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固基培优阶梯训练题目录第一阶教材必备知识精炼——基础通关第二阶易错易混疑难集训——期中期末通关1、有学者认为,徐州会战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阻滞了日军向中国腹地的进攻。日军绝没有料到仅徐州会战就打了几个月的时间,这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和与德军会师的狂妄计划。这表明()。A.徐州会战打乱了日军的侵略部署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C.徐州会战是中国战场的反攻之战D.正面战场的积极抗战促使日本停止进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徐州会战打乱了日军的侵略部署,A项正确;徐州会战时中国全面抗战才开始不久,一次会战并不能就说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排除B项;徐州会战是中国战场的防御之战,排除C项;徐州会战,中国军队最终失败了,并没有促使日本停止进攻,排除D项。2、抗战时期的歌曲《歌八百壮士》,唱到“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歌词所反映的事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C.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D.反映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歌八百壮士》歌颂了八•一三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浴血奋战的贡献,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的战役指台儿庄战役,故B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淞沪会战是防御阶段发生的战役,是日本全面侵华,意图灭亡中国的战役,中日民族矛盾空前,国民党军队奋勇抵抗,粉碎了日本灭亡中国的企图,故ACD表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3、1938年爆发的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双方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有学者认为,虽然最后武汉还是失守了,但是中国军队却在战略层面成为了真正的胜利者。这里的“胜利”体现在()A.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的狂妄计划 B.重创日本军队并赢得了最后胜利C.以空间换时间将日本拖入持久战 D.有力配合了中共发动的百团大战【答案】C【解析】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的狂妄计划,A错误;武汉会战的结果是武汉沦陷,B错误;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日本被拖入持久战,从长远看有利于中国的抗日战争,C正确;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D错误。故选:C。4、1940年7月,中共中央指出,“不论政府人员中或民意机关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而使其他主张抗日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二。无论何人,只要不投降不反共,均可参加政府工作。任何党派,只要是不投降不反共的,应使其在抗日政权下面有存在和活动之权”。这一措施的贯彻()A.意在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B.旨在调动民众参政积极性C.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为了加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中共中央提出“三三制”原则,进一步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D项正确。“三三制”原则的实施,为政协制度的建立积累了经验,但这不是其实施的目的,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共中央注重吸收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政府工作,而非调动民众参政的积极性,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三三制”原则对政权建设的作用,而非抗战必胜的信心,排除C项。5、下框内容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某一大会战的战绩总结报告节选,此大会战是()。这一大会战,是以华北八路军主力之一部,及决死队在本部统一号令之下,在华北广大地域之内,向各个交通沿线及各个大小据点之敌伪英勇积极自主进攻的大会战。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枣宜会战 D.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是全民族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有战略性进攻的战役,D项正确;淞沪会战是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地点不在华北,排除A项;太原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会战,但从此国民革命军在华北的正规战争宣告结束,排除B项;枣宜会战是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排除C项。6、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B.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C.已成为进行抗战的主要力量 D.配合了国民党太原会战的进行【答案】B【解析】本题材料提到,1940年8月26日,“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因此选B选项。材料没有涉及到远征军的问题,所以排除A选项。C选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D选项错误,太原会战发生在1937年,本题给出的时间是1940年。7、罗斯福在1942年2月的《炉边谈话》中说道:“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援助中国进行的英勇抗战并最终发起反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由此推动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百团大战促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C.当时的中国已开始对日军发起局部反攻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援助中国进行的英勇抗战并最终发起反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可知,罗斯福强调的是中国抗日战争对抗击日本起了重要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这说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故D项正确;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是在1942年1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在1938年10月,百团大战爆发是在1940年,故B项错误;中国的局部反攻是在194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故选:D。8、1945年4月23日到6月11日,中共中央在自己建的房子里面构筑了第一座理论大厦——毛泽东思想,且这次大会作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被载人了党的史册。这次大会是()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答案】D【解析】A.中共一大是1921年;B.八七会议是1927年;C.遵义会议是1935年;D.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故选:D。9、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内一部分人存在着亡国论的思想,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再战必亡”:还有一部分人则鼓吹“速胜论”,幻想依赖外援迅速结束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内,也有少数人对战争的长期性和艰苦性缺乏准确判断和精神准备。为此,毛泽东发表了()A.《论持久战》B.《对日寇的最后一战》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国民党内一部分人存在着亡国论的思想……还有一部分人则鼓吹‘速胜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A项正确: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1956年,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1957年6月19日《人民日报》,强调正确对待不同性质的矛盾,与抗日战争无关,D项错误。10、1943年,中美、中英分别签订《中美新约》和《中英新约》,从法理上终结了英美两国在华获得的一切特权;同年,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以国际文献的形式,确认中国领土完整;1945年,中国参与了联合国筹建的全过程,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这一系列事件表明()A.中国在抗战时努力塑造大国形象 B.中国实现国家统一拥有国际法依据C.中国抗战成为中国崛起的转折点 D.中国方案逐渐得到世界大国认同【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事件发生在抗战时期,而事件表明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上升,这说明中国抗战成为中国崛起的转折点,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外国对于中国的态度的变化,而非中国自身在塑造大国方面的努力,排除A项;B项片面解读材料,排除;题干没有提到中国方案,排除D项。