10m小于20m,坡率按地勘报告临时放坡坡率建议值取值,且土质、强风化岩质边坡不应陡于1:1,若基坑开挖放坡条件受限时,可采用支撑加固开挖等方法以减少占地。8、挡墙基础应满足埋深要求,地基承载力应满足大样图要求。挡墙施工前,要保持基坑干燥,做好地面排水,避免由此引起的水涝,影响施工质量。基底逆坡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岩石基坑应使基础紧靠基坑侧壁(原槽浇注),使基础与岩层结合为整体。9、墙趾处的基坑在墙身浇筑一定高度后应及时回填夯实,并做成外倾斜坡,以免积水下渗,影响墙身的稳定。10、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基础与设计要求有出入,应根据情况对基础埋深调整或调整设计。11、挡墙强度达到80%以上时,方可回填,墙背填土应分层碾压夯实,夯实后密实度应满足道路路基设计要求,道路外挡墙回填应满足挡墙受力要求和道路路基回填要求。12、墙背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应逐层填筑,逐层夯实。夯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较大冲击影响。当墙后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先挖台阶,然后再回填。13、施工单位应充分考虑施工措施确保挡墙外露面平顺、光洁。14、其他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现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和标准执行,施工中如出现有关问题请及时与建设方、监理单位及勘察人员、设计人员联系,共同协商处理。(4)支护结构监测1、监测工程的目的与任务监测工作是边坡防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掌握边坡防护工程在实施及营运过程中受诸如降雨、开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程度,便于及时分析边坡的安全状态,进行动态设计,优化施工工艺,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确保道路营运期间边坡的长期稳定。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50330-2013)19.1.3要求,边坡工程可根据安全等级、地质环境、边坡类型、支护结构类型和变形控制要求选择监测项目。测试项目测点布置位置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二级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支护结构顶部或预估支护结构变形最大处应测地表裂缝墙顶背后1.0H(岩质)~1.5H(土质)范围内应测坡顶建(构)筑物变形边坡坡顶建筑物基础位移和整体倾斜应测降雨、洪水与时间关系—应测支护结构变形主要受力构件选测支护结构应力应力最大处选测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出水点选测支护结构监测项目根据边坡的复杂程度、地形条件、地质环境条件、结构设计需要、工程的施工程序与支护方法、工程的重要性及经费的承受能力等综合确定。根据本次工程的特点,对本项目所有高边坡及二级挡土墙进行监测。本次设计的监测项目根据各个工点的具体需要选定,施工单位应根据边坡支护结构制定监测方案。2、监测要求a.业主应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项目、监测防范、监测布置、监测项目报警值和信息反馈制度等内容。b.坡顶位移观测应在每一典型边坡段顶部设置不少于3个监测点的观测网,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米,观测位移量位移、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c.监测工作可根据设计要求、边坡稳定性、周边环境和施工进程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d.边坡建设初期,监测宜每天进行,且应根据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周边建构筑物对边坡变形敏感程度、气候条件和监测数据调整监测时间及频率;当出现险情是应加强监测。e.边坡变形监测与测量精度精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以及《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的有关规定。3、监测预警值若遇到下列可能影响边坡安全的情况之一时,应立即报警:a.边坡坡顶的最大位移已经大于边坡开挖高度的1/500或者20mm,或其水平位移速率已连续三d大于2mm/d;b.边坡坡顶临近建构筑物的累积沉降大于30mm、整体倾斜达到2‰或者差异沉降速率大于0.1H‰mm/d;c.临近建构筑物出现新的裂缝、原有裂缝有新的发展;d.定期检查一般在每年的汛前、汛后及其他情况(如暴雨以后),由主管单位负责组织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斜坡工程进行较全面或专门的检查。e.特别检查是当斜坡工程发生比较严重的破坏现象或其他危险迹象时,工程主管单位将临时组织专门人员迅速对工程进行专门检查。f.巡视检查项目和基本内容。斜坡是否继续开裂、滑移、隆起或其他破坏现象。检查方法一般用眼看、耳听、手摸、鼻嗅、脚踩等,并以锤、钎、钢卷尺、放大镜等各种简单工具,必要时可采用水下录象、陆地摄影等方法进行。g.监测工作应做到超前预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撤离。4、监测工程注意事项a.监测点的位置应准确、埋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b.监测仪器的类型及数量应满足监测设计的目的。c.地面监测点、监测网及布设的仪器均应进行防护,防止对地面监测网点的人为破坏。d.