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宋元_第1页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宋元_第2页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宋元_第3页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宋元_第4页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宋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宋元】【目录】第二章,公元500-1500年的中国三、宋朝⒈政治。①宋初制度建设。②王安石变法*【背景、内容、评价】。⒉经济。①农业。②手工业。③交子。④市的发展。⑤外贸。⑥经济重心南移。⒊文化。①文化重心南移。②理学。③科技。④文学。⑤艺术。四、元朝⒈政治。①中书省。②行省制度。⒉经济。①棉纺业。②城市。⒊文化。①科技。②文学。③艺术。说明:1】编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网络。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三、宋朝五代十国大约从907年开始,进入中国第三个大分裂时代。916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机在东北建立辽政权;1032年党项人元昊建立西夏政权;1115年女真人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政权,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1206年蒙古人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这些政权都或多或少学习唐宋制度和文化,封建制度和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民族融合加强。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他和其弟宋太宗改革制度,解决了政权更替频繁和分裂割据两大历史问题,但防范过严,造成积贫积弱局面,靖康之变后赵构在南方称帝,都临安,苟安东南,1276年被蒙古军队灭亡。⒈政治。皇权、中央集权加强,同时积贫积弱。①宋初制度建设。1】为改变政权更替频繁而采取的措施:设枢密院掌管调兵权;分禁军为三,互相牵制;进军驻防一半中央一半地方,互相制约。设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为副相分权,设三司使(盐铁、户部、度支)为副相分财权,互相制约。2】为改变地方分裂割据而采取的措施:收节度使兵权,节度使不再管理地方行政权和财权,将地方精锐官兵编入禁军;派文官做知州,通判监督,转运使转运税收。地方官分权,互相监督。3】评价:特点是分权达到集权目的,重文轻武,文官政治。稳定了政局,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机构庞杂、官员众多、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数量多、兵将分离,作战力降低;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局面。②王安石变法*。1】背景。阶级矛盾尖锐,民族对立严重,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突出。范仲淹改革吏治——庆历新政失败。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2】内容。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将兵法等。3】评价。地主阶级富国强兵改革。增加了国家收入,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但触及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用人不当,导致失败;企图用市场化方法解决当时财政和政治军事问题,过于超前,当时政治家和知识分子都不理解。③路府州县制。府是唐玄宗开始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只在陪都和皇帝驻跸之地设置,后来扩展到重要地区,比一般的州地位高一些。宋朝继承。宋朝的路相当于西汉的州、唐朝的道,主要是监察区。⒉经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①农业。1】政策。不抑兼并,导致土地兼并激烈,贫富分化严重。2】工具。高转筒车、水转翻车。3】作物。闽广棉花种植。“苏湖熟天下足”。4】生产关系。租佃关系普遍化,仅次于自耕农经济,签订契约,实物地租为主,又有定额地租和分成租。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放松,农民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发展。②手工业。1】官营。五大名窑,景德镇成为瓷都。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名窑以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2】民营。棉纺业。3】煤冶铁。③交子。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铁钱、铜钱过重,不安全;唐朝飞钱基础;民间商人势力膨胀。2】产生。产生于四川地区,后收归政府发行,名会子、交钞【钞票】。3】作用。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是中国伟大发明之一,世界最早的纸币。当时没有准备金、不懂纸币发行与经济总量的关系,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是元朝灭亡的原因之一。④市的发展。1】空间变化。坊市界限打破。集镇发展。出现娱乐场所瓦子。出现纯粹经济功能的市镇,如景德镇等。2】时间变化。夜市-晓市、草市。宋代的“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3】政策变化。原先不许设市的城郭和乡村也允许设市交易。⑤外贸。1】政策。政府鼓励外贸,税收是南宋国库主要来源。2】技术。指南针用于航海,造船业发展,航海技术进步,外贸空前发展,完全取代陆上丝绸之路。3】港口。广州、泉州、扬州、登州是唐朝以来的外贸港口,有很多外国商人。⑥经济重心南移。1】六朝。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晋皇室南迁,带动北方人民南迁,带去先进生产力;南方政权奖励耕织。结果,江南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2】唐五代。安史之乱,北方人民南迁,南方逐渐超过北方。3】南宋。金兵南下灭北宋,宋皇室南迁,带动北方人民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影响。促进了南方开发,带动手工业重心、商业重心、文化重心南移,改变了格局。另一方面,北方生活习俗南传,改变了南方人生活习惯。⒊文化。文化高度发达,出现理论化和世俗化两个不同方向。①文化重心南移。②理学。新兴的儒学思潮要涵盖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想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到宋代,新兴的儒学逐渐确立了一套更为精密的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因而被称为“理学”。