11、近代以来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变化反映了中国的沉浮兴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40年以后,由于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饱经沧桑磨难,中国人民遭受深重苦难。日本对华持续侵略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日本反动统治者一次次侵略中国。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空前巨大的灾难,激起了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抗日战争被称为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为彻底的民族解放战争,使中国不仅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而且跻身于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充分发言权的大国行列。中国的长期分裂,极大地破坏了民族争取独立所需的凝聚力。抗日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中国内部分裂的状况。”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是中国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不平衡性使中国现代工业几乎因日本的侵略而彻底颠覆。1937年川、滇、黔、陕、甘、湘、桂7省工厂之和仅占全国总数的6.03%,资本总数仅占全国的4.04%。而到1943年,后方各省工厂企业已经达到4524家。与战前相比,工厂数增加了18倍,工人数增加了82倍,资本增加了164倍。——摘编自荣维木《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论》材料三: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被刊登在当年的《武汉日报》上,并译成多国文字向全世界传播,成为强大的反法西斯的舆论,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坚毅精神、宽阔胸怀和争取和平的美好愿望。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一中提及的“日本反动统治者一次次侵略中国”的重大史实。(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成为“中国复兴枢纽”的原因。(3)据材料三,就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割占中国台湾及其附属岛屿;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1937年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2)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跻身于国际舞台具有充分发言权;抗日战争改变了中国内部分裂状况;抗日战争改变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两国人民应当共同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反对法西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应当大力发展两国友好关系。【解析】(1)近代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包括甲午战争以及从1931年~1945年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表现。(2)原因:根据材料中“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为彻底的民族解放战争,使中国不仅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而且跻身于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充分发言权的大国行列”、“到1943年,后方各省工厂企业已经达到4524家,与战前相比,工厂数增加了18倍,工人数增加了82倍,资本增加了164倍”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反侵略历史、领土(主权)收复、民族凝聚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民族经济、革命进程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分析说明抗日战争成为“中国复兴枢纽”的原因。(3)认识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例如:日本法西斯对中国的侵略不得人心,两国人民有强烈的友好交往的要求,中日两国应该吸取历史教训,友好交往。12、(2023·河北张家口高一下期中·5)电影《八佰》讲述的是中国军队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该片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该会战()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企图B.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D.是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战役【答案】A【解析】据材料“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可知,1937年8月3日至11月中旬,淞沪会战历时3个月,毙伤日军四万余人,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故选A项;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B项;1938年,武汉会战结束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排除C项;1937年,忻口会战历时近一个月,是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战役,排除D项。13、(2023·浙江台州高一下期末·12)台儿庄战役后,伦敦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德国也报道说:“徐州方面中国抵抗力之强,殊出人意外”。法国外长在国联发表演说,呼吁各国援助中国抗战。以上材料表明该战役()A.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企图B.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C.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D.有利于中国争取外部援助【答案】D【解析】台儿庄战役后,国际媒体纷纷正面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这有利于中国争取外部援助,故选D项;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企图,而不是台儿庄战役,排除A项;广州、武汉的失陷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而不是台儿庄战役,排除B项;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而不是台儿庄战役,排除C项。14、(2023·湖北鄂东南高一下期中·12)如图所示,图是1937年和1942年我国西北地区工厂、资本和工人总数占全国比重的变化示意图。当时西北地区的工业发展状况主要得益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B.国民政府战时体制的推动C.中共边区生产运动的开展D.民族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1942年是我国的全面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战争的影响,国民政府组织大量工厂企业向内地迁移,同时还在内地兴办新企业,由此使得西北地区的工厂、资本和工人总数不断增加,故选B项;这一变化是因为国民政府战时体制的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为团结全国各民族一切抗日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而制定的路线和策略,排除A项;中共边区生产运动仅是部分原因,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民族工商业进一步发展是表现和结果,不是原因,排除D项。15、(2023·北京丰台区高一上期末·21)抗日战争时期,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书籍和实验设备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海外华侨也捐款捐物甚至回国参战。这些壮举()①体现全民族坚强的抗敌意志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③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④奠定抗战胜利物质精神基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抗战时期东部工业和高校的大迁移,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抗日的需要,海外华侨捐款捐物甚至回国参战,也表明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坚决抵抗日本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故①正确;工业和高校的西迁以及华侨的捐款捐物和回国参战为进一步抗战提供了坚强的后盾,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故②正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不是工业和高校的西迁以及华侨的援助抗战,故③错误;工业的西迁为抗战准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高校的西迁和华侨的坚决支援则为抗战进一步开展提供了精神支持,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16、(2023·河北张家口高一下期中·6)1941—1942年,由于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为解决财政经济困难,中共中央()A.