边坡底部或周围土体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如少量流砂、涌土、隆起、陷落等)。e.根据当地经验判断认为,已出现其他必须加强监测的情况。5、监测时间a.仪器埋设、安装完毕后立即重复观测两次,确定基准值。b.施工期间应加强外观巡视检查。每24小时自动定时监测,及时掌握坡体变化情况。c.工程竣工后一周内每天测一次,观测一周后每3天测一次,过一个雨季后,每半月一次。建筑物竣工一年内,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以后延长至4~6个月监测一次,直至达到沉降变形稳定标准为止,监测时程不应少于两个水文年。e.监测资料的整理、分析,应每次监测完后即输入数据库,画出变化过程线,并加以分析,当得出变形趋势明显加大,速率较快时,应加密测次,并及时上报主管单位,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6、其他要求巡视检查分为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三类:经常性检查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制度,具体规定检查时间、部位、内容和要求,确定经常的巡回检查路线和顺序,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负责进行检查。(5)危大工程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建办质〔2018〕31号”,重庆市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对本专业范围内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部位进行梳理,详细清单具体如下。一、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是否涉及部位(如涉及)基坑工程是圬工挡墙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是圬工挡墙钢筋笼吊装施工否/人工挖孔否/1、基坑工程施工a.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专项论证后,方可用于施工。b.应加强整个基坑边坡的排水系统设置,尽量避免地表水和生活废水排入坡体。c.基坑施工应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分段跳槽跳桩、小开控、及时支护的逆作法施工。d.基坑工程应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经设计、地勘、监理和业主等共同认可后实施。2、模板及支架施工模板及支架的拆除期限及拆除程序应严格根据施工图和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应根据结构特点、模板位置及混凝土强度所应达到的强度要求确定。a.模板及支架的拆除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且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破坏。b.模板及支架的拆除应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则顺序进行。c.在低温、干燥或大风环境下拆除模板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e.拆除模板时,不得损伤混凝土结构。f.支架的拆除是一项高风险的施工作业,必须引起重视。施工方编制的支架搭设专项方案除应包含支架搭设、支架受力、支架施工等专项内容外,还应包含支架拆除内容。g.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按建办质【2018】31号文的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审核、签字盖章后方可实施,超过一定规模的,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进行论证,并通过后方可实施。路基排水路基排水系统由地表排水与地下排水组成,地表排水在填方段主要依靠两侧坡脚位置的路堤边沟,在挖方路段主要依靠两侧坡脚位置的路堑边沟以及坡顶外侧的坡顶截水沟,并通过急流槽、跌水井等构造将汇水接入排水沟或直接通过桥涵排出路界。地下排水主要依靠纵向、横向或网状盲沟与渗沟将路基裂隙水与地下水拦截或排出,使路基处于干燥、稳定的使用状态。(1)路堑边沟路堑边沟采用矩形边沟形式,尺寸一般为40cm×40cm,沟壁采用浆砌片石。(2)截水沟截水沟设置在挖方边坡坡顶5m外,采用40cm×40矩形边沟。路面设计标准及主要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版;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F42-2005;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9、自然区划:沿线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Ⅴ2四川盆地中湿区。路面结构设计根据交通量预测情况及当地公路建设特点,本项目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采用100KN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为标准轴载,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年。