1】定义。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还有王安石新学、司马光朔学、苏轼的蜀学、二程(程颢、程颐)兄弟的洛学、张载的关学等统称为理学。2】概况。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他们推崇《春秋》中的“尊王攘夷”之旨,批评唐代政治,指出其根本弊病是不重儒家的纲常伦理,致使女后专政、权臣跋扈,最终导致唐末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他们认为,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他们在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时代,特别强调文化上的“华夷之辨”,将背离儒家传统的佛教和道教统统视之为夷狄之教。在他们的持续努力下,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理学就是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和程颐并称“北宋五子”,是理学的开创者。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建构了关于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周敦颐和邵雍率先运用系统的思辨,自觉地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寻找其统一的本原,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张载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有人认为他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在理论上,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程颢、程颐兄弟合称“二程”,他们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二程”认为,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仁者不但能化物于无形,而且能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这就是“孔颜之乐”。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在理气关系方面,朱熹以二程学说为主,又部分吸收了张载的思想。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理学的修养论,是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朱熹区分了教育的“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朱熹还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强调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朱熹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将儒家价值化为自己真实的精神支柱,才算得道。由此,朱熹得出了一个大胆的结论:秦汉以来的所有帝王都是无道之君,所以才导致了政治的长期黑暗。由于道掌握在儒家手里,所以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朱熹认为,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集为《四书》,并对之加以注解,使之成为了理学的经典。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他提出的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他不是用逻辑的思辨来论证这个命题,而是用自己的体验来予以印证。他的名言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他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他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陆九渊的思想言论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3】理学讨论的问题。主要有:A.本体论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理学家虽然有不同的回答,但都否认人格神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张载提出气本论哲学,认为太虚之气是万物的本原。二程建立“天即理”的理本论哲学,认为观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朱熹提出理为“本”,气为“具”的学说。B.心性论问题,即人性的来源和心、性、情的关系问题。张载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和心统性情的学说,认为天地之性来源于太虚之气。程颢提出了心即天以及性无内外的命题,把心、性、天统一起来。程颐则提出性即理的命题,把性说成形而上之理。朱熹认为心之本体即是性,是未发之中;心之作用便是情,是已发之和;性和情是体用关系,而心是“主宰”。C.认识论问题,即认识的来源和认识方法问题。张载首先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两种知识,并提倡穷理尽性之学,成为理学家共同讨论的问题。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学说;朱熹提出“即物穷理”的系统方法;陆九渊强调“反观”;王守仁则提出“致良知”说,认为格物致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从而完成由内向外的认识路线。4】评价。地主阶级新的思想理论体系,它糅合了佛教、道教的一些思想和方法。理学一度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过好的作用。它在思辨哲学方面的发展,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杜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但是,理学从哲学上论证了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合理性,在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起着消极作用。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士人必修课本考试命题的依据。对朝鲜、日本、越南产生较大影响。③科技。1】指南针-罗盘用于航海。2】火药发展。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又出现了火炮。武器发明家唐福把他制作的火箭、火球和火蒺藜献给宋朝廷;石普也用他制作的火球、火箭为宋真宗进行了表演。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并且记录了当时的3种火药配方。