实行减租减息政策B.开展大生产运动C.推行“三三制”原则D.进行反“扫荡”斗争【答案】B【解析】据材料“抗日根据地……困难”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为解决财政经济困难,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以增强各抗日根据地的经济自给自足能力,增加财政收入,故选B项;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是为了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解决财政经济困难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三三制”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体现,对团结抗日、推动全国的民主化,反对蒋介石的一党专政起到了积极作用,排除C项;进行反“扫荡”斗争更多的是军事抵抗行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17、(2023·浙江绍兴上虞区高一下期末·6)下图为中国近代史上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该战役()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B.打破了日军的“囚笼”C.挫败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改变了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答案】B【解析】据地图信息并结合纲要上册第24课所学可知,中国军队(八路军)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该战役为百团大战,其破坏铁路474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摧毁了大量敌人据点,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故选B项;“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的是淞沪会战,发生于上海地区,排除A项;“挫败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的是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发生于陕西,排除C项;“改变了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的是辽沈战役,发生于东北,排除D项。18、(2023·浙江嘉兴高一下期末·16)“中国驻印军、中国远征军挺进2400多公里,收复城镇50多座,解放缅甸领土13万平方公里,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击毙日军4.8万人,俘虏日军6470人,缴获步枪1.1万多支,轻重机枪600挺,火炮160门,坦克12辆,汽车606辆,飞机3架;中国驻印军、远征军伤亡6.7万多人。”上述材料数据最能说明()A.中国参加协约国作战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B.敌后战场配合正面战场牵制大量日军兵力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中国军队协助和配合盟军作战作出巨大贡献【答案】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纲要上册第24课所学可知,中国军队不仅在本土抗击了日军,而且在海外与盟军积极配合打击法西斯势力,故选D项;“协约国”不合史实,应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排除A项;“敌后战场”“正面战场”在中国战场,而材料提及的是中国国外战场,排除B项;“东方主战场”不合题意,与材料“中国驻印军、中国远征军”相悖,排除C项。19、(2023·湖北荆门高一下期末·8)1941年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处于最艰苦的时刻,日本发动了第三次长沙战役。在这场战役当中,我国军队英勇抗击,致使日侵长沙之敌全军覆没,伤亡5.5万人。当时伦敦泰晤士报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胜利系长沙大捷。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由此推动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B.长沙战役促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C.当时的中国已开始对日军发起局部反攻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故选D项;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全球阶段,此后美国积极推动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排除A项;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陷,抗日战争今日相持阶段,排除B项;1943年秋以后,中共在敌后战场开始对日军发起局部反攻,排除C项。20、(2023·河南三门峡高一上期末·25)某次会议的会场前后分别挂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和“同心同德”的横幅,会场两侧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四周24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据此判断,这次会议()A.做出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B.确立了开展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策略C.决定党的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D.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答案】D【解析】据材料“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可知,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故选D项;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排除A项;1936年,《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明确提出第二次国共合作,组成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排除B项;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排除C项。21、(2022·广东省汕尾市高一上期末·22)参加抗日战争的族别之多、人数之众、地域之广、方式之多、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之可歌可泣,均创下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史上的壮举。正如毛泽东在抗战胜利前夕指出的“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据此可知,抗日战争()A.是近代以来民主革命的重要转折B.推动中华民族开始觉醒C.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答案】C【解析】据材料“壮举”“没有一次比得上的”并结合所学抗日战争可知,其是一场空前浩大的团结的全民族抗战,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故选C项;抗日战争主要是一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民族革命,而非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排除A项;B项“开始”表述错误,
推动中华民族开始觉醒的是鸦片战争,排除B项;D项仅是抗日战争的影响之一,不能完整概况材料信息,排除D项。22、(2023·广东金太阳高一下期中·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38年3月,日军兵分两路,进攻徐州的门户台儿庄。中国军队以优势兵力包围了进攻台儿庄的日军第十师团,同时击溃了由临沂增援的日军第五师团一部,歼灭了日军一万余人,史称“台儿庄战役”,又称“台儿庄大捷”或“鲁南会战”。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国民党军队屡战屡败的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 信息技术(第2版)(拓展模块)教案1-模块3 3.1 认知大数据
- 高中物理第一章电场第一节认识静电课件粤教版选修3-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2
- 初中健康教育教案
- 课时4 七年级 Unit 4 2025年中考英语(仁爱版)一轮复习基础练(含答案)
- 【中考考点基础练】阶段检测二 力学综合素养提升 2025年物理中考总复习(福建)(含答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晶闸管交流电力控制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10-2012年中国工程塑料行业市场研究及投资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工艺霓虹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铸造行业的危险因素辨识及预防措施
- ICH指南指导原则Q2(R1)分析方法的验证课件
- S32101双相不锈钢分段制作保护
- 农业技术员专业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
- 农村寄宿制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文
- led灯珠参数和应用
-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全文)
- DBJ51-T 196-2022 四川省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 20世纪时尚流行文化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理工大学
- 化工原理版天津大学上下册课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