推荐路面结构如下表:表2.1路面结构组合(结构层总厚度37cm)序号结构层位厚度(cm)混合料类型1面层22水泥混凝土(fcm》=4.5MPa)2基层15级配碎石材料要求1、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路基压实度应根据《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的标准执行,路基的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面底面以下路基不同深度的压实度可按下表执行:表2.2路基压实度填挖类别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零填及挖方0~0.3≥94填方路基0.3~0.8≥940.8~1.5≥93>1.5≥902、基层(级配碎石)(1)集料:采用当地的板岩轧制而成,碎石的压碎值≤30%,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基层)、37.5mm(底基层);细集料宜采用碎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屑或天然砂,有机质含量不超过2%,集料级配应满足下表要求:表2.3基层集料颗粒组成范围层位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液限(%)塑性指数(%)37.531.5199.54.752.360.60.075基层10068~8638~5822~3216~288~150~3<25<6(2)强度:用于基层的级配碎石7天浸水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3、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可采用当地大型水泥厂旋窑工艺生产的普通或道路硅酸盐水泥,要求其3天与28天抗折强度分别达到3.5Mpa与6.5Mpa,水泥其它物化指标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细则(JTGF30-2014)》表3.1.2中对中等交通路面的相关要求。⑵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磨、洁净的轧制碎石,其强度级别不低于Ⅱ级,其它技术指标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F30-2014表3.3.1中Ⅱ级碎石的相关要求。碎石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其组成级配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F30-2014表3.3.2中4.75~31.5粒径范围要求。如下表2.6和2.7。表2.4碎石技术要求项目技术要求(Ⅱ级)压碎值<30%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12%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20%含泥量(按质量计)<2%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7%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3质量计)<1%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表观密度>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1350kg/m3空隙率<47%碱集料反应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表2.5集料的级配要求级配筛孔尺寸(mm)31.526.519.016.09.504.752.36通过百分率(%)范围95~10065~8040~6025~4010~250~100~5⑶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磨、洁净的天然砂,其技术指标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F30-2014表3.4.1中Ⅱ级砂的相关要求,砂浆磨光值要求大于30。天然砂应采用细度模数在2.3~3.0之间的中砂,细集料颗粒组成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F30-2014表3.4.2的级配要求。⑷水浇注面板宜使用饮用水,如采用其它水源,则不得含油污、泥与其它有害杂质,其硫酸盐含量,含盐量以及PH值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F30-2014第3.5.1条要求。⑸填缝料混凝土路面的构造缝必须用专用填缝料灌缝,填缝料《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F30-2014中表3.9.6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见下表。表2.6加热施工式填缝料技术要求试验项目高弹性型填缝料技术要求针入度(0.01mm)<90弹性复原率(%)≥60流动性(mm)<2(-10℃)拉伸量(mm)≥15⑹其它材料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以及钢筋等均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细则》(JTGF30-2014)的相关要求。⑺强度水泥混凝土28D龄期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大于等于4.5Mpa,抗压强度达到35.8Mpa。路面板块构造设计1、面板尺寸车行道宽度为4.5m,考虑到施工的可操作性,面板尺寸的宽度确定为4.5m;面板长度采用4.0m。因此本线行车道混凝土面板的尺寸为:4.5m(宽)×4.0m(长)。2、接缝布置与构造本线混凝土面板的接缝共分三大类,各接缝设置原则及其布置与构造分别为:①胀缝:在邻近桥梁或其它固定构造物处或与其他道路相交处设置胀缝。胀缝的缝宽较大,为2cm,上设嵌缝料,下为嵌缝板,其间的传力杆为Φ28光面钢筋,设置在板厚中央,并能自由地水平活动。②横向施工缝:应尽量做在胀缝或缩缝上。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应采用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传力杆为Φ28光面钢筋,设置在路面中部;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同。