3】活字印刷术。宋代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用胶泥制作的活字排印,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制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④文学。话本;宋词,豪放派、婉约派,柳永市井词反映商品经济。⑤艺术。1】绘画。宫廷画院-写实;文人画-意境,文官政治、理学兴盛、文人理想;风俗画-张择端,商业发展、文化普及、城市发展。中西绘画差异:西方写实、功利、定点透视、重视物象、重彩,中国宫廷画与风俗画与此多类似;国画【文人画】写意、非功利、讲意境、诗书画印结合、视点不一、不求形似、表现自我、主观色彩浓厚。2】书法。行书-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魏晋风度、追求个性、有意无法。3】戏剧。温州一带,南戏。4.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1】政治。不抑兼并政策。王安石变法-均输法、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1】经济。坊市界限打破。私营手工业发展。交子出现。集镇、夜市、晓市、草市。外贸发展。2】文化。罗盘针用于航海。印刷术发展。话本、宋词。风俗画。南戏。瓦子出现。四、元朝1271年蒙古人忽必烈将蒙古政权改为元朝,1276年灭宋,统一中国,定都大都。蒙古人征服了亚欧大多数地方,建立了四大汗国,但元朝直接统治的地方是中国和蒙古、西伯利亚等地,是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朝代。元朝实行民族等级制度,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加上滥发纸币通货膨胀,导致农民起义,1368年亡于农民军。⒈政治。①中书省。元朝废除门下省、尚书省,由中书省总领百官,主管全国行政事务,另有枢密院管军事、御史台管监察。②行省制度。土司制度。1】起源。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人入主中原时仿金制,设行尚书省统辖一个大区的路府州县,演变成地方最高政治机构。元世祖中统年间,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2】含义。“省”的本意为宫禁,引伸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因此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随着全国的统一,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元朝划今河北、山东、山西一带直属中书省,称为“腹里”。分置河南、江北、江浙、江西、湖广、陕西、四川、辽阳、甘肃、岭北、云南11处行中书省。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此前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体制明显有异。元代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其行政机构名称和官吏品秩与中枢相等,凡一省军国大事无所不领。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因这一措施有助于防止地方割据,故为明、清所继承。3】意义。加强了对地方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影响深远。土司制度。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各民族统治阶级互相联合、斗争的一种妥协形式。在土司统治下,土地和人民都归土司世袭所有,土司各自形成一个个势力范围,造成分裂割据状态,从而使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产生仇恨和战争。是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用来解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其义在于羁縻勿绝,效仿唐代的"羁縻制度"。繁荣于明代,崩溃于清代,结束于20世纪初。③宣政院。1】内容。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由帝师兼领。忽必烈始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宣政院官属得自选用,与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并为元朝四个独立的任官系统。2】意义。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⒉经济。①手工业。1】棉纺业。黄道婆,棉纺业。彩瓷。A背景。棉花种植的推广,由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B贡献。“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师从黎族人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6)重返故乡,在松江府以东的乌泥泾镇,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C作用。松江府曾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推动了棉纺织业发展,人们生活发生重大变化。2】工匠。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做“匠户”。唐代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宋代匠户往往被官府以强制方式役使。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必须世代相袭,承担指定的工役。这样,统治者就可以十分方便地征调各类工匠。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自然也受到严重的束缚。②城市外贸。纸币流行。大都和外贸港口。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等地区。⒊文化。①科技。1】四大发明外传。造纸术。首先传入朝鲜、越南、日本。751年传入阿拉伯。1150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萨狄瓦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场。印刷术。8世纪日本就可以用雕版印佛经了。由新疆经波斯、埃及传入欧洲。1450年前后,德国美因兹的谷腾堡受中国活字印刷的影响,用合金制成了拼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火药。公元13世纪上半叶,蒙古军队西征,在和阿拉伯和欧洲军队的作战中,使用了中国制造的火球、火药箭等火器。1260年元军在与叙利亚作战中被击溃,阿拉伯人缴获了火箭、毒火罐、火炮、震天雷等火药武器,由此掌握了火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火药武器传到阿拉伯世界之后,在阿拉伯人与欧洲国家的长期战争中,阿拉伯人使用了火药兵器,这终于使得欧洲人逐步掌握了制造火药和火药兵器的技术。指南针。在北宋人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