遇有困难需设在缩缝之间时,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③缩缝:采用等间距或变间距布置,采用假缝形式。邻近胀缝或自由端部的3条缩缝,应采用设传力杆假缝形式,传力杆设置在路面中部。其他情况可采用不设传力杆假缝形式。缩缝顶部应锯切槽口,深度为面层厚度的1/5~1/4,宽度为3~8mm,槽内填塞填缝料。各类接缝的具体布置、构造及接缝钢筋数量表详见《路面接缝钢筋布置图》。传力杆应采用光面钢筋。其尺寸和间距可按下表选用。最外侧传力杆距纵向接缝或自由边的距离为150~250mm。表2.7传力杆尺寸和间距(mm)面层厚度(mm)传力杆直径传力杆最小长度传力杆最大间距22028400300240304003002603245030028035450300300385003003、交叉口接缝布设两条道路正交时,各条道路和直道部分均保持本身纵缝的连贯,而相交路段内各条道路的横缝位置应按相对道路的纵缝间距作相应变动,保证两条道路的纵横缝垂直相交,互不错位。两条道路斜交时,主要道路的直道部分保持纵缝的连贯,而相交路段内的横缝位置应按次要道路的纵缝间距作相应变动,保证与次要道路的纵缝相连接。相交道路弯道加宽部分的接缝布置,应不出现或少出现错缝和锐角板。在次要道路弯道加宽段起终点断面处的横向接缝,应采用胀缝形式。膨胀量大时,应在直线段连续布置2~3条胀缝。4、特殊部位钢筋布置与构造①涵洞、通道顶部面板补强根据《规范》有关条文规定,涵洞、通道顶面至路面板底的填土高度d<120厘米时,其顶面及两侧一定范围内(构造物顶宽+两侧各(H+1)m(H为涵底至面板底的高度)且不小于4m的范围)的砼面板应采用钢筋网补强。当盖板涵至路面板底的填土高度d<40厘米或嵌入基层时,采用双层钢筋网补强,当d=40~120厘米时,采用单层钢筋网补强;圆管涵则采用单层钢筋网补强。混凝土面层内布设双层钢筋网时,上下层钢筋网布置在各距面层顶面和底面1/4~1/3厚度处。混凝土面层中布设单层钢筋网时,钢筋网布置在距顶面1/4~1/3厚度处。钢筋直径为Φ12螺纹钢筋,纵向钢筋间距10cm,横向钢筋间距20cm。为加强配筋面板在涵洞、通道等构造物位置的整体性,面板钢筋在长度范围内拉通布置,在横向取全幅的宽度,为避免不规则裂缝,应在涵台外侧位置对应的板块表面切假缝处理。配筋混凝土面层与相邻混凝土面层之间设置传力杆缩缝。②错缝与锐角加强筋错缝钢筋设置在平交口由于不规则板块长度或宽度出现的纵缝或横缝错缝的情况,主要用于加强板块边部的受力与防裂作用,钢筋长度1m,垂直于错缝上下双层布设。对于80度以下的锐角应采用双层钢筋网进行加强处理,钢筋布设至交点沿边长方向1.2m的距离。以上特殊部位的钢筋的具体布置、构造及钢筋数量表详见相关配筋图。在次要道路弯道加宽段起终点断面处的横向接缝,应采用胀缝形式。膨胀量大时,应在直线段连续布置2~3条胀缝。路面施工注意事项1、级配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混合料,场地须硬化。采用摊铺机摊铺。在正式拌和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应根据施工气温调整最佳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并保证拌和的均匀性,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试材料的配合比。基层材料应根据具体材料分成5级(不包括天然砂,建议分级界限:0~3mm、3~5mm、5~10mm、10~20mm、20~30mm),为了减少料堆种类),以保证合成混合料级配稳定满足要求。细集料应有防雨遮盖,以保证施工含水量可得到有效控制。基层摊铺前均应对下层表面均匀洒水润湿,洒水时间应视施工气温而定。基层和垫层间还应使用专用的水泥净浆洒布车均匀洒布水泥浆,确保层间粘结,保证层间结合形成整体强度。施工时压实机具应与压实厚度相匹配,基层、底基层要求用摊铺机一次摊铺碾压成型。基层和摊铺采用摊铺机,施工时应尽可能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摊铺时应辅以人工对已发生离析的部分,及时换新的混合料补救。基层、底基层严禁采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及标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版权购买合同:某音乐平台购买海量音乐版权3篇
- 2024年度保险合同:某企业为员工购买团体保险
- 《黄金实战宝典》课件
- 《铅笔淡彩画法》课件
- 2024年度建筑工程合同终止协议2篇
- 《钾素营养与钾肥》课件
- 2024年度电气设备租赁与运营承包合同2篇
- 2024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校园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毕业生招聘18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电信湖北随州分公司招聘7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银行运营档案管理系统业务管理规定》制定说明
- 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二)教学课件
- 阳光少年实践活动心得感悟3篇
- 经典校园英语舞台剧剧本:皇帝的新装
- pep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2《Waystogotoschool》大单元作业设计(三)
- 全员育人导师制学生谈话记录
- 初中物理人教九年级(2023年更新)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九年级物理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 言语的第三思维结合语境
- 1纪委监委执纪审查案件卷宗模版检查卷模版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要点
- 城市燃气设